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市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九年级上册理综期末测试卷
展开物理部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8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第1~6题为单项选择题。第7、8题为多项选择题,每小题至少有两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选对得3分,选对但不全得1分,选错或不选得0分)
1. 安培是法国物理学家,尤其在电学领域的研究成就卓著。下列以安培为单位的物理量是
A.电流 B.电压 C.电阻 D.电功率
2. 《淮南子•天文训》中记载的“二十四节气”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其中“寒露”节气中露的形成是
A.凝固 B.液化 C.升华 D.凝华
3. 下列事例中,通过做功使物体内能增加的是
A.烧水时水温升高 B.热汤中的勺温度升高 C.滑滑梯时臀部发热 D.取暖器周围温度升高
4. 关于电流表和电压表的使用,下列电路图中使用正确的是( )
5. 住宅小区单元楼口的防盗门装有电子对讲系统,假如有客人要到601 住户,在单元门口按下该住户的按键开关S1,601住户家中的电铃就响了。住户在家中接电话沟通后,只需闭合家中的开关S2,防盗门则自动开启。下列关于电铃和防盗门连接方式正确的电路是
A B C D
6. 如图1所示是一种测定油箱内油量的装置。其中R是滑动变阻器的电阻片且跟金属滑杆相连接,滑杆可以绕固定轴O转动,另一端固定一个浮子。电流表示数越小,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的阻值和油箱内油量的情况是
A.阻值越小,油量越多 B.阻值越小,油量越少
图2
图1
C.阻值越大,油量越多 D.阻值越大,油量越少
(多选)如图2所示是柴油机某冲程的示意图,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柴油机通过火花塞点火
B.该冲程是依靠飞轮惯性完成的
C.此时正处于压缩冲程,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D.此时正处于做功冲程,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8. (多选)如图3甲所示的电路,电源电压保持不变,滑动变阻器R的规格是“50Ω 1A”,不考虑温度对灯泡L阻值的影响。闭合开关后,在保证电路各元件安全的前提下,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电流表示数随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阻值大小的变化关系图像如图3乙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图3
A.电源电压为5V
B.灯泡的电阻为10Ω
C.灯泡的最大功率为0.9W
D.滑动变阻器的最大功率为0.9W
二、填空题(本题共4个小题,每空2分,共10分)
9. 如图4所示是一个正面中间有“光敏元件”的小灯,它对光比较敏感,当周围环境较暗时,使小灯发光;当周围环境较亮时,使小灯不发光。这个“光敏元件”相当于电路组成部分中的 。
10. 如图5所示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的“糖画”,其制作过程为:将各种糖用文火熬制成糖汁,用小勺子舀起糖汁,在石板上来回浇铸画出造型,当造型完成后用小铲刀铲起,粘上竹签。糖汁变成糖画的过程中需要 (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
11. 石墨炸弹是一种用来破坏敌方供电设施的武器,这种炸弹爆炸时不会造成人员伤亡,但会在空中散布大量极细的石墨丝,石墨丝是 (选填“导体”或“绝缘体”),飘落到供电设备上会造成电路发生 ,导致供电系统瘫痪。
光敏元件
图6
图4
图5
12. 阻值不变的元件R上标有“ 6V 3.6W ”字样,将该元件与灯泡L串联接在电源电压为9V且保持不变的电路中,如图6甲所示。通过灯L的电流随电压变化的图像如图6乙所示,则闭合开关时电路消耗的总功率是 W。
三、作图题(本题共3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6分)
13. 如图7所示实物电路,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按要求完成电路连接。要求:灯泡L1、L2串联,开关控制整个电路,电压表测量L1两端的电压,导线不允许交叉。
图7
图9
图8
14. 用等长绝缘细线悬挂着甲、乙两个相同的带电小球,当静止时小球位置如图8所示。请画出甲球所受力的示意图(作用点画球心)。
15. 如图9所示是家用电饭锅的简易电路图,两个发热电阻的阻值均为R。煮饭时,按下煮饭键温控开关S接触“1”,电饭锅处于加热状态;加热至时间t1时温控开关S自动跳至“2”,电饭锅处于保温状态。请在答题卡的坐标中画出电饭锅从开始加热到保温至时间t2时,发热电阻的电功率P随时间t变化的图像。
四、简答题(本题共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6分)
16. 自来水是城镇居民的用水来源,水厂从自然界取水,经过一系列处理后,通过管道到达居民家中,生活中由于水龙头宁不紧、水管生锈漏水、用水不节制等原因,造成了水资源浪费。请你为家庭节约用水提出两条合理化的建议。
图10
17. 如图10所示是人们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经常使用的一种插线板。现在市场上有一些劣质插线板,经质检部门检查发现,部分劣质插线板电源线芯比合格产品细,使用这种插线板将会存在安全隐患。请用焦耳定律知识解释电源线芯细会存在安全隐患的原因。
五、实验与科学探究题(本题共3个小题,第18题8分,第19、20题各10分,共28分)
18. 小熊在探究“水沸腾时温度的特点”实验中,设计了如图11甲所示的实验装置。试管和烧杯里面均装入适量的水,试管放置在烧杯内部(未触底),甲、乙两支温度计分别测量烧杯和试管中水的温度。
甲 乙
图11
(1) 安装实验装置时,放置好酒精灯后 (选填“需要”或“不需要”)点燃酒精灯确定铁圈的位置。
(2) 组装好装置,加热一段时间后,甲温度计的示数如图11乙所示,此时烧杯中水的温度为 ℃。
(3) 继续加热,甲温度计的示数保持不变,说明当时大气压可能 (选填“高于”、“低于”或“等于”)1个标准大气压。
(4) 烧杯中的水沸腾后,持续加热酒精灯,试管中的水 沸腾(选填“会”或“不会”),其原因是 。
19. 小超在探究电流与电阻关系的实验中,设计了如图12所示的电路,已知电源电压为3V保持不变,滑动变阻器规格为“10Ω 2A”,以及一些阻值已知的定值电阻。
图12
在闭合开关前,发现电流表指针向左偏转,发生该现象的原因是 。
调整后,选择一个5Ω的定值电阻接入电路,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到合适的位置,记下电流表的示数为0.4A;然后,分别用10Ω、15Ω电阻更换5Ω电阻进行实验,应调节滑动变阻器使电压表的示数为 V ,读出电流表的示数并记录在表格中。滑动变阻器除保护电路外,在此实验中主要作用是 。
(3)分析实验数据,得出结论:当导体两端电压一定时, 。
(4)为了使实验结论更具有普遍性,小超又分别将20Ω和30Ω的电阻接入电路进行实验,并记录了数据。你认为他的实验数据是否可信。 (选填“可信”或“不可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20. 小东学习了家庭用电后,设计了如图13甲所示的电路图,并与爸爸共同进行布线安装。
甲 乙
图13
L1
规范电路安装,小东应将控制灯泡L1的开关S1安装在图甲中的位置 ______(选填“1”或“2”)。
当闭合开关S、S1时,灯泡L1亮一下后熄灭,检查后发现“空气开关”S跳闸。小东在位置“3”加装了一个标有“220V”的检测灯泡L2,再次闭合开关S、S1,检测灯泡L2正常发光,L1不发光,根据上述现象判断灯泡L1发生_____(选填“短路”或“开路”),理由是 。
判断并排除故障后,小东关闭了其他用电器,仅将电热水壶的插头插入插座,烧水过程中观察到与其相连的电能表(如图13乙所示)转盘转了60 r用时1min,则电热水壶的实际电功率是 W。
小东又在用电高峰期时做了相同的实验,你认为用此电热水壶烧开相同质量的水花费时间会 (选填“变长”、“不变”或“变短”),理由是 。
六、综合应用题(本题共2个小题,每小题8分,共16分。解答时需写出必要的计算公式及过程或文字说明,若只写计算结果将不得分)
21. 如图14所示是某品牌汽车汽油机的能量流程图,某次该汽车行驶过程中消耗了0.1kg汽油。求:【汽油的热值为4.2×107J/kg,水的比热容为4.2×103J/(kg•℃)】
(1) 该汽油机的效率;
(2) 此行驶过程中汽油完全燃烧释放的热量;
(3) 若释放的热量有25%被冷却水吸收,则质量为5kg的冷却水升高的温度。
图14
甲 图15 乙
36W
科技改变生活,扫地机器人已走进千家万户。如图15甲所示是一款能自动清扫的智能扫地机器人,前端装有感应器,通过发射、接收超声波或红外线来侦测障碍物,底部安装有塑料刷及集尘盒,防滑轮采用凹凸材质制成,其部分参数如图15乙所示。当机器人电量充足时,它通过内部的电动机旋转产生高速气流,且带动塑料刷与地面摩擦,吸附地板上的灰尘及轻小物体,从而达到清扫的目的。当剩余电量低于一定值时,机器人会主动寻找充电器进行充电。
请你回答下列问题:
(1) 扫地机器人充电时将 能转化为 能;
(2) 扫地机器人正常工作时的电流是多少?
(3) 扫地机器人充满电后最多可以正常工作多长时间?
(4) 扫地机器人扫地过程中涉及到许多物理知识,请根据题干信息写出两个情景并说出相关的物理知识。
化学部分
相对原子质量:C 12 H 1 O 16 Na 23 Ca 40 Cl 35.5 Cu 64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7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14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2023年世界环境日的主题是“共建生态文明,共享绿色未来”。 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一理念的是
A.植树种草,增加绿地面积 B.垃圾分类投放,并露天焚烧
C.工厂废气处理达标后排放 D.鼓励乘坐公交车或骑自行车出行
2. 正确的实验操作是实验成功的重要保障。下列基本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取用固体 B.量筒读数C 加热液体 D.熄灭酒精灯
3. 下列物质的性质和用途对应关系错误的是
A.氧气支持燃烧 作燃料 B.镁带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 用于制造照明弹
C.氦气密度小且化学性质稳定 填充飞艇 D.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 作保护气
4. 折耳根深受贵阳人民喜爱,其内含有鱼腥草素(C12H22O2),有清热解毒,利尿通淋等作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鱼腥草素由12个碳原子、22个氢原子和2个氧原子构成
B.鱼腥草素是一种氧化物
C.鱼腥草素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D.鱼腥草素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5. 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6. 逻辑推理是学习化学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所以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单质
B.氯化氢由分子构成,所以氯化钠也由分子构成
C.阴离子带负电,所以带负电的粒子一定是阴离子
D.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均不变,所以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均不变的物质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7.某实验小组通过数字化实验对白磷燃烧的温度变化及影响因素进行探究。将足量白磷放试管中并将试管放入60℃热水中,5秒后,推注H2O2,实验装置及数据曲线如图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实验中气球的主要作用是使装置密闭,实验更环保
B.15秒时,白磷刚好停止燃烧
C.曲线峰值由845.7℃变为1013.5℃ ,温度再次升高是因为过氧化氢分解放热
D.5秒后,温度继续升高,说明氧气浓度越大,燃烧越剧烈
二、填空与简答:本题包括7个小题,共46分。
8. 2023年10月26日,我国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
(1)飞船内的空气与地球空气组成相近,其中能支持呼吸的气体是 。
(2)飞船推进剂中涉及以下元素,其中属于金属元素的是 ,发生化学变化时容易 (填“得到”或“失去”)电子。
A. H B. O C. N D. Al
(3)太空舱使用锂电池。Li可以通过Al与Li2O在高温下发生反应得到,锂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
Li2O中Li的化合价为 。
(4)飞船返回地面时,与大气剧烈摩擦,舱体表面会产生数千度的高温。此时,舱表面的“烧蚀层”会汽化燃烧保护返回舱不因高温而燃烧。从燃烧的条件分析返回舱不会被烧毁的原因可能是 。返回舱的返回动力来自液氧和液氢,在即将着陆前要迅速释放剩余燃料,这样做的目的是 。
9. 建立宏观与微观的联系是化学学习的重要素养。
图2 图3
图2 图3
(1)碳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如图2所示,从图2中你能获得的信息有 。
(2)金刚石、石墨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它们的物理性质存在较大差异的原因 。
(3)中国书法源远流长,是我国民族文化的瑰宝。书法家用墨(用炭黑等制成)书写的作品能够保存很长时间而不变色,说明 。
(4)一氧化碳在常温下不与水反应,我国科学家研究出碳化钼(M2C)负载金原子组成的高效催化体系,能使一氧化碳与水在下反应,反应的微观模型如图3所示。
①图3中的氧化物有 (填化学式)。
②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其中一氧化碳和水的质量比为 。
10. 水是生命之源,对于人类生活、生产都具有重要意义。请回答下列问题:
图4
图4
“生命吸管”是一种便携式户外净水器,适合长期野外工作人群使用,内部装有超细棉、活性炭、离子交换树脂和碘树脂等物质。
(1)活性炭的作用 。
(2)离子交换树脂可除去水中的Ca2+、Mg2+及重金属离子,经“生命吸
管”净化后的水是 (填“硬水”或“软水”)。此种便携式
净水器虽应用广泛,但海上应急却不能使用,原因是 。
(3)燃料电池汽车是以可燃物与助燃物为原料,在电池装置中反应产生直
图5
流图5
电,依靠电机驱动的汽车。某氢氧燃料电池工作原理如图所示:
①该氢氧燃料电池工作的化学方程式 。
②传统汽车采用化石燃料作为能源,化石燃料包括煤、
和天然气。与传统燃油汽车相比氢氧燃料电池汽车
的优点有________;从能量变化的角度分析氢氧燃料电池汽车
运行的原理________。
11. 实验室用下图装置进行气体的制取及性质实验。
(1)图6中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_。检查A装置气密性的操作是________ 。
(2)实验室需制取较纯的氧气,从图6中选择合适的装置________,对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如图7将红热的木炭放入收集好的氧气中,观察到的现象为________。
(3)实验室常选用BC装置制取二氧化碳气体,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如图8某同学向一个收集满二氧化碳气体的软塑料瓶中加入约1/3体积的水,立即旋紧瓶盖,振荡,观察到________现象;打开塑料瓶盖,向其中加入数滴紫色石蕊溶液,观察到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该同学得出结论:二氧化碳与水发生了反应,其化学方程式为 。
有同学提出质疑,认为上述实验不足以得出上述结论,其理由是:________。
B
图9
12. 化学变化都要遵守质量守恒定律,甲、乙两个组的同学分别进行如图9实验,他们都进行了规范的操作、准确的称量和细致的观察。
(1)如图9中实验A: = 1 \* GB3 ①请写出锥形瓶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反应的基本类型是________。
= 2 \* GB3 ②引燃白磷,立即将锥形瓶放在天平上称量,天平偏转;待锥形瓶冷却后,重新称量,天平指针指向正中央位置。结论:该反应遵守质量守恒定律。请从微观角度解释实验A遵守质量守恒定律的原因是________。
= 3 \* GB3 ③你认为第一次称量天平不平衡的原因是________。
(2)资料:碳酸钠能与稀盐酸反应 Na2CO3 + 2HCl=2NaCl + H2O + CO2↑
如图9中实验B:向两个锥形瓶中加入等浓度等体积的稀盐酸,分别装入等质量的碳酸钙和碳酸钠固体,待反应停止后,再次称量。请分析天平指针的指向情况并说明理由________。
13. 蔗糖是生活中常见的一种物质,某学习小组对“蔗糖的组成”进行了探究。
图10
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葡萄糖和氧气,葡萄糖进一步转化为蔗糖。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蔗糖的组成。
(1)实验开始先通入一会儿氮气,然后关闭弹簧夹,在B处点燃酒精灯给蔗糖加强热。观察到 出现,说明蔗糖中含有氢元素和氧元素。
(2)观察到硬质玻璃管中残留有黑色固体,猜测该黑色固体是单质碳,并继续利用如图所示装置,另选试剂进行了验证单质碳的实验。实验过程和现象如下:
实验结论:蔗糖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
(3)计算验证:现称取一定质量的蔗糖在空气中加热,测得生成CO2的质量为m1 g和H2O的质量为m2 g,则蔗糖分子中碳、氢原子的个数比为 (用m1和m2表示)。
(4)归纳总结:从化学观念的角度,探究物质组成的思路和方法可从 方面进行。
(5)拓展探究:若用该装置进行木炭还原氧化铜实验时,为使氧化铜全部还原,氧化铜和木炭粉的质量
比最好是以下哪一个选项(选填序号),并说明理由是 。
A.80:6 B.80:5 C.80:7 D.任意比
四、计算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3分。
14. 天然气是生活中常见的燃料,其主要成分为甲烷。请计算16g甲烷完全燃烧时,理论上需要
氧气的质量是多少?
次数
电阻R(Ω)
电流I(A)
1
5
0.4
2
10
0.2
3
15
0.14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比较吸入气体和呼出气体中的二氧化碳含量
将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等体积的空气和呼出气体中
B
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用铁丝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C
鉴别黑色固体二氧化锰和木炭粉
分别放入等量的相同过氧化氢溶液中
D
除去CO2气体中混有的少量CO
将气体点燃
实验过程
实验现象
对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关闭止水夹,往硬质玻璃管内加入氧化铜粉末,小烧杯中加入足量的澄清石灰水,点燃酒精灯加热。
贵州省贵阳市乌当区2023年中考模拟理综模拟试卷: 这是一份贵州省贵阳市乌当区2023年中考模拟理综模拟试卷,共6页。
2022年贵阳市中考理综试卷(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2年贵阳市中考理综试卷(含答案)
贵阳市2021年初中毕业生学业升学考试理综试卷: 这是一份贵阳市2021年初中毕业生学业升学考试理综试卷,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