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1.3 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五个含参问题(强化训练)-高一数学重难点突破及混淆易错规避(人教A版必修第一册)
展开题型一元素与集合求参数
①根据元素与集合的关系求参数
1.设集合,若,且,则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 )
A.B.C.D.
【答案】B
【分析】由条件列不等式可求a的取值范围.
【详解】因为,,所以,所以或,
因为,所以或,所以,所以,
所以.
故选:B.
2.,则a的值是_________.
【答案】2
【分析】分和两种情况求出a的值,并检验是否符合集合的互异性,可得答案.
【详解】当时,解得或,
若,则集合为,符合题意;若,不满足集合的互异性,舍去;
当时,不满足集合的互异性,舍去;
综上所述:a的值是
故答案为:
3.已知集合,且,则______.
【答案】0或1
【分析】由求得,进行检验后确定的值.
【详解】由于,所以,解得0或1.
当时,,
当时,.
所以的值为0或1.
故答案为:0或1
4.若,则实数________.
【答案】
【分析】本题考查集合元素的特征,注意检验互异性.
【详解】,则或,
当解得,代入检验不成立;
当解得或,分别代入检验知:满足.
故答案为:
5.已知,不等式的解集为P,若,则a的取值范围为___________.
【答案】
【分析】将代入分式不等式得到相反结论,同时注意分母为0的情况,解出即可.
【详解】或,解得或,
故答案为:.
6.已知集合,,若,,则______.
【答案】
【分析】首先利用集合与元素的关系和集合元素的特征得到或,即可得到答案.
【详解】解:因为,所以或或,
解得或或,
因为,所以或或,
解得或或,
又因为,所以或,即.
故答案为:
7.已知集合,且,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
【答案】
【分析】首先根据题意得到,即恒成立,即可得到答案.
【详解】因为,,,
所以,即满足.
即恒成立,即.
故答案为:
②根据集合中元素的个数求参数
8.已知集合,集合有且仅有两个子集,则的值为( )
A.2B.-2C.±2D.-2或0或2
【答案】D
【分析】由题意可知集合中仅有一个元素,即方程,只有一个解,分、讨论求解,再取并集即可.
【详解】解:因为集合有且仅有两个子集,
所以集合中仅有一个元素,
即方程,只有一个解,
当时,解得,即,满足题意,
当时,则有,解得或,
综上所述,的值为-2或0或2.
故选:D.
9.已知集合的元素只有一个,则实数a的值为( )
A.B.0C.或0D.无解
【答案】C
【分析】集合有一个元素,即方程有一解,分, 两种情况讨论,即可得解.
【详解】集合有一个元素,即方程有一解,
当时,,符合题意,
当时,有一解,
则,解得:,
综上可得:或,
故选:C.
10.已知集合.
(1)若是空集,求的取值范围;
(2)若中至多只有一个元素,求的取值范围.
【答案】(1)
(2).
【分析】(1)当时,得到方程无实数根,结合一元二次方程的性质,即可求解;
(2)由集合中至多只有一个元素,则或中只有一个元素,集合一元二次方程的性质,即可求解.
(1)
若是空集,则方程无实数根,
当时,方程为无实数根,符合题意;
当时,根据题意有,解得:.
所以,若是空集,的取值范围为.
(2)
若中至多只有一个元素,则或中只有一个元素.
当时,由(1)得.
当中只有一个元素时,,解得.
综上,若中至多只有一个元素,的取值范围为.
11.若集合恰有8个整数元素,写出a的一个值:________.
【答案】7(答案不唯一,实数a满足即可)
【分析】由题意知区间长度大于7不大于9,据此求出集合中最小整数,得到集合中最大整数为10,建立不等式求解.
【详解】依题意可得,解得,
则.
所以集合的整数元素的最小值为3,从而最大值为10,
所以,解得.
故答案为:7(答案不唯一).
12.已知集合,若集合A的子集有2个,则实数a的值为________.
【答案】1
【分析】根据其子集有2个,则,解出即可.
【详解】由题意得方程有两相等实数根,则,解得,
故答案为:1.
13.若集合只有两个子集,则实数取值集合_________.
【答案】
【分析】由子集个数判断集合只有一个元素,结合一元二次方程判别式即可求解.
【详解】因为集合只有两个子集,所以只有一个元素,所以,解得,所以实数取值集合为.
故答案为:
14.若集合恰有8个整数元素,写出整数a的一个值:______.
【答案】0(答案不唯一)
【分析】当时,集合的整数元素符合题意.
【详解】当时,集合的整数元素为.
故答案为:0(答案不唯一)
题型二利用集合间的关系求参数
①利用集合间的相等关系求参数
15.设方程的解集为,不等式的整数解构成的集合为,若,则的取值范围是( )
A.B.C.D.
【答案】A
【分析】首先求出集合,再根据得到,从而解出,即可得到关于的不等式组,即可判断.
【详解】由,解得或,所以,
又不等式的整数解构成的集合为,且,
所以,则不等式等价于,解得,
所以,不等式组无解,即.
故选:A
16.已知,,若,且,则实数______.
【答案】4或
【分析】根据集合相等,可得集合中的元素对应相等,分类讨论即可求解.
【详解】由,且可得,由于中都有元素1,故
或,解得:或或,
结合元素的互异性,这组解要舍去,
故或,
故答案为:4或
17.设,,,若P=Q,则_________.
【答案】-2
【分析】由集合相等的定义,计算集合内的元素.
【详解】,,若P=Q,则有,.
故答案为:-2.
18.设a,,集合,则( )
A.1B.—1C.2D.—2
【答案】D
【分析】根据两集合相等,对应元素相等,然后列出方程求出即可得到结果.
【详解】因为
所以,解得
则
故选:D.
19.已知集合,,若,则__________.
【答案】
【分析】利用集合相等即可得出结果.
【详解】由元素的互异性可得,
当时,,解得,舍去;
当时,,此时,,
此时需要满足,即;
.
故答案为:.
20.设集合,,若,则实数对的取值集合是_____.
【答案】
【分析】根据集合相等的定义,两个集合中元素对应相等,结合元素的互异性分类讨论构造不同的方程组,即可得到结论
【详解】解: ,由元素的互异性可知集合B中的元素且,故且,
由,则集合A中只能是,此时在的条件下,有,
即或,解得或,实数对的取值集合是.
故答案为:
21.(多选)已知集合,当时,的值可以是( )
A.1B.2C.3D.4
【答案】AC
【分析】由集合解出m、n,即可求解.
【详解】i.当时,;
ii.当时,,此时,则.
故选:AC.
②利用集合间的包含关系求参数
22.已知集合,,若,则实数的取值范围是( )
A.B.C.D.
【答案】A
【分析】首先求出集合,再根据集合的包含关系计算可得.
【详解】由,则,解得,
所以,
又且,
所以,即实数的取值范围是.
故选:A
23.已知集合,若,则实数的取值集合为( )
A.B.
C.D.
【答案】C
【分析】化简集合,根据,求实数的可能取值,由此可得结果.
【详解】集合,
又,,
所以,故实数a的取值集合为,
故选:C.
24.已知集合,,若,则实数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
【答案】
【分析】化简集合,根据子集关系列式可求出结果.
【详解】依题意得,,
若,则.
故答案为:
25.已知.若,则实数m的取值范围为________.
【答案】或.
【分析】根据,分和两种情况讨论求解.
【详解】已知集合,且,
或
当时,,解得,符合题意;
当时,且,
则或,解得,
综上:实数的取值范围为或.
故答案为:或.
26.已知集合,,若对于,都有,则的取值范围为( )
A.B.C.D.
【答案】B
【分析】由已知可得可得答案.
【详解】若对于,都有,则,
由已知可得.
故选:B.
27.已知集合A={-4,-1,m},B={-1,5},若B⊆A,则m=____.
【答案】5
【分析】利用集合与集合间的包含关系即可求出结果.
【详解】∵B⊆A,∴5∈A,∴m=5,
故答案为:5.
题型三交、并、补运算求参数
28.已知集合,.
(1)若,,求实数的值;
(2)从条件①②③这三个条件中选择一个作为已知条件,求实数的取值范围.
条件:①;②;③.
【答案】(1).
(2)
【分析】(1)根据列式,由此求得的值.
(2)选①:根据是的子集列不等式,由此求得的取值范围.
选②:根据列不等式,由此求得的取值范围.
选③:根据列不等式,由此求得的取值范围.
(1)
由于,
所以,解得.
(2)
恒成立,所以是非空集合.
若选①,,,
则,解得.
若选②,,
或,
所以,解得.
若选③,,
或,
所以,解得.
29.已知集合.
(1)若,求实数的取值范围;
(2)若中只有一个整数,求实数的取值范围.
【答案】(1)
(2)
【分析】(1)根据题意推出,分和时分类讨论即可;
(2)首先推理出整数为,再利用数轴得到不等式,解出不等式即可.
【详解】(1),
当即时,满足题意;
当即时,;欲使,则有,即.
综上所述:实数的取值范围是.
(2)易得
当即时,,不符合题意;
当即时,,若中只有一个整数,则此整数为
依题意得,即
综上所述:实数的取值范围是.
30.设集合A={x|x2-3x+2=0},B={x|x2+2(a+1)x+a2-5=0}.
(1)若A∩B={2},求实数a的值;
(2)若A∪B=A,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
(3)若U=R,,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
【答案】(1)-1或-3
(2)a≤-3
(3)且且.
【分析】(1)题意说明,代入中方程求得值并检验是否满足题意;
(2)题意说明,由集合的包含关系求解;
(3)题意说明,,只要中元素1和2不是集合中方程的解,即可得出结论,说明集合中方程可以无实数解.
【详解】(1),或,
∴,
∵A∩B={2},∴2∈B,
将x=2代入x2+2(a+1)x+a2-5=0,得a2+4a+3=0,所以a=-1或a=-3.
当a=-1时,B={-2,2},满足条件;
当a=-3时,B={2},也满足条件.
综上可得,a的值为-1或-3.
(2)∵A∪B=A,∴B⊆A.
对于方程x2+2(a+1)x+a2-5=0,
①当=4(a+1)2-4(a2-5)=8(a+3)<0,
即a<-3时,,满足条件;
②当,即a=-3时,B={2},满足条件;
③当,即a>-3时,B=A={1,2}才能满足条件,这是不可能成立的.
综上可知,a的取值范围是a≤-3.
(3)∵,∴,∴.
对于方程x2+2(a+1)x+a2-5=0,
①当,即a<-3时,,满足条件.
②当,即a=-3时,B={2},A∩B={2},不满足条件.
③当,即a>-3时,只需且即可.
将x=2代入x2+2(a+1)x+a2-5=0,得a=-1或a=-3;
将x=1代入x2+2(a+1)x+a2-5=0,得,∴a≠-1,a≠-3且,
综上,a的取值范围是且且.
31.已知集合.
(1)若,求;
(2)已知,求实数的取值范围.
【答案】(1)
(2)
【分析】(1)由并集的概念求解,
(2)由集合间关系列不等式求解,
(1)
时,,则,
(2)
,则,可得,解得,
故的取值范围是
32.已知集合,.
(1)若,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
(2)若,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
【答案】(1);
(2)
【分析】(1)由集合先得到,结合集合和得到不等式组,即可得到答案;
(2)分和两种情况讨论,结合子集定义可求解
(1)
因为,所以或,
又且,
所以,解得,
所以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
(2)
若,则,
当时,,解得;
当时,,即,
要使,则,解得,
此时;
综上,实数a的取值范围为
33.已知集合,.
(1)当时,求出;
(2)若,求实数的取值范围.
【答案】(1)或
(2)
【分析】(1)先求出,再求出得解;
(2)对集合分两种情况讨论,解不等式即得解.
【详解】(1)(1)当时, ,所以=或,
所以= 或.
(2)(2)由.
①当为空集时,成立.
②当不是空集时,,,
综上①②,.
34.已知集合.
(1)当时,求;
(2)若,求a的取值范围.
【答案】(1)或;
(2)或.
【分析】(1)根据补集的定义和运算求出,结合并集的定义和运算计算即可;
(2)先求出,结合集合之间的包含关系即可求出参数的范围.
(1)
当时,,则或,
所以或;
(2)
因为,所以或,
当时,由,解得,此时,符合题意;
当时,则有或,
解得或.
综上所述,a的取值范围为
题型四根据充分与必要条件求参数
①根据充分条件或必要条件求参数
35.若“”是“”的充分条件,则实数的取值范围为___________.
【答案】
【分析】由充分条件定义直接求解即可.
【详解】“”是“”的充分条件,,,
即实数的取值范围为.
故答案为:.
36.已知集合,.
(1)求;
(2)若集合,在①;②是的充分条件,这两个条件中任选一个作为条件,求实数的取值范围.
注:如果选择多个条件分别解答,按第一个解答计分.
【答案】(1)
(2)
【分析】(1)根据分母不为零且偶次方根的被开方数非负得到不等式组,即可求出集合,再根据交集的定义计算可得;
(2)根据所选条件得到,即可得到不等式组,从而求出参数的取值范围.
【详解】(1)∵,∴,∴且,
∴且,
又,
∴;
(2)若选①,则,
∵且,∴,
∴,∴,
∴实数的取值范围为;
若选②是的充分条件,则,
∵且,∴,
∴,∴,
∴实数的取值范围为.
37.已知集合A={x|1
(2)若是的必要条件,求实数的取值范围.
【答案】(1)A∪B={x|-2
【分析】(1)直接利用并集的定义求解;
(2)由题意得B⊆A,再对集合分两种情况讨论得解.
【详解】(1)解 (1)当m=-1时,B={x|-2
所以当B=时, 2m≥1-m,解得m≥,满足B⊆A;
当B≠时,若满足B⊆A,则该不等式组无解.
综上,若B⊆A,则实数m的取值范围是.
38.(1)已知,若是的必要条件,求的取值范围.
(2)已知:实数满足,其中;:实数满足.若是的充分条件,求实数的取值范围.
【答案】(1);(2).
【分析】(1)由已知,进而根据集合关系求解即可;
(2)令,进而根据题意得,再根据集合关系求解即可.
【详解】解:(1)因为是的必要条件,所以.显然
所以,解得.
故的取值范围为.
(2)令.
因为是的充分条件,所以,
所以,解得,
故的取值范围是
39.设全集,集合,集合.
(1)若“”是“”的充分条件,求实数的取值范围;
(2)若命题“,则”是真命题,求实数的取值范围.
【答案】(1)
(2)
【分析】(1)将充分条件转化为子集关系,利用子集的定义即可列出不等式求解.
(2)将真命题转化成是的子集,然后分情况讨论集合为空集和非空集合,即可求解.
【详解】(1)是的充分条件, ,
又,即,解得.
故实数的取值范围为.
(2)命题“,则”是真命题,故.
①当时,,解得;
②当时,,且
,解得;
综上所述:实数的取值范围.
40.(多选)已知集合,若是的充分条件,则a可以是( )
A.-1B.0C.1D.2
【答案】AB
【分析】根据充分条件的概念,得出集合之间的包含关系,即可得出的范围,选出选项.
【详解】解:因为是的充分条件,
所以,所以有.
故选:AB
②根据充分不必要条件或必要不充分条件求参数
41.设;,若p是q的充分不必要条件,则( )
A. B. C. D.
【答案】A
【分析】化简,根据充分不必要的定义列不等式求的范围.
【详解】由已知可得,
因为是的充分不必要条件,
所以,
所以,
故选:A.
42.已知,,.若是的必要不充分条件,且是的充分不必要条件,则实数的取值范围为______.
【答案】
【分析】解不等式得到,记p,q,r中的取值构成的集合分别为A,B,C,根据集合的包含关系得到答案.
【详解】,,解得,即.
记p,q,r中的取值构成的集合分别为A,B,C,
由于是的必要不充分条件,是的充分不必要条件,则A是C的真子集,C是B的真子集,
则,解得,即实数的取值范围是.
故答案为:
43.已知,,若是充分非必要条件,则的取值范围是__.
【答案】
【分析】由充分性和必要性的定义列不等式求解即可.
【详解】若是的充分非必要条件,则是的真子集,
所以,解得,
故答案为:
44.已知合,或.
(1)当时,求;
(2)若是的必要不充分条件,求实数m的取值范围.
【答案】(1)
(2)
【分析】(1)代入化简集合,再利用集合的交集运算,结合数轴法可得结果;
(2)利用集合与充要条件的关系得到是的真子集,结合数轴法即可求得m的取值范围.
【详解】(1)因为,所以或或,
又因为,
所以.
(2)因为是的必要不充分条件,所以是的真子集,
又因为,或,
所以或,故或,
故实数m的取值范围为.
45.已知,,若p是q的一个充分不必要条件,则实数m的取值范围为_________.
【答案】
【分析】根据题意,利用充分不必要的性质即可求出实数m的取值范围为.
【详解】因为,所以,
因为若p是q的一个充分不必要条件,
所以,
故答案为:.
46.已知集合,.
(1)当时,求出;
(2)若“x∈A”是“x∈B”的必要不充分条件,求实数的取值范围.
【答案】(1)= 或
(2)
【分析】(1)当时,得,由补集和交集运算即可求解;
(2)由题可知,分集合和两种情况分类讨论,即可求解的取值范围.
【详解】(1)当时,,所以=或,
所以=或;
(2)因为“x∈A”是“x∈B”的必要不充分条件,于是得,
①当时,;
②当时,由得,,
综上所述,.
题型五根据含量词命题的真假求参数
47.已知命题p: ,若p为假命题,则a的取值范围是( )
A. B. C. D.
【答案】D
【分析】根据p为假命题可得为真命题,由此得,求得答案.
【详解】由题意命题p:为假命题,则为真命题,
即,故 ,即,
故选:D
48.已知为实数,使“,”为真命题的一个充分不必要条件是( )
A.B.C.D.
【答案】B
【分析】根据全称量词命题的真假性求得的取值范围,然后确定其充分不必要条件.
【详解】解:依题意,全称量词命题:为真命题,
所以,在区间上恒成立,所以,
所以使“”为真命题的一个充分不必要条件是“”.
故选:B
49.已知命题“存在,使等式成立”是假命题,则实数m的取值范围是______.
【答案】
【分析】根据条件进行转化,由等式得到函数,求出值域,再取补集即可.
【详解】由,可得:.
因为在上单调递增,在上单调递增,
所以在上单调递增,
所以在上的值域为.
若命题“存在,使等式成立”是真命题,则.
所以命题“存在,使等式成立”是假命题时,实数m的取值范围是或.
即实数m的取值范围是.
故答案为:.
50.命题“, ”为真命题的一个充分不必要条件是( )
A.a 2B.a 3C.a 5D.a 5
【答案】C
【分析】根据充分不必要条件的性质,结合任意性的定义进行求解即可.
【详解】由,
因为,所以,要想该命题为真命题,只需,
由选项AB推出不出,由不一定能推出,
因此四个选项中只有C符合充分不必要的性质,
故选:C
51.若“”为真命题,则实数a的最小值为( )
A.B.C.6D.7
【答案】B
【分析】由题知,再根据题意求解即可.
【详解】解:当时,,所以.
因为命题“”为真命题,
所以,实数a的最小值为.
故选:B
52.命题“对任意,”为真命题的一个充分不必要条件是__________.
【答案】(答案不唯一)
【分析】由题可得当,,即,再根据充分不必要条件的定义即可得解.
【详解】解:对任意,为真命题,
则对任意,,
当,,
,
则命题“对任意,”为真命题的一个充分不必要条件可以是,
故答案为:.
题型一
元素与集合求参数
①根据元素与集合的关系求参数
②根据集合中元素的个数求参数
题型二
利用集合间的关系求参数
①利用集合间的相等关系求参数
②利用集合间的包含关系求参数
题型三
交、并、补运算求参数
题型四
根据充分与必要条件求参数
①根据充分条件或必要条件求参数
②根据充分不必要条件或必要不充分条件求参数
题型五
根据含量词命题的真假求参数
专题2.4 解含参数的一元二次不等式(强化训练)-高一数学重难点突破及混淆易错规避(人教A版必修第一册): 这是一份专题2.4 解含参数的一元二次不等式(强化训练)-高一数学重难点突破及混淆易错规避(人教A版必修第一册),文件包含专题24解含参数的一元二次不等式强化训练原卷版docx、专题24解含参数的一元二次不等式强化训练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7页, 欢迎下载使用。
专题2.3 基本不等式求最值(强化训练)-高一数学重难点突破及混淆易错规避(人教A版必修第一册): 这是一份专题2.3 基本不等式求最值(强化训练)-高一数学重难点突破及混淆易错规避(人教A版必修第一册),文件包含专题23基本不等式七种最值题型强化训练原卷版docx、专题23基本不等式七种最值题型强化训练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1页, 欢迎下载使用。
专题2.2 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不等式(八个重难点突破)-高一数学重难点突破及混淆易错规避(人教A版必修第一册): 这是一份专题2.2 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不等式(八个重难点突破)-高一数学重难点突破及混淆易错规避(人教A版必修第一册),文件包含专题22一元二次方程一元二次不等式与二次函数八个重难点突破原卷版docx、专题22一元二次方程一元二次不等式与二次函数八个重难点突破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6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