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备战中考化学考点总复习专题特训【考点精讲】(全国通用)(原卷版+解析版)
备战中考化学考点总复习 专题19 物质的分离与提纯【考点巩固】(全国通用)(原卷版+解析版)
展开
这是一份备战中考化学考点总复习 专题19 物质的分离与提纯【考点巩固】(全国通用)(原卷版+解析版),共16页。
A.AB.BC.CD.D
2.(2022年四川省遂宁市中考)下列实验方法能达到目的的是( )
A.AB.BC.CD.D
3.(2022年云南省昆明市中考)下列实验方案设计正确的是( )
A.AB.BC.CD.D
4.(2022黑龙江齐齐哈尔中考)下列实验方案设计正确的是( )
5.(2022湖南岳阳中考)下列实验操作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6.(2022湖南郴州)下列除杂试剂和方法正确的是( )
7.(2022广西贺州中考)下列实验操作不能达到目的的是( )
8.(2022四川眉州中考) 除去下列各组物质中的杂质,所用方法可行的是( )
9.(2022湖北宜昌中考)下列实验方法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10.(2021·黑龙江中考真题)下列除杂所用试剂和主要实验操作均正确的是( )
11.(2021·贵州铜仁市·)下列实验方案设计不合理的是( )
12.(2021·辽宁铁岭·中考真题)除去下列物质中少量杂质(括号内为杂质)的方法正确的是( )
13.(2021·湖南湘西·中考真题)现有实验后的三种废液:①NaOH溶液与稀H2SO4反应后的废液;②Na2CO3与稀H2SO4反应后的废液;③BaCl2与稀H2SO4反应后的废液。
(发现问题):某学生把三种废液倒入废液缸后,发现又有白色沉淀生成。
(提出问题):该沉淀是什么物质?
(进行假设):①该沉淀物是BaCO3;②该沉淀物是BaSO4;③该沉淀物是BaCO3和BaSO4。
(科学分析):经同学们科学分析,混合后出现沉淀,则是废液___________(填序号)中的___________(填化学式)一定过量;且混合后的沉淀物一定有___________(填化学式)。
14.(2022年重庆市中考)某小组用只含难溶性杂质的机盐配制NaCl溶液,设计了两步实验。
第一步:去除粗盐中的难溶性杂质得到NaCl固体。
第二步:利用该固体配制50g质量分数为5%的NaCl溶液。根据下图回答问题。
(1)仪器C的名称__________。
(2)两步实验均用到的玻璃仪器是玻璃棒、量筒和__________(填序号)。
(3)第一步实验过滤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____。
(4)第二步实验量取水时应选择__________ (填 “10”“50”或“100”) mL量筒。量取水时若俯视读数(其它操作均正确)。所配溶液的质量分数_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实验目的
实验方法
A
鉴别Na2SO4固体和BaSO4固体
加足量的水观察
B
鉴别木炭粉和二氧化锰粉末
加入过氧化氢溶液,观察现象
C
除去FeSO4溶液中的CuSO4
加入过量铁粉,过滤
D
除去NaCl溶液中的CaCl2
加入过量的Na2CO3溶液,过滤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法
A
鉴别(NH4)2SO4和KNO3两种化肥
分别取少量化肥样品,加入熟石灰研磨,闻气味
B
除去CO中混有的少量CO2
点燃该混合气体
C
验证Zn、Cu、Ag三种金属的活动性强弱
将锌片分别放入CuSO4溶液和AgNO3溶液中,观察现象
D
除去NaCl溶液中混有的少量BaCl2
加入过量的Na2SO4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检验某物质中是否含有Na2CO3
加入足量稀盐酸,观察是否产生气泡
B
分离木炭粉和铁粉的混合物
加入足量稀硫酸,过滤、洗涤、干燥
C
除去O2中混有的CO(质量比为1:1)
先通过均热CuO,再通过足量NaOH溶液,干燥
D
除去CuCl2溶液中混有的NaCl
加入足量NaOH溶液,过滤,向滤液中加入话量稀盐酸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及操作
A
鉴别硫酸铵和氯化铵
取样,分别加入熟石灰粉末混合研磨,闻气味
B
鉴别水和过氧化氢溶液
取样,分别加入适量的二氧化锰,观察现象
C
除去氯化钙中的碳酸钙
加入足量的水溶解、过滤、洗涤、干燥
D
除去氨气中的水蒸气
将气体通过足量的浓硫酸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操作
A
鉴别蒸馏水和稀氯化钾溶液
分别取样少许加热蒸干,观察是否有固体残留
B
鉴别热固性塑料与热塑性塑料
分别取样、加热,观察是否变形熔化
C
从混有少量氯化钠的硝酸钾中得到较纯净的硝酸钾固体
先加水溶解,再蒸发结晶
D
除去 CO 中混有的少量 CO2
通入灼热的炭层
选项
物质(括号内为杂质)
加入的除杂试剂及方法
A
CO2(H2)
O2、点燃
B
CaO(CuO)
加水溶解、过滤
C
稀硫酸(盐酸)
加适量AgNO3溶液、过滤
D
Na2CO3(CaCO3)
加水溶解、过滤、蒸发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操作
A
除去氮气中的少量氧气
将气体缓缓通过灼热的铜网
B
鉴别氯化钠和氢氧化钠固体
加水溶解
C
鉴别酒精和醋酸
闻气味
D
除去一氧化碳中的少量二氧化碳
点燃
选项
物质
杂质
除杂方法
A
N2
O2
通入足量水中
B
NaCl固体
Mg(OH)2
加足量的稀盐酸,蒸发结晶
C
CO2
CO
通过足量澄清石灰水,干燥
D
CuSO4溶液
H2SO4
加足量Cu(OH)2,过滤
实验目的
实验方法
A
鉴别羊毛线和棉线
取样,在空气中灼烧
B
鉴别木炭粉和氧化铜粉
取样,在空气中灼烧
C
除去氯化钙固体中的碳酸钙
加足量水,过滤
D
除去硝酸钠溶液中的氯化钠
加适量硝酸银溶液,过滤
类别
选项
物质(括号内为杂质)
所用试剂
主要实验操作
A
KNO3(K2CO3)
适量盐酸
蒸发,结晶
B
铜粉(锌粉)
过量稀硫酸
过滤,洗涤,干操
C
MnO2粉末(碳粉)
水
过滤,蒸发
D
FeC12溶液(CuC12)
过量铁粉
结晶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设计
A
除去FeCl2溶液中少量的CuCl2
加入过量的铁粉,过滤
B
除去CuO中少量的碳粉
加水溶解,过滤
C
鉴别NaOH固体和NH4NO3固体
分别取少量固体于试管中,加水溶解,触摸试管底部
D
鉴别KOH溶液和CaCl2溶液
分别取少试样于试管中,同试管中滴加的酚酞溶液
选项
物质(杂质)
选用试剂和操作
A
氯化钾固体(二氧化锰)
溶解、过滤、洗涤、干燥
B
氧化铜固体(炭粉)
加入足量的稀盐酸、过滤、洗涤、干燥
C
氯化钠溶液(氯化钙)
加过量的碳酸钠溶液,过滤
D
硝酸钠溶液(硫酸铜)
加适量的氢氧化钡溶液,过滤
专题19 物质的分离与提纯
1.(2022年新疆中考)下列有关鉴别和除杂的方法错误的是( )
A.AB.BC.CD.D
【答案】D
【解析】
A、硫酸钡难溶于水,硫酸钠能溶于水,加入足量的水不溶的是硫酸钡,溶解的是硫酸钠,选项正确;
B、二氧化锰能作为过氧化氢分解生成氧气的催化剂,故加入过氧化氢溶液发现放出气体的就是二氧化锰,无明显现象的是木炭粉,选项正确;
C、铁活动性比铜强,可以与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加入过量的铁后能将硫酸铜除尽,过滤即可得到硫酸亚铁溶液,符合除杂要求,选项正确;
D、氯化钙能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但由于加入的碳酸钠是过量,则最终碳酸钠有剩余是新杂质,不符合除杂要求,选项错误;
答案为:D。
2.(2022年四川省遂宁市中考)下列实验方法能达到目的的是( )
A.AB.BC.CD.D
【答案】A
【解析】
A. 硫酸铵和熟石灰氢氧化钙研磨生成氨气有刺激性气味,硝酸钾和氢氧化钙不反应,可以鉴别。正确。
B. 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不可燃,无法点燃一氧化碳,错误。
C. 锌可以和硫酸铜,硝酸银反应,说明活动性锌>铜,锌>银,无法比较铜和银的活动性,错误。
D. 加入过量的硫酸钠,硫酸钠和氯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氯化钠,虽然除去氯化钡但引入新杂质硫酸钠,错误。
故选:A。
3.(2022年云南省昆明市中考)下列实验方案设计正确的是( )
A.AB.BC.CD.D
【答案】D
【解析】
A、加入足量的稀盐酸,能够产生气泡,不一定含碳酸根,也有可能是活泼金属,故A设计不合理;
B、加入足量的稀盐酸,稀盐酸会与铁粉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反应把铁消耗掉了,不能达到分离的目的,故B设计不合理;
C、一氧化碳通过灼热的氧化铜会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的铜会与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铜,除去杂质的同时也除去了原物质,故C设计不合理;
D、除去CuCl2溶液中混有的NaCl,加入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钠与氯化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氯化钠,过滤,滤渣中为氢氧化铜沉淀,加入适量的稀盐酸,盐酸与氢氧化铜反应生成氯化铜和水,可以达到实验目的,故D设计合理;
故选D。
4.(2022黑龙江齐齐哈尔中考)下列实验方案设计正确的是( )
【答案】B
【解析】A. 硫酸铵和氯化铵都属于铵盐,铵盐与熟石灰混合研磨,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产生,不能用熟石灰来鉴别硫酸铵和氯化铵,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B. 水中加入二氧化锰无现象,过氧化氢溶液中加入适量的二氧化锰,有气泡产生,所以可分别加入适量的二氧化锰来鉴别水和过氧化氢溶液,此选项符合题意;
C. 氯化钙易溶于水,碳酸钙难溶于水,除去氯化钙中的碳酸钙,可加入足量的水溶解、过滤、蒸发结晶,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D. 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可用来干燥不与浓硫酸反应的气体,但氨气会与浓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铵,因此不可用浓硫酸干燥,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B。
5.(2022湖南岳阳中考)下列实验操作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答案】C
【解析】A、稀氯化钾溶液中含有氯化钾,蒸干后会留下白色固体,蒸馏水蒸干后无固体,利用加热蒸干法可以鉴别蒸馏水和稀氯化钾溶液,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B、热塑性塑料受热会熔化变形,热固性塑料加热不易变形,故采用加热、观察是否变形熔化可以鉴别热固性塑料与热塑性塑料,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C、硝酸钾溶解度随温度变化较大,从混有少量氯化钠的硝酸钾中得到较纯净的硝酸钾固体,应该采用降温结晶法,选项错误,符合题意;
D、将CO与CO2混合物通入灼热的炭层,CO2会与灼热的炭层反应变为CO,故通入灼热的炭层,可以除去CO中混有的少量CO2,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C。
6.(2022湖南郴州)下列除杂试剂和方法正确的是( )
【答案】D
【解析】A、除去二氧化碳中的氢气,由于氢气较少二氧化碳较多,二氧化碳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故无法点燃,选项错误;
B、除去氧化钙中的氧化铜,由于氧化钙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加水后使原物质反应,不符合除杂要求,选项错误;
C、盐酸能与硝酸银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和硝酸,而硫酸也能和硝酸银反应生成硫酸银和硝酸,故不符合除杂要求,选项错误;
D、除去碳酸钠中的碳酸钙,碳酸钠能溶于水,碳酸钙不溶于水,加水后过滤,取滤液蒸发即得到纯净的碳酸钠,选项正确;
答案为:D。
7.(2022广西贺州中考)下列实验操作不能达到目的的是( )
【答案】D
【解析】A、除去氮气中的少量氧气,将气体缓缓通过灼热的铜网,氧气和铜会反应生成氧化铜,从而除去氧气,能达到目的,选项正确;
B、氢氧化钠溶于水会使水温升高,氯化钠溶于水时水温无明显变化,现象不同,能够鉴别,选项正确;
C、酒精由特殊气味,而醋酸有刺激性气味,气味不同,可以通过闻气味鉴别,选项正确;
D、一氧化碳较多具有可燃性,二氧化碳较少不能燃烧,点燃反而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选项错误;
答案为:D。
8.(2022四川眉州中考) 除去下列各组物质中的杂质,所用方法可行的是( )
【答案】D
【解析】A、通入足量水中,氧气不易溶于水,且与水不反应,不能除去杂质,不符合题意;
B、加入足量稀盐酸,氢氧化镁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水,蒸发结晶,虽然除去了杂质,但是引入了新的杂质氯化镁,不符合题意;
C、通过足量澄清石灰水,一氧化碳和氢氧化钙不反应,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除去了原物质,不符合题意;
D、加入足量氢氧化铜,氢氧化铜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过滤,除去过量的氢氧化铜,可除去杂质,符合题意。
故选D。
9.(2022湖北宜昌中考)下列实验方法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答案】C
【解析】A、鉴别羊毛线和棉线,分别取样,在空气中灼烧,发出烧焦羽毛气味的是羊毛,发出烧纸气味的是棉线,选项A正确;
B、鉴别木炭粉和氧化铜粉,分别取样,在空气中灼烧固体,固体能燃烧的是木炭粉,无明显变化的是氧化铜粉,选项B正确;
C、因为氯化钙易溶于水,碳酸钙难溶于水,除去氯化钙固体中的碳酸钙,加足量水,过滤,滤纸上得到的是碳酸钙固体,氯化钙存在于溶液中,要得到固体,还需要蒸发溶剂,选项C不正确;
D、因为氯化钠和硝酸银反应生成氯化银和硝酸钠,氯化银难溶于水,所以向混有氯化钠的硝酸钠溶液中,加适量硝酸银溶液,过滤,可得到硝酸钠溶液,选项D正确。
故选C。
10.(2021·黑龙江中考真题)下列除杂所用试剂和主要实验操作均正确的是( )
【答案】B
【解析】
A、加入盐酸和碳酸钾生成新物质氯化钾,引入了新的杂质,故A不符合题意;
B、锌可以硫酸反应,反应后通过过滤,可以使铜和滤液分离,再通过蒸馏水洗涤,将滤液成分从铜表面除去,最后干燥去掉水,得到铜,故B符合题意;
C、二氧化锰和碳都不溶于水,所以不能除去碳粉,故C不符合题意;
D、铁和氯化铜溶液反应,但是最后结晶会存在过量的铁和生成的铜,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1.(2021·贵州铜仁市·)下列实验方案设计不合理的是( )
【答案】B
【解析】
A、除去FeCl2溶液中少量的CuCl2,可加入过量铁粉,铁与氯化铜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铜,充分反应后,过滤除去过量的铁粉和铜,得到氯化亚铁溶液,能达到实验目的,此选项设计方案合理;
B、炭粉和氧化铜均难溶于水,该方法不能除去杂质,此选项设计方案不合理;
C、氢氧化钠溶于水放热,使溶液温度升高,硝酸铵溶于水会吸热,使溶液温度降低,可以鉴别,此选项设计方案合理;
D、KOH溶液显碱性,CaCl2溶液显中性,无色酚酞溶液与碱变红,遇酸不变色,向试管中滴加的酚酞溶液,溶液变红则是KOH溶液,溶液不变色则是CaCl2溶液,此选项设计方案合理。
故选B。
12.(2021·辽宁铁岭·中考真题)除去下列物质中少量杂质(括号内为杂质)的方法正确的是( )
【答案】D
【解析】
A、KCl易溶于水,MnO2难溶于水,可采取加水溶解、过滤、蒸发的方法进行分离除杂,故错误。
B、CuO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铜和水,炭粉不与稀盐酸反应,反而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错误。
C、氯化钙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碳酸钠和氯化钠不反应,能除去杂质,但是碳酸钠过量,引入新的杂质碳酸钠,故错误。
D、硝酸钠和氢氧化钡不反应,硫酸铜能与适量氢氧化钡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氢氧化铜沉淀,再过滤,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正确。
故选:D。
13.(2021·湖南湘西·中考真题)现有实验后的三种废液:①NaOH溶液与稀H2SO4反应后的废液;②Na2CO3与稀H2SO4反应后的废液;③BaCl2与稀H2SO4反应后的废液。
(发现问题):某学生把三种废液倒入废液缸后,发现又有白色沉淀生成。
(提出问题):该沉淀是什么物质?
(进行假设):①该沉淀物是BaCO3;②该沉淀物是BaSO4;③该沉淀物是BaCO3和BaSO4。
(科学分析):经同学们科学分析,混合后出现沉淀,则是废液___________(填序号)中的___________(填化学式)一定过量;且混合后的沉淀物一定有___________(填化学式)。
【答案】③ BaCl2 BaSO4
【详解】
①NaOH溶液与稀H2SO4反应产生硫酸钠和水;②Na2CO3与稀H2SO4反应产生硫酸钠、水和二氧化碳;③BaCl2与稀H2SO4反应产生硫酸钡和盐酸。把三种废液倒入废液缸后,发现又有白色沉淀生成,则还能产生沉淀的是碳酸钠和氯化钡、硫酸钠和氯化钡,所以一定过量的是③中的BaCl2;因为①②反应后的溶液中都有硫酸钠,则和氯化钡反应产生硫酸钡,混合后的沉淀物一定有BaSO4。
14.(2022年重庆市中考)某小组用只含难溶性杂质的机盐配制NaCl溶液,设计了两步实验。
第一步:去除粗盐中的难溶性杂质得到NaCl固体。
第二步:利用该固体配制50g质量分数为5%的NaCl溶液。根据下图回答问题。
(1)仪器C的名称__________。
(2)两步实验均用到的玻璃仪器是玻璃棒、量筒和__________(填序号)。
(3)第一步实验过滤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____。
(4)第二步实验量取水时应选择__________ (填 “10”“50”或“100”) mL量筒。量取水时若俯视读数(其它操作均正确)。所配溶液的质量分数_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答案】(1)酒精灯
(2)D
(3)引流
(4) 50 偏大
【解析】
(1)
由图示可知仪器C是酒精灯;
(2)
第一步实验是溶解、过滤、蒸发结晶,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漏斗、玻璃棒、量筒,第二步实验是用固体配置一定质量分数的溶液,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量筒、玻璃棒,所以部两步均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是、玻璃棒、烧杯、量筒,故填D;
(3)
玻璃棒在过滤操作中起到的作用是引流;
(4)
配置溶液50g质量分数为5%的NaCl溶液,水的密度是1g/mL,则需要用到的水为50mL×(1-5%)=47.5mL,应选择与之最接近的量筒,所以应选50mL量筒,俯视读数会使量取的水偏少,氯化钠质量不变,溶剂质量偏小,则所配溶液的质量分数偏大。
实验目的
实验方法
A
鉴别Na2SO4固体和BaSO4固体
加足量的水观察
B
鉴别木炭粉和二氧化锰粉末
加入过氧化氢溶液,观察现象
C
除去FeSO4溶液中的CuSO4
加入过量铁粉,过滤
D
除去NaCl溶液中的CaCl2
加入过量的Na2CO3溶液,过滤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法
A
鉴别(NH4)2SO4和KNO3两种化肥
分别取少量化肥样品,加入熟石灰研磨,闻气味
B
除去CO中混有的少量CO2
点燃该混合气体
C
验证Zn、Cu、Ag三种金属的活动性强弱
将锌片分别放入CuSO4溶液和AgNO3溶液中,观察现象
D
除去NaCl溶液中混有的少量BaCl2
加入过量的Na2SO4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检验某物质中是否含有Na2CO3
加入足量稀盐酸,观察是否产生气泡
B
分离木炭粉和铁粉的混合物
加入足量稀硫酸,过滤、洗涤、干燥
C
除去O2中混有的CO(质量比为1:1)
先通过均热CuO,再通过足量NaOH溶液,干燥
D
除去CuCl2溶液中混有的NaCl
加入足量NaOH溶液,过滤,向滤液中加入话量稀盐酸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及操作
A
鉴别硫酸铵和氯化铵
取样,分别加入熟石灰粉末混合研磨,闻气味
B
鉴别水和过氧化氢溶液
取样,分别加入适量的二氧化锰,观察现象
C
除去氯化钙中的碳酸钙
加入足量的水溶解、过滤、洗涤、干燥
D
除去氨气中的水蒸气
将气体通过足量的浓硫酸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操作
A
鉴别蒸馏水和稀氯化钾溶液
分别取样少许加热蒸干,观察是否有固体残留
B
鉴别热固性塑料与热塑性塑料
分别取样、加热,观察是否变形熔化
C
从混有少量氯化钠的硝酸钾中得到较纯净的硝酸钾固体
先加水溶解,再蒸发结晶
D
除去 CO 中混有的少量 CO2
通入灼热的炭层
选项
物质(括号内为杂质)
加入的除杂试剂及方法
A
CO2(H2)
O2、点燃
B
CaO(CuO)
加水溶解、过滤
C
稀硫酸(盐酸)
加适量AgNO3溶液、过滤
D
Na2CO3(CaCO3)
加水溶解、过滤、蒸发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操作
A
除去氮气中的少量氧气
将气体缓缓通过灼热的铜网
B
鉴别氯化钠和氢氧化钠固体
加水溶解
C
鉴别酒精和醋酸
闻气味
D
除去一氧化碳中的少量二氧化碳
点燃
选项
物质
杂质
除杂方法
A
N2
O2
通入足量水中
B
NaCl固体
Mg(OH)2
加足量的稀盐酸,蒸发结晶
C
CO2
CO
通过足量澄清石灰水,干燥
D
CuSO4溶液
H2SO4
加足量Cu(OH)2,过滤
实验目的
实验方法
A
鉴别羊毛线和棉线
取样,在空气中灼烧
B
鉴别木炭粉和氧化铜粉
取样,在空气中灼烧
C
除去氯化钙固体中的碳酸钙
加足量水,过滤
D
除去硝酸钠溶液中的氯化钠
加适量硝酸银溶液,过滤
类别
选项
物质(括号内为杂质)
所用试剂
主要实验操作
A
KNO3(K2CO3)
适量盐酸
蒸发,结晶
B
铜粉(锌粉)
过量稀硫酸
过滤,洗涤,干操
C
MnO2粉末(碳粉)
水
过滤,蒸发
D
FeC12溶液(CuC12)
过量铁粉
结晶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设计
A
除去FeCl2溶液中少量的CuCl2
加入过量的铁粉,过滤
B
除去CuO中少量的碳粉
加水溶解,过滤
C
鉴别NaOH固体和NH4NO3固体
分别取少量固体于试管中,加水溶解,触摸试管底部
D
鉴别KOH溶液和CaCl2溶液
分别取少试样于试管中,同试管中滴加的酚酞溶液
选项
物质(杂质)
选用试剂和操作
A
氯化钾固体(二氧化锰)
溶解、过滤、洗涤、干燥
B
氧化铜固体(炭粉)
加入足量的稀盐酸、过滤、洗涤、干燥
C
氯化钠溶液(氯化钙)
加过量的碳酸钠溶液,过滤
D
硝酸钠溶液(硫酸铜)
加适量的氢氧化钡溶液,过滤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备战中考化学考点总复习 专题03 化学与化合价【考点巩固】(全国通用)(原卷版+解析版),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备战中考化学考点总复习 专题02 物质的分类【考点巩固】(全国通用)(原卷版+解析),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备战中考化学考点总复习 专题19 物质的分离与提纯【考点精讲】(全国通用)(原卷版+解析版),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物质分离和提纯的原则,物质分离和提纯的方法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