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2022年高三化学寒假课时作业:08物质的检验 第2课时(含答案)

    2022年高三化学寒假课时作业:08物质的检验 第2课时(含答案)第1页
    2022年高三化学寒假课时作业:08物质的检验 第2课时(含答案)第2页
    2022年高三化学寒假课时作业:08物质的检验 第2课时(含答案)第3页
    还剩5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2年高三化学寒假课时作业:08物质的检验 第2课时(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2022年高三化学寒假课时作业:08物质的检验 第2课时(含答案),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以下实验或操作不能达到目的的是,下列实验能达到目的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A.加入氯水后振荡,看水层里是否有棕红色的溴出现
    B.加入硝酸银溶液,再加稀硝酸,观察有无浅黄色沉淀生成
    C.加入NaOH溶液共热,冷却后加硝酸银溶液,观察有无浅黄色沉淀生成
    D.加入NaOH溶液共热,冷却后用过量稀硝酸中和过量的碱后,再加硝酸银溶液,观察有无浅黄色沉淀生成
    【解析】 卤代烃分子中的卤素原子是以共价键与碳原子结合的,分子中不存在卤素离子,但可以通过水解反应生成相应的卤素离子,然后用稀硝酸中和过量的碱后,再加AgNO3溶液检验卤素离子的存在。
    【答案】 D
    2.某物质中可能含有甲酸、乙酸、甲醇和甲酸乙酯四种物质中的一种或几种,在鉴定时有下列现象:①有银镜反应;②加入新制Cu(OH)2悬浊液沉淀不溶解;③与含酚酞的NaOH溶液共热发现溶液中红色逐渐消失至无色。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有甲酸和甲酸乙酯
    B.有甲酸乙酯和甲醇
    C.有甲酸乙酯,可能有甲醇
    D.有甲酸和乙酸,可能有甲酸乙酯
    【解析】 ①能发生银镜反应,说明有含—CHO的物质,即可能有甲酸、甲酸乙酯;②加入新制Cu(OH)2悬浊液沉淀不溶解,说明无羧酸,即一定没有甲酸、乙酸;③与含酚酞的NaOH溶液共热发现溶液中红色逐渐消失至无色,说明含有甲酸乙酯,但可能有甲醇。
    【答案】 C
    3.下列各组物质,可用一种试剂加以区别的是( )
    ①四种无机溶液:NaAlO2、AlCl3、K2CO3、Na2SiO3
    ②四种白色粉末:(NH4)2SO4、NH4Cl、Na2SO4、NaCl
    ③四种有机溶液:乙醛、乙酸、甲酸、乙醇
    ④四种有机物:苯、四氯化碳、己烯、无水醋酸
    A.只有①② B.只有③④
    C.只有①②④ D.全部
    【解析】 ①~④分别用盐酸、Ba(OH)2溶液、新制Cu(OH)2悬浊液[Cu(OH)2溶解的是乙酸、甲酸,不溶解的是乙醛、乙醇,再加热至沸腾,产生红色沉淀的是甲酸、乙醛]、溴水加以鉴别。
    【答案】 D
    4.以下实验或操作不能达到目的的是( )
    A.用溴水鉴别苯、乙醇、四氯化碳
    B.用氢氧化铜粉末检验尿糖
    C.用石蕊试液检验乙酸和乙醇
    D.用激光笔检验淀粉溶液的丁达尔现象
    【解析】 苯与溴水分层且苯在上层,乙醇与溴水互溶,四氯化碳与溴水分层且四氯化碳在下层,可以鉴别,A可以达到目的;检验葡萄糖,应用新制的氢氧化铜悬浊液,加热检验,而不是用氢氧化铜粉末,B错;乙酸具有酸性,乙醇没有酸性,可用石蕊试液检验,故C能达到目的;淀粉溶液是胶体,可用丁达尔现象检验,故D能达到目的。
    【答案】 B
    5.一定量某有机物溶解于适量的NaOH溶液中,滴入酚酞,溶液呈红色,煮沸5 min后,溶液颜色变浅,再加入盐酸显酸性,沉淀出白色晶体。取少量晶体放到FeCl3溶液中,溶液呈紫色,则该有机物可能是( )
    【解析】 有机物能溶于NaOH溶液,说明该有机物可能含有酚羟基或羧基。溶液中加入酚酞呈现红色,加热煮沸后溶液颜色变浅,说明可能是酯水解生成的酸中和了NaOH,使溶液碱性减弱,则C中物质不合题意。水解后的产物可与FeCl3溶液呈紫色,说明水解产物中含有酚羟基,因此只有A满足题意。
    【答案】 A
    6.下列实验能达到目的的是( )
    A.用溴水鉴别苯和正己烷
    B.用BaCl2溶液鉴别SOeq \\al(2-,4)和SOeq \\al(2-,3)
    C.用浓HNO3与Cu反应制备NO2
    D.将混有HCl的Cl2通入饱和NaHCO3溶液中除去HCl
    【解析】 A项中苯和正己烷都能萃取溴水中的溴,两者的密度都比水小,故不能鉴别;B项中BaSO4和BaSO3都是难溶于水的白色沉淀,故不能鉴别;C项中Cu和浓HNO3在常温下剧烈反应生成NO2,能达到目的;D项中饱和NaHCO3溶液既能除去HCl也能吸收Cl2,达不到目的。
    【答案】 C
    7.写出乙醛与新制Cu(OH)2悬浊液加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CH3CHO+2Cu(OH)2eq \(─→,\s\up17(△),\s\d15( ))Cu2O↓+CH3COOH+2H2O
    8.在乙醛溶液中加入溴水,溴水褪色,分析乙醛的结构和性质,其反应原理有三种可能:①溴在不饱和键上发生加成反应;②溴与甲基上的氢原子进行取代;③乙醛具有还原性,被溴水氧化。为此同学们作了如下探究:
    (1)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硝酸银溶液,有沉淀产生,则上述第__________种可能被排除,有同学提出用测反应后溶液酸碱性的方法进一步进行验证,就可确定究竟是何种反应原理,请指出此方案是否可行__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析可能的反应,若乙醛被溴水氧化,氧化后的主要产物应是________________。
    (3)若反应物Br2与生成物Br-的物质的量关系是1∶2,则乙醛与溴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① 不可行 ②③反应都有酸生成
    (2)乙酸
    (3)CH3CHO+Br2+H2O―→CH3COOH+2HBr
    9.某同学为了测定三聚氰胺的分子式和结构简式设计了如下实验。他查阅资料得知:三聚氰胺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26,三聚氰胺在常温下为晶体,在加热条件下能与氧气发生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氮气和水。现有12.6 g三聚氰胺晶体按下图所示实验装置反应(假设三聚氰胺完全转化成产物)。
    (1)写出A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C装置能不能与D装置互换?________(填“能”或“不能”),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当B装置中反应完全后,读取F中水的体积,实验操作顺序为________(填序号)。
    ①读数 ②冷却至室温 ③调平E、F装置中液面
    (4)测定数据如下:
    经测定,收集到的气体折合成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6.72 L。
    ①利用上述实验数据,通过计算可知三聚氰胺的实验式为________。
    ②三聚氰胺的分子式为________。
    ③若装置中没有铜网,则对测定结果的影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已知氰酸(HCN)的结构简式为H—C≡N,氰胺的结构简式为H2N—C≡N,三聚氰胺分子中每个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均为8或2,则其结构简式为________。
    【解析】 (1)根据实验原理知,A装置用于制取氧气,且需要加热。(2)碱石灰既能吸收二氧化碳又能吸收水,而浓硫酸只吸收水,不能吸收二氧化碳。(3)E中收集氮气的温度和压强无法直接测定,只能测定实验条件下外界的温度和压强,所以,读数前应先冷却装置,使E中气体温度与外界相同,然后调平E与F中的液面。
    (4)C装置净增的量就是生成水的质量,D装置净增的量就是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故n(CO2)=eq \f(69.2 g-56.0 g ,44 g·ml-1)=0.3 ml,n(H2O)=eq \f(106.4 g-101.0 g,18 g·ml-1)=0.3 ml,n(N2)=eq \f(6.72 L,22.4 L·ml-1)=0.3 ml,m(O)=12.6 g-(0.3 ml×12 g·ml-1+0.6 ml×1 g·ml-1+0.6 ml×14 g·ml-1)=0,说明样品中不含氧元素。故分子中,n(C)∶n(H)∶n(N)=0.3 ml∶0.6 ml∶0.6 ml=1∶2∶2。
    设三聚氰胺的分子式为(CH2N2)n,则有(12+2+28)×n=126,解得n=3,故分子式为C3H6N6。若没有铜网,则可能有未参与反应的氧气进入E瓶,导致测定氮气的体积偏大,即测定的三聚氰胺的分子式中氮原子数偏大,而碳原子数、氢原子数偏小。
    (5)结合三聚氰胺的分子式C3H6N6可知,H2N—C≡N加成生成六元环状三聚氰胺。
    【答案】 (1)2KMnO4K2MnO4+MnO2+O2↑或2KClO3eq \(,\s\up17(催化剂),\s\d17(△))2KCl+3O2↑
    (2)不能 浓硫酸吸收水,碱石灰吸收二氧化碳,若互换,则碱石灰能同时吸收二氧化碳和水,不能分别测出水与二氧化碳的质量,从而导致实验失败
    (3)②③①
    (4)①CH2N2 ②C3H6N6 ③测定所得分子中氮原子数偏大,碳、氢原子数偏小
    (5)
    仪器
    C
    D
    实验前
    101.0 g
    56.0 g
    实验后
    106.4 g
    69.2 g

    相关试卷

    2022年高三化学寒假课时作业:10物质含量的测定 第2课时(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2年高三化学寒假课时作业:10物质含量的测定 第2课时(含答案),共10页。

    2022年高三化学寒假课时作业:07物质的检验 第1课时(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2年高三化学寒假课时作业:07物质的检验 第1课时(含答案),共7页。

    2022年高三化学寒假课时作业:06物质的制备 第2课时(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2年高三化学寒假课时作业:06物质的制备 第2课时(含答案),共8页。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