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山东省淄博市高青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含答案)

    山东省淄博市高青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含答案)第1页
    山东省淄博市高青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含答案)第2页
    山东省淄博市高青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含答案)第3页
    还剩15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山东省淄博市高青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山东省淄博市高青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含答案),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材料分析题,综合读图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单选题
    “卡西尼号”土星探测器飞过“土卫二”上空,拍下了水蒸气和冰粒从冰层裂隙中喷出羽状喷流景观(如图所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土卫二”( )
    ①属于行星
    ②内部温度、压力可能较高
    ③表面温度很低
    ④属于地月系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2.土星与地球( )
    A.表面温度相近B.大气成分相似C.自转周期相同D.公转方向同向
    2020年5月28日,美国宇航局太阳动力学观测站数据显示,太阳表面出现了一次极为激烈的耀斑活动。下图示意太阳大气层结构,甲、乙、丙代表不同的太阳大气层。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此次耀斑发生的位置是( )
    A.甲 光球层B.乙 色球层C.丙 日冕层D.丙 光球层
    4.此次太阳耀斑对地球带来的影响可能有( )
    ①产生磁暴,干扰指南针方向
    ②潮汐涨落规律紊乱
    ③扰动电离层,通信中断
    ④全球气候变暖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二叠纪末期(2.52亿年前),地球上发生了有史以来最严重的灭绝事件,导致96%的海洋生物和70%的陆地脊椎动物灭绝。科学家研究发现:此次生物灭绝与西伯利亚火山长期喷发有关,大量火山灰喷发到大气层中,使世界在灰烬中包裹了一百万年。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推测此次生物灭绝最有可能是因为( )
    A.火山喷发大量有毒有害气体B.陆地消失
    C.火山喷发加剧海洋暖化酸化D.生物进化
    6.西伯利亚火山长期喷发的原因是( )
    A.地内物质活跃B.地壳比较薄弱C.板块构造运动D.沧海变为陆地
    在地质时期,地球表面经历了几次冰川广布的大冰期气候,大冰期之间相隔约2-3亿年,为相对温暖的间冰期。下图示意地质时期的气候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下列地质时期处于大冰期的是( )
    A.寒武纪B.第四纪C.白垩纪D.侏罗纪
    8.我国华北地区煤层具有分布广、储量丰和质量好等优点,其含煤地层中发现有蕨类植物化石,据此推断华北地区煤层最可能形成于( )
    A.古近纪B.侏罗—白垩纪C.寒武纪D.石炭—二叠纪
    地球物理学家利用地震波划分地球内部圈层。读地震波速度与地球内部构造图(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9.若图中A、B表示地震波,C、D代表不连续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波为纵波,B波为横波B.C界面A波加速,B波减速
    C.D界面A波消失,B波加速D.A波只能通过固体物质传播
    10.关于地球内部构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①圈层厚度大致与地表海拔呈负相关关系
    B.②圈层上部有岩浆的主要发源地
    C.③圈层为固态
    D.④圈层为液态
    2021年12月4日,位于印度尼西亚东爪哇的塞梅鲁火山喷发(下图),大量浓烟笼罩附近的村庄,在当地形成火山灰雨。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火山喷发物来自( )
    A.地壳B.软流层C.地核D.地幔下部
    12.受本次火山喷发影响的圈层有( )
    ①大气圈
    ②水圈
    ③生物圈
    ④岩石圈
    A.①②B.②③C.①②③D.①②③④
    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于2022年6月5日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约577秒后进入距离地球表面有300~360公里的预定轨道。读大气垂直分层图(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3.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经过①层大气时( )
    ①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递减
    ②空气对流运动显著
    ③低纬地区厚度小于高纬地区
    ④二氧化碳和水汽绝大部分集中在此层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
    14.神舟十四号飞船运行轨道所在的大气层( )
    A.大气密度大、气压高
    B.存在电离层,反射无线电波
    C.气流以平流运动为主
    D.有时会发生云、雨、雾、雪等天气现象
    2020年5月27日11时,中国2020珠峰高程测量登山队8名队员成功登顶“世界第三极”,珠峰大本营(左图)作为登山者攀登珠穆朗玛峰的出发点和后方基地再次引起关注。右图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5.登山队员在登顶过程中遇到的主要困难之一是气温较低,从大气受热过程分析,下列解释正确的是( )
    A.①辐射弱B.②作用强C.③辐射弱D.④辐射弱
    16.珠峰大本营附近岩石广布,其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
    A.风力侵蚀B.流水堆积C.冰川侵蚀D.冰川堆积
    太阳辐射强度是指地面单位时间、单位面积获得的太阳辐射能量。下图示意某地连续两天太阳辐射强度的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7.关于该地一天中太阳辐射强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日出后持续增强B.正午前后达到最大值
    C.日落前达到最小值D.一天之中变化不大
    18.第二天的天气状况可能是( )
    ①晴朗
    ②多云
    ③大风
    ④雾霾
    A.①③B.②③C.②④D.③④
    19.与第一天相比,第二天的昼夜温差特点及相关原因( )
    A.大 吸收的太阳辐射多B.小 吸收的太阳辐射少
    C.大 吸收的地面辐射多D.小 大气逆辐射作用弱
    下图示意威海某中学研学小组在某时刻拍摄的海滨风光。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0.下列示意图能解释图中现象成因的是( )
    A.B.
    C.D.
    21.海陆风对沿海城市的影响是( )
    A.带来特大暴雨B.带来风暴潮C.调节气温D.加剧潮汐
    2021年10月,继“狮子山”8日登陆我国海南沿海后,“圆规”又于13日以台风的强度登陆海南沿海,或成为近五年以来登陆海南的最强台风。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2.下列关于“圆规”登陆海南沿海的现象,叙述正确的是( )
    A.涉及的水循环环节与南水北调工程完全相同
    B.参与水循环的水量最大
    C.水体循环更新周期最短
    D.水循环类型属于海陆间大循环
    23.从水循环的角度看,台风对地理环境的主要影响有( )
    ①塑造地表形态
    ②促进水圈、大气圈之间能量交换
    ③促进陆地水资源的更新
    ④向海洋输送大量泥沙等物质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下图示意大西洋表层海水密度、温度和盐度随纬度的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4.图中曲线③( )
    A.与①成正相关,与②成正相关B.与①成负相关,与②成正相关
    C.与①成正相关,与②成负相关D.与①成负相关,与②成负相关
    25.下列有关5°N附近大西洋表层海水的盐度特点及其主要成因是( )
    A.盐度低——降水量大于蒸发量B.盐度低——径流汇入量多于蒸发量
    C.盐度高——降水量小于蒸发量D.盐度高——暖流流经
    二、材料分析题
    26.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影响太阳辐射的因素主要有纬度位置、天气状况和海拔高低等。下表为大气上界太阳辐射分布统计,下图示意我国多年平均太阳辐射总量分布(单位:亿焦/米2)。
    (1)根据表中数据,补充下图纵坐标数据、名称(单位),绘制大气上界太阳辐射随纬度分布曲线,并描述其分布规律。
    (2)描述我国多年平均太阳辐射总量分布规律。
    (3)分析四川盆地多年平均太阳辐射总量低的原因。
    27.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西藏自治区拉萨市,平均海拔约3650米,全年日照时间在3000小时以上,素有“日光城”的美誉。近年来,拉萨市大力发展大棚蔬菜种植。拉萨本地蔬菜夏季供应量达到市场的80%,冬季供应量仅占市场48%。为了促进拉萨大棚种植业发展,山东寿光派技术员到拉萨指导蔬菜种植。下图示意当地蔬菜大棚。
    (1)在下图中用箭头补画出A、B两地之间的热力环流。
    (2)寿光技术员到拉萨后出门需要做好防晒准备,分析其原因。
    (3)技术员指导农民在冬季午后向温室大棚内喷洒适量的水,以抵御严寒保证蔬菜安全过冬。试用大气受热过程的基本原理说明理由。
    三、综合读图题
    28.下图为甲、乙两地岩层分布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试说明该区域最老的岩层形成的年代是_________,三叶虫生活时期是________环境。
    (2)A—G层和W—Z层中可能形成于同一地质年代的地层有哪些?说出你的判断理由。
    (3)根据材料分析,图示地区的地理环境经历了什么演变?
    29.读等压线图(单位:百帕)(下图),回答问题。
    (1)假设本图是近地面等压线图,B处吹西北风,则A点位于________(南或北)半球。下图中能正确表示AB高空等压面状况的示意图是________。
    (2)假设本图是高空等压线图,B处吹正南风,则A点位于______(南或北)半球。
    (3)在不考虑摩擦力和地转偏向力的情况下,A点吹________风。
    (4)B点与C点相比,风速较大的是________,判断依据是________。
    30.九寨沟位于四川省北部、青藏高原向四川盆地过渡地带,是以湖泊、滩流等水体系统和森林生态系统为主的国家地质公园。左图为九寨沟著名景点五花海景观图,右图为九寨沟降水量柱状、气温曲线统计图。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1)运用水循环原理,说明九寨沟著名景点五花海周边植被对水循环各个环节的影响。
    (2)九寨沟所在地区主要的森林类型是________,这些森林植被对环境有哪些功能________?
    参考答案
    1.答案:C
    解析:“土卫二”水蒸气和冰粒时常从冰层裂隙中喷出,可能内部可能温度、压力较高,②正确;没有大气的保温作用,且距离太阳较远,表面温度很低,③正确;属于卫星,不属于行星,也不属于地月系,①④错误。C正确、ABD错误。故选C。
    2.答案:D
    解析:八大行星的大气成分不同,B错误:由于日地距离差异,故表面温度不同,A错误;自转周期不同,C错误:地球与其他行星的公转具有同向性、共面性和近圆性特征,D正确。故选D。
    3.答案:B
    解析:耀斑发生在太阳大气的色球层。图中甲位于最内层,为光球层,乙为色球层,丙为日冕层,B正确,ACD错误,故选B。
    4.答案:A
    解析:太阳耀斑爆发会向外抛射带电粒子,干扰地球磁场,产生磁暴现象,影响指南针方向,①正确。潮汐涨落指海水在天体(主要是月球和太阳)引潮力作用下所产生的周期性运动,与太阳活动无关,②错误。抛射的带电粒子扰动地球大气的电离层,影响无线电短波通信,③正确。全球气候变暖主要是温室气体排放造成的,与太阳活动无关,④错误,A正确,BCD错误,故选A。
    5.答案:C
    解析:由材料可知,此次生物灭绝与西伯利亚火山长期喷发有关,大量火山灰喷发到大气层中,使世界在灰烬中包裹了一百万年。二叠纪末期,地球上发生了有史以来最严重的灭绝事件,导致96%的海洋生物和70%的陆地脊椎动物灭绝,推测此次生物灭绝最有可能是因为火山喷发加剧海洋暖化酸化,C正确。故选C。
    6.答案:C
    解析:由所学知识可知,板块交界地带,多火山。西伯利亚火山是由于板块交界处,地壳运动比较活跃,构造运动形成的,C正确。西伯利亚火山长期喷发与地内物质是否活跃无关,A错误。火山岩浆沿着地壳比较薄弱的地带喷出地表,不是西伯利亚火山长期喷发的原因,B错误。地壳的上升下沉运动会使沧海变为陆地,D错误。
    7.答案:B
    解析:大冰期为寒冷时期,间冰期为温暖时期。由图可知,寒武纪、白垩纪、侏罗纪时期气温较高,属于温暖时期,A、C、D错误。第四纪气温较低,属于大冰期,B正确,故选B。
    8.答案:D
    解析:华北地区煤层中含有蕨类植物,蕨类植物是晚古生代时期的主要植物类型,石炭——二叠纪位于古生代,D正确;古近纪位于新生代,典型植物为被子植物,A错误;侏罗——白垩纪位于中生代,典型植物为裸子植物,B错误;寒武纪位于古生代早期,C错误。故选D。
    9.答案:D
    解析:由图示信息及所学知识可知,A波在经过D界线完全消失,说明A只能通过固体物质传播,可判断是横波,D正确。B是纵波,A错误。经过C界面时,A波、B波都加速,B错误。经过D界面时,A波消失,B波迅速下降,C错误。故选D。
    10.答案:B
    解析:由所学知识可知,①圈层是地壳,它的厚度大致与地表海拔呈正相关关系,A错误。②圈层是地幔,上地幔上部被认为岩浆的主要发源地,B正确。③圈层为外核,呈液态或熔融状态,④圈层为内核,一般认为内核为固态,C错误,D错误。故选B。
    11.答案:B
    解析:火山喷发物为岩浆,位于上地幔上部的软流层是岩浆的发源地,B正确,ACD错误,故选B。
    12.答案:D
    解析:本次火山喷发物来自于软流层,向上喷发的过程经过岩石圈;喷发的火山灰进入大气圈;火山灰在当地形成火山灰雨,降落至地表陆地、湖泊海洋、植被上,即水圈和生物圈,D正确,ABC错误,故选D。
    13.答案:B
    解析:①是对流层,空气对流运动显著,气温随海拔升高而降低,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约下降0.6℃,①、②正确;对流层的平均厚度约为12千米,低纬地区厚度可达17至18千米,③错误;对流层容易形成云、雨、雪等天气现象,④正确。故选B。
    14.答案:B
    解析:神舟十四号飞船运行轨道所在的大气层是高层大气,海拔越高,大气密度越小、气压越低,高层大气密度小、气压低,A错误;高层大气中存在电离层,能够反射无线电波,B正确;平流层气流以平流运动为主,C错误;只有对流层会发生云、雨、雾、雪等天气现象,D错误。
    15.答案:C
    解析:由图示信息及所学知识可知,珠峰海拔高,气温低。从大气受热过程的原理,珠峰上空气稀薄,天气晴朗,云量少,大气逆辐射很弱,保温作用差。①太阳辐射,②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③大气逆辐射,④地面辐射中被大气吸收的部分。①为到达大气上界的太阳辐射,不受大气等的影响,不是珠峰气温低的原因,A错误。根据以上分析可知,珠峰海拔高,空气稀薄,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弱,②作用弱,B错误。白天太阳辐射强,地面吸收辐射强,地面温度高,地面辐射较强,④辐射强,D错误。珠峰海拔高,空气稀薄,大气逆辐射作用非常弱,对地面保温作用差,是珠峰气温低的主要原因,③大气逆辐射弱,C正确。故选C。
    16.答案:D
    解析:由所学知识可知,风力侵蚀作用主要发生在干旱地区,A错误。图中岩石颗粒大,岩石颗粒分选性差,不符合流水分选性强的特征,B错误。冰川侵蚀地貌主要有冰斗、角峰、U型谷、峡湾等,图中松散岩石堆积形态,不符合冰川侵蚀地貌形态,C错误。图中岩石颗粒大,分选性差,山上冰川广布,符合冰川堆积地貌特征,D正确。故选D。
    17.答案:B
    解析:由图可知,太阳辐射日出后开始增强,正午过后逐渐减弱,并非持续增强,A错误。该地连续两天的太阳辐射强度最大值均出现在12:00左右,正午前后达到最大值,B正确。正午前后达到最大值,C错误。日出后、日落前太阳辐射强度小,正午前后太阳辐射强度大,一天中变化较大,D错误。故选B。
    18.答案:C
    解析:由图可知,第二天的太阳辐射强度小于第一天,连续两天的昼夜长短区别不大,应是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的影响,多云、雾霾天气会增加大气密度,削弱作用增强,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减少,②④正确。晴朗天气,大气的削弱作用小,太阳辐射的强度大,①错误。大风天气不会影响太阳辐射的强度,③错误,C正确,ABD错误。故选C。
    19.答案:B
    解析:与第一天相比,第二天的太阳辐射强度较小,可能受阴雨天气或雾霾的影响,白天大气的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增大,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减少,地面辐射减弱,大气吸收的地面辐射减少,白天温度较低;夜晚大气逆辐射增强,保温作用增强,夜晚的气温较高,导致昼夜温差减小,B正确,ACD错误。故选B。
    20.答案:A
    解析:由图示植被的枝叶朝向陆地一侧可知,此时为海风,海洋白天因比热大升温慢,气温较低形成高压、陆地白天因比热小增温快形成低压,风由海洋吹向陆地,A正确,B错误;由前述可知此时为白天可知,C、D错误。故选A。
    21.答案:C
    解析:特大暴雨或风暴潮多因台风(飓风)等特殊的天气系统形成,海陆风是因海洋陆地比热差异导致的,A、B错误;受海陆热力性质的影响,白天陆地升温快于海洋,陆地近地面形成低压,海洋近地面形成高压,风从高压吹向低压,来自海洋的风比较凉爽湿润,对滨海地区能够起到降温的作用;夜晚陆地降温快于海洋,陆地近地面形成高压,海洋近地面形成低压,风从陆地吹向海洋,来自陆地的风比较温热干,对滨海地区能够起到增温的作用。海陆风共同作用的结果是使滨海地区的气温日较差较小,C正确;潮汐白天、夜晚均有涨落,海陆风对其影响增减均有,D错误。故选C。
    22.答案:D
    解析:“圆规”登陆海南沿海参与的水循环类型是海陆间循环(大循环),主要的环节是降水、水汽输送,D正确,南水北调工程涉及的水循环环节主要是地表径流,A错误;海上内循环的水量最大,B错误;水体循环更新周期最短的是河流水,C错误。故选D。
    23.答案:C
    解析:台风是来自海洋的热带气旋,并由低纬逐渐向高纬和陆地移动,是水循环的水汽输送环节,将大量的水汽带到大陆,并形成降水,所以台风会促进陆地水资源的更新,能够促进水圈、大气圈之间能量交换,②③正确:但塑造地表形态和向海洋输送大量泥沙的主要是地表径流环节,与台风的直接关系不大,①④排除,C正确,ABD错误。故选C。
    24.答案:B
    解析:依据图示信息及所学知识,推测图中三条曲线的含义:①曲线由赤道向两极呈降低趋势,为海水温度曲线;②曲线副热带海区数值最高,向低纬、高纬递减,呈马鞍状分布,为海水盐度曲线;③曲线低纬度地区数值较小,高纬度地区数值较大,为海水密度曲线。由图可知,曲线③与①成负相关,与②成正相关,B正确。A、C、D。错误故选B。
    25.答案:A
    解析:依据图示信息可知,5°N附近大西洋表层海水的盐度最低,C、D错误。由所学知识可知,影响盐度的因素有:降水量与蒸发量、入海径流、洋流等。该处处于赤道低压控制地区,全年降水多,降水量大于蒸发量,盐度低,A正确。径流汇入量多,可以对海水起到稀释的作用,不是与蒸发量比较,B错误。故选A。
    26.答案:(1)绘图参照下图,分布规律:太阳辐射由低纬向高纬递减。
    (2)总体由东南向西北递增;四川盆地为低值中心、青藏高原为高值中心。
    (3)盆地地形,水汽不易散发;多阴天、云雾量大,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强。
    解析:(1)根据表中数据,在不同纬度,用点标出其对应的年总辐射量,然后用平滑的曲线连接起来即可。据图表可知年总辐射量分布规律为由低纬向高纬递减。
    (2)本题考查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规律,一般先要描述哪里多哪里少,或者从哪到哪递增或者递减,然后描述哪里最多,哪里最少。据图可知,我国多年平均太阳辐射总量总体由东南向西北递增;最低值在四川盆地,最高值在青藏高原。
    (3)根据材料已知,影响太阳辐射的因素主要有纬度位置、天气状况和海拔高低等。四川盆地为盆地地形,水汽不易散发,多阴天,云雾量大,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强,所以多年平均太阳辐射总量低。
    27.答案:(1)。
    (2)海拔较高,空气稀薄,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弱,到达地面太阳辐射强。
    (3)此时,温度较高,利于水分蒸发,大棚中空气的湿度增加,水汽对地面长波辐射吸收能力强,并且通过大气逆辐射把热量还给地面,从而起到保温作用(或大气保温作用)。
    解析:(1)根据热力环流形成机制,近地面温度高,空气受热膨胀上升,近地面形成低压,高空形成高压;温度低,空气收缩下沉,近地面形成高压,高空形成低压;大气在水平方向上从高压流向低压,从而形成热力环流。由于大棚内的温室效应,棚内即B地气温高,是低压区,盛行上升气流,棚外即A地盛行下沉气流。形成如下图所示热力环流。
    (2)拉萨地处青藏高原,海拔高,空气稀薄,云量少;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小;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较强,因此需防晒。
    (3)向温室大棚内喷洒适量的水主要利用了大气的保温作用原理。空气中的水汽和二氧化碳等可以强烈吸收地面长波辐射,并以大气逆辐射形式返回地面,起到保温作用。冬季温度较低,午后是一天中气温最高的时候,向温室大棚内喷洒适量的水,有利于水分蒸发,随着大棚内空气湿度的增加,可以增强棚内空气对地面长波辐射的吸收能力,并增强大气逆辐射作用,从而更有助于加强保温作用,提高大棚的夜间温度。
    28.答案:(1)A 温暖的浅海
    (2)B和W、F和Y、G和Z属同一年代。理由:每对地层中含有相同的古生物化石。
    (3)地理环境经历了由海洋环境向陆地环境的演变。
    解析:(1)根据所学可知,越是古老的岩层,其形成的位置越靠下,所包含的生物化石越简单。读图可知,最老的岩层形成的年代是图示A地质年代。根据所学可知,三叶虫生活环境为温暖的浅海。
    (2)同一地层中,往往包含有相同的生物化石。对比甲乙两地的岩层分布图可知,B和W、F和Y、G和Z属同一年代。
    (3)读图可知,下层岩层包含有三叶虫、鱼类化石,而最上层哺乳类动物化石、鸟类化石,据此可推知地理环境经历了由海洋环境向陆地环境的演变。
    29.答案:(1)北 C
    (2)南
    (3)西南
    (4)B B处等压线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大,风力大
    解析:(1)由题中材料可知,本图是近地面等压线图,B处吹西北风,说明风向右偏,根据地表运动物体的偏转规律:南左北右,则A点位于北半球。近地面和对应的高空气压相反,近地面的A气压低,B气压高,A对应的高空气压高,B气压低,高空等压面向B倾斜,故图中能正确表示AB高空等压面状况的示意图是C。
    (2)假设本图是高空等压线图,B处吹正南风,是风向向左发生偏转,故该地位于南半球。
    (3)在不考虑摩擦力和地转偏向力的情况下,风向只受水平气压梯度力的作用,由高压指向低压,故A点吹西南风。
    (4)读图及所学知识可知,B点与C点相比,由于B处等压线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大,风力大,故风速较大的是B。
    30.答案:(1)植被能够滞留降水(例如林冠截留,枯枝落叶阻滞、吸收雨水);林地疏松有利于雨水下渗到地下,增大地下径流;地表径流流速变缓,减弱地表径流量;植被自身的蒸发和蒸腾作用,返回大气的水汽形成云雨,水循环速度加快。
    (2)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调节气候、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维持生物多样性等
    解析:(1)运用水循环原理,说明植被对水循环各个环节的影响,主要结合蒸腾、降水、下渗、径流等环节分析。植被自身的蒸发和蒸腾作用,增加大气的水汽,增加降水,水循环速度加快;植被能够通过林冠截留,枯枝落叶阻滞、吸收雨水等截留降水;植被有利于减缓地表径流速度,增加雨水下渗,增大地下径流等。
    (2)九寨沟位于四川盆地边缘,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森林类型应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九寨沟地处青藏高原向四川盆地的过渡地带,海拔较高,多为河流上游,可以起到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的作用;森林对气候的调节作用较强,夏季气温相对降低,冬季气温相对升高,且通过蒸腾作用增加当地空气的水汽含量。森林为野生动物提供栖息环境,维持生物多样性。
    纬度

    10°N
    20°N
    30°N
    40°N
    50°N
    60°N
    70°N
    80°N
    90°N
    年总辐射量(亿焦/米2)
    131.7
    129.9
    124.5
    1158
    104.1
    90.1
    74.9
    62.6
    56.4
    54.8

    相关试卷

    14,山东省淄博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

    这是一份14,山东省淄博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共12页。

    山东省淄博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

    这是一份山东省淄博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共8页。

    山东省泰安市部分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山东省泰安市部分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含答案),文件包含山东省泰安市部分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docx、地理期中答案pdf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9页, 欢迎下载使用。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