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剩29页未读,
继续阅读
成套系列资料,整套一键下载
- 新教材适用2023_2024学年高中地理第二章区域发展第四节生态脆弱区的综合治理__以我国荒漠化地区为例课件湘教版选择性必修2 课件 0 次下载
- 新教材适用2023_2024学年高中地理第三章区域合作本章整合课件湘教版选择性必修2 课件 0 次下载
- 新教材适用2023_2024学年高中地理第三章区域合作第二节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区域发展的影响课件湘教版选择性必修2 课件 0 次下载
- 新教材适用2023_2024学年高中地理第三章区域合作第三节长江流域协作开发与环境保护课件湘教版选择性必修2 课件 0 次下载
- 新教材适用2023_2024学年高中地理第三章区域合作第四节“一带一路”倡议与国际合作课件湘教版选择性必修2 课件 0 次下载
新教材适用2023_2024学年高中地理第三章区域合作第一节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课件湘教版选择性必修2
展开
这是一份新教材适用2023_2024学年高中地理第三章区域合作第一节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课件湘教版选择性必修2,共37页。
第三章第一节 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地 理内容索引自主预习 新知导学合作探究 释疑解惑随堂训练课标定位以某区域为例,说明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素养阐释1.结合实例,说明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践力和综合思维能力2.运用资料,认识产业转移的一般规律及其影响因素,培养学生的区域认知和综合思维能力3.运用资料,分析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自主预习 新知导学一、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1.产业转移的概念某些国家或地区将一部分产业转移到其他国家或地区,是产业在空间上移动的现象。2.产业转移的表现企业通常采取对外直接投资、在外建立企业等方式,将产品生产转移到其他国家或地区进行。3.产业转移的目的降低生产成本,扩大销售市场。4.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1)要素约束因素。①要素供给状况恶化,企业不得不向生产要素供给较好的地区转移。②经营环境欠佳,一部分生产难以为继的企业将被迫向外转移。(2)市场因素:经营较好、发展较快的企业,具备对外扩张的能力后,会在全国乃至全球范围内追求效益最大化,通过产业转移扩大生产规模,占领新兴市场,谋取更佳效益。(3)政策因素:政府对产业转移进行引导、控制和监管,借助规划、调控、财税等策略,促进产业有序转移。5.企业迁移前后的生产成本和综合收益的影响因素受到生产要素、地理位置、市场环境、政府政策、产业配套、基础设施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二、产业转移的一般规律1.一般规律从早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逐步过渡到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业,由低附加值产业上升到高附加值产业。2.全球范围内三次大的产业转移 【思考感悟】 产业转移仅由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进行吗?提示:产业转移的总趋势是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进行产业转移;但是发展中国家的部分企业为了利用发达国家的技术或为了占领市场,也会将企业或企业生产的某些环节向发达国家转移。三、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1.对区域产业发展的影响有利于新兴产业的扩散,促使朝阳产业逐步取代夕阳产业。(1)朝阳产业:具有较强生命力的新兴工业部门。(2)夕阳产业:处于衰落过程中的传统工业部门。2.对产业转出地的影响(1)有利影响:腾出发展空间,凝聚创新力量,促进产业升级;减少资源消耗,缓解环境压力,改善民生质量;加速高科技和新型产业的开发。(2)不利影响:减少传统的劳动就业人口,可能导致产业“空心化”。3.对产业转入地的影响(1)有利影响:推动结构调整,促进产业升级;改善及提高经济效益,增加财政税收;扩大就业机会,增强发展活力;有效改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2)不利影响:增加资源和能源消耗,加剧环境污染,占用农业用地。4.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能够促进转出地与转入地的分工协作,有利于区域发展各有侧重,扬长补短,形成高效益的产业链、产业集群和产业基地,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和经济全球化进程。合作探究 释疑解惑[问题引领]探究一 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材料一 某款玩具娃娃的市场遍及世界150多个国家,每一秒钟就有两个玩具娃娃在世界的某个地区被售出。材料二 制造该款玩具娃娃的头发、塑料产自日本,模子、油漆及关键装饰材料产自美国,而服装则产自中国,最后在中国组装。结合材料探究:(1)生产玩具娃娃的企业将产品的部分或全部转移到其他国家或地区,这是一种什么现象?分析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2)促成玩具娃娃的服装生产和最后的组装都选在中国的主要因素是什么?(3)和制造玩具娃娃不同的是,目前日本、韩国以及欧美的汽车制造企业到我国办厂的越来越多,其影响因素是什么?提示:(1)产业转移。从本质上讲,企业生产是为了追求更高的利润。当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变化使生产成本提高,或扩大产品销售市场面临一些障碍时,企业为了降低成本、扩大销售市场,往往通过对外直接投资、在外设立工厂等方式,进行产业转移。(2)劳动力因素。(3)市场因素。[归纳提升]1.产业转移的规律(1)转移主体:先是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然后是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转移。具体如下图所示。产业典型产品周期示意图 产品生产环节的价值链示意图(2)转移方向:由发达国家或地区向发展中国家或欠发达地区转移。 2.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首先,分析工业部门的特点和地区分布;其次,把握影响工业部门区位选择的因素。发达国家到发展中国家投资建厂,首先是利用发展中国家的廉价劳动力资源,其次是占领当地市场,再次是利用其地价便宜的优势。发展中国家到发达国家投资建厂,则主要考虑发达国家的技术优势、信息优势以及避开关税壁垒等因素。具体分析如下图所示。[典型例题]医用注射剂瓶和用于加工它的玻璃管的生产过程对水、空气等环境条件要求严苛。德国某公司是世界最大的高端玻璃管生产企业,其通过对浙江丽水、四川成都、江苏无锡等地的比较,最终选定在具有相关配套产业和生态环境优良的丽水某山间小镇建生产厂;2017年,从德国进口高端玻璃管制成医用注射剂瓶的生产厂投产;2020年,高端玻璃管生产厂投产。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该公司选择在中国建生产厂,主要是因为中国( )A.原材料充足B.市场广阔C.技术先进D.劳动力价格低(2)该公司最终选定在丽水建生产厂,看中的主要人文地理条件是( )A.基础设施B.商业氛围C.科研实力D.配套产业(3)丽水山间小镇的生态环境也是吸引该公司投资的重要条件。这说明与大城市相比,该公司在山间小镇建生产厂,可以( )A.提高产品质量B.降低车间环境净化成本C.增加产品产量D.降低废弃物处理成本答案:(1)B (2)D (3)B解析:第(1)题,该公司选择在中国建生产厂,主要是因为中国人口数量大,医疗事业正处于快速发展时期,市场广阔,B项正确。第(2)题,根据材料“最终选定在具有相关配套产业和生态环境优良的丽水某山间小镇建生产厂”可知,该公司最终选定在丽水建生产厂,看中的主要人文地理条件是丽水的相关配套产业,D项正确。第(3)题,根据材料可知,高端玻璃管的生产过程对水、空气等环境条件要求严苛,丽水山间小镇相对于大城市而言,生态环境良好,有利于降低生产车间的环境净化成本,B项正确。探究二 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问题引领]材料一 近些年来,苏北地区积极打造现代化纺织产业园,多家纺织企业落户盐城高端纺织染整产业园,初步形成纺纱、织造、印染、家纺一条龙的产业格局。苏州、绍兴、海宁等传统纺织重镇处于转型升级中,逐步淘汰落后产能,这导致大量纺织企业外迁,而苏北地区备受“北迁”纺织企业青睐。材料二 下图为江苏省的范围及城市分布示意图。 (1)纺织服装产业省内转移给苏南地区带来哪些影响?(2)纺织服装产业省内转移给苏北地区带来哪些影响?提示:(1)有利影响: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升级,吸引高科技人才,提高创新能力;改善城市环境,减轻人口压力,营造宜居环境。不利影响:就业机会减少,失业人员增多。(2)有利影响:加快工业化进程,增加就业机会;提高经济收入,改善人们的生活水平。不利影响:纺织企业有一定的污染,可能会加重当地的环境污染。[归纳提升]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随着产业转移的发生,产业转出地和产业转入地在产业结构、生产分工、区域环境等方面均发生变化,具体分析如下图所示。[典型例题]皖江城市带是国家级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承接沿海地区产业转移,下图为皖江城市带分布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该示范区承接沿海地区产业转移的优势有( )①靠近长江三角洲地区 ②成本优势明显 ③科技力量雄厚 ④国家政策支持A.①③④ B.①②③C.①②④ D.②③④(2)产业转移对安徽省的主要影响是( )A.提高城镇化水平,加快逆城市化进程B.提升科技水平,成为制造业研发中心C.跨省人口流动增多,省内人口流动减少D.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推动工业化发展答案:(1)C (2)D解析:第(1)题,从地理位置看,该示范区位于安徽省南部,靠近长江三角洲地区,便于承接来自东部沿海地区的产业转移;和东部沿海地区相比,该示范区在劳动力、土地等方面的成本优势明显;皖江城市带是国家级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有国家政策的支持;和东部地区相比,该示范区科技力量较弱。故选C项。第(2)题,安徽省是产业转入地,产业转移能促进安徽省工业化和城镇化水平的提高,加快城镇化进程,A项错误;制造业研发中心一般布局在经济发达、科技水平高的地方,产业转移能够提升安徽省科技水平,但是短期内不会使该省成为制造业研发中心,B项错误;产业转移可以促进安徽省工业化进程,省内能够提供的就业机会增多,在一定程度上会导致省内人口流动增多,C项错误;产业转移能促进安徽省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推动工业化发展,D项正确。课堂小结随堂训练近年来,部分日本企业在我国的生产工厂开始迁回本国或迁往越南等国。据此完成1~3题。1.越南吸引日本企业迁入的主要原因是当地( )A.原料丰富B.市场广阔C.劳动力价格低D.交通便利2.日本企业将生产工厂迁回本国主要得益于本国( )A.市场需求的增加B.劳动力数量的增加C.交通运输的发展D.生产效率的提高3.日本企业将生产工厂迁回本国表明我国( )A.制造业成本降低B.消费市场扩大C.制造业崛起D.贸易壁垒减小答案:1.C 2.D 3.C解析:第1题,越南和中国相比,原料、交通和市场都不占优势,但越南劳动力价格低,且劳动力丰富,故选C项。第2题,日本在国外设厂的主要原因是本国劳动力短缺和利用他国廉价劳动力,随着科技的发展,日本生产效率的提高(如用工业机器人代替人工劳动)使得日本可以在本国完成产品生产,故选D项。第3题,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科技水平的提高,制造业有了很大进步,日本制造业在我国已经不能以低成本取得高利润,因此将生产工厂迁回本国。故选C项。山东省提出了“积极承接日韩产业转移,打造半岛制造业基地”的口号,使该省由“经济大省”变为“经济强省”。据此完成4~5题。4.下列关于日韩产业转入对山东省的影响的叙述,错误的是( )A.加快工业化与城镇化进程B.有利于产业结构的调整C.增加就业机会D.改善环境质量5.日韩产业大量转出对其国内产生的影响是( )A.不利于产业结构调整 B.改善环境质量C.增加就业机会 D.不利于经济发展答案:4.D 5.B解析:第4题,山东省承接日韩转入产业,可以加快工业化与城镇化进程,有助于产业结构的调整,增加就业机会,但同时可能会对环境造成污染,故D项符合题意。第5题,日韩产业大量转出,有助于本国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可以改善环境质量;短期内可能会导致失业率上升;大力发展新兴产业和服务业,可以促进经济发展,故B项符合题意。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蔗糖业包括甘蔗种植、甘蔗制糖等相关产业。蔗糖业曾是珠江三角洲地区的优势产业,改革开放以来,蔗糖业由珠江三角洲地区向广东西部、广西等地转移。广西地方政府抓住机遇,积极引进蔗糖业,使广西成为蔗糖业的主要转入区。经过多年的努力,广西成为全国最大的蔗糖业生产基地。下图为广东、广西甘蔗主产区分布图。(1)指出影响珠江三角洲地区蔗糖业向广西转移的主导因素,并说明理由。(2)简述珠江三角洲地区蔗糖业向西转移对广西发展的促进作用。答案:(1)主导因素:原料。原因:蔗糖业属原料导向型工业;靠近原料产地可减少运费,降低生产成本;甘蔗主产区由珠江三角洲地区向广西转移,蔗糖业也随之转移。(2)带动广西甘蔗种植业和加工业的发展;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增加就业机会;促进广西基础设施的建设。解析:第(1)题,蔗糖业的原料运输成本高,且损耗多。甘蔗主产区向广西转移,蔗糖业也向广西转移,是为了靠近原料产地,可减少费用,提高利润。第(2)题,珠江三角洲地区蔗糖业向西转移对广西发展的促进作用是增加就业机会,促进经济发展,增加居民收入,促进基础设施的建设。
第三章第一节 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地 理内容索引自主预习 新知导学合作探究 释疑解惑随堂训练课标定位以某区域为例,说明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素养阐释1.结合实例,说明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践力和综合思维能力2.运用资料,认识产业转移的一般规律及其影响因素,培养学生的区域认知和综合思维能力3.运用资料,分析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自主预习 新知导学一、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1.产业转移的概念某些国家或地区将一部分产业转移到其他国家或地区,是产业在空间上移动的现象。2.产业转移的表现企业通常采取对外直接投资、在外建立企业等方式,将产品生产转移到其他国家或地区进行。3.产业转移的目的降低生产成本,扩大销售市场。4.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1)要素约束因素。①要素供给状况恶化,企业不得不向生产要素供给较好的地区转移。②经营环境欠佳,一部分生产难以为继的企业将被迫向外转移。(2)市场因素:经营较好、发展较快的企业,具备对外扩张的能力后,会在全国乃至全球范围内追求效益最大化,通过产业转移扩大生产规模,占领新兴市场,谋取更佳效益。(3)政策因素:政府对产业转移进行引导、控制和监管,借助规划、调控、财税等策略,促进产业有序转移。5.企业迁移前后的生产成本和综合收益的影响因素受到生产要素、地理位置、市场环境、政府政策、产业配套、基础设施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二、产业转移的一般规律1.一般规律从早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逐步过渡到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业,由低附加值产业上升到高附加值产业。2.全球范围内三次大的产业转移 【思考感悟】 产业转移仅由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进行吗?提示:产业转移的总趋势是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进行产业转移;但是发展中国家的部分企业为了利用发达国家的技术或为了占领市场,也会将企业或企业生产的某些环节向发达国家转移。三、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1.对区域产业发展的影响有利于新兴产业的扩散,促使朝阳产业逐步取代夕阳产业。(1)朝阳产业:具有较强生命力的新兴工业部门。(2)夕阳产业:处于衰落过程中的传统工业部门。2.对产业转出地的影响(1)有利影响:腾出发展空间,凝聚创新力量,促进产业升级;减少资源消耗,缓解环境压力,改善民生质量;加速高科技和新型产业的开发。(2)不利影响:减少传统的劳动就业人口,可能导致产业“空心化”。3.对产业转入地的影响(1)有利影响:推动结构调整,促进产业升级;改善及提高经济效益,增加财政税收;扩大就业机会,增强发展活力;有效改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2)不利影响:增加资源和能源消耗,加剧环境污染,占用农业用地。4.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能够促进转出地与转入地的分工协作,有利于区域发展各有侧重,扬长补短,形成高效益的产业链、产业集群和产业基地,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和经济全球化进程。合作探究 释疑解惑[问题引领]探究一 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材料一 某款玩具娃娃的市场遍及世界150多个国家,每一秒钟就有两个玩具娃娃在世界的某个地区被售出。材料二 制造该款玩具娃娃的头发、塑料产自日本,模子、油漆及关键装饰材料产自美国,而服装则产自中国,最后在中国组装。结合材料探究:(1)生产玩具娃娃的企业将产品的部分或全部转移到其他国家或地区,这是一种什么现象?分析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2)促成玩具娃娃的服装生产和最后的组装都选在中国的主要因素是什么?(3)和制造玩具娃娃不同的是,目前日本、韩国以及欧美的汽车制造企业到我国办厂的越来越多,其影响因素是什么?提示:(1)产业转移。从本质上讲,企业生产是为了追求更高的利润。当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变化使生产成本提高,或扩大产品销售市场面临一些障碍时,企业为了降低成本、扩大销售市场,往往通过对外直接投资、在外设立工厂等方式,进行产业转移。(2)劳动力因素。(3)市场因素。[归纳提升]1.产业转移的规律(1)转移主体:先是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然后是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转移。具体如下图所示。产业典型产品周期示意图 产品生产环节的价值链示意图(2)转移方向:由发达国家或地区向发展中国家或欠发达地区转移。 2.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首先,分析工业部门的特点和地区分布;其次,把握影响工业部门区位选择的因素。发达国家到发展中国家投资建厂,首先是利用发展中国家的廉价劳动力资源,其次是占领当地市场,再次是利用其地价便宜的优势。发展中国家到发达国家投资建厂,则主要考虑发达国家的技术优势、信息优势以及避开关税壁垒等因素。具体分析如下图所示。[典型例题]医用注射剂瓶和用于加工它的玻璃管的生产过程对水、空气等环境条件要求严苛。德国某公司是世界最大的高端玻璃管生产企业,其通过对浙江丽水、四川成都、江苏无锡等地的比较,最终选定在具有相关配套产业和生态环境优良的丽水某山间小镇建生产厂;2017年,从德国进口高端玻璃管制成医用注射剂瓶的生产厂投产;2020年,高端玻璃管生产厂投产。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该公司选择在中国建生产厂,主要是因为中国( )A.原材料充足B.市场广阔C.技术先进D.劳动力价格低(2)该公司最终选定在丽水建生产厂,看中的主要人文地理条件是( )A.基础设施B.商业氛围C.科研实力D.配套产业(3)丽水山间小镇的生态环境也是吸引该公司投资的重要条件。这说明与大城市相比,该公司在山间小镇建生产厂,可以( )A.提高产品质量B.降低车间环境净化成本C.增加产品产量D.降低废弃物处理成本答案:(1)B (2)D (3)B解析:第(1)题,该公司选择在中国建生产厂,主要是因为中国人口数量大,医疗事业正处于快速发展时期,市场广阔,B项正确。第(2)题,根据材料“最终选定在具有相关配套产业和生态环境优良的丽水某山间小镇建生产厂”可知,该公司最终选定在丽水建生产厂,看中的主要人文地理条件是丽水的相关配套产业,D项正确。第(3)题,根据材料可知,高端玻璃管的生产过程对水、空气等环境条件要求严苛,丽水山间小镇相对于大城市而言,生态环境良好,有利于降低生产车间的环境净化成本,B项正确。探究二 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问题引领]材料一 近些年来,苏北地区积极打造现代化纺织产业园,多家纺织企业落户盐城高端纺织染整产业园,初步形成纺纱、织造、印染、家纺一条龙的产业格局。苏州、绍兴、海宁等传统纺织重镇处于转型升级中,逐步淘汰落后产能,这导致大量纺织企业外迁,而苏北地区备受“北迁”纺织企业青睐。材料二 下图为江苏省的范围及城市分布示意图。 (1)纺织服装产业省内转移给苏南地区带来哪些影响?(2)纺织服装产业省内转移给苏北地区带来哪些影响?提示:(1)有利影响: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升级,吸引高科技人才,提高创新能力;改善城市环境,减轻人口压力,营造宜居环境。不利影响:就业机会减少,失业人员增多。(2)有利影响:加快工业化进程,增加就业机会;提高经济收入,改善人们的生活水平。不利影响:纺织企业有一定的污染,可能会加重当地的环境污染。[归纳提升]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随着产业转移的发生,产业转出地和产业转入地在产业结构、生产分工、区域环境等方面均发生变化,具体分析如下图所示。[典型例题]皖江城市带是国家级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承接沿海地区产业转移,下图为皖江城市带分布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该示范区承接沿海地区产业转移的优势有( )①靠近长江三角洲地区 ②成本优势明显 ③科技力量雄厚 ④国家政策支持A.①③④ B.①②③C.①②④ D.②③④(2)产业转移对安徽省的主要影响是( )A.提高城镇化水平,加快逆城市化进程B.提升科技水平,成为制造业研发中心C.跨省人口流动增多,省内人口流动减少D.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推动工业化发展答案:(1)C (2)D解析:第(1)题,从地理位置看,该示范区位于安徽省南部,靠近长江三角洲地区,便于承接来自东部沿海地区的产业转移;和东部沿海地区相比,该示范区在劳动力、土地等方面的成本优势明显;皖江城市带是国家级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有国家政策的支持;和东部地区相比,该示范区科技力量较弱。故选C项。第(2)题,安徽省是产业转入地,产业转移能促进安徽省工业化和城镇化水平的提高,加快城镇化进程,A项错误;制造业研发中心一般布局在经济发达、科技水平高的地方,产业转移能够提升安徽省科技水平,但是短期内不会使该省成为制造业研发中心,B项错误;产业转移可以促进安徽省工业化进程,省内能够提供的就业机会增多,在一定程度上会导致省内人口流动增多,C项错误;产业转移能促进安徽省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推动工业化发展,D项正确。课堂小结随堂训练近年来,部分日本企业在我国的生产工厂开始迁回本国或迁往越南等国。据此完成1~3题。1.越南吸引日本企业迁入的主要原因是当地( )A.原料丰富B.市场广阔C.劳动力价格低D.交通便利2.日本企业将生产工厂迁回本国主要得益于本国( )A.市场需求的增加B.劳动力数量的增加C.交通运输的发展D.生产效率的提高3.日本企业将生产工厂迁回本国表明我国( )A.制造业成本降低B.消费市场扩大C.制造业崛起D.贸易壁垒减小答案:1.C 2.D 3.C解析:第1题,越南和中国相比,原料、交通和市场都不占优势,但越南劳动力价格低,且劳动力丰富,故选C项。第2题,日本在国外设厂的主要原因是本国劳动力短缺和利用他国廉价劳动力,随着科技的发展,日本生产效率的提高(如用工业机器人代替人工劳动)使得日本可以在本国完成产品生产,故选D项。第3题,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科技水平的提高,制造业有了很大进步,日本制造业在我国已经不能以低成本取得高利润,因此将生产工厂迁回本国。故选C项。山东省提出了“积极承接日韩产业转移,打造半岛制造业基地”的口号,使该省由“经济大省”变为“经济强省”。据此完成4~5题。4.下列关于日韩产业转入对山东省的影响的叙述,错误的是( )A.加快工业化与城镇化进程B.有利于产业结构的调整C.增加就业机会D.改善环境质量5.日韩产业大量转出对其国内产生的影响是( )A.不利于产业结构调整 B.改善环境质量C.增加就业机会 D.不利于经济发展答案:4.D 5.B解析:第4题,山东省承接日韩转入产业,可以加快工业化与城镇化进程,有助于产业结构的调整,增加就业机会,但同时可能会对环境造成污染,故D项符合题意。第5题,日韩产业大量转出,有助于本国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可以改善环境质量;短期内可能会导致失业率上升;大力发展新兴产业和服务业,可以促进经济发展,故B项符合题意。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蔗糖业包括甘蔗种植、甘蔗制糖等相关产业。蔗糖业曾是珠江三角洲地区的优势产业,改革开放以来,蔗糖业由珠江三角洲地区向广东西部、广西等地转移。广西地方政府抓住机遇,积极引进蔗糖业,使广西成为蔗糖业的主要转入区。经过多年的努力,广西成为全国最大的蔗糖业生产基地。下图为广东、广西甘蔗主产区分布图。(1)指出影响珠江三角洲地区蔗糖业向广西转移的主导因素,并说明理由。(2)简述珠江三角洲地区蔗糖业向西转移对广西发展的促进作用。答案:(1)主导因素:原料。原因:蔗糖业属原料导向型工业;靠近原料产地可减少运费,降低生产成本;甘蔗主产区由珠江三角洲地区向广西转移,蔗糖业也随之转移。(2)带动广西甘蔗种植业和加工业的发展;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增加就业机会;促进广西基础设施的建设。解析:第(1)题,蔗糖业的原料运输成本高,且损耗多。甘蔗主产区向广西转移,蔗糖业也向广西转移,是为了靠近原料产地,可减少费用,提高利润。第(2)题,珠江三角洲地区蔗糖业向西转移对广西发展的促进作用是增加就业机会,促进经济发展,增加居民收入,促进基础设施的建设。
相关资料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