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课件+教案+导学案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时间的脚印公开课课件ppt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时间的脚印公开课课件ppt,文件包含28教学课件时间的脚印pptx、28教学设计时间的脚印docx、28预习导学时间的脚印docx等3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25页, 欢迎下载使用。
时间没有脚,它走过的痕迹,藏在树的年轮里,藏在凝固的琥珀里,藏在沧海桑田的变化里…… 今天就让我们跟随陶世龙的脚步,走进课文,看看时间留下了哪些脚印。
作者简介 陶世龙,1929年生于四川安岳,1948年考入北京大学地质系。1952年参与创建北京地质学院,此后长期在该校工作。从1949年开始在业余时间从事普及地球科学知识的写作及编辑工作;1978年后又参与了科普创作理论的探讨,并从事科学与历史文化的研究。著有《打开地下宝库的钥匙》《我们居住的星球》《谈天说地》《时间的脚印》《变幻多彩的地球》等科普读物。
读准字音。腐蚀( ) 浑浊( ) 海枯石烂( )山麓( ) 粗糙( ) 铜壶滴漏( )掸去( ) 垫高( ) 覆盖( )楔形文字( ) 崩落( ) 刨刮( )沟壑( ) 龟裂( )
〔海枯石烂〕〔腐蚀〕〔龟裂〕 〔浑浊〕
1.快速浏览课文,说说本文在结构形式上有什么特点。
2.找出课文中单句成段的句子,并说说其作用。
示例句子:岩石是怎样记下时间的呢? 作用:内容上,提出问题,引起读者思考;结构上,承上启下,过渡到下文,引出说明对象,即岩石是怎样记录时间的。
第一部分(第1~4段):引出话题——岩石是大自然记录时间的重要载体之一。
第二部分:说明岩石是怎样记录时间的。 第一层(第5~21段):岩石的侵蚀、瓦解、搬运、沉积和新生都透露出时间的踪迹。 第二层(第22~29段):进一步补充介绍岩石所保存的更多的历史痕迹。岩石是一部无字的史书。 第三部分(第30~31段):总结全文,说明岩石记录时间的意义,号召人们读懂大自然保留的记录,造福人类。
1.课文开头引用高士其《时间伯伯》的诗句有什么妙处?
引用高士其《时间伯伯》的诗句作为题记,既照应了题目,又开启了下文,还形象地暗示了时间每走过一个时代都会留下踪迹。读者在感叹时间的同时又产生追寻“时间的脚印”、了解它的踪迹的兴趣,别开生面,独具匠心。
2.岩石的运动规律是什么?
被破坏——被搬运、被堆积——重新生成岩石。
3.岩石遭受破坏的原因有哪些?
炎热的阳光、严寒的霜雪、风雨、空气和水中的酸类、地面上和地下的生物,都对岩石有破坏作用。另外,还有人为破坏。
4.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岩石从毁灭走向新生的过程。
岩石在遭受种种的破坏后,破碎成小石子、沙砾、泥土,它们被狂风、洪水、冰河带到各地。而落入湖海中的泥沙不断积累,达到一定量时自身产生重压,有一些物质填充到泥沙中的孔隙里。经过长期的重压和胶结,那些碎石和泥沙重新形成了岩石。
5.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来说明岩石保存的历史痕迹的?
从“死”的石头上,我们可以看到地壳的活动;石头颜色的不同,说明地球上的变化;古代生物的状况,在岩石中有着丰富的记录;自然界某些转眼就消逝的活动,在石头上也留下了痕迹。
1.课文在说明岩石可以记录时间后,接着写了一段介绍北京故宫“铜壶滴漏”的内容,这样写是否偏离了主旨?为什么?
观点一:没有偏离主旨。因为这篇文章的主旨是说明时间是如何被记录下来的。山野里每1厘米厚的岩层便代表着几十年到上百年的时间,它是大自然中保存的许多种记录时间的方式中的“重要的一种”,而“铜壶滴漏”则是人记录时间的一种方式,二者相互补充,使说明更具体。
观点二:偏离主旨。因为前文谈到人们已经想出了许多记录时间的办法,发明了钟表、日历等。关于北京故宫“铜壶滴漏”的叙述也可以放在一起说,不必在后面单独提及。另外,如果不要此段,直接接下一段,在行文上也更自然、紧凑。
2.课文运用了多种说明方法,请找出运用说明方法的语句并简要分析其作用。
如果大量的水结成了冰,形成冰河,它缓慢地移动着,破坏作用就更大了,就好像一柄铁扫帚从地上扫过,刨刮着所遇到的一些石头。
运用了打比方的说明方法,将冰河的移动比作铁扫帚扫过地面,生动形象地说明了冰河对岩石的破坏作用。
当然我们也不能忘掉人的作用。例如,在建筑兰新铁路的时候,一个山头在几分钟内就被炸掉了,这相对地质作用的速度可要快多了。
运用了举例子、作比较的说明方法。以建筑兰新铁路为例说明人为因素对岩石的破坏作用。同时,又将人对岩石的破坏速度与地质作用的速度进行比较,突出了人对岩石的破坏作用不可忽视。
根据计算,大约3 000到10 000年的时间,可以形成1米厚的岩石。
1.这句话中的“大约”可以删去吗?为什么?
不可以。“大约”表示不精确的估计,如果去掉“大约”,就表示形成1米厚的岩石就需要3 000到10 000年的时间。这种说法与事实不符。“大约”一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体现了作者严谨的科学态度。
石头颜色的不同,也常常说明着地球上的变化。红色的岩石意味着当时气候非常炎热,而灰黑色常常是寒冷的表示。如果这里的石头有光滑的擦痕,那很可能从前这里有冰河经过。
2.这些词语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什么特点?
“常常”表明通过石头颜色证明地球变化的概率很高。“非常”说明炎热的程度之大。“很可能”表示事情发生的可能性很大。这些词语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和严谨。
如果我们熟悉了这些石头的历史,便有可能踏着历史的脚印,一步一步地走向地下的宝库。
3.这句话中的“有可能”可以删去吗?为什么?
不能删去。因为“有可能”表示推测、不确定,如果删去了,就表达绝对和肯定的意思,违背了客观事实。
4.本文的语言生动形象,请结合课文内容进行赏析。
作者在说明中,运用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不仅大大增强了语言的表现力,而且增强了文章的趣味性、可读性。如“越是笨重的石块越跑不远,越是轻小的沙砾越能旅行到遥远的地方”,以拟人化的手法,写岩石被分解后的不同命运,生动有趣。
本文生动地说明了岩石能够记录“时间的脚印”的原因、岩石记录的内容和人类读懂大自然这种记录的重大意义,以丰富的实例和富有启发性的语言,引起人们探索自然奥秘的兴趣。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写作 学写故事精品ppt课件,文件包含6写作教学课件学写故事pptx、6写作教学设计学写故事docx、6写作预习导学学写故事docx等3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31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写作 学写游记优质课件ppt,文件包含5写作教学课件学写游记pptx、5写作教学设计学写游记docx、5写作预习导学学写游记docx等3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18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写作 说明的顺序评优课ppt课件,文件包含2写作教学课件说明的顺序pptx、2写作教学设计说明的顺序docx、2写作预习导学说明的顺序docx等3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24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