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中包含下列文件,点击文件名可预览资料内容
![【全套精品专题】物理人教版专题复习 八年级上册物理学霸赛考卷04-《压轴挑战》培优专题训练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5251484/0-170565410044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全套精品专题】物理人教版专题复习 八年级上册物理学霸赛考卷04-《压轴挑战》培优专题训练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5251484/0-1705654100493/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全套精品专题】物理人教版专题复习 八年级上册物理学霸赛考卷04-《压轴挑战》培优专题训练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5251484/0-1705654100516/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全套精品专题】物理人教版专题复习 八年级上册物理学霸赛考卷04-《压轴挑战》培优专题训练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5251484/1-1705654104259/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全套精品专题】物理人教版专题复习 八年级上册物理学霸赛考卷04-《压轴挑战》培优专题训练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5251484/1-1705654104286/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全套精品专题】物理人教版专题复习 八年级上册物理学霸赛考卷04-《压轴挑战》培优专题训练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5251484/1-1705654104313/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全套精品专题】物理人教版专题复习 八年级上册物理学霸赛考卷04-《压轴挑战》培优专题训练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5251484/2-1705654106384/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全套精品专题】物理人教版专题复习 八年级上册物理学霸赛考卷04-《压轴挑战》培优专题训练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5251484/2-1705654106413/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全套精品专题】物理人教版专题复习 八年级上册物理学霸赛考卷04-《压轴挑战》培优专题训练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5251484/2-1705654106444/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还剩9页未读,
继续阅读
所属成套资源:【全套精品专题】物理人教版专题复习(解析版)
成套系列资料,整套一键下载
【全套精品专题】物理人教版专题复习 八年级上册物理学霸赛考卷04-《压轴挑战》培优专题训练
展开
这是一份【全套精品专题】物理人教版专题复习 八年级上册物理学霸赛考卷04-《压轴挑战》培优专题训练,文件包含八年级上册物理学霸赛考卷04原卷版docx、八年级上册物理学霸赛考卷04解析版docx、八年级上册物理学霸赛考卷04考试版docx等3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41页, 欢迎下载使用。
八年级上册物理学霸赛考卷04(考试版)初中物理(考试时间:90分钟 试卷满分:100分)第Ⅰ卷 选择题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注意事项:1.测试范围: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1-5章。2.本卷平均难度系数0.2。第Ⅰ卷 选择题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甲、乙两车在同一直线上的M、N两点(MN间距为30m)同时同向做匀速直线运动,它们的s﹣t图象分别如图所示,若甲、乙的速度分别为v甲、v乙,经过t秒,甲、乙相距10m,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v甲>v乙,t一定为100s B.v甲>v乙,t可能为200s C.v甲<v乙,t可能为100s D.v甲<v乙,t可能200s2.如图所示,是一个互相垂直的交叉路口,A、B两点相距120米,小红以4米/秒的速度由A点向B点运动,小明以8米/秒的速度同时由B点向C点运动,B、C两点间相距120米,经过时间t,小红和小明之间的距离最近(不考虑路面宽度),则( ) A.t=0 B.t=4秒 C.t=6秒 D.t=8秒3.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据声音的音色来判断的 B.吹奏笛子时,演奏者用手指按住不同气孔,是为了改变声音的音调 C.公共场合要“轻声慢语”指的是减小发生声音的响度 D.医生通过听诊器给病人诊病是利用声音能传递能量4.如图所示的装置是用来研究乐音特征中的( ) A.响度 B.音色 C.音调 D.以上都可以5.如图所示为寒暑表,40℃与10℃两条刻度线相距AB=6厘米,刻度线C与刻度线B相距BC=3厘米。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C处应该刻上5℃ B.C处应该刻上﹣5℃ C.20℃刻度线距A处2厘米 D.20℃刻度线距B处3厘米6.甲、乙两只完全相同的容器内,盛有质量完全相等的水。其中甲容器内的水温为80℃以上,乙容器内的水温在10℃左右。现将两只盛水容器同时放入温度略低于0℃的恒温箱内。关于两只容器内的水完全结成冰所需时间的先后,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乙比甲先完成结冰 B.甲比乙先完成结冰 C.甲、乙同时完成结冰 D.以上三种情况都有可能7.晚上,当你从路灯正下方经过并沿地面向前移动时,在相同的时间里( )A.人移动的距离大于头部的影子移动的距离 B.人移动的距离小于头部的影子移动的距离 C.人移动的距离等于头部的影子移动的距离 D.以上三种情况都有可能8.一个圆柱形的烧杯内装水,将一根木棍竖直插入其中,位置比圆心偏左些(俯视图如图),现从侧面观察,则哪幅图能正确反映所看到的情景( ) A. B. C. D.9.在“探究凸透镜的成像规律”时,把蜡烛放在凸透镜前30cm处,光屏上可接收到倒立缩小清晰的像。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该凸透镜的焦距大于15cm B.该凸透镜的焦距大于30cm C.像到凸透镜的距离大于30cm D.像到凸透镜的距离小于30cm10.某班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记录并绘制了像到凸透镜的距离v跟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u之间关系的图像,如图所示。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 A.该凸透镜的焦距是 16 cm B.当 u=12cm 时,在光屏上能得到一个缩小的像 C.当 u=20cm 时,成放大的像,投影仪就是根据这一原理制成的 D.把物体从距凸透镜 12cm 处移动到 24cm 处的过程中,像逐渐变小11.某商场有一自动扶梯,某顾客沿开动(上行)的自动扶梯走上楼时,数得走了16级,当他以同样的速度(相对电梯)沿开动(上行)的自动扶梯走下楼时,数得走了48级,则该自动扶梯级数为( )A.22级 B.32级 C.24级 D.条件不足,不能确定12.人工智能使得人们的生活越来越方便,华人青年王孟秋发明了一款功能强大的便携式家用“无人机相机”,相机内装有多种高科技传感器,底部装有镜头和声呐(发射超声,同时能接受超声的装置),机身只有240克。你认为向下发射超声的“底部声呐”可能与下列相机的哪个功能有关( )A.用手机控制相机 B.相机能自动悬浮停在合适高度拍摄 C.相机水平位置运动时遇到障碍物会自动避开 D.笑脸抓拍第Ⅱ卷 非选择题二.填空题(本题共6小题,每题3分,共18分)13.2021年11月11日,神舟十三号成功完成了出舱任务,在此过程中,宇航员跟随飞船一起绕地球飞行,当飞船以7800m/s的速度在距地球约343公里的太空高速运动,在宇航员出舱的20min时间内,宇航员绕地球大约运动了 km。14.如图所示,汽车向放置在道路中间的测速仪匀速驶来,测速仪向汽车发出短促的(超声波)信号。第一次发出信号到测速仪回收到信号用时0.6s,第二次发出信号到测速仪回收到信号用时0.4s,若发出两次信号的时间间隔是1.1s,则汽车在测速仪两次接收信号间隔过程中行驶的距离是 m。(超声波在空气中的速度是340m/s)15.如图所示,是我国的传统美食,其制作方法是:先将洗净的山楂或其它野果穿在竹签上,然后将山楂串蘸上糖稀,再等糖稀冷却 后(填物态变化名称),令人垂涎欲滴的冰糖葫芦就做好了;寒冷的冬天,放在室外的自行车座四周挂满了冰凌,冰凌的形成属于 现象、居民家窗户玻璃上的“冰花”是水蒸气 生成的。16.如图所示,一束光与平面镜成30°角从O点射入,则反射角为 ;当光线AO绕O点顺时针转动30°角时,反射光线 转动 角,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的夹角为 夹角;接着平面镜绕O点逆时针转动60°角,反射光线一共转过 角。 17.如图所示,蜡烛恰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将光屏移至刻度线10cm处,蜡烛向 (远离/靠近)透镜方向移动,光屏上能再次成清晰的像,此实验现象可以说明 的成像特点(选填照相机、幻灯机或放大镜);若保持透镜位置不变,仅将蜡烛和光屏位置交换,光屏上可观察到倒立 的实像 18.小明用薄膜充水后制成水透镜模拟眼球中的晶状体,来比较正常眼、近视眼和远视眼的焦距大小。实验中测得甲图焦距为10cm,再将甲分别挤压成乙图、丙图的形状,并分别测量焦距,如图所示。(1)测得焦距大于10cm的是图 ,模拟近视眼的是图 。(2)在同一位置,用甲、乙、丙透镜分别对着远处的某一物体,移动光屏得到清晰的像,其中像距较小的是 图。(3)目前很多近视患者戴隐形眼镜来矫正视力。隐形眼镜是一种直接贴在角膜表面的超薄镜片,可随着眼球运动,其边缘厚度只有0.05mm,则此镜片的中间厚度 0.05mm(选填“小于”、“等于”或“大于”),此镜片对光有 作用(选填“会聚”或“发散”)。 三.解答题(本题共6小题,共46分)19.(2分)如图所示,Sˊ为点光源S在平面镜MN中的像,SA为光源S发出的一条光线,请在S和Sˊ之间画出平面镜MN,并完成光线SA的光路。 20.(2分)作出下列各图:①如图1所示,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作出物体AB的像。②如图2所示,在练功房里,小红同学利用平面镜来帮助矫正舞蹈姿势,画出她的脚上B点的光线经过平面镜后进入人眼A点的光路图。③夜晚,当汽车发出的光照射到自行车尾灯上时,司机看到尾灯反射的光,就能及时避让。完成图3中入射光线的所有反射光线的光路图。21.(8分)在探究“水的沸腾”的实验中,当水温升到84℃时,每隔1min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数,直到水沸腾5min后停止读数,部分数据记录如下表:(1)要完成这个实验,已准备有烧杯、酒精灯、铁架台、温度计,还需要的测量仪器是 ,加热时应使用酒精灯的 (选填“内焰”或“外焰”),安装实验器材时应按照 顺序进行(选填“自下而上”或“自上而下”)。(2)某次数据没有记录,当时温度计示数如图所示,漏填的数据是 。(3)小明按照老师要求在烧杯中注入适量的水,用酒精灯加热,直到水烧开。则在此过程中,下列现象先观察到的是图中的 (选填“A”或“B”)图。(4)根据表中实验数据,可知水的沸点是 ℃;如果水沸腾后继续用猛火加热,水的沸点会 (选填“升高”、“不变”或“先不变后升高”);实验时,为防止沸水溅出伤人,通常在容器上加盖,这样会使水的沸点 (选填“升高”、“降低”、“不变”);若实验时不小心:A.被沸水烫伤;B.水蒸气烫伤, (选填“A”或“B”)情况更严重,其道理是 ,加盖除了可以避免沸水溅出,还有什么作用?(a) ,(b) 。(5)酒精灯外焰温度约为800℃,纸的着火点约为190℃,实验时将烧杯换成纸杯行不行? (选填“行”或“不行”),原因是 ;(6)实验即将结束,细心的小华发现:移开酒精灯,烧杯内水并没有立即停止沸腾,而是稍过一会儿才停止沸腾,你对此现象做出的解释是 。22.(6分)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小明用9个红色的发光二极管按“F”字样镶嵌排列在白色方格板上替代蜡烛作为光源,又用同样的白色方格板做成光屏,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1)由图甲可知,该凸透镜的焦距是 cm。(2)实验时,首先调节光源、凸透镜和光屏的高度,使它们的中心大致在 上。(3)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零刻度线上,小明将光源移至40cm时,在光屏上出现倒立、 (选填“放大”或“缩小”)的 (选填“实”或“虚”)像;如果小明将光源移至8cm刻度时,他通过凸透镜看到光源的 (选填“倒立”或“正立”)、放大的 (选填“实”或“虚”)像。(4)如图乙所示,若想在光屏上得到烛焰清晰放大的实像,则烛焰应位于透镜左侧a、b、c、d四个位置中的 位置,。(5)同学们对小明使用的实验装置进行如下评价,其中错误的是 A.与烛焰相比,实验使用的光源不会晃动,光屏上所成的像比较稳定B.光源镶嵌在白色方格板上,用同样的白色方格板做光屏,便于比较像与物的大小C.零刻度线刻在光具座标尺的中央,可直接测出物距和像距D.若凸透镜的焦距未知,则利用此实验装置不能测量凸透镜的焦距(6)如图丙所示,光源“F”放在20cm处,其大小如下图所示,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零刻度线上。如果用遮光罩将凸透镜的上半部分罩住,则光屏上所成的像 (7)小明进一步学习知道了眼球的成像原理。一束来自远处的光经眼球的角膜和晶状体折射后所成的像落在视网膜 (填“前”或“后”),这就是远视眼,矫正方法是戴一副由 (填“凸”或“凹”)透镜片做的眼镜。23.(6分)在平直的公路上,有甲、乙两车;甲以4m/s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1)若t=0时,在其正前方7m处乙车以10m/s速度同向行驶并立即刹车,刹车后其路程满足关系式s=10t﹣t2(m),速度满足关系式v=10﹣2t(m/s),求甲车经过多长的时间追上乙车?(2)若t=0时,其后方8m处乙车以10m/s速度同向行驶并立即刹车,刹车后其路程满足关系式s=10t﹣t2(m),速度满足关系式v=10﹣2t(m/s),通过计算说明两车能否避免相碰?24.(6分)学校春游,同学们排了一列长为S的整齐队伍以速度v1沿笔直的公路匀速前进。某时,领队的班长以较快的速度v2从队末跑到队首,又立即以同样速度返回到队末。如果不计转身的时间,请证明出班长往返一次所需时间t=。25.(6分)现有一根长为8.5m的铁管,小琳将耳朵贴在铁管的一端,小明去敲击一下铁管的另一端。已知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在铁中传播速度为5200m/s,人耳能区分两次声音的时间间隔为0.1s以上,请解答如下问题:(1)求敲击声由空气传入小琳的耳朵需要多长时间?(2)请简要分析说明,小琳会听到几次敲打的声音?26.(4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气体的临界温度 所有的气体都可以被液化,但每一种气体都有一特定的温度,在这个温度以上,无论怎样压缩,气体都不会液化,这个温度叫临界温度。临界温度是物质以液态形式出现的最高温度,各种物质的临界温度不同,有的高于常温,如水是374℃,酒精是243℃,因此在常温下它们通常以液态出现;有的底于常温,如氧是﹣119℃,氢是﹣240℃,所以我们时常认为它们是气态的。(1)使气体液化的方法有 和 。(2)用物态变化的方法分离空气中的氦气,填充在食物包装袋里可使食物保质期更长,在常温下 (选填“能”或“不能”)完成分离。(3)氧气的沸点是﹣183℃,氮气的沸点是﹣196℃,氦气的沸点是﹣269℃,采用液化空气提取这些气体。当温度升高时,液化空气汽化,首先分离出来的是 。(4)如图是某种物质在不同压力和温度下的状态图。图中实线上下分别表示该物质处的状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高于熔点时都为气态B、只有高于临界温度时才是气态C、温度在熔点与临界温度之间时,实线上方为气态D、温度在熔点与临界温度之间时,实线下方为气态。27.(6分)光速的测定在光学的发展史上具有非常特殊而重要的意义。它不仅推动了光学实验的发展,也打破了光速无限的传统观念,引发了一场物理革命,爱因斯坦提出了相对论。(1)最初的光速值是根据丹麦科学家罗默的理论测出的。罗默对木星系进行了长期系统的观察和研究。他发现,离木星最近的卫星﹣﹣木卫一绕木星运行,隔一段时间就会被木星遮食一次,这个时间间隔在一年之内的各个时间里并不是完全相同的。罗默在解释这个现象时说,这是因为光穿越地球轨道需要时间,最长时间可达22min,已知地球轨道半径R=1.5×108km.请根据罗默的数据算出光速的大小。(2)如图所示是迈克尔逊用转动八面镜法测光速的实验示意图,图中P可旋转的八面镜,S为发光点,T是望远镜,平面镜O与凹面镜B构成了反射系统。八面镜距反射系统的距离为AB=L(L可长达几十千米),且远大于OB以及S和T到八面镜的距离。现使八面镜转动起来,并缓慢增大其转速,当每秒转动次数达到n0时,恰能在望远镜中第一次看见发光点S,由此迈克尔逊测出光速c.请写出测量光速的表达式。(3)一车厢以速度v在水平地面上行驶,车厢底部有一光源,发出一光信号,射到车顶。已知在车厢里的观察者测量到这一过程所用的时间为Δt0,如图(a)所示。另外一个观察者站在地面,他测量到的这一过程所用的时间为Δt,如图(b)所示。研究表明不论观察者是站在车厢里还是在车厢内地面上,车厢的高度L0都是不变的,光在车厢里和车厢内地面上传播的速度都是c,试判断Δt和Δt0哪一个更大一些,从中可以得出什么结论。时间/min012345678水的温度/℃8489939899999999
八年级上册物理学霸赛考卷04(考试版)初中物理(考试时间:90分钟 试卷满分:100分)第Ⅰ卷 选择题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注意事项:1.测试范围: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1-5章。2.本卷平均难度系数0.2。第Ⅰ卷 选择题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甲、乙两车在同一直线上的M、N两点(MN间距为30m)同时同向做匀速直线运动,它们的s﹣t图象分别如图所示,若甲、乙的速度分别为v甲、v乙,经过t秒,甲、乙相距10m,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v甲>v乙,t一定为100s B.v甲>v乙,t可能为200s C.v甲<v乙,t可能为100s D.v甲<v乙,t可能200s2.如图所示,是一个互相垂直的交叉路口,A、B两点相距120米,小红以4米/秒的速度由A点向B点运动,小明以8米/秒的速度同时由B点向C点运动,B、C两点间相距120米,经过时间t,小红和小明之间的距离最近(不考虑路面宽度),则( ) A.t=0 B.t=4秒 C.t=6秒 D.t=8秒3.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据声音的音色来判断的 B.吹奏笛子时,演奏者用手指按住不同气孔,是为了改变声音的音调 C.公共场合要“轻声慢语”指的是减小发生声音的响度 D.医生通过听诊器给病人诊病是利用声音能传递能量4.如图所示的装置是用来研究乐音特征中的( ) A.响度 B.音色 C.音调 D.以上都可以5.如图所示为寒暑表,40℃与10℃两条刻度线相距AB=6厘米,刻度线C与刻度线B相距BC=3厘米。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C处应该刻上5℃ B.C处应该刻上﹣5℃ C.20℃刻度线距A处2厘米 D.20℃刻度线距B处3厘米6.甲、乙两只完全相同的容器内,盛有质量完全相等的水。其中甲容器内的水温为80℃以上,乙容器内的水温在10℃左右。现将两只盛水容器同时放入温度略低于0℃的恒温箱内。关于两只容器内的水完全结成冰所需时间的先后,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乙比甲先完成结冰 B.甲比乙先完成结冰 C.甲、乙同时完成结冰 D.以上三种情况都有可能7.晚上,当你从路灯正下方经过并沿地面向前移动时,在相同的时间里( )A.人移动的距离大于头部的影子移动的距离 B.人移动的距离小于头部的影子移动的距离 C.人移动的距离等于头部的影子移动的距离 D.以上三种情况都有可能8.一个圆柱形的烧杯内装水,将一根木棍竖直插入其中,位置比圆心偏左些(俯视图如图),现从侧面观察,则哪幅图能正确反映所看到的情景( ) A. B. C. D.9.在“探究凸透镜的成像规律”时,把蜡烛放在凸透镜前30cm处,光屏上可接收到倒立缩小清晰的像。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该凸透镜的焦距大于15cm B.该凸透镜的焦距大于30cm C.像到凸透镜的距离大于30cm D.像到凸透镜的距离小于30cm10.某班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记录并绘制了像到凸透镜的距离v跟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u之间关系的图像,如图所示。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 A.该凸透镜的焦距是 16 cm B.当 u=12cm 时,在光屏上能得到一个缩小的像 C.当 u=20cm 时,成放大的像,投影仪就是根据这一原理制成的 D.把物体从距凸透镜 12cm 处移动到 24cm 处的过程中,像逐渐变小11.某商场有一自动扶梯,某顾客沿开动(上行)的自动扶梯走上楼时,数得走了16级,当他以同样的速度(相对电梯)沿开动(上行)的自动扶梯走下楼时,数得走了48级,则该自动扶梯级数为( )A.22级 B.32级 C.24级 D.条件不足,不能确定12.人工智能使得人们的生活越来越方便,华人青年王孟秋发明了一款功能强大的便携式家用“无人机相机”,相机内装有多种高科技传感器,底部装有镜头和声呐(发射超声,同时能接受超声的装置),机身只有240克。你认为向下发射超声的“底部声呐”可能与下列相机的哪个功能有关( )A.用手机控制相机 B.相机能自动悬浮停在合适高度拍摄 C.相机水平位置运动时遇到障碍物会自动避开 D.笑脸抓拍第Ⅱ卷 非选择题二.填空题(本题共6小题,每题3分,共18分)13.2021年11月11日,神舟十三号成功完成了出舱任务,在此过程中,宇航员跟随飞船一起绕地球飞行,当飞船以7800m/s的速度在距地球约343公里的太空高速运动,在宇航员出舱的20min时间内,宇航员绕地球大约运动了 km。14.如图所示,汽车向放置在道路中间的测速仪匀速驶来,测速仪向汽车发出短促的(超声波)信号。第一次发出信号到测速仪回收到信号用时0.6s,第二次发出信号到测速仪回收到信号用时0.4s,若发出两次信号的时间间隔是1.1s,则汽车在测速仪两次接收信号间隔过程中行驶的距离是 m。(超声波在空气中的速度是340m/s)15.如图所示,是我国的传统美食,其制作方法是:先将洗净的山楂或其它野果穿在竹签上,然后将山楂串蘸上糖稀,再等糖稀冷却 后(填物态变化名称),令人垂涎欲滴的冰糖葫芦就做好了;寒冷的冬天,放在室外的自行车座四周挂满了冰凌,冰凌的形成属于 现象、居民家窗户玻璃上的“冰花”是水蒸气 生成的。16.如图所示,一束光与平面镜成30°角从O点射入,则反射角为 ;当光线AO绕O点顺时针转动30°角时,反射光线 转动 角,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的夹角为 夹角;接着平面镜绕O点逆时针转动60°角,反射光线一共转过 角。 17.如图所示,蜡烛恰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将光屏移至刻度线10cm处,蜡烛向 (远离/靠近)透镜方向移动,光屏上能再次成清晰的像,此实验现象可以说明 的成像特点(选填照相机、幻灯机或放大镜);若保持透镜位置不变,仅将蜡烛和光屏位置交换,光屏上可观察到倒立 的实像 18.小明用薄膜充水后制成水透镜模拟眼球中的晶状体,来比较正常眼、近视眼和远视眼的焦距大小。实验中测得甲图焦距为10cm,再将甲分别挤压成乙图、丙图的形状,并分别测量焦距,如图所示。(1)测得焦距大于10cm的是图 ,模拟近视眼的是图 。(2)在同一位置,用甲、乙、丙透镜分别对着远处的某一物体,移动光屏得到清晰的像,其中像距较小的是 图。(3)目前很多近视患者戴隐形眼镜来矫正视力。隐形眼镜是一种直接贴在角膜表面的超薄镜片,可随着眼球运动,其边缘厚度只有0.05mm,则此镜片的中间厚度 0.05mm(选填“小于”、“等于”或“大于”),此镜片对光有 作用(选填“会聚”或“发散”)。 三.解答题(本题共6小题,共46分)19.(2分)如图所示,Sˊ为点光源S在平面镜MN中的像,SA为光源S发出的一条光线,请在S和Sˊ之间画出平面镜MN,并完成光线SA的光路。 20.(2分)作出下列各图:①如图1所示,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作出物体AB的像。②如图2所示,在练功房里,小红同学利用平面镜来帮助矫正舞蹈姿势,画出她的脚上B点的光线经过平面镜后进入人眼A点的光路图。③夜晚,当汽车发出的光照射到自行车尾灯上时,司机看到尾灯反射的光,就能及时避让。完成图3中入射光线的所有反射光线的光路图。21.(8分)在探究“水的沸腾”的实验中,当水温升到84℃时,每隔1min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数,直到水沸腾5min后停止读数,部分数据记录如下表:(1)要完成这个实验,已准备有烧杯、酒精灯、铁架台、温度计,还需要的测量仪器是 ,加热时应使用酒精灯的 (选填“内焰”或“外焰”),安装实验器材时应按照 顺序进行(选填“自下而上”或“自上而下”)。(2)某次数据没有记录,当时温度计示数如图所示,漏填的数据是 。(3)小明按照老师要求在烧杯中注入适量的水,用酒精灯加热,直到水烧开。则在此过程中,下列现象先观察到的是图中的 (选填“A”或“B”)图。(4)根据表中实验数据,可知水的沸点是 ℃;如果水沸腾后继续用猛火加热,水的沸点会 (选填“升高”、“不变”或“先不变后升高”);实验时,为防止沸水溅出伤人,通常在容器上加盖,这样会使水的沸点 (选填“升高”、“降低”、“不变”);若实验时不小心:A.被沸水烫伤;B.水蒸气烫伤, (选填“A”或“B”)情况更严重,其道理是 ,加盖除了可以避免沸水溅出,还有什么作用?(a) ,(b) 。(5)酒精灯外焰温度约为800℃,纸的着火点约为190℃,实验时将烧杯换成纸杯行不行? (选填“行”或“不行”),原因是 ;(6)实验即将结束,细心的小华发现:移开酒精灯,烧杯内水并没有立即停止沸腾,而是稍过一会儿才停止沸腾,你对此现象做出的解释是 。22.(6分)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小明用9个红色的发光二极管按“F”字样镶嵌排列在白色方格板上替代蜡烛作为光源,又用同样的白色方格板做成光屏,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1)由图甲可知,该凸透镜的焦距是 cm。(2)实验时,首先调节光源、凸透镜和光屏的高度,使它们的中心大致在 上。(3)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零刻度线上,小明将光源移至40cm时,在光屏上出现倒立、 (选填“放大”或“缩小”)的 (选填“实”或“虚”)像;如果小明将光源移至8cm刻度时,他通过凸透镜看到光源的 (选填“倒立”或“正立”)、放大的 (选填“实”或“虚”)像。(4)如图乙所示,若想在光屏上得到烛焰清晰放大的实像,则烛焰应位于透镜左侧a、b、c、d四个位置中的 位置,。(5)同学们对小明使用的实验装置进行如下评价,其中错误的是 A.与烛焰相比,实验使用的光源不会晃动,光屏上所成的像比较稳定B.光源镶嵌在白色方格板上,用同样的白色方格板做光屏,便于比较像与物的大小C.零刻度线刻在光具座标尺的中央,可直接测出物距和像距D.若凸透镜的焦距未知,则利用此实验装置不能测量凸透镜的焦距(6)如图丙所示,光源“F”放在20cm处,其大小如下图所示,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零刻度线上。如果用遮光罩将凸透镜的上半部分罩住,则光屏上所成的像 (7)小明进一步学习知道了眼球的成像原理。一束来自远处的光经眼球的角膜和晶状体折射后所成的像落在视网膜 (填“前”或“后”),这就是远视眼,矫正方法是戴一副由 (填“凸”或“凹”)透镜片做的眼镜。23.(6分)在平直的公路上,有甲、乙两车;甲以4m/s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1)若t=0时,在其正前方7m处乙车以10m/s速度同向行驶并立即刹车,刹车后其路程满足关系式s=10t﹣t2(m),速度满足关系式v=10﹣2t(m/s),求甲车经过多长的时间追上乙车?(2)若t=0时,其后方8m处乙车以10m/s速度同向行驶并立即刹车,刹车后其路程满足关系式s=10t﹣t2(m),速度满足关系式v=10﹣2t(m/s),通过计算说明两车能否避免相碰?24.(6分)学校春游,同学们排了一列长为S的整齐队伍以速度v1沿笔直的公路匀速前进。某时,领队的班长以较快的速度v2从队末跑到队首,又立即以同样速度返回到队末。如果不计转身的时间,请证明出班长往返一次所需时间t=。25.(6分)现有一根长为8.5m的铁管,小琳将耳朵贴在铁管的一端,小明去敲击一下铁管的另一端。已知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在铁中传播速度为5200m/s,人耳能区分两次声音的时间间隔为0.1s以上,请解答如下问题:(1)求敲击声由空气传入小琳的耳朵需要多长时间?(2)请简要分析说明,小琳会听到几次敲打的声音?26.(4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气体的临界温度 所有的气体都可以被液化,但每一种气体都有一特定的温度,在这个温度以上,无论怎样压缩,气体都不会液化,这个温度叫临界温度。临界温度是物质以液态形式出现的最高温度,各种物质的临界温度不同,有的高于常温,如水是374℃,酒精是243℃,因此在常温下它们通常以液态出现;有的底于常温,如氧是﹣119℃,氢是﹣240℃,所以我们时常认为它们是气态的。(1)使气体液化的方法有 和 。(2)用物态变化的方法分离空气中的氦气,填充在食物包装袋里可使食物保质期更长,在常温下 (选填“能”或“不能”)完成分离。(3)氧气的沸点是﹣183℃,氮气的沸点是﹣196℃,氦气的沸点是﹣269℃,采用液化空气提取这些气体。当温度升高时,液化空气汽化,首先分离出来的是 。(4)如图是某种物质在不同压力和温度下的状态图。图中实线上下分别表示该物质处的状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高于熔点时都为气态B、只有高于临界温度时才是气态C、温度在熔点与临界温度之间时,实线上方为气态D、温度在熔点与临界温度之间时,实线下方为气态。27.(6分)光速的测定在光学的发展史上具有非常特殊而重要的意义。它不仅推动了光学实验的发展,也打破了光速无限的传统观念,引发了一场物理革命,爱因斯坦提出了相对论。(1)最初的光速值是根据丹麦科学家罗默的理论测出的。罗默对木星系进行了长期系统的观察和研究。他发现,离木星最近的卫星﹣﹣木卫一绕木星运行,隔一段时间就会被木星遮食一次,这个时间间隔在一年之内的各个时间里并不是完全相同的。罗默在解释这个现象时说,这是因为光穿越地球轨道需要时间,最长时间可达22min,已知地球轨道半径R=1.5×108km.请根据罗默的数据算出光速的大小。(2)如图所示是迈克尔逊用转动八面镜法测光速的实验示意图,图中P可旋转的八面镜,S为发光点,T是望远镜,平面镜O与凹面镜B构成了反射系统。八面镜距反射系统的距离为AB=L(L可长达几十千米),且远大于OB以及S和T到八面镜的距离。现使八面镜转动起来,并缓慢增大其转速,当每秒转动次数达到n0时,恰能在望远镜中第一次看见发光点S,由此迈克尔逊测出光速c.请写出测量光速的表达式。(3)一车厢以速度v在水平地面上行驶,车厢底部有一光源,发出一光信号,射到车顶。已知在车厢里的观察者测量到这一过程所用的时间为Δt0,如图(a)所示。另外一个观察者站在地面,他测量到的这一过程所用的时间为Δt,如图(b)所示。研究表明不论观察者是站在车厢里还是在车厢内地面上,车厢的高度L0都是不变的,光在车厢里和车厢内地面上传播的速度都是c,试判断Δt和Δt0哪一个更大一些,从中可以得出什么结论。时间/min012345678水的温度/℃8489939899999999
相关资料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