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秦皇岛市青龙满族自治县实验中学等2校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化学试题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河北省秦皇岛市青龙满族自治县实验中学等2校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化学试题含答案,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分值:100分 考试时间:75分钟
一、选择题(共14小题,每小题3分,共4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实验室制备 Cl2 可用下列反应:。利用上述反应制备 Cl2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制备 Cl2可以采用图1装置
B.除去 Cl2中含有的少量 HCl 可以通过饱和的 NaHCO3溶液
C.干燥 Cl2可以选用浓硫酸或碱石灰等干燥剂
D.收集 Cl2 使用图2装置能防止 Cl2逸出,减少污染:
2.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16 g臭氧中含有氧原子数为NA
B.32 g硫在足量的氧气中充分燃烧,转移电子数为4NA
C.反应5NH4NO32HNO3+4N2↑+9H2O,生成28 g N2时,转移的电子数为3.75NA
D.标准状况下,2.24 L乙醇含有的分子数目为0.1NA
3.关于下列装置的说法正确的是
A.装置①中盐桥内的K+向ZnSO4溶液移动
B.装置②中电极Ⅰ、电极Ⅱ均为石墨,A为FeCl2溶液,电极Ⅰ附近溶液变成黄绿色
C.装置②中电极Ⅰ、电极Ⅱ均为Fe,A为NaCl溶液,两电极间可能会出现白色沉淀
D.装置②中电极Ⅰ、电极Ⅱ均为Al,A为AlCl3溶液,电极Ⅰ质量增加
4.工业上制硝酸的原理是将氨经过一系列反应得到硝酸,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过程①属于氮的固定
B.由氨气制硝酸的过程中,氮元素均被还原
C.过程④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 :2
D.常温下可用铁质容器储存浓硝酸
5.科技发展迅猛离不开材料的不断更新和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的太阳能电池将太阳能直接转换为电能
B.运载火箭使用的碳纤维属于传统无机非金属材料
C.“麒辚990”芯片采用7nm工艺,芯片的主要成分为二氧化硅
D.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外壳采用的特殊钠合金材料,其熔点比单质钛的高
6.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R,它们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是主族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小的元素,Y、R同主族且R原子核电荷数等于Y原子核电荷数的2倍,Z、W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与Y、R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相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r(Y) Y > X > W
B.W3X3Y3在冷水中的溶解度较小,与W3X3Y3分子之间存在较强的氢键有关
C.W2Y2为非极性分子
D.X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是弱酸,电离方程式H3XO3⇌H+ + H2XO
8.已知在相同状况下,同一化学键断裂需要吸收的能量等于形成该化学键放出的能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电解熔融的Al2O3可以制得金属铝和氧气,该反应是一个放出能量的反应
B.H2(g)+F2(g)=2HF(g) △H="-270" kJ/ml ,1个氢气分子与1个氟气分子反应生成2个氟化氢气体分子放出270 kJ热量
C.相同状况下,反应2SO2+O22SO3是一个放热反应,则反应2SO3=2SO2+O2是一个吸热反应
D.破坏1 ml氢气中的化学键消耗的能量为Q1kJ,破坏1 ml氯气中的化学键消耗的能量为Q2kJ,形成1 ml氯化氢中的化学键释放的能量为Q3kJ,则Q1+Q2<2Q3
9.某小组探究电解氯化铜的产物,设计如下实验(以石墨为电极):
实验中观察到Ⅱ中品红溶液褪色,Ⅲ中产生浅黄色固体,Ⅳ中溶液褪色。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根据Ⅲ试管中现象可知,氯的非金属性比硫强
B.一段时间后,极附着一层红色固体物质
C.上述实验中,试管Ⅱ和Ⅳ褪色原理不相同
D.如果用铜极替代石墨也能得到与上述实验完全相同的实验现象
10.以某冶金工业产生的废渣(含、、)为原料制备的流程如下图所示。已知水浸后溶液中主要存在的离子是、、、。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煅烧”时发生的反应都是氧化还原反应
B.高温“煅烧”时每消耗,则同时消耗
C.“除杂”时反应之一为
D.“反应”时发生复分解反应,该反应能发生的原因是该条件下的溶解度相对和较小,有沉淀析出
11.焰火“脚印”、“笑脸”、“五环”,让北京奥运会开幕式更加辉煌、浪漫,这与高中化学中“焰色反应”知识相关。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焰色反应是化学变化
B.用稀盐酸清洗做焰色反应的铂丝(镍丝或铁丝)
C.焰色反应均应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
D.利用焰色反应可区分NaCl与Na2CO3固体
12.下列离子方程式错误的是
A.CuO+2H+==Cu2++H2OB.CaCO3+2H+==Ca2++CO2↑+H2O
C.2Fe+6H+==2Fe3++3H2↑D.Cu(OH)2+2H+==Cu2++2H2O
13.含有和KCl的混合溶液分成5等份。取一份加入含aml碳酸钠的溶液,恰好使钡离子完全沉淀;另取一份加入含bml硝酸银的溶液,恰好使氯离子完全沉淀。则该混合溶液中钾离子的物质的量为
A.(b-2a)mlB.5(b-2a)mlC.(b-a)mlD.5(2a-b)ml
14.一种新型镁铝合金的化学式为,它具有储氢性能,该合金在一定条件下完全吸氢的化学方程式为:,得到的混合物在一定条件下能释放出氢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合金的熔点介于金属镁和金属铝熔点之间
B.该合金中镁元素呈负价,铝元素呈正价
C.中,两种元素的化合价均为零价
D.1ml 完全吸氢后得到的混合物Y与盐酸完全反应释放出,若消耗盐酸的体积为14L,则该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5
第Ⅱ卷 非选择题(共58分)
二、填空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共58分)
15.(14分)溶液常用作氧化还原反应滴定的标准液,利用氧化制备的装置如图所示(加热、夹持装置略):
已知:在浓强碱溶液中可稳定存在,碱性减弱时易发生反应:
回答下列问题:
(1)的化学名称为 。
(2)装置A中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其中a的作用是 。
(3)装置C中盛装的试剂是 。
(4)分析发现该装置有不足之处,改进的方法是 。
(5)为测定某固体的纯度,现用的酸性溶液进行滴定。(已知:)称取固体溶于水配成500mL溶液,取溶液置于锥形瓶中,用溶液滴定至终点,消耗溶液V mL。滴定终点的现象为 ,固体的纯度为 。
16.(12分)已知A、B、C、D四种物质的一些物理性质如表所示。
根据上述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若已知A与D不发生反应,且均不与水反应。
①欲从A、D的混合物中分离提纯D,需进行的操作:a溶解;b (填操作名称,下同);c 。
②上述a、b、c操作过程中均需用到的一种玻璃仪器为 。
(2)从B的水溶液中分离出B的操作名称为 。
(3)从C与水的混合物中分离提纯C,所需的玻璃仪器有 。
17.(16分)氮的相关化合物在材料等方面有重要用途。回答下列问题:
(1)在第二周期中,第一电离能比N高的主族元素是 。氮原子的电子排布图表示的状态中,能量由低到高的顺序是 (填序号)。
A. B.
C. D.
(2)科学家从(NH4)2SO4中检出一种组成为N4H4(SO4)2的物质,经测定,该物质易溶于水,在水中以SO和N4H两种离子的形式存在。N4H的空间构型与NH相同,则1个N4H中含有 个σ键。
(3)科学家合成了一种阳离子为“N”,其结构是对称的,5个N原子都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且含有2个氮氮三键;此后又合成了一种含有“N”化学式为N8的离子晶体,其阳离子电子式为 ,阴离子的空间构型为 。
(4)GaN、GaP、GaAs熔融状态均不导电,熔点如表所示。其中GaN晶胞如图所示,结构可看作金刚石晶胞内部的碳原子被N原子代替(如b),顶点和面心的碳原子被Ga原子代替(如a)。
①试分析GaN、GaP、GaAs熔点依次降低的原因: ;
②GaN晶胞中与Ga原子周围与它最近且相等距离的Ga原子有 个。
18.(14分)用含铬不锈钢废渣(含、、、等)制取(铬绿)的工艺流程如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碱熔”时,为使废渣充分氧化可采取的措施是 。
(2)、KOH、反应生成的化学方程式为 。
(3)“水浸”时,碱熔渣中的强烈水解生成的难溶物为 (填化学式);
(4)常温下“酸化”时,pH不宜过低的原因是 ;
(5)“还原”时,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6)由制取铬绿的方法是 。
A
B
C
D
分散到水中
悬浊液
无色溶液
液体分层,且下层为无色油状液体
无色溶液
熔点/℃
1 452
-21.3
-11.5
801
沸点/℃
1 703
78.9
117
1 210
物质
GaN
GaP
GaAs
熔点/℃
1700
1480
1238
参考答案:
1.A
【详解】A.,反应为固液不加热可以可以采用图1装置,A正确;
B.HCl会和碳酸氢钠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引入杂质,B错误;
C.氯气会和碱石灰反应,不能使碱石灰干燥,C错误;
D.图2装置为密闭装置,氯气不能进入装置,D错误;
故选A。
2.D
【详解】A.16 g臭氧的物质的量为,含有氧原子数为=NA,A项正确;
B.32 g硫的物质的量为,硫在足量的氧气中充分燃烧生成SO2,S元素化合价升高4价,则硫在足量的氧气中充分燃烧,转移电子数为4NA,B项正确;
C.由化学方程式5NH4NO32HNO3+4N2↑+9H2O可知,生成4ml N2转移15ml电子,28 g N2的物质的量为1ml,则生成1ml N2时,转移的电子数为3.75NA,C项正确;
D.标准状况下,乙醇为液态,不能用22.4L/ml计算其物质的量,D项错误;
答案选D。
3.C
【详解】A.装置①中总反应为Zn与CuSO4的反应,所以Zn为负极,Cu为正极,原电池中阳离子向正极移动,所以K+向CuSO4溶液移动,A错误;
B.电极Ⅰ与电源负极相连,为阴极,电极氯化亚铁溶液时,电极反应为2H2O+2e-=H2↑+2OH-,不会生成黄绿色气体氯气,B错误;
C.电极Ⅰ为阴极,电极Ⅱ为阳极,电极Ⅰ上反应为2H2O+2e-=H2↑+2OH-,由于Ⅱ为Fe,所以电极反应为Fe-2e-=Fe2+,OH-会向阳极移动,Fe2+向阴极移动,所以两电极间可能会出现氢氧化亚铁白色沉淀,C正确;
D.电极Ⅰ为阴极,即便为Al材质,电极反应也为2H2O+2e-=H2↑+2OH-,电极质量不会增加,D错误;
综上所述答案为C。
4.B
【详解】A. 过程①是氮气和氢气高温高压催化剂作用下反应生成氨气,属于氮的固定,故A正确;
B. 氨气和氧气生成NO,NO生成NO2,NO2生成硝酸的过程中均涉及氮元素化合价升高,发生氧化反应被氧化,故B错误;
C. 过程④3NO2+H2O=2HNO3+NO,反应中3分子二氧化氮中氧化剂为1分子二氧化氮、还原剂为2分子二氧化氮,物质的量之比为1:2,故C正确;
D. 铁在浓硝酸中发生钝化,金属表面生成一薄层致密氧化物薄膜,阻止内部反应继续进行,常温下可用铁质容器储存浓硝酸,故D正确;
故选B。
5.A
【详解】A.太阳能电池将太阳能直接转换为电能,A项正确;
B.碳纤维不属于传统无机非金属材料,B项错误;
C.“麒麟990”芯片的主要成分是硅单质,C项错误;
D.合金的熔点比其组分单质的低,D项错误。
故选A。
6.CD
【分析】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R,它们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是原子半径最小的元素,则X为H元素;Y、R同主族且R原子核电荷数等于Y原子核电荷数的2倍,Y、R分别处于第二、第三周期,设Y的核电荷数为a,则2a=a+8,解得a=9,故Y为O元素、R为S元素;Z、W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与Y、R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相等,即Z、W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2,则二者只能分别为VA、ⅦA元素中的一种,而原子序数Z<W<R(硫),故Z为F元素、W为P元素。
【详解】由分析可知,X为H、Y为O、Z为F、W为P、R为S元素。
A.Y为O、Z为F,同周期自左而右原子半径减小,故原子半径:r(Y)>r(Z),故A错误;
B.X为H、Y为O,二者可以形成H2O、H2O2,故B错误;
C.W为P、R为S,非金属性P<S,故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酸性:W<R,故C正确;
D.Y为O、R为S,非金属性O>S,故氢化物稳定性:Y>R,故D正确;
故选:CD。
7.B
【分析】一种矿石(Z2X2Y5·W2Y)的组成元素W、X、Y、Z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元素,Z单质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Z为Mg元素,W2Y分子中含有10个电子,Y为O元素,W为H元素,X原子L层比K层多一个电子,其K层有2个电子,L层有3个电子,X为B元素。
【详解】A.一般来讲,电子层越多原子半径越大,同一周期从左向右原子半径逐渐减小,则原子半径:Z>X>Y>W,故A错误;
B.H3B3O3分子之间存在强烈的氢键,并通过氢键连接成片层状结构,硼酸分子不易与水分子发生氢键作用,导致在冷水中溶解度不大,故B正确;
C.H2O2是由极性共价键和非极性共价键构成的极性分子,故C错误;
D.B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为H3BO3,H3BO3一元弱酸,电离方程式为H3BO3+ 2H2O⇌H3O+ + [B(OH)4]-,故D错误;
故选B。
8.AB
【详解】试题分析:A.电解熔融的Al2O3可以制得金属铝和氧气,该反应是吸热反应,A错误。B.H2(g)+F2(g)=2HF(g) △H="-270" kJ/ml ,表示1ml氢气分子与1ml氟气分子反应生成2ml氟化氢气体分子放出270kJ热量,B错误。C.对于可逆反应,两个方向的反应对应的焓变数值一样,正负号相反,C正确。D.氢气与氯气反应放热,故反应物的总键能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河北省秦皇岛市青龙满族自治县青龙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月期末联考化学试题(含答案),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河北省秦皇岛市青龙满族自治县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期中联考化学试题,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河北省秦皇岛市青龙满族自治县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化学试题(含答案),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