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伊犁州霍城县江苏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9月月考化学试卷
展开
这是一份新疆伊犁州霍城县江苏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9月月考化学试卷,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 化学在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及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中正发挥着积极作用。下列做法与可持续发展宗旨相违背的是( )
A. 加大清洁能源的开发利用,提高资源的利用率
B. 推广碳捕集和储存技术,逐步实现二氧化碳零排放
C. 加大铅酸蓄电池、含汞锌锰干电池的生产,满足消费需求
D. 对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净化处理,减少污染物的排放
【答案】C
【解析】
【详解】A.因不可再生能源与可再生能源区别在于能否短期内从自然界得到补充,加大清洁能源的开发利用,如开发太阳能,它是可再生能源,可减少化石能源的利用,减少了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物质的排放,符合社会可持续发展理念,故A正确;
B.二氧化碳气体是产生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推广碳捕集和储存技术,逐步实现二氧化碳零排放,减少了二氧化碳的排放,符合社会可持续发展理念,故B正确;
C.加大铅酸蓄电池、含汞锌锰干电池的生产,废旧电池含有的铅、汞、锌、锰污染和废旧蓄电池电解液污染,会造成污染,不符合社会可持续发展理念,故C错误;
D.水污染主要来自工业、农业、生活污染物的排放,工业废水生活污水经过处理后可以节约资源,保护水源,符合社会可持续发展理念,故D正确;
故选:C。
2. 下列关于化学反应速率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化学反应速率是指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浓度的减少或生成物浓度的增加
B. 化学反应速率为“0.8 ml/(L·s)”表示的意思是:时间为1s时,某物质的浓度为0.8 ml/L
C. 增加固体反应物的质量可以加快化学反应速率
D. 对于任何化学反应来说,反应速率越大,反应现象越明显
【答案】A
【解析】
【详解】A.化学反应速率是化学反应进行的快慢程度,用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浓度的减少或生成物浓度的增加来表示,A正确;
B.化学反应速率为“0.8 ml/(L·s)”表示的意思是:一段时间内,1s时间,某物质的浓度平均变化量为0.8 ml/L,B错误;
C.增加固体反应物的质量对化学反应速率无影响,C错误;
D.反应速率快的现象不一定明显,如NaOH与HCl的反应,反应速率慢的现象可能明显,如铁生锈,D错误;
答案选A。
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增大反应物浓度,可增大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的百分数,从而使有效碰撞次数增大
B. 有气体参加的化学反应,若增大压强(即缩小反应容器的体积),可增大活化分子的百分数,从而使反应速率增大
C. 升高温度能使化学反应速率增大的主要原因是增加了反应物分子中活化分子的百分数
D. 催化剂不影响反应活化能但能增大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百分数,从而增大化学反应速率
【答案】C
【解析】
【详解】A.增大反应物浓度,可增大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的数目,而不是百分数,从而使有效碰撞次数增大,A错误;
B.有气体参加的化学反应,若增大压强(即缩小反应容器的体积),可增大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的数目,从而使反应速率增大,B错误;
C.升高温度能使化学反应速率增大的主要原因是增加了反应物分子中活化分子的百分数,同时提高有效碰撞几率,C正确;
D.催化剂改变反应历程,降低了反应活化能,增大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百分数,从而增大化学反应速率,D错误;
故选C。
4. 在温度不变的条件下,在恒容的容器中进行下列反应:N2O4(g)2NO2(g),若N2O4的浓度由0.1ml·L-1降到0.07ml·L-1需要15s,那么N2O4的浓度由0.07ml·L-1降到0.05ml·L-1所需的反应时间( )
A. 等于5sB. 等于10sC. 小于10sD. 大于10s
【答案】D
【解析】
【详解】N2O4的浓度由0.1ml·L-1降到0.07ml·L-1需要15s,即N2O4的浓度变化为0.03ml·L-1,N2O4的浓度由0.07ml·L-1降到0.05ml·L-1,即N2O4的浓度变化为0.02ml·L-1,若反应速率不变,则所需时间为15s×0.02/0.03=10s,但随着浓度的减小,反应速率逐渐减小,故所需时间大于10s。故答案选D。
5. 已知CH4(g)+2O2(g)=CO2(g)+2H2O(g) ΔH=Q1;2H2(g)+O2(g)=2H2O(g) ΔH=Q2;H2O(g)=H2O(l) ΔH=Q3。常温下,取体积比为4﹕1的甲烷和氢气的混合气体112L(标准状况下),经完全燃烧后恢复到常温,放出的热量为
A. 4Q1+0.5Q2B. 4Q1+Q2+10Q3C. 4Q1+2Q2D. 4Q1+0.5Q2+9Q3
【答案】D
【解析】
【详解】标准状况下,112 L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为=5 ml,体积之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甲烷和氢气的体积比为4:1,物质的量之比也为4:1,则甲烷为4 ml,氢气为1 ml,4mlCH4完全燃烧生成8ml H2O(g)放出的热量为4Q1,1mlH2完全燃烧生成1ml H2O(g)放出的热量为0.5Q2,9mlH2O(g)变为9mlH2O(l)放出的热量为9Q3,则完全燃烧后恢复到常温,放出的热量为4Q1+0.5Q2+9Q3,
答案选D。
6. 把0.6 ml X气体和0.4 ml Y气体混合于容积为2 L的容器中,使其发生如下反应:。2 min末生成0.2 mlW,若测知以Z浓度变化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1 ml/(L·min),则n的值为
A. 4B. 3C. 2D. 1
【答案】A
【解析】
【详解】2 min末生成0.2 mlW,则以W浓度变化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已知以Z浓度变化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根据用不同物质表示同一化学反应的反应速率,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系数之比,:=,:=,解得n=4,A选项为4,A正确;
答案选A。
7. 已知在25 ℃、101 kPa条件下,①4Al(s)+3O2(g)=2Al2O3(s) ΔH=-2 834.9 kJ·ml-1,②4Al(s)+2O3(g)=2Al2O3(s) ΔH=-3 119.1 kJ·ml-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等质量O2比O3的能量低,由O2变为O3是吸热反应
B. 等质量的O2比O3的能量高,由O2变为O3是放热反应
C. O3比O2稳定,由O2变为O3是吸热反应
D. O2比O3稳定,由O2变为O3是放热反应
【答案】A
【解析】
【详解】已知在25 ℃、101 kPa条件下,①4Al(s)+3O2(g)=2Al2O3(s) ΔH=-2 834.9 kJ·ml-1,②4Al(s)+2O3(g)=2Al2O3(s) ΔH=-3 119.1 kJ·ml-1,根据盖斯定律,由热化学方程式①-②得:3O2(g)= 2O3(g) ΔH=+284.2 kJ·ml-1,等质量的O2比O3的能量低,由O2变为O3是吸热反应,A正确;
故选A。
8. 把下列四种X溶液分别加入四个盛有10 mL 2 ml/L的盐酸的烧杯中,此时X和盐酸缓慢反应。其中反应速率最大的是
A. 10℃ 20 mL 3 ml/LX溶液B. 20℃ 30 mL 2 ml/L的X溶液
C. 20℃ 10 mL 4 ml/L的X溶液D. 10℃ 10 mL 2 ml/L的X溶液
【答案】C
【解析】
【详解】温度、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温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快;反应物浓度越大,反应速率越快;根据选项可知,最高温度为20℃,最大浓度为4ml/L,则20℃ 10 mL 4 ml/L的X溶液和盐酸反应速率最大,答案选C。
9. 在同温同压下,下列各组热化学方程式中ΔH1>ΔH2的是
A. 2H2(g)+O2(g)=2H2O(l) ΔH1 2H2(g)+O2(g)=2H2O(g) ΔH2
B. S(g)+O2(g)=SO2(g) ΔH1 S(s)+O2(g)=SO2(g) ΔH2
C. C(s)+O2(g)=CO(g) ΔH1 C(s)+O2(g)=CO2(g) ΔH2
D. H2(g)+Cl2(g)=2HCl(g) ΔH1 H2(g)+Cl2(g)=HCl(g) ΔH2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A.两个反应中只有生成物中水的状态不同,气态比液态能量高,生成液态水放出的热量多,焓变为负,放热越多,△H越小,则ΔH1<ΔH2,故A不符合题意;
B.两个反应中只有反应物中S的状态不同,气态比固态能量高,焓变为负,则气态S反应时放热多,可以知道ΔH1<ΔH2,故B不符合题意;
C.完全燃烧放出热量多,燃烧反应的焓变为负,放热越多,△H越小,则ΔH1>ΔH2,故C符合题意;
D.物质的状态相同时,物质的量多反应放出的热量多,放热越多,△H越小,则ΔH1<ΔH2,故D不符合题意;
答案选C
10. 下列能源组合中,均属于新能源的一组是( )
①天然气;②煤;③核能;④石油;⑤太阳能;⑥生物质能;⑦风能;⑧氢能.
A. ①②③④B. ①⑤⑥⑦⑧C. ③④⑤⑥⑦⑧D. ③⑤⑥⑦⑧
【答案】D
【解析】
【详解】天然气、煤、石油、均是化石燃料,不属于新能源,其余③核能、⑤太阳能、⑥生物质能、⑦风能、⑧氢能均是新能源,答案选D。
【点晴】新能源是相对于常规能源说的,一般具有资源丰富、可以再生,没有污染或很少污染等。常见的新能源有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氢能、地热能和潮汐能等许多种,注意相关基础知识的积累。
11. 下列关于中和热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10 L 0.05 ml⋅L 溶液与20 L 0.05 ml⋅L 反应时的反应热是中和热
B. 1 ml HCl气体通入1 L 0.01 ml⋅L NaOH溶液中反应时的反应热是中和热
C. 1 ml HClO与2 ml NaOH溶液反应时的反应热也可能是中和热
D. 只要强酸与强碱在稀溶液中反应生成1 ml水时的反应热就是中和热
【答案】A
【解析】
【详解】A.10 L 0.05 ml⋅L 溶液与20 L 0.05 ml⋅L 反应,生成1ml水和可溶性盐,此时的反应热是中和热,A正确;
B.1 ml HCl气体通入溶液中,伴随能量变化,则反应时的反应热不是中和热,B错误;
C.HClO电离吸热,故1 ml HClO与2 ml NaOH溶液反应时的反应热数值小于中和热的数值,C错误;
D.强酸强碱的稀溶液中和生成难溶性盐时会放热,此时反应生成1ml水的反应热数值可能大于中和热数值,D错误;
故选A。
12. 下列酸与碱中和反应热化学方程式可用:H+(aq)+OH-(aq)=H2O(l) ΔH=-57.3kJ·ml-1来表示的是
A. CH3COOH(aq)+NaOH(aq)=CH3COONa(aq)+H2O(l) ΔH=-Q1kJ·ml-1
B. H2SO4(浓)+NaOH(aq)=Na2SO4(aq)+H2O(l) ΔH=-Q2kJ·ml-1
C. HNO3(aq)+NaOH(aq)=NaNO3(aq)+H2O(l) ΔH=-Q3kJ·ml-1
D. H2SO4(aq)+Ba(OH)2(aq)=BaSO4(s)+2H2O(l) ΔH=-Q4kJ·ml-1
【答案】C
【解析】
【分析】热化学方程式H+(aq)+OH-(aq)=H2O(l) ΔH=-57.3kJ·ml-1代表的是强酸强碱稀溶液生成1mlH2O和可溶性盐时的反应热,据此分析解题。
【详解】A.由于醋酸是弱电解质,故反应CH3COOH(aq)+NaOH(aq)=CH3COONa(aq)+H2O(l) ΔH=-Q1kJ·ml-1不能用H+(aq)+OH-(aq)=H2O(l) ΔH=-57.3kJ·ml-1来表示,A不合题意;
B.浓硫酸稀释过程中释放热量,故H2SO4(浓)+NaOH(aq)=Na2SO4(aq)+H2O(l) ΔH=-Q2kJ·ml-1不能用H+(aq)+OH-(aq)=H2O(l) ΔH=-57.3kJ·ml-1来表示,B不合题意;
C.该反应HNO3(aq)+NaOH(aq)=NaNO3(aq)+H2O(l) ΔH=-Q3kJ·ml-1可以用H+(aq)+OH-(aq)=H2O(l) ΔH=-57.3kJ·ml-1来表示,C符合题意;
D.由于生成BaSO4沉淀过程中也会释放热量,且反应生成了2mlH2O,故反应H2SO4(aq)+Ba(OH)2(aq)=BaSO4(s)+2H2O(l) ΔH=-Q4kJ·ml-1不能用H+(aq)+OH-(aq)=H2O(l) ΔH=-57.3kJ·ml-1来表示,D不合题意;
故答案为:C。
13. 下列有关化学反应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 HCl和NaOH反应的中和热 kJ/ml,则和反应的中和热 kJ/ml
B. 的燃烧热是283.0 kJ/ml,则反应的
C. 甲烷的燃烧热 kJ⋅ml,则甲烷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 kJ⋅ml
D. Mg在中燃烧生成MgO和C,该反应中化学能全部转化为热能
【答案】B
【解析】
【详解】A.中和热是指稀溶液中,强酸和强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1ml水所放出的热量,A错误;
B.燃烧热是指101KPa,1ml纯物质完全燃烧生成稳定氧化物所放出的热量,的的燃烧热是283.0 kJ/ml,则反应的,B正确;
C.燃烧热是指101KPa,1ml纯物质完全燃烧生成稳定氧化物所放出的热量,气态水不是稳定氧化物,C错误;
D.Mg在中燃烧生成MgO和C,该反应中化学能部分转化为热能,部分转化为光能,D错误;
故选B。
14. 下面均是正丁烷与氧气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25℃,101kPa):
①C4H10(g)+O2(g)=4CO2(g)+5H2O(l) △H=-2878kJ•ml-1
②C4H10(g)+O2(g)=4CO2(g)+5H2O(g) △H=-2658kJ•ml-1
③C4H10(g)+O2(g)=4CO(g)+5H2O(l) △H=-1746kJ•ml-1
④C4H10(g)+O2(g)=4CO(g)+5H2O(g) △H=-1526kJ•ml-1
由此判断,正丁烷的燃烧热ΔH为
A. -2878kJ•ml-1B. -2658kJ•ml-1C. -1746kJ•ml-1D. -1526kJ•ml-1
【答案】A
【解析】
【分析】燃烧热指1ml可燃物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化合物时所放出的热量。
【详解】正丁烷的燃烧热是1ml正丁烷完全燃烧生成CO2(气),H2O(液)放出的热量,故热化学方程式①C4H10(g)+O2(g)=4CO2(g)+5H2O(l) △H=-2878kJ•ml-1符合燃烧热的概念;
故答案选A。
15. 下列关于热化学反应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 和反应的中和热,则和反应的中和热
B. 的燃烧热是283.0,则的反应热
C. 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
D. 1ml甲烷燃烧生成气态水和二氧化碳所放出的热量是甲烷燃烧热
【答案】B
【解析】
【详解】A.中和热是强酸强碱的稀溶液生成1mlH2O放出的热量,且H2SO4和Ca(OH)2反应得到微溶的CaSO4,会产生额外的热量,A错误;
B.在25℃,101 kPa时,1 ml可燃物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氧化物时所放出的热量,叫做该物质的燃烧热,则CO(g)+O2(g)=CO2(g) ΔH=-283.0kJ/ml,再利用盖斯定律,得:反应的ΔH=+2×283.0kJ/ml,B正确;
C.反应的吸、放热与反应条件无关,如有些放热反应必须在加热条件下才能进行,如铝热反应,C错误;
D.燃烧热是1ml纯净物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氧化物放出的热量,应生成液态水,D错误;
答案选B。
16. 下列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与如上图相符的是
A. 金属钠和水反应B. 生石灰变成熟石灰的反应
C. Al和Fe2O3的铝热反应D. CaCO3受热分解
【答案】D
【解析】
【分析】根据图象可知,反应物总能量小于生成物总能量,该反应为吸热反应。
【详解】A.钠与水的反应为放热反应,故A错误;B.生石灰为氧化钙,氧化钙和水反应是放热反应,故B错误;C.铝热反应为放热反应,故C错误;D.碳酸钙高温分解的反应为吸热反应,故D正确;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反应热与焓变的应用,明确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的关系为解答关键,注意掌握常见吸热反应、放热反应类型。常见的吸热反应:大部分分解反应,NH4Cl固体与Ba(OH)2•8H2O固体的反应,炭与二氧化碳(或水蒸气)的反应,水解反应等。
17. 在2A(g)+B(g)=3C(g)+4D(g)反应中,表示该反应速率最快的是
A. B.
C. D.
【答案】B
【解析】
【分析】根据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先都转化为用B表示的反应速率且要统一单位,再进行比较。
【详解】A.将v(A)表示的反应速率转化为用v(B)表示:v(B)=;
B.;
C.将v(C)表示的反应速率转化为用v(B)表示:v(B)=;
D.将v(D)表示的反应速率转化为用v(B)表示:v(B)=;
由此可知,选项中表示的反应速率大小关系为:v(B)>v(C)>v(A)= v(D),B项表示的反应速率最快。答案选B。
18. 2008年9月我国“神七”发射升空,中国航天员实现首次太空行走。运载火箭的原料用肼()作为发动机的燃料,为氧化剂,反应生成氮气和水蒸气。已知: kJ/ml, kJ/ml,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所有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化学反应都是放热反应
B. 的燃烧热为534 kJ/ml
C. 肼与反应的热化学方程 kJ/ml
D. 3.2 g肼完全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0.6 ml
【答案】C
【解析】
【详解】A.由信息可知氮气与氧气反应是吸热反应,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化学反应不都是放热反应,A错误;
B.燃烧热是指1ml纯物质完全燃烧生成指定产物时所放出的热量,燃烧的指定产物是,信息中肼燃烧生成的水为气态,故的燃烧热不是534 kJ/ml,B错误;
C.利用已知的两个热化学方程式,根据盖斯定律计算得到肼与反应的热化学方程的反应热,已知中第二个反应已知中第一个反应,,C正确;
D.3.2 g肼的物质的量为0.1ml,N元素化合价由-2价升高为0价,转移的电子数为0.1ml,D错误;
答案选C。
19. 已知:C(s)+O2(g)=CO2(g) ΔH1
CO2(g)+C(s)=2CO(g) ΔH2
2CO(g)+O2(g)=2CO2(g) ΔH3
4Fe(s)+3O3(g)=2Fe2O3(s) ΔH4
3CO(g)+Fe2O3(s)=3CO2(g)+2Fe(s) ΔH5
下列关于上述反应焓变的判断正确的是
A. ΔH1>0,ΔH3ΔH2C. ΔH1=ΔH2+ΔH3D. ΔH3=ΔH4+ΔH5
【答案】C
【解析】
【详解】A.C(s)+O2(g)=CO2(g)和2CO(g)+O2(g)=2CO2(g)都是放热反应,因此ΔH1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新疆石河子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化学试卷(含答案),共2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江苏省南京市重点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化学试卷,共7页。
这是一份新疆伊犁州华·伊高中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请将各题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下列除去物质中杂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