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属成套资源:2023-2024学年河北省高三上学期期末物理模拟试题(12份资料打包含解析)
2023-2024学年河北省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物理试题
展开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河北省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物理试题,共14页。
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的规定位置.
3.请认真核对监考员在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与本人是否相符.
4.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选项的方框涂满、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
5.如需作图,须用2B铅笔绘、写清楚,线条、符号等须加黑、加粗.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氢原子的核外电子从n=2的能级跃迁到n=1的能级时,发出的光恰好能使某种金属发生光电效应,则下列各种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该光是氢原子所有可能发出的光中能量最大的
B.氢原子中由高能级跃迁到n=2的能级时发出的光可能使该金属发生光电效应
C.该金属发生光电效应产生的光电子的最大能量恰好等于氢原子从n=2的能级跃迁到n=1的能级所放出光子的能量
D.氢原子从n=2的能级跃迁到n=1的能级所放出光子的能量等于该金属的逸出功
2、对于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当分子间的平均距离变大时,气体压强一定变小
B.当分子热运动变剧烈时,气体压强一定变大
C.当分子热运动变剧烈且分子平均距离变小时,气体压强一定变大
D.当分子热运动变剧烈且分子平均距离变大时,气体压强一定变大
3、如图所示,将直径为d,电阻为R的闭合金属环从匀强磁场B中拉出,这一过程中通过金属环某一截面的电荷量为( )
A.B.C.D.
4、电路如图所示,当a、b两端接入100 V电压时,用理想电压表测得c、d两端电压为20 V;当c、d两端接入100 V电压时,用理想电压表测得a、b两端电压为50 V,则R1∶R2∶R3等于( )
A.4∶2∶1B.2∶1∶1
C.3∶2∶1D.5∶3∶2
5、放射性元素A经过2次α衰变和1次β 衰变后生成一新元素B,则元素B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较元素A的位置向前移动了
A.1位B.2位C.3位D.4位
6、2019年8月我国已经建成了新托卡马克(EAST)装置一中国环流器二号M装置(HL—2M),为“人造太阳”创造了条件,其等离子温度有望超过2亿摄氏度,将中国的聚变堆技术提升到了新的高度。设该热核实验反应前氘核()的质量为,氚核()的质量为,反应后氦核()的质量为,中子()的质量为。关于聚变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核裂变比核聚变更为安全、清洁
B.由核反应过程质量守恒可知。
C.两个轻核结合成质量较大的核,比结合能较聚变前减少
D.HL—2M中发生的核反应方程式是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多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全部选对的得5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7、真空中一对等量异种电荷A、B,其周围的电场线和等势线分布如图所示。相邻等势线之间电势差相等,G点是两电荷连线的中点,MN是两电荷连线的中垂线,C、D两点关于MN对称,C、D、E、F、G、H均是电场线与等势线的交点。规定距离两电荷无穷远处电势为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中垂线MN的电势为零,G点的电场强度为零
B.C、D两点的电势不相等,电场强度相同
C.G点电势等于H点,电场强度大于H点
D.F点电势高于E点,电场强度大于E点
8、以点电荷A、B的连线为x轴,以点电荷B为坐标原点建立如图所示的坐标系,点电荷A、B带电量分别为q1、q2,间距为x0。一电子以一定的初速度进入该电场,由靠近坐标原点的位置沿x轴正方向运动,其电势能的变化如图中实线所示,图线与x轴交点的横坐标为x1,图线最高点对应的横坐标为x2,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0–x1之间电场强度沿x轴正方向B.A电荷带正电,B电荷带负电
C.D.
9、如图所示,CD、EF是两条水平放置的、阻值可忽略的平行金属导轨,导轨间距为L,在水平导轨的左侧存在方向垂直导轨平面向上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磁场区域的宽度为d,导轨的右端接有一阻值为R的电阻,左端与一弯曲的光滑轨道平滑连接.将一阻值也为R,质量为m的导体棒从弯曲轨道上h高处由静止释放,导体棒最终恰好停在磁场的右边界处.已知导体棒与水平导轨接触良好,且动摩擦因数为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通过电阻R的最大电流为
B.流过电阻R的电荷量为
C.整个电路中产生的焦耳热为mgh
D.电阻R中产生的焦耳热为
10、在一个很小的矩形半导体薄片上,制作四个电极E、F、M、N,做成了一个霍尔元件,在E、F间通入恒定电流I,同时外加与薄片垂直的磁场B,M、N间的电压为UH.已知半导体薄片中的载流子为正电荷,电流与磁场的方向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A.N板电势高于M板电势
B.磁感应强度越大,MN间电势差越大
C.将磁场方向变为与薄片的上、下表面平行,UH不变
D.将磁场和电流分别反向,N板电势低于M板电势
三、实验题:本题共2小题,共18分。把答案写在答题卡中指定的答题处,不要求写出演算过程。
11.(6分)如图,物体质量为,静置于水平面上,它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用大小为、方向与水平方向夹角的拉力F拉动物体,拉动4s后,撤去拉力F,物体最终停下来取试求:
物体前4s运动的加速度是多大?
物体从开始出发到停下来,物体的总位移是多大?
12.(12分)小宇同学利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验证动能定理,遮光条的宽度d为图乙中的游标卡尺(游标有十个分度)所示,其中托盘的质量为m=10g,每个砝码的质量均为m=10g,小车和遮光条以及传感器的总质量为M=100g,忽略绳子与滑轮之间的摩擦。小宇做了如下的操作:
①滑块上不连接细绳,将长木板的右端适当垫高,以平衡摩擦力;
②取5个砝码放在小车上,让小车由静止释放,传感器的示数为F,记录遮光条经过光电门时的挡光时间为Δt;
③测出遮光条距离光电门的间距为s,如图丙所示;
④从小车上取一个砝码放在托盘上,并将小车由同一位置释放,重复②,直到将砝码全部放在托盘中;
由以上操作分析下列问题:
(1)遮光条的宽度d为________mm,遮光条到光电门的间距s为___________m;
(2)用以上的字母表示遮光条经过光电门时的速度的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②过程中细绳的拉力所做的功为________,所对应动能的变化量为____________;(用字母表示)
(4)在上述过程中如果将托盘及盘中砝码的总重力计为F′,则F′所做的功为________,所对应系统的动能的变化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字母表示)
(5)如果以F′为纵轴,Δt的______________为横轴,该图线为直线,由题中的条件求出图线的斜率k,其大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四、计算题:本题共2小题,共26分。把答案写在答题卡中指定的答题处,要求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演算步骤。
13.(10分)如图所示,一气球从地面上以大小为的速度竖直匀速升起,当气球的下端距地面高时,在气球的正下方紧贴地面将一小石子愉大小为的初速度竖直上抛。已知小石子受到的空气阻力等于其重力的倍,取,求:
(1)小石子追上气球所用的时间;
(2)小石子追上气球时的速度大小。
14.(16分)如图所示,一列简谐横波沿轴正方向以的速度传播,当波传播到坐标原点时开始计时,点处质点的振动方程为,轴上的点横坐标,求:
(1)点处的质点第二次到达波谷的时刻;
(2)当点处的质点运动的路程为1m时,点处的质点运动的路程。
15.(12分)图示为直角三角形棱镜的截面,,,AB边长为20cm,D点到A点的距离为7cm,一束细单色光平行AC边从D点射入棱镜中,经AC边反射后从BC边上的F点射出,出射光线与BC边的夹角为,求:
(1)棱镜的折射率;
(2)F点到C点的距离。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D
【解析】
A.氢原子从n=2的能级跃迁到n=1的能级,所放出光子的能量是所有相邻能级间跃迁时能量最大的,但小于其他能级跃迁到n=1的能级时所放出的光子的能量,故A错误;
B.氢原子从高能级跃迁到n=2的能级所放出的光子的能量都小于从n=2的能级跃迁到n=1的能级所放出的光子的能量,不会使金属发生光电效应,故B错误;
C.恰好发生光电效应,说明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为零,故C错误;
D.恰好发生光电效应,说明光子的能量等于金属的逸出功,故D正确。
故选D。
2、C
【解析】
气体压强在微观上与分子的平均动能和分子密集程度有关。当分子热运动变剧烈且分子平均距离变大时,气体压强可能变大、可能不变、也可能变小;当分子热运动变剧烈且分子平均距离变小时,气体压强一定变大。
故选C。
3、A
【解析】
金属环的面积:
由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得:
由欧姆定律得,感应电流:
感应电荷量:
q=I△t,
解得:
故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点睛】
本题考查了求磁通量的变化量、感应电荷量等问题,应用磁通量的定义式、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欧姆定律、电流定义式即可正确解题,求感应电荷量时,也可以直接用公式计算.
4、A
【解析】
当a、b两端接入100 V电压时,用理想电压表测得c、d两端电压为20 V,有:
=Ucd
即:
=20
整理得=2;当c、d两端接入100 V电压时,用理想电压表测得a、b两端电压为50 V,有:
=Uab
即:
=50
整理得=2,所以R1∶R2∶R3=4∶2∶1,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5、C
【解析】
α粒子是,β 粒子是,因此发生一次α衰变电荷数减少2,发生一次β 衰变电荷数增加1,据题意,电荷数变化为:,所以新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向前移动了3位.故选项C正确.
【点睛】
衰变前后质量数和电荷数守恒,根据发生一次α衰变电荷数减少2,发生一次β 衰变电荷数增加1可以计算出放射性元素电荷数的变化量.
6、D
【解析】
A.轻核聚变比核裂变更为安全、清洁,选项A错误;
B.核反应过程中质量数守恒,但质量不守恒,核反应过程中存在质量亏损,因此
选项B错误;
C. 两个轻核结合成质量较大的核,根据质量亏损与质能方程,则有聚变后比结合能将增大,选项C错误;
D.根据质量数和核电荷数守恒知 HL—2M中发生的核反应方程式是
选项D正确。
故选D。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多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全部选对的得5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7、CD
【解析】
AC.根据题设条件和电场线、等势线分布可以知道,中垂线所有点的电势为零,电场强度是G点最大,向上和向下电场强度逐渐减小,A错误、C正确;
B.沿电场线方向电势降低,C、D两点电势不等,场强大小相等,方向不同,B错误;
D.根据电场线疏密程度可知,F点的场强大于E点,,,D正确.
故选CD。
8、AC
【解析】
A.0到之间电子的电势能增大,电场力对电子做负功,电场力沿轴负方向,故电场强度沿轴正方向,A正确;
B.0到过程中,电场力水平向左做负功,合电场强度水平向右,之后,电场力水平向右做正功,合电场强度水平向左,可知A电荷带负电,B电荷带正电,B错误;
CD.电场力做功改变电势能,所以电场力的大小表示为:
所以电势能随位移变化的图像的斜率为电场力,处电场力为0,电场强度为0,所以:
解得:,C正确,D错误。
故选AC。
9、ABD
【解析】
A.金属棒下滑过程中,机械能守恒,由机械能守恒定律得:
金属棒到达水平面时的速度
金属棒到达水平面后进入磁场受到向左的安培力做减速运动,则刚到达水平面时的速度最大,所以最大感应电动势为
E=BLv
最大的感应电流为
故A正确;
B.通过金属棒的电荷量
故B正确;
C.金属棒在整个运动过程中,由动能定理得:
mgh-WB-μmgd=0-0
则克服安培力做功:
WB=mgh-μmgd
整个电路中产生的焦耳热为
Q=WB=mgh-μmgd
故C错误;
D.克服安培力做功转化为焦耳热,电阻与导体棒电阻相等,通过它们的电流相等,则金属棒产生的焦耳热:
故D正确.
10、AB
【解析】
A、根据左手定则,电流的方向向里,自由电荷受力的方向指向N端,向N端偏转,则N点电势高,故A正确;B、设左右两个表面相距为d,电子所受的电场力等于洛仑兹力,即:
设材料单位体积内电子的个数为n,材料截面积为s,则 ①;I=nesv ②; s=dL ③;由①②③得:,令,则 ④;所以若保持电流I恒定,则M、N间的电压与磁感虑强度B成正比,故B正确;C、将磁场方向变为与薄片的上、下表面平行,则带电粒子不会受到洛伦兹力,因此不存在电势差,故C错误;D、若磁场和电流分别反向,依据左手定则,则N板电势仍高于M板电势,故D错误.故选AB.
【点睛】解决本题的关键掌握左手定则判断洛伦兹力的方向,以及知道最终电子在电场力和洛伦兹力作用下平衡.
三、实验题:本题共2小题,共18分。把答案写在答题卡中指定的答题处,不要求写出演算过程。
11、 42m
【解析】
(1)由牛顿第二定律运用正交分解法求解加速度;
(2)根据运动公式求解撤去外力之前时的位移;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求解撤去外力后的加速度和位移,最后求解总位移.
【详解】
(1)受力分析:正交分解: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
;
联立解得:
(2)前4s内的位移为,
4s末的速度为:,
撤去外力后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知:,
解得:,
减速阶段的位移为: ,
通过的总位移为:.
【点睛】
此题是牛顿第二定律的应用问题;关键是知道加速度是联系运动和力的桥梁,运用正交分解法求解加速度是解题的重点.
12、12.0 1.44 Fs F′s 倒数的二次方 7.9×10-6~8.1×10-6
【解析】
(1)[1]该游标卡尺的读数为
12mm+0×0.1mm=12.0mm
[2]刻度尺要估读,读数为s=1.44m。
(2)[3]当时间间隔比较小时,平均速度约等于某一位置或某一时刻的瞬时速度,故由平均速度公式可得,经过光电门位置的速度
(3)[4][5]传感器的示数为细绳的拉力,则其做功为Fs,所对应动能的变化量为
(4)[6][7]F′所做的功为F′s,所对应动能的变化量为
(5)[8][9]由动能定理
整理得
图像为直线的条件是横坐标为Δt倒数的二次方,该图线的斜率为
代入数据得
k=8.0×10-6
四、计算题:本题共2小题,共26分。把答案写在答题卡中指定的答题处,要求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演算步骤。
13、 (1)(2)
【解析】
(1)小石子向上运动过程中,由牛顿第二定律可知:
,
其中:
解得:
由运动学公式可得:
解得:
(2)小石子追上气球时的速度大小:
,
解得:
14、 (1);(2)0.8m
【解析】
(1)由题意可知该波的周期
则波长
从开始,波传到点的时间
质点从开始振动到第二次到达波谷的时间
则点处的质点第二次到达波谷的时刻
。
(2)当点处质点运动路程为时,其运动时间为
而、两点间的距离恰好等于半个波长,即点比点先振动半个周期,所以点振动了2个周期,则点运动的路程为
15、 (1);(2)
【解析】
(1)由几何知识可知,光束从点入射的入射角,做出光路图:
设对应折射角为,则光束在边的入射角为
在边上的入射角
在边上的折射角
由折射定律,可知在点入射时
在点入射时
解得
折射率为
(2)由几何知识,可知
解得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河北省部分地区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模拟考试物理试题,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45m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河北省高三上学期期末物理试题,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进入电场并直接从O点离开电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河北省高三上期末模拟考试物理试题,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