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辽宁省辽阳市协作校高二(上)期末化学模拟试卷含答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5258734/0-1705720428113/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3-2024学年辽宁省辽阳市协作校高二(上)期末化学模拟试卷含答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5258734/0-1705720428138/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3-2024学年辽宁省辽阳市协作校高二(上)期末化学模拟试卷含答案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5258734/0-1705720428161/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3-2024学年辽宁省辽阳市协作校高二(上)期末化学模拟试卷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辽宁省辽阳市协作校高二(上)期末化学模拟试卷含答案,共18页。
A.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
B.化学变化过程是原子的重新组合过程
C.生成物总能量高于反应物总能量的反应是吸热反应
D.反应是放热还是吸热必须看反应物和生成物所具有的总能量的相对大小
2.(3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KClO3和NH3溶于水后能导电,故KClO3和NH3为电解质
B.25℃时,0.1ml•L﹣1的醋酸溶液比等浓度的醋酸钠溶液的导电能力弱
C.NaHSO3的电离方程式为NaHSO3═Na++H++SO32﹣
D.BaSO4的水溶液不易导电,故BaSO4是弱电解质
3.(3分)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M电子层有s、p共2个能级,最多能容纳8个电子
B.可能存在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4s24p1的基态原子
C.无论哪一电子层的s能级最多容纳的电子数均为2
D.任一电子层都有s、p能级,但不一定有d能级
4.(3分)金刚石和石墨是碳元素的两种结构不同的单质.在100kPa时,1ml石墨转化为金刚石,要吸收1.895kJ的能量.据此,试判断在100kPa压强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石墨比金刚石稳定
B.金刚石比石墨石稳定
C.1ml石墨比1ml金刚石的总能量高
D.1ml石墨和金刚石完全燃烧时释放的能量石墨比金刚石多
5.(3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s区元素全部是金属元素
B.共价化合物中电负性大的成键元素表现为负价
C.含有非极性键的分子一定是非极性分子
D.非极性分子中一定含有非极性键
6.(3分)以下相关物质的信息都正确的一项是( )
A.AB.BC.CD.D
7.(3分)下列实验中均使用了食盐水,针对实验目的,实验设计不严谨的是( )
A.AB.BC.CD.D
8.(3分)镁﹣空气电池是一种新型燃料电池,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金属Mg电极为负极,其电势低于空气电极的电势
B.电子流向:Mg电极→导线→空气电极→电解质溶液→Mg电极
C.电池总反应为2Mg+O2+2H2O═2Mg(OH)2
D.回收后的氢氧化镁经一系列转化,可重新制成镁锭循环利用
9.(3分)在加入铝粉能放出H2的无色溶液中,可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
A.NH4+、Na+、NO3﹣、Cu2+B.Na+、K+、Cl﹣、HCO3﹣
C.K+、NO3﹣、SO42﹣、Cl﹣D.K+、Al3+、MnO4﹣、NO3﹣
10.(3分)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1.8g H218O中含有的中子数为NA
B.1ml Fe与足量的浓硫酸反应,生成SO2的分子数为NA
C.7.1g Cl2溶于水所得溶液中含有的Cl﹣数目为0.1NA
D.丙烷燃料电池负极消耗2.24L(标准状况)气体时,电路中转移电子数为2NA
11.(3分)以NH3、CO2为原料生产重要的高效氮肥——尿素[CO(NH2)2],反应过程中能量(Ea2>Ea3>Ea1>Ea4>0)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由图知CO2和NH3在一定条件下发生有效碰撞直接生成了CO(NH2)2和H2O
B.第二步反应是合成尿素的决速步骤
C.该过程的总反应在高温条件下有利于自发进行
D.合成尿素的热化学方程式为2NH3(g)+CO2(g)=CO(NH2)2(s)+H2O(g)ΔH=(Ea2+Ea4﹣Ea1﹣Ea3)kJ/ml
12.(3分)在容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反应:N2+3H2⇌2NH3,若将平衡体系中各物质的浓度都增加到原来的2倍,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平衡正向移动B.平衡逆向移动
C.正逆反应速率都增大D.NH3的质量分数增加
13.(3分)化合物HIn在水溶液中因存在以下电离平衡,故可用作酸碱指示剂:
浓度为0.02ml/L的下列各溶液:①盐酸②石灰水③NaCl溶液④氨水⑤NaHCO3溶液⑥NaHSO4溶液 其中能使指示剂显红色的是( )
A.①④⑤B.②⑤⑥C.③④D.①⑥
14.(3分)下列对图象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图甲中t1时图象变化有可能是加催化剂,也有可能是增大体系体积导致
B.若图乙表示反应A(g)+B(g)═xC(g)的对应图象,则T1>T2,且x>2
C.图丙表示常温下溶液中c(H+)和c(OH﹣)的关系,则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A<B
D.图丁表示等温时等pH的NaOH溶液和氨水分别加水稀释pH变化,其中曲线a表示氨水
15.(3分)25℃时,在25 mL 0.1 ml/L的NaOH溶液中逐滴加入0.2ml/L CH3COOH溶液,混合溶液pH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分析结论正确的是( )
A.a=12.5,且混合溶液pH=7
B.对应曲线上E、F之间的任何一点,溶液中都有c(Na+)>c(CH3COO﹣)>c(OH﹣)>c(H+)
C.P点时,c(CH3COO﹣)>c(Na+)>c(H+)=c(OH﹣)
D.K点时,c(CH3COO﹣)+c(CH3COOH)=2c(Na+)
二.解答题(共4小题,满分55分)
16.(13分)电解原理在化学工业中有着广泛的应用.现将某同学设计的原电池通过
导线与图中的电解池相连,其中a为电解液,X和Y均为惰性电极,则:
(1)若a为CuSO4溶液,则电解时的化学方程式为 .
(2)若电解含有0.04mlCuSO4和0.04mlNaCl的混合溶液400mL,当阳极产生672mL(标准状况下)气体时,溶液的pH= (假设电解后溶液体积不变).
17.(14分)(NH4)2SO4是常见的化肥和化工原料,受热易分解.某兴趣小组拟探究其分解产物.
[查阅资料](NH4)2SO4在260℃和400℃时分解产物不同.
[实验探究]该小组拟选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夹持和加热装置略)
实验1:连接装置A﹣B﹣C﹣D,检查气密性,按图示加入试剂(装置B盛0.5000ml/L盐酸70.00mL).通入N2排尽空气后,于260℃加热装置A一段时间,停止加热,冷却,停止通入N2,品红溶液不褪色.已知中和装置B中剩余盐酸需0.2000ml/L NaOH溶液25.00mL,且中和后的溶液中无SO42﹣.
(1)仪器X的名称是 ;
(2)装置B内溶液吸收气体的物质的量是 ml;
实验2:连接装置A﹣D﹣B,检查气密性,按图示重新加入试剂.通入N2排尽空气后,于400℃加热装置A至(NH4)2SO4完全分解无残留物,停止加热,冷却,停止通入N2.观察到装置A、D之间的导气管内有少量白色固体.经检验,该白色固体和装置D内溶液中有SO32﹣,无SO42﹣.进一步研究发现,气体产物中无氮氧化物.
(3)检验装置D内溶液中有SO32﹣,无SO42﹣的实验操作和现象是 ;
(4)装置B内溶液吸收的气体是 ;
(5)(NH4)2SO4在400℃分解的化学方程式是 .
18.(14分)活性氧化锌是橡胶、医药及化学工业的重要原料。一种采用高硅氧化锌矿[主要成分为SiO2、ZnO,还含少量铁、钙、镁、镉(Cd)等元素]制备优质活性氧化锌的工艺流程如图:
(1)为提高锌的浸出率,除将矿石粉碎外,流程中还用到的方法是 。
(2)“酸浸”过程中,Zn浸出率、SiO2浸出率、过滤速率与起始酸度的关系如图所示,宜选择的起始酸度为 g⋅L﹣1,理由是 。
(3)滤渣1的主要成分是 。
(4)操作A的主要目的是将溶液中的Ca2+、Mg2+形成氟化物沉淀。工业上除杂应控制c(Mg2+)、c(Ca2+)小于1.0×10﹣6ml⋅L﹣1,应控制溶液中c(F﹣)大于 ml⋅L﹣1。[已知Ksp(MgF2)=6.4×10﹣9、Ksp(CaF2)=4.9×10﹣9]
(5)“还原除杂”过程,主要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6)“碳铵沉锌”中生成碱式碳酸锌[ZnCO3⋅2Zn(OH)2⋅H2O]的离子方程式为 。
19.(14分)Ⅰ、甲醇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又可作为燃料。利用合成气(主要成分为CO、CO2和H2)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合成甲醇,发生的主要反应如下:
①CO(g)+2H2(g)⇌CH3OH(g)△H1
②CO2(g)+3H2(g)⇌CH3OH(g)+H2O(g)△H2
③CO2(g)+H2(g)⇌CO(g)+H2O(g)△H3
(1)已知相关的化学键键能数据如下:
由此计算△H1= kJ•ml﹣1(用数值表示),则△H3= kJ•ml﹣1(用△H1和△H2表示)。
(2)向恒温、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一定量的CO(g)和H2(g)进行①反应,下列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填编号,下同)。
a.体系压强保持不变
b.v正(CO)=v逆(H2)
c.CO与CH3OH的物质的量之比保持不变
d.每消耗1mlCO的同时生成1mlCH3OH
e.混合气体的密度保持不变
(3)向同温、同体积的甲、乙、丙三个密闭容器中分别充入气体进行①反应。甲容器:2ml H2和1mlCO;乙容器:1ml H2和0.5ml CO;丙容器:1ml CH3OH.恒温、恒容下反应达平衡时,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
a.转化率:甲>乙
b.反应放出的热量数值Q:Q甲=2Q乙
c.CO的质量m:m甲=m丙>2m乙
d.容器内压强P:P甲=P丙<2P乙
Ⅱ、对反应3SO2(g)+2H2O(g)⇌2H2SO4(l)+S(s)△H,在某一投料比,不同条件下达平衡时,H2SO4在平衡体系中物质的量分数随温度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
(4)p2 p1(填“>”或“<”),得出该结论的理由是 。
(5)为了提高SO2的平衡转化率,可采取适当增大压强、 、 (任意补充两个合理措施)。
Ⅲ、在容积为1.00L的容器中,通入一定量的N2O4,发生反应N2O4 (g)⇌2NO2 (g)△H,随温度升高,混合气体的颜色变深。回答下列问题:
(6)反应的△H 0(填“>”或“<”);100℃时,体系中各物质浓度随时间变化如图所示。在0~60s时段,反应速率v(N2O4)为 ml•L﹣1•s﹣1,反应的平衡常数K为 ml•L﹣1。
(7)100℃时,在容积为1.00L的容器中,通入1ml NO2(g)和1ml N2O4(g),此时v正 v逆(填“>”或“<”或“=”)。
2023-2024学年辽宁省辽阳市协作校高二(上)期末化学模拟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15小题,满分45分,每小题3分)
1.【解答】解:A、反应吸放热和反应条件无关,需要加热的反应不一定是吸热反应,如煤炭的燃烧,故A错误;
B、化学反应的实质是旧键的断裂和新键的形成,故化学变化即是原子间的重新组合,故B正确;
C、当生成物的总能量高于反应物的总能量时,反应需要吸热,故当生成物的总能量高于反应物的总能量时为吸热反应,故C正确;
D、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总能量的相对大小决定了反应是吸热还是放热,即反应是吸热还是放热反应取决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总能量的相对大小,故D正确。
故选:A。
2.【解答】解:A.氨气溶于水后能导电是因为氨气与水反应生成电解质一水合氨,一水合氨电离产生自由移动的离子,氨气本身不能电离,属于非电解质,故A错误;
B.醋酸为弱电解质,水溶液部分电离,所以25℃时,0.1ml•L﹣1的醋酸溶液比等浓度的醋酸钠溶液的导电能力弱,故B正确;
C.NaHSO3的电离方程式为:NaHSO3═Na++HSO3﹣,故C错误;
D.BaSO4难溶于水,其溶液中离子浓度较小,所以硫酸钡水溶液不易导电,但溶于水的BaSO4完全电离,所以BaSO4属于强电解质,故D错误。
故选:B。
3.【解答】解:A.M电子层有3s、3p、3d共3个能级,最多能容纳18个电子,故A错误;
B.据构造原理可知,4p能级能量高于3d能级,电子先填充能量较低的能级,所以电子先填充4s能级后填充3d能级,故B错误;
C.s能级容纳电子数最多为2,无论哪一电子层的s能级最多容纳的电子数均为2,故C正确;
D.K电子层只有s能级,不含p能级,故D错误;
故选:C。
4.【解答】解:A、石墨转化为金刚石要吸收能量,说明石墨的能量低,稳定,故A正确;
B、石墨转化为金刚石要吸收能量,说明石墨的能量低,稳定,故B错误;
C、在100kPa时,1ml石墨转化为金刚石,要吸收1.895kJ的能量说明石墨的能量低于金刚石的能量,故C错误;
D、金刚石的能量高,1ml石墨和金刚石完全燃烧时释放的能量金刚石比石墨多,故D错误;
故选:A。
5.【解答】解:A.s区元素除去氢元素外,全部是金属元素,故A错误;
B.电负性大的成键元素吸引电子能力强,所以共价化合物中,电负性大的成键元素表现为负价,故B正确;
C.含有非极性键的分子不一定是非极性分子,如H2O2中含非极性键O﹣O键,但是极性分子,故C错误;
D.非极性分子中不一定含有非极性键,如CH4分子中都是极性键,但是非极性分子,故D错误;
故选:B。
6.【解答】解:A.NaClO中钠离子和次氯酸根离子之间存在离子键、Cl﹣O原子之间存在共价键,次氯酸钠具有强氧化性,能使蛋白质变性而作消毒剂,故A正确;
B.双氧水中H﹣O、O﹣O原子之间只存在共价键,为共价化合物,电子式为,故B错误;
C.氨气中N﹣H原子之间只含共价键,氨气溶于水生成一水合氨,NH3.H2O电离出OH﹣而使其溶液呈碱性,氨气能被催化氧化生成NO而制取硝酸,但与氨气水溶液呈碱性无关,故C错误;
D.NaHCO3中含有离子键和共价键,但性质不稳定,受热易分解生成二氧化碳,能和硫酸铝发生双水解反应而生成二氧化碳,与 NaHCO3的不稳定性无关,故D错误;
故选:A。
7.【解答】解:A.硝酸银过量,分别与NaCl、KI反应生成沉淀,不能探究沉淀的转化,故A错误;
B.光照时甲烷与氯气发生取代反应生成HCl,HCl极易溶于水,水沿导管上升,可验证甲烷与氯气发生化学反应,故B正确;
C.浓盐酸可抑制氯化钠的溶解,则有固体析出,可验证溶解平衡,故C正确;
D.饱和食盐水代替水,与电石生成乙炔的气流平稳,故D正确;
故选:A。
8.【解答】解:A、该原电池中,Mg为负极、空气电极为正极,则Mg电极电势低于空气电极的电势,故A正确;
B、原电池工作时,电子流向:Mg电极→导线→空气电极,阴离子:空气电极→Mg电极,形成闭合回路,但电子不能进入电解质溶液中,故B错误;
C、负极反应为Mg﹣2e﹣+2OH﹣=Mg(OH)2、正极反应为O2+4e﹣+2H2O=4OH﹣,原电池总反应式为2Mg+O2+2H2O=2Mg(OH)2,故C正确;
D、Mg(OH)2→MgCl2→熔融MgCl2→电解Mg,即回收后的氢氧化镁经一系列转化,可重新制成镁锭循环利用,故D正确;
故选:B。
9.【解答】解:A.Cu2+有颜色,不符合题中溶液无色的要求,故A错误;
B.溶液无论呈酸性还是碱性,HCO3﹣都不能大量存在,故B错误;
C.溶液无色,在碱性条件下加入铝能产生氢气,离子之间不发生任何反应,故C正确;
D.MnO4﹣有颜色,不符合题中溶液无色的要求,故D错误。
故选:C。
10.【解答】解:A、1.8gH218O的物质的量为0.09ml,而1mlH218O中含10ml中子,故0.09ml中含0.9NA个中子,故A错误;
B、铁在浓硫酸中钝化,故不能反应完全,则生成的二氧化硫分子个数小于NA个,故B错误;
C、氯气和水的反应为可逆反应,不能反应彻底,则溶液中含有的氯离子的个数小于0.1NA个,故C错误;
D、负极上丙烷放电,碳元素的价态由−83变为+4价,故标况下2.24L丙烷即0.1ml丙烷燃烧时,转移的电子数为0.3×(4+83)ml即2NA个,故D正确。
故选:D。
11.【解答】解:A.CO2和NH3在一定条件下发生有效碰撞直接生成H2NCOONH2,不能不直接生成CO(NH2)2和H2O,故A错误;
B.反应的快慢取决于反应慢的一步,反应慢的一步活化能最大,由于Ea3>Eal,所以第二步反应是合成尿素的决速步骤,故B正确;
C.由图可知,总反应为放热反应,ΔH<0,另ΔS<0,总反应在低温条件下可以自发进行,故C错误;
D.由图可知,总反应为放热反应,ΔH<0,ΔH=﹣(Ea2+Ea4﹣Ea1﹣Ea3)kJ⋅ml﹣1,故D错误;
故选:B。
12.【解答】解:反应前气体化学计量数之和大于反应后气体的化学计量数之和,若将平衡体系中各物质的浓度都增加到原来的2倍,则应缩小体积,增大压强,则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A.由上述分析可知,平衡正向移动,故A正确;
B.平衡正向移动,而不是逆向移动,故B错误;
C.压强增大,正逆反应速率均增大,故C正确;
D.平衡正向移动,所以NH3的质量分数将增加,故D正确;
故选:B。
13.【解答】解:能使指示剂显红色,应使c(HIn)>c(In﹣),所加入物质应使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所加入溶液应呈酸性,①⑥为酸性溶液,可使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而②④⑤溶液呈碱性,可使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③为中性溶液,平衡不移动,
故选:D。
14.【解答】解:A、图甲中t1时,反应速率增大,并且平衡不发生移动,所以改变的条件可能是加催化剂,也有可能是压缩气体增大压强,故A错误;
B、根据“先拐先平数值大”可知,T1>T2,P2>P1,由图可知,温度相同时,压强P2时C%大,即增大压强,平衡正向移动,所以x<2,故B错误;
C、A点溶液呈酸性,可能是酸溶液,也可能是强酸弱碱盐溶液,酸抑制水的电离,强酸弱碱盐促进水的电离,所以不能确定A、B两点水的电离程度大小,故C错误;
D、pH相等的NaOH溶液和氨水加水稀释时,一水合氨是弱电解质、pH变化相对缓慢,所以曲线a表示氨水,无限稀释时溶液的pH接近于7,故D正确;
故选:D。
15.【解答】解:A.当a12.5时,NaOH和醋酸的物质的量相等,二者恰好反应生成醋酸钠,醋酸根离子部分水解,溶液呈碱性,则溶液得到pH>7,故A错误;
B.开始时滴入较少的醋酸,则氢氧化钠过量,溶液中会满足:c(Na+)>c(OH﹣)>c(CH3COO﹣)>c(H+),故B错误;
C.若P点时c(H+)=c(OH﹣),根据电荷守恒可知c(CH3COO﹣)=c(Na+),则溶液中正确的离子浓度大小为:c(CH3COO﹣)=c(Na+)>c(H+)=c(OH﹣),故C错误;
D.K点时滴入25mL醋酸,反应后溶质为等浓度的醋酸和醋酸钠,根据物料守恒可得:c(CH3COO﹣)+c(CH3COOH)=2c(Na+),故D正确;
故选:D。
二.解答题(共4小题,满分55分)
16.【解答】解:(1)电解硫酸铜溶液时,阳极上氢氧根离子放电,阴极上铜离子放电,所以电池反应式为
2CuSO4+2H2O通电¯2Cu+O2↑+2H2SO4,故答案为:2CuSO4+2H2O通电¯2Cu+O2↑+2H2SO4;
(2)电解混合溶液时,阳极上氯离子放电,电极反应式为2Cl﹣﹣2e﹣=Cl2↑,0.04ml氯离子只能生成0.02ml氯气,即448mL氯气,转移0.04ml电子,共生成672mL气体,说明还有224mL气体来自于水的电解,根据4OH﹣﹣4e﹣=2H2O+O2↑知,生成224mL氧气又转移0.04ml电子,所以电解过程中一共转移0.08ml电子,阴极上先铜离子放电,电极反应式为:Cu2++2e﹣=Cu,现有0.04ml铜离子恰好完全电解析出,由此可得整个过程中消耗了0.04ml氢氧根离子,根据水的电离方程式知,溶液中氢离子浓度为0.04ml,则氢离子浓度为0.1ml/L,则溶液的pH=1,
故答案为:1.
17.【解答】解:实验1:(1)由仪器X的结构可知,X为圆底烧瓶,
故答案为:圆底烧瓶;
(2)滴定剩余盐酸,终点时消耗NaOH为0.025L×0.2ml/L=0.005ml,故剩余HCl为0.005ml,则参加反应的HCl为0.07L×0.5ml/L﹣0.005ml=0.03ml,参加反应的HCl吸收分解生成的NH3,发生反应:NH3+HCl=NH4Cl,故吸收NH3的物质的量为0.03ml,
故答案为:0.03;
实验2:(3)检查装置D内溶液中有SO32﹣,无SO42﹣的实验操作和现象是:取少许D溶液于试管中,加入足量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再加入盐酸,白色沉淀完全溶解,生成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说明D内溶液中有SO32﹣,无SO42﹣,
故答案为:取少许D溶液于试管中,加入足量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再加入盐酸,白色沉淀完全溶解,生成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说明D内溶液中有SO32﹣,无SO42﹣;
(4)装置D内溶液中有SO32﹣,说明分解生成SO2,装置A、D之间的导气管内有少量白色固体,白色固体应是二氧化硫、氨气与水形成的盐,装置B内溶液吸收的气体是氨气,
故答案为:NH3;
(5)由(5)中分析可知,(NH4)2SO4在400℃分解时,有NH3、SO2、H2O生成,S元素化合价降低,根据电子转移守恒,只能为N元素化合价升高,气体产物中无氮氧化物,说明生成N2,分解反应方程式为:3(NH4)2SO4△¯4NH3↑+N2↑+3SO2↑+6H2O↑,
故答案为:3(NH4)2SO4△¯4NH3↑+N2↑+3SO2↑+6H2O↑.
18.【解答】解:(1)为提高锌的浸出率,除将矿石粉碎外,流程中还用到的方法是多次酸浸或二次酸浸或循环浸出,
故答案为:多次酸浸或二次酸浸或循环浸出;
(2)分析图示可知,起始酸度为90g⋅L﹣1时浸出率大且节省酸液的消耗,对应二氧化硅的浸出率也较小,
故答案为:90;该酸度下Zn浸出率最大、SiO2浸出率最小、过滤速率最大;
(3)结合分析可知,滤渣1为Fe(OH)3,
故答案为:Fe(OH)3;
(4)操作A的主要目的是将溶液中的Ca2+、Mg2+形成氟化物沉淀,工业上除杂应控制c(Mg2+)、c(Ca2+)小于1.0×10﹣6ml⋅L﹣1,由于Ksp(MgF2)=6.4×10﹣9、Ksp(CaF2)=4.9×10﹣9,故当镁离子完全沉淀时,对应的氟离子浓度为最小值=Ksp(MgF2)c(Mg2+)=6.4×10−91.0×10−6ml/L=0.08ml/L,
故答案为:0.08;
(5)结合分析可知,“还原除杂”过程,主要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Zn+Cd2+═Zn2++Cd,
故答案为:Zn+Cd2+═Zn2++Cd;
(6)“碳铵沉锌”中生成碱式碳酸锌[ZnCO3⋅2Zn(OH)2⋅H2O],同时还有二氧化碳产生,对应的离子方程式为3Zn2++6HCO3−=ZnCO3•2Zn(OH)2•H2O↓+5CO2↑,
故答案为:3Zn2++6HCO3−=ZnCO3•2Zn(OH)2•H2O↓+5CO2↑。
19.【解答】解:(1)△H=反应物总键能﹣生成物总键能=1076kJ/ml+2×436kJ/ml﹣(3×413+343+465)kJ/ml=﹣99kJ/ml,反应③可由反应②﹣①得到,根据盖斯定律,△H3=△H2﹣△H1,故答案为:﹣99;△H2﹣△H1;
(2)a、由于反应①反应前后气体物质的量发生变化,所以压强保持不变可以说明平衡,故a正确;
b、对于不同物质,必须要有正向的速率,同时还要有逆方向的速率,且反应速率与计量系数成正比,才可说明平衡,故b错误;
c、反应物浓度与生成物浓度比保持不变,可以说明平衡,故c正确;
d、消耗1mlCO的方向为正,生成1mlCH3OH的方向也为正,同向不能说明平衡,故d错误;
e、反应前后气体质量与体积均不变,密度不变不能说明平衡,故e错误;
故答案为:a、c;
(3)a、甲容器中H2、CO的物质的量是乙容器的两倍,结合等效平衡思想,甲容器相对于乙容器增大了压强,平衡将正向移动,所以转化率:甲>乙,故a正确;
b、根据(3)a可知,甲容器相对于乙容器,平衡将正向移动,Q甲>2Q乙,故b错误;
c、根据(3)a可知,甲容器相对于乙容器,平衡将正向移动,则m甲<2m乙,故c错误;
d、根据(3)a可知,甲容器相对于乙容器,平衡将正向移动,P甲<2P乙,结合等效平衡,甲容器与丙容器形成全等平衡,P甲=P丙,所以P甲=P丙<2P乙,故d正确;
故答案为:a、d;
(4)相同温度下,压强从p1到P2时H2SO4的物质的量分数增大,说明平衡向右移动,而向右是气体体积缩小的方向,说明压强的变化是增大了,所以p2>p1,
故答案为:>;相同温度下,压强从P1到p2时H2SO4的物质的量分数增大,说明平衡向右移动,而向右是气体体积缩小的方向,说明压强的变化是增大了,所以p2>p1;
(5)结合平衡移动影响因素,提高SO2的平衡转化率,可采取适当增大压强、降低温度、充入H2O(g)等,
故答案为:降低温度;充入H2O(g)(其余合理答案也可);
(6)NO2为红棕色气体,随温度升高,混合气体的颜色变深,说明平衡正移,则正方向为吸热反应,△H>0,结合图象可知,起始时c(N2O4)=0.1ml/L,△c(N2O4)=0.1﹣0.04=0.06ml/L,
N2O4(g)=2NO2(g) (单位:ml/L)
起始量:0.1 0
转化量:0.06 0.12
平衡量:0.04 0.12
v(N2O4)=0.06ml/L1×60=0.001ml/L•min﹣1,平衡常数K=c(NO2)2c(N2O4)=(0.12)20.04=0.36ml/L,
故答案为:0.001;0.36;
(7)在容积为1.00L的容器中,通入1ml NO2(g)和1ml N2O4(g),则此时Qc=121=1,结合(6)中平衡常数K=0.36,则Qc>K,平衡逆向移动,v正<v逆,
故答案为:<。选项
化学式
电子式或含有的化学键类型
物质的性质
与性质相对应的用途
A
NaClO
离子键 共价键
强氧化性
消毒剂
B
H2O2
不稳定,易分解
医用消毒剂
C
NH3
共价键
水溶液呈弱碱性
工业制硝酸
D
NaHCO3
离子键
受热易分解
泡沫灭火器
编号
A
B
C
D
实验
目的
探究卤化银沉淀的转化
验证甲烷与氯气发生化学反应
验证氯化钠的溶解平衡
得到平稳的气流
化学键
H﹣H
C﹣O
H﹣O
C﹣H
E/(kJ•ml﹣1)
436
343
1076
465
413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度(上)辽宁省沈阳市五校协作体期中考试高二年级化学试卷含答案,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曲线中,可以描述乙酸,羰基硫,下列各项叙述中,错误的是,下列说法,认识错误的有几个,亚砷酸铵,易溶于水,可利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辽宁省辽阳市协作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1-2022学年辽宁省协作校高三(上)期末化学试卷( 含答案解析),共2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O3等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