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下册漏优秀同步达标检测题
展开一、读拼音,写词语。
yì xiānɡ xiōng dì bà zhú měi féng
dēng gā jiā jié jiǔ jiā mù tónɡ
二、在加点字的正确读音下打”√”。
屠苏(sū shū) 桃符(dá tá) 爆竹(pà bà) 欲断魂(yù yǜ)
时节(jié jíe) 酒家(jiǔ jiǔ) 牧童(mù mu) 雨纷纷(fēng fēn)
三、照样子组词。
例:付 符(音符) 附(附近)
鬼____ ( ) ____ ( ) 虫____ ( ) ____ ( )
酉____ ( ) ____ ( ) 圭____ ( ) ____ ( )
四、读句子,在正确的汉字上打“√”。
1.每当春节来临我国有张(帖 贴)春联、燃放(爆 暴)竹的习俗。
2.清明是我国的传(通 统)节日,有踏青、扫(墓 暮)的习俗。
3.桃符是用桃木制成,上面绘有神(像 相),据说可以求福(辟 避)祸。
4.古时民间在重阳节有登高祈(富 福)秋游(裳 赏)菊、佩插茱萸等习俗。
五、根据情景,在横线上填写诗句。
1.春节期间,灿烂的阳光照着家家户户,大家都在忙着更换桃符。这正像《元日》中诗人王安石描写的那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清明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也是扫墓祭祖的日子,这天细雨纷纷,行人心情愁闷、失魂落魄,正如杜牧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中秋是团圆的节日,这天如果身在外地不能和家人团聚,那么在这月圆之夜,思念亲人的游子总会想起王维的名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判断正误。
1.《元日》一诗描绘出一幅热闹、欢乐、万象更新的动人景象。 ( )
2.我国传统节日清明节有扫墓、踏青的习俗。( )
3.清明时节,诗人触景伤怀,所以借酒浇愁。( )
4.《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的“山东”指山东省。( )
5.本课所选入的三首古诗 《元日》《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清明》 中都是关于传统节日的。( )
七、根据诗意写诗句。
1.向人询问哪里有酒家?牧童指了指远处的杏花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一个人客居异乡,每到重阳佳节就倍加思念家乡的亲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江南清明时节细雨纷纷飘洒,路上的行人个个神情凄迷,失魂落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阵阵鞭炮声中送走旧岁,迎来新年;人们迎着和煦的春风,畅饮屠苏酒。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初升的太阳照耀着千家万户,人们都忙着把旧的桃符取下,换上新的桃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八、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爆竹声中一岁除,_______________。千门万户曈曈日,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路上行人欲断魂。_______________,牧童遥指杏花村。
3.《元日》这首诗通过描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传统习俗来表现________(节日)热闹欢快的景象。《清明》这首诗反映_________(节日)的情景,人们有_______传统习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通过描写_______、_______传统习俗来表现_______(节日)对家乡及亲人的思念之情。
4.我独自一人在外地很多年,每到过年时我就会引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句诗来表达我的思念之情。
九、课内阅读。
(一)元日
爆竹声中一岁除,
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
总把新桃换旧符。
1.“元日”指的是农历_____月初_____。
2.给文中加点的词语选择正确的解释。(填序号)( )
A.果树。指条技。B.桃符,春联的前身。
3.根据提示词语发挥想象,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所描写的节日情景。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提示词语:热闹 喜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首诗描写的春节习俗除了放鞭炮外,还有哪些?选一选,打上“√”。
①畅饮屠苏( ) ②夜晚赏月( )
③开门迎日( ) ④更换桃符( )
(二)清明
[唐]杜牧
清明①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②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③。
【注释】①清明:节气名,在阳历每年4月4日或5日。②酒家:酒店。③杏花村:杏花深处的村庄,后人遂以它来命名以产酒著名的地方。
1.解释加点的字词。
(1)清明时节雨纷纷。( ) (2)路上行人欲断魂。( )
(3)借问酒家何处有。( ) (4)牧童遥指杏花村。( )
2.诗的第一、二句交代了写作的时间是________,天气是________,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行人为什么“欲断魂”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行人问牧童什么?牧童回答了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课外阅读。
过年
中国人把过春节称作过年,“过年”是什么意思呢?
传说,“年”是一种头生独角、凶猛异常的野兽。每到腊月最后一天,“年”便出来掠食吃人,威胁人的生命安全。但人们在长期的实践中,发现这种野兽有“三怕”—怕声、怕光、怕红颜色。为了驱赶它,人们用红颜色的桃木做成牌子,挂在门口,称为“桃符”。还有人燃烧砍伐来的青竹子,发出噼噼啪啪的声音和光,这就是爆竹的来历。“年”见了桃符,听到爆竹响,吓得赶快逃跑,这样大家就安然无恙了。第二天一早(也就是大年初一),人们互相拱手祝贺,“拜年”也就由此而来。
1.根据意思,在文中找出相应的词语并填在括号内。
(1)模拟连续的拍打、爆裂或东西撞击的声音。 ( )
(2)险境中没有遭受损失。( )
2.填空。
“年”是一种__________、__________的野兽。每年________的最后一天,“年”便出来______________,威胁人的生命安全。
3.人们发现“年”有哪“三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人们是怎样驱赶“年”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拜年”有什么来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一、知识拓展。
古诗中的地名。
(1)山外青山楼外楼,_________歌舞几时休?
(2)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__________无故人。
(3)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__________。
(4)__________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5)不识__________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参考答案:
一、异乡 兄弟 爆竹 每逢 登高 佳节 酒家 牧童
二、sū√ tá√ bà√ yù√ jié√ jiǔ√ mù√ fēn√
三、魂 灵魂 魄 魄力 独 独立 茧 蚕茧 酒 酒店 酿 酿造 佳 佳节 洼 低洼
四、贴 爆 统 墓 像 避 福 赏
五、1.千门万户曈曈日 总把新桃换旧符
2.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
3.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六、1.√ 2.√ 3.√ 4.× 5.√
七、1.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2.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3.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4.爆竹声中一岁除, 春风送暖入屠苏
5.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八、1. 春风送暖入屠苏
2.总把新桃换旧符 清明时节雨纷纷 借问酒家何处有
3.燃放爆竹 喝屠苏酒 贴春联和门神 春节 清明 踏青 登高望远
插茱萸 重阳节 4.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九、(一)1.正 一 2.B 3.初升的太阳照耀着千门万户,人们都忙着用新桃符换下旧桃符,到处洋溢着热闹、喜庆的气氛。4.① ③ ④
(二)1.多 几乎要,简直要 请问 远远地 2.清明节 下雨天 渲染烦闷的气氛,为下文做铺垫 3.因为清明节本来就容易勾起出门在外的人的思归之念,出门在外的人又会忆起逝去的亲人,而今又是春雨绵绵,更增添了旅途的愁苦和艰辛,所以行人才会“欲断魂”。4.哪里有酒店。牧童以“遥指杏花村”的行动作了答复。
十、1.噼噼啪啪 安然无恙 2.头生独角 凶猛异常 腊月 掠食吃人 3.怕声、怕光、怕红颜色。4.挂“桃符”,燃烧青竹子。 5.大年初一,人们互相拱手祝贺赶走了“年”,于是就有了“拜年”的说法。
十一、 西湖 阳关 杏花村 姑苏 庐山
小学枣核优秀达标测试: 这是一份小学枣核优秀达标测试,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看拼音写词语,字迹要工整,根据拼音写字词,照样子,写词语,比一比,再组词,选字组词,正确的打“√”,写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近义词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下册漏精品同步达标检测题: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下册漏精品同步达标检测题,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读拼音,写词语,形近字组词,查字典填空,课文直通车,课内阅读,课外阅读,对号入座,学以致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下册小虾精品随堂练习题: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下册小虾精品随堂练习题,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看拼音写词语,字迹要工整,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比一比,再组词,写近,读句子,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课内阅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