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汕头市潮南区龙岭中英文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月考化学试题含答案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5259391/0-1705746048434/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广东省汕头市潮南区龙岭中英文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月考化学试题含答案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5259391/0-1705746048473/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广东省汕头市潮南区龙岭中英文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月考化学试题含答案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5259391/0-1705746048503/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广东省汕头市潮南区龙岭中英文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月考化学试题含答案
展开考试时间:75分钟;考试满分:100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Ⅰ卷(选择题)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6小题,1-10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1-16每小题4分,共24分,两部分共44分,每个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关于化学反应与能量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需要加热的反应都是吸热反应
B.反应物总能量与生成物总能量一定相等
C.断裂化学键要吸收能量
D.燃烧热指的是101 kPa时,1 ml纯物质完全燃烧生成氧化物时所放出的热量
2.在同温同压下,下列各组热化学方程式中,的是( )
A. ;
B. ;
C. ;
D. ;
3.已知:氧化锂(Li2O)晶体形成过程中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B.
C.,D.
4.已知:的。其中相关的键能数据如下表所示,则x的值为( )
A.471B.157C.138D.756
5.已知 ,
,
若使23 g酒精液体完全燃烧,最后恢复到室温,则放出的热量为( )kJ
A.B.
C.D.
6.已知:一些烷烃的燃烧热(101 kPa时,1 ml纯物质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氧化物时所放出的热量)如表: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C—H键的键能为
B.乙烷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C.等质量的三种烷烃完全燃烧,丙烷放出的热量最多
D.由表中数据不能确定C—C键的键能
7.CO2是一种廉价的碳资源,其综合利用具有重要意义,用CO2与NH3为原料合成尿素是固定和利用CO2的成功范例。
已知:①
②
③
则:反应的为( )
A.B.
C.D.
8.已知 ,和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a、b、c、d都表示正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c代表新键形成所放出的能量
B.该反应是吸热反应
C.若 ,则
D.
9.下列关于反应热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当时,表示该反应为吸热反应
B.1 ml H2与0.5 ml O2反应生成1 ml水时放出的热量即是H2的燃烧热
C.热化学方程式中的化学计量数只能是整数,不能是分数
D.1 ml NaOH分别和1 ml CH3COOH、1 ml HNO3反应放出的热量:CH3COOH
A.B.C.D.
11.下列实验现象或图像信息不能充分说明相应的化学反应是放热反应的是( )
12.强酸与强碱的稀溶液发生中和反应的热效应为: 。分别向1 L 的的溶液中加入①浓硫酸;②稀硫酸;③稀硝酸;④稀醋酸,恰好完全反应的热效应分别为、、、,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
A.B.
C.D.
13.下列说法或表示方法正确的是( )
A.吸热反应一定需要加热才能发生
B.氢气与氧气反应生成等量的液态水和水蒸气,后者放出的热量多
C.1 ml硫完全燃烧放热297.3 kJ,其热化学方程式为:
D.在稀溶液中:,,若将含0.5 ml H2SO4的稀硫酸与含1.1 ml NaOH的稀溶液混合,放出的热量等于57.3 kJ
14.下面均是正丁烷与氧气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25°,101 kPa):
①
②
③
④
由此判断,正丁烷的燃烧热是( )
A.-2878 kJ/mlB.-2658 kJ/mlC.-1746 kJ/mlD.-1526 kJ/ml
15.下列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
A.通常状况下,将1 g氢气在氯气中完全燃烧,放出92.4 kJ热量:;
B.已知充分燃烧a g乙炔气体时生成1 ml二氧化碳气体和液态水,并放出b kJ热量:;
C.1 g炭与适量水蒸气反应生成一氧化碳和氢气,需吸收10.94 kJ的热量:
D.已知甲烷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液态水放出的热量为:;
16.下图表示H2O2分解时能量随反应进程的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曲线a表示加入催化剂时能量随反应进程的变化
B.曲线b表示反应的热效应减小了
C.双氧水催化分解不需要加热,由此推测,催化剂存在下的分解都不需要加热
D.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第Ⅱ卷(非选择题)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6分)
17.某温度时,ⅥA元素单质与H2反应生成气态H2X的热化学方程式如下:
①
②
③
请回答:
(1)上述反应中属于放热反应的是______(填序号,下同),属于吸热反应的是______。
(2)2 g H2完全燃烧生成气态水,放出的热量为______。
(3)请写出O2与H2S反应生成S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下图写出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
(5)加入催化剂该反应的反应热是否发生了改变______(填“是”或“否”)。
18.根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有机物M经过太阳光光照可转化成有机物N,转化过程如下:
两者稳定性大小是:N______M(填“>”“<”或“=”)。
(2)已知:的燃烧热; 。则______(填“>”“<”或“=”)。
(3)使Cl2(g)和H2O(g)通过灼热的炭层,生成HCl(g)和CO2(g)。每消耗1 ml Cl2(g)放出145 kJ热量,则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4)火箭和导弹表面的涂层是耐高温的物质。将铝粉、二氧化钛粉和石墨粉按一定比例混合在高温下煅烧,所得物质可作耐高温材料,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则反应过程中,每转移2 ml电子,放出的热量为______kJ。
19.写出下列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1)16 g CH4(g)与适量O2(g)反应生成CO2(g)和H2O(l),放出890.3 kJ热量: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适量的N2和O2完全反应,每生成23 g NO2需要吸收16.95 kJ热量:____________________。
(3)汽油的重要成分是辛烷(C8H18),1 ml C8H18(l)在O2(g)在燃烧,生成CO2(g)和H2O(l),放出5518 kJ热量:____________________。
(4)卫星发射时可用肼(N2H4)作燃料,1 ml N2H4(l)在O2(g)中燃烧,生成N2(g)和H2O(l),放出622 kJ热量:____________________。
20.我国力争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综合利用CO2具有重要的意义。300 MPa、200℃条件下,CO2与H2反应可制得气态甲醇(CH3OH),其反应方程式为。
(1)该反应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
该反应是______反应(填“吸热”或“放热”),判断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了加快该反应的速率,可以采取措施____________________(任写一种)。
(3)在实际生产中,测得合成塔中H2及H2O(g)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如下图所示,则图中代表H2的曲线是______(填“X”或“Y”),v(正)与v(逆)相等的点为______(填字母)。
(4)在一定温度下,将2 ml CO2与6 ml H2气体混合于2 L密闭容器中制甲醇,2 min末生成0.8 ml H2O(g):
①用单位时间内CO2浓度的减小来表示2 min内该反应的平均速率为______;
②2 min末容器中H2的物质的量浓度______。
参考答案:
1.C
【详解】A.有的放热反应需要高温条件发生,如铝热反应是放热反应,但需要加热,故A错误;
B.化学反应过程中一定伴随能量的变化,反应物总能量与生成物总能量一定不相等,故B错误;
C.形成化学键放出能量,则断裂化学键需要吸收能量,故C正确;
D.燃烧热指的是101 kPa时,1 ml纯物质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氧化物时所放出的热量,故D错误;
答案选C。
2.B
【详解】A.后者氢气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的热量多,但放热越多,则,故A不符合题意;
B.气态硫的能量要高于固态硫的能量,因此前者放出的能量多,则,故B符合题意;
C.前者是不完全燃烧,放热少,后者是完全燃烧,放热多,则,故C不符合题意;
D.后者的化学计算数扩大2倍,后者放出的热量多,则,故D不符合题意;
本题答案B。
3.B
【详解】A.Li晶体转化为Li(g)是吸热过程,是失电子过程吸热,即、,故A错误;
B.由盖斯定律可知,,即,故B正确;
C.到O(g)是键断裂过程吸热,是得电子过程放热,即、,故C错误;
D.由盖斯定律可知,,故D错误;
故答案为B。
4.B
【详解】化学反应中断裂化学键吸收能量,形成化学键放出能量,反应热等于反应物的总键能减去生成物的总键能,所以反应 ,。故选B。
5.D
【详解】将已知方程式依次编号为①②③,由盖斯定律可知,①②③可得热化学方程式则,23 g乙醇的物质的量为,由热化学方程式可知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的热量为。
故正确答案:D
6.D
【详解】A.燃烧热不是燃料的键能和,故C—H键的键能不是,选项A项错误;
B.乙烷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中H2O应为液体,B项错误;
C.1 g甲烷、乙烷、丙烷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分别是891.0/16 kJ、1560.8/30 kJ、2221.5/44 kJ,甲烷放出的热量最多,C项错误;
D.由乙烷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 可知,反应物的键能和生成物的键能和,反应物和生成物中涉及的共价键有C—H键、C—C键、O=O键、C=O键和H—O键,共五个量,已知三种烷烃的燃烧热,只能列出3个代数方程,故不能计算C—C键的键能,D项正确。
答案选D。
7.B
【详解】已知①
②
③
根据盖斯定律:则:①②③可得反应的为,答案选B。
8.D
【详解】A.c代表反应所放出的能量,a代表新键形成所放出的能量,故A错误;
B.该反应反应的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为放热反应,故B错误;
C.由图可知,故C错误;
D.由图可知,,故D正确;
故选D。
9.D
【详解】A.当时,表示该反应为放热反应,A项错误;
B.在101 kPa,1 ml H2与0.5 ml O2反应生成1 ml液态水时放出的热量即是H2的燃烧热,B项错误;
C.热化学方程式中的化学计量数只表示物质的量,不表示分子数,所以可用分数表示,C项错误;
D.醋酸是弱酸存在电离平衡,电离过程是吸热过程,所以中和时放出的热量较少,中和反应为放热反应,烩变为负值,所以后者比前者小,故D正确;
答案选D。
10.C
【详解】由题意可知,的反应为吸热反应,反应物的总能量小于生成物的总能量,气态物质B的总能量高于液态物质B的总能量,则C符合题意;
故选C。
11.D
【详解】A.温度计的水银柱不断上升说明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为放热反应,故A不符合题意;
B.由图可知,该反应为反应物总能量大于生成物总能量的放热反应,故B不符合题意;
C.反应开始后,甲处液面低于乙处液面说明X和Y的反应为放热反应,故C不符合题意;
D.锌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反应生成的氢气会使针筒活塞向右移动,则反应开始后,针筒活塞向右移动不能说明锌与稀硫酸的反应为放热反应,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12.B
【分析】强酸与强碱的稀溶液发生中和反应的热效应: ,表示稀溶液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之间反应生成1 ml水放出的热量为57.3 kJ。
【详解】分别向1 L 的的溶液中加入:
①浓硫酸,浓硫酸溶于水放热,并且与生成硫酸钡沉淀也放热,放热大于57.3 kJ;
②稀硫酸,稀硫酸与生成硫酸钡沉淀放热,放热大于57.3 kJ,但小于①放出的热量;
③稀硝酸,是强酸和强碱的稀溶液间的中和反应,放热57.3 kJ;
④稀醋酸为弱电解质,电离吸收热量,放热小于57.3 kJ;
放出的热量为:①>②>③>④,因放热,则;
答案为B。
13.D
【详解】A.吸热反应不一定需要加热才能发生,例如吸热反应常温下就能发生,A错误;
B.液态水到水蒸气为吸热过程,氢气与氧气反应生成等量的液态水和水蒸气,后者多了一个吸热过程,放出的热量少,B错误;
C.热化学方程式需要注明物质的状态,应为: ,C错误;
D.若将含0.5 ml H2SO4的稀硫酸与含1.1 ml NaOH的稀溶液混合,发生的反应为1 ml氢离子与1 ml氢氧根生成1 ml液态水,所以放出的热量等于57.3 kJ,D正确;
答案选D。
14.A
【分析】燃烧热指1 ml可燃物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化合物时所放出的热量,反应物中C→CO2(气),H→H2O(液),S→SO2(气)等。
【详解】正丁烷的燃烧热是1 ml正丁烷完全燃烧生成CO2(气),H2O(液)放出的热量,故热化学方程式(1) ,符合燃烧热的概念,所以正丁烷的燃烧热为-2878 kJ/ml。故选A。
【点睛】在判断燃烧热时,需要注意的是“1 ml”、“稳定的氧化物”。即H变成液态水,C变成CO2,S变成SO2等。
15.B
【详解】A.放热反应的,正确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A项错误;
B.充分燃烧a g乙炔气体时生成1 ml二氧化碳气体和液态水,并放出b kJ热量,则生成4 ml CO2和液态水,应放出4b kJ热量,B项正确;
C.1 g碳与适量水蒸气反应生成CO和H2,需吸收10.94 kJ热量,则1 ml碳与水蒸气反应,吸收热量为,且热化学方程式需要标注物质的聚集状态。则此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C项错误;
D.题目中给出的数据意义是:燃烧1 g的甲烷放出55.625 kJ的热量,换算成燃烧1 ml甲烷放出的热量为890 kJ。故正确的热化学方程式为:;,D项错误;
答案选B。
16.D
【详解】A.加入催化剂,降低活化能,b为加入催化剂的曲线,故A错误;
B.催化剂只通过改变活化能来改变反应速率,不改变反应的热效应,故B错误;
C.催化剂与反应条件是否需要加热无必然联系,如KClO3分解需要MnO2催化剂,也需要加热,故C错误;
D.图象分析判断反应是放热反应,热化学方程式要注明状态,同时和计量数有关,所以H2O2分解的热化学方程式: ,故D正确;
故选:D。
17.①② ③ 242 kJ 否
【详解】(1)放热反应中,吸热反应中,上述反应中属于放热反应的是①②,属于吸热反应的是③;
(2)2 g H2的物质的量为1 ml,根据反应① 可知,1 ml H2完全燃烧生成气态水时放出的热量为242 kJ,则2 g H2完全燃烧生成气态水放出的热量为242 kJ;
(3)已知:①
②
根据盖斯定律:(①②)×2可得O2与H2S反应生成S的热化学方程式 ;
(4)根据图示,反应物为N2和O2,生成物为NO,反应物的总能量小于生成物的总能量,该反应为吸热反应,,则该热化学方程式为 ;
(5)催化剂只改变反应速率和反应历程,不改变反应的焓变。
18.< < 196
【详解】(1)有机物M经过太阳光光照可转化成有机物N,,吸收能量,能量越低越稳定,故两者稳定性大小是:N
(3)使Cl2(g)和H2O(g)通过灼热的炭层,生成HCl(g)和CO2(g)。每消耗1 ml Cl2(g)放出145 kJ热量,则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故答案为: ;
(4) ,由反应方程式可知,反应过程中,每转移12 ml电子,放出1176 kJ的热量,所以每转移2 ml电子,放出的热量为:,故答案为:196。
19.
【详解】(1)16 g CH4(g)与适量O2(g)反应生成CO2(g)和H2O(l),放出890.3 kJ热量,16 g也就是1 ml,所以热化学方程式为: ,故答案为: ;
(2)若适量的N2和O2完全反应,每生成23 g NO2需要吸收16.95 kJ热量,,23 g NO2就是0.5 ml,所以热化学方程式为 ,故答案为 ;
(3)1 ml C8H18(l)在O2(g)在燃烧,生成CO2(g)和H2O(l),放出5518 kJ热量,则热化学方程式为 ,故答案为 ;
(4)1 ml N2H4(l)在O2(g)中燃烧,生成N2(g)和H2O(l),放出622 kJ热量,则热化学方程式为 ,故答案为: 。
【点睛】本题考查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注意题目给的量与方程式的关系,难度不大。
20.(1)放热 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
(2)适当升高温\增大CO2浓度(合理即可)
(3)Y c、d
(4)0.2
【详解】(1)根据该反应的能量变化图,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所以该反应为放热反应,故答案为放热;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
(2)加快反应速率的方法有升高温度、增大反应物的浓度、加入催化剂等,所以为了加快该反应的速率,可以采取措施有适当升高温\增大CO2浓度,故答案为适当升高温\增大CO2浓度(合理即可)。
(3)该反应中氢气是反应物、水蒸气是生成物,随着反应进行,氢气的物质的量减小、水蒸气的物质的量增大,根据图知,图中代表H2的曲线是Y,代表水蒸气的曲线是X;c、d点各物质的物质的量不变,反应达到平衡状态,则c、d点正逆反应速率相等,故答案为Y;c、d。
(4)①2 min内,相同时间内,故答案为0.2;
②生成0.8 ml H2O消耗,剩余,,故答案为。化学键
F—F
N—F
键能
946
x
283
化合物
甲烷
乙烷
丙烷
燃烧热
-891.0
-1560.8
-2221.5
A.温度计的水银柱不断上升
B.反应物总能量大于生成物总能量
C.反应开始后,甲处液面低于乙处液面
D.反应开始后,针筒活塞向右移动
广东省汕头市金山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广东省汕头市金山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含答案),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5 Cr,05,76 AC,15 7,45A,00,76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广东省汕头市潮阳实验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化学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广东省汕头市潮阳实验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化学试题含答案,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5 K-39 Fe-56,1 g Cl2含有的原子数为0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广东省汕头市潮阳区河溪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月考化学试题(无答案): 这是一份广东省汕头市潮阳区河溪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月考化学试题(无答案),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2023年杭州亚运会的办赛理念,1g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142,下列变化过程中、的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已知,下列叙述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