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部编版】八下语文 1.4 《灯笼》(第1课时)(课件+教案+导学案)

    资料中包含下列文件,点击文件名可预览资料内容
    • 课件
      1.4-1[教学课件]灯笼(第1课时).pptx
    • 教案
      1.4-1[教学设计]灯笼(第1课时).docx
    • 练习
      1.4-1[预习导学]灯笼(第1课时).docx
    1.4-1[教学课件]灯笼(第1课时)第1页
    1.4-1[教学课件]灯笼(第1课时)第2页
    1.4-1[教学课件]灯笼(第1课时)第3页
    1.4-1[教学课件]灯笼(第1课时)第4页
    1.4-1[教学课件]灯笼(第1课时)第5页
    1.4-1[教学课件]灯笼(第1课时)第6页
    1.4-1[教学课件]灯笼(第1课时)第7页
    1.4-1[教学课件]灯笼(第1课时)第8页
    1.4-1[教学设计]灯笼(第1课时)第1页
    1.4-1[教学设计]灯笼(第1课时)第2页
    1.4-1[预习导学]灯笼(第1课时)第1页
    1.4-1[预习导学]灯笼(第1课时)第2页
    还剩14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35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灯笼一等奖课件ppt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灯笼一等奖课件ppt,文件包含14-1教学课件灯笼第1课时pptx、14-1教学设计灯笼第1课时docx、14-1预习导学灯笼第1课时docx等3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22页, 欢迎下载使用。
    作者简介   吴伯箫(1906—1982),原名熙成,山东莱芜人,散文家、教育家。主要作品有《羽书》《北极星》《出发集》《忘年》等文集。
    写作背景  1931年9月18日夜,日本侵略者发动了“九一八”事变。吴伯箫对国民党政府采取“不抵抗”政策感到十分愤懑。《灯笼》正是他在这个时期写作的散文名篇。
    中国灯笼  中国灯笼又称为灯彩,起源于2100多年前的西汉时期。每年的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前后,人们都挂起象征团圆意义的红灯笼,来营造一种喜庆的氛围。灯笼从种类上分,有宫灯、纱灯、吊灯等。从造型上分,有人物灯、山水灯、花鸟灯、龙凤灯、鱼虫灯等。除此还有专供人们赏玩的走马灯。
    读准字音。焚身(   )  恐吓(   )  神龛(   )犬吠(   )  磷火(   )  乡绅(   )争讼(   )  领域(   )  斡旋(   )静穆(   )  怅惘(   )  点缀(   )
    读准字音。施粥(   )  锵然(   )  族姊(   )褪色(   )  幽悄(   )  可悯(   )骠姚(   )  燎原(   )  司马懿(   )熙熙然(   ) 马前卒(   )
    〔斡旋〕〔静穆〕〔锵然〕 〔幽悄〕〔人情世故〕〔垂珠联珑〕
      1.运用多种方式朗读课文,通过抑扬顿挫、富有节奏感的语流语速、声调语气等,读出课文语言的美感。(可参考下面示例,给喜欢的语段标注朗读标记。)
      虽不像/扑灯蛾,(连)爱光明/而至焚身,(停,转折)小孩子/喜欢火,(连)喜欢/亮光,(连)却仿佛/是天性。放在/暗屋子里/就哭的宝儿,(连)点亮了灯/哭声/就止住了。岁梢/寒夜,(连)玩火/玩灯,(连)除夕/燃滴滴金,(连)放焰火,(连)是孩子群里/少有例外的事。尽管大人们/怕火火烛烛的危险,(连)要说/“玩火黑夜溺炕”/那种迹近恐吓的话,(停)但偷偷/还要在神龛里/点起烛来。
      2.课文可以分为几个部分?请概括每个部分的主要内容。
      第一部分(第1段):开篇说“火”,点明火、亮光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性。  第二部分(第2~11段):文章主体——说“灯笼”。回忆关于灯笼的生活景象和由灯笼生发的联想。  第三部分(第12段):结尾说“火”,由追忆历史转而表现国难现实,表达了强烈的爱国情怀。
      3.课文主体部分的内容安排看似杂乱无章,实则线索分明。请分别用4~6个字概括课文第二部分每一段的内容,梳理出本文的线索。
    第2段:话说灯笼。第3段:祖父夜行。第4段:母亲吩咐。第5段:慈母之爱。第6段:乡俗还愿。
    第7段:元宵张灯。第8段:族姊远嫁。第9段:朱红描字。第10段:献帝灯笼。第11段:灯笼下马前卒。
    1.课文第1段有怎样的作用?
      内容上,叙写了小孩子喜欢火、亮光的天性,大人也须用火。表明人类追求光明的特点,丰富了文章内容,增添了情趣,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结构上,引出下文,为下文叙述喜爱灯笼作铺垫。
      2.作者为什么在第3段中详细描述小时候接祖父回家的情景?
      一是因为对挑着灯笼接祖父回家,在路上听祖父讲有趣的故事的情景印象深刻,回忆温暖的亲情;二是因为有灯笼照亮的、静穆的庭院令作者深深怀恋。这里面蕴含了作者对有灯笼相伴的童年生活的深切眷恋。
      3.作者为什么在第7段开头提及唐明皇在东宫结绘彩的盛事?
      一是表达了对无缘观赏那种太古远的盛事的遗憾;二是突出对有幸看到的元宵节张灯结彩的热闹场面的痴迷。
      4.如何理解课文第8段末尾“垂珠联珑的朱门却早已褪色了”这句话的含义?
      表面上是写族姊家华贵朱门颜色变暗淡了,不再鲜艳了,实际上是写族姊家庭早已衰败。
      5.本文主要写的是“灯笼”,作者为什么在第11段转而写古代的英雄?请结合下面这句话进行分析。
      雪夜入蔡,与胡人不敢南下牧马的故事是同日月一样亮起了人的耳目的。
      李愬、蒙恬等昔日大将以智慧和勇气抗击敌寇,保家卫国,其英雄事迹与日月同辉,激励着后人,表达了作者对这些英雄的敬慕之情。
      6.结合文章内容,分析并评价最后一段所表现的作者的观点态度。
      作者热烈赞颂古代将军塞外点兵、挑灯看剑、英勇杀敌的气概,是他们激发了作者的爱国情怀。作者热切希望冲上前线,奋勇杀敌,打击日寇;同时表达了作者对时局的担忧和对未来的期望,希望有更强大的力量,更具凝聚力,团结全国人民抗战,打败敌人,保卫家园。
    1.作者喜爱灯笼的原因有哪些?
      ①灯笼寄托着祖父、母亲等亲人的慈爱和牵挂,也寄托着作者对亲人的感激和怀念;②许多乡情民俗与灯笼结下太多的缘分,给作者留下了很多美好的回忆;③灯笼能为夜行人指路,温暖他人;④灯笼记录、传承着家族历史;⑤灯笼使作者联想起古代将领挑灯看剑、抗击敌人的情景,激发了作者的爱国热情。
      本文中作者有两种感情基调:深情,激情。大部分段落描写早年乡村生活,充满深情;到最后延伸到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表达出激情,尤其是最后一句——“数燎原的一把烈火”,表现了最高亢、最激越的感情。
    2.作者表达的情感,在全文各段中有怎样的变化?

    相关课件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灯笼优质课ppt课件: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灯笼优质课ppt课件,文件包含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14-2教学课件灯笼第2课时pptx、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14-2教学设计灯笼第2课时docx、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14-2预习导学灯笼第2课时docx等3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25页, 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人教部编版马说精品课件ppt:

    这是一份初中人教部编版马说精品课件ppt,文件包含623-1教学课件马说第1课时pptx、623-1教学设计马说第1课时docx、623-1预习导学马说第1课时docx等3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21页, 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语文壶口瀑布精品ppt课件: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壶口瀑布精品ppt课件,文件包含517-1教学课件壶口瀑布第1课时pptx、517-1教学设计壶口瀑布第1课时docx、517-1预习导学壶口瀑布第1课时docx等3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18页, 欢迎下载使用。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