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下载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课时练】部编版 小学语文 三年级下册 第9课 古诗三首-同步练习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课时练】部编版 小学语文 三年级下册 第9课 古诗三首-同步练习01
    【课时练】部编版 小学语文 三年级下册 第9课 古诗三首-同步练习02
    【课时练】部编版 小学语文 三年级下册 第9课 古诗三首-同步练习03
    还剩7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2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下册漏优秀同步达标检测题

    展开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下册漏优秀同步达标检测题,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读拼音,写词语,在加点字的正确读音下打”√”,照样子组词,读句子,在正确的汉字上打“√”,根据情景,在横线上填写诗句,判断正误,根据诗意写诗句,根据课文内容填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读拼音,写词语。
    yì xiānɡ xiōng dì bà zhú měi féng

    dēng gā jiā jié jiǔ jiā mù tónɡ

    二、在加点字的正确读音下打”√”。
    屠苏(sū shū) 桃符(dá tá) 爆竹(pà bà) 欲断魂(yù yǜ)
    时节(jié jíe) 酒家(jiǔ jiǔ) 牧童(mù mu) 雨纷纷(fēng fēn)
    三、照样子组词。
    例:付 符(音符) 附(附近)
    鬼____ ( ) ____ ( ) 虫____ ( ) ____ ( )
    酉____ ( ) ____ ( ) 圭____ ( ) ____ ( )
    四、读句子,在正确的汉字上打“√”。
    1.每当春节来临我国有张(帖 贴)春联、燃放(爆 暴)竹的习俗。
    2.清明是我国的传(通 统)节日,有踏青、扫(墓 暮)的习俗。
    3.桃符是用桃木制成,上面绘有神(像 相),据说可以求福(辟 避)祸。
    4.古时民间在重阳节有登高祈(富 福)秋游(裳 赏)菊、佩插茱萸等习俗。
    五、根据情景,在横线上填写诗句。
    1.春节期间,灿烂的阳光照着家家户户,大家都在忙着更换桃符。这正像《元日》中诗人王安石描写的那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清明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也是扫墓祭祖的日子,这天细雨纷纷,行人心情愁闷、失魂落魄,正如杜牧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中秋是团圆的节日,这天如果身在外地不能和家人团聚,那么在这月圆之夜,思念亲人的游子总会想起王维的名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判断正误。
    1.《元日》一诗描绘出一幅热闹、欢乐、万象更新的动人景象。 ( )
    2.我国传统节日清明节有扫墓、踏青的习俗。( )
    3.清明时节,诗人触景伤怀,所以借酒浇愁。( )
    4.《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的“山东”指山东省。( )
    5.本课所选入的三首古诗 《元日》《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清明》 中都是关于传统节日的。( )
    七、根据诗意写诗句。
    1.向人询问哪里有酒家?牧童指了指远处的杏花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一个人客居异乡,每到重阳佳节就倍加思念家乡的亲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江南清明时节细雨纷纷飘洒,路上的行人个个神情凄迷,失魂落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阵阵鞭炮声中送走旧岁,迎来新年;人们迎着和煦的春风,畅饮屠苏酒。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初升的太阳照耀着千家万户,人们都忙着把旧的桃符取下,换上新的桃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八、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爆竹声中一岁除,_______________。千门万户曈曈日,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路上行人欲断魂。_______________,牧童遥指杏花村。
    3.《元日》这首诗通过描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传统习俗来表现________(节日)热闹欢快的景象。《清明》这首诗反映_________(节日)的情景,人们有_______传统习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通过描写_______、_______传统习俗来表现_______(节日)对家乡及亲人的思念之情。
    4.我独自一人在外地很多年,每到过年时我就会引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句诗来表达我的思念之情。
    九、课内阅读。
    (一)元日
    爆竹声中一岁除,
    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
    总把新桃换旧符。
    1.“元日”指的是农历_____月初_____。
    2.给文中加点的词语选择正确的解释。(填序号)( )
    A.果树。指条技。B.桃符,春联的前身。
    3.根据提示词语发挥想象,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所描写的节日情景。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提示词语:热闹 喜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首诗描写的春节习俗除了放鞭炮外,还有哪些?选一选,打上“√”。
    ①畅饮屠苏( ) ②夜晚赏月( )
    ③开门迎日( ) ④更换桃符( )
    (二)清明
    [唐]杜牧
    清明①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②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③。
    【注释】①清明:节气名,在阳历每年4月4日或5日。②酒家:酒店。③杏花村:杏花深处的村庄,后人遂以它来命名以产酒著名的地方。
    1.解释加点的字词。
    (1)清明时节雨纷纷。( ) (2)路上行人欲断魂。( )
    (3)借问酒家何处有。( ) (4)牧童遥指杏花村。( )
    2.诗的第一、二句交代了写作的时间是________,天气是________,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行人为什么“欲断魂”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行人问牧童什么?牧童回答了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课外阅读。
    过年
    中国人把过春节称作过年,“过年”是什么意思呢?
    传说,“年”是一种头生独角、凶猛异常的野兽。每到腊月最后一天,“年”便出来掠食吃人,威胁人的生命安全。但人们在长期的实践中,发现这种野兽有“三怕”—怕声、怕光、怕红颜色。为了驱赶它,人们用红颜色的桃木做成牌子,挂在门口,称为“桃符”。还有人燃烧砍伐来的青竹子,发出噼噼啪啪的声音和光,这就是爆竹的来历。“年”见了桃符,听到爆竹响,吓得赶快逃跑,这样大家就安然无恙了。第二天一早(也就是大年初一),人们互相拱手祝贺,“拜年”也就由此而来。
    1.根据意思,在文中找出相应的词语并填在括号内。
    (1)模拟连续的拍打、爆裂或东西撞击的声音。 ( )
    (2)险境中没有遭受损失。( )
    2.填空。
    “年”是一种__________、__________的野兽。每年________的最后一天,“年”便出来______________,威胁人的生命安全。
    3.人们发现“年”有哪“三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人们是怎样驱赶“年”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拜年”有什么来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一、知识拓展。
    古诗中的地名。
    (1)山外青山楼外楼,_________歌舞几时休?
    (2)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__________无故人。
    (3)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__________。
    (4)__________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5)不识__________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参考答案:
    一、异乡 兄弟 爆竹 每逢 登高 佳节 酒家 牧童
    二、sū√ tá√ bà√ yù√ jié√ jiǔ√ mù√ fēn√
    三、魂 灵魂 魄 魄力 独 独立 茧 蚕茧 酒 酒店 酿 酿造 佳 佳节 洼 低洼
    四、贴 爆 统 墓 像 避 福 赏
    五、1.千门万户曈曈日 总把新桃换旧符
    2.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
    3.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六、1.√ 2.√ 3.√ 4.× 5.√
    七、1.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2.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3.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4.爆竹声中一岁除, 春风送暖入屠苏
    5.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八、1. 春风送暖入屠苏
    2.总把新桃换旧符 清明时节雨纷纷 借问酒家何处有
    3.燃放爆竹 喝屠苏酒 贴春联和门神 春节 清明 踏青 登高望远
    插茱萸 重阳节 4.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九、(一)1.正 一 2.B 3.初升的太阳照耀着千门万户,人们都忙着用新桃符换下旧桃符,到处洋溢着热闹、喜庆的气氛。4.① ③ ④
    (二)1.多 几乎要,简直要 请问 远远地 2.清明节 下雨天 渲染烦闷的气氛,为下文做铺垫 3.因为清明节本来就容易勾起出门在外的人的思归之念,出门在外的人又会忆起逝去的亲人,而今又是春雨绵绵,更增添了旅途的愁苦和艰辛,所以行人才会“欲断魂”。4.哪里有酒店。牧童以“遥指杏花村”的行动作了答复。
    十、1.噼噼啪啪 安然无恙 2.头生独角 凶猛异常 腊月 掠食吃人 3.怕声、怕光、怕红颜色。4.挂“桃符”,燃烧青竹子。 5.大年初一,人们互相拱手祝贺赶走了“年”,于是就有了“拜年”的说法。
    十一、 西湖 阳关 杏花村 姑苏 庐山
    相关试卷

    小学枣核优秀达标测试: 这是一份小学枣核优秀达标测试,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看拼音写词语,字迹要工整,根据拼音写字词,照样子,写词语,比一比,再组词,选字组词,正确的打“√”,写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近义词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下册漏精品同步达标检测题: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下册漏精品同步达标检测题,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读拼音,写词语,形近字组词,查字典填空,课文直通车,课内阅读,课外阅读,对号入座,学以致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下册小虾精品随堂练习题: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下册小虾精品随堂练习题,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看拼音写词语,字迹要工整,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比一比,再组词,写近,读句子,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课内阅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朗读宝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还可免费领教师专享福利「樊登读书VIP」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即将下载

        【课时练】部编版 小学语文 三年级下册 第9课 古诗三首-同步练习
        该资料来自成套资源,打包下载更省心 该专辑正在参与特惠活动,低至4折起
        [共10份]
        浏览全套
          立即下载(共1份)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