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13课《桥》(教案)六年级上册语文部编版

    13课《桥》(教案)六年级上册语文部编版第1页
    还剩2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上册桥教案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上册桥教案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品读课文,感受人物形象,聚焦环境,突显人物精神,关注情节,理解形象高大,总结写法,拓展思维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授课班级
    科目
    语文
    授课类型
    新授课
    课 题
    13、《桥》
    教学目标
    有感情地朗读短句;
    通过任务的神态、语言、动作感受人物形象;
    体会环境描写对表现人物的作用;
    发现、学习生活中像老支书这样的人。
    教学重点
    1、有感情地朗读短句;2、通过人物的神态、语言、动作感受人物形象;
    教学难点
    1、体会环境描写对表现人物的作用;2、发现、学习生活中像老支书这样的人。
    教具准备
    PPT,预习单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
    检查字词的掌握;
    指名回答小说三要素;
    引入课题:桥;
    二、品读课文,感受人物形象
    1、师出示课件:读课文7—23自然段,找出描写老汉的句子,说说你的感受,再小组分享。
    2、师相机指导学生抓住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描写,感受人物形象。
    三、聚焦环境,突显人物精神
    1、师提示学生寻找环境描写句子;
    2、师出示小说的环境描写并配乐;
    3、引导学生配乐朗读,体会环境描写所带来的紧张感。
    4、师小结:语言短促写环境,人物形象更高大。
    四、关注情节,理解形象高大
    1、师提示:小说的情节通常由多个具体的事件组成,小说中的 矛盾冲突是形成情节的基础,也是情节发展的推动力;
    2、分析小说中的“矛盾冲突”;
    3、提问:为什么小说结尾才交代老汉与小伙子的关系?
    4、师小结:设置悬念 震撼人心
    加强故事悲壮色彩
    五、总结写法,拓展思维
    1、师与学生共同总结小说三要素间的关系,并提问:如果让你来写小说,你可以怎么写?
    2、师小结:利用描写方法树立鲜明的人物形象、注重环境描写,凸显人物形象、关注情节,用矛盾冲突推动故事发展;
    3、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寻找“老汉”。
    4、试着创编小说。
    复习旧知,
    二、品读课文,感受人物形象
    1、生自读文章,交流。
    2、生交流后反馈,读出相关句子,谈感受。
    三、升华情感,领会人物精神
    1、想象画面,朗读出示的句子;
    2、说体会,谈环境描写对塑造人物形象的作用。
    四、关注情节,理解形象高大
    1、思考并反馈小说中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的“矛盾冲突”。
    2、思考并反馈小说结尾才交代老汉与小伙子关系的用意。
    3、配乐朗读小说结尾。
    五、拓展思,升华主题
    1、欣赏视频;
    2、思考生活中的“老汉”。
    通过复习导入新知,让知识有序衔接,降低学生接受的难度。
    2、通过对老汉语言、动作、神态描写的相关句子的品读与交流,感受人物沉着冷静、一心为民、不徇私情、爱子心切的精神品质。
    3通过对环境描写以及情节的分析,学生感受到了当时情况的危急和主人公的无私,更觉人物的伟大。
    利用文本作抓手,引导学生发现并记录身边类似的人物,为本次习作作好铺垫。




    完成《写字书》13课;
    完成《知训》13课;
    预习14课。





    老汉
    短句
    沉着冷静 不徇私情 环境描写
    一心为民 爱子心切 设置悬念
    …… ……
    教学反思
    上完这节课,发现教师的文体意识很强,让学生了解小说的三要素,明白文体的构造。整节课围绕小说来展开,目标很明确。做到了在内容上少分析,写法上多突出。
    不足之处是:1、在课堂上没有将“老汉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这一问题贯穿整个课堂。建议通过词句看写法,用句子作为形象分析的理由支撑,教师相机分析学生所提到的重点句子,让学生在读中领悟到写法,而在这节课上,教师对句子的分析没有讲透,学生也没有读透,导致学生的朗读没有呈现出层次。
    2、版块之间的衔接过于理性、死板。应该是要抓住“老汉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这一问题贯穿整个课堂,学生感受不够深刻。在小组合作中,步骤可以是:静读、分析、批注,再交流、汇报。汇报时,要给学生语言支架,即教学生怎么说,而在学生出现认识偏差时,教师要及时地纠正。
    3、在小组汇报与教师总结这两块中,不可以割裂开来,方式多种多样,自有汇报也是可以的。目的就在于引导学生将重点句子弄懂、说透,在朗读、品读中来总结写法,不能由老师全部说出来。
    4、在体会环境描写的好处时,学生也没有将黄精描写的好处给参透,只是泛泛而谈了。要教会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文章,学会整体概括,让学生带着思考进入课堂。
    5、在拓展环节,要引导学生从字里行间领会人物的形象。在最后将这篇文章的写法总结出来会更好。

    相关教案

    语文六年级上册桥教案:

    这是一份语文六年级上册桥教案,共7页。

    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上册桥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上册桥教案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关注细节描写,感受人物形象,对比阅读,聚焦环境描写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上册桥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上册桥教学设计,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课时,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
    • 精品推荐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