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名校单元双测AB卷 第2章 物态变化(B卷·能力提升)(原卷版+解析)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名校单元双测AB卷 第2章 物态变化(B卷·能力提升)(原卷版+解析)第1页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名校单元双测AB卷 第2章 物态变化(B卷·能力提升)(原卷版+解析)第2页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名校单元双测AB卷 第2章 物态变化(B卷·能力提升)(原卷版+解析)第3页
    还剩13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名校单元双测AB卷 第2章 物态变化(B卷·能力提升)(原卷版+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名校单元双测AB卷 第2章 物态变化(B卷·能力提升)(原卷版+解析),共16页。
    上学期第二章单元检测卷B卷(苏科版)八年级 物理(考试时间:90分钟 试卷满分:100分)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2.测试范围:苏科版八上第二章:物态变化。第Ⅰ卷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2022·江苏连云港·八年级期末)对下列物理量的认识中,最接近实际的是(  )A.中学生的步行速度约为5km/h B.日常所用中性笔的长度约为10dmC.中学生脉搏跳动一次的时间约为2s D.我们东海县冬天正常年份最低温度约-25℃2.(2022·江苏·徐州市第二十六中学八年级阶段练习)有一支刻度均匀,但读数不准的温度计,在冰水混合物中的示数为4℃,在1个标准大气压下的沸水中示数为96℃,用此温度计测某液体的温度是22.4℃,则这杯液体的实际温度是(  )A.16℃ B.18.4℃ C.20℃ D.24℃3.(2022·江苏苏州·二模)关于“观察水蒸气液化”的实验,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第3题图 第5题图 第7题图 第10题图A.烧瓶内的水量减少是因为水升华成为了水蒸气 B.瓶口上方的“白气”是水蒸气C.根据金属盘温度升高这一现象可以得出气体液化会放热的结论D.为了使实验现象更加明显,可以在金属盘中加入一些冰4.(2020·江苏·扬州中学教育集团树人学校八年级期中)为改善光学性能,可以给太阳眼镜、照相机、望远镜及其他光学仪器的玻璃镜头镀上一层极薄的金属膜,了解到金属一般具有较好的延展性,高温、低压下比较容易由固态变成液态,甚至直接变为气态,根据题中所给信息,你觉得在玻璃上镀膜的最佳方法是(  )A.金属压成薄片直接粘到玻璃表面 B.金属先汽化后液化到玻璃表面C.金属先液化后凝固到玻璃表面 D.金属先升华后凝华到玻璃表面5.(2022·江苏·洪泽外国语中学一模)如图是海波和蜡烛的熔化实验图像,以下说法正确的(  )A.甲在第2min时是固态 B.甲在ab段温度不变,所以不吸热C.甲的温度达到48°C时,不断吸热,内能不变 D.乙是海波,因为海波是非晶体6.(2022·江苏·连云港市新海初级中学八年级期中)如表是部分金属的熔点和沸点,根据表中数据可知,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表中几种金属的沸点都可以用水银温度计测量B.人们常说“真金不怕火来炼”,所以黄金掉入铁水中也不会熔化C.灯泡里灯丝用钨制成,是因为钨的沸点高 D.在铁锅中可以将铅熔化7.(2022·江苏扬州·八年级期末)如图是新推出的一款甜品,因为在下面盛水的大碗里加了干冰,所以盛甜品的小碗的周围冒着大量“白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甜品周围的“白气”就是水蒸气 B.甜品周围的“白气”是空气中的水蒸气汽化所形成的C.甜品周围的“白气”是干冰升华成的二氧化碳气体 D.此“白气”和舞台上渲染气氛的“白气”原理相同8.(2022·江苏南通·八年级期末)常温下用液态氮沸腾可以降低奶浆的温度来制作冰淇淋。盛有液态氮的杯外壁出现白霜,则(  )A.液态氮沸腾时,不断放出热量 B.奶浆从沸腾的液态氮吸收热量的C.液态氮沸腾时,吸热温度不变 D.白霜是空气中水蒸气液化形成的9.(2022·江苏扬州·八年级期中)水是生命的乳汁、经济的命脉,是自然界奉献给人类的宝贵资源。下列关于地球上的水循环和水资源认知正确的是(  )A.水循环的过程伴随着水的物态变化过程 B.水循环按照固态→液态→气态的固定顺序循环进行C.地球上的淡水大约占地球总水量的3%,淡水资源丰富D.大量开采地下水,对环境不会造成损害,可以解决部分地区饮水问题10.(2022·江苏·曹甸初中八年级期中)如图是自然界中关于水的物态变化过程及其对应的条件,其中由乙状态到丙状态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 A.凝华 B.液化 C.蒸发 D.熔化第Ⅱ卷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31分)11.(2022·江苏·泰州市凤凰初级中学八年级期中)2019年12月,我国湖北武汉出现了 “新型冠状病毒”病例之后,引起了我国政府的高度重视,现要求各学校每天对学生进行晨检、晚检,并报告检查情况.检查中我们常用体温计。它的测温原理是_______________,分度值为________℃;如图两支温度计的读数分别为:甲温度计:_________℃,乙温度计:_________℃。 第11题图 第12题图12.(2022·江苏苏州·八年级期中)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___________原理制成的。图中体温计的示数为___________℃,在没有将液柱甩回玻璃泡的情况下,如果用该体温计来测量一杯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会显示为 ___________℃,如果某人实际体温是39℃,用该体温计来测量,示数为 ___________℃。13.(2022·江苏·星海实验中学二模)如图甲所示,盛水的容器中有A、B两个完全相同的玻璃杯,A中装有适量的水,B 倒扣着放入盛水的容器中。用酒精灯给容器加热,A中的水___________(能/不能)达到沸点;B中的水___________(能/不能)沸腾,原因是加热过程中,杯中封闭气体的压强变大,B杯中水的沸点___________。有人设想;是否可以玻璃杯里水的内能自发集中到水的上层,如图乙所示,使得上层水沸腾,下层水结冰。因为能量的转化和转移有___________,因而不可能发生。 第13题图 第14题图 第16题图14.(2022·江苏无锡·八年级期末)在“观察水的沸腾”的实验中,安装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时,石棉网的高度应根据 ____ 的高度调节。实验过程中,当水温上升到80℃时,每隔0.5min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数。当观察到水中有大量的气泡产生,且在上升过程中体积逐渐 ____ ,升至水面破裂,我们认为水开始沸腾。沸腾一段时间后停止加热,测出该过程中的温度,绘制出温度随时间的变化图像如图乙所示。根据图像可知水的沸点为 ___ ℃,沸腾时,持续加热水温不变的主要原因是 ____ 。15.(2022·江苏南通·八年级期末)液体温度计的测温原理是___________;一场大雪后,大地披上了银装。堆积在汽车上的部分雪花先___________后___________(填物态变化),可能会冻住车门;因为松软的雪地可以吸声,雪后的乡村分外安静,这是在声音的___________这一环节减弱了噪声;在雪山活动时,大声讲话可能引发雪崩,这是因为声音具有___________。16.(2022·江苏·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树人学校模拟预测)小明在观察“碘锤”中的物态变化之前,查阅资料得知:酒精灯外焰的温度约为,碘的熔点为 采用图中的两种方式加热,图甲的碘颗粒吸热会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图乙中的碘颗粒吸热除了发生图甲中的物态变化外,还可能会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两种方式停止加热后,“碘锤”中的碘蒸气会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这一过程需要________热。17.(2022·江苏·苏州工业园区金鸡湖学校八年级期中)如图所示是水循环示意图.图中①处发生的物态变化是_______,同时伴随着_______(选填“吸”或“放”)热;②处水蒸气有的_______形成小冰晶,有的_______形成小水滴,形成干姿百态的云,同时伴随着_______(选填“吸”或“放”)热;③处温度较高时冰晶会_______变成水滴,与空中下落的水滴一起形成雨.地球上的水在不停地运动着、变化着,形成了一个巨大的水循环系统. 第17题图 第18题图 第19题图三、实验探究题(每空1分,共17分)18.(2022·江苏·苏州市平江中学校一模)小明在“探究质量是200g某固体熔化时温度变化规律”时,其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 (1)请指出装置中存在的一个错误:______;(2)改正错误后,小明进行了正确的操作,得到了物体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乙所示,则该物体是_____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物体在第2min时的内能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第3min时的内能。19.(2022·江苏常州·模拟预测)小明用图甲所示的装置做“观察水的沸腾”实验。(1)按规范要求,调节铁圈2的高度时,_______(需要/不需要)点燃酒精灯;(2)某时刻温度计示数如图乙所示,视线应按_______(A/B/C)读数,此时水温为_______℃。根据实验数据作出“温度-时间”的关系图像如图丙所示,可知水的沸点为_______℃。图甲情况下温度计的示数应为________(填字母);A.96℃                  B.98℃                    C.100℃               D.无法读数(3)小明查阅资料得到水在不同气压下的沸点如下表所示。已知1个大气压为1.0×105Pa,由表格数据可知:①小明做实验时的气压约为_______个大气压;②在制糖工业中,要用沸腾的办法除去糖汁中的水分。糖汁的沸点约为104℃,为使糖汁在沸腾时不致变质,温度要低于100℃,以下方法中合适的是______。A.用小火加热糖汁 B.增大气压 C.减小气压  D.将盛糖汁的容器放入水中加热20.(2022·江苏·扬州市江都区第三中学九年级阶段练习)图甲是“探究冰熔化的特点”的实验装置。 第20题图 第21题图(1)某时刻温度计示数如图乙所示,则此时温度为 ________℃;(2)采用水浴法加热的目的是 ________;(3)用酒精灯对烧杯加热,当试管中的冰完全熔化后,继续加热一段时间,图丙是冰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由图象可知:冰的熔化过程是 ________(用字母表示)段,在此过程中需要 ________(选填“吸热”或“放热”);(4)t1和t2这段时间,冰处于 ________状态,t3到t4这段时间内试管内的水 ________(选填“在”或“不在”)沸腾,测得此时的水温度为98℃,则此处大气压小于标准大气压;(5)将装有甲醇液体的试管放入沸水中,一会儿发现甲醇开始沸腾(如图丁所示),这说明甲醇的沸点________(选填“低于”“等于”或“高于”)水的沸点。四、综合题:本题共3小题,共22分。21.(10分)(2022·江苏·景山中学八年级期中)阅读短文,回答文后问题。致冷设备的工作原理常用的致冷设备主要由压气机、冷凝器和蒸发器三部分组成,如图所示。其中的工作物质是容易由气态变成液态和由液态变成气态的物质,常用的有氨及氟氯烷等。压气机反复加压,把气态氨压入冷凝器的管里,这时氨变成了液体。氨在液化时放出的热量被流动的冷水吸收并带走。冷凝器的管里的液态氨通过节流阀缓慢地进入蒸发器的管里。由于压气机不断地从蒸发器的管里吸走气体,于是液态氨在蒸发器的管里迅速汽化。在汽化中从管外的食盐水里吸取热量,使食盐水的温度降低。生成的氨气又被压气机抽走,压入冷凝器,这样氨可以循环使用。温度降低后的食盐水可作为致冷剂用来制冰,冷却食品或降低夏季房间里的气温。在用于降低房间里的气温时,通常不用食盐水而是直接使空气从蒸发器管子的周围流过而得到冷却,再把冷却后的空气送到房间里去。(1)致冷设备主要由冷凝器、___________和压气机三部分组成。(2)在致冷设备中,“工作物质”的特性是___________。A.熔点低              B.沸点低                 C.熔点高                  D.沸点高(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A.冷凝器中的氨是用降温的方法液化的 B.液体汽化时有致冷作用,致冷设备就是根据这种作用制成的C.蒸发器里发生的是放热变化 D.流入冷凝器的水温高于流出冷凝器的水温(4)降温后的食盐水能制冰,是因为食盐水的凝固点___________(低于/等于/高于)水的凝固点。(5)冷凝器中的管做成图中的形状,其目的是___________。22.(4分)(2022·江苏·苏州市振华中学校八年级阶段练习)小明在厨房中发现:(1)壶里的水烧开以后,壶嘴上方冒出一团团“白气”,靠近壶嘴的地方,我们什么也看不见。这是因为壶内水沸腾时产生了大量的水蒸气,在壶嘴附近由于温度比较 _____ (选填“高”或“低”),仍然保持气体状态。水蒸气离开壶嘴一段距离以后, _____ 形成“白气”。“白气”进一步上升,分散到干燥的空气中,发生 _____ 现象,我们又什么也看不见了(后两空填物态变化名称);(2)冬天,在炉子上烧菜的时候,火焰熄灭前、后一瞬间会出现如图所示的两种情景,你可以确定图 _____ 是火焰熄灭前的图片。    第22题图 第23题图23.(8分)(2022·江苏无锡·八年级期中)某同学探究影响蒸发散热情况的实验,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1)该同学记录了三个示数,其中a温度计示数________℃;(2)酒精蒸发时会向温度计_________(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3)比较b和c温度计的示数,可以得出:蒸发快慢与________有关;(4)该同学用水代替酒精多次实验,发现在相同温度但天气不同的情况下,三根温度计示数有时差别不大,有时差别却很大。他猜想水的蒸发情况可能与天气有关,若示数差别不大,可能的天气是_____(“干燥”/“潮湿”)。 物质水银钨金铁铅熔点/℃341010641525328沸点/℃3575900250027501740气压p/MPa0.040.060.080.100.120.140.16沸点/℃75.8985.9593.5199.63104.81109.32113.32 上学期第二章单元检测卷B卷(苏科版)八年级 物理·全解全析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2022·江苏连云港·八年级期末)对下列物理量的认识中,最接近实际的是(  )A.中学生的步行速度约为5km/h B.日常所用中性笔的长度约为10dmC.中学生脉搏跳动一次的时间约为2s D.我们东海县冬天正常年份最低温度约-25℃【答案】A【解析】A.中学生步行的速度在1.4m/s=1.4×3.6km/h=5.04km/h左右,故A符合题意;B.日常所用中性笔的长度约为15cm=1.5dm左右,故B不符合题意;C.正常情况下,人的脉搏1min跳动的次数在75次左右,跳动一次的时间接近1s,故C不符合题意;D.东海县冬季最低气温在-5℃左右。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A。2.(2022·江苏·徐州市第二十六中学八年级阶段练习)有一支刻度均匀,但读数不准的温度计,在冰水混合物中的示数为4℃,在1个标准大气压下的沸水中示数为96℃,用此温度计测某液体的温度是22.4℃,则这杯液体的实际温度是(  )A.16℃ B.18.4℃ C.20℃ D.24℃【答案】C【解析】温度计上一个小格表示的实际温度为温度计测量某种液体的温度为时,这种液体的实际温度为故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故选C。3.(2022·江苏苏州·二模)关于“观察水蒸气液化”的实验,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烧瓶内的水量减少是因为水升华成为了水蒸气B.瓶口上方的“白气”是水蒸气C.根据金属盘温度升高这一现象可以得出气体液化会放热的结论D.为了使实验现象更加明显,可以在金属盘中加入一些冰【答案】D【解析】A.烧瓶内的水量减少是由于水汽化成了水蒸气,故A错误;B.“白气”是由水蒸气液化成的小水滴组成的,水蒸气我们是看不到的,故B错误;C.金属盘的温度升高有两个原因,一个是水蒸气温度高,金属盘会与水蒸气发生热传递,吸收水蒸气放出的热量,这也是金属盘温度升高的主要原因;一个是水蒸气发生液化时放出一部分热量被金属盘吸收;因此仅凭金属盘的温度升高无法直接得出液化放热的结论,故C错误;D.金属盘温度越低,则水蒸气液化放热现象越明显,水会越多,故D正确。故选D。4.(2020·江苏·扬州中学教育集团树人学校八年级期中)为改善光学性能,可以给太阳眼镜、照相机、望远镜及其他光学仪器的玻璃镜头镀上一层极薄的金属膜,了解到金属一般具有较好的延展性,高温、低压下比较容易由固态变成液态,甚至直接变为气态,根据题中所给信息,你觉得在玻璃上镀膜的最佳方法是(  )A.金属压成薄片直接粘到玻璃表面 B.金属先汽化后液化到玻璃表面C.金属先液化后凝固到玻璃表面 D.金属先升华后凝华到玻璃表面【答案】D【解析】给玻璃上镀膜的最佳方法是先让金属膜在高温低压下升华成蒸气,蒸气喷到镜头上受冷凝华成固态,于是金属膜便附在镜头上,故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故选D。5.(2022·江苏·洪泽外国语中学一模)如图是海波和蜡烛的熔化实验图像,以下说法正确的(  )A.甲在第2min时是固态B.甲在ab段温度不变,所以不吸热C.甲的温度达到48°C时,不断吸热,内能不变D.乙是海波,因为海波是非晶体【答案】A【解析】AD.海波是晶体,蜡是非晶体,海波在熔化时温度保持不变,有固定熔点,而蜡烛在熔化时温度不断升高,故甲是海波,乙是蜡烛,并且在0~4min,吸收热量,温度升高,甲在第2min时海波是固态,故A正确、D错误;BC.在4~8min即ab段,温度保持48°C不变,但仍然在吸收热量,进行熔化,因此海波的内能在增加,故BC错误。故选A。6.(2022·江苏·连云港市新海初级中学八年级期中)如表是部分金属的熔点和沸点,根据表中数据可知,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表中几种金属的沸点都可以用水银温度计测量B.人们常说“真金不怕火来炼”,所以黄金掉入铁水中也不会熔化C.灯泡里灯丝用钨制成,是因为钨的沸点高D.在铁锅中可以将铅熔化【答案】D【解析】A.表中几种金属的沸点都不可以用水银温度计测量,因为沸点均高于水银的沸点,故A错误;B.黄金掉入铁水,铁水温度为,高于金的熔点,金会变为液体,故B错误;C.灯泡里灯丝用钨制成,是因为钨的熔点高,故C错误;D.因为铁的熔点高于铅的熔点,所以在铁锅中可以将铅熔化而铁不熔化,故D正确。故选D。7.(2022·江苏扬州·八年级期末)如图是新推出的一款甜品,因为在下面盛水的大碗里加了干冰,所以盛甜品的小碗的周围冒着大量“白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甜品周围的“白气”就是水蒸气B.甜品周围的“白气”是空气中的水蒸气汽化所形成的C.甜品周围的“白气”是干冰升华成的二氧化碳气体D.此“白气”和舞台上渲染气氛的“白气”原理相同【答案】D【解析】甜品周围的“白气”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液态小水滴,水的沸腾过程需要吸收热量,干冰升华吸热,水放热,不能沸腾,碗里的干冰升华成二氧化碳从水中冒出,造成水面翻腾,看起来像是在“沸腾”;舞台上渲染气氛的“白气”,是由于干冰(固态二氧化碳)升华吸热使周围环境温度降低,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水珠,形成“白雾”,二者原理相同。故选D。8.(2022·江苏南通·八年级期末)常温下用液态氮沸腾可以降低奶浆的温度来制作冰淇淋。盛有液态氮的杯外壁出现白霜,则(  )A.液态氮沸腾时,不断放出热量B.奶浆从沸腾的液态氮吸收热量的C.液态氮沸腾时,吸热温度不变D.白霜是空气中水蒸气液化形成的【答案】C【解析】AC.液态氮沸腾时,迅速成为气体,吸收热量且温度保持不变,故A错误,不符合题意;C正确符合题意;B.用液态氮沸腾可以降低奶浆的温度来制作冰淇淋,故此过程中奶浆凝固,奶浆要放出热量,故B错误,不符合题意;D.杯子外壁出现白霜是由于杯内物质吸热后,杯子的温度降低,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温度很低的杯壁,在外表面凝华为霜,故D错误,不符合题意。故选C。9.(2022·江苏扬州·八年级期中)水是生命的乳汁、经济的命脉,是自然界奉献给人类的宝贵资源。下列关于地球上的水循环和水资源认知正确的是(  )A.水循环的过程伴随着水的物态变化过程B.水循环按照固态→液态→气态的固定顺序循环进行C.地球上的淡水大约占地球总水量的3%,淡水资源丰富D.大量开采地下水,对环境不会造成损害,可以解决部分地区饮水问题【答案】A【解析】A.水循环的过程伴随着水的物态变化过程,包括熔化、凝固、汽化、液化、升华、凝华等物态变化,故A正确;B.水循环在海洋、陆地和天空等不同领域以固态、液态或气态形式存在。但不是按照固态→液态→气态的固定顺序循环进行,故B错误;C.目前人类利用的淡水资源,主要是江河湖泊水和浅层地下水,仅占全球淡水总量的0.3%,故C错误;D.大量开采地下水,可以解决部分地区饮水问题,但对环境会造成损害,故D错误。故选A。10.(2022·江苏·曹甸初中八年级期中)如图是自然界中关于水的物态变化过程及其对应的条件,其中由乙状态到丙状态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A.凝华 B.液化 C.蒸发 D.熔化【答案】A【解析】由图可知,水由丙状态吸热变为甲状态,再由甲状态吸热变为乙状态,则甲为水,乙为水蒸气,丙为冰。物质由乙状态到丙状态,即为由水蒸气到固态冰,物态变化为凝华。故选A。第Ⅱ卷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31分)11.(2022·江苏·泰州市凤凰初级中学八年级期中)2019年12月,我国湖北武汉出现了 “新型冠状病毒”病例之后,引起了我国政府的高度重视,现要求各学校每天对学生进行晨检、晚检,并报告检查情况.检查中我们常用体温计。它的测温原理是_______________,分度值为________℃;如图两支温度计的读数分别为:甲温度计:_________℃,乙温度计:_________℃。【答案】     液体的热胀冷缩     0.1     -4     34【解析】[1][2]体温计的测温原理是液体的热胀冷缩,它的分度值是0.1摄氏度。[3]由图示知,甲温度计的分度值为1摄氏度,玻璃泡在左侧,刻度值由左往右变小,所以是零下,示数为-4摄氏度。[4]乙温度计的分度值为0.2摄氏度,玻璃泡在右侧,刻度值由右往左变大,所以是零上,示数为34摄氏度。12.(2022·江苏苏州·八年级期中)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___________原理制成的。图中体温计的示数为___________℃,在没有将液柱甩回玻璃泡的情况下,如果用该体温计来测量一杯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会显示为 ___________℃,如果某人实际体温是39℃,用该体温计来测量,示数为 ___________℃。【答案】     热胀冷缩     36.6     36.6     39【解析】[1]常用温度计中的测温物质为液体,这种温度计是利用液体的热胀冷缩原理制成的。[2]体温计的量程为35~42℃,分度值为0.1℃。图中体温计的液柱在数字“36”右侧第6格处,所以其示数为36.6℃。[3]由于体温计有一个缩口,水银遇冷不会回到液泡内,若没有将液柱甩回玻璃泡且多次测量,则最后结果等于测量过程中温度最高的那次。所以,在测量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时,显示的是36.6℃。[4]在测量体温为39℃的人体温度时,水银会受热膨胀,显示的是39℃。13.(2022·江苏·星海实验中学二模)如图甲所示,盛水的容器中有A、B两个完全相同的玻璃杯,A中装有适量的水,B 倒扣着放入盛水的容器中。用酒精灯给容器加热,A中的水___________(能/不能)达到沸点;B中的水___________(能/不能)沸腾,原因是加热过程中,杯中封闭气体的压强变大,B杯中水的沸点___________。有人设想;是否可以玻璃杯里水的内能自发集中到水的上层,如图乙所示,使得上层水沸腾,下层水结冰。因为能量的转化和转移有___________,因而不可能发生。【答案】     能     不能     升高     方向性【解析】[1]水沸腾的条件有二个,一是达到沸点,二是持续吸热。图甲中,烧杯中的水可达到沸点并持续吸热,可以沸腾,水沸腾后温度不再升高;A杯中的水也可达到沸点,但达到沸点后,A杯内外的水温度相同,杯内的水无法继续吸收热量,不能沸腾。[2][3]加热过程中,B杯中封闭气体的压强增大,B杯中水的沸点升高,水温不能达到沸点,所以不能沸腾。[4]能量的转化和转移具有方向性,热量不能自发的从低温物体传递到高温物体。14.(2022·江苏无锡·八年级期末)在“观察水的沸腾”的实验中,安装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时,石棉网的高度应根据 ____ 的高度调节。实验过程中,当水温上升到80℃时,每隔0.5min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数。当观察到水中有大量的气泡产生,且在上升过程中体积逐渐 ____ ,升至水面破裂,我们认为水开始沸腾。沸腾一段时间后停止加热,测出该过程中的温度,绘制出温度随时间的变化图像如图乙所示。根据图像可知水的沸点为 ___ ℃,沸腾时,持续加热水温不变的主要原因是 ____ 。【答案】     酒精灯外焰     变大     99     水剧烈汽化变成水蒸气,吸收大量的热【解析】[1]给烧杯加热时要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所以石棉网的高度应根据酒精灯处焰的高度调节。[2]液体沸腾时,液体内部不断汽化,气泡在上升过程中体积逐渐变大。[3]根据图乙可知,此时水的沸点为99℃。[4]水沸腾时,持续加热水温不变的主要原因水剧烈汽化变成水蒸气,吸收大量的热。15.(2022·江苏南通·八年级期末)液体温度计的测温原理是___________;一场大雪后,大地披上了银装。堆积在汽车上的部分雪花先___________后___________(填物态变化),可能会冻住车门;因为松软的雪地可以吸声,雪后的乡村分外安静,这是在声音的___________这一环节减弱了噪声;在雪山活动时,大声讲话可能引发雪崩,这是因为声音具有___________。【答案】     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     熔化     凝固     传播     能量【解析】[1]液体温度计的测温原理是玻璃泡中的液体受热体积膨胀,受冷体积收缩而引起细玻璃管中液面升降,即是利用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工作的。[2][3]汽车的车门被冻住,这是因为堆积在汽车上的部分雪花先发生了熔化成水,水遇到寒冷的空气又发生了凝固现象,故车门打不开。[4]因为松软的雪地可以吸声,雪后的乡村分外安静,这是在声音的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5]人在雪山中大声说话时,由于声音能够传递能量,所以往往会引起积雪层雪崩,造成危险。16.(2022·江苏·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树人学校模拟预测)小明在观察“碘锤”中的物态变化之前,查阅资料得知:酒精灯外焰的温度约为,碘的熔点为 采用图中的两种方式加热,图甲的碘颗粒吸热会_____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图乙中的碘颗粒吸热除了发生图甲中的物态变化外,还可能会_____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两种方式停止加热后,“碘锤”中的碘蒸气会_____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这一过程需要___________热。【答案】     升华     熔化     凝华     放【解析】[1]图甲的碘颗粒吸热升华为碘蒸气。[2]图乙中的碘颗粒吸热除了发生升华外,还可能会熔化为液态的碘。[3][4]停止加热后,“碘锤”中的碘蒸气会放热凝华为固态的碘。17.(2022·江苏·苏州工业园区金鸡湖学校八年级期中)如图所示是水循环示意图.图中①处发生的物态变化是_______,同时伴随着_______(选填“吸”或“放”)热;②处水蒸气有的_______形成小冰晶,有的_______形成小水滴,形成干姿百态的云,同时伴随着_______(选填“吸”或“放”)热;③处温度较高时冰晶会_______变成水滴,与空中下落的水滴一起形成雨.地球上的水在不停地运动着、变化着,形成了一个巨大的水循环系统.【答案】     汽化     吸     凝华     液化     放     熔化【解析】① [1][2]水由液态变为气态跑到空中,所以这种物态变化是汽化,汽化吸热。② [3][4][5]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华成小冰晶或液化变为小水滴,物体在凝华、液化过程中都要放热。③ [6]温度较高时冰晶下落会熔化变成水滴,与空中下落的水滴一起形成雨。三、实验探究题(每空1分,共17分)18.(2022·江苏·苏州市平江中学校一模)小明在“探究质量是200g某固体熔化时温度变化规律”时,其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1)请指出装置中存在的一个错误:______;(2)改正错误后,小明进行了正确的操作,得到了物体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乙所示,则该物体是_____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物体在第2min时的内能_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第3min时的内能;【答案】     温度计的玻璃泡没有与被测物体充分接触     晶体          小于    【解析】(1)[1]图中温度计操作的错误是:温度计放的位置不正确,温度计的玻璃泡没有与被测物体充分接触。(2)[2]如图乙,物体熔化时,不断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所以该物体是晶体。[3]物体在第2min时开始熔化,吸收热量、温度不变,但内能增加,故物体在第2min时的内能小于第3min时的内能。19.(2022·江苏常州·模拟预测)小明用图甲所示的装置做“观察水的沸腾”实验。(1)按规范要求,调节铁圈2的高度时,_______(需要/不需要)点燃酒精灯;(2)某时刻温度计示数如图乙所示,视线应按_______(A/B/C)读数,此时水温为_______℃。根据实验数据作出“温度-时间”的关系图像如图丙所示,可知水的沸点为_______℃。图甲情况下温度计的示数应为________(填字母);A.96℃                  B.98℃                    C.100℃               D.无法读数(3)小明查阅资料得到水在不同气压下的沸点如下表所示。已知1个大气压为1.0×105Pa,由表格数据可知:①小明做实验时的气压约为_______个大气压;②在制糖工业中,要用沸腾的办法除去糖汁中的水分。糖汁的沸点约为104℃,为使糖汁在沸腾时不致变质,温度要低于100℃,以下方法中合适的是______。A.用小火加热糖汁             B.增大气压          C.减小气压          D.将盛糖汁的容器放入水中加热【答案】     需要     B     94     98     B     0.96     C【解析】(1)[1]按规范要求,要使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调节铁圈2的高度时,需要点燃酒精灯。(2)[2]读数时,视线应与温度计液柱的液面相平,所以视线应按B读数。[3]图乙中温度计的分度值为1℃,则此时温度计的示数为94℃。[4]液体沸腾时,不断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由图象丙可知,水在第3min开始温度保持98℃不变,则第3min开始沸腾,所以本实验中水的沸点是98℃。[5]图甲烧杯中有大量的气泡产生,气泡上升不断变大,到水面破裂,此时水沸腾,达到沸点,所以温度计的示数是98℃。故选B。(3)①[6]由表中数据可知,当大气压为0.08 MPa时,水的沸点是93.51℃,当大气压为0.10 MPa时,水的沸点是99.63℃,所以当大气压为0.09MPa时,水的沸点约为97℃;实验时水的沸点为98℃,所以此时的大气压大于0.09MPa,但小于0.10MPa。当大气压均匀增大时,水的沸点增大越来越小,所以猜测小明做实验时的气压约为0.096MPa,即约为0.96个大气压。②[7] A.用小火加热糖汁只能减小糖汁在单位时间内吸收热量的多少,不能改变糖汁的沸点,故A错误;BC.气压越高,液体沸点越高,气压越低,液体的沸点越低,要使糖汁沸腾时温度低于100℃,可以通过减小气压实现,故B错误,C正确;D.液体沸腾的条件是达到沸点和继续吸热。将盛糖汁的容器放入水中加热,水的沸点是100℃,由于容器中的糖汁会吸收热量,最终也会达到100℃,故D错误。故选C。20.(2022·江苏·扬州市江都区第三中学九年级阶段练习)图甲是“探究冰熔化的特点”的实验装置。(1)某时刻温度计示数如图乙所示,则此时温度为 ________℃;(2)采用水浴法加热的目的是 ________;(3)用酒精灯对烧杯加热,当试管中的冰完全熔化后,继续加热一段时间,图丙是冰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由图象可知:冰的熔化过程是 ________(用字母表示)段,在此过程中需要 ________(选填“吸热”或“放热”);(4)t1和t2这段时间,冰处于 ________状态,t3到t4这段时间内试管内的水 ________(选填“在”或“不在”)沸腾,测得此时的水温度为98℃,则此处大气压小于标准大气压;(5)将装有甲醇液体的试管放入沸水中,一会儿发现甲醇开始沸腾(如图丁所示),这说明甲醇的沸点________(选填“低于”“等于”或“高于”)水的沸点。【答案】     -8     使物质受热均匀     BC     吸热     固液共存     不在     低于【解析】(1)[1]由图乙知,温度计的分度值为1℃,示数为-8℃。(2)[2]将装有冰的试管放在盛有水的大烧杯中加热,使冰与热水充分接触,而且水浴加热时温度较低,冰吸热较慢,是为了使冰受热均匀。(3)[3]冰从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为熔化过程,冰在熔化时温度保持不变,所以BC段是冰的熔化过程。[4]冰在熔化的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4)[5]冰从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为熔化过程,t1到t2这段时间,冰在熔化的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处于固液共存状态。[6]沸腾的条件为达到沸点,不断吸热,图象中的t3到t4这段时间,试管中的水达到沸点,虽然继续加热,因试管内外温度相同,不能继续吸热,所以不会沸腾。(5)[7]装有甲醇液体的试管放入沸水中,一会儿发现甲醇开始沸腾,这说明温度能达到甲醇沸点,并且甲醇能从水吸收热量,所以甲醇的沸点低于水的沸点。四、综合题:本题共3小题,共22分。21.(10分)(2022·江苏·景山中学八年级期中)阅读短文,回答文后问题。致冷设备的工作原理常用的致冷设备主要由压气机、冷凝器和蒸发器三部分组成,如图所示。其中的工作物质是容易由气态变成液态和由液态变成气态的物质,常用的有氨及氟氯烷等。压气机反复加压,把气态氨压入冷凝器的管里,这时氨变成了液体。氨在液化时放出的热量被流动的冷水吸收并带走。冷凝器的管里的液态氨通过节流阀缓慢地进入蒸发器的管里。由于压气机不断地从蒸发器的管里吸走气体,于是液态氨在蒸发器的管里迅速汽化。在汽化中从管外的食盐水里吸取热量,使食盐水的温度降低。生成的氨气又被压气机抽走,压入冷凝器,这样氨可以循环使用。温度降低后的食盐水可作为致冷剂用来制冰,冷却食品或降低夏季房间里的气温。在用于降低房间里的气温时,通常不用食盐水而是直接使空气从蒸发器管子的周围流过而得到冷却,再把冷却后的空气送到房间里去。(1)致冷设备主要由冷凝器、___________和压气机三部分组成。(2)在致冷设备中,“工作物质”的特性是___________。A.熔点低              B.沸点低                 C.熔点高                  D.沸点高(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A.冷凝器中的氨是用降温的方法液化的B.液体汽化时有致冷作用,致冷设备就是根据这种作用制成的C.蒸发器里发生的是放热变化D.流入冷凝器的水温高于流出冷凝器的水温(4)降温后的食盐水能制冰,是因为食盐水的凝固点___________(低于/等于/高于)水的凝固点。(5)冷凝器中的管做成图中的形状,其目的是___________。【答案】     蒸发器     B     B     低于     增大散热面积【解析】(1)[1]由题干可知,常用的致冷设备主要由压气机、冷凝器和蒸发器三部分组成。(2)[2]冷凝剂要求既容易汽化,又容易液化,所以应具有的主要物理性质是沸点低。(3)[3]A.由题文“压气机反复加压,把气态氨压入冷凝器的管里,这时氨变成了液体”可知,冷凝器中的氨是用压缩体积的方法使气体液化的,故A错误;B.液体汽化时需要吸收热量,因此具有致冷的作用,致冷设备就是根据这种作用制成的,故B正确;C.由题文“液态氨在蒸发器的管里迅速汽化”可知,汽化时需吸热,则在蒸发器里发生的是吸热变化,故C错误;D.由题文“氨在液化时放出的热量被流动的冷水吸收并带走”可知,流入的冷水在冷凝器内吸收了热量,因此流出的水温会升高。即流入冷凝器的水温低于流出冷凝器的水温,故D错误。故选B。(4)[4]水凝固成冰需要温度降到凝固点,还需要放热。而两个物体之间发生热传递的条件是必须具有温度差,因此降温后的食盐水能制冰,则食盐水的凝固点必须低于水的凝固点。(5)[5]冷凝器中的管做成弯曲的形状,增大了与水的接触面积,可以加快热量的传递。22.(4分)(2022·江苏·苏州市振华中学校八年级阶段练习)小明在厨房中发现:(1)壶里的水烧开以后,壶嘴上方冒出一团团“白气”,靠近壶嘴的地方,我们什么也看不见。这是因为壶内水沸腾时产生了大量的水蒸气,在壶嘴附近由于温度比较 _____ (选填“高”或“低”),仍然保持气体状态。水蒸气离开壶嘴一段距离以后, _____ 形成“白气”。“白气”进一步上升,分散到干燥的空气中,发生 _____ 现象,我们又什么也看不见了(后两空填物态变化名称);(2)冬天,在炉子上烧菜的时候,火焰熄灭前、后一瞬间会出现如图所示的两种情景,你可以确定图 _____ 是火焰熄灭前的图片。   【答案】     高     液化     汽化     乙【解析】(1)[1][2]壶嘴上方冒出一团团“白气”,是因为壶内水沸腾时,产生大量水蒸气,而壶嘴附近温度较高,水蒸气仍保持气态,在上升离开壶嘴一段距离后,水蒸气遇冷发生了液化现象,形成了白气。[3]“白气”再上升到空气中后,小液滴又会发生汽化,形成水蒸气散在空气中。(2)[4]在炉子上烧菜的时候,火焰熄灭前,环境温度较高,水蒸气液化程度小,形成的“白气”就较少;而在熄火后,环境温度降低,水蒸气大量液化,“白气”就增多;故乙是火焰熄灭前的图片。23.(8分)(2022·江苏无锡·八年级期中)某同学探究影响蒸发散热情况的实验,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1)该同学记录了三个示数,其中a温度计示数________℃;(2)酒精蒸发时会向温度计_________(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3)比较b和c温度计的示数,可以得出:蒸发快慢与________有关;(4)该同学用水代替酒精多次实验,发现在相同温度但天气不同的情况下,三根温度计示数有时差别不大,有时差别却很大。他猜想水的蒸发情况可能与天气有关,若示数差别不大,可能的天气是_____(“干燥”/“潮湿”)。【答案】     25     吸收     液体表面空气流速     潮湿【解析】(1)[1]由图示知a温度计的示数为25℃。(2)[2]在温度计的玻璃泡上蘸上酒精,酒精蒸发时会向温度计吸收热量。(3)[3]由图示知,b的温度计的示数大于c温度计的示数,而c温度计的玻璃泡上蘸了酒精,并对酒精吹风,其温度更低,说明蒸发的快慢与液体表面空气流动速度有关。(4)[4]若天气比较潮湿,则温度计上的水不容易蒸发,则温度计温度差别不大。 物质水银钨金铁铅熔点/℃341010641525328沸点/℃3575900250027501740气压p/MPa0.040.060.080.100.120.140.16沸点/℃75.8985.9593.5199.63104.81109.32113.32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