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部编版】八下语文 4.14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课件+教案+导学案)

    资料中包含下列文件,点击文件名可预览资料内容
    • 课件
      4.14[教学课件]应有格物致知精神.pptx
    • 教案
      4.14[教学设计]应有格物致知精神.docx
    • 练习
      4.14[预习导学]应有格物致知精神.docx
    4.14[教学课件]应有格物致知精神第1页
    4.14[教学课件]应有格物致知精神第2页
    4.14[教学课件]应有格物致知精神第3页
    4.14[教学课件]应有格物致知精神第4页
    4.14[教学课件]应有格物致知精神第5页
    4.14[教学课件]应有格物致知精神第6页
    4.14[教学课件]应有格物致知精神第7页
    4.14[教学课件]应有格物致知精神第8页
    4.14[教学设计]应有格物致知精神第1页
    4.14[教学设计]应有格物致知精神第2页
    4.14[教学设计]应有格物致知精神第3页
    4.14[预习导学]应有格物致知精神第1页
    4.14[预习导学]应有格物致知精神第2页
    4.14[预习导学]应有格物致知精神第3页
    还剩14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35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应有格物致知精神公开课课件ppt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应有格物致知精神公开课课件ppt,文件包含414教学课件应有格物致知精神pptx、414教学设计应有格物致知精神docx、414预习导学应有格物致知精神docx等3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22页, 欢迎下载使用。
      “格物致知”出自于《大学》,在传统教育中,人们会引导通过“格物”“致知”来实现儒家“平天下”的最高理想,在丁肇中的演讲中,“格物致知精神”应如何理解呢?
    作者简介  丁肇中,1936年生,祖籍山东日照,美籍华裔物理学家。获1976年诺贝尔物理学奖。1994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
    写作背景  1990年5月,《瞭望》周刊等单位组织“情系中华”征文活动,征文评委会评出两篇特别荣誉奖,丁肇中的《怀念》是其中一篇。1991年10月18日,征文活动颁奖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召开,丁肇中在会上发表了这篇演讲。
    《大学》  《大学》原为《礼记》第四十二篇。宋朝程颢、程颐兄弟把它从《礼记》中抽出,朱熹将《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合编注释,称为“四书”。  《大学》文辞简约,内涵深刻,影响深远。提出实现天下大治的八个步骤,即“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读准字音。瞭望(   )   周刊(   )  授予(   )荣誉(   )   缅怀(   )  恰当(   )儒家(   )   埋没(   )  哲学(   )凳子(   )   毅力(   )  彷徨(   )
    〔修身〕〔彷徨〕〔格物致知〕 〔袖手旁观〕
    课文可以分为几个部分?请概括每个部分的主要内容。
      第一部分(第1段):由征文获奖引出演讲的主题——中国学生该怎样了解自然科学。  第二部分(第2~12段):揭露中国传统教育的弊病,分析重视实验精神的重要性。  第三部分(第13段):揭示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并对年青一代提出希望。
    1.《大学》中的“格物致知”是什么意思?
    从探察物体而得到知识。
      2.既然中国传统的儒家经典早已提出了“格物致知”的观点,那么演讲者为什么说中国传统教育中“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便被埋没了”?
      因为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致知。传统教育的目的是使人能达到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田地,这种教育只是为适应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而不是为了寻求新知识。
    3.演讲者列举王阳明的例子有什么作用?
      举王阳明“格”竹子苦思,因头痛而宣告失败的例子,说明了传统儒家对实验的态度是把探察外界误认为探讨自己,印证“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
      4.演讲者认为中国传统的教育对现代的学生有哪些弊病?
      导致中国学生大都偏向于理论而轻视实验,偏向于抽象的思维而不愿动手,缺乏对实验精神的培养。
    5.演讲者认为“格物致知”的真正含义是什么?
      这意义有两个方面:第一,寻求真理的唯一途径是对事物客观的探索;第二,探索应该有想象力、有计划,不能消极地袖手旁观。
      6.演讲者是从哪两个方面来谈格物致知精神的重要性的?
      ①从研究学术方面。我们要保留一个怀疑求真的态度,要靠实践来发现事物的真相。  ②从应付今天的世界环境方面。我们不能盲目地接受过去认定的真理,也不能等待“学术权威”的指示。我们要自己有判断力。
      1.这篇演讲是如何层层推进、思路清晰地阐述观点的?
    提出问题:学习自然科学的中国学生应该怎样了解自然科学。分析问题:先讲传统教育不重视真正的格物致知,并举了明代大哲学家王阳明的例子;再讲现代观念中真正的“格物致知”的内涵和重要性。解决问题:演讲者以自己求学科研的经历,告诫中国学生要摆脱传统教育偏理论轻实验的缺点。又从学术研究话题,扩大到如何应对当下的世界环境,提升了演讲的现实意义。
      2.演讲者在演讲过程中举自己的亲身经历为证,有什么好处?
      ①用自己的经历“现身说法”,真实而亲切,有助于印证自己的观点,拉近与听众的距离,取得更好的演讲效果。  ②演讲者作为一位德高望重的科学家,自己求学时代的经历对于广大青年学子来说,本身就具有很大的示范和参考意义。
      3.演讲者在“情系中华”征文颁奖活动中发表这样的演讲有什么现实意义?
      征文活动的主题是“情系中华”,丁肇中写了《怀念》一文,深切怀念了自己的父亲。在颁奖会上,他谈起自己的父亲,并由父亲受中国传统教育长大,自己则受中西方两种教育,自然地过渡到谈中国学生该怎样学习自然科学的话题。由于演讲者是科学家,而且接受中西方教育,深知二者差异,所以他谈教育问题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在曾经的一段时间里,我国基础教育的优点是注重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教学,缺点是忽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演讲者作为接受过中西方教育并获得巨大成就的科学家,非常敏锐、清醒地认识到这个缺点有久远的文化背景,而且形成了较大的危害,会使我们的学生不能适应时代的需要,进而影响到民族的振兴和国家的前途。所以演讲者根据现代学术的发展和个人的经验教训,联系传统的文化背景和我国的现状,精辟地阐明了中国学生怎样学习自然科学。
      本文由古代文化典籍引出观点,以王阳明和自己的事例加以印证,针对传统教育下的中国学生,阐述了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号召中国年青一代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相关课件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写作 学写故事精品ppt课件: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写作 学写故事精品ppt课件,文件包含6写作教学课件学写故事pptx、6写作教学设计学写故事docx、6写作预习导学学写故事docx等3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31页, 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写作 学写游记优质课件ppt:

    这是一份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写作 学写游记优质课件ppt,文件包含5写作教学课件学写游记pptx、5写作教学设计学写游记docx、5写作预习导学学写游记docx等3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18页, 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写作 说明的顺序评优课ppt课件: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写作 说明的顺序评优课ppt课件,文件包含2写作教学课件说明的顺序pptx、2写作教学设计说明的顺序docx、2写作预习导学说明的顺序docx等3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24页, 欢迎下载使用。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