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统考版2024高考生物二轮专题复习专题五生命系统的稳态及调节第3讲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课件

    统考版2024高考生物二轮专题复习专题五生命系统的稳态及调节第3讲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课件第1页
    统考版2024高考生物二轮专题复习专题五生命系统的稳态及调节第3讲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课件第2页
    统考版2024高考生物二轮专题复习专题五生命系统的稳态及调节第3讲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课件第3页
    统考版2024高考生物二轮专题复习专题五生命系统的稳态及调节第3讲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课件第4页
    统考版2024高考生物二轮专题复习专题五生命系统的稳态及调节第3讲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课件第5页
    统考版2024高考生物二轮专题复习专题五生命系统的稳态及调节第3讲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课件第6页
    统考版2024高考生物二轮专题复习专题五生命系统的稳态及调节第3讲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课件第7页
    统考版2024高考生物二轮专题复习专题五生命系统的稳态及调节第3讲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课件第8页
    还剩52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统考版2024高考生物二轮专题复习专题五生命系统的稳态及调节第3讲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统考版2024高考生物二轮专题复习专题五生命系统的稳态及调节第3讲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课件,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基础自查·明晰考位,答案C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聚焦新课标1.1内环境为机体细胞提供适宜的生存环境,机体细胞通过内环境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1.2内环境的变化会引发机体的自动调节,以维持内环境的稳态;1.5免疫系统能够抵御病原体的侵袭,识别并清除机体内衰老、死亡或异常的细胞,实现机体稳态。
    纵 引 横 连————建网络
    胰岛素、胰高血糖素、肾上腺素
    边 角 扫 描————全面清提醒:判断正误并找到课本原话1.除表中所列成分外,血浆中还可能含有CO2、O2、激素等物质。(P4资料分析)(  )2.(1)健康人的内环境中每一种成分和理化性质都处于动态平衡中。(P8正文)(  )(2)内环境的稳态需要神经—体液—免疫调节,需要各个器官和系统的协调。(P9正文上部)(  )3.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和免疫系统都具有信息分子。基因表达、器官、种群和生物圈都存在稳态现象。(P11科学史话)(  )
    4.血糖的正常含量一般是0.8~1.2 g/L,主要来源是消化吸收,主要去路是转化为糖原储存。(P25图2—9)(  )5.胰高血糖素能促进组织细胞加速摄取、利用和储存葡萄糖,从而使血糖水平降低;胰岛素能促进糖原分解,并促进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从而使血糖水平升高。(P26模型建构)(  )6.糖和肉分别喂狗,几天后它们的血液中都有大量糖分,这说明非糖物质可以转化为糖类而维持血糖的相对稳定。(P14技能应用)(  )7.(1)人体热量的主要来源是肝脏和骨骼肌细胞中有机物氧化放能,主要去路是汗液蒸发和皮肤毛细血管散热。(  )(2)人体水盐平衡的调节,既涉及水平衡(渗透压)的调节,还涉及盐平衡的调节(课本只详细讲述了渗透压的调节)。(P32资料分析)(  )
    8.(1)下丘脑神经分泌细胞只能传导兴奋不能分泌激素。(P28正文上部)(  )(2)排尿不只是排出体内多余的水,还通过水的溶解排出大量有害物质,如尿素等。(P33练习)(  )9.(1)艾滋病的直接死因,往往是严重感染或恶性肿瘤等疾病。(P36资料分析)(  )(2)人体的第二道防线主要是由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借助血液循环和淋巴循环而组成的。(P36正文)(  )
    10.(1)过敏反应是已产生免疫的机体再次接受相同抗原发生的。发作迅速、反应强烈、消退较快,一般不破坏细胞,有明显遗传倾向和个体差异。(P38正文)(  )(2)免疫抑制剂,如类固醇和环孢霉素A等,可以使B细胞增殖受阻,从而使免疫应答减弱,大大提高了异体器官移植的成活率。(P39资料分析)(  )
    整合考点16 “保护自我”的免疫调节
    考点整合 固考基1.掌握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两个过程(填空)
    (1)________既参与体液免疫,又参与细胞免疫,________缺失,细胞免疫功能完全丧失,体液免疫功能也几乎完全丧失。(2)吞噬细胞既参与非特异性免疫,又参与特异性免疫。(3)能特异性识别抗原的细胞有B细胞、T细胞、记忆细胞和效应T细胞。________不能识别抗原,吞噬细胞不能特异性识别抗原。
    2.正确区分两大免疫过程中的“2”“6”“2”两大免疫过程的比较
    3.“三看法”确认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
    (1)免疫细胞的三个“唯一”①唯一能产生抗体的细胞:浆细胞。②唯一不能识别抗原的免疫细胞:浆细胞。③唯一能识别抗原但没有特异性的免疫细胞:吞噬细胞。(2)T细胞在胸腺中成熟,B细胞在骨髓中成熟,两种细胞在受到刺激后分别增殖、分化为效应细胞和记忆细胞。吞噬细胞属于免疫细胞,但不属于淋巴细胞。(3)吞噬细胞和T细胞参与的免疫过程:吞噬细胞既参与非特异性免疫,也参与特异性免疫(既参与体液免疫,也参与细胞免疫);T细胞既参与体液免疫,也参与细胞免疫。
    4.妙用“三看法”判断初次免疫和二次免疫(1)看产生抗体的浓度:二次免疫比初次免疫产生的抗体量多。(2)看产生抗体的时间:初次免疫时机体产生抗体的速度缓慢;二次免疫时机体反应迅速,产生抗体的速度快。(3)看患病程度:初次免疫往往比二次免疫时的机体患病程度重。
    5.理解免疫系统的三大功能
    6.区分三类免疫失调症
    免疫应用中的“免疫预防”≠“免疫治疗”(1)免疫预防——重在“预防”,注射物为“经处理的”丧失致病性却具有“抗原性”的抗原即疫苗,目的是刺激机体主动产生抗体,尤其是产生“记忆细胞”,以备真正病原体感染(防患于未然)。(2)免疫治疗——重在“治疗”,注射物是“抗体”或免疫增强剂等,目的是“立竿见影”地直接消灭病原体。
    类研真题 明考向类型1 全国卷真题体验寻趋势1.[2022·全国甲卷]人体免疫系统对维持机体健康具有重要作用。机体初次和再次感染同一种病毒后,体内特异性抗体浓度变化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免疫细胞是免疫系统的重要组成成分。人体T细胞成熟的场所是_________;体液免疫过程中,能产生大量特异性抗体的细胞是_________。(2)体液免疫过程中,抗体和病毒结合后病毒最终被清除的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病毒再次感染使机体内抗体浓度激增且保持较长时间(如图所示),此时抗体浓度激增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依据图中所示的抗体浓度变化规律,为了获得更好的免疫效果,宜采取的疫苗接种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抗体和病毒结合后会发生进一步的变化,如形成沉淀等,进而被吞噬细胞吞噬消化
    初次感染病毒时机体产生了记忆细胞,再次感染该病毒时,记忆细胞能快速识别病毒,并迅速增殖、分化,分化后快速产生大量抗体
    间隔一定的时间,多次接种相同的疫苗
    解析: (1)人体的T细胞来源于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迁移到胸腺中成熟;体液免疫过程中能产生抗体的细胞是浆细胞。(2)体液免疫过程中,抗体和病毒结合后会发生进一步的变化,如形成沉淀等,进而被吞噬细胞吞噬消化。(3)病毒初次感染机体后,机体产生了记忆细胞,记忆细胞能保留对抗原的长期记忆,当再次接触这种抗原时,能迅速增殖、分化,分化后快速产生大量抗体。(4)根据题图中抗体浓度的变化规律可知,初次感染时机体产生抗体的速度慢且浓度低,而再次感染时产生抗体的速度快且浓度高,抗体浓度增至最高点后会逐渐下降,因此在注射疫苗时应当间隔一定的时间,多次接种相同的疫苗,以促使机体快速产生更多的抗体,增强免疫效果。
    类型2 地方卷真题体验寻共性2.[2023·北京卷]有关预防和治疗病毒性疾病的表述,正确的是(  )A.75%的乙醇能破坏病毒结构,故饮酒可预防感染B.疫苗接种后可立即实现有效保护,无需其他防护C.大多数病毒耐冷不耐热,故洗热水澡可预防病毒感染D.吸烟不能预防病毒感染,也不能用于治疗病毒性疾病
    解析: 75%的乙醇能破坏病毒结构,但饮酒时一方面因为酒精浓度达不到该浓度,另一方面饮酒后酒精并不一定直接与病毒接触,故饮酒达不到预防感染的效果,A错误;疫苗相当于抗原,进入机体可激发机体产生抗体和相关的记忆细胞,疫苗接种后实现有效保护需要一段时间,且由于病毒的变异性强,疫苗并非长久有效,故还应结合其他防护措施,B错误;洗热水澡的温度通常较低,达不到将病毒杀灭的效果,且病毒入侵后通常进入细胞内,无法通过表面的热水进行杀灭,C错误;吸烟不能预防病毒感染,也不能用于治疗病毒性疾病,且会对人体造成伤害,应避免吸烟,D正确。
    3.[2023·湖南卷]某少年意外被锈钉扎出一较深伤口,经查体内无抗破伤风的抗体。医生建议使用破伤风类毒素(抗原)和破伤风抗毒素(抗体)以预防破伤风。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伤口清理后,须尽快密闭包扎,以防止感染B.注射破伤风抗毒素可能出现的过敏反应属于免疫防御C.注射破伤风类毒素后激活的记忆细胞能产生抗体D.有效注射破伤风抗毒素对人体的保护时间长于注射破伤风类毒素
    解析:破伤风杆菌是厌氧菌,伤口清理后,若密闭包扎会导致破伤风杆菌大量繁殖,导致伤者患破伤风,A错误;注射破伤风抗毒素出现的过敏反应是机体排除外来异物的一种免疫防护功能,属于免疫防御,B正确;注射破伤风类毒素(抗原),能激活产生记忆细胞,抗体是浆细胞产生的,C错误;有效注射破伤风抗毒素(抗体),发生的是被动免疫,保护时间较短,而注射破伤风类毒素(抗原),发生的是主动免疫,能激活产生记忆细胞,保护时间较长,D错误。
    4.[2023·北京卷]有些人吸入花粉等过敏原会引发过敏性鼻炎,以下对过敏的正确理解是(  )A.过敏是对“非己”物质的正常反应B.初次接触过敏原就会出现过敏症状C.过敏存在明显的个体差异和遗传倾向D.抗体与过敏原结合后吸附于肥大细胞
    解析:过敏是对“非己”物质的异常反应,A错误;再次接受相同抗原刺激时才会出现过敏反应,B错误;过敏存在明显的遗传倾向和个体差异,C正确;抗体吸附于某些细胞的表面,D错误。
    5.[2023·浙江1月]某人的左眼球严重损伤,医生建议立即摘除左眼球,若不及时摘除,右眼会因自身免疫而受损。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在人体发育过程中,眼球内部的抗原性物质已被完全清除B.正常情况下,人体内不存在能识别眼球内部抗原的免疫细胞C.眼球损伤后,眼球内部的某些物质释放出来引发特异性免疫D.左眼球损伤后释放的抗原性物质运送至右眼球引发自身免疫
    解析:晶状体与人体其他组织是隔离的,在人体发育过程中,眼球内部的抗原性物质并未完全清除,A错误;晶状体与人体其他组织是隔离的,破裂后晶状体蛋白进入血液成为自身抗原,引起免疫,因此人体内存在能识别眼球内部抗原的免疫细胞,B错误;晶状体与人体其他组织是隔离的,破裂后晶状体蛋白进入血液成为自身抗原,引起特异性免疫,C正确;破裂后晶状体蛋白进入血液成为自身抗原,细胞产生的抗体随体液运输,攻击另一只眼球中的晶状体蛋白,属于体液免疫,是一种自身免疫,D错误。
    6.[2023·湖北卷]我国科学家研制出的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为消灭脊髓灰质炎作出了重要贡献。某儿童服用含有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的糖丸后,其血清抗体浓度相对值变化如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1)该疫苗保留了脊髓灰质炎病毒的    。(2)据图判断,该疫苗成功诱导了机体的    免疫反应,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研究发现,实验动物被脊髓灰质炎病毒侵染后,发生了肢体运动障碍。为判断该动物的肢体运动障碍是否为脊髓灰质炎病毒直接引起的骨骼肌功能损伤所致,以电刺激的方法设计实验,实验思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预期实验结果和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血清中相关抗体浓度增多了
    用适宜大小的电强度刺激该动物的骨骼肌部位,观察该动物的肢体运动情况(或骨骼肌是否收缩)
    若骨骼肌不收缩(或肢体运动障碍),则脊髓灰质炎病毒直接引起骨骼肌功能损伤;若骨骼肌收缩(或肢体运动正常),则脊髓灰质炎病毒没有引起骨骼肌功能损伤
    解析:(1)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保留了该病毒的抗原性,能引起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2)据图判断,该疫苗成功诱导了机体的体液免疫反应,理由是儿童服用含有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的糖丸一段时间后,血清中相关抗体浓度增多了。(3)实验动物被脊髓灰质炎病毒侵染后,发生了肢体运动障碍。为了判断该动物的肢体运动障碍是否为脊髓灰质炎病毒直接引起的骨骼肌功能损伤所致,若骨骼肌功能损伤,则用电刺激骨骼肌,骨骼肌不收缩(或肢体运动障碍),否则收缩(或肢体运动正常)。因此实验思路是用适宜大小的电强度刺激该动物的骨骼肌部位,观察该动物的肢体运动情况(或骨骼肌是否收缩)。若骨骼肌不收缩(或肢体运动障碍),则脊髓灰质炎病毒直接引起骨骼肌功能损伤;若骨骼肌收缩(或肢体运动正常),则脊髓灰质炎病毒没有引起骨骼肌功能损伤。
    (4)若排除了脊髓灰质炎病毒对该动物骨骼肌的直接侵染作用,确定病毒只侵染了脊髓灰质前角(图中部位①)。刺激感染和未感染脊髓灰质炎病毒的动物的感受器,与未感染动物相比,感染动物的神经纤维②上的信息传导变化是:       ,神经—肌肉接头部位③处的信息传递变化是:           。
    电信号不能转化为化学信号
    解析:若脊髓灰质炎病毒只侵染了脊髓灰质前角,即运动神经元功能损伤,失去传递电信号以及产生神经递质的功能。刺激感染和未感染脊髓灰质炎病毒动物的感受器,与未感染动物相比,感染动物的神经纤维②不能接受上一个神经元释放的神经递质(化学信号的刺激),从而导致神经纤维②不能传导电信号(或神经冲动),故感染动物的神经纤维②上的信息传导变化是电信号传导受阻。正常情况下,神经—肌肉接头部位③相当于一个突触,会发生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变,感染脊髓灰质炎病毒的动物的神经纤维②不能释放神经递质,故神经—肌肉接头部位③处的信息传递变化是电信号不能转化为化学信号。
    长句专练 强素养1.概念辨析类(1)[全国卷Ⅱ,改编]非特异性免疫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效应T细胞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过敏反应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机体生来就有,不针对某一类特定病原体,而是对多种病原体都有防御作用
    识别并与被抗原入侵的宿主细胞密切接触,可使之裂解死亡
    发作迅速、反应强烈、消退较快;一般不会破坏组织细胞,也不会引起严重损伤;有明显的遗传倾向和个体差异
    (4)在特异性免疫中,抗原刺激B细胞增殖、分化为浆细胞的过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用人工标记的抗体对组织内的抗原进行检测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接受抗原刺激的T细胞可产生淋巴因子,少数抗原直接刺激B细胞。B细胞受到刺激后,在淋巴因子的作用下增殖、分化为浆细胞
    抗原和抗体的特异性结合
    2.原因分析类(1)与未免疫的机体相比,已经免疫的机体再次受到抗原入侵后,病情较轻或未发病,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艾滋病患者常死于感冒等普通疾病引起的并发症,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已经免疫的机体,体内有识别抗原的记忆细胞,当抗原再次入侵时,记忆细胞迅速增殖、分化产生大量的浆细胞,浆细胞产生大量的抗体可以迅速与抗原结合,阻止病原体的繁殖,从而使病情减轻
    艾滋病病毒主要攻击T细胞,从而使患者几乎丧失所有的特异性免疫能力,因此患者对病原体的抵抗能力和免疫系统的监控、清除能力会减弱
    3.科学探究类(1)某同学为验证“体液免疫需要T细胞和B细胞的共同参与”,做了如下实验:第一步:取未受感染、状态相同的小白鼠3只,随机分为三组,分别摘除胸腺,并用大剂量的X射线照射。第二步:向第一组小白鼠体内注射T细胞;向第二组小白鼠体内注射B细胞;向第三组小白鼠体内注射T细胞和B细胞。第三步:分别在上述三只小白鼠体内接种霍乱弧菌疫苗。第四步:饲养15~20天后,分别测定3只小白鼠体内血清中抗体的数量。
    上述实验步骤中存在不严谨之处,请指出并更正。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一步中小白鼠数量太少,应该取未受感染、状态相同的小白鼠若干只,随机分为三组
    第一步中处理小白鼠后,应分别接种疫苗,然后测定有无抗体产生
    第二步中向小白鼠体内注射的淋巴细胞都应该等量
    第三步中接种的疫苗都应该等量
    (2)已知切断脾神经可以破坏脑—脾神经通路,请利用以下实验材料及用具,设计实验验证破坏脑—脾神经通路可降低小鼠的体液免疫能力。简要写出实验设计思路并预期实验结果。实验材料及用具:生理状态相同的小鼠若干只,N抗原,注射器,抗体定量检测仪器等。实验设计思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预期实验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取生理状态相同的小鼠若干只,随机均分为两组,将其中一组小鼠的脾神经切断作为实验组,另一组不做处理,作为对照组;分别给两组小鼠注射相同剂量的N抗原;一段时间后,检测两组小鼠抗N抗体的产生量
    实验组小鼠的抗N抗体产生量低于对照组的产生量
    题组集训 提考能题组预测一 免疫系统的组成及功能1.[2023·辽宁模拟]免疫系统在维持人体内环境的稳态中担任着重要角色。下列有关免疫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A.巨噬细胞只分布于皮肤、消化道、呼吸道等上皮组织及淋巴器官内B.吞噬细胞成熟时有分支,具有强大的吞噬和呈递抗原功能C.免疫活性物质由免疫细胞产生,包括抗体、溶菌酶等D.免疫系统清除肿瘤细胞体现了机体的免疫自稳及免疫防御功能
    解析:巨噬细胞几乎分布于机体的各种组织中,A错误;吞噬细胞成熟时具有分支,能摄取和加工处理抗原,并且可以将抗原信息暴露在细胞表面,以便呈递给其他免疫细胞,B正确;免疫活性物质是由免疫细胞或其他细胞产生的发挥免疫作用的物质,C错误;免疫系统通过免疫监视功能清除体内的肿瘤细胞,D错误。
    2.[2023·云南校联考二模]免疫系统对机体抵抗外界病原体的入侵,维持自身稳定以适应周围环境有重要作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人体的吞噬细胞只参与非特异性免疫过程B.先天胸腺缺失的小鼠具有正常的体液免疫功能C.免疫活性物质是指由免疫细胞产生的发挥免疫作用的物质D.体内的某些物质可引起免疫反应
    解析:人体的吞噬细胞既可参与非特异性免疫过程,又可以参与特异性免疫过程,A错误;先天胸腺缺失的小鼠,不能形成T细胞,而T细胞参与体液免疫,故先天胸腺缺失的小鼠体液免疫功能不正常,B错误;免疫活性物质是指由免疫细胞或其他细胞产生的、并发挥免疫作用的物质,C错误;体内的某些物质可引起免疫反应,如衰老、损伤的细胞,癌变的细胞,D正确。
    题组预测二 二次免疫及其应用3.[2023·河北校联考模拟]某研究小组取生理状况相同的若干只实验小鼠分成甲、乙、丙、丁四组进行实验:向甲、乙两组注射抗原①,向丙、丁两组注射抗原②后,间隔一段合适的时间,向甲、乙、丙、丁分别注射抗原①、抗原②、抗原①、抗原②。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注射抗原后,T细胞与浆细胞结合,促进浆细胞分泌抗体B.初次注射抗原和再次注射抗原,均只有甲组和丁组产生了记忆细胞C.再次注射抗原后,产生抗体的速度是甲组>乙组、丙组乙组、丙组

    相关课件

    统考版2024高考生物二轮专题复习专题五生命系统的稳态及调节第2讲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课件:

    这是一份统考版2024高考生物二轮专题复习专题五生命系统的稳态及调节第2讲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课件,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基础自查·明晰考位,细胞体,非条件反射,靶器官,答案A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统考版2024高考生物二轮专题复习专题五生命系统的稳态及调节第1讲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课件:

    这是一份统考版2024高考生物二轮专题复习专题五生命系统的稳态及调节第1讲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课件,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基础自查·明晰考位,赤霉素含量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新教材2024高考生物二轮专题复习专题五生命系统的稳态与调节第3讲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课件:

    这是一份新教材2024高考生物二轮专题复习专题五生命系统的稳态与调节第3讲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课件,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整合考点16,整合考点17,2免疫活性物质,答案D,细胞因子的种类,肝糖原分解,非糖物质转化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