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届高三一模检验卷 生物 B卷 学生版
展开
这是一份2022届高三一模检验卷 生物 B卷 学生版,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的作答,非选择题的作答,《自然·医学》杂志曾经报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在临床治疗新冠肺炎患者时,中国科学家发现除了新冠病毒外,还有其他许多病原微生物也在推波助澜,加重病情,增大治疗难度。科学家从患者体内分离出了白念珠菌、光滑念珠菌以及黄曲霉等真菌,关于这些病原微生物,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白念珠菌、光滑念珠菌属于原核生物
B.这些病原微生物属于营寄生的异养型生物
C.真菌比细菌更难杀灭的原因可能与其结构与人类更相似有关
D.白念珠菌、光滑念珠菌与大肠杆菌都有核糖体
2.细胞中新合成蛋白质的去向由该新生肽末端的信号肽决定。信号肽一般由15—30个氨基酸组成,通常位于分泌蛋白的氨基端,负责把蛋白质引导进具膜结构的细胞器中。已知KDEL序列是位于蛋白质羧基端的四肽序列,凡是含此序列的蛋白质都会被滞留在内质网中,称为内质网驻留蛋白。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信号肽的组成元素包括C、H、O、N(S),与内质网膜的组成元素不同
B.信号肽可引导新生成的肽直接转移至高尔基体进行加工、分类、包装
C.内质网驻留蛋白可能参与其他分泌蛋白的折叠、组装、加工
D.若将KDEL序列添加到胰岛素前体的羧基端,则胰岛素将滞留在内质网中无法分泌
3.下图分别表示正常人、乳糖不耐受患者肠道中乳糖的利用过程。当肠道的碱性环境被破坏时,肠道会分泌出大量的消化液(主要成分是水、NaHCO3-和消化酶)来中和酸性物质,所以容易发生腹胀、腹泻。据图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乳糖是一种二糖,是动物细胞特有的糖类
B.乳糖不耐受症的形成原因是患者体内不产生分解乳糖的乳糖酶
C.乳糖不耐受症患者利用自身的其他酶可以将乳糖分解为多种产物导致pH下降
D.喝牛奶腹胀、腹泻的原因可能是代谢产生了气体以及肠道产生的消化液过多
4.小肠绒毛上皮细胞是由干细胞增殖分化而来的,干细胞的数量是一定的。科学家在研究小肠绒毛上皮细胞更新的实验中发现:在干细胞形成的阶段用3H——胸腺嘧啶标记干细胞的DNA,4周后观察放射性分布情况,绝大多数小肠绒毛上皮细胞放射性强度很低,只有干细胞仍然具有很高的放射性。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只有干细胞的放射性很高,说明此处DNA分子复制方式是全保留复制
B.干细胞仍具有较高的放射性原因可能是分裂时DNA分子的分配不是随机的
C.上述实验说明干细胞具有保持DNA母链的能力
D.干细胞的这种分裂机制有利于维持DNA序列的稳定,降低小肠癌的发生
5.在酵母菌线粒体内,呼吸链由一系列按特定顺序排列的结合蛋白质组成。链中每个成员,从前面的成员接受氢或电子,又传递给下一个成员,最后传递给氧。在电子传递的过程中,逐步释放自由能,同时将其中部分能量,通过氧化磷酸化作用贮存在ATP分子中,具体过程如下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H+通过Ⅰ、Ⅱ、Ⅲ的运输会导致线粒体基质的pH升高
B.F1是载体蛋白,在线粒体内膜上只起运输作用
C.在硝化细菌中,也有与酵母菌类似的电子传递系统
D.在分解脂肪时,通过该电子传递链消耗的氧将增加
6.减数分裂起始源于程序化DNA双链断裂(Duble-Strand Breaks,DSB)的形成,DSB正常产生是确保减数分裂一系列重要事件顺利进行的前提。在水稻rdr6-mei突变体中,减数分裂DSB的形成明显减少,导致一部分同源染色体不能正常联会;小RNA测序以及转录组分析发现,在水稻rdr6-mei突变体中小RNA含量发生改变,导致基因的表达调控出现异常,从而影响减数分裂DSB的形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抑制细胞中RNA聚合酶的活性,不影响减数分裂DSB的形成
B.研究DSB形成的机理有助于从分子水平认识正常减数分裂发生机制
C.减数分裂能正常进行需要DNA正常复制和DSB正常形成
D.水稻rdr6-mei突变体中部分同源染色体行为异常可以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观察到
8.发酵食品在我国传统饮食文化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下列关于家庭制作果酒、果醋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果酒制作要选择新鲜葡萄冲洗后除去枝梗,再榨汁备用
B.果酒制作过程中为防止杂菌污染,只能拧松发酵瓶盖而不能打开瓶盖
C.果酒中的酒精可以作为醋酸菌发酵的碳源和能源
D.果酒制成后只需要将装置移至温度略高的环境中就能酿成果醋
9.某人运动后大量出汗,此时最好饮用含糖量5%以下并含有钾、钠、钙、镁等无机盐的碱性饮料,以下理由错误的是( )
A.饮料的渗透压低于血浆,利于水分快速吸收
B.补充糖类可直接为各项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C.补充钙可降低肌肉抽搐发生的可能性
D.该种饮料有利于保持血浆渗透压和酸碱平衡
10.某研究小组将若干健康状况相同的小鼠平均分成A、B、C三组,对各组的实验处理如下表,并且在适宜条件下正常饲喂。下列叙述不合理的是( )
A.本实验的目的是为了验证甲状腺产生的甲状腺激素可提高代谢速率
B.本实验采用的基本方法是摘除腺体和注射相应激素相结合的方法
C.①②处测得的结果分别是代谢水平低下、代谢水平正常
D.③④处的操作与结果分别是连续5天注射等量的蒸馏水、代谢水平正常
11.EGFR(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的过度表达是导致多种癌症的原因之一,而尼妥珠单抗是我国第一个用于治疗恶性肿瘤的功能性单抗药物,它的原理便是通过与癌症细胞的ECFR竞争性结合,从而阻断由癌细胞ECFR介导的信号传导通路,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同时为了增强治疗效果,科学家将ECCG(茶多酚的主要成分)与尼妥珠单抗结合,形成了有效治疗癌症的靶向药物。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利用尼妥珠单抗与ECFR结合的特异性,尼妥珠单抗可作为癌症的诊断试剂
B.与ECCG结合的尼妥珠单抗既起到治疗疾病的作用,又有运载药物的导向作用
C.尼妥珠单抗制作过程中,杂交瘤细胞需利用ECFR与其分泌抗体的特异性结合进行筛选
D.传统单抗干扰正常组织细胞信号传导而引起的皮肤毒性反应不属于自身免疫病
17.《自然·医学》杂志曾经报道:科研人员将电子设备植入一名因脊髓受损导致下半身完全瘫痪的病人的脊柱上,当他想站立或者行走的时候,植入的电子设备能接收到他的“想法”并发出信号刺激下肢运动神经元,恢复自主运动能力。若该设备被关闭,他就无法完成想做的动作。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电子设备将患者的大脑皮层与脊髓重新建立了联系
B.下肢运动要在大脑皮层感觉中枢的控制下才能完成
C.患者能运动说明他的下肢运动神经没有受损
D.在患者下肢运动神经中传递的“信号”是神经冲动
12.柑橘全爪螨是广东柑橘的主要害螨之一,主要危害柑橘的叶片和果实,从卵发育至成螨一般需要20-40天(冬季卵滞留至来年春天才发育为成螨),温度超过35℃时不利于其生长。捕食螨等为其天敌。结合图表分析,下列正确的是( )
A.在春秋季投放捕食螨的防治效果比在夏季投放效果更好
B.同一种强效农药应当连续施用三年以上以保证除螨效果
C.应在冬季修剪橘树枯枝、病虫叶,施用针对成螨的农药
D.柑橘全爪螨在树冠上层较下层分布多,体现了群落垂直结构
14.正常情况下ALA合成酶催化甘氨酸与琥珀酰CA生成ALA,再转化为胆色素原(PBG),后者可在PBG脱氨酶作用下逐级合成血红素,代谢过程如下图所示:
甘氨酸+琥珀酰CAALA→PBG→血红素
急性间隙性卟啉症(AIP)患者由于PBG脱氨酶活性丧失,使细胞内的ALA和PBG不能正常转化为血红素,导致其血红素含量下降;而血红素含量下降调节ALA合成酶表达增强,导致细胞中ALA和PBG积聚,最终导致AIP发生。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基因通过PBG脱氨酶调控血红素的合成体现了基因对性状的直接控制
B.用显微镜观察待测个体染色体的结构可判断PBG脱氨酶基因发生改变
C.PBG脱氨酶活性丧失,使其不能为PBG参加的化学反应提供活化能
D.ALA合成酶基因的表达量与细胞内血红素含量的多少有关
15.植物必须经历一段时间的持续低温才能由营养生长阶段转入生殖生长阶段的现象,称为春化作用,例如对于两年生植物胡萝卜,需要一定天数的低温处理才能开花,否则会表现出莲座状生长而不能抽苔开花。若对这些未经春化作用的植物施用赤霉素GA,其不经低温过程也能诱导开花且效果显著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上述实例说明春化作用可能诱导了赤霉素的产生
B.赤霉素诱导植物的生长或开花与相关基因表达无关
C.植物的生长发育受植物激素与环境因素共同调节
D.植物在营养生长阶段也可能会合成脱落酸
13.下图为我国新型冠状病毒(RNA病毒)核酸检测的基本流程,采用的是“实时荧光定量RT-RCR”技术,1~2h内即可得到检测结果。其基本原理是DNA的复制,过程中加入与特定模板链互补的荧光探针,这样每新合成一条DNA链,就会产生一个荧光分子,通过检测荧光信号即可确定是否为阳性。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
A.①②过程都需要加入四种游离的脱氧核糖核苷酸作为原料
B.若只考虑一个DNA,其复制了n次,则整个过程中可以检测到2n+1-2个荧光信号
C.若样本RNA中A占碱基总数的20%,则其产生的DNA中C占碱基总数的30%
D.在核酸检测过程中出现假阳性,可能是外源DNA片段的污染
二、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每小题有一个或多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有选错的得0分。
16.于无声处听惊雷,2021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 Ardem Pataputian正是从人类最习以为常的感觉入手研究,发现了触觉受体Piez。它由三个相同的Piez蛋白组成“螺旋桨状”三聚体,能直接响应细胞膜上的机械力刺激并介导阳离子进入细胞。下图为Piez的结构模式图及可能的作用机理基本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Piez蛋白是一种跨膜蛋白,一定含有元素C、H、O、N
B.Piez蛋白在核糖体上合成,不需要内质网和高尔基体的加工
C.机械力刺激导致Piez蛋白构象改变、中央孔打开,离子内流
D.开发能抑制Piez功能的药物有望用来治疗机械超敏痛(触摸痛)
17.已知小麦的耐盐对不耐盐为显性,多粒对少粒为显性,分别由等位基因A/a、B/b控制。已知含有某种基因的花粉50%致死,现有一颗表现为耐盐多粒的小麦,以其为父本进行测交,测交后代F1的4种表现型为耐盐多粒:耐盐少粒:不耐盐多粒:不耐盐少粒=2:1:2:1.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这两对等位基因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B.取F1的耐盐多粒小麦和耐盐少粒小麦各一株杂交,后代不耐盐多粒占1/8或1/12
C.若以该植株为母本进行测交,后代上述4种表现型比例为1:1:1:1
D.若该植株进行自交,后代上述4种表现型比例为15:3:5:1
18.研究发现,人体免疫系统中存在一种被称为自然杀伤细胞(NK)的免疫细胞。NK细胞不表达特异性抗原识别受体,无需抗原预先致敏就可识别并攻击与正常细胞不同的任何膜表面发生变化的细胞,如肿瘤细胞或受病毒攻击的细胞。在NK细胞表面还存在多种与其杀伤活化有关的受体,如IgG-Fc受体,通过该受体的介导,可识别杀伤与IgG抗体特异性结合的肿瘤细胞或被病毒感染的靶细胞。此外,NK细胞活化后还可分泌细胞因子发挥免疫调节作用。据此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NK细胞对靶细胞的杀伤作用属于免疫系统的第一道防线
B.NK细胞对肿瘤细胞的清除作用属于免疫系统的免疫自稳功能
C.NK细胞受损会导致特异性免疫能力减弱
D.NK细胞来源于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
19.毛束象是一种广泛分布于南方等地的害虫,喜食植物嫩梢、幼叶,研究人员对西双版纳植物园的毛束象种群进行了研究,该地只有雨季(5~10月)和旱季(11月~翌年4月)。研究发现毛束象成虫危害主要发生期为4~10月,有2个活动高峰期,其余时间成虫无分布,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在调查毛束象的种群数量时,可选择病害较重的植物进行统计
B.b点数量小于a点,可能是由于幼叶成熟,食物来源减少所致
C.调查说明毛束象的种群数量受湿度、温度等环境因素影响较大
D.为有效防治毛束象,应在毛束象种群达到a/2前控制种群密度
20.野生型大肠杆菌菌株能在基本培养基上生长,氨基酸营养缺陷型菌株由于发生基因突变而无法合成某种氨基酸,只能在完全培养基上生长,下图为纯化某氨基酸营养缺陷型突变株的部分流程图,数字代表培养基,A、B、C表示操作步骤。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①②④为完全培养基,③为基本培养基
B.A操作的目的是提高该突变菌株的浓度
C.B操作可用涂布器蘸取菌液均匀的涂布在②表面
D.经C过程原位影印及培养后,可从④培养基中挑取D菌落进行纯化培养
三、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55分。
21.(12分)Rubisc酶是暗反应中的关键酶,它催化CO2与RuBP生成三碳化合物。某实验小组欲研究水稻光合作用的相关生理过程,以水稻的低叶绿素含量突变体(YL)与野生型(WT)为实验材料,采用随机分组设计,设置3种氮肥处理,即ON(全生育期不施氨肥)、MN(全生育期施纯氮120kg·hm-2)和HN(全生育期施纯氮240kg·hm-2),并测定饱和光照强度(1000μml·m-2·s-1)下的气孔导度和胞间CO2浓度,结果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比较YL与WT的叶绿素含量差异时,常用______________提取叶绿素;限制暗反应速率的内在因素可能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示结果表明,在MN与HN处理下,YL与WT相比,前者气孔导度较大,但二者胞间CO2浓度却无显著差异。由此推断在MN与HN处理下,YL的光合速率_________WT的,分析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研究表明,叶绿素含量高并不是叶片光合速率大的必需条件。叶片中的叶绿素含量存在“冗余”现象,因此,适当降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将有助于减少叶片中氮素在合成叶绿素过程中的消耗,最终提高叶片光合速率。
(4)Rubisc酶催化CO₂与RuBP生成三碳化合物的过程称为________________,叶肉细胞中Rubisc酶含量高,有利于提高光合速率,但合成Rubisc酶需要消耗大量的氮素。已知YL的Rubisc酶含量显著高于WT的,结合题图分析,与WT的氮素利用途径相比,YL的氮素利用途径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12分)某实验小组在某昆虫(性别决定为XY型)眼色遗传的研究过程中发现了一无眼突变体,为了研究雄性无眼突变体的遗传规律,他们设计了如下实验,F1自由交配得到F2,并得到了相应的实验结果(不考虑基因突变,交叉互换及致死现象,且完全显性)。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实验结果无眼基因与眼色基因位于________________对同源染色体上。其中的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F2中各性状及其比例是________________(区别雌雄)。
(2)为深入研究无眼基因的位置,利用纯系有眼三体个体,其体细胞中染色体组成如下图所示:试分析该个体形成的原因是其亲本减数分裂过程中________________(写出一种即可)。
(3)若该三体个体能产生配子(未成功联会的染色体随机移向两极)且均可.育,现为验证控制无眼性状的基因是否在第Ⅳ号染色体上,用该个体与无眼进行杂交得F1,F1个体间自由交配,统计F2表现型及数量比。
①若出现________________,则说明控制无眼性状的基因在第Ⅳ号染色体上;
②若出现________________,则说明控制无眼性状的基因不在第Ⅳ号染色体上。
23.(9分)环境内分泌干扰物是指环境中存在的能干扰人类或野生动物内分泌系统正常功能,并产生异常效应的物质。其广泛存在于食品饮料包装、电子元件和纸张涂料等日常接触的物品上。
(1)研究发现环境内分泌干扰物4-氯联苯对甲状腺功能有明显影响。实验人员利用大鼠进行腹腔注射实验,13周后观察实验结果。发现实验组大鼠甲状腺结构严重破坏,导致甲状腺激素含量_________________,促甲状腺激素含量____________________,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含量_______________,实验组大鼠出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状态。
(2)为了研究环境内分泌干扰物之一的双酚A(性激素类似物)对生殖系统的影响,实验人员利用成年雄大鼠进行实验。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饲喂35周后统计大鼠精子畸形率。实验组:选取20只大鼠饲喂特殊饲料(用玉米油溶解适宜浓度双酚A制成混合液,取0.3ml与5g普通大鼠饲料相混合)
实验结果见表格
①本实验对照组应设置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请根据实验结果,描述双酚A对大鼠生殖系统的影响: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根据实验结果,有人推测,双酚A通过直接促进睾丸组织细胞的___________,导致无法正常分泌______________;请根据所学的知识,推测双酚A造成该影响的其他可能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
24.(10分)近年来,草原鼠害日益严重,不仅引发了草原的沙漠化,还威胁着草原的生态发展和我国畜牧业的健康发展。草原上栖息着50多种鼠类,对草原形成大面积危害的鼠类主要是布氏田鼠、草原鼢鼠等。研究人员为了解某草原的鼠害情况,对该草原鼠种群进行了调查。回答下列问题:
(1)研究人员采用标记重捕法对草原布氏田鼠进行了种群密度的调查。布氏田鼠天性警觉,在操作无误的情况下,调查的结果比实际值______,最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调查草原鼢鼠等地下鼠的种群密度常采用土丘系数法:根据草原鼢鼠等地下鼠具有推土丘的习性,选取代表性样方,统计样方内土丘数,按土丘挖开洞道,用弓箭把鼠捕尽,捕鼠总数与土丘数之比为土丘系数。求出土丘系数后,即可进行大面积调查该区域的土丘数,统计鼠密度。
①为保证调查结果的准确,选取样方时关键要做到____________。
②研究人员用五点取样法选取样方,捕鼠总数为M,样方内平均土丘数为N,已知所调查区域总面积为S,该区域内土丘密度为Q,则计算该草原鼢鼠的种群密度的数学表达式为____________。
(3)为应对严重的草原鼠害,该地采取投放莪术醇(雌性不育剂)的措施,该措施能够控制鼠类种群密度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12分)研究表明,胰岛淀粉样多肽(IAPP)基因过量表达并聚集是诱发Ⅱ型糖尿病的重要因素之一。为研究其机理,科研人员把人IAPP基因导入大鼠胰岛素瘤细胞(hIAPP/INS-1),让其过量表达,并与普通大鼠胰岛素瘤细胞(INS-1)进行对照实验。检测高糖刺激下两种细胞产生的胰岛素量和凋亡率,结果如下表所示。请分析回答:
(1)健康机体内能促使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的信号分子有_______;胰岛素分泌后经体液运输,作用于靶细胞膜上的_______,激活细胞内的信号通路,促进组织细胞_______,从而使血糖水平降低。
(2)培养瘤细胞时,应在合成培养液中加入_______等天然成分,置于含5%CO2恒温培养箱中培养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由结果推测,IAPP过量表达并聚集诱发Ⅱ型糖尿病的可能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为进一步揭示IAPP作用的分子机制,研究者经反转录PCR(RT-PCR)、电泳技术测定细胞内抗凋亡基因Bcl2、促凋亡基因Bax及β-actin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如下图所示:
①研究者应从细胞中提取_______,经RT-PCR获得相关基因;β-actin是一种内参基因,在检测基因表达情况变化时常用其作为参照,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由结果推测,IAPP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而发挥作用。
(5)综上研究,请为糖尿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思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分组
处理
处理后第5天
处理后第10天测得的代谢水平
A组
切除甲状腺
不做处理
①
B组
切除甲状腺
连续5天注射某种溶剂溶解的甲状腺激素
②
C组
切除甲状腺
③
④
P
红眼(♀)×无眼(♂)
F1
全为红眼
F2
红眼:雌雄均有
白眼:只有雄
无眼:雌雄均有,比例1∶1
分组
观察总数(只)
精子畸形率(‰)
对照组
1000
7.0±2.6
实验组
1000
12.5±2.6
组别
胰岛素/(ng·mL-1)
凋亡率/‰
hIAPP/INS-1
1.85
20.0
INS-1
6.23
11.7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2届高三一模检验卷 生物 B卷 答案版,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的作答,非选择题的作答,《自然·医学》杂志曾经报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2届高三一模检验卷 生物 A卷 学生版,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的作答,非选择题的作答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2届高三一模检验卷 生物 A卷 答案版,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的作答,非选择题的作答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