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剩4页未读,
继续阅读
成套系列资料,整套一键下载
初中生物复习专题精讲 第四单元 第一、二章 综合检测(带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生物复习专题精讲 第四单元 第一、二章 综合检测(带答案),共7页。
第四单元 动物的生活 综合检测(满分100分,限时45分钟)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1.(2022河北高邑期末)成年人大量失血后,下列可以转变成具有造血功能的结构的是( )A.黄骨髓 B.骨膜 C.骨密质 D.骨松质2.(2023河北石家庄桥西期中)下列骨连结中,属于不活动连结的是( )A.椎骨之间的连结 B.颅骨之间的连结 C.腕关节 D.指骨之间的连结3.两个同学在比谁的力气大,甲同学可举起70千克的重物,乙同学只能举起50千克的重物,这说明了( )A.甲的骨比乙的结实 B.甲的骨骼肌比乙的发达C.甲的关节比乙的灵活 D.甲的运动能力比乙强4.(2023江西吉安白鹭洲中学期中)如果地震级别高,有可能会造成建筑坍塌,从地震废墟中被救出的人如不能完成伸臂和屈肘的动作,原因最不可能是( )A.皮肤破损 B.肱二头肌拉伤 C.肱骨骨折 D.肘关节脱臼5.“有志青年从军建功,热血男儿矢志报国”,有志青年参军后经过严格的训练,能练就阳刚的气质、敏捷的反应、矫健的身形和结实的肌肉,这样能更好地投身国防,保家卫国。下列关于骨骼肌的说法错误的是( )A.骨骼肌包括肌腱和肌腹两部分 B.两端的肌腱附着在不同的骨上C.肌腹能够收缩和舒张 D.一块骨骼肌参与就能完成一个动作6.(2022山东日照中考)下列用木板、松紧带、螺丝钉等制作的肌肉牵拉骨运动的模型中,合理的是( )A. B. C. D.7.(2023河北石家庄桥西期中)我们吃饭时,用筷子将菜送入口中,上肢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所处的状态是( )A.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 B.二者都舒张C.肱二头肌舒张,肱三头肌收缩 D.二者都收缩8.(2022内蒙古赤峰中考)下列图片中属于学习行为的是( ) A.①②③ B.②③⑤ C.③⑤⑥ D.④⑤⑥9.对于动物行为特点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动物的行为是一个运动、变化的过程 B.它是一种先天性本能C.动物行为与其生存环境密不可分 D.它有一定的生理基础10.(2023河北高阳三利中学期末)下列动物中,具有社群行为的是( )①蚂蚁 ②蜜蜂 ③蝗虫 ④狒狒⑤大麻哈鱼 ⑥狮子A.①②③⑥ B.①②④⑤ C.①②④⑥ D.②③④⑥11.与“谁家新燕啄春泥”中体现的动物行为目的不相同的是( )A.乌贼喷墨 B.孔雀开屏 C.蜻蜓点水 D.青蛙抱对12.近日,山东威海一条宠物狗帮助主人买菜的视频爆红网络。下列对该宠物狗的行为解释错误的是( )A.通过学习和生活经验获得 B.不属于先天性行为C.仅由遗传物质决定的行为 D.与遗传物质和环境因素都有关系13.(2023福建尤溪期中)如图为髋关节结构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结构①使关节灵活 B.结构④使关节牢固C.关节是由①②③④构成的 D.⑤从③中分离导致脱臼14.(2022山东枣庄中考)下列关于动物的运动和行为的叙述,错误的是( )A.鸟类的迁徙行为是由遗传因素决定的 B.人体在运动时关节起支点作用C.动物越高等其学习行为越复杂 D.跳绳时只有一块肌肉在起作用15.(2020湖南湘潭中考)如表为动物绕道取食的实验结果,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丙的学习能力最强 B.动物的学习行为与遗传物质有关C.动物越低等,“尝试与错误”的次数越多 D.三种动物从低等到高等的排列顺序是丙→乙→甲二、非选择题(共55分)16.(2023福建南平期中改编)(16分)图甲为长骨的结构示意图,图乙、丙是上臂肌肉位置关系示意图,请据图回答:(1)图甲中[①]呈蜂窝状,称为 ,在其空隙里的骨髓为终生具有造血功能的 。对骨的长粗和骨折后的修复有重要作用的是位于[③] 中的成骨细胞,使骨长长的结构是骺端 。(2)图乙表示 (填“屈肘”或“伸臂”)动作,要完成该动作,A处于 状态。(3)图丙中,[④] 和[⑤] 是一块骨骼肌的主要组成部分。17.(2022福建连城期中)(12分)观察图中几种动物的行为,请据图回答问题: (1)从动物行为的功能来分,[ ]行为不同于其他三种行为。(2)从动物行为获得途径来看,[ ]行为不同于其他三种行为。(3)动物的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 决定;动物的学习行为是在生活过程中,通过积累 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4)动物行为受 和内分泌系统分泌的 的调节。18.(2023福建莆田锦江中学期中)(16分)生命在于运动。你喜欢运动吗?你了解自己的运动系统吗?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甲是运动系统组成的概念图,请完成:A ,B 。(2)图乙中,屈肘时骨骼肌牵动骨围绕 (具体部位)活动,此时肱二头肌处于 状态,肱三头肌处于 状态。(3)图丙表示关节模式图。关节头和关节窝上覆盖着[ ] ,可减少骨与骨之间的摩擦;[ ] 分泌的滑液进入关节腔中,使关节更加 。19.(2023山西云州期中改编)(11分)为研究动物的行为,豆豆同学进行了小鼠走迷宫获取食物的实验,在如图所示的迷宫的出口处放一些小鼠喜爱的食物,实验前将小鼠饥饿处理12小时,再放进迷宫入口,下列表格中的数据是该同学的实验记录。请分析并回答问题:表1表2(1)小鼠初次通过迷宫的过程中,是用 (填“反复尝试”“记忆”或“推理”)的方法学会通过迷宫的;小鼠再次通过迷宫的过程中,将会通过 (填“反复尝试”“记忆”或“推理”)的方法快速地找到出路,小鼠这种行为属于 行为。(2)上述实验中,若把小鼠换成蟑螂,蟑螂难以在 时间内找到食物,说明动物越高等,学习能力越 。这种学习能力的强弱是由体内的 决定的。通过这个实验,得出的实验结论是:动物越高等,适应环境的能力越 ,学会某种行为时“尝试与错误”的次数就越 。(3)实验前将小鼠进行饥饿处理的目的是 。(4)牛牛认为以上实验(表1)不严谨,请指出一处本实验设计的不足之处: 。重新设计并完成实验后得出一组数据(如表2),由此得出结论: 。第四单元 动物的生活 综合检测答案全解全析一、选择题1.A 成年人大量失血后,骨髓腔中的黄骨髓又能转化成红骨髓,恢复造血功能。2.B 椎骨之间的连结属于半活动的连结;颅骨之间的连结属于不活动的连结;腕关节、指骨之间的连结属于活动的连结,即关节。3.B 在运动过程中,骨骼肌起动力作用,故题干中的事例说明了甲的骨骼肌较发达,产生的动力较大。4.A 当骨骼肌受到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动骨绕着关节活动,于是躯体就会产生运动。可见骨、关节和肌肉受到伤害都会影响运动,皮肤擦伤一般不会影响运动。5.D 人体完成任何一个动作都要有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调节,有骨、关节的共同参与,以及多组肌肉的协调配合,D错误。6.C 骨骼肌有受到刺激后收缩的特性。同一块骨骼肌的两端跨过关节分别固定在不同的骨上,C正确。7.A 吃饭时用筷子将菜送入口中是在做屈肘动作,此时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8.B 图中②③⑤是动物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建立起来的行为,因此都属于学习行为。9.B 动物的行为包括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的一种先天性本能,B叙述错误。10.C ①蚂蚁、②蜜蜂、④狒狒、⑥狮子的群体内形成了一定的组织,成员间有明确分工,有的还形成等级,它们都具有社群行为。11.A 新燕啄春泥、孔雀开屏、蜻蜓点水和青蛙抱对都与动物繁殖后代有关,都属于繁殖行为,而乌贼喷墨汁是为了逃避敌害、保护自己,属于防御行为。12.C 题中宠物狗的行为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学习获得的行为,C错误。13.D ①关节囊由结缔组织构成,包绕着整个关节,把相邻的两骨牢固地联系起来,A错误;④关节软骨可减少运动时骨与骨之间的摩擦,使关节灵活,B错误;关节一般是由①关节囊、②关节腔、关节面组成的,关节面包括③关节窝和⑤关节头,C错误。14.D 每一个动作都是由多组肌肉在神经系统及内分泌系统的调节下相互配合才能完成的,D错误。15.D 一般来说,动物越高等,学习能力就越强,“尝试与错误”的次数就越少。题表中三种动物从高等到低等的排列顺序是丙→乙→甲,故选D。二、非选择题16.答案 (1)骨松质 红骨髓 骨膜 软骨层 (2)屈肘 收缩 (3)肌腹 肌腱解析 (1)骨的基本结构包括骨膜、骨质和骨髓三部分。①骨松质结构疏松,呈蜂窝状,骨松质空隙中的红骨髓终生具有造血功能。③骨膜中的成骨细胞对骨的长粗和骨折后的修复有重要作用,骺端软骨层可使骨长长。(2)图乙表示屈肘动作,要完成屈肘动作,A肱二头肌收缩,B肱三头肌舒张。(3)骨骼肌包括中间较粗的肌腹和两端较细的肌腱,图丙中,④肌腹和⑤肌腱是一块骨骼肌的主要组成部分。17.答案 (1)④ (2)② (3)遗传物质 生活经验 (4)神经系统 激素解析 (1)从动物行为的功能来分,①狮子抓捕斑马、②狗绕道取食、③蜘蛛织网都是捕食行为;而④枯叶蝶形似枯叶属于防御行为。(2)从动物行为获得途径来看,①狮子抓捕斑马、③蜘蛛织网、④枯叶蝶形似枯叶都是动物生来就有的行为,属于先天性行为;而②狗绕道取食属于学习行为。(3)动物的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动物的学习行为是在生活过程中,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4)动物行为受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分泌的激素的调节。18.答案 (1)骨 关节 (2)肘关节 收缩 舒张 (3)⑤ 关节软骨 ② 关节囊(内壁) 灵活解析 (1)人体的运动系统是由骨、骨连结、骨骼肌三部分组成的,骨连结的主要形式是关节,故图甲中A是骨,B是关节。(2)屈肘时,骨骼肌牵动骨绕肘关节活动,此时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3)关节面上覆盖一层表面光滑的⑤关节软骨,可减少运动时两骨间的摩擦和缓冲运动时的震动;②关节囊的内壁能分泌滑液,滑液有润滑关节软骨的作用,可以减少骨与骨之间的摩擦,使关节的运动灵活自如。19.答案 (1)反复尝试 记忆 学习 (2)短 强 遗传物质 强 少 (3)小鼠会积极取食,更利于实验观察 (4)小鼠数量较少,偶然性较大 小鼠尝试走迷宫是一种学习行为解析 (1)小鼠不断尝试的行为是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获得的,属于学习行为,小鼠再次通过迷宫的过程中,将会通过记忆的方法快速地找到出路。(2)若把小鼠换成蟑螂,蟑螂难以经过短时间尝试获取食物,说明动物越高等,学习能力越强,更能够适应复杂的生活环境。这种学习能力的强弱是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通过这个实验得出结论:动物越高等,学习能力越强,适应环境的能力也就越强;动物越低等,学习能力就越弱,学会某种行为过程中“尝试与错误”的次数就越多。(3)实验所用的小鼠处于饥饿状态,这样小鼠会积极取食,更利于实验观察。(4)本实验的不足之处:实验动物(小鼠)的数量太少,偶然因素太大,结果不准确。重新设计并完成实验后得出一组数据,由此得出结论:小鼠尝试走迷宫是一种学习行为(答案不唯一,意思接近即可得分)。动物种类甲乙丙完成取食前的尝试次数25124次数找到食物的时间第一次267秒第二次193秒第三次90秒小鼠找到食物的时间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甲6分10秒4分55秒2分43秒乙5分23秒3分20秒1分52秒丙8分27秒5分43秒3分58秒
第四单元 动物的生活 综合检测(满分100分,限时45分钟)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1.(2022河北高邑期末)成年人大量失血后,下列可以转变成具有造血功能的结构的是( )A.黄骨髓 B.骨膜 C.骨密质 D.骨松质2.(2023河北石家庄桥西期中)下列骨连结中,属于不活动连结的是( )A.椎骨之间的连结 B.颅骨之间的连结 C.腕关节 D.指骨之间的连结3.两个同学在比谁的力气大,甲同学可举起70千克的重物,乙同学只能举起50千克的重物,这说明了( )A.甲的骨比乙的结实 B.甲的骨骼肌比乙的发达C.甲的关节比乙的灵活 D.甲的运动能力比乙强4.(2023江西吉安白鹭洲中学期中)如果地震级别高,有可能会造成建筑坍塌,从地震废墟中被救出的人如不能完成伸臂和屈肘的动作,原因最不可能是( )A.皮肤破损 B.肱二头肌拉伤 C.肱骨骨折 D.肘关节脱臼5.“有志青年从军建功,热血男儿矢志报国”,有志青年参军后经过严格的训练,能练就阳刚的气质、敏捷的反应、矫健的身形和结实的肌肉,这样能更好地投身国防,保家卫国。下列关于骨骼肌的说法错误的是( )A.骨骼肌包括肌腱和肌腹两部分 B.两端的肌腱附着在不同的骨上C.肌腹能够收缩和舒张 D.一块骨骼肌参与就能完成一个动作6.(2022山东日照中考)下列用木板、松紧带、螺丝钉等制作的肌肉牵拉骨运动的模型中,合理的是( )A. B. C. D.7.(2023河北石家庄桥西期中)我们吃饭时,用筷子将菜送入口中,上肢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所处的状态是( )A.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 B.二者都舒张C.肱二头肌舒张,肱三头肌收缩 D.二者都收缩8.(2022内蒙古赤峰中考)下列图片中属于学习行为的是( ) A.①②③ B.②③⑤ C.③⑤⑥ D.④⑤⑥9.对于动物行为特点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动物的行为是一个运动、变化的过程 B.它是一种先天性本能C.动物行为与其生存环境密不可分 D.它有一定的生理基础10.(2023河北高阳三利中学期末)下列动物中,具有社群行为的是( )①蚂蚁 ②蜜蜂 ③蝗虫 ④狒狒⑤大麻哈鱼 ⑥狮子A.①②③⑥ B.①②④⑤ C.①②④⑥ D.②③④⑥11.与“谁家新燕啄春泥”中体现的动物行为目的不相同的是( )A.乌贼喷墨 B.孔雀开屏 C.蜻蜓点水 D.青蛙抱对12.近日,山东威海一条宠物狗帮助主人买菜的视频爆红网络。下列对该宠物狗的行为解释错误的是( )A.通过学习和生活经验获得 B.不属于先天性行为C.仅由遗传物质决定的行为 D.与遗传物质和环境因素都有关系13.(2023福建尤溪期中)如图为髋关节结构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结构①使关节灵活 B.结构④使关节牢固C.关节是由①②③④构成的 D.⑤从③中分离导致脱臼14.(2022山东枣庄中考)下列关于动物的运动和行为的叙述,错误的是( )A.鸟类的迁徙行为是由遗传因素决定的 B.人体在运动时关节起支点作用C.动物越高等其学习行为越复杂 D.跳绳时只有一块肌肉在起作用15.(2020湖南湘潭中考)如表为动物绕道取食的实验结果,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丙的学习能力最强 B.动物的学习行为与遗传物质有关C.动物越低等,“尝试与错误”的次数越多 D.三种动物从低等到高等的排列顺序是丙→乙→甲二、非选择题(共55分)16.(2023福建南平期中改编)(16分)图甲为长骨的结构示意图,图乙、丙是上臂肌肉位置关系示意图,请据图回答:(1)图甲中[①]呈蜂窝状,称为 ,在其空隙里的骨髓为终生具有造血功能的 。对骨的长粗和骨折后的修复有重要作用的是位于[③] 中的成骨细胞,使骨长长的结构是骺端 。(2)图乙表示 (填“屈肘”或“伸臂”)动作,要完成该动作,A处于 状态。(3)图丙中,[④] 和[⑤] 是一块骨骼肌的主要组成部分。17.(2022福建连城期中)(12分)观察图中几种动物的行为,请据图回答问题: (1)从动物行为的功能来分,[ ]行为不同于其他三种行为。(2)从动物行为获得途径来看,[ ]行为不同于其他三种行为。(3)动物的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 决定;动物的学习行为是在生活过程中,通过积累 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4)动物行为受 和内分泌系统分泌的 的调节。18.(2023福建莆田锦江中学期中)(16分)生命在于运动。你喜欢运动吗?你了解自己的运动系统吗?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甲是运动系统组成的概念图,请完成:A ,B 。(2)图乙中,屈肘时骨骼肌牵动骨围绕 (具体部位)活动,此时肱二头肌处于 状态,肱三头肌处于 状态。(3)图丙表示关节模式图。关节头和关节窝上覆盖着[ ] ,可减少骨与骨之间的摩擦;[ ] 分泌的滑液进入关节腔中,使关节更加 。19.(2023山西云州期中改编)(11分)为研究动物的行为,豆豆同学进行了小鼠走迷宫获取食物的实验,在如图所示的迷宫的出口处放一些小鼠喜爱的食物,实验前将小鼠饥饿处理12小时,再放进迷宫入口,下列表格中的数据是该同学的实验记录。请分析并回答问题:表1表2(1)小鼠初次通过迷宫的过程中,是用 (填“反复尝试”“记忆”或“推理”)的方法学会通过迷宫的;小鼠再次通过迷宫的过程中,将会通过 (填“反复尝试”“记忆”或“推理”)的方法快速地找到出路,小鼠这种行为属于 行为。(2)上述实验中,若把小鼠换成蟑螂,蟑螂难以在 时间内找到食物,说明动物越高等,学习能力越 。这种学习能力的强弱是由体内的 决定的。通过这个实验,得出的实验结论是:动物越高等,适应环境的能力越 ,学会某种行为时“尝试与错误”的次数就越 。(3)实验前将小鼠进行饥饿处理的目的是 。(4)牛牛认为以上实验(表1)不严谨,请指出一处本实验设计的不足之处: 。重新设计并完成实验后得出一组数据(如表2),由此得出结论: 。第四单元 动物的生活 综合检测答案全解全析一、选择题1.A 成年人大量失血后,骨髓腔中的黄骨髓又能转化成红骨髓,恢复造血功能。2.B 椎骨之间的连结属于半活动的连结;颅骨之间的连结属于不活动的连结;腕关节、指骨之间的连结属于活动的连结,即关节。3.B 在运动过程中,骨骼肌起动力作用,故题干中的事例说明了甲的骨骼肌较发达,产生的动力较大。4.A 当骨骼肌受到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动骨绕着关节活动,于是躯体就会产生运动。可见骨、关节和肌肉受到伤害都会影响运动,皮肤擦伤一般不会影响运动。5.D 人体完成任何一个动作都要有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调节,有骨、关节的共同参与,以及多组肌肉的协调配合,D错误。6.C 骨骼肌有受到刺激后收缩的特性。同一块骨骼肌的两端跨过关节分别固定在不同的骨上,C正确。7.A 吃饭时用筷子将菜送入口中是在做屈肘动作,此时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8.B 图中②③⑤是动物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建立起来的行为,因此都属于学习行为。9.B 动物的行为包括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的一种先天性本能,B叙述错误。10.C ①蚂蚁、②蜜蜂、④狒狒、⑥狮子的群体内形成了一定的组织,成员间有明确分工,有的还形成等级,它们都具有社群行为。11.A 新燕啄春泥、孔雀开屏、蜻蜓点水和青蛙抱对都与动物繁殖后代有关,都属于繁殖行为,而乌贼喷墨汁是为了逃避敌害、保护自己,属于防御行为。12.C 题中宠物狗的行为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学习获得的行为,C错误。13.D ①关节囊由结缔组织构成,包绕着整个关节,把相邻的两骨牢固地联系起来,A错误;④关节软骨可减少运动时骨与骨之间的摩擦,使关节灵活,B错误;关节一般是由①关节囊、②关节腔、关节面组成的,关节面包括③关节窝和⑤关节头,C错误。14.D 每一个动作都是由多组肌肉在神经系统及内分泌系统的调节下相互配合才能完成的,D错误。15.D 一般来说,动物越高等,学习能力就越强,“尝试与错误”的次数就越少。题表中三种动物从高等到低等的排列顺序是丙→乙→甲,故选D。二、非选择题16.答案 (1)骨松质 红骨髓 骨膜 软骨层 (2)屈肘 收缩 (3)肌腹 肌腱解析 (1)骨的基本结构包括骨膜、骨质和骨髓三部分。①骨松质结构疏松,呈蜂窝状,骨松质空隙中的红骨髓终生具有造血功能。③骨膜中的成骨细胞对骨的长粗和骨折后的修复有重要作用,骺端软骨层可使骨长长。(2)图乙表示屈肘动作,要完成屈肘动作,A肱二头肌收缩,B肱三头肌舒张。(3)骨骼肌包括中间较粗的肌腹和两端较细的肌腱,图丙中,④肌腹和⑤肌腱是一块骨骼肌的主要组成部分。17.答案 (1)④ (2)② (3)遗传物质 生活经验 (4)神经系统 激素解析 (1)从动物行为的功能来分,①狮子抓捕斑马、②狗绕道取食、③蜘蛛织网都是捕食行为;而④枯叶蝶形似枯叶属于防御行为。(2)从动物行为获得途径来看,①狮子抓捕斑马、③蜘蛛织网、④枯叶蝶形似枯叶都是动物生来就有的行为,属于先天性行为;而②狗绕道取食属于学习行为。(3)动物的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动物的学习行为是在生活过程中,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4)动物行为受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分泌的激素的调节。18.答案 (1)骨 关节 (2)肘关节 收缩 舒张 (3)⑤ 关节软骨 ② 关节囊(内壁) 灵活解析 (1)人体的运动系统是由骨、骨连结、骨骼肌三部分组成的,骨连结的主要形式是关节,故图甲中A是骨,B是关节。(2)屈肘时,骨骼肌牵动骨绕肘关节活动,此时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3)关节面上覆盖一层表面光滑的⑤关节软骨,可减少运动时两骨间的摩擦和缓冲运动时的震动;②关节囊的内壁能分泌滑液,滑液有润滑关节软骨的作用,可以减少骨与骨之间的摩擦,使关节的运动灵活自如。19.答案 (1)反复尝试 记忆 学习 (2)短 强 遗传物质 强 少 (3)小鼠会积极取食,更利于实验观察 (4)小鼠数量较少,偶然性较大 小鼠尝试走迷宫是一种学习行为解析 (1)小鼠不断尝试的行为是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获得的,属于学习行为,小鼠再次通过迷宫的过程中,将会通过记忆的方法快速地找到出路。(2)若把小鼠换成蟑螂,蟑螂难以经过短时间尝试获取食物,说明动物越高等,学习能力越强,更能够适应复杂的生活环境。这种学习能力的强弱是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通过这个实验得出结论:动物越高等,学习能力越强,适应环境的能力也就越强;动物越低等,学习能力就越弱,学会某种行为过程中“尝试与错误”的次数就越多。(3)实验所用的小鼠处于饥饿状态,这样小鼠会积极取食,更利于实验观察。(4)本实验的不足之处:实验动物(小鼠)的数量太少,偶然因素太大,结果不准确。重新设计并完成实验后得出一组数据,由此得出结论:小鼠尝试走迷宫是一种学习行为(答案不唯一,意思接近即可得分)。动物种类甲乙丙完成取食前的尝试次数25124次数找到食物的时间第一次267秒第二次193秒第三次90秒小鼠找到食物的时间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甲6分10秒4分55秒2分43秒乙5分23秒3分20秒1分52秒丙8分27秒5分43秒3分58秒
相关资料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