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江苏省射阳外国语学校2023_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模拟历史试题

    江苏省射阳外国语学校2023_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模拟历史试题第1页
    江苏省射阳外国语学校2023_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模拟历史试题第2页
    还剩2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江苏省射阳外国语学校2023_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模拟历史试题

    展开

    这是一份江苏省射阳外国语学校2023_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模拟历史试题,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张骞两次出使西域的历史意义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1.传说中炎帝教我们祖先耕种,被尊为神农。袁隆平培育杂交水稻,贡献巨大,被人们称为“当代神农”。那么,假如一人被称作“当代大禹”,此人的身份应该是( )
    A.水利专家B.农业专家C.医学专家D.造车专家
    2.考古发现是了解史前社会历史的重要依据,下列文物或遗址可以印证长江流域农耕文明生活的是( )
    A.①②③ B.②③④C.①③④ D.①②④
    3.他被称为站在文明门槛上的一位伟人,他还具有“部落联盟首领”和“奴隶制国家国王”的双重身份。“他”是( )
    A.黄帝B.炎帝C.蚩尤D.大禹
    4.《诗经》记载“维师尚父,时维鹰扬。凉彼武王,肆伐大商,会朝清明”。“武王”“肆伐大商”的决战地点是( )
    A.阪泉B.涿鹿 C.牧野 D.洛邑
    5.以下是汉字“中国”演变的历程,据此可知( )
    A.汉字的传承发生异变B.汉字的演变趋势由简到繁
    C.汉字的发展一脉相承D.象形是汉字唯一造字方式
    6.春秋时期,各诸侯国为了自身的利益,相互之间展开激烈的争斗。到春秋末期,长江下游哪两个国家先后北上争霸( )
    A.晋国和越国B.楚国和吴国C.吴国和越国D.齐国和吴国
    7.《吕氏春秋•上农》在描述农耕之利时不无夸张地说:一个农夫耕种肥沃的土地可以养活九口人,耕种一般的土地也能养活五口人。春秋时期农业的发展( )
    A.推动了诸侯争霸局面的形成 B.抑制了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
    C.导致了耕牛与铁制农具的使用D.阻碍了土地私有制的出现
    8.以下是东周时期诸侯国数量的变化。这反映出当时( )
    A.出现统一趋势B.秦国对东方六国构成威胁
    C.朝代更迭频繁D.齐、楚等国先后成为霸主
    9.某位同学假期选择到南京旅游,因为这里曾是六朝古都。这六个朝代是( )
    ①三国时的吴国 ②蜀国 ③东晋 ④南朝宋、齐、梁、陈 ⑤西晋
    A.①③④B.③④⑤C.②③④⑤D.①②④
    10.法治之下,无论是高官重吏还是普通百姓,在法律面前均不享有特权,君主之下,法律之下,人人平等。上述论断与谁的思想言论相吻合( )
    A.孟子B.韩非子C.墨子D.庄子
    11.十六国时期,氐族贵族深受汉族文明影响,皇帝苻坚汉文化修养很高。他任用汉人王猛为相,锐意改革;还大力提倡儒学:“行礼于辟雍,祀先师孔子”,前秦政权出现“英儒毕集”局面。苻坚的作法( )
    A.改革了官员选拔制度B.实现了国家的统一
    C.完善了儒家思想体系D.有利于民族间融合
    12.《中国经济史》在评述中国古代农业生产技术发展时说:耕用牛犁,使用铁器是农业耕作技术的革命性突破,是划时代的进步。”这一“革命性突破”发生在( )
    A.春秋后期 B.秦朝 C.西汉 D.唐朝
    13.据《中国人口史》记载,西汉建立时人口约1650万,到汉武帝时人口达到3600万。其中,黄河中下游人口在60年间增长了约25倍。这一现象主要得益于( )
    A.“推恩令” 的实施 B.三次北击匈奴的胜利
    C.休养生息政策的推行D.盐铁专卖政策的实施
    14.历史学家夏曾佑在《中国古代史》一书中说:“中国之教,得孔子而后立。中国之政,得秦皇而后行。中国之境,得汉武而后定。三者皆中国之所以为中国也。”其中,“中国之政”主要指的是( )
    A. 分封制 B. 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 C. 郡县制 D. 行省制度
    15.张骞两次出使西域的历史意义是( )
    A.联络大月氏夹击匈奴B.控制西域各国
    C.设置了西域都护 D.密切了西汉与西域的经济文化交流
    16.文物承载着灿烂的中华文明,从考古发掘的文物中,我们可以
    看出早期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情况。右图是河姆渡遗址出土的生
    产工具骨耜,这可以用于佐证( )
    A.半坡居民的生活 B.原始农业的发展
    C.北京人学会用火 D.青铜器工艺高超
    17. 司马迁在《史记•五帝本纪》中,记载了黄帝、尧、舜等远古传说。有学者指出司马迁对五帝关系的记述不一定准确,但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远古时期我国部落集团逐渐融合的历程。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
    A.远古传说纯粹属于后人主观臆造 B.司马迁的记述完全符合历史事实
    C.考古材料是了解古史的唯一依据 D.远古传说可为探究历史提供参考
    18.某同学查阅了有关“赤壁之战”、“三国鼎立”、“人口南迁”、“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一些历史资料进行主题探究,他探究的主题是( )
    A. 统一国家的建立B. 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
    C. 繁荣与开放的社会D. 民族关系的发展
    19.据《华阳国志•蜀志》记载“水旱从人,不知饥懂。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这主要得益于( )
    A.长城的修筑 B.灵渠的开凿 C.都江堰的修建 D.造纸术的发明
    20.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广大医务人员不计个人安危迎难而上,为疫情防控工作做出了重大贡献。他们用行动诠释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 )
    A.“无为而治”的思想 B.“仁者爱人”的思想
    C.“非攻、节俭”思想 D.“以法治国”思想
    21.从宏观上把握历史某一阶段的时代特征,有助于加深对历史的理解。下图为中国古代时间轴图,其中阶段①处(公元前221年一公元220年)的时代特征是( )
    明清时期
    1368年1840年
    公元前221年220年
    先秦时期
    581年
    907年

    行①①



    A.中国境内早期人类与文明起源 B.早期国家的产生与变革
    C.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与巩固 D.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22.汉与匈奴相约和亲,匈奴却背约入侵劫掠,而文帝只命令边塞戒备防守,不发兵深入匈奴境内,不愿意给百姓带来烦扰和痛苦。这直接反映汉文帝的统治政策是( )
    A.以农为本 B.废除严刑峻法 C.休养生息 D.建立中央集权
    23.《后汉书》记载,(公元184年)某次起义后起义军“燔烧官府,劫略聚邑,州郡失据,长吏多逃亡,旬日之间,天下响应,京师震动”。材料描述的是( )
    A.黄巾起义 B. 陈胜吴广起义 C.国人暴动 D.八王之乱
    24. 这条道路基本上始于长安,“从事这些贸易活动的,当然有汉人、突厥人、回纥人、吐蕃人等等,但是……更多的是中亚的粟特人”。这一中外贸易的盛况开始出现于( )
    A.东汉 B.秦朝 C.西汉 D.西晋
    25.如图示意图中①处应为( )
    A.卫青率军反击匈奴B.东汉建立光武中兴
    C.外戚宦官交替专权D.曹操统一北方地区
    26.西晋与秦朝的相似之处是( )
    A.结束分裂,短期统一
    B.开创了新政治制度,为后世沿用
    C.大规模兴修水利工程
    D.爆发内乱,被少数民族政权推翻
    27.贾思勰在《齐民要术》中写道,“顺天时,量地利,则用力少而成功多”。这体现中国古代农业注重( )
    A.关注农具革新B.顺应天时地利C.引进作物品种D.大规模化生产
    28.公元230年,孙权派将军卫温、诸葛直率甲上万人,浮海求夷州( )
    A.公元2世纪前期B.公元2世纪后期
    C.公元3世纪前期D.公元3世纪后期
    29.下列文化遗产中,带有中外文明交汇融合特征的是( )
    A.秦兵马俑B.新疆对兽铜环
    C.云冈石窟佛像D.顾恺之《洛神赋图》
    30.下表对于古代科技和文化成就的描述中,正确的一项是( )
    二.材料分析题(20分)
    31.(10分)在几千年农耕文明时代,中华民族创造了辉煌灿烂的古代文明。阅读材料:
    材料一夫商君为孝公平权衡、正度量、调轻重,决裂阡陌,教民耕战。是以兵动而地广,兵休而国富,故秦无敌于天下。
    ——《战国策•秦策三》
    材料三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的是哪场改革运动?这场改革给秦国发展带来了哪些重大影响(3分)
    (2)据材料二,图1中拜别汉武帝出使西域的人物是谁?图2反映的道路有什么样的地位?东汉朝廷又派谁经营西域(3分)
    (3)材料三反映了西晋末年出现的什么历史现象?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一现象产生的影响。(4分)
    32.(10分)国家统一和民族交融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石。阅读材料:
    材料一自秦朝起,中国形成了一个以汉族为主体的统一的大国……他创建的许多制度是符合当时社会需要的。后来延续两千年之久的封建体制,基本上是秦制的逐步演变。秦是一个值得重视的朝代。
    ——范文澜《中国通史》
    材料三 魏初风俗至陋……迁都之后,于革易旧俗,亦可谓雷厉风行。孝文帝以仰慕中原文化之故,至欲自举其语言而消灭之,其改革之心,可谓勇矣。
    ——吕思勉《两晋南北朝史》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他”创建的何种制度开创了此后历代王朝地方行政推行的基本模式?请你推测他创制此制度的目的(3分)
    (2)材料二中《汉代讲经图》中“经”主要是哪一学派的思想?结合所学知识,写出汉武帝在思想方面的重大举措。(3分)
    (3)材料三体现了孝文帝改革的哪些措施(不得照抄原文)?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北方地区的民族交融对中华民族发展的意义。(4分)
    甲骨文
    金文
    小篆
    隶书
    楷书
    时期
    春秋初期
    战国初期
    战国中期
    诸侯国数量
    140多个
    10多个
    7个
    选项
    领域
    描述
    A
    医学
    东汉末年“医圣”华佗著有《伤寒杂病论》
    B
    史学
    司马迁的《史记》是我国古代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C
    农学
    东晋贾思勰《齐民要术》是一部农业科学巨著
    D
    书法
    曹魏王羲之《兰亭集序》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

    相关试卷

    福建省泉州外国语学校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历史试题:

    这是一份福建省泉州外国语学校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历史试题,共8页。

    江苏省徐州普学汇志学校2023_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模拟历史试题:

    这是一份江苏省徐州普学汇志学校2023_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模拟历史试题,共13页。

    吉林省长春外国语学校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历史试题:

    这是一份吉林省长春外国语学校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历史试题,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 有一种观点, 《史记》记载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