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专项 专题06句式转换-原卷版+解析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5256278/0-170570933133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专项 专题06句式转换-原卷版+解析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5256278/0-1705709331351/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专项 专题06句式转换-原卷版+解析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5256278/0-1705709331364/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专项特训(原卷版+解析)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专项 专题06句式转换-原卷版+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专项 专题06句式转换-原卷版+解析,共23页。
专题06 句式转换陈述句与被字句、把字句所表达的意思基本相同,但句式变了,使用的场合和表达效果会有差别。◆主动体:主动去影响别人的事物。◆被动体:被别人影响的物体。1.陈述句:主动体+表动作的词+被动体。例:咆哮的江水吞噬了许多试图过江的百姓。2.把字句:主动体+把+被动体+表动作的词。例:咆哮的江水把许多试图过江的百姓吞噬了。3.被字句:被动体+被+主动体+表动作的词。例:许多试图过江的百姓,被咆哮的江水吞噬了。由上例可知,把字句的主语(主动体)是动作的执行者,被动句的主语(被动体)是动作的被执者。(一)陈述句改反问句1.有“不”去“不”,无“不”加“不”;将陈述句中的肯定词(是、能、会等)改为否定词(不是、不能、不会等);或者将陈述句中的否定词(不是、不能不会等)改为肯定词(是、能、会等);2.在陈述句前加“怎能、怎么、难道、”等反问语气词;3.句尾加上疑问助词“呢、吗”等;4.句末的句号改为问号。例:世界上没有几个剧种在演出时是没有舞台的。改:世界上还有几个剧种在演出时是没有舞台的呢?(二)反问句改陈述句1.有“不”去“不”,没“不”加“不”。2.删掉疑问词和语气助词。(怎么、难道、哪能、吗、呢)3.把问号改成句号。例:这时候天快黑了,你还过冈,岂不枉送自家性命?改:这时候天快黑了,你还过冈,这是枉送自家性命。(三)陈述句改感叹句要在句中加上表示强烈感情的“太”“真”一类词语,句末要加上感叹词“啊”“呀”等,将句号换成感叹号。例:这是一条伟大的路。(陈述句) 改:这真是一条伟大的路啊!(感叹句)例:骆驼队前面飘扬着鲜艳的旗帜。(陈述句) 改:骆驼队前面飘扬着鲜艳的旗帜啊!(感叹句)◆肯定句:用来说明或肯定某一事物(或事实)的句子。例:这本书是我的。◆否定句:用来否定某一事实的句子。例:这本书不是我的。◆双重否定句:一句话中有两个否定词,表达肯定的语意。例:无数中外游客无不惊叹于万里长城的壮观。(一)肯定句改否定句方法:加上否定词“不”,将原形容词变为意思相反的词。例:腊月和正月,在农村正是大家最闲在的时候。改:腊月和正月,在农村正是大家不忙的时候。(二)否定句变肯定句方法:去掉否定词“不”,将原否定词后的词换做意思相反的词。例:这老同志年纪不轻。改:这老同志年纪很大。(三)肯定句改双重否定句肯定句和双重否定句在表达时语气强烈一些,但双重否定句比肯定句语气重、程度深,而否定句在表达上语气比较委婉。◆双重否定词:没有…不;…无不…;非…不…;…不曾不…;…不能不…;…不会不…等。◆双重否定词替换方法:1.表示判断,句前加“谁也不能否认” “不能不说”。例:《红楼梦》是一部很好的古典小说。改:谁也不能否认《红楼梦》是一部很好的古典小说。例:她是新中国成立以来获得国际舞坛最高地位的艺术家。改:不能不说她是新中国成立以来获得国际舞坛最高地位的艺术家。2.表示非常肯定,用“非……不可”“不能不”。例:你的头流血了,必须去医院接受治疗。改:你的头流血了,不能不去医院接受治疗。例:为了西藏的稳定和发展,我们一定要搞好民族团结。改:为了西藏的稳定和发展,我们非搞好民族团结不可。3.表示不情愿、不得已,用“不得不”。例:为了得到一块面包,伏尔加河上的纤夫们只得贱价出卖自己的劳动力。改:为了得到一块面包,伏尔加河上的纤夫们不得不贱价出卖自己的劳动力。例:小明只好放下了糖果,回房间做作业去了。改:小明不得不放下了糖果,回房间做作业去了。4.表示全部,用“没有不”“无不”。例:听了他的故事,大家都流下了感动的泪水。改:听了他的故事,大家无不流下了感动的泪水。例:每个人都说自己的家乡好。改:没有人不说自己的家乡好。5.表示推测,用“不可能不”“不会不”。例:小猫找不到妈妈,它应该也会害怕。改:小猫找不到妈妈,它不会不害怕。例:他应该知道这件事。改:他不可能不知道这件事。(四)双重否定句改肯定句方法:找到双重否定词,然后改成带肯定的词语。例:他的话不无道理。改:他的话很有道理。例:在场的观众无不为他的精彩表演所打动。改:在场的观众都被他的精彩表演所打动。◆直接引述:人物直接说的话,,有冒号、引号。宁宁说:“我什么也没看见。”◆间接转述:转述别人的话,有冒号、引号。宁宁说,她什么也没看见。 (一)直接引述改间接转述◆第一步:改换人称。口诀:我听你我他,我说你变他,与我无关只有他,两他留一他。1.与我有关:(1)我听:你——我——他例:爸爸对我说:“我明天要开会,不能来接你了。”改:爸爸对我说,他明天有事,不能来接我了。例:叔叔在信里对我说:“有时间我一定到你那儿玩。”改:叔叔在信里对我说,有时间他一定到我这儿玩。(2)我说:我不变,你变他例:我说:“老师,这道题我不会,您能教教我吗?”改:我对老师说,这道题我不会,他能教教我吗?2.与我无关:只有他,两他留一他例:军官对夜莺说:“要是路带对了,我就把这东西送给你。” 改:军官对夜莺说,要是路带对了,他就把这东西送给夜莺。◆第二步:改动标点。冒号改逗号,去掉双引号。例:李校长说:“我今天要去开会,不能参加你们班的活动。” 改:李校长说,他今天要去开会,不能参加我们班的活动。◆第三步:改其它。1.提示语必须放到开头(1)提示语在前面。妈妈说:“我明天还要去开会。”改为:妈妈说,她明天还要去开会。(2)提示语在中间。“工作太多了。”妈妈说,“我明天还要去开会。”改为:妈妈说,工作太多了,她明天还要去开会。(3)提示语在后面。“我明天还要去开会。”妈妈说。改为:妈妈说,她明天还要去开会。2.称呼有时候要提到前面例:姑娘说:“哥哥,你别难过,我不过随便说说罢了。”改:姑娘对哥哥说,让他别难过,她不过随便说说罢了。3.祈使句要加“让”例:丽丽对我说:“你周末来我家写作业。”改:丽丽对我说,让我周末去她家写作业。例:许静对他说:“你以后可不要在马路上玩。”改:许静对他说,让他以后不要在马路上玩。4.这——那,来——去有时需互换。例:闰土对我说:“我们这里冬天可有趣了,你明年冬天来找我吧。”改:闰土对我说,他们那里冬天可有趣了,叫我明年冬天去找他吧。”5.疑问语气要改成陈述语气例:小红说:“桂林山水太美了!你们想去看吗?” 改:小红说,桂林山水太美了,我们想不想去看。(二)间接转述改直接引述第一步:改换人称。说者变成“我”,听者变成“你”,其他都用“名”。第二步:改动标点。逗号改冒号,加上双引号。例:王老师说他要尽自己的全部力量,让我们都成为合格的小学生。改:王老师说:“我要尽自己的全部力量,让你们都成为合格的小学生。”例:贝贝说她家的小花狗很通人性。改:贝贝说:“我家的小花狗很通人性。”1. 不耕耘,不会有收获。(改成反问句)2. 战胜疫情不可能不靠大家共同努力。(改为肯定句)3. 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改为反问句)4. 秦王只得击缶助兴。(双重否定句)5. 圆明园的毁灭是中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改成反问句)6. 这清白的梅花是能玷污的吗?(改成陈述句)7. 全国上下万众一心,我怎么不激动呢?(换个说法,意思不变)8. “神舟”六号发射成功,每一个炎黄子孙都感到无比自豪。(改成带问号的句子,句子意思不变)9. 我们哪里有近道?还不是和你们走的同一条道?(改为陈述句)10. 这是集邮给我带来的快乐。(改为反问句)11. 小明说:“我今天步行来上学的。”(改为间接引语)12. 它们是那样柔弱,怎么禁得起这猛烈的风雨呢?(改为陈述句)13. 小红告诉爸爸:“我买了一本《爱的教育》,我真的十分高兴。”(改为转述句)14. 山川、田野、村庄被白茫茫的大雪笼罩着。(改为“把”字句)15. 老师说:“这节课,你们可以到图书室去看书。”(改为转述句)16. 小明问我:“今天放学后,到我家做作业,行吗?”(改为间接引语)17. 虽然天山这时并不是春天,但是有哪一个春天的花园能比得过这时的天山无边的繁花呢?(改为陈述句) 18. 再好吃的食物,反反复复咀嚼还有什么味道呢?(改为陈述句)19. 一道红霞出现在水天相接的地方。(改变语序,句子意思不变)20. 幼儿园的小朋友都喜欢王老师。(改成双重否定句)21. 七月的天山很美。(改为感叹句)22. 爬上虎的脚巴在墙上相当牢固。(改为感叹句)23. 要是我会豁虎跳,这场戏就不至于砸锅了。(改为反问句)24. 他堵住了那个窟窿。(改为“被”字句)25. 面对急需帮助的人,我们岂能袖手旁观?(改为陈述句)26. 明明对小兰说:“我们一起去图书馆看书”。(改为转述句)27. 她的老祖母只好把自己所知道的知识全都讲给她听。(改为双重否定句)28. 梅兰芳先生高超的表演艺术让人喜爱。(改为反问句)29. 这一点点的困难没吓倒他。(改为“被”字句)30. 前后左右十几家邻居,都浸在桂花香气里。(改为双重否定句)31. 为了让生病的母亲安心治疗,我不得不放弃学业,外出打工。(改为肯定句)32. 病人微微一笑,说,沃克医生说他是军人,他就是军人。(改为直述句)33. 亲密的伙伴还在一块儿,离不离开家有什么关系?(换个说法,意思不变)34. 海力布对龙王说:“如果您真想给我点儿东西作纪念,请把您嘴里含着的那颗宝石送给我吧。”(改成转述句)35. 病人对沃克医生说:“我一直在数你的刀数。”(改转述句)36. 蔺相如对秦王说:“我知道欺骗了您是死罪,您可以杀了我,但请好好考虑我的话。”(改为第三人称转述句)37. 每一个孩子都喜欢小动物。(改为双重否定句)38. 巨人说:“我有许多美丽的花,可孩子们却是最美丽的花。”(改为转述句)39. 铁头突然叫起来:“啊!雨来!雨来!”(改为提示语在后的句子)40. 小明问我:“今天放学后,到我家做作业,行吗?”(改为间接引语)41. 妈妈说:“我今晚要加班,回家要迟一点,你先睡觉。(改为转述句)42. 老祖母只好把自己所知道的知识全都讲给她听。(改为双重否定句)43. 只要您把胡子一剃,一登台,还愁没钱花?(改为陈述句)44. 妈妈对我说:“天要下雨了,你出门记得带上雨伞。”(改为陈述句)45. 奶奶对小女孩说:“等你长大了,我就陪你去看看外面的世界。”(改为陈述句)专题06 句式转换解析陈述句与被字句、把字句所表达的意思基本相同,但句式变了,使用的场合和表达效果会有差别。◆主动体:主动去影响别人的事物。◆被动体:被别人影响的物体。1.陈述句:主动体+表动作的词+被动体。例:咆哮的江水吞噬了许多试图过江的百姓。2.把字句:主动体+把+被动体+表动作的词。例:咆哮的江水把许多试图过江的百姓吞噬了。3.被字句:被动体+被+主动体+表动作的词。例:许多试图过江的百姓,被咆哮的江水吞噬了。由上例可知,把字句的主语(主动体)是动作的执行者,被动句的主语(被动体)是动作的被执者。(一)陈述句改反问句1.有“不”去“不”,无“不”加“不”;将陈述句中的肯定词(是、能、会等)改为否定词(不是、不能、不会等);或者将陈述句中的否定词(不是、不能不会等)改为肯定词(是、能、会等);2.在陈述句前加“怎能、怎么、难道、”等反问语气词;3.句尾加上疑问助词“呢、吗”等;4.句末的句号改为问号。例:世界上没有几个剧种在演出时是没有舞台的。改:世界上还有几个剧种在演出时是没有舞台的呢?(二)反问句改陈述句1.有“不”去“不”,没“不”加“不”。2.删掉疑问词和语气助词。(怎么、难道、哪能、吗、呢)3.把问号改成句号。例:这时候天快黑了,你还过冈,岂不枉送自家性命?改:这时候天快黑了,你还过冈,这是枉送自家性命。(三)陈述句改感叹句要在句中加上表示强烈感情的“太”“真”一类词语,句末要加上感叹词“啊”“呀”等,将句号换成感叹号。例:这是一条伟大的路。(陈述句) 改:这真是一条伟大的路啊!(感叹句)例:骆驼队前面飘扬着鲜艳的旗帜。(陈述句) 改:骆驼队前面飘扬着鲜艳的旗帜啊!(感叹句)◆肯定句:用来说明或肯定某一事物(或事实)的句子。例:这本书是我的。◆否定句:用来否定某一事实的句子。例:这本书不是我的。◆双重否定句:一句话中有两个否定词,表达肯定的语意。例:无数中外游客无不惊叹于万里长城的壮观。(一)肯定句改否定句方法:加上否定词“不”,将原形容词变为意思相反的词。例:腊月和正月,在农村正是大家最闲在的时候。改:腊月和正月,在农村正是大家不忙的时候。(二)否定句变肯定句方法:去掉否定词“不”,将原否定词后的词换做意思相反的词。例:这老同志年纪不轻。改:这老同志年纪很大。(三)肯定句改双重否定句肯定句和双重否定句在表达时语气强烈一些,但双重否定句比肯定句语气重、程度深,而否定句在表达上语气比较委婉。◆双重否定词:没有…不;…无不…;非…不…;…不曾不…;…不能不…;…不会不…等。◆双重否定词替换方法:1.表示判断,句前加“谁也不能否认” “不能不说”。例:《红楼梦》是一部很好的古典小说。改:谁也不能否认《红楼梦》是一部很好的古典小说。例:她是新中国成立以来获得国际舞坛最高地位的艺术家。改:不能不说她是新中国成立以来获得国际舞坛最高地位的艺术家。2.表示非常肯定,用“非……不可”“不能不”。例:你的头流血了,必须去医院接受治疗。改:你的头流血了,不能不去医院接受治疗。例:为了西藏的稳定和发展,我们一定要搞好民族团结。改:为了西藏的稳定和发展,我们非搞好民族团结不可。3.表示不情愿、不得已,用“不得不”。例:为了得到一块面包,伏尔加河上的纤夫们只得贱价出卖自己的劳动力。改:为了得到一块面包,伏尔加河上的纤夫们不得不贱价出卖自己的劳动力。例:小明只好放下了糖果,回房间做作业去了。改:小明不得不放下了糖果,回房间做作业去了。4.表示全部,用“没有不”“无不”。例:听了他的故事,大家都流下了感动的泪水。改:听了他的故事,大家无不流下了感动的泪水。例:每个人都说自己的家乡好。改:没有人不说自己的家乡好。5.表示推测,用“不可能不”“不会不”。例:小猫找不到妈妈,它应该也会害怕。改:小猫找不到妈妈,它不会不害怕。例:他应该知道这件事。改:他不可能不知道这件事。(四)双重否定句改肯定句方法:找到双重否定词,然后改成带肯定的词语。例:他的话不无道理。改:他的话很有道理。例:在场的观众无不为他的精彩表演所打动。改:在场的观众都被他的精彩表演所打动。◆直接引述:人物直接说的话,,有冒号、引号。宁宁说:“我什么也没看见。”◆间接转述:转述别人的话,有冒号、引号。宁宁说,她什么也没看见。 (一)直接引述改间接转述◆第一步:改换人称。口诀:我听你我他,我说你变他,与我无关只有他,两他留一他。1.与我有关:(1)我听:你——我——他例:爸爸对我说:“我明天要开会,不能来接你了。”改:爸爸对我说,他明天有事,不能来接我了。例:叔叔在信里对我说:“有时间我一定到你那儿玩。”改:叔叔在信里对我说,有时间他一定到我这儿玩。(2)我说:我不变,你变他例:我说:“老师,这道题我不会,您能教教我吗?”改:我对老师说,这道题我不会,他能教教我吗?2.与我无关:只有他,两他留一他例:军官对夜莺说:“要是路带对了,我就把这东西送给你。” 改:军官对夜莺说,要是路带对了,他就把这东西送给夜莺。◆第二步:改动标点。冒号改逗号,去掉双引号。例:李校长说:“我今天要去开会,不能参加你们班的活动。” 改:李校长说,他今天要去开会,不能参加我们班的活动。◆第三步:改其它。1.提示语必须放到开头(1)提示语在前面。妈妈说:“我明天还要去开会。”改为:妈妈说,她明天还要去开会。(2)提示语在中间。“工作太多了。”妈妈说,“我明天还要去开会。”改为:妈妈说,工作太多了,她明天还要去开会。(3)提示语在后面。“我明天还要去开会。”妈妈说。改为:妈妈说,她明天还要去开会。2.称呼有时候要提到前面例:姑娘说:“哥哥,你别难过,我不过随便说说罢了。”改:姑娘对哥哥说,让他别难过,她不过随便说说罢了。3.祈使句要加“让”例:丽丽对我说:“你周末来我家写作业。”改:丽丽对我说,让我周末去她家写作业。例:许静对他说:“你以后可不要在马路上玩。”改:许静对他说,让他以后不要在马路上玩。4.这——那,来——去有时需互换。例:闰土对我说:“我们这里冬天可有趣了,你明年冬天来找我吧。”改:闰土对我说,他们那里冬天可有趣了,叫我明年冬天去找他吧。”5.疑问语气要改成陈述语气例:小红说:“桂林山水太美了!你们想去看吗?” 改:小红说,桂林山水太美了,我们想不想去看。(二)间接转述改直接引述第一步:改换人称。说者变成“我”,听者变成“你”,其他都用“名”。第二步:改动标点。逗号改冒号,加上双引号。例:王老师说他要尽自己的全部力量,让我们都成为合格的小学生。改:王老师说:“我要尽自己的全部力量,让你们都成为合格的小学生。”例:贝贝说她家的小花狗很通人性。改:贝贝说:“我家的小花狗很通人性。”1. 不耕耘,不会有收获。(改成反问句)【答案】难道不耕耘就会有收获吗?【详解】这道题考查学生陈述句和反问句互换。陈述句变反问句方法如下:首先,加反问词;其次,肯定词变否定词,否定词变肯定词;再次,加语气词;最后,句号变问号。示例:不耕耘,怎么会有收获呢?2. 战胜疫情不可能不靠大家共同努力。(改为肯定句)【答案】战胜疫情必须靠大家共同努力。【详解】本题考查双重否定句与肯定句的互换。双重否定句变肯定句的方法:找到双重否定词,然后改成带肯定的词语。①“不得不”带有“无奈、勉强、不情愿”等语义,改写成肯定句时,通常加上“只能”或“只好”“只得”等词。②“不能不”“不要不”“非不可”等语气强烈,改写时可以加上“必须”“肯定”或“当然”“一定”等词。3. 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改为反问句)【答案】 这里的桂花再香,难道能比得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吗? 【详解】改为反问句,把“也比不上”改为“难道能比上”,句尾加上“吗”,句号改为问号即可。4. 秦王只得击缶助兴。(双重否定句)【答案】秦王不得不击缶助兴。 【详解】考查了句子的改写,改写句子,侧重于改变原句的形式,句式的改变或要求的其他形式的改变,各种句型掌握方法,反复练习,即可达到效果。把“只得”改为“不得不”。5. 圆明园的毁灭是中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改成反问句)【答案】圆明园的毁灭难道不是中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吗?【详解】陈述句变为反问句,首先注意反问成分的变换,有否定词改时去掉,没有否定词改时加上,然后在句首加上“难道”,句尾加上“吗”,句末的句号改为问号。6. 这清白的梅花是能玷污的吗?(改成陈述句)【答案】这清白的梅花是不能玷污的。【详解】反问句改为陈述句的方法如下:第一步:问号改为句号;第二步:删掉疑问词比如:“难道…吗?”和“怎能……呢?”等;第三步:否定改为肯定,肯定改为否定。7. 全国上下万众一心,我怎么不激动呢?(换个说法,意思不变)【答案】 全国上下万众一心,我非常激动。 8. “神舟”六号发射成功,每一个炎黄子孙都感到无比自豪。(改成带问号的句子,句子意思不变)【答案】神舟”六号发射成功,每一个炎黄子孙怎能不感到无比自豪呢? 9. 我们哪里有近道?还不是和你们走的同一条道?(改为陈述句)【答案】我们没有近道,是和你们走的同一条道。【详解】考查学生反问句改陈述句能力。把“哪里”去掉,“有”改为“没有”,第一个问号改为逗号,“还不是”改为“是”,结尾问号改为句号即可。10. 这是集邮给我带来的快乐。(改为反问句)【答案】难道这不是集邮给我带来的快乐吗?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了陈述句改反问句。陈述句变反问句方法如下:首先,加上难道;其次,肯定词变否定词,否定词变肯定词;再次,加上语气词;最后,句号变问号。本句句首加上“难道”,把“这是”改为“这不是”,句尾加上“吗”,句号改为问号,即:难道这不是集邮给我带来的快乐吗?11. 小明说:“我今天步行来上学的。”(改为间接引语)【答案】 小明说,他今天步行来上学的。【详解】本题主要考查改为转述句。只改变引语部分,提示语不变;标点符号要作相应改变,即把冒号、前引号变成逗号,后引号删除;引语中,人称“我”变成“他”,即:小明说,他今天步行来上学的。12. 它们是那样柔弱,怎么禁得起这猛烈的风雨呢?(改为陈述句)【答案】 它们是那样柔弱,禁不起这猛烈的风雨。【详解】本题考查反问句改为陈述句。反问句改陈述句的方法四步法:第一步:有“不”去“不”,没“不”加“不”。将反问句中的肯定词改为否定词,或将否定词改为肯定词。第二步:去除反问语气词和疑问助词。将反问句中的反问语气词(怎、怎么、难道等)去掉。将句末的疑问助词(呢、吗等)去掉。第三步:问号变句号。把句末的问号改为句号。第四步:把句子整理通顺。结合句子,“怎么禁得起”改为“禁不起”,“呢”去掉,问号改为句号。原句应改为:它们是那样柔弱,禁不起这猛烈的风雨。13. 小红告诉爸爸:“我买了一本《爱的教育》,我真的十分高兴。”(改为转述句)【答案】小红告诉爸爸,她买了一本《爱的教育》,她真的十分高兴。【详解】本题考查了改为转述句。直接引用改为间接引用(转述句)的方法:①改变标点:去掉表示直接说话的冒号和引用, 改用逗号。②改变人称代词:如把“我”改为“他”。“你”改为提示语中的受话者。③看句子的内容,有些句子中个别或少量的文字需要改动。冒号改为逗号,引号去掉,“我”改为“她”。14. 山川、田野、村庄被白茫茫的大雪笼罩着。(改为“把”字句)【答案】白茫茫的大雪把山川、田野、村庄笼罩着。 【详解】首先要找出句中的“主动者”和“被动者”,再“主被换位,把被互换,动作部分照抄”即可。分析原句,“白茫茫的大雪”是主动者,“山川、田野、村庄”是被动者,“笼罩着”是动作。因此,改成把字句需要“白茫茫的大雪”和“山川、田野、村庄”互换位置,再把“被”换成“把”,最后加上动作部分即可。15. 老师说:“这节课,你们可以到图书室去看书。”(改为转述句)【答案】老师说,这节课,我们可以到图书室去看书。【详解】本题考查的是直述句改转述句。直述句改转述句时,首先去掉双引号,接着把冒号改成逗号,再把人称代词“你们”改成“我们”即可。16. 小明问我:“今天放学后,到我家做作业,行吗?”(改为间接引语)【答案】小明问我,今天放学后,到他家做作业行不行?【详解】本题考查改为间接引语。①改变人称,即第一人称(或第三人称)改为第三人称(或第一人称),如果原中出现了第二人称,则改为双引号以外的具体人称。②改动标点符号,冒号与逗号互换,去掉双引号。③如果遇到问句,则需要改为表示商量的祈使句。在这里“我家”改为“他家”,去掉双引号,冒号改逗号。把“行吗”改成“行不行”。改为:小明问我,今天放学后,到他家做作业行不行?17. 虽然天山这时并不是春天,但是有哪一个春天的花园能比得过这时的天山无边的繁花呢?(改为陈述句) 【答案】 虽然天山这时并不是春天,但是没有哪一个春天的花园能比得过这时的天山无边的繁花。【详解】本题考查反问句改为陈述句。反问句变陈述句方法如下:首先,去掉反问词;其次,肯定词变否定词,否定词变肯定词;再次,去掉语气词;最后,问号变句号。18. 再好吃的食物,反反复复咀嚼还有什么味道呢?(改为陈述句)【答案】再好吃的食物,反反复复咀嚼就没有什么味道了。 【详解】本题考查改陈述句。反问句改陈述句的方法四步法:第一步:有“不”去“不”,没“不”加“不”。将反问句中的肯定词改为否定词,或将否定词改为肯定词。第二步:去除反问语气词和疑问助词。将反问句中的反问语气词(怎、怎么、难道等)去掉。将句末的疑问助词(呢、吗等)去掉。第三步:问号变句号。把句末的问号改为句号。第四步:把句子整理通顺。结合句子,“还有”改为“没有”,问号改为句号,陈述句为:再好吃的食物,反反复复咀嚼就没有什么味道了。19. 一道红霞出现在水天相接的地方。(改变语序,句子意思不变)【答案】 在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一道红霞。【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调整语序的能力。把叙述主体“一道红霞”调整到句子后边即可。即:在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一道红霞。20. 幼儿园的小朋友都喜欢王老师。(改成双重否定句)【答案】幼儿园的小朋友没有一个不喜欢王老师的。【详解】本题考查改写句子。陈述句改成双重否定句的方法和步骤: 一找:根据句子意思,选择恰当的双重否定词,二换:替换或删去原句中“要、得(dei)、都、应该、只好、一定、必须、肯定、绝对”等词语,三删:删去原句中“很、非常、十分、分外、更加、特别”等表示程度深的词语,四查:检查改后的句子是否读得通顺。根据方法,原句改为:幼儿园的小朋友没有一个不喜欢王老师的。21. 七月的天山很美。(改为感叹句)【答案】 七月的天山多么美啊!【详解】本题考查改为感叹句。陈述句变感叹句要在句中加上表示强烈感情的“太”“真”一类词语,句末要加上感叹词“啊”“呀”等,将句号换成感叹号。改后如:七月的天山太美啦!22. 爬上虎的脚巴在墙上相当牢固。(改为感叹句)【答案】 爬上虎的脚巴在墙上多么牢固啊!【详解】本题考查改为感叹句。感叹句就是含有喜爱、惊讶、惧怕、仇恨、怜悯等感情的句子,由“多、多么、好、真”等副词和句尾语气词组成。本句改为:爬上虎的脚巴在墙上多么牢固啊!23. 要是我会豁虎跳,这场戏就不至于砸锅了。(改为反问句)【答案】 要是我会豁虎跳,这场戏怎么至于砸锅呢?【详解】本题考查陈述句改反问句。在句子“这场戏”前加上反问语气词“难道”;去掉肯定词“就”,否定词“不至于”改为肯定词“至于”,叫语气助词“了”改为疑问助词“吗”;句号改为问号。即:要是我会豁虎跳,这场戏还至于砸锅吗?24. 他堵住了那个窟窿。(改为“被”字句)【答案】 那个窟窿被他堵住了。 【详解】本题考查“把”字句。“被字句”的基本格式是:“谁被谁怎么样”。其中前者的“谁”为被动者,后面的“谁”为主动者,而“怎么样”为动作。“他”是主动者,“那个窟窿”是被动者,“堵住了”是动作。根据“被”字句的基本格式,原句应改为:那个窟窿被他堵住了。25. 面对急需帮助的人,我们岂能袖手旁观?(改为陈述句)【答案】 面对急需帮助的人,我们不能袖手旁观。【详解】改为陈述句,其方法:去掉反问词“岂”,把表示肯定的词“能”改为“不能”,句末的问号改为句号。即:面对急需帮助的人,我们不能袖手旁观。26. 明明对小兰说:“我们一起去图书馆看书”。(改为转述句)【答案】明明对小兰说,他们一起去图书馆看书。【详解】本题考查引述句改为转述句。转述句:指将直接叙述改为间接叙述的表达句式。角度换成了说明后,人称代词也要变化。直述句改为转述句的方法:把别人说的话转达出来(不直接引用别人的话)人称的改写。故而改句子为:明明对小兰说,他们一起去图书馆看书。27. 她的老祖母只好把自己所知道的知识全都讲给她听。(改为双重否定句)【答案】 她的老祖母不得不把自己所知道的知识全都讲给她听。【详解】本题主要考查把肯定句改为双重否定句。先在句中适当的位置加上双重否定词,例如“不得不”、“不能不”、“不可能不”、“不会不”等,注意意思跟原句一样。本句选择双重否定词“不得不”,替换或删去原句“都”等词语。按要求可这样改:把句子中的“只好”改为“不得不”即可,故改为:她的老祖母不得不把自己所知道的知识全都讲给她听。28. 梅兰芳先生高超的表演艺术让人喜爱。(改为反问句)【答案】难道梅兰芳先生高超的表演艺术不让人喜爱吗? 【详解】本题考查陈述句改反问句。本句改为:难道梅兰芳先生高超的表演艺术不让人喜爱吗?29. 这一点点的困难没吓倒他。(改为“被”字句)【答案】他没被这一点点的困难吓倒。30. 前后左右十几家邻居,都浸在桂花香气里。(改为双重否定句)【答案】 前后左右十几家邻居,没有不浸在桂花香气里的。【详解】本题考查肯定句改为双重否定句。要在句中加上“不能不”“不要不”“不是不”“不会不”“不得不” “非……不可”等双重否定词。本题可将肯定词“都”改为双重否定词“没有不”或者“非……不可”。31. 为了让生病的母亲安心治疗,我不得不放弃学业,外出打工。(改为肯定句)【答案】为了让生病的母亲安心治疗,我必须放弃学业,外出打工。【详解】考查了改为肯定句:将否定句中的否定词(不得不)删去。即:为了让生病的母亲安心治疗,我必须放弃学业,外出打工。32. 病人微微一笑,说,沃克医生说他是军人,他就是军人。(改为直述句)【答案】 病人微微一笑,说:“沃克医生,你说我是军人,我就是军人吧。” 【详解】本题是将转述句改直述句,先改标点符号,在说字的后面加上冒号双引号,重要的是要将语句中的第三人称转变为第一人称,根据语境将第一人称或者人物名字改成第二人称。33. 亲密的伙伴还在一块儿,离不离开家有什么关系?(换个说法,意思不变)【答案】 亲密的伙伴还在一块儿,离不离开家没有关系。 【详解】要求换个说法,意思不变。这是反问句,可把其改成陈述句。首先将反问句中的肯定词改为否定词,或将否定词改为肯定词;(有不去不,没不加不。)其次将反问句中的反问语气词(怎、怎么、难道等)去掉;最后将句末的疑问助词(呢、吗等)去掉,问号改为句号。改成:亲密的伙伴还在一块儿,离不离开家没有关系。34. 海力布对龙王说:“如果您真想给我点儿东西作纪念,请把您嘴里含着的那颗宝石送给我吧。”(改成转述句)【答案】 海力布对龙王说,如果龙王真想给他点儿东西作纪念,请把龙王嘴里含着的那颗宝石送给他。【详解】本题考查直述句改为转述句。直接引用改为间接引用(转述句)的方法:①改变标点:去掉表示直接说话的冒号和引用, 改用逗号。②改变人称代词:如把“我”改为“他”。“你”改为提示语中的受话者。③看句子的内容,有些句子中个别或少量的文字需要改动。本句去掉表示直接说话的冒号和引用, 改用逗号。把“您”改为“龙王”,把“我”改为“他”。35. 病人对沃克医生说:“我一直在数你的刀数。”(改转述句)【答案】 病人对沃克医生说,他一直在数沃克医生的刀数。【详解】本题考查直述句改为转述句。直述句改为转述句的方法如下:1.冒号改为逗号,双引号删去;2.人称的变化:第一人称改为第三人称,第二、三人称改为所指代的内容;3.改细节:“这”改为“那”“来”改为“去”等。句子中第一人称改为“他”,“你”改为所指代的“沃克医生”。故答案为:病人对沃克医生说,他一直在数沃克医生的刀数。36. 蔺相如对秦王说:“我知道欺骗了您是死罪,您可以杀了我,但请好好考虑我的话。”(改为第三人称转述句)【答案】 蔺相如对秦王说,他知道欺骗了秦王是死罪,秦王可以杀了他,但请好好考虑他的话。【详解】改为第三人称转述句先把句中的第一人称(我、我们)改为第三人称(他、他们、她、她们),再把句中“说”字后的冒号改为逗号,句中的双引号去掉。即:蔺相如对秦王说,他知道欺骗了秦王是死罪,秦王可以杀了他,但请好好考虑他的话。37. 每一个孩子都喜欢小动物。(改为双重否定句)【答案】没有一个小朋友不喜欢小动物。【详解】 本题考查肯定句改双重否定句。肯定句转换双重否定句首先要把双重否定词加在句子合适的位置上。其次要熟记双重否定词,选择合适的否定词。把一定肯定会等词替换或者删掉,加上双重否定词“不得不”、“不能不”、“难道”……“不”……“没有……不”等,本题把“每一个孩子”改为“没有一个孩子”,“都喜欢”改为“不喜欢”。即:没有一个小朋友不喜欢小动物。38. 巨人说:“我有许多美丽的花,可孩子们却是最美丽的花。”(改为转述句)【答案】巨人说,他有许多美丽的花,可孩子们却是最美丽的花。 【详解】改为转述句,其方法:把冒号改为逗号,引号去掉,把引语中的第一人称改为第三人称。即:巨人说,他有许多美丽的花,可孩子们却是最美丽的花。39. 铁头突然叫起来:“啊!雨来!雨来!”(改为提示语在后的句子)【答案】 “啊!雨来!雨来!”铁头突然叫起来。 【详解】本题考查改写句子。把提示语改在说的话的后面,应把提示语后面的冒号改为句号。即:“啊!雨来!雨来!”铁头突然叫起来。40. 小明问我:“今天放学后,到我家做作业,行吗?”(改为间接引语)【答案】小明问我,今天放学后,到他家做作业行不行?【详解】本题考查改为间接引语。①改变人称,即第一人称(或第三人称)改为第三人称(或第一人称),如果原中出现了第二人称,则改为双引号以外的具体人称。②改动标点符号,冒号与逗号互换,去掉双引号。③如果遇到问句,则需要改为表示商量的祈使句。在这里“我家”改为“他家”,去掉双引号,冒号改逗号。把“行吗”改成“行不行”。改为:小明问我,今天放学后,到他家做作业行不行?41. 妈妈说:“我今晚要加班,回家要迟一点,你先睡觉。(改为转述句)【答案】 妈妈说,她今晚要加班,回家要迟一点,让我先睡觉。【详解】本题考查改转述句。改写时,掌握“两改一查”的方法,即改标点、改人称,查句子表述是否合理。做题时,把说话内容中的“我”改为“他”,“你”改为“让我”,再把冒号改为逗号,去掉前、后引号即可。改后为:妈妈说,她今晚要加班,回家要迟一点,让我先睡觉。42. 老祖母只好把自己所知道的知识全都讲给她听。(改为双重否定句)【答案】老祖母不得不把自己所知道的知识全都讲给她听。【详解】本题考查改为双重否定句。改为双重否定句的方法:在句中适当位置加上两个否定词,例如“不得不”、“不能不”、“难道”……“不”……等,就变成双重否定句了,而且意思跟原句一样。即:老祖母不得不把自己所知道的知识全都讲给她听。43. 只要您把胡子一剃,一登台,还愁没钱花?(改为陈述句)【答案】 只要您把胡子一剃,一登台,不愁没钱花。【详解】本题主要考查了反问句改陈述句。反问句变陈述句方法如下:首先,去掉反问词;其次,肯定词变否定词,否定词变肯定词;再次,去掉语气词;最后,问号变句号。本句把“还”改为“不”,问号变句号即可。即:只要您把胡子一剃,一登台,不愁没钱花。44. 妈妈对我说:“天要下雨了,你出门记得带上雨伞。”(改为陈述句)【答案】妈妈对我说,天要下雨了,要(让)我出门记得带上雨伞。【详解】陈述句是指陈述一个事实或者说话人的看法的句型。这句话主要表达的是妈妈让带伞,在转述时要将第二人称改为第一人称。即:妈妈对我说,天要下雨了,要(让)我出门记得带上雨伞。45. 奶奶对小女孩说:“等你长大了,我就陪你去看看外面的世界。”(改为陈述句)【答案】奶奶对小女孩说,等小女孩长大了,她就陪小女孩去看看外面的世界。【详解】本题考查改转述句。改写时,掌握“两改一查”的方法,即改标点、改人称,查句子表述是否合理。做题时,把说话内容中的“你”改为“小女孩”,把“我”改为她,再把冒号改为逗号,去掉前、后引号即可。如:奶奶对小女孩说,等小女孩长大了,她就陪小女孩去看看外面的世界。改写方法:第1步:先找主语、动作和对象,先不看其他修饰词;第2步:“把”或“被”前后两个部分调换位置,其余的照写。口诀:三加三减一换第1步:找是否有否定词,有则删,无则加上;第2步:删去/增加疑问代词(难道、怎么);第3步:删去/增加语气助词(呢、吗);第4步:句末的问号和句号互换。改写方法:第1步:直接插入两个”不“字,不+得能会可+不。第2步:不能直接插入两个”不“字,用合适的双重否定词替换。第3步:删去程度副词:很、非常、十分、分外、更加……第4步:检查句子是否通顺,是否符合原意。直述句与转述句改写方法:第1步:改换人称。我听你我他,我说你变他,与我无关只有他,两他留一他。第2步:改动标点。冒号与逗号互换,去掉或加上双引号。第3步:祈使句要加“让”;这——那,来——去有时需互换。第4步:调整、增删词语,使语句通顺。改写方法:第1步:先找主语、动作和对象,先不看其他修饰词;第2步:“把”或“被”前后两个部分调换位置,其余的照写。口诀:三加三减一换第1步:找是否有否定词,有则删,无则加上;第2步:删去/增加疑问代词(难道、怎么);第3步:删去/增加语气助词(呢、吗);第4步:句末的问号和句号互换。改写方法:第1步:直接插入两个”不“字,不+得能会可+不。第2步:不能直接插入两个”不“字,用合适的双重否定词替换。第3步:删去程度副词:很、非常、十分、分外、更加……第4步:检查句子是否通顺,是否符合原意。直述句与转述句改写方法:第1步:改换人称。我听你我他,我说你变他,与我无关只有他,两他留一他。第2步:改动标点。冒号与逗号互换,去掉或加上双引号。第3步:祈使句要加“让”;这——那,来——去有时需互换。第4步:调整、增删词语,使语句通顺。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