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西省丰城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化学试题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江西省丰城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化学试题含答案,共17页。
考试范围:必修第一册第一、二、三章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O:16 Na:23 Fe:56 Cl:35.5
一、单选题(每小题3分,共42分)
1. 下列有关物质分类的说法正确的是
A. 二氧化碳、二氧化硅、一氧化碳均为酸性氧化物
B. 雾、稀豆浆、氯化铁溶液均为胶体
C. 烧碱、冰醋酸、稀硫酸均属于电解质
D. 分子中含有两个氢原子的酸不一定是二元酸
【答案】D
【解析】
【详解】A. 一氧化碳不是酸性氧化物,故A错误;
B. 氯化铁溶液不是胶体,故B错误;
C. 稀硫酸是混合物,不属于电解质,故C错误;
D.甲酸(HCOOH)分子中含两个氢原子,但它是一元酸,故D正确;
综上所述,本题选D。
2. 在一定条件下,某化合物X受热分解:2XA↑+2B↑+4C↑,测得反应后生成的混合气体对H2的相对密度为11.43,在相同条件下,X的相对分子质量是( )
A. 11.43B. 22.85C. 80.01D. 160.02
【答案】C
【解析】
【详解】设X的相对分子质量是M,参加反应的X是2ml,因此生成混合气体是7ml,反应前后质量不变,则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是,解得M=80.01,答案选C。
3. 下列实验能达到预期目的的是
A. 检验溶液中是否含有:滴加稀盐酸,将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
B. 检验溶液中是否含有Cl-:先滴加稀硝酸酸化,再加硝酸银
C. 检验溶液中是否含有Fe2+:先滴加氯水,再滴加KSCN溶液
D. 检验溶液中是否含有:先滴加氯化钡溶液,再滴加稀盐酸
【答案】B
【解析】
【详解】A.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有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所以向某溶液中加入稀盐酸放出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原溶液中不一定有碳酸根离子,可能有碳酸根离子、碳酸氢根离子、亚硫酸根离子、亚硫酸氢根离子中的一种或几种,故A错误;
B.检验溶液中是否含有应先滴加稀硝酸酸化,再加硝酸银溶液,故B正确;
C.检验溶液中是否含有亚铁离子,应先加KSCN溶液,溶液不变红,再滴加氯水,溶液出现血红色,滴加试剂的顺序不能颠倒,否则原溶液中若存在铁离子,先滴加氯水再滴加KSCN溶液也会出现血红色溶液,故C错误;
D.先滴加氯化钡溶液生成的白色沉淀,可能为氯化银或硫酸钡,溶液中可能含银离子或硫酸根离子中的一种,故D错误;
故答案为:B。
4.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标准状况下,36gH2O的体积约为44.8L
B. 标准状况下,32g O2和 O3的混合气体中氧原子的数目约为1.24×1023
C. 常温常压下,20mLNH3和60mL O2含分子个数比为1∶3
D. 常温常压下,20g NaOH溶于500mL水中,所得溶液中c(NaOH)=1.0ml·L-1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A.标准状况下,水不是气体,不能用气体摩尔体积计算36gH2O的体积,故A错误;
B.标准状况下,32g O2和 O3的混合气体中氧原子的物质的量为=2ml,数目约为2ml×6.02×1023ml-1=1.24×1024,故B错误;
C.根据阿伏伽德罗定律,常温常压下,气体的分子个数比=气体的物质的量之比=气体的体积比,则20mLNH3和60mL O2含分子个数比为20mL∶60mL =1∶3,故C正确;
D.常温常压下,20g NaOH的物质的量为=0.5ml,溶于500mL水中,所得溶液的体积不是0.5L,则所得溶液中c(NaOH)≠1.0ml·L-1,故D错误;
故选C。
5. 下列指定反应的化学用语表达正确的是( )
A. AB. BC. CD. D
【答案】A
【解析】
【详解】A. Mg(HCO3)2溶液与足量NaOH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钠、氢氧化镁沉淀和水,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Mg2++2HCO+4OH-===Mg(OH)2↓+2H2O+2,故A正确;
B. 过量SO2通入到NaClO溶液中,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2 SO2+2H2O+ClO-=H2SO3+SO42-+2 H++ Cl﹣,故B错误;
C. NH3·H2O为弱电解质,Al2(SO4)3溶液中加入过量NH3·H2O反应生成氢氧化铝沉淀,正确的离子反应为:Al3++3NH3·H2O=Al(OH)3↓+3NH4+,故C错误;
D. 次氯酸根离子具有强氧化性,能够将氢氧化铁氧化成FeO42-,KClO碱性溶液与Fe(OH)3反应制取K2FeO4,离子方程式为:2Fe(OH)3+3ClO-+4OH-=2FeO42-+5H2O+3Cl-,故D错误;
答案选A。
6. 某溶液中只可能含有H+、NH、Mg2+、Al3+、Fe3+、CO、SO中的几种。①若加入锌粒,产生无色无味的气体;②若加入NaOH溶液,产生白色沉淀,且产生的沉淀量与加入NaOH的物质的量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溶液中的阳离子一定含有H+、Mg2+、Al3+、NH可能含有Fe3+
B. 溶液中一定不含CO,一定含有SO
C. 溶液中c(NH)=0.3ml/L
D. c(H+)∶c(Al3+)∶c(Mg2+)=1∶1∶1
【答案】B
【解析】
【分析】加锌产生无色无味气体,说明溶液中含有大量H+,那么溶液中就没有CO;加氢氧化钠产生白色沉淀说明溶液中不含Fe3+;根据产生的沉淀量与加入NaOH的物质的量之间的关系图可知,溶液中一定含有Mg2+、Al3+;又因为当沉淀达到最大值时,继续加入氢氧化钠,沉淀不变,这说明溶液中还存在NH,由于溶液中还必须存在阴离子,所以一定还有SO,综上所述,溶液中一定含有H+、NH、Mg2+、Al3+、SO这几种离子。结合图象中各阶段消耗的氢氧化钠,计算溶液中n(H+)、n(Mg2+)、n(Al3+)、n(NH),据此解答。
【详解】A.经分析,溶液中的阳离子一定含有H+、Mg2+、Al3+、NH,一定不含有Fe3+,故A错误;
B.经分析,溶液中一定不含CO,一定含有SO,故B正确;
C.通过沉淀量和加入的氢氧化钠的量可知,与NH反应的NaOH消耗的物质的量为0.3ml,可求出NH的物质的量为0.3ml,但题目没有告诉溶液的体积,所以c(NH)就无法知道了,故C错误;
D.通过图象可知,H+消耗n(NaOH)为0.1 ml,则可知溶液中有n(H+)=0.1ml,Al(OH)3沉淀消耗n(NaOH)为0.2 ml,故可知n(Al3+)=0.2 ml,Al3+和Mg2+生成沉淀消耗n(NaOH)总共为0.7 ml, 由于n(Al3+)=0.2 ml,生成Al(OH)3沉淀消耗n(NaOH)为0.6ml ,那么和Mg2+反应消耗的n(NaOH)为0.1ml,所以n(Mg2+)=0.05 ml,所以n(H+)∶n(Al3+)∶n(Mg2+)=0.1∶0.2:0.05=2∶4∶1,所以c(H+)∶c(Al3+)∶c(Mg2+)=2∶4∶1,故D错误;
本题答案 B 。
7. 下列离子能大量共存是
A. 滴加KSCN溶液显红色的溶液中:NH、K+、Cl-、I-
B. 能与Al反应产生H2的溶液:K+、NH、NO、HCO
C. 使石蕊变红的溶液中可能大量存在:Na+、NO、SO、Fe2+
D. 无色透明的溶液:Na+、Ca2+、ClO-、Cl-
【答案】D
【解析】
【详解】A.滴加KSCN溶液显红色的溶液中含有Fe3+,Fe3+、I-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故A错误;
B.能与Al反应生成氢气的溶液呈酸性或强碱性,HCO都不能大量共存,且碱性条件下NH不能大量共存,故B错误;
C.使石蕊试液变红色的溶液呈酸性,溶液中含有大量氢离子,H+、Fe2+、NO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故C错误;
D.无色溶液中不含有色离子,这几种离子都无色且离子之间不反应,所以能大量共存,故D正确。
综上所述,答案为D。
8. 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与足量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3NA
B. 与足量反应,生成和的混合物,钠失去NA个电子
C. 在标准状况下,所含的氧原子数目为3NA
D. 与反应生成(标准状况),反应中转移的电子数为2NA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A.完全反应生成Cl-,故转移的电子数为2NA,故A错误;
B.与足量反应生成Na+,故失去NA个电子,故B正确;
C.在标准状况下,不是气体,无法计算物质的量,故C错误;
D.中-1价变为0价的氧气,故每生成1mlO2转移2ml电子,故生成(标准状况),反应中转移的电子数为NA,故D错误;
故选B。
9. 将一定量的氯气通入60 mL 的氢氧化钠浓溶液中,加热少许时间后,溶液中形成NaCl、NaClO、共存体系(不考虑氯气和水的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n(Na+) :n(Cl-)可能为7:3
B. 溶液中可能为3∶2∶1
C. NaOH消耗氯气的体积最大为6.72L
D. 若反应中转移的电子为nml,则0.3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江西省宜春市丰城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月期末考试化学试题(含答案),文件包含丰城中学2023-2024学年上学期高一期末考试化学试卷docx、高一化学参考答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8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江西省宜春市丰城市拖船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含答案,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下列反应能用离子方程式表示的是,下列实验操作不合理的是,关于反应,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江西省宜春市丰城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化学试题含答案,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