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黔江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考试地理试题(Word版附解析)
展开总分100分时间75分钟
某中学地理研学小组到华北某地进行研学。该地正在打造“太阳山”工程——建设大型山坡集中式光伏发电站,下图示意该地等高线分布。完成下面小题。
1. 研学小组发现大面积集中式光伏发电站主要分布在( )
A. 甲B. 乙C. 丙D. 丁
2. 图中桥梁与山峰的高差可能是( )
A 590米B. 570米C. 540米D. 510米
3. 学生通过研学得知( )
A. 目测山峰海拔约915米B. 桥梁是欣赏瀑布最佳地点
C. 甲地不可观测到丁地植被D. 甲地坡面径流流向东北
【答案】1. B 2. C 3. D
【解析】
【1题详解】
建设大型山坡集中式光伏发电站,要求地形坡度较小,可铺设面积大,同时要保证太阳辐射能的强度大。图示为华北地区,综合比较甲乙丙地四地,甲位于山地的北坡,太阳辐射不足,A错误;丙地位于河谷,空气较为湿润,太阳辐射不足,且受河流影响,无法集中大面积铺设,C错误;丁地位于山脊,坡度大,且两侧紧邻山谷,可铺设面积小,D错误;乙地位于山地的南坡,太阳辐射能强度大,等高线稀疏,坡度小,面积广,适宜大面积集中铺设太阳能发电设备,B正确。
【2题详解】
读图可知,桥梁位于瀑布上游地区,瀑布的高差约为52m,则可计算出桥梁的海拔高度约为348—400m,山峰的高度为915m,则二者的高差应当为515—567m,ABD错误,C正确。
【3题详解】
图示山峰海拔为已知数据,且海拔数据的获得需要借助一定的设备来测算,A错误;欣赏瀑布应当位于适当的距离仰视,桥梁位于瀑布上游,欣赏不到瀑布坠落的美景,B错误;甲丁之间为开阔的河谷,无遮挡物,可通视,因此可以看到丁地,C错误;由等高线的分布规律可知,甲地坡面径流流向东北,D正确。
【点睛】通视问题可通过作地形剖面图来解决。如果过已知两点作的地形剖面图无障碍物(如山地或山脊)阻挡,则两地可互相通视。常见的有以下两种情况:(1)根据坡度陡缓情况。从山顶向四周,等高线先密后疏,为“凹坡”,可通视;等高线先疏后密,为“凸坡”,“凸坡”容易挡住人们的视线,因此,不可通视。(2)是否穿越较高的山丘,如山地或(山脊)。如果穿越较高的山丘,山丘后的地方即使地势再降低,也会因为地形阻挡而无法看到。
读地质剖面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4. 根据图示信息可知( )
A. ④处岩石类型不同于①是因为发生了变质作用B. ②处物质主要来自地核
C. ⑥处岩层不可能含有化石D. ⑤处形成大陆岛
5. 从地质条件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①处是储藏天然气的良好构造B. ②处可能形成沉积岩
C. 若修南北向的隧道,①处构造好于⑥处D. 岩石形成的先后顺序可能是①②④
【答案】4. A 5. D
【解析】
【4题详解】
图中显示,④处岩石位于侵入岩浆岩周边,可能经历了高温高压环境,岩石发生了变质作用,因此④处岩石类型不同于①是因为发生了变质作用,A符合题意;根据形态判断,②处物质应为岩浆岩中的侵入岩,则②处物质主要来自上地幔的软流层,不来自地核,B不符合题意;图中显示,⑥处岩石大致呈水平层状分布,具有明显的层理构造,应为沉积岩,因此⑥处岩层可能含有化石,C不符合题意;图中显示,⑤处发生了火山喷发,因此该岛主要是火山岛,不是大陆岛,D不符合题意。故选A。
【5题详解】
图中显示,①处岩层向下弯曲,为向斜构造,而天然气密度较小,向上运动,多储藏背斜构造之中,A错误;根据图中②处岩石的形态判断,该处应该为岩浆岩中的侵入岩,不是沉积岩,B错误;若修南北向的隧道,⑥处岩层为拱形构造,比较稳固,地下水向两侧分流,不易出现透水事故,而①处地下水向中间汇集,容易出现透水事故,因此修隧道⑥处构造好于①处,C错误;该处应该先形成①岩石,才会可能发生岩浆侵入作用,岩浆侵入作用才可能使得附近的岩石发生变质,因此岩石形成的先后顺序可能是①②④,D正确。故选D。
【点睛】地质构造的应用:(1)找矿:①背斜为良好的储油构造。由于天然气最轻,分布于背斜顶部;水最重,分布于背斜底部;中间为石油。②利用向斜确定钻矿的位置,煤、铁矿等沉积矿往往保留在向斜部位的地下。(2)找水:①“向斜岩层蓄水好,水量丰富容易找”。向斜构造有利于地下水补给,两翼的水向中间汇集,下渗形成地下水,故打井可在向斜槽部打。②利用断层找水,断层往往是地下水出露的地方。
位于西安市西长安街的除霾塔,主体由空气导流塔(高60多米,直径达10多米)、玻璃集热棚(夜晚也可将储存的太阳能转化为热能对集热棚内加热,使热气流上升)。玻璃集热棚内设置过滤网墙,空气在通过过滤网墙时,可以滤除掉空气中的各种污染物和杂质,地面上铺鹅卵石。下图示意除霾装置。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6. 与除霾塔的主要工作原理最接近的是( )
A. 水汽输送B. 水汽蒸发
C. 热岛效应D. 雨岛效应
7. 除霾塔工作效率最高的时段是( )
A. 多云微风的白天B. 阴雨大风的夜晚
C. 晴朗无云的白天D. 晴朗微风的夜晚
8. 集热棚内地面上铺鹅卵石的主要目的是( )
A. 增强导流塔稳定性B. 加大集热棚粗糙度
C. 加快集热棚内升温D. 吸附大气中的霾尘
【答案】6. C 7. D 8. C
【解析】
【6题详解】
由材料可知,除霾塔利用玻璃集热棚吸收太阳辐射,使集热棚内形成热中心,大气受热后膨胀上升,周边地区气温相对集热棚内低,(含霾)气流从周边向集热棚内运动,形成热力环流,经过过滤后沿导流塔上升,达到一定高度后降温,起到除霾的作用,所以其工作原理主要是热岛效应,C正确。ABD错误。故选C。
【7题详解】
在白天,集热棚和周边地区获得的太阳辐射相似,周边道路和建设物热容量小,升温快,此时集热棚与周边的温度相差不大,因此热力环流不强,除霾效率不高, A、C错误。阴雨大风的夜晚,空气中的霾大多被沉降或扩散,空气质量较好,该除霾装置工作效率不高,B错误。晴朗的夜晚地面降温快,集热棚内与周边地区的温差更大,微风有利于大气运动,更有利于周边地区的气流流向集热棚内,此时除霾塔工作效率最高,D正确。故选D。
【8题详解】
集热棚内地面上铺鹅卵石,鹅卵石热容量小,升温快,有利于集热棚内气温的升高,可以增强热岛效应,热力环流强度增加,促进周边气流流向集热棚内,C正确。 松散的鹅卵石不会增强导流塔稳定性,A错误。加大集热栅的粗糙度,不利于空气流动过滤,B错误。鹅卵石不会吸附大气中的霾尘,D错误。故选C。
【点睛】本题组以西安的除霾装置为背景,考查学生利用地理信息综合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
近年来,山东已成为我国北方地区重要的蔬菜生产基地。下图为山东某蔬菜基地“塑料大棚生产蔬菜示意图”。根据下图和所学知识,完成下列两题。
9. 大棚中生产出来的蔬菜质量略逊于自然状态下生长的蔬菜,原因是大棚中( )
A. 光照太强B. 热量不足C. 日温差较小D. 年温差较小
10. 在冬季为了保温,菜农一般在傍晚往大棚内洒水,其原理是( )
A. 增强地面辐射B. 增强大气对地面辐射的反射
C. 增强大气对地面辐射的吸收D. 增强地面保温
【答案】9. C 10. C
【解析】
【9题详解】
塑料大棚使得晚上大棚内的温度不会太低,气温日较差相对较小,而晚上温度高,蔬菜的呼吸作用比较强,消耗的能量比较多,不利于营养物质的积累,C正确,B错误;大棚不能增加光照强度,A错误;年温差对蔬菜质量的影响小,D错误。故选C。
【10题详解】
在大棚内洒水,增加空气湿度,有利于大气吸收地面的长波辐射,不能增强地面辐射,C正确、AB错误;增强地面保温是结果而非原理,D错误。故选C。
【点睛】对流层大气受热的过程:大部分太阳辐射到达地面,地面吸收后增温,故太阳辐射是地面主要热源。地面增温后形成地面辐射,大部分地面辐射被大气吸收,大气增温,因此地面辐射是对流层大气增温的直接能量来源。大气增温后形成大气辐射,其中射向地面的部分称为大气逆辐射,它把大部分热量返还给地面对地面起保温作用,云量、空气湿度越大,大气逆辐射越强。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保护黄河是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永续发展的千秋大计,河口和桃花峪分别是上、中、下游分界点。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1. 图中( )
A. 甲地山高谷深,冰川侵蚀作用形成陡峻峡谷B. 乙地地势平坦,流水沉积作用形成深厚土层
C. 丙地河水湍急,侵蚀作用使瀑布向下游移动D. 丁地河网密布,流水沉积作用强形成冲积扇
12. 黄河( )
A. 源头的水量补给以雨水补给为主B. 下游水量稳定航运发达
C. 中游在每年的冬春季节易发生凌汛现象D. 上游参与海陆间水循环
【答案】11. B 12. D
【解析】
【11题详解】
读图分析,甲地位于黄河上游,山高水深,流水下切侵蚀作用强,河谷受流水侵蚀形成陡峻峡谷,A错误;乙地位于河套平原,由黄河携带的泥沙沉积形成,B正确;丙地为黄河中游的湖口瀑布,受溯源侵蚀影响瀑布向上游移动,C错误;丁地位于黄河河口,属于流水堆积作用形成的河口三角洲,D错误。故选B。
【12题详解】
黄河发源于青藏高原,源头的水量补给主要来自高山冰川融水,A错误;下游为地上河,流量较小,季节变化大,含沙量大,不利于发展航运,B错误;黄河发生凌汛的河段是上游和下游由低纬流向高纬的河段,中游由高纬流向低纬不会出现凌汛现象,C错误;黄河属于外流河,上游参与海陆间水循环,D正确。故选D。
【点睛】凌汛是冰凌堵塞河道,对水流产生阻力而引起的江河水位明显上涨的水文现象。水面结冰的河道,上游河段冰结冻晚或融化时先融冰,下游河道处于封冻状态,易出现“凌汛”。主要受气温、水温、流量与河道形态等几方面因素的综合影响而形成,可能导致堤防溃决,洪水泛滥成灾。
风化坑是岩石顶面上因积水风化作用而产生的四坑,坑外地势较低处会形成一个出水口,为坑内积水外泄的主要路径。我国亚热带季风海岛上发育在巨大花岗岩上的风化坑最为典型,研究者在四坑内发现岩石中的长石经外力作用,其钙、钾等元素流失,并向黏土矿物转化。下图示意风化坑景观。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3. 推测风化坑容易发育于( )
①平均高潮线以上的平坦海岸
②位置较高,坡度较缓的河谷阶地
③坡度平缓的山顶
④坡度陡峭的凹坡
A. ①②③B. ①②④C. ①③④D. ②③④
14. 较浅风化坑内往往无风化碎屑物的主要原因是( )
A. 潮汐的海浪侵蚀作用B. 旱、雨季的风、水搬运作用
C. 温差的物理风化分解作用D. 积水的化学风化分解作用
15. 图示凹坑内积水深度经常低于出水口高度将导致( )
A. 坑外围变大B. 坑底崎岖不平
C. 坑侧壁呈内凹状D. 坑内岩性不变
【答案】13. A 14. B 15. C
【解析】
【分析】本题以风化坑相关材料为载体,考查外力作用对地貌形态特征的影响,旨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地貌的位置判断,结合材料风化坑是岩石顶面上因积水风化作用而产生的四坑,平均高潮线以上的平坦海岸;位置较高,坡度较缓的河谷阶地及坡度平缓的山顶这些地区地势较平坦,易积水,容易形成风华坑地貌,①②③正确,坡度陡峭的凹坡由于不易积水,风化作用较弱,不易形成风华坑,④错误,故选A。
【14题详解】
较浅的风化坑容易受风、水等外力搬运作用的影响,使风化碎屑物流出坑外,B正确;海浪的侵蚀作用和由温差造成的物理风化分解作用会导致风化坑内碎屑物增多,A、C错误;积水的化学风化分解作用十分微弱,不能及时地分解掉风化碎屑物,D错误。故选B。
【15题详解】
坑内水位的高低对坑外围影响较小;花岗岩岩性坚硬,积水风化作用不会导致坑底崎岖不平;坑内水位较高时,积水从出水口流走,故坑侧壁上部受到的积水风化作用较弱,但经常性的低水位对侧壁下部的风化作用较强,故下部扩大速度快于上部,则侧壁呈内凹状;风化坑主要是由积水风化作用形成的,钙、钾等元素的流失会导致坑内岩性发生改变。故选C。
16.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叶尼塞河发源于蒙古高原,主要沿东、西西伯利亚之间的分界奔流,最终注入喀拉海。流域范围包括西伯利亚中部大部分地区,全长5539km,流域面积260.5万km2,是俄罗斯水量最大的河流,其流量是密西西比河(全长6021km,流域面积322万km2)的1.0783倍。叶尼塞河的所有主要支流都发源于其东面的中西伯利亚高原、这一地区占其流域面积的80%)东岸支流水量为西岸支流水量的5—6倍。(见下图)
(1)分析叶尼塞河主要支流分布于河流右岸的主要原因。
(2)推测叶尼塞河的主要补给水源,并阐述理由。
(3)阐释叶尼塞河流量大于密西西比河的主要原因。
【答案】(1)叶尼塞河主要沿中西伯利亚高原与西西伯利亚平原分界奔流,流域东部为中西伯利亚高原,多山地,河流发源于山地,随地势汇入叶尼塞河; 叶尼塞河流域西部为低洼的西西伯利亚平原,地表径流难以汇入叶尼塞河。
(2)季节性积雪融水和大气降雨。叶尼塞河流经亚寒带针叶林气候和苔原气候,终年气温较低,积雪深厚,夏季有一定降雨。
(3)流经偏高纬度,气候寒冷,流域蒸发微弱; 冻土深厚,地表径流下渗少。
【解析】
【分析】本题以叶尼塞河为背景,考查河流水文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等高中地理主干知识,总体难度适中,重在考查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和知识迁移运用能力。
【详解】(1)从地形与河流的关系入手,分析叶尼塞河大部分支流分布于河流右岸的主要原因。叶尼塞河干流位于中西伯利亚高原与西西伯利亚平原分界处,东部为中西伯利亚高原,多山地,海拔较高,河流发源于山地,由高向低汇入叶尼塞河;叶尼塞河西部的西西伯利亚平原,海拔较低,地表径流难以汇入叶尼塞河。
(2)根据气候与河流的关系,推测叶尼塞河的主要补给水源。叶尼塞河的主要补给水源为季节性积雪融水和大气降雨。由于叶尼塞河流经高纬度的亚寒带针叶林气候和苔原气候,终年气温较低,积雪量大,季节性积雪融水多;夏季降雨较多,为叶尼塞河提供较多的水源。
(3)从水循环原理入手,说明与密西西此河相比,叶尼塞河流量丰富的主要原因。叶尼塞河流经的纬度较密西西比河高,气候较寒冷,整个流域的水分蒸发较弱; 冻土广布,不利于地表径流下渗,有利于地表水的汇集。
【点睛】
17.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和田玉由镁质大理岩与中酸性岩浆岩接触变质而成,其矿床主要分布于海拔3500~5000m之间的昆仑山上。和田玉分为水产和山产两种,水产的称为籽玉,指原生矿经剥蚀后被流水搬运至河流中的玉石;山产的称为山玉,指产于山上的原生矿。籽玉一般质量较好,质地细腻、温润,韧度极大,颜色纯正。和田县及附近绿洲地区曾盛产籽玉(如图),大多沉积在深厚的古河床中。
(1)推测昆仑山和田玉矿的形成过程。
(2)和田山玉大规模开发的难度较大,简述其原因。
(3)分析和田县及附近绿洲地区盛产籽玉的原因。
【答案】(1)(成矿带地处板块交界处)地质历史时期岩浆活动活跃,镁质大理岩与岩浆接触变质形成和田玉矿,地壳抬升至3500m以上形成。
(2)和田玉矿床海拔高,多冰川及冻土分布;地形状况复杂,地势起伏大;地质条件不稳定,不适宜支撑大型机械工作,开采效率低;地处山区,交通不便;冬季时间长,开采时间短;环境条件差,物资补给困难。
(3)和田县及附近绿洲地区地处喀拉喀什河以及玉龙喀什河的山前冲积扇,两河流经和田玉成矿带;河流流量大,流速快,侵蚀搬运能力强.能够挟带大量山玉(河流流程长.山玉经过冰川以及河流的侵蚀作用,形成质地较好的籽玉);流出山口时流速减缓,在和田县及附近绿洲地区籽玉大量堆积。
【解析】
【详解】(1)由材料可知,“和田玉由镁质大理岩与中酸性岩浆岩接触变质而成”,因此昆仑山和田玉矿的形成主要受内力作用影响。昆仑山和田玉矿的形成过程是成矿带地处板块交界处,地质历史时期,岩浆活动活跃,镁质大理岩与岩浆接触形变质形成和田玉矿,后地壳抬升至3500米以上形成。
(2)“矿床主要分布于海拔3500~5000m之间的昆仑山上”,和田玉矿床海拔高,多冰川分布,地形复杂,地势起伏大,不利于大型工程机械进入和工人施工;昆仑山和田玉矿的形成过程是成矿带地处板块交界处,地质条件不稳定,无法支撑大型机械工作,开采效率低;昆仑山地青藏高原北部边缘,交通不便,冬季长,开采时间短。
(3)材料显示,“籽玉指原生矿经剥蚀后被流水搬运至河流中玉石”,因此和田县及附近绿洲地区盛产籽玉应是流水搬运和沉积作用的结果。结合图例、读图可知,和田县及附近绿洲地区地处喀拉喀什河以及玉龙喀什河的山前冲积扇,两河流经和田玉成矿带;两河源发源于昆仑山,流入塔里木盆地,河流流量大,地势落差大,流速快,侵蚀搬运能力强,能够携带大量山玉;河流流程长,山玉经过冰川以及河流的侵蚀作用,形成质地较好的籽玉;河流流出山口后,水面扩大,流速减缓,搬运能力减弱,在和田县及附近绿洲地区籽玉大量堆积。
18. 读世界局部区域气候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
(1)说出M、N两地降水的共同特征,并分别说明原因。
(2)根据P地气候资料统计图,描述P地气候特征并分析形成原因。
(3)说出A、B两地自然带类型,并分析A、B两地自然带成因的差异。
【答案】(1)全年降水少;原因:M(全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或信风带影响)N(深居内陆,受海洋水汽影响小)
(2)全年高温,分旱雨两季。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和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性移动。
(3)热带雨林带。A.纬度低,全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全年降水丰富。B.暖流流经增温增湿;位于东南信风迎风坡,受地形抬升作用,降水多。
【解析】
【详解】(1)M、N两地全年降水少;原因:M地为热带沙漠气候,全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或信风带影响,盛行下沉气流或大陆性气团控制,降水稀少;N地深居内陆,远离海洋,海洋水汽难以到达,常年受大陆性气团控制,降水稀少。
(2)读P地气候资料统计图,可以看出,P地全年高温,分旱雨两季,为热带季风气候。其形成原因是: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和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性移动。
(3)A、B两地自然带均为热带雨林带。A地自然带的成因是位于赤道附近,纬度低,全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全年降水丰富。B地自然带的成因是沿岸有暖流流经,增温增湿;位于东南信风迎风坡,受地形抬升作用,降水多。
19.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贵州省安顺市以喀斯特地貌为主,多溶洞发育,发展种植业存在“先天性缺陷”。长期以来不合理的人类活动,使该区域生态环境一度恶化。2000年以来经过治理,取得良好实效。在生态环境改善的基础上,开始着力调整农业结构。山羊喜欢登高攀爬,觅食力强,食性杂,喜清洁、爱干燥,适宜养殖的温度为15~25℃。因其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营养价值高而市场前景广阔。安顺地区部分农户借农业结构调整之机,尝试利用岩洞养殖山羊,产生了较好的效益。
(1)推测安顺市地形成为种植业“先天性缺陷”的含义。
(2)分析安顺发展山羊养殖业地形优势
(3)农户尝试利用山上岩洞养殖山羊,请说明其合理性。
(4)以养殖业为基础,提出安顺市为促进经济进一步发展可采取的措施。
【答案】(1)山地为主(或地形崎岖),耕地面积狭小;地势起伏较大,多喀斯特地貌,土壤发育差,土层薄,土壤贫瘠(二选一);岩层保水性能差,地表水源缺乏。
(2)山区面积大,草场资源丰富,山羊食物充足;地形复杂、相对高度大,植物类型多样,山羊食物多样;地形崎岖,符合山羊登高攀爬习性。
(3)洞内气温冬暖夏凉,空气干燥,(气温或湿度)利于山羊生长;洞外即是草场,利于觅食(离草场近);天然洞穴,节省投资;山羊活动距离短,体力消耗少。
(4)培育良种;加强宣传,树立品牌;延长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销售手段多样,扩大消费市场。
【解析】
【分析】本题乙安顺市养羊业为背景,考查农业发展的限制性因素、养殖业发展的区位因素及可持续发展措施,考查学生对材料和图像信息的提取能力和对知识的整合能力。充分体现综合思维和区域认知及人地协调的地理核心素养。
【详解】(1)本题考查发展农业的限制性因素,结合图示信息判断,安顺市地形以山地为主,山地多,平地少,地形崎岖,可耕地面积狭小;该地以喀斯特地貌为主,土壤发育程度低,土壤贫瘠;喀斯特地貌地区,多裂隙、地下多溶洞,不利于地表水的保存,地表水缺乏,发展种植业灌溉水源不足等。
(2)本题考查山羊养殖业的区位因素,主要围绕地形特征进行分析,安顺市地形以山地为主,山地多,草场资源丰富,为山羊提供丰富的事物来源;根据图中的高度表判断,该地地形崎岖,地势起伏大,相对高度高,植被类型复杂多样,为山羊提供多样的事物来源;该地地形崎岖,坡度大,为山羊高攀爬,提供场所。
(3)结合材料进行分析,贵州安顺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气温较高,冬季气温较低,气候湿润,利用山岩洞养羊,可以充分利用山岩洞冬暖夏凉的特点,同时山洞内空气干燥,利于羊生长;利用天然的洞穴作为养殖场所,可以减少投资,减少养殖成本;利用山洞养殖,还可以缩短羊的觅食范围,节省羊的体力,减少消耗。
(4)本题考查区域可持续发展,首先加强科技投入,培育良种羊,提高养的品质;其次加强对羊的深加工,延长产业链,增加附加值;再次要加强宣传,树立品牌效应;同时还可以利用贵州大数据优势,积极拓展销售渠道,扩大市场等。最后还可以发展特色品种羊的养殖。
选做题:请在20题、21题中选择一题作答。(8分)
【旅游地理】
20. 【地理——选修3:旅游地理】阅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大柴旦水上雅丹是青海柴达木盆地一片未开发的地区,它的四周是荒无人烟、一望无际的荒漠。但是,每年夏季该地区美丽的风景还是吸引了大量游客驱车260km从大柴旦镇前来,并在水上雅丹景区野营露宿。下图为大柴旦区域位置示意图。
分析水上雅丹区进行野营露宿需要做好的准备工作。
【答案】大风天气多,露营设施需加强抗风设备;昼夜温差大,夜间气温低,做好防寒工作;该地 区荒无人烟,准备好充足的水和食物;在当地旅游管理机构做好登记;保持通讯的畅通。
【解析】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旅游前的准备,需要结合区域的自然地理环境做准备。
由材料分析可知,水上雅丹区位于青藏高原,海拔较高,;昼夜温差大,大风天气多,露营设施需加强抗风设备;该地空气稀薄,昼夜温差大,夜间气温低,需要好防寒工作;该地区荒无人烟,事物的补给较少,需要准备好充足的水和食物;在当地旅游管理机构做好登记;保持通讯的畅通。
【环境保护】
21. 【地理——选修6:环境保护】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生态足迹由生物质足迹和能源足迹构成,表示人类对自然资源的需求;生态承载力是区域可提供给人类生物资源的能力。一般采用人均生态生产面积表示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大小。生态足迹大于生态承载力时将出现生态赤字,生态则不可持续;相反时则表示生态可持续。下图为新疆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动态变化示意图。
描述新疆生态足迹、生态承载力的变化特征,并为新疆生态可持续发展提出你的合理化建议。
【答案】生物质足迹前期上升较慢,后期上升较快;能源足迹上升较快;生物承载力前期呈波动状变化,后期呈下降趋势。治理荒漠化,恢复植被和生态环境,提高生物承载力;开发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提高能源供给能力;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提高资源利用率等〕
【解析】
【分析】考查区域生态环境的变化特征,区域生态可持续发展的合理化建议。
重庆市黔江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考试地理试题(Word版附解析): 这是一份重庆市黔江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考试地理试题(Word版附解析),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重庆市黔江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考试地理试题(Word版附解析): 这是一份重庆市黔江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考试地理试题(Word版附解析),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本试卷分第Ⅰ卷两部分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重庆市黔江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考试地理试题(Word版附解析): 这是一份重庆市黔江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考试地理试题(Word版附解析),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本试卷分第Ⅰ卷两部分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