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 等腰三角形(1)-教学设计 教案 1 次下载
- 1.1 等腰三角形(2)-教学设计 教案 0 次下载
- 1.1 等腰三角形(4)-教学设计 教案 0 次下载
- 1.2 直角三角形(1)-教学设计 教案 0 次下载
- 1.2 直角三角形(2)-教学设计 教案 0 次下载
数学八年级下册1 等腰三角形教学设计
展开课题
1.1 等腰三角形(3)
单元
第一章
学科
数学
年级
八年级
学习
目标
知识与技能:理解并掌握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及反证法;能运用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及反证法进行证明;
过程与方法:通过推理证明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反证法,发展学生的推理能力,培养学生分析、归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观察,发现等腰三角形的判定方法,让学生从思考中获得成功体验,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
重点
理解并掌握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和反证法.
难点
运用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进行证明和计算.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新知导入
同学们,在上一节课的学习中,我学探究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下面请同学们回答:
问题1、等腰三角形都有哪些性质呢?
答案:等边对等角;三线合一;轴对称图形
问题2、请你把定理“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的题设与结论反过来说一下.
答案:如果一个三角形有两个角相等,那么这两个角所对的边也相等.
追问:这个命题成立吗?
学生根据老师的提问回答问题.
通过回顾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为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探究做好铺垫
新知讲解
下面,让我们一起完成下面的问题:
例1:已知:如图,在△ABC中,∠B=∠C.
求证:AB=AC.
证明:作BC边上的高AD.
则∠ADB=∠ADC=90 ° ,
在△ABD和 △ACD中,
∵∠B=∠C,∠ADB=∠ADC,AD=AD,
∴△ABD≌△ACD(AAS),
∴ AB=AC .
追问1:你还有其他证明的方法吗?
证明:作∠BAC的平分线AD.
在△ABD和 △ACD中,
∵∠B=∠C,∠BAD=∠CAD,AD=AD,
∴△ABD≌△ACD(AAS),
∴ AB=AC .
想一想:作BC边上的中线行吗?
答案:不行
归纳:定理:有两个角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
这一定理可以简述为:等角对等边.
几何语言:
∵B=C(已知)
∴AB=AC(等角对等边)
例2:已知:如图,AB=DC,BD=CA.
求证:△AED是等腰三角形.
练习1:在△ABC中,∠A和∠B的度数如下,能判定△ABC是等腰三角形的是( )
A.∠A=50°,∠B=70° B.∠A=80°,∠B=60°
C.∠A=30°,∠B=90° D.∠A=70°,∠B=40°
答案:D
想一想:小明认为,在一个三角形中,如果两个角不相等,那么这两个角所对的边也不相等. 你认为小明这个结论成立吗?如果成立,你能证明它吗?
指出:小明是这样想的:
如图,在△ABC中,已 知∠B≠∠C,此时AB与AC要么相等,要么不相等.
假设AB=AC那么根据“等边对等角”定理可得∠C=∠B, 这与已知条件∠B≠∠C相矛盾,
因此 AB≠AC.
你能理解他的推理过程吗?
归纳:反证法:小明在证明时,先假设命题的结论不成立,然后推导出与定义、基本事实、已有定理或已知条件相矛盾的结果,从而证明命题的结论一定成立.这种证明方法称为反证法.
反证法的一般步骤:
1.假设:先假设命题的结论不成立;即结论的反面成立;
2.归谬:从这个假设出发,应用正确的推论方法,得出与定义,公理、已证定理或已知条件相矛盾的结果;
3.结论:由矛盾的结果判定假设不正确,从而肯定命题的结论正确.
例3:用反证法证明:一个三角形中不能有两个角是直角.
已知:△ABC.
求证: ∠A、∠B、∠C中不能有两个角是直角.
证明:假设∠A,∠B,∠C中有两个角是直角,不妨
设∠A和∠B是直角,即 ∠A= 90°,∠B = 90°.
于是 ∠A+∠B+∠C = 90°+ 90°+ ∠C > 180°.
这与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相矛盾,
因此“∠A和∠B是直角”的假设不成立.
所以,一个三角形中不能有两个角是直角.
练习2.用反证法证明:在一个三角形中,至少有一个内角小于或等于60°
证明: 假设∠A ,∠B, ∠C是△ABC的三个内角,且都大于60°,
则∠A> 60°,∠B > 60°, ∠C> 60°,
∴∠A+∠B+∠C>180°;
这与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定理矛盾
∴假设不成立
∴在一个三角形中,至少有一个内角小于或等于60°.
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通过添加辅助线构全等的形式进行证明..
(1)作BC边上的高AD
证明后班内交流.
(2)作∠BAC的平分线AD.证明后班内交流.
学生认真思考为什么作BC边上的中线不行,并与同伴交流心得,然后听老师讲评,并学习判定定理的符号语言.
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进行证明,然后班内交流,最后听老师的点评.
学生独立完成后,班内交流.
学生认真思考问题,并听老师讲解反证法的概念及步骤.
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完成,然后班内交流,最后听老师的点评.
学生独立完成练习,并小组交流,然后老师点评.
用不同方法证明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并体会各种证法中的内在联系.
掌握等腰三角形判定定理的几何语言表达形式.
应用等腰三角形判定定理进行证明
掌握反证法的概念及步骤.
提高学生对反证法的应用能力.
课堂练习
1.如图,在△ABC中,AB=AC,点D,E在BC边上,∠ABD=∠DAE=∠EAC=36°,则图中共有等腰三角形( )
A.4个 B.5个 C.6个 D.2个
答案:C
2.用反证法证明命题“在直角三角形中,至少有一个锐角不大于45°”时,应先假设( )
A.有一个锐角小于45° B.每一个锐角都小于45°
C.有一个锐角大于45° D.每一个锐角都大于45°
答案:D
学生自主完成课堂练习,做完之后班级内交流.
借助练习,检测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同时便于学生巩固知识.
拓展提高
如图,长方形ABCD中,AB>AD,把长方形沿对角线AC所在直线折叠,使点B落在点E处,AE交CD于点F,连接DE.
(1)求证:△ADE≌△CED;
(2)求证:△DEF是等腰三角形.
证明:(1)∵四边形ABCD是长方形,
∴AD=BC, AB=DC.
∵△AEC是由△ABC折叠而成的,
∴AD=BC=EC,AB=DC=AE.
在△ADE和△CED中,
AD=CE,DE=ED,AE=CD,
∴△ADE≌△CED(SSS).
(2)∵△ADE≌△CED,
∠AED=∠CDE,
∴FD=FE.
△DEF是等腰三角形.
在师的引导下完成问题.
提高学生对知识的应用能力
中考链接
下面让我们一起赏析一道中考题:
(2017·内江)如图,AD平分∠BAC,AD⊥BD,垂足为点D,DE//AC.求证:△BDE是等腰三角形.
证明:∵DE//AC,
∴∠1=∠3,
∵AD平分∠BAC,
∴∠1=∠2,
∴∠2=∠3,
∵AD⊥BD,
∴∠2+∠B=90°,∠3+∠BDE=90°,
∴∠B=∠BDE,
∴△BDE是等腰三角形.
在师的引导下完成中考题.
体会所学知识在中考试题运用.
课堂总结
在课堂的最后,我们一起来回忆总结我们这节课所学的知识点:
问题1、说一说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
答案:有两个角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
(等角对等边)
问题2、说一说反证法的步骤?
答案:(1)假设:先假设命题的结论不成立;即结论的反面 成立;
(2)归谬:从这个假设出发,应用正确的推论方法,得出与定义,公理、已证定理或已知条件相矛盾的结果;
(3)结论:由矛盾的结果判定假设不正确,从而肯定命题的结论正确.
跟着老师回忆知识,并记忆本节课的知识.
帮助学生加强记忆知识.
作业布置
基础作业
教材第10页习题1.3第2、3题
能力作业
教材第10页习题1.3第4题
学生课下独立完成.
检测课上学习效果.
板书设计
课题:1.1 等腰三角形(3)
教师板演区
学生展示区
1、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等角对等边
2、反证法
(1)假设
(2)归谬
(3)结论
借助板书,让学生知道本节课的重点。
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1 等腰三角形教案: 这是一份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1 等腰三角形教案,共8页。
数学北师大版1 等腰三角形教案及反思: 这是一份数学北师大版1 等腰三角形教案及反思,共8页。
八年级下册1 等腰三角形教案: 这是一份八年级下册1 等腰三角形教案,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