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教材适用2023_2024学年高中地理第4章陆地水与洋流本章整合课件湘教版选择性必修1 课件 0 次下载
- 新教材适用2023_2024学年高中地理第4章陆地水与洋流第2节洋流课件湘教版选择性必修1 课件 0 次下载
- 新教材适用2023_2024学年高中地理第5章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本章整合课件湘教版选择性必修1 课件 0 次下载
- 新教材适用2023_2024学年高中地理第5章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第1节自然环境的整体性课件湘教版选择性必修1 课件 0 次下载
- 新教材适用2023_2024学年高中地理第5章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第2节自然环境的地域差异性课件湘教版选择性必修1 课件 0 次下载
高中地理湘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第二节 洋流教案配套课件ppt
展开1.海—气相互作用与水热交换2.海—气相互作用与水热平衡3.厄尔尼诺、拉尼娜及其影响
1.理解海—气之间的水热交换过程和影响因素,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2.理解在全球水热平衡过程中的海—气间的相互作用,增强对大洋环流和大气环流作用的把握,增强解决实际问题的地理实践力3.了解厄尔尼诺、拉尼娜现象,并举例说明其对全球气候的影响,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
一、海—气相互作用与水热交换海—气相互作用是指海洋与大气间物质、能量持续交换的相互影响过程。1.水分交换海洋的蒸发量约占地球表面总蒸发量的86%,海水蒸发时会把大量水汽输送给大气。大气中的水汽在适当条件下凝结,并以降水的形式返回海洋,从而实现与海洋的水分交换。2.热量交换海洋吸收了到达地表太阳辐射能的70%,并将其中85%的热量储存在海洋表层,再通过潜热、长波辐射等方式将储存的太阳辐射能输送给大气。同时,大气也向海洋输送能量。大气通过风作用于海洋,驱动海水运动,把部分能量返还给海洋。
二、海—气相互作用与水热平衡海—气相互作用所形成的大气环流和大洋环流,是维持全球水热平衡的基础。
三、厄尔尼诺、拉尼娜及其影响海—气相互作用能够调控全球水热平衡,对气候变化、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产生巨大影响。1.厄尔尼诺现象:在秘鲁寒流流经海岸附近,圣诞节前后海水明显变暖,同时突降大雨。2.厄尔尼诺的影响:使得当地冷水性鱼类因不适应温暖海域的环境而大量死亡,导致以这类鱼为食物的鸟类死亡或迁徙。3.拉尼娜指赤道太平洋东部和中部海域水温异常下降的现象。拉尼娜现象与厄尔尼诺现象相反,故有“反厄尔尼诺现象”之称,但它对气候的影响程度及威力比厄尔尼诺要小。
探究一 海—气相互作用与水热交换、水热平衡
材料一 下图为海—气相互作用模式图。
材料二 全球水平衡示意图。
材料三 北半球海洋热量收支随纬度的变化。
结合材料探究:(1)结合材料一分析海洋与大气之间是怎样进行水分交换的。(2)结合材料一分析海洋与大气之间是怎样进行能量交换的。(3)结合材料二计算海洋降水量与陆地降水量之和、海洋蒸发量与陆地蒸发量之和。比较这两个数据,可以说明什么问题?(4)结合材料三分析北半球低纬度海区和高纬度海区热量收支的差异。高低纬度海区是如何实现热量输送的?
提示:(1)海水蒸发为大气输送水分,大气中的水分凝结,以降水的形式返还给海洋,从而实现海洋与大气之间的水分交换。(2)海洋吸收太阳辐射能,以潜热、长波辐射等方式向大气输送热量;大气通过风作用于海洋,驱动海水运动,把部分能量返还给海洋。(3)海洋降水量(458×103千米3)与陆地降水量(119×103千米3)之和为577×103千米3,海洋蒸发量(505×103千米3)与陆地蒸发量(72×103千米3)之和为577×103千米3,这两个数据相同,说明全球的蒸发量和降水量基本相同,维持了全球水量的平衡。(4)在低纬度地区海洋热量收入大于热量支出,有热量盈余;在高纬度地区海洋热量支出大于热量收入,存在热量亏损。低纬度海区盈余的热量主要通过大气环流和大洋环流输送到高纬度地区。
1.海—气间水热交换方式
2.影响海—气水热交换的因素
3.海洋对大气温度的调节作用
4.海—气相互作用与水热平衡
下图为某大洋部分海区年平均每日从海洋输入大气的热量分布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该等值线分布图反映的是 两者之间的热量补给关系。( ) A.太阳和陆地B.海洋和大气C.太阳和大气D.太阳和海洋
(2)图中A处的值可能是( )A.230D.90(3)图中A海区表层海水热量的直接来源是( )A.太阳辐射B.洋流C.陆地D.大气答案:(1)B (2)A (3)B解析:第(1)题,根据题意可知,图中曲线表示的是海—气热量传递的分布图。第(2)题,根据“大于大的,小于小的”可知,A处的数值为200~250,A项正确。第(3)题,A处海水温度明显高于两侧,应该是受到暖流的影响。
探究二 厄尔尼诺现象和拉尼娜现象
结合材料探究:(1)厄尔尼诺现象发生时,赤道太平洋海域水温有何异常变化?(2)厄尔尼诺现象发生时,赤道太平洋海域沿岸地区气候有何异常?(3)厄尔尼诺现象对秘鲁附近海洋生物资源有何影响?提示:(1)中、东部水温较常年均温偏高,西部水温较常年均温偏低。(2)赤道东太平洋沿岸地区往往降水增加,发生暴雨、洪涝灾害的概率增大;而赤道西太平洋沿岸地区往往降水减少,出现旱灾的概率增大。(3)使得当地冷水性鱼类因不适应温暖海域的环境而大量死亡,导致以这类鱼为食物的鸟类死亡或迁徙。
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现象的区别与联系
下列四幅图反映厄尔尼诺强盛时热带海洋大气环流状况及对全球气候影响的是(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答案:B
解析:厄尔尼诺强盛时,赤道附近太平洋东部的表层海水温度异常升高,下沉气流变为上升气流,原有的环流系统被打破。当厄尔尼诺现象出现时,以往多雨的太平洋西部印度尼西亚和菲律宾等地,由于四周海水温度下降,下沉气流活跃,降水减少,甚至出现明显的干旱灾害;相反,原热带太平洋东部下沉气流活跃、终年比较干旱的地区,因为表层海水温度明显上升,水汽蒸发量明显增加,上升气流异常活跃,有利于降水的形成。如南美沿岸的秘鲁、智利、厄瓜多尔等原降水较少地区,这时往往出现暴雨,发生洪涝灾害。
读全球各纬度带的水平衡(降水量-蒸发量)图,完成1~2题。1.下列选项对图中显示的水平衡规律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陆地水平衡为正值B.高纬度海洋水平衡为正值C.中纬度海洋水平衡值随纬度增高而不断减小D.低纬度海洋水平衡为负值2.20°~30°纬度区海洋水平衡带来的影响是( )A.海水温度升高B.海水温度降低C.海水盐度升高D.海水盐度降低答案:1.C 2.C
解析:第1题,据图分析,中纬度海洋的水平衡值随纬度的增高而增大;陆地水平衡值和高纬度海洋水平衡值均大于零;低纬度海洋水平衡值小于零,C项符合题意。第2题,20°~30°纬度区的海洋水平衡值为负值,说明该区域的降水量小于蒸发量,因此20°~30°纬度区海洋水平衡带来的影响是海水盐度升高;海洋水蒸发会耗热,但海水温度还受到太阳辐射量的影响,因此由图中信息不能确定海水温度的变化。
读厄尔尼诺成因示意图,图中①表示东南信风减弱,②表示水温比正常值高,③表示温暖的海水向东移动,④表示水温比正常值低。据此完成3~4题。3.从目前大多数科学家的观点看,形成厄尔尼诺现象的根本原因是 代表的地理事物。( ) A.①B.②C.③D.④4.在厄尔尼诺年,下列事件发生可能性较大的是( )A.南赤道暖流势力加强B.澳大利亚东部降水增多C.南美洲西部干旱区出现“绿洲”D.全球范围内冰川储存量增加答案:3.A 4.C
解析:第3题,目前大多数科学家认为形成厄尔尼诺现象的根本原因是东南信风减弱。第4题,在厄尔尼诺年,信风减弱,南赤道暖流势力减弱;信风减弱,澳大利亚东部降水减少;南美洲西部附近海域较往年平均温度高,气流上升,沿岸干旱区降水增加,出现“绿洲”;由于二氧化碳和其他温室气体的大量排放,全球温度在不断上升,全球范围内冰川融化,冰川储存量减少。
沃克环流是指正常情况下发生在赤道附近太平洋洋面上的一种热力环流。当某些年份赤道附近太平洋东部(秘鲁附近)海水大范围持续异常变冷,海水表层温度比多年平均值低0.5 ℃以上时,出现拉尼娜现象。读沃克环流示意图,完成5~6题。
5.在沃克环流中( )A.甲地为高气压B.乙地为低气压C.水平气流由乙地吹向甲地D.近地面甲地垂直方向气流下沉6.当拉尼娜现象发生时,下列地区降水可能增加的是( )①秘鲁沿海 ②我国南方 ③北美南部 ④印度尼西亚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答案:5.C 6.D
高中地理湘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第二节 洋流评课课件ppt: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湘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第二节 洋流评课课件ppt,共4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内容索引,自主预习新知导学,合作探究释疑解惑,随堂训练,课标定位,素养阐释,洋流的分类,全球洋流模式,问题引领,归纳提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地理第二节 洋流教课课件ppt: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第二节 洋流教课课件ppt,共23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内容索引,知识网络系统构建,核心归纳思维升华,答题术语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湘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第二节 洋流教课内容ppt课件: 这是一份湘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第二节 洋流教课内容ppt课件,共3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