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数的认识教学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数的认识教学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内容,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教学过程,板书设计,教学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1课时 数的认识(1)
【教学内容】
教材第71~72页第1~3题及相关习题。
【教学目标】
1.比较系统地掌握自然数、整数、分数、小数、百分数、负数的意义,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与区别;进一步巩固数位顺序表,区分数位与计数单位。
2.通过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在整理与复习中形成知识网络,掌握复习方法,提高综合运用能力。
3.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体验学习成功的快乐,树立学习的信心。
【重点难点】
重点:进一步理解整数、分数、小数、百分数等概念的意义,形成知识网络。
难点:理解概念间的联系与区别。
【教学过程】
情境导入
【课件出示教材第71图片以及下面文字】
师:阅读材料,收集信息,你能找到哪些熟悉的数?
预设:整数、小数、百分数、分数、负数。
师:大家找的都是对的,那这些数之间又有什么联系与区别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复习有关数的知识。
归纳整理
1.梳理知识,沟通联系。
(1)数的分类。
师:你能把这些学过的数整理成图表来表示吗?这些数之间有什么联系?
组织学生分小组交流讨论,指名汇报。
师生共同整理得出:
在此过程中提问:有没有最大的整数和最小的整数?
师:还有没有其他分类方法?
预设:
(2)数的联系。
①分数。
师:数可以分成整数、分数、无限不循环小数,关于分数我们学习过哪些相关知识?
组织学生分组活动,复习有关分数的知识,小组派代表发言,展示讨论结果。根据各组汇报情况,师加以引导补充,突出“分数的意义、分数单位、分数的分类、分数与百分数的关系”。
②正数和负数。
师:数还可以分成正数、负数和0,它们分别又有什么特点呢?
预设1:正数都比0大,负数都比0小,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预设2:正数和负数表示一对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③小数、分数和百分数相互转化。
师:大家还记得小数相关的知识吗?
组织学生分小组交流讨论,指名汇报,着重表述小数、分数、百分数如何互化,教师在学生汇报的基础上补充完善,整理出:
2.在直线上表示数。
师:我们学过的数还可以在直线上表示,你能将这些数在直线上表示出来吗?【课件出示教材第72页第2题】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然后指名汇报,集体订正,引导学生回顾在直线上表示数时要注意的事项。
3.十进制计数法。
师:说到数,你能说出我们学习过的整数和小数的数位顺序吗?
学生各自回忆,相互讨论,根据学生的汇报,用课件出示数位顺序表,指名填写。
师:数位和计数单位有什么区别?什么是十进制计数法?
预设1:一(个)、十、百、千、万……千亿都是计数单位。在用数字表示数的时候,这些计数单位要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它们所占的位置叫作数位。
预设2: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十的计数法则,叫“十进制计数法”。
巩固运用
1.完成教材第72页“做一做”。
2.完成教材“练习十四”第1题(1)、(2)。
3.完成教材“练习十四”第3题。
4.在○里填上>、<或=。
5.完成教材“练习十四”第4题。
6.8名同学做引体向上,满9个为达标,以9个为基础记录如下(单位:个)。
(1)这些同学一共做了( )个引体向上。
(2)有( )名同学达标,达标率是( )%。
7.完成教材“练习十四”第2题。
四、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五、课后作业
1.从课后习题中选取;
2.完成本课时的习题。
【板书设计】
数的认识(1)
【教学反思】
我们知道,复习课的本质就是查漏补缺,系统整理和综合应用。数的认识中有很多知识点都要求学生理解他们的区别和联系,本节课中就涉及整数、分数、小数方面的一系列知识,比如:数的分类、整数的分类、分数的意义、小数的意义以及这些知识之间一系列的联系与区别等。在本节课中我提出问题让学生回顾,讨论交流,然后汇报梳理知识点,进而加以补充、板书,很好地处理“补”与“梳”的关系,使学生对本节课所要复习的内容一目了然。但在配套练习中存在不足,没有很好地将练习题与复习内容有效结合。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六单元 6.1.1 数的认识(一)_人教新课标,共2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谈话揭题,引入复习内容,归网建构,主体内化,课堂总结,布置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六单元 6.1.1 数的认识(二)_人教新课标,共2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谈话揭题,回顾与整理,课堂总结,布置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6.1.1数的认识|人教新课标,共11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谈话导入,归纳整理,课堂作业,课堂小结,课后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