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九课 秦统一中国教学设计及反思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九课 秦统一中国教学设计及反思,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重点与难点,教学方法与学习方法,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识记秦王嬴政统一六国的史实,了解其重要意义。
(2)掌握秦始皇建立的中央集权制度,并分析其对统一的作用;知道秦始皇巩固统一的措施。
(3)认识秦的统一符合历史潮流和人民愿望,是历史的进步。
二、重点与难点
重点:秦灭六国的基本史实;确立中央集权制度;巩固统一的措施。
难点: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及影响分析。
三、教学方法与学习方法
教法:讲授法、互动法、情境设置、启发教学法、直观图示法等。
学法:自主学习法、问题探究法等。
四、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课,导入新课
复习导入法,填写战国七雄图,回忆战国时期动荡的社会形势。
设问:最终是哪国结束战乱局面,统一六国?统一的过程如何?统一之后又采取哪些措施来巩固统一呢?
(二) 自主学习,构建知识
自主阅读教材,划出重点知识。
1、秦国灭六国的条件。
2、秦灭六国的时间、顺序。
3、秦朝建立的时间、都城、建立者以及意义。
4、阅读教材《秦朝形势图》,找出秦朝的疆域四至。
5、秦朝为加强封建统治在中央和地方分别采取了什么措施?、
6、秦朝为巩固统一在文化上、经济上、交通上、和军事上分别采取了什么措施?
7、你知道秦长城的起止点吗?
(三)合作探究,释疑解惑
(1)秦灭六国
展示《战国七雄图》,设问:为什么是秦国统一六国,而不是其他国家呢?
教师点拨:民心所向。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割据混战给人民带来了极大的痛苦与灾难,人民迫切希望结束战乱,过上安定的生活。秦国具备统一六国的条件。商鞅变法使得秦国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国富兵强的国家,长平之战后,六国再也无力抵御秦朝的进攻。秦王嬴政知人善任,雄才大略。(相关史事中李斯、尉缭等可论证)
结合动态示意图,向学生直观展示秦灭立国的顺序。(提醒学生注意秦灭六国的时间是一个时间段,而秦朝建立时间是在公元前221年)
秦统一六国后,建立秦朝(不再是秦国),定都咸阳。
设问:阅读地图《秦朝形势图》,举例说明秦朝建立后,经过嬴政的北进南下,疆域最北到达长城一带,找一下最南、最东、最西至哪儿?
引导学生讨论,“秦的统一有何意义?”使学生认识到秦的统一结束了几百年混战的局面,顺应了民心,符合历史的发展潮流,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2)确立中央集权制度
情境设置:面对如此辽阔的疆域,究竟该如何治理呢?仍然按照周朝的政治制度,实行分封吗?还是实行能够把权力集中到中央的制度呢?请同学一起来欣赏一出短剧《朝会》,看看公元前221年的某一天,嬴政和他的大臣是如何商议的呢?
旁白:秦王统一六国后的一天,秦王召集群臣商议治国之事。
秦王:寡人自起兵以来,南征北战,东打西杀,一统天下,建立了千秋基业,今与大家商量国君该如何称呼。
李斯(满脸堆笑):大王的丰功伟绩,亘古未有,即使三皇五帝也不能与大王相比。
秦王眼前一亮:妙哉,那就称为“皇帝”吧,寡人就是秦始皇,子孙后代,代代相传,以至千世万世。寡人自称“朕”,朕要在中央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三职。
一大臣:大王,哦——不(轻拍自己嘴巴),皇上。这三个官职具体负责什么?
秦始皇:李爱卿,你来替朕给大家解释解释。
李斯:丞相主管全国的行政事务,太尉总领军事,御史大夫负责监察百官。
(群臣恍然大悟)
王绾:皇上,地方上该如何处理?现在诸侯刚刚消灭,特别是燕、楚、齐三国离咸阳很远,不在那里封几个王不行,请皇上把几位皇子封到那里去。
李斯(匆忙接过话来):周武王建立周朝的时候,封了不少诸侯,到后来像冤家一样互相残杀,周天子也无法禁止,可见分封的办法不好,不如沿用我们的郡县制。
秦始皇:好,正和朕意,从此废除分封,设立郡县。退朝。
结合教材《秦朝政治建制示意图》,向学生讲解秦朝的最高统治者是皇帝,中央政府主要有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分别掌管行政、军事、监察,最终集中于皇帝,皇权至高无上,皇帝独尊、皇位世袭,这就是君主专制;地方上实行郡县制,地方官员由中央派遣,地方听从中央,这就是中央集权;地方、中央权力最终集权于皇帝,形成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这套制度在我国沿袭了两千多年,影响十分深远。
填写课后活动表格,比较秦朝和周朝的有关制度,检验学生学习效果。
(3)巩固统一措施
情境设置:
战国时,有个秦国人在国内做了一条长裙。她去齐国旅游的时候又叫齐国的裁缝做同样尺寸的裙子,取货时发现:竟然是超短裙!付款时裁缝又拒收她的圆形货币而要她付刀币。最后她不愿意要这条裙子了,打算退货,裁缝让她填一份文书。结果她突然发现自己变成‘文盲’了,因为文书上的文字她一个都不认识。
请问:为什么会出现上述情况?(提示:回答时要有论据支撑自己的结论)
尺寸不统一;货币不统一;文字不统一。
统一文字为小篆;(讲解其作用时,注意统一有利于民族团结与交流等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体现)统一货币为秦国圆形方孔半两钱;以秦制为基础,统一度量衡;(小组讨论归纳措施的作用)
情境二:秦始皇的车队进入以前韩国的地界,韩国修了许多路障,韩国的道路只能供韩国的两辆车并行,大秦国的车辆大,发生了拥堵现象,秦始皇发怒了,怎么办?
道路不通时,统一车辆和道路的宽窄,修筑贯通全国的道路。水运方面,开通灵渠,便利了南北交通 。
北方匈奴虎视眈眈,不时侵犯,怎么巩固统一?
修筑长城,指导学生读《秦朝政治形势图》找出长城东西止点,进一步培养读图能力。
归纳:西起临洮,东到辽东。
废分封,行郡县
建立中央集权
“四统三修”
(4)课堂小结
统一全国
秦嬴政
公元前221年
选择题
1.秦王嬴政灭掉六国建立的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是()
A.夏朝 B.秦朝 C.商朝 D.汉朝
2.秦统一中国的时间是()
A.公元前475年 B.公元前221年
C.公元前230年 D.公元前220年
3.秦朝规定的全国规范文字是()
A.大篆B.小篆C.隶书D.楷书
讨论题:文字上的统一对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有什么重要的作用呢?请谈谈你的看法。(注意对学生思考问题角度的培养,即从政治、经济、文化多方面回答)
(5)反馈练习
(6)板书设计
第9课 秦统一中国
(一)秦灭六国
原因、过程、意义
(二)确立中央集权制度
皇帝、中央政府、地方政府
(三)巩固统一的措施
措施、意义
秦灭六国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第九课 秦统一中国优秀教学设计,共1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新课,讲授新课,整体感知,规律探究,合作探究,家国情怀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九课 秦统一中国教学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方法,课前准备,课时安排,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第九课 秦统一中国教案,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分析,教学过程,教学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