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市丰满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地理试题(含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吉林市丰满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地理试题(含解析),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5°N~23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七年级地理
地理试卷共8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为50分钟.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
2.答题时,考生务必按照考试要求在答题卡上的指定区域内作答,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一、选择题(共25题,每题2分,合计50分)
学习了地球和地球仪的相关知识,同学们用泡沫球制作了地球仪。读“某同学制作的地球仪”,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制作地球仪的步骤排序合理的是( )
①将小球固定在支架上②确定两个对称点作为两极点
③用小木棍贯穿小球④绘出若干条经线和纬线
A.①②③④B.④②①③C.②①③④D.②④③①
2.图中作品需要改进的地方是( )
A.经线应每隔10°绘一条B.标注出经度和纬度
C.泡沫球应修整为椭球体D.固定后小木棍应竖直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3.图中甲点的经纬度位置为( )
A.(30°N ,60°E )B.(30°N,60°W)
C.(30°S,60°W)D.(30°S,60°E)
4.穿过乙大洲的虚线为( )
A.北回归线B.南回归线C.南极圈D.30°S线
5.丙地位于五带中的( )
A.热带B.南温带C.北温带D.北寒带
6.在地球仪上,下列经纬线长度相等的一组是:
A.0°经线和180°经线B.北回归线和北极圈
C.本初子午线和赤道D.10°N和10°E
7.我国西部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学生早读是北京时间9:30-10:00,而东部的黑龙江省中学生早读是北京时间7:00-7:30,形成这种时间早晚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A.地球在不停自转B.地球在不停公转
C.地球是不规则球体D.两地民族不同
8.下列图例表示铁路的是( )
A.B.C.D.
9.下列四幅地图,比例尺最小的是( )
A.B.
C.D.
读世界人口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10.读图可知,世界人口分布稠密区主要分布在( )
A.北半球中低纬的沿海地区
B.北半球中高纬的沿海地区
C.北半球中低纬的内陆地区
D.北半球中高纬的内陆地区
11.图中A地人口稀少的原因是( )
A.纬度低,终年炎热B.过于干旱
C.纬度高,气候寒冷D.降水过多
12.电视天气预报节日中出现天气符号时,表示的天气状况是( )
A.晴转阵雨,西北风6级B.晴转阴,东北风6级
C.晴转多云,东北风6级D.多云转晴,东南风3级
13.下列做法能降低或缓解雾霾天气发生的是( )
①增加城市绿地②注意节能减排,倡导低碳经济③大力推广家庭小汽车的使用
④大力倡导步行或乘坐公交车上下班⑤农民燃烧秸秆肥田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⑤D.①④⑤
下图示意的是某学习小组所做分组实验及其数据记录,实验主题为“影响气候的因素”。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4.此实验验证的影响因素是( )
A.纬度位置B.地形C.海陆位置D.植被
15.此实验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
A.海拔越高,气温越低B.陆地气温日较差大于海洋
C.纬度越低。气温越高D.植被覆盖率越低,气温越高
读等温线图完成下面小题。
16.甲地与乙地气温差异( )
A.甲比乙高B.乙比甲高C.相等D.无法比较
17.产生两地气温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
A.纬度差异B.海陆差异C.地形D.风
读部分大洲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8.图中所示大洲中,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是( )
A.亚洲B.非洲C.北美洲D.欧洲
19.据图推测,欧洲人口负增长带来的影响是( )
①资源需求压力大 ②居民的就业、教育等问题突出 ③劳动力短缺 ④人口老龄化严重
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
2023年10月26日11时14分,神州十七号在我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成功。读左图“我国四大卫星发射中心分布示意图”和右图“地球二分二至日公转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20.关于我国四大卫星发射基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春分、秋分日,太原最晚迎来日出B.文昌一年中有两次阳光直射现象
C.酒泉的经纬度位置是(40°N,100°W)D.四大发射中心均位于中纬度地区
21.神州十七号发射成功时,下列地理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A.北半球昼长夜短,白昼渐短
B.太阳直射点开始从赤道向北移动
C.天安门广场旗杆正午的影子达到一年中最长
D.地球位于公转轨道的③段
22.图中建筑物是哪个宗教的代表( )
A.基督教B.犹太教C.佛教D.伊斯兰教
中国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读碳达峰与碳中和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23.下列生活方式,不利于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的是( )
A.学生上学私车接送B.按需点餐光盘行动C.随手关灯节约用电D.节约纸张双面使用
24.下列生产方式有利于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的是( )
A.提高煤炭的能源消费比例B.加大森林采伐力度增加收入
C.开发利用风能等清洁能源D.大力发展钢铁工业等重工业
25.我国某中学兴趣活动小组在一次野营活动中用如图所示方法辨认方向,其中错误的是( )
A.B.
C.D.
二、非选择题(共50分,除特殊说明外,各1分)
26.《海底两万里》的作者带领读者登上“鹦鹉螺”号,让读者们感受到了变幻无穷的海底世界。结合“鹦鹉螺”号航行路线图,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鹦鹉螺”号的路线是从① (填大洋名称)出发。经过B处大洋洲,在② (填大洋名称)中航行,经过红海、穿过亚洲和非洲的分界线a 运河,穿过地中海到达大西洋。南行到达D (填大洲名称),北上途经E北美洲,最终到达欧洲沿岸。
(2)途中在地中海e处看到了海底火山喷发。原因是这里位于 板块和 板块交界处;在b海底处参观了亚特兰蒂斯古城,说明这个地方发生了地壳 (填上升或下降”)运动。
(3)“鹦鹉螺”号航行证明地球表面海陆分布特点是( )。
A.有连续面广阔的陆地B.陆地主要分布在南半球
C.有连续面广阔的海洋D.海洋主要分布在北半球
27.读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完成下列问题。
(1)该地的地形类型以 和平原为主,B线的山体部位为 。
(2)水库水面的海拔高度是 。流入水库的a、b两河,流速较快的是 河。
(3)若王村和李镇的图上距离为5厘米,则两地实地距离为 千米。
(4)图中小清河干流的流向为 ;图中最高峰海拔在 米之间。
2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观测气温的主要仪器是温度计,温度计放在百叶箱中,在固定时间进行观测记录。一般在北京时间2时、8时、14时、20时,这4次气温的平均值即为日平均气温。图一示意某地气温年变化数据来源过程,图二为世界年平均气温图。
探究一:气温的观测与变化
(1)图一甲图中①、②的观测时间分别为 时、 时。
(2)图一乙图中气温日较差约为 ℃。
(3)根据图一丁图的气温变化判断,该地位于 (南/北)半球,概括该地气温年变化特点 。
探究二:气温的分布及影响因素
(4)读图二可知,世界气温由低纬度向高纬度 ,造成这种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
(5) 洲普遍高温。南、北半球中纬度地区相比较, 半球的等温线平直些,主要原因是该半球中纬度地区海洋面积 。
29.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亚太经合组织第三十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于2023年11月11-17日在美国旧金山举办。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会议并与美国总统拜登会晤。
材料二:气温与降水变化图
材料三:世界气候类型图
(1)会议举办地旧金山与B地的气候类型相同,是 气候;其气候特征与气温、降水量的月份分配图相吻合的图是 (填序号);其气候特点是 。会议举办期间吉林市的季节为 季。
(2)A地气候类型是 ,分布最广的大洲是 ;该种气候的气温和降水与图 (填序号)相吻合。
(3)在亚洲,北回归线穿过的气候类型有 、 、 。
(4)吉林市与C地气候类型相同,是 气候;该种气候主要分布在 洲;其气候特征与气温、降水量的月份分配图相吻合的图是 (填序号)。气候特点是 。
(5)我国的青藏高原,其年平均气温比周围地区低,影响因素是 。
(6)中美两国元首会晤时习近平主席使用的语言是 。中美两国有关政治、经济的对话称为 。
30.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中国传统村落是指民国以前建村,建筑环境、建筑风貌、村落选址未有大的变动,具有独特民俗民风,虽经历久远年代至今仍为人们服务的村落。传统村落不仅有美学价值,而且对完善新农村规划、提高城市建设水平都是有益借鉴。
材料二: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我国皖南古村落,以西递、宏村为代表,保持了中国传统的古村传统的古村面貌,村庄背依青山,清流穿村而过,白墙黑瓦的古民居与秀美的田园风光融为一体,被誉为“桃花源里人家”。
材料三:聚落的形成深受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等因素的影响,聚落的分布大多依山傍水,沿河流、公路分布,聚落多形成于地形平坦、土壤肥沃、资源丰富、气候适宜、交通便利的地区,地形适宜,交通便利的地区,地形崎岖,交通不便,不利于聚落的形成和发展。
(1)聚落是人们的聚居地,主要形式有两大类,分别是 和 。读图一,从景观特色看,皖南古村落属于 聚落。
(2)乡村和城市聚落有较大的差异,下列属于乡村景观的是( )
①高楼林立,有许多商店、学校、医院 ②道路纵横、车辆很多
③有农田、果树、池塘 ④人们主要从事农业生产活动,例如种地、捕鱼
A.①③B.②③C.③④D.①②④
(3)读图二,ABC三地发展为聚落的共同条件是 。三地中最先发展为城市的应该是 地,因为该地 。
(4)由于自然和社会的原因,一些特色鲜明的传统聚落正在逐渐减少,面对这种状况,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A.保持原有的特色聚落,拒绝现代文明进入
B.为了游客,在传统聚落附近大兴土木,建设宾馆和饭店
C.为了经济开发区,拆掉古建筑群,大力建设商品楼、写字楼等
D.在保原有特色的前提下修缮传统聚落,禁止在原有的建筑上乱刻乱画。
参考答案与解析
1.D 2.B
【解析】1.制作地球仪时,应先确定两个对称点作为两极点,接着在球上绘出若干条经线和纬线,然后用小木棍贯穿小球,即穿过两极点,最后将小球固定在支架上。制作地球仪的步骤排序合理的是②④③①,D正确;ABC均不符合题意。故选D。
2.图中作品需要改进的地方是可以标注出经度和纬度,便于更好地定位,B正确;经线只要每隔相同度数绘制即可,不一定要10°,A错误;按照一定的比例缩小后,地球形状近似球体而不是椭球体,C错误;小木棍倾斜是模拟地轴倾斜,不能把它变为竖直,D错误。故选B。
【点拨】人们仿照地球的形状,按照一定的比例把它缩小,制作了地球的模型——地球仪。地球表面根本没有地轴、两极点和无数条经纬线 ,是人们为了研究的方便,标注上去的。
3.D 4.B 5.A
【解析】3.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经纬网上,经线的度数叫做经度,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东增大,就是东经,用符号E表示,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西增大,就是西经,用符号W表示;纬线的度数叫纬度,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北增大,就是北纬,用符号N表示,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南增大,就是南纬,用符号S表示。读图可判读图中甲点的经纬度位置为(30°S,60°E),D正确;ABC均不符合题意。故选D。
4.读图可知,图中乙为大洋洲,南回归线是穿过大洋洲的虚线,B正确;ACD均不符合题意。故选B。
5.读图可知,丙地位于南北回归线之间,属于五带中的热带,A正确;BCD均不符合题意。故选A。
【点拨】在经纬网上,经线的度数叫做经度,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东增大,就是东经,用符号E表示,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西增大,就是西经,用符号W表示;纬线的度数叫纬度,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北增大,就是北纬,用符号N表示,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南增大,就是南纬,用符号S表示。热带的纬度范围是23.5°N~23.5°S,北温带的纬度范围是23.5°N~66.5°N,北寒带的纬度范围是66.5°N~90°N,南温带的纬度范围是23.5°S~66.5°S,南寒带的纬度范围是66.5°S~90°S。
6.A
【分析】根据经纬线的特点,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经线是连接南北两极的半圆形弧线,每一条经线长度相等;纬线是与赤道平行的圆,指示东西方向,由赤道向南北两极逐渐递减。故A正确;故选A。
【点拨】考查经纬线的特点。
7.A
【分析】根据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地球在不停的自西向东进行自转,产生了时间早晚的差异。故选A。
【点拨】考查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
8.B
【解答】阅读地图要先看地图上的图例,看看各种地理事物在地图上是用哪些符号表示的,不同的地图上,图例有时不同,看地图时必须先熟悉一下图例,然后在地图上查找需要的地理信息了,题干中的图例表示的意义:A是首都;B是铁路线;C是山峰;D是洲界线,故选B。
9.B
【解答】比例尺是表示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在图幅相同的条件下,比例尺越大,表示的实际范围越小,内容越详细;比例尺越小,表示的实际范围越大,内容越简略。读图可得,②世界地图的实际范围最大,该地图的比例尺最小,B正确,ACD错误。故选B。
10.A 11.C
【解析】10.世界人口分布稠密区主要分布在北半球中低纬的沿海地区,这里地形平坦,交通便利,气候适宜,所以人口稠密,A正确;北半球高纬的沿海地区、高中低纬的内陆地区人口稀疏,BCD错误。故选A。
11.A地区位于北极地区,纬度高,气温低,终年严寒,不适宜人类居住,所以人口稀疏,C正确,A错误;图中A地人口稀少与降水量关系不大,BD错误。故选C。
【点拨】亚洲东部和南部、欧洲,以及北美洲东部的沿海和平原地区,人口稠密;极端干旱的沙漠地区、气候过于湿热的雨林地区、终年严寒的高纬度地区或地势高峻的高原、山区,人口稀疏。
12.C
【解答】风向是指风吹来的方向,用符号表示就是:风杆上的小横道叫风尾,风杆上画有风尾的一方,即指示风向,标在风杆的左侧。风级的表示方法是:一道风尾,风力是2级,半道风尾是1级风,一个风旗表示8级风。读题干可知,电视天气预报节目中出现天气符号时,表示的天气状况是晴转多云,东北风6级。故选:C。
13.B
【解答】增加城市绿地,可净化环境,减少雾霾天气,①正确;大力倡导步行或乘坐公交车上下班,注意节能减排,倡导低碳经济可减少空气污染,减少雾霾天气,②④正确;大力推广家庭小汽车的使用、农民燃烧秸秆肥田会增加空气污染,加重雾霾天气,③⑤错误。根据以上分析可知,①②④对应的B正确,③和⑤所在的ACD错误,故选B。
14.C 15.B
【解析】14.图中沙土代表陆地,水代表海洋,探究的是海陆因素对气温的影响,C正确;图中没有出现纬度、地形、植被等相关要素,所以不能体现纬度位置、地形、植被对气候(气温)的影响,ABD错误。故选C。
15.据图可知,陆地气温日较差为31℃-17℃=14℃,海洋气温日较差为22℃-19℃=3℃,所以陆地气温日较差大于海洋,B正确;图中没有出现纬度、地形、植被等相关要素,所以不能体现纬度位置、地形、植被对气温的影响,ACD错误。故选B。
【点拨】影响气温的因素主要包括纬度因素、海陆因素和地形因素,一般来说,纬度低,接受的太阳光热多,气温就高;纬度高,接受的太阳光热少,气温就低。一般情况下,距海近,一日或一年中的气温变化幅度小;距海远,一日或一年中的气温变化幅度大。就地形而言,地势高,气温低;地势低,气温高。
16.A 17.B
【解析】16.等温线图.上温度值相同各点的连线称为等温线。在等温线图上,同一条等温线.上的各点气温值相等,一般等温线密集,温差较大,等温线稀疏,温差较小。在等温线图上,等温线呈封闭形状时,表示这是一个低温或者高温中心,中心气温低,是低温中心,中心气温高,是高温中心。读图可知,甲地气温在20℃以上,乙地气温是20℃,所以甲地气温高于乙地气温。排除BCD,故选A。
17.图中甲、乙两地纬度相同,纬度位置是影响气温的基本因素,一般是纬度越低,气温越高,纬度越高,气温越低,故A错误。海陆位置是影响气温的因素之一,一般是距海越近,气温年较差越小,距海越远,气温年较差越大,甲位于陆地上,乙位于海洋上,海陆位置是造成两地气温差异的主要因素,故B正确。地形地势是影响气温的因素之一,一般是海拔越高,气温越低,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下降0.6°C,地形不是造成甲乙两地气温差异的主要原因,故C错误。风是影响气温的因素之一, 一般是冬季风寒冷干燥,夏季风温暖湿润,风也不是造成两地气温差异的主要原因,故D错误。故选B。
【点拨】气温的差异是造成自然景观和我们生存环境差异的主要因素之一, 与我们的生活关系非常密切。科学家依据观测资料,绘制了各种气温等值线图。其中,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各地气温分布的大体状况。
18.B 19.B
【分析】18.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根据示意图可知。六大洲中,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是非洲,增长率最低的是欧洲。故选B。
19.由图可知,欧洲人口死亡率大于出生率,人口出现负增长的情况,可能出现劳动力短缺,人口老龄化严重等问题;资源需求压力大,居民就业、教育等问题突出是人口数量过多、增长过快产生的问题。故选B。
【点拨】人口问题是人口过程中产生的各种矛盾的统称。泛指影响人口生存和发展的各种问题。包括人口自身的发展以及人口与社会、人口与经济、人口与自然相互作用过程中所产生的生存、发展问题。
20.B 21.D
【分析】20.太原最晚迎来日出的是冬至日,A错误;文昌位于南北回归线之间,一年中有两次阳光直射现象,B正确;酒泉的经纬度位置是(40°N,100°E),C错误;四大发射中心酒泉、太原位于中纬度地区,西昌和文昌位于低纬度地区,D错误。故选B。
21.神舟十七号发射成功时是2023年10月26日,太阳直射南半球,且直射点由赤道向南回归线移动,北半球昼短夜长,且白昼渐短,AB错误;神舟十七号发射成功时是2023年10月26日,天安门广场旗杆正午的影子达到一年中最长是12月22日前后,C错误;神舟十七号发射成功时是2023年10月26日,地球运行至C(9月23日前后)和D(12月22日前后)之间,即图中的③段,D正确。故选D。
【点拨】3月21日前后,太阳直射赤道,为北半球的春分日,全球昼夜平分;6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北回归线,为北半球的夏至日,北半球昼长夜短;9月23日前后,太阳直射赤道,为北半球的秋分日,全球昼夜平分;12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南回归线,为北半球的冬至日,北半球昼短夜长。
22.A
【解答】读图可知,该图为带有十字架基督教堂,是基督教的建筑。A正确,BCD错误。故选A。
23.A 24.C
【解析】23.为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主要应该减少碳的排放。学生上学私车接送,增加了碳的排放量,A符合题意;按需点餐光盘行动、随手关灯节约用电、节约纸张双面使用都是有利于减少碳排放的措施,BCD不符合题意。故选A。
24.提高煤炭的能源消费比例、大力发展钢铁工业等重工业,增加了碳排放,不利于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AD错误;加大森林采伐力度,降低了植被对碳的吸收能力,不利于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B错误;开发利用风能等清洁能源,减少了化石能源的使用,降低了碳排放,有利于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C正确。故选C。
【点拨】清洁能源,即绿色能源,是指不排放污染物、能够直接用于生产生活的能源,它包括核能和“可再生能源”。种类有:核电、水能、风能、太阳能、潮汐能等。
25.B
【解答】面对北极星的方向就是正北方,可利用北极星辨认方向,A正确。流星的滑落没有方向性,不能用来辨别方向,B错误。根据太阳的东升西落可以确定方向,C正确。利用指南针可以确定方向,D正确。故选B。
26.(1) 太平洋 印度洋 苏伊士 南极洲
(2) 亚欧 非洲 下降
(3)C
【分析】本大题以““鹦鹉螺”号航行路线图”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大洋、大洲、洲界线、板块构造学说及其影响、海陆分布等相关知识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能力,体现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地理实践力的地理核心素养。
【解答】(1)读图可知,“鹦鹉螺”号从①世界面积最大的大洋—太平洋出发,经过B处大洋洲,在②是位于亚洲、非洲、大洋洲之间的印度洋中航行,经过红海,穿过亚洲和非洲的分界线a苏伊士运河,穿过地中海,到达大西洋,南行到达D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大洲—南极洲,北上途径北美洲,最终到达欧洲沿岸。
(2)结合所学知识和读图可知,途中在地中海e处看到了海底火山喷发,用板块构造学说解释是因为处位于亚欧板块和非洲板块交界处,地壳比较活跃,容易发生火山地震;在b处海底参观了亚特兰蒂斯古城。说明这个地方发生了地壳下降运动。从原先的陆地变成了现在的海洋,发生了海陆变迁。
(3)地球表面71%是海洋,陆地面积仅占29%,地球上有彼此相连的四个大洋,“鹦鹉螺”号航行证明地球表面海陆分布特点是有连续而广阔的海洋,A错误;C正确;陆地主要分布在北半球,B错误;海洋主要分布在南半球,D错误。故选C。
27.(1) 丘陵 山脊
(2) 150米 b
(3)5
(4) 自西北向东南 350~400
【分析】本大题以“某地等高线地形图”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地形类型、等高线山体部位的判读、海拔高度、方向、比例尺等相关知识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能力,体现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地理实践力的地理核心素养。
【解答】(1)读图可知,该地的海拔在500米以下,地表有明显的起伏,因此,该地的地形类型以丘陵和平原为主,B线的等高线向数值低处凸出,可判读此山体部位为山脊。
(2)读图可知,此图的等高距为50米,水库水面的海拔高度是150米。流入水库的a、b两河,流速较快的是b河。图中a河处等高线比较稀疏,坡度缓,流速慢,b河处等高线较密集,坡度陡,流速快。
(3)读图可知,该图的比例尺为1:100000,测得王村和李镇的图上距离为5厘米,根据比例尺的变形公式可得,实地距离=图上距离÷比例尺=5×100000=500000厘米=5千米。
(4)读图可知,此图既没有经纬网也没有指向标,采用一般定向法来判读方向,根据“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判断,小清河干流的流向是自西北向东南,图中最高峰海拔在350~400米之间。
28.(1) 2 14
(2)7
(3) 北 夏热冬寒,年温差大
(4) 递减 纬度因素
(5) 非 南 广大
【分析】本题以某地气温年变化数据来源过程、世界年平均气温图为材料,涉及气温的日变化和年变化、世界气温分布规律及影响因素等相关知识,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读图分析能力。
【解答】(1)图一甲是某地某日中四次观测结果,其中①气温最低,是2时观测的结果;②气温最高,是14时观测的气温。
(2)图一乙图中最高气温为31℃,最低气温为24℃,气温日较差约为31°C-24°C=7℃。
(3)根据丁图的气温变化可知,该地1月气温最低,7月气温最高,所以该地位于北半球;该地的气温年变化特点是夏季炎热,冬季寒冷,气温年较差大。
(4)读图二可知,由赤道向两极,随着纬度的增加,气温逐渐降低,即世界气温由低纬度向高纬度递减,故纬度因素是造成这种变化的主要因素。
(5)由图二可知,世界最高气温出现在非洲,非洲普遍高温,被称为“热带大陆”。图二中南、北半球中纬度地区相比较,由于南半球海洋面积广阔,故南半球的等温线平直些。
29.(1) 地中海 乙 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秋
(2) 热带雨林 南美 甲
(3) 热带沙漠气候 热带季风气候 亚热带季风气候
(4) 温带季风 亚 戊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5)地形因素
(6) 汉语 南北对话
【分析】本题以气温与降水变化图、世界气候类型图为材料,涉及气候类型的分布、气候特征、影响气候的因素等相关知识,考查学生的读图能力以及根据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解答】(1)据图可知,B地位于地中海沿岸,属于地中海气候,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其气候特征与气温、降水量的月份分配图相吻合的图是乙。会议举办期间是2023年11月11-17日,我国的吉林市处于秋季。
(2)据图可知,A地气候类型位于南美洲北部,属于热带雨林气候,热带雨林气候分布最广的大洲是南美洲。热带雨林气候全年高温多雨,与气温和降水与图甲相吻合。
(3)据图可知,在亚洲,北回归线穿过的气候类型自东向西依次为亚热带季风气候、热带季风气候、热带沙漠气候。
(4)据图可知,C地为温带季风气候,吉林市与C地气候类型相同,所以C地为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亚洲东部,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其气候特征与气温、降水量的月份分配图相吻合的图戊。
(5)我国的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地区,被成为“世界屋脊”,受地形因素影响,海拔高,气温低(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约下降0.6℃),所以年平均气温比周围地区低。
(6)习近平主席是中国人,中国的通用语言是汉语,所以中美两国元首会晤时习近平主席使用的语言是汉语。中国属于发展中国家,美国属于发达国家,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政治、经济对话被称为“南北对话”。
30.(1) 乡村 城市 乡村
(2)C
(3) 靠近河流 B 地处两条河流的交汇处,水运便利,地势平坦
(4)D
【分析】本大题以“皖南古村落图”和“等高线示意图”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聚落的分类,乡村聚落和城市聚落的区别,聚落的形成原因等相关知识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能力,体现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地理实践力的地理核心素养。
【解答】(1)聚落是人们的聚居地,主要形式有乡村和城市。读图一,从景观特色看,皖南古村落属于乡村聚落。
(2)乡村和城市聚落有较大的差异。城市的景观有:高楼林立,有许多商店、学校、医院;道路纵横、车辆很多;人们主要从事工业、服务业等。①②是城市的景观,乡村有农田、果树、池塘。居住在乡村的人们一般从事的生产活动是耕作(或放牧、捕鱼)。③④是乡村的景观,C正确;ABD均不符合题意。故选C。
(3)读图二可知,ABC三地发展成为聚落的共同条件为靠近河流,用水方便,水运便利。三地中最先发展为城市的应该是B地,因为该地地处两条河流的交汇处,用水方便,水运便利,而且等高线稀疏,地势平坦,利于发展经济。
(4)由于自然和社会的原因,一些特色鲜明的传统聚落正在逐渐减少,面对这种状况,我们要在保持原有的特色聚落,但不能拒绝现代文明进入,A错误;为了游客,也不能在传统聚落附近大兴土木,建设宾馆和饭店,B错误;为了经济开发区,更不能拆掉古建筑群,大力建设商品楼、写字楼等,C错误;我们要在保留原有特色的前提下修缮传统聚落,禁止在原有的建筑上乱刻乱画,D正确。故选D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重庆市垫江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期末地理试题(含解析),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对图中大洲的特征描述正确的是,南宁市10月18日的天气状况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辽宁省营口市盖州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地理试题(含解析),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广东省揭阳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期末地理试题(含解析),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