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惠州市2024届高三第三次调研考试试题地理试题和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广东省惠州市2024届高三第三次调研考试试题地理试题和答案,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答卷前, 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本试卷 6 页,19 小题,满分 100 分。考试用时 76 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 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将条形码横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
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 2B 铅笔在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要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 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
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16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48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地球南北极附近各有一个磁极,磁纬度可用于衡量距离南北磁极的远近(磁极的磁纬度为 90°,离磁极越近,磁纬度越高),极光常见于高磁纬度地区。北京时间 2023 年 12
月 1 日 17 时至 2 日 8 时,受强烈太阳活动影响,北京地区罕见地观察到极光现象。图 1
为全球磁纬度等值线分布图。据此完成 1~3 题。
全球磁纬度等值线与地理纬线不平行,主要因为(
磁极在移动B. 受太阳风暴影响
C. 地球磁场不稳定D. 磁极与极点不重合
磁北极大致位于
A. 欧洲北部B. 亚洲北部C. 北美洲北部D. 太平洋北部
在北京地区观察极光时,观察者应面朝
A. 东方B. 南方C. 西方D. 北方
地理试题 第 1 页共 6 页
浙江仙居县乡民在ft区酸性土壤地带栽培柘樽,经千百年经验积累,形成“梅—茶
—鸡一蜂”古杨梅群复合种养系统。2023 年 11 月, 该系统入选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据此完成 4~6 题。
选择茶树与杨梅树混簇,是因为两者具有
相近的生长周期B. 相近的采摘时期
C. 相似的环境需求D. 相似的市场需求
该复合种养系统中
①杨梅林提供生存空间②茶树利于中和土壤酸性
③土蜂维护生物多样性梦梅林鸡有利于保水增肥
A. ①②B. ①③C. ②③D . ③④
5. 对仙居乡民而言,该复合种养系统长期存在,主要因为巴
A. 保护当地水源B. 增加乡民收入
C. 改善人居环境D. 形成品牌效应
土壤中的交换性盐基(K⁺、Ca⁺、Na⁺、Mg⁺)含量一定程度上可反映土壤肥力情况,对林区管护意义重大。表 1 反映祁连ft北坡某林场四种自然植被下不同深度的土壤盐基含量(单位: cml·kg¹)。据此完成 7~9 题。
表 1
四种植被下的土壤中均呈现表层集聚特征的交换性盐基是
A. KB. Ca⁺C. Na"D. Mg
不同植被下的土壤交换性 Ca'含量均较高,主要影响因素是
A. 平均气温B. 降水强度C. 成土母质D. 植被类型
该林区最适合营造和抚育的植被类型组合是
杉木圆柏混交林、祁连圆柏林B. 青海杉木林、祁连圆柏林
C. 杉木圆柏混交林、灌木林D. 灌木林、青海杉木林地理试题 第 2 页 共 6 页
植被类型
深度
K⁺
Na⁺
Ca⁺
Mg"
盐基总量
青海杉木林
0-10cm
0.39
1.18
101.08
6.69
109.34
10-20cm
0.35
1.50
110.00
8.89
120.74
20-40cm
0.35
1.80
113.02
1233
127.50
祁连圆柏林
0-10cm
0.60
1.19
%32
11.72
109.83
10-20cm
0.37
232
125.22
16.30
144.21
20-40cm
0.23
223
142.68
14.02
159.16
杉木圆柏混交林
0-10cm
0.63
138
87.13
13.57
102.71
10-20cm
0.22
1.28
140.70
15.22
157.42
20-40cm
0.30
151
130.08
24.04
155.93
灌木林
0-10cm
1.21
1.90
112.20
4.38
119.69
10-20cm
0.88
1.88
114.48
3.48
120.72
20-40cm
0.52
1.82
130.20
5.02
137.56
海南岛北部的海口市湿地面积广、类型多。1985-2018 年间,海口市建成区面积从 2
3k㎡用加至 173km³, 户籍人口从 87 万增加至 171 万。图 2 为 1985-2018 年间海口市湿地面积变化与建成区面积变化相关性图(图中数值的正负代表正。负相关,绝对值大小反映相关性阴弱)。据此完成 10~11 题。
海口市城镇化进程中
水产养殖湿地面积减小B. 娱乐性人工湿地面积增加最多
C. 近海及海岸湿地面积增加D. 其他生产性人工湿地受影响最小
水田面积的变化,反映了海口市
劳动力减少B. 农业结构调整
C. 生态环境恶化D. 旅游产业开发
黄苔是绿藻大量增殖并漂浮聚集在水面的现象,是内蒙古河套地区乌梁素海面临的重大水环境问题之一。研究发现,乌梁素海的黄苔暴发面积与营养盐、气温星显著正相关,与出风水量、沉水植被面积呈显著负相关。图 3 为乌梁素海 1986-2021 年黄苔暴发面积变化图。据此完成 12~13 题。
鸟梁素海的黄苔暴发面积
A. 不断增加B. 总体减少C. 年内变化小D. 年际变化↗
2009 年后黄苔暴发面积突然下降并维持低位的原因可能是
污染逐渐减少B. 气候变暖缓解
C. 实行生态补水D. 清理沉水植被
陕西省榆林市地处我国北方半干早地区、毛乌素沙地的南缘,土壤风蚀现象严重。某小组在此地开展研究发现,通过改变植被盖度和布局可影响土壤风蚀的程度。图 4 为植被盖度、布局及其风蚀抑制效率示意图。据此完成 14~16 题。
图中每行植被的走向最可能为
A. 西南-东北B. 东南-西北C. 南-北D. 东-西
当植被盖度为 10%时,与一行一带相比,两行一带的布局利于
A. 抑制蒸发B. 降低风速C. 减少占地D. 节约用水
综合考虑,无论采用何种布局模式,此地最佳植被盖度为
A. 10%B. 20%C. 30%D. 40%
二、非选择题:共三小题,52 分。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 分)
上世纪 90 年代,在台湾企业带动下,广东惠阳秋长通过“三来一补”(即来料加工、来件装配、来样加工和补偿贸易)模式开启吉他产业发展之路。经过 30 年发展, 当地现已拥有全球最完整的吉他产业链,年产量占全球 1/5,被誉为“世界吉他制造工厂”。2023年惠阳政府规划建设吉他产业园,并积极探索“吉他+”发展模式。 图 5 示意秋长吉他产业的发展历程。
地理试题第 4 页共 6 页
指出在发展初期,秋长吉他企业数量大幅增长对该地吉他产业带来的有利影响。(6 分)
推测 2020 年以来秋长部分吉他企业外迁的原因。(6 分)
为实现秋长吉他产业高质量发展,简述惠阳当地政企应采取的措施。(8 分)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8 分)
在漫长的地质时期内,惠州地区的地质和气候状况复杂多变。某研究单位对惠州附近区域古近纪时期地层进行研究,发现该时期研究区内(图6 虚线框内区域) 发育了古河流三角洲,并存在大量常绿阔叶和落叶阔叶植物。图 6 为古近纪时期研究区域及周边地
貌图,图 7 为前古近纪至古近纪初期研究区域地层信息图。
地理试题第 5 页共 6 页
据图 7,推测古近纪时期研究区域地壳垂直运动状况,并说明理由。(6 分)
古近纪初期,研究区域气候温暖湿润,请说明判断依据。(6 分)
古近纪时期地层中的河流三角洲,其组成物质颗粒较粗、磨圆度差,请分析原因。(6分)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 分)
大气河是指大气中一种长带状的强水汽通道,由较低纬度向较高纬度运动,主导中高纬度约 90%的水汽输送。 研究显示,大气河对南极冰盖质量增加有重要影响,但也可能导致南极局部区域冰盖表面融化。 图 8 为 2020 年 2 月 6 日南极半岛受大气河影响示意图。
大气河有利于南极冰盖质量增加,请说明理由。(6 分)
图示大气河事件导致南极半岛东侧冰盖表面融化,请分析原因。 (8 分)
惠州市 2024 届高三第三次调研考试地理试题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二、非选择题
17.(20 分)
吸纳劳动力,并培养技术人员;形成产业链;产生集聚效益,促进专业化发展。 (6 分)
产品同质化,企业竞争激烈;以代工产品为主,附加值低;劳动力、地租等成本升高,利润低
(贵州迁入地的生产成本低及优惠政策吸引)。(6 分)
政府:加快产业园建设,集约生产统一管理;出台产业扶持措施,保障行业积极有序发展;探索吉他生产与第三产业融合发展。(4 分)
企业:加大研发力度,实现自主品牌产品的开发与生产;加强与知名外企合作,提高行业标准与品牌知名度。(4 分)
18.(18 分)
地壳(断裂)下陷\下沉。(2 分)
理由:前古近纪时期风化壳的存在说明此时地势较高,岩石裸露,受外力作用(风化、剥蚀作用)形成风化壳;古近纪时期湖相沉积且形成河流三角洲,该区域以沉积作用为主,说明岩层(断裂)下陷,地势变低。(4 分)
植被类型为常绿阔叶、落叶阔叶混交植物,反映气候温暖湿润;湖相和河流三角洲沉积,说明该地此时以流水作用为主,气候湿润。(6 分)
地势落差大、水流速度快,沉积物颗粒较粗;物质来源近,搬运距离短,磨蚀作用弱,磨圆度差。(6 分)
19.(14 分)
(1)(对于南极)大气河为温暖湿润气流,为南极带来大量水汽;南极大陆纬度高、海拔高,气温低,大气河水汽凝结形成降雪,增加南极冰盖质量。(6 分)
(2)大气河为暖气流,带来了热量;冬季,大气河使大气水汽含量增加,对地表保温作用增强;该
次大气河事件中,气流在山脉背风坡下沉,南极半岛东侧受焚风效应影响,共同导致冰盖表面融化;随着表面融水增加,冰盖表面对太阳辐射的反射降低,吸收增加,使冰盖表面融化加速。(8 分)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D
C
D
C
B
B
A
C
A
D
B
D
C
A
B
C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广东省惠州市高三上学期第三次调研考试地理试题含答案,文件包含2023-2024学年广东省惠州市高三上学期第三次调研考试地理试题+docx、地理答案惠州市2024届高三第三次调研考试pdf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7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广东省惠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三次调研考试地理试题,文件包含广东省惠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三次调研考试地理试题+docx、地理答案惠州市2024届高三第三次调研考试pdf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7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广东省惠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三次调研考试地理试题,文件包含广东省惠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三次调研考试地理试题+docx、地理答案惠州市2024届高三第三次调研考试pdf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7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