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12.3汽化与液化-福建省2023-2024九年级物理上学期期末专题复习

    12.3汽化与液化-福建省2023-2024九年级物理上学期期末专题复习第1页
    12.3汽化与液化-福建省2023-2024九年级物理上学期期末专题复习第2页
    12.3汽化与液化-福建省2023-2024九年级物理上学期期末专题复习第3页
    还剩13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12.3汽化与液化-福建省2023-2024九年级物理上学期期末专题复习

    展开

    这是一份12.3汽化与液化-福建省2023-2024九年级物理上学期期末专题复习,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实验题,简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单选题
    1.(2023上·福建福州·九年级闽清天儒中学校考期末)早晨,路边的小花小草上会有露水,其中与露水形成有关的物态变化是( )
    A.升华B.凝固C.熔化D.液化
    2.(2022上·福建福州·九年级校考期末)为了方便研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小丹在老师的帮助下安全改装了一个玻璃电热水壶(去盖,如图所示),它能一直保持水沸腾。把它放在一个电子秤上(没加热时读数为98g)。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A.加热至沸腾一段时间后,电子秤读数始终不会发生变化
    B.沸腾时,水里气泡的主要成分是空气
    C.图中温度计能准确测量出水沸腾时的温度
    D.关闭电水壶,水没有立即停止沸腾,是因为水壶温度仍比水的沸点高
    3.(2022上·福建福州·九年级统考期末)“月下棹神舟,星夜赴天河。”2021年10月16日0时23分,伴随着一轮明月,搭载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三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起飞,直冲云霄,顺利将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3名航天员送入太空。中国载人航天事业再树里程碑,中华民族在苍茫宇宙间有了新的坐标点。为防止火箭将喷出的高温燃气将发射台烧坏,在发射台底部有两个互相连通的加满了水的巨大水池。随着火箭升空,池中会冒出团团“白气”。则这些“白气”是( )
    A.火箭尾部喷出的水蒸气
    B.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
    C.燃料燃烧后冒出的白烟
    D.水池中的水先汽化,后液化形成的
    二、填空题
    4.(2022上·山西吕梁·八年级统考期末)雾化吸入治疗是呼吸系统疾病治疗方法中一种重要和有效的治疗方法。如图所示是医用空气压缩式雾化器,它的原理是压缩机产生的压缩空气通过细小管口形成高速气流撞击到阻挡物上,使药物液滴变成雾状微粒从出气管喷出,被人呼入鼻腔,你认为是液化形成的吗? (填“是”或“不是”),理由是 。
    5.(2022上·福建泉州·九年级统考期末)已知液态氢的沸点是,固态氢的熔点是,那么的氢是 态,的氢是 态。
    6.(2022上·福建泉州·九年级统考期末)夏天,从冰箱里取出冰块,在冰块四周出现的“白气”是由 (选填“冰”或“空气中的水蒸气”) 形成的(填“物态变化”)。
    7.(2022上·福建泉州·九年级统考期末)姜母鸭是福建名小吃,气血双补,滋而不腻,刚制作好的姜母鸭冒出热气,“热气”是水蒸气遇冷 (填物态变化)形成的,这一过程需要 (选填“吸热”或“放热”)。
    8.(2022上·福建南平·九年级统考期末)小张同学在四块完全相同的玻璃板上各滴一滴质量相等的水,如图所示,探究影响水蒸发快慢的因素。
    (1)通过对比A、D两图,可以得出水蒸发快慢与 有关的结论。
    (2)通过对比 两图,可以得出水蒸发快慢与水的表面积有关的结论。
    三、实验题
    9.(2023上·福建泉州·九年级统考期末)小伟在做“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中,使用的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
    (1)请指出实验中的错误操作会使温度计的示数偏 (选填“大”或“小”);
    (2)纠正错误后,表格是小伟记录的实验数据,从记录数据可知,水的沸点是 ℃;则造成水的沸点低于100℃的原因可能是当地气压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1个标准大气压;
    (3)小伟观察到水在沸腾前和沸腾时水中的气泡情况如图乙中a、b所示,则水沸腾前的情况是 (选填序号“a”或“b”);
    (4)图丙是另外两位同学分别根据实验数据绘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Ⅰ和Ⅱ,由图线可知水沸腾时的特点是 ,由图还可以知道,沸腾前Ⅰ、Ⅱ两条图线不重合的原因是水的 (填“初始温度”或“质量”)不同。
    10.(2022上·福建漳州·九年级统考期末)探究水在沸腾前后温度变化的特点实验中:
    (1)组装器材时,应按 的顺序安装;
    (2)每隔1min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数,数据如上表所示,第3min时温度计示数如图乙所示,为 ℃;
    (3)分析数据可得,水沸腾时温度变化情况是 ;
    (4)停止加热,观察到水无法继续沸腾,说明水沸腾时需要 ;
    (5)某小组发现用带孔纸片将烧杯盖住可以减少热散失,他们猜想“密封性越好热散失越少”。于是他们用密封性好的橡胶塞塞住烧杯进行实验,则下列情况不会出现的是 。
    A.可能存在爆裂的安全隐患
    B.测得沸水温度低于100℃
    C.测得沸水温度高于100℃
    D.橡胶塞弹出类似做功冲程
    11.(2022上·福建泉州·九年级统考期末)如图甲是“探究水在沸腾前后温度变化的特点”的实验装置图;

    (1)安装实验装置时,铁夹和铁圈应先安装的是 ;
    (2)实验中,某时刻温度计的示数如图乙所示,此时水的温度为 ℃;
    (3)如图丙是根据实验数据描绘的水温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分析图象可知:
    ①水的沸点为 ℃,原因是实验时实验室的大气压比1个标准大气压 ;
    ②水沸腾时需要 ,但温度 。
    12.(2022上·福建厦门·九年级统考期末)用图装置探究水的沸腾特点,实验数据如下表:
    (1)加热2min,温度计示数如图,为 ℃。
    (2)分析数据可得:水在沸腾过程中温度的变化规律是 ,实验时液面上方的气压 一个标准大气压。
    (3)图中的现象可在 (选填“沸腾前”或“沸腾时”)观察到,由现象推理:A、B两点温度高低的关系是tA tB(选填“>”“<”或“=”)。
    (4)要为“沸腾时需要吸热”提供证据,需要进行的实验步骤是 。
    13.(2022上·云南昭通·八年级统考期末)小明同学用同一酒精灯加热,完成了冰的熔化和水的沸腾实验后,根据记录的数据,得到如图所示的图像;请你分析并回答:
    (1)由图可知,冰的熔化过程持续了 分钟,熔化特点是 ;
    (2)实验测得水的沸点为 ℃,此时的大气压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一个标准大气压;
    (3)BC段表示物质处于 状态。
    14.(2022上·福建福州·九年级统考期末)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实验中。
    (1)在安装器材确定图甲中B铁圈位置时 (选填“需要”或“不需要”)点燃酒精灯;
    (2)实验室提供了一块比烧杯口略大的圆形硬纸板,小明、小强两名同学分别在硬纸板上剪出小孔,以便将温度计通过小孔插入烧杯内的水中,如图乙所示,剪裁合适的是 ,理由是 ;
    (3)安装好实验器材后,为缩短实验时间,小强在烧杯中倒入温水,温度计示数如图丙所示,此时温度计的示数为 ℃;
    (4)小强观察到沸腾前和沸腾时水中气泡上升过程中的两种情况,如图丁(C)、(D)所示,根据 图,说明水已经沸腾;(选填“C”或“D”)
    (5)实验中,小明和小红在相同加热条件下把水加热到沸腾,并分别绘制了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戊所示,两人得到两种不同图像的原因是 ;从图像可以看出,水的沸点是 ;
    (6)若想探究水在沸腾时是否吸热,接下来的做法是 。
    15.(2022上·福建龙岩·九年级统考期末)如图甲是小乐同学探究“水的沸腾”的实验装置。
    (1)当水温上升到90℃时,每隔1min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数,直到水沸腾5min后停止记录;图乙中温度计的示数为 ℃;图丙中,表示水在沸腾时的现象是其中的 图;
    (2)由图丁可知水的沸点为 ℃,当地的大气压 1标准大气压(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16.(2022上·福建泉州·九年级校联考期末)小亮在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的实验中:
    (1)如图甲所示,某时刻温度计的示数是 ℃;
    (2)从加热到沸腾,再撤去酒精灯一段时间,图乙是小亮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温度—时间图像。由图像可知:比较t1=10min和t2=20min时,水在t1时刻的内能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t2时刻的内能,依据是 ;
    (3)结合图像提供的信息,比较从40~50min和50~60min两个时间段,发现水降温过程的规律是 ;
    (4)小亮开始实验时水量少了点,于是在沸腾后又往烧杯里加了一些冷水,用同样大的火直至将水再次烧开,图中能反映小亮整个烧水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是 (选填字母)。
    A. B.
    C. D.
    17.(2022上·福建泉州·九年级泉州五中校考期末)如图甲是小明、小红两名同学分别探究“水的沸腾”的实验装置,他们所用的器材规格完全相同。
    (1)安装实验器材时,应按 (选填“自下而上”或“自上而下”)的顺序进行;
    (2)安装好器材开始实验后,小明按如图甲所示进行读数,其错误之处是:读数时,视线没有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 ;
    (3)读数时小明发现A点有小水滴影响读数,小水滴的成因是 ,而小红按乙图实验可以顺利读数;
    (4)图丙是两名同学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水温随时间变化的图象:由图象可知,水的沸点是 ,当时的大气压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1个标准大气压;
    (5)丁图是烧杯中的水沸腾 (选填“时”或“前”)的情形。
    18.(2022上·福建福州·九年级福州三牧中学校考期末)在“探究水沸腾特点”的实验中,小乐进行了如下探究。
    (1)如图甲所示的A、B两套实验装置(酒精灯的规格和水的质量相同),小乐应选取实验装置B进行实验,其主要优点是 。
    (2)水温到达90℃后,每隔1分钟记录一次水温,直到水沸腾后持续几分钟为止,根据记录数据绘制出如图乙所示的水温与加热时间的关系图象,由图象可知水的沸点为 ℃,此时当地大气压强 (选填“低于”、“等于”或“高于”) 1标准大气压。
    (3)将装有甲醇液体的试管放入沸水中,一会儿发现甲醇开始沸腾(如图丙所示),这说明甲醇的沸点 水的沸点(选填“低于”、“等于”或“高于”)。
    19.(2022上·福建厦门·九年级统考期末)如图甲是探究水的沸腾特点的实验装置。
    (1)自下而上组装器材时,石棉网的高低应根据 调节;
    (2)水沸腾时温度计示数如图乙,其示数为 ℃;持续加热,温度计示数将 ;
    (3)实验中发现各小组测得水的沸点不同,原因可能是 ;
    (4)某小组根据家中的炖罐锅设计了如图丙的实验,持续加热发现试管内的水与烧杯内的水温度相等,但烧杯内的水沸腾,试管内的水不沸腾,这个现象说明 。
    四、简答题
    20.(2022上·福建厦门·九年级统考期末)长征五号与梦天搭伴,助力我国空间站建设。长征五号发射时,在点火后5~15s之间,向火箭尾焰喷射200t淡水,确保发射台不被高达3000℃的尾焰烧坏,如图所示。请用所学过的热学知识解释:
    (1)向火箭尾焰喷水的原因。
    (2)发射塔周围白雾的形成原因。
    时间(min)
    0
    1
    2
    3
    4
    5
    6
    温度(℃)
    90
    92
    94
    96
    98
    98
    98
    时间/min
    1
    2
    3
    4
    5
    6
    7
    8
    9
    水温/℃
    92
    94
    98
    100
    100
    100
    100
    100
    加热时间/min
    0
    1
    2
    3
    4
    5
    6
    水的温度t/℃
    90
    92
    96
    98
    98
    98
    参考答案:
    1.D
    【详解】早晨的温度较低,空气中的水蒸气放热,液化形成小水珠,附着在花草上,就是我们看到的露水。故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
    故选D。
    2.D
    【详解】A.加热至沸腾一段时间后,大量水分汽化,水的质量减小,因此电子秤读数会减小,故A错误;
    B.水沸腾时,水的内部和外部同时发生剧烈的汽化现象,所以会产生大量的水蒸气,气泡中主要是水蒸气,故B错误;
    C.图中温度计的玻璃泡接触到了容器的底部,底部有加热器,温度比水的温度要高,不能准确测出水的温度,故C错误;
    D.关闭电水壶,水壶温度仍比水的沸点高,水会继续吸热,故水没有立即停止沸腾,故D正确。
    故选D。
    3.D
    【详解】火箭喷出的高温燃气喷到水中,水池中的水变成水蒸气,这是汽化过程,水蒸气上升过程中温度降低变成小水珠,这些小水珠就是我们看到的白气,所以整个过程中水先汽化,后液化,故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
    故选D。
    4. 不是 见解析
    【详解】[1][2]鼻腔周围的药雾不是液化形成的,因为液化是气态变为液态,药雾是液态变为细小的雾态,状态没有变化。
    5. 固 液
    【详解】[1][2]因为液态氢的沸点是,说明低于这个温度是液态氢,高于这个温度是气态氢,是氢的气态和液态的分界点,固态氢的熔点是,说明低于这个温度是固态氢,高于这个温度是液态氢,是氢的固态和液态的分界点,故的氢为固态,的氢为液态。
    6. 空气中的水蒸气 液化
    【详解】[1][2]从冰箱里取出的冰块温度非常低,周围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温度较低的冰块液化而成的小水滴,就是我们看到的“白气”,属于液化现象。
    7. 液化 放热
    【详解】[1][2]根据物态变化知识,“热气”是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液态的小水滴,液化时需要放出热量。
    8. 水表面空气流动的速度 AB
    【详解】[1]比较A、D两图看出是水的温度和上方表面积相同,不同的是空气流动速度,所以比较上述两图可以得出水蒸发快慢与水面上方空气流动快慢有关。
    [2]比较A、B两图看出是水的温度和水上方空气流动速度相同,不同的是水的表面积,所以可以得出水蒸发快慢与水的表面积大小有关。
    9. 大 98 小于 b 继续吸热,温度不变 初始温度
    【详解】(1)[1]他所用装置中的错误之处是把温度计玻璃泡接触容器底了,这样测量值会偏大。
    (2)[2][3]根据表中数据可知,水的温度到98℃时不再发生改变,因此水的沸点是98℃,小于100℃,所以此时的大气压小于一个标准大气压。
    (3)[4]a中气泡在上升过程中体积逐渐变大,所以是沸腾时的现象;b图中气泡在上升过程中体积逐渐减小,所以是沸腾前的现象,故选b。
    (4)[5]观察图像可知水温达到98℃后温度随着时间不再升高,所以水沸腾后继续吸热,温度不变;
    [6]由图像可知,两组同学的初始温度分别为92℃、90℃,加热相同时间,升高的温度相同,所以两组图线不同,其原因是由于它们水的初温不同。
    10. 自下而上 96 保持不变 吸热 B
    【详解】(1)[1]因要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故组装器材时应自下而上。
    (2)[2]第3min时温度计示数如图乙所示,温度计分度值为1℃,示数为96℃。
    (3)[3]根据表中数据可知,5至9分钟,水沸腾,温度保持不变。
    (4)[4]水沸腾后,继续加热,水继续沸腾。水沸腾后停止加热,观察到水无法继续沸腾,说明水沸腾时需要吸热。
    (5)[5]液体表面的大气压变大,液体的沸点升高,用密封性好的橡胶塞塞住烧杯时,烧杯内的液体的沸点会升高,沸水温度高于100℃,烧杯内的气压会增大,可能存在爆裂的安全隐患,橡胶塞弹出类似做功冲程,故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1. 铁圈 96 98 低 吸热 不变
    【详解】(1)[1] 为保证用酒精灯的外焰给烧杯加热,组装仪器时,应先根据酒精灯的外焰高度确定铁圈。
    (2)[2]由图知,温度计的分度值为1℃,所以温度计的读数为96℃。
    (3)[3][4] 由丙图可知,水的沸点为98℃,低于1标准大气压下的水的沸点100℃,故实验室的大气压比1个标准大气压低。
    [5][6] 水沸腾时的特点:持续吸热,温度保持不变。
    12. 94 水在沸腾过程中,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 小于 沸腾前 < 撤去酒精灯,停止加热,观察水是否仍沸腾
    【详解】(1)[1]温度计的分度值为1℃,示数为94℃。
    (2)[2]由表中数据可知,持续加热,水沸腾时的温度是不变的,故水在沸腾过程中温度的变化规律是: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
    [3]由表可知,水的沸点是98℃。水的沸点与气压有关,气压越低,沸点越低,气压为一个标准大气压时水的沸点为100℃,实验中水的沸点低于100℃,所以实验时液面上方的气压小于一个标准大气压。
    (3)[4][5]水沸腾前加热过程中,由于下部分的水温较高,上部分的水温较低,气体受热胀冷缩影响明显,因此底部气泡在上升过程中逐渐缩小,A点温度低于B点温度。
    (4)[6]要为“沸腾时需要吸热”提供证据,需要进行的实验步骤是撤去酒精灯,停止加热,观察水是否仍沸腾。
    13. 6 吸收热量,温度不变 98 小于 固液共存
    【详解】(1)[1][2]由图可知,冰从开始熔化到完全熔化持续了
    8min-2min=6min
    熔化时仍需酒精灯加热,由图可知温度保持不变,故晶体熔化的特点是:吸收热量,温度不变。
    (2)[3][4]由图可知,水的温度在上升到98℃后就不再上升,这说明此时水已经沸腾,故可知在此环境下水的沸点为98℃;水的沸点与其表面气压有关,气压越大,沸点越高;在一标准大气压下,沸点为100℃;此时沸点低于100℃,说明此时的大气压低于一个标准大气压。
    (3)[5]在晶体的熔化图像中,与时间轴平行的线段BC表示物质的熔化过程,在此阶段,吸热温度保持不变,物质由固态逐渐变化为液态,因此物质处于固液共存态。
    14. 需要 小明 小强同学剪裁的孔会让温度计的玻璃泡碰到容器壁 68 C 水的初温不同 99℃ 停止加热,观察水是否能够继续沸腾
    【详解】(1)[1]由于要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所以需先根据点燃的酒精灯外焰的高度固定B铁圈的高度。
    (2)[2][3]小强在纸板边缘剪孔,放入温度计后,温度计的玻璃泡会接触到烧杯侧壁,从而导致测量温度不准确,故剪裁合适的是小明。
    (3)[4]由图可知,温度在0℃以上,分度值为1℃,示数为68℃。
    (4)[5]由图丁知,水沸腾前的现象是有少量的气泡产生,气泡上升不断变小;沸腾时有大量的气泡产生,气泡上升不断变大,到水面破裂;由此可知图C为沸腾时的现象,说明水已经沸腾。
    (5)[6]由图像知,两人开始实验时的水温不同,即两人得到两种不同图像的原因是水的初温不同。
    [7]由图可知,水的温度保持99℃不变,所以水的沸点是99℃。
    (6)[8]水沸腾后,若撤去加热源,则水不再吸收热量,也就不能维持沸腾状态,所以应停止加热,观察水是否能够继续沸腾。
    15. 98 A 98 小于
    【详解】(1)[1]由图乙知,温度计的分度值为1℃,所以其示数为98℃。
    [2]由图丙知,A中气泡在上升过程中逐渐增大,是沸腾时的现象;B中气泡在上升过程中体积逐渐减小,是沸腾前的现象。
    (2)[3]由图丁知,水在沸腾过程中温度保持98℃不变,所以水的沸点为98℃。
    [4]此时水的沸点低于1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100℃,沸点随气压的减小而降低,所以当地的气压小于1标准大气压。
    16. 96 小于 水在沸腾过程中不断吸热,内能增大 先快后慢 B
    【详解】(1)[1]该温度计的分度值为1℃,此时的示数为96℃。
    (2)[2][3]因为水在加热过程中不断吸热,所以内能不断增大,故水在t1时刻的内能小于t2时刻的内能。
    (3)[4]比较从40~50min和50~60min两个时间段,从图像中可以看出水降温过程中,温度先变化快,后变化慢,所以水降温过程的规律是先快后慢。
    (4)[5]水沸腾之后,温度保持不变,水沸腾后再向烧杯中加冷水,温度降低,然后在加热过程中,水吸热温度上升,达到沸点继续沸腾,在此过程中,水面上的气压不变,所以水的沸点与原来相同,据此分析可知,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7. 自下而上 相平 水蒸气液化 99℃ 小于 时
    【详解】(1)[1]实验时,需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所以先要调整好铁圈的高度,然后根据温度计的使用规则固定好温度计的位置,所以安装实验器材时,应按自下而上的顺序进行。
    (2)[2]安装好器材开始实验后,小红按如图甲所示进行读数,其错误之处是:读数时,视线没有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3)[3]热的水蒸气遇到冷的温度计液化为小水珠,附着在温度计上。
    (4)[4][5]液体沸腾时,不断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这个不变的温度是液体的沸点,由图丙可知,水的沸点是99℃,液体沸点随气压的升高而升高,故此时气压低于1个标准大气压。
    (5)[6]水沸腾之前,水下层的温度高于上层的水温,气泡上升过程中,气泡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水,气泡变小;水沸腾时,整个容器中水温相同,水内部不停的汽化,产生大量的水蒸气进入气泡,气泡变大,丁图是烧杯中的水沸腾时的情形。
    18. 加盖可以减少热量散失 99 低于 低于
    【详解】(1)[1] B烧杯加盖实验过程中热量散失较少,缩短实验时间。
    (2)[2][3]由图乙可知,到达沸点后,温度不变,故水的沸点为99℃;低于一标准大气压下的100℃,所以此时的气压低于一标准大气压。
    (3)[4]装有甲醇液体的试管放入沸水中,一会儿发现甲醇开始沸腾,这说明温度能达到甲醇沸点,并且甲醇能从水吸收热量,所以甲醇的沸点低于水的沸点。
    19. 酒精灯外焰 98 不变 气压不同 沸腾条件为:达到沸点、继续吸热
    【详解】(1)[1]酒精灯需用外焰加热,所以要先放好酒精灯,再固定铁圈的高度;而温度计的玻璃泡要全部浸没到液体中,但不能碰到容器壁和容器底,所以放好烧杯后,再调节温度计的高度;即按照自下而上的顺序进行,石棉网的高低应根据酒精灯外焰调节。
    (2)[2][3]温度计的分度值为1℃,其示数为98℃;持续加热,温度计示数将不变。
    (3)[4]实验中发现各小组测得水的沸点不同,原因可能是气压不同。
    (4)[5]持续加热发现试管内的水与烧杯内的水温度相等,烧杯的水达到沸点后继续吸热会沸腾,但温度不再改变,而试管中的水达到沸点后,不能继续吸热,不会沸腾,说明沸腾条件为:达到沸点、继续吸热。
    20.(1)见解析;(2)见解析
    【详解】(1)向火箭尾焰喷水,水汽化(沸腾)吸收热量使周围温度降低,确保发射台不被烧坏。(水的比热容大,吸收热量多,使周围温度降低,确保发射台不被烧坏)(喷水可以将火箭发射时产生的噪声的能量转化为水的内能,起到降噪作用)
    (2)水汽化后形成的高温水蒸气遇冷放热液化成小水滴,所以形成白雾。

    相关试卷

    沪科版九年级全册第三节 汽化与液化优秀同步测试题:

    这是一份沪科版九年级全册第三节 汽化与液化优秀同步测试题,文件包含123汽化与液化原卷版docx、123汽化与液化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8页, 欢迎下载使用。

    沪科版九年级全册第三节 汽化与液化课后测评:

    这是一份沪科版九年级全册第三节 汽化与液化课后测评,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简答题,实验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物理沪科版九年级全册第十二章 温度与物态变化第三节 汽化与液化精练: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沪科版九年级全册第十二章 温度与物态变化第三节 汽化与液化精练,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汽化和液化现象,沸腾,蒸发,汽化吸热,液化放热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