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第21讲 人口迁移(课件)-备战2024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精品课件+讲义+练习(新教材新高考)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第21讲 人口迁移(课件)-备战2024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精品课件+讲义+练习(新教材新高考)第1页
    第21讲 人口迁移(课件)-备战2024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精品课件+讲义+练习(新教材新高考)第2页
    第21讲 人口迁移(课件)-备战2024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精品课件+讲义+练习(新教材新高考)第3页
    第21讲 人口迁移(课件)-备战2024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精品课件+讲义+练习(新教材新高考)第4页
    第21讲 人口迁移(课件)-备战2024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精品课件+讲义+练习(新教材新高考)第5页
    第21讲 人口迁移(课件)-备战2024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精品课件+讲义+练习(新教材新高考)第6页
    第21讲 人口迁移(课件)-备战2024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精品课件+讲义+练习(新教材新高考)第7页
    第21讲 人口迁移(课件)-备战2024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精品课件+讲义+练习(新教材新高考)第8页
    还剩52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2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第21讲 人口迁移(课件)-备战2024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精品课件+讲义+练习(新教材新高考)

    展开

    这是一份第21讲 人口迁移(课件)-备战2024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精品课件+讲义+练习(新教材新高考),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考情分析,网络构建,人口机械增长率,务工与经商,推力因素,拉力因素,真题感悟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考点一 人口迁移及其影响因素知识点1 人口迁移的概念和分类(基础) 知识点2 人口迁移的时空特点(基础)知识点3 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重点) 考点二 人口迁移的影响热点应用01 城归 02 生活方式型移民03 吊庄移民
    考点一 人口迁移及其影响因素
    知识点1 人口迁移的概念和分类(基础)
    一个国家或地区人口数量的变化是由人口自然增长和机械增长共同决定的。人口增长=自然增长+机械增长
    人口迁移概念:指一段时间人的居住地在国际或本国范围内发生永久性或长期性改变的人口移动。
    人们总是不断地进行空间移动,从一个地方移动到另一个地方,人口移动有时数量少,有时却是成批的大规模移动,这种现象称为人口移动。有的人口移动只是暂时性的,如我国春运期间的人口移动,不涉永久变动,称为人口流动。有的人口移动具有永久性质,涉及人口居住地发生长期或永久改变的人口移动,称为人口迁移。
    人口迁移与人口流动的区别
    人口迁移使得某一区域的人口数量发生变化人口机械增长率指一定区域、一定时间内(通常为1年),净迁入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又称人口净迁移率。人口机械增长率(净迁移率/人口迁移率)=迁入率 - 迁出率迁入率(%) =年内迁入人口数/总人口数×100%迁出率(%) =年内迁出人口数/总人口数×100%
    注意增长数和增长率的区别
    区域人口机械增长率为正时
    区域人口机械增长率为负时
    按照是否跨越国界分为国内人口迁移和国际人口迁移国内人口迁移:在一国范围内,人口从一个地区向另一个地区移居国际人口迁移:人口跨国界并改变住所达到一定时间(通常为1年)
    A1→B1,C1→A2
    A1→A2,C1→C2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流动人口规模的不断扩大,家庭式迁移流动日益成为研究关注的重要议题。下图示意我国流动人口流动形式分类情况。图中“单身”指家庭中没有其他成员,仅由1人构成的家庭形态;分批流动[1]指家庭中单人先行流动;分批流动[2]指家庭中2人及以上相伴的方式先行流动;单身流动与家庭中单人先行流动不属于家庭式流动范畴。据此完成下题。
    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1990年以来,举家流动规模大幅上升B.1990-2000年夫妻共同外出务工现象较普遍C.2000年至今,家庭式流动成为主导模式D.未来,单身流动将成为人口流动最主要形式
    2.加快我国家庭人口流动模式转变的主要原因是(  )①社会经济的发展 ②教育政策的调整③户籍制度的限制 ④农村土地的丧失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人口净迁移率是指一一个地区在一定时期内迁入人口数与迁出人口数的差额与总人口数的百分比。如图示意我国东部沿海某地区1995~2016年期间人口自然增长率和净迁移率变化。完成下面小题。
    3.1995-2001年期间,该地区的人口总量( )A.持续增加 B.先减少后增加再减少C.持续减少 D.先减少后增加
    4.2013年以来,该地区人口净迁移率变化的原因最可能是( )A.人口老龄化加剧 B.产业结构优化C.环境承载力下降 D.落户政策限制
    人口迁移在不同的空间范围和不同的历史时期,表现出不同的特点
    知识点2 人口迁移的时空特点(基础)
    人类社会早期主要迁往食物或者耕地丰富的地区迁移特点:规模小、距离短原因:原始人群受天然食物的吸引;农业社会主要因为土地开垦、逃避灾荒、战乱、宗教迫害等。
    新大陆被发现后特点:集团性、大规模方向:旧大陆到新大陆欧洲人→美洲;非洲人→美洲;亚洲的中国、印度和日本等国居民向国外迁移。意义:在客观上开发了新大陆,传播了工业文明,也改变了人种的空间分布原因:新航线开辟和地理大发现的影响;资本主义发展和殖民主义扩张,奴隶贸易
    当前国际人口迁移的新形式
    建国前国内人口迁移方向:①古代历史时期:西晋永嘉之乱,唐代安史之乱,北宋靖康之难,使人口大规模地由黄河流域向长江流域,珠江流域迁移。②唐代至清代:江西迁往湖广,湖广迁往四川。③清代至新中国成立前:闯关东、走西口、下江南特点:频繁、规模大原因:战乱、自然灾害等影响:对我国人口分布状况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促进了我国多民族的融合和经济文化的发展
    东北地区有辽阔的土地、茂密的森林。在明清时期,大量山东、山西、河北、河南农民来此开荒种地,并定居下来。
    明朝中期至民国初年四百余年的历史长河中,无数山西人、陕西人、河北人背井离乡,打通了中原腹地与蒙古草原的经济和文化通道,带动了北部地区的繁荣和发展。
    明末到清末时期,国内战乱不断,民不聊生。福建、广东一带人多地少,慌乱穷困,老百姓生活极度难以维持,为谋生计,维持家庭生活,改变个人或家族的命运,躲避战乱,闽粤地区人们一次又一次、一批又一批的到南洋谋生。
    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前流向:东部到边疆、城市到农村;支边、上山下乡迁移目的地:东北三省、内蒙古、新疆、青海和西藏等地。主要人群:技术人员、退伍军人、干部和知识青年等。原因:国家政策,为了开发内地和边疆,户籍管理政策特点:有组织、有计划、规模小
    改革开放以后流向:乡村到城市、内地到沿海、向工矿地区原因:改革开放政策、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特点:自发的,流动人口剧增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增加和地区间经济发展差异促进了我国流动人口的大量增加。
    图示意21世纪初某年各大洲之间净移民数量。其中,箭头指向净移民数增加的大洲。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数字符号代表欧洲的是( )A.①B.②C.③D.④2.从图中的净移民数量可以大致估计出各大洲( )A.人口数量B.经济相对发达程度C.外贸总量D.国内生产总值
    珠江三角洲地区某侨乡村,现存大量古建筑和水上碉楼。20世纪90年代至21世纪初,随着珠三角地区工业化快速推进,该村人口持续外流,村落逐渐空心化。近10年来,该村特色产业发展迅速,回流人口明显增多,成为乡村振兴的成功范例。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导致该村20世纪90年代至21世纪初人口持续外流的主要原因是( )A.前往海外寻亲访友B.被城市就业机会吸引C.人口已超合理容量D.人口老龄化逐渐加剧4.近10年来,该村发展迅速的特色产业最可能是( )A.农业种植和水产养殖B.公共卫生和文化教育C.旅游服务和文化创意D.先进制造和科技研发
    人口迁移的动力由迁出地的推力(排斥力)与迁入地的拉力(吸引力)共同构成
    知识点3 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重点)
    20 世纪 60 年代,美国学者李(Everett S. Lee)提出了人口迁移理论——“推拉理论”。他认为,在每个区域中,都会有各种各样的“拉力”,留住在这里生活的人,吸引怀着改善生活愿望的移民;同时,也存在着不少的“推力”,多种因素促使原居民离开。此外,原居住地与目的地之间,可能还存在着难以逾越的障碍,如限制移民的法律法规等。人口迁移还会受到个人因素的影响,如迁移意愿,知识水平,对迁出地、迁入地的印象与评价等。
    ①就业困难;②自然灾害风险多;③医疗教育条件差;④公共设施差;⑤环境质量差;⑥生活质量与社会福利差等。
    中间阻力因素:地形、交通、语言等
    ①较多的就业机会;②较高的收入;③理想的生活方式;④良好的教育条件;⑤稳定的社会环境;⑥多样的文化等。
    传统工业发展缓慢,失业人口增多
    气候寒冷,被称为”冷冻地带“
    新资源的开发、新兴工业的兴起,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年青人)
    气候温暖,阳光充足被称为”阳光地带“(老年人)
    地域间自然、社会和经济条件的差异是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地域间自然、社会和经济条件的差异越大,人口迁移就越容易发生;人类自身的身体状态和文化情况又影响其迁移的难易程度。当前,产业转移、城镇化是人口迁移的主要动力。早期的人口迁移:主要受自然环境的影响。现代的人口迁移:主要受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人口迁移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下的一种有意识的行为。经济因素对人口迁移往往起着重要的作用,但在某种特定的条件下,任何一种因素都有可能成为促使人口迁移的决定性因素。
    (1)不同阶段、不同区域、不同人群人口迁移的影响因素
    (2)工业化、城市化对人口迁移的影响城市是一个区域的经济发展中心。第二、三产业发达,城市就业机会多,工资水平高,是发展中国家人口迁移的主要方向。工业化、城市化的不断发展,促进了农村人口的迁移。(3)产业结构调整对人口迁移的影响产业结构调整对劳动力的数量和素质要求发生变化。高新技术的发展,促进了高端技术人才的迁入,加快了普通劳动力技能的提升;伴随着劳动力导向型产业的转移,劳动力迁移方向也发生了变化。
    分析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的方法
    首先,明确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有哪些,做到分析判断有目标。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有很多,现用框图汇总如下。
    其次,分析迁移人口的构成特点,对比分析迁出地与迁入地的自然和社会环境差异,做到分析判断有依据。如下图分析:第三,分析迁入地和迁出地对人口迁移产生巨大拉力和推力的因素,确定其中影响最大的拉力因素就是影响人口迁移的主导因素。
    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具有具体性和复杂性,因此在分析某具体案例时,要注意以下原则:(1)抓主要:影响某地人口迁移的因素不止一个,要抓住主要因素作重点分析。一般情况下,在现代社会中,经济因素是主要的经常起作用的因素。(2)重具体:人口迁移因素的分析没有固定模式来套用,看似相同的人口迁移现象,其原因可能是不一样的,因此一定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例如,同样是老年人的迁移,美国老年人向“阳光地带”迁移,主要是气候因素的吸引作用。中国老年人则多出于家庭因素考虑向成年儿女居住地迁移。
    影响人口迁移因素的分析方法
    题型01 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
    我国广西和云南一带与邻国之间经济文化交流密切。通过媒人“牵线”和边贸、打工(如砍蔗)等活动,为国内外青年男女提供了很多交往机会,产生了众多的跨国婚姻。下图为位于边境地区的云南省德宏州跨国婚姻涉及的男女比例(截至2016年底),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每年的10月下旬,众多越南民众如候鸟般涌入广西,最有可能的动机是( )A.跨境上学 B.躲避灾害C.外出务工 D.回乡探亲
    2.当前,在滇桂边境上形成这种独特跨国婚姻特征的主要原因是( )A.临近的地缘关系B.亲缘纽带的牵引C.相同的民族习俗D.社会经济发展的差异
    埃塞俄比亚人口约1.2亿人,是非洲经济增长最快的经济体之一。近几年,埃塞俄比亚面临干旱、洪水、国内冲突等问题。2019年,埃塞俄比亚流向全球的移民人数达到87万多人。下图示意2019年埃塞俄比亚移民群体的主要分布国。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苏丹、南苏丹、索马里等东非国家成为埃塞俄比亚移民迁入地,可能原因是( )A.教育发达 B.距离近C.气候适宜 D.工资水平高
    4.埃塞俄比亚人口迁往欧美对本国产生的影响是( )A.加快城镇化进程B.缓解粮食短缺C.增加外汇支出D.加剧人口老龄化
    人口迁移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考点二 人口迁移的影响
    (1)人口迁移对社会经济的影响影响人口和人种的分布,影响人口年龄和性别结构,改变环境人口容量。影响产业中心的地理分布和生产活动的发展,促进文化扩散和新文化区的形成。(2)人口迁移对城市化的影响利:大量人口迁人城市,补充了劳动力、促进城市与其他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缓解了人口老龄化、促进城市的经济建设。随着人口规模的扩大,城市的用地规模不断扩大,城市功能区也随之发生调整,同时郊区不断出现住宅小区,促进了郊区城市化的发展。弊:容易导致城市社会秩序混乱、住房紧张、环境污染加重、犯罪率和失业率增加等问题。(2)人口迁移对就业结构的影响伴随着人口迁移,会不断出现新的职业。如学龄儿童迁移人则迁入地应加强中小幼教师的师资力量。
    人口迁移对社会经济、城市化、就业结构的影响
    人口迁移影响的分析思路
    根据迁移人口特征(年龄结构、学历)分析人口迁移的影响1.从迁入人口年龄结构方面分析对迁入(出)地的影响
    根据迁移人口特征(年龄结构、学历)分析人口迁移的影响2.从迁入人口学历方面分析对迁入(出)地的影响
    利用常住人口和户籍人口数据判断人口迁移情况常住人口与户籍人口1)概念:常住人口指在某地居住时间达6个月以上的人口。户籍人口指已依相关法律法规在其经常居住地的户籍管理机关登记了户籍的人。户籍人口不管其是否迁移,都为该地区的户籍人口。2)户籍人口和常住人口的公式户籍人口数=常住户籍人口数+人口迁出的人口户籍数常住人口数=常住户籍人口数+人口迁入的无户籍人口数3)户籍人口数曲线和常住人口数曲线差距缩小,说明经济提升,人口迁入逐渐增多;反之,经济落后,人口迁出逐渐增多;
    利用常住人口和户籍人口数据判断人口迁移情况4)人口迁移的判断:户籍人口数=常住人口数,说明人口机械变化小;常住人口大于户籍人口,表明该地以人口迁入为主,往往为经济发达地区;常住人口小于户籍人口,表明该地以人口迁出为主,往往为经济欠发达地区。 5)户籍人口增长比常住人口快,说明是当地落户政策放宽,使得户籍人口增长速度高于常住人口;反之,是当地实行严格的落户政策或低生育政策,常住人口基数大,增长应该比户籍人口快。注意: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高的地区,人口以迁入为主;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的地区,人口以迁出为主。此外,人口迁移还遵循就近原则。
    【方法技巧】根据人口迁移比例判断所属国家或地区
    依据净迁移率正负判断人口迁入、迁出
    国内净迁移率为负值,表明同一时期国内迁出量大于国内迁入量。国际净迁移率为正值,表明同一时期国际迁入量大于国际迁出量。
    根据人口迁移比例判断国家或地区
    多为发展中国家或欠发达地区
    我国“民工流”的特点及成因
    我国“民工荒”的特点及成因
    “民工荒”与“人口回流”2015年以来,我国人口流动规模开始减小,呈现出人口回流的趋势(但净流动量仍然很大,常规的外流仍然是主体)。方向:部分农民工从东部沿海发达地区的城镇回流到中西部欠发达内陆地区,返回原籍。原因:①东部沿海的产业转移,劳动密集型产业减少,就业机会减少;②产业升级后,需要的技术人才数量增大,大部分农民工技术水平低,不能适应新的就业需求;③东部地区经济发达,生活成本居高不下;④中西部农村、城镇承接了东部的产业转移,就业机会增多;⑤中西部农村地区基础设施逐渐完善,乡镇企业、个人创业机会增多;⑥个人掌握了一定的技术,主动返乡创业。
    拓展:我国发达地区人口变化
    题型02 人口迁移的影响
    以2010年为界,我国中西部人口向东部迁移的净增量已由波浪式推高转变为波浪式回落。下图为2000—2020年间东中西部地区的人口净迁移规模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注:图中数据根据2000年、2010年、2020年全国人口普查和2005年、2015年、2019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资料推算,推算结果对应于各地区年末人口统计数据。
    1.图示人口迁移对东部地区的影响是( )A.生态环境质量提高B.促进第三产业发展C.人才和劳动力外流D.公共设施负担减小
    2.中西部人口向东部迁移波浪式回落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经济B.政策C.环境D.文化
    读“我国某城市2007-2019年户籍人口和常住人口变化图”,完成下面小题。
    3.推测该城市2016-2019年户籍人口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医疗条件改善B.行政区划变动C.生育政策调整D.落户政策放宽
    4.2010年后,该城市常住人口变化缓慢主要是由于当地( )A.GDP增长缓慢B.人口老龄化加剧C.产业结构优化D.环境承载力下降5.该城市可能位于( )A.成渝城市群B.珠三角城市群C.京津冀城市群D.长江中游城市群
    回流人口是指在我国东部发达地区务工后因某些原因返回户籍所在地的人口,多为中西部地区农民工。2008年前的回流人口,习惯上称为第一代回流人口,这部分人回乡后大都回归农村,重操农业。2008年后的回流人口被称为新一代回流人口,这部分人回乡后多选择在当地县城就业、购房定居。下图示意江西吉安市新一代回流人口回乡前后的职业类型。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与第一代回流人口相比,新一代回流人口( )A.从事职业类型单一B.建筑业从业人口少C.推动了当地城镇化D.主要从事第一产业
    7.新一代回流人口多选择定居县城,主要原因是( )A.生态环境优良B.教育等资源较好C.生活成本较低D.离农村户籍地较近
    近年来,不少在城市积累了资金、习得专长的农民工开始逆向流动、返乡创业,这类人被媒体称为“城归”。据统计,近年来“城归”人数累计达到450万。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与实施,将有更多的“城归”返乡创业,这将给家乡的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不可估量的现实影响。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城归”返乡创业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城市产业饱和,经济效益下降B.国家优惠政策实施,乡村经济蓄势发展C.城市生活成本高,环境污染严重D.乡村土地无人耕种,大面积的撂荒2.“城归”现象给乡村最先带来的社会效益是( )A.增加家庭收入,改善环境质量B.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完善基础设施C.有效缓解留守儿童和老龄化问题D.促进农村规模化和专业化发展
    “城归”主要是指那些进城务工的农民或者从农村走出来的读书人、退役军人等, 他们经过多年在城市打拼的经历, 积累了一定的资本、 技术、 经营管理理念和产业运作经验, 又回乡创业。“城归”返乡创业现象出现的原因一方面是城市生活成本过高,经济压力大,另一方面是国家优惠政策实施,乡村经济蓄势发展;互联网经济使得电商蓬勃发展, 推动了 “城归族” 返乡创业; 农民工个人素质不断提升, 具备了返乡创业的能力。“城归”现象给乡村带来的积极效益:促进农业规模化和专业化发展,有效解决留守儿童和老龄化问题。
    如何才能让 “城归族”留下来、稳得住?首先, 落实相关税费优惠政策, 支持试点地区加快出台降低门槛、 财政支持、 金融服务等创新性政策措施, 营造良好的创业环境。其次, 应科学规划返乡创业园, 这对稳定返乡就业创业人员十分关键。再其次, 引导乡镇找准自身定位, 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乡镇产业名片,实现产业要素集聚,培育出规模化、 链条化的优势产业集群。最后, 应该特别注意规范“城归族”返乡创业的政府公共服务保障。
    02 生活方式型移民
    格林尼治小镇位于美国康涅狄格州,距纽约42千米,是纽约市的卫星城镇。20世纪初,小镇只是纽约金融从业者逃避城市生活、放松休闲之地。20世纪90年代,小镇利用自身区位优势,吸引了纽约大量金融机构总部迁入,成为全球著名的金融服务小镇。据此完成1、2题。
    1.20世纪初,格林尼治小镇吸引纽约大量金融高端人士到此定居,主要是因为(  )A.交通便利 B.环境优美 C.地价低廉 D.设施完善2.目前,仍有大量金融管理机构入驻小镇,其核心目的是想获得(  )A.集聚优势 B.设备技术 C.工作人员 D.公共服务
    与追求经济利益的传统移民不同,“生活方式型移民”是指为获得一种更好、更满意的生活方式而形成的人口移动形式,其迁入地或具有温和气候、充足阳光和新鲜空气,或安静古朴、远离都市。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宁夏南部西海固地区被称为“不适宜人类居住的地区”。20世纪80年代初,西海固村民采用“吊庄”移民的方式逐步搬迁到银川市近郊的闽宁镇。“吊庄”,是指一家走出去一两个壮年劳动力,到外地开荒种植,这样一户人家分居两处,一个庄子吊两个地方,故称之为“吊庄”。早前闽宁镇所在地区瘠薄干旱,生态条件恶劣。1997年福建对口支援宁夏,帮扶一批又一批的西海固移民在这里防沙固沙、种粮定居、发展产业。2014年,闽宁镇引入光伏产业,并在太阳能光伏板下养羊,取得了经济和生态双重效益。40年来,闽宁镇从特色种植、特色养殖到发展光伏、旅游等产业,由昔日的“干沙滩”变成“金沙滩”,成为我国特色开发式扶贫的成功典范。图左为宁夏区域地理事物分布图;图右为光伏牧羊图片
    (1)分析西海固地区早期采取“吊庄”移民方式搬迁到闽宁镇的原因。
    答案:早期闽宁镇气候干旱,多风沙,土壤贫瘠(自然环境恶劣),环境承载力低;“吊庄”移民多为青壮年劳动力,适应恶劣自然环境的能力强。
    (2)说明闽宁镇发展光伏牧羊产业的生态效益。
    答案:太阳能发电为牧羊产业提供清洁能源,助力碳达峰和碳中和;光伏板能减少土壤水分蒸发,利于草场植被恢复,减缓土地荒漠化;羊群产生粪便能作为肥料提高土壤肥力,促进牧草的生长。
    (3)简述闽宁镇由昔日“干沙滩”发展为“金沙滩”,给我国生态脆弱地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带来的启示。
    答案:在生态环境恶劣地区实施易地搬迁(生态移民),让环境得到自然恢复;依据当地优势条件,发展特色产业,增加当地居民收入;结对帮扶,与发达地区加强区域合作;在发展产业同时,注重植被、生态建设与恢复,实现可持续发展。
    扶贫移民和生态移民的典范——宁夏吊庄移民
    宁夏“吊庄移民”是原居住地区生态环境严重破坏或生态脆弱区不利于人类生存,把该地区的人口搬离原来的居住地,在另外的地方定居并重建家园,这种人口迁移属于生态移民。生态移民,指原居住在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严重破坏地区、生态脆弱区以及自然环境条件恶劣、基本不具备人类生存条件的地区的人口, 搬离原来的居住地, 在另外的地方定居并重建家园的人口迁移。
    吊庄移民,是指从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在国家“三西”扶贫资金的支持下,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将居住在宁夏南部“西海固”地区的一部分由于环境恶劣而无法维护正常生活的群众,集中搬迁到黄河灌区能够得到便利灌溉的地方。遵循国家制定的自愿移民原则,搬迁到新居的群众仍然可以选择回到原居住地,这就形成了两处都有家,两处都有身份的情况,就像一副扁担,两头吊着,这也许就是“吊庄”的本意。
    为什么要“吊庄移民”?宁夏地区南北差异较大,北部的宁夏平原是著名的引黄灌溉区,这里地势平坦,土质肥沃,沟渠纵横,非常适合灌溉,再加上借助于贺兰山呵护,气候条件良好,年均气温在9.2℃左右,无霜期可达165天,发展农业有得天独厚的条件,素有“塞上江南”之美誉。南部主要由六盘山地和其北缘的黄土丘陵及干旱荒漠组成。年均气温不足5℃,无霜期只有100天,最主要的是中国最干旱缺水地区之一,年降水量只有200多毫米,地下水资源奇缺,且水质极差,人畜饮水非常困难。
    “西海固”是宁夏南部西吉、海原和固原的简称,该区域地处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土地贫瘠,山高坡陡,雨水较少,年均降水量仅300mm,蒸发量却在2000mm以上,土地退化现象严重,被称为“最不适合人类生存的地区之一”,2020年随着政府宣布固原市西吉县退出贫困县序列,标志着曾有“苦瘠甲天下”之称的西海固地区全部实现脱贫。
    为什么西海固非常贫困?从自然条件来看,西海固年降水量在400mm左右,属于半干旱区,蒸发量大于降水量,“十年九旱”,而且西海固地区没有大的河流。北边的宁夏平原虽然降水更少,但有黄河水的灌溉,发展农业的条件好太多了。另外西海固位于六盘山、黄土高原山区,山大沟深,地表植被覆盖率低,黄土裸露,水土流失严重,地表水难以保存。导致该地区缺水的情况更严重。水资源的缺乏成为制约该地区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没有水人的生活农业的发展都无法保障。从社会经济条件来看,该地区地形崎岖,交通不便。另外新中国成立后,西海固地区人口长期处于"高出生、低死亡、高增长"的状况,人口数量剧增,生态环境压力过大,导致人地关系失衡,生态恶化和环境破坏。由于人口剧增,人地关系失衡,为了维持基本的生存需要,只能掠夺式的利用资源,陡坡开荒,破坏森林和草场资源,使生态环境更加恶化。结果陷入了"人口增加-开垦土地-破坏生态-贫困-人口增加"的恶性循环之中。所以人口增加,生态环境破坏也是西海固贫困的原因。
    (2023·浙江6月选考)2020年,我国流动人口达3.76亿,比2010年增长约70%,其中省际流动人口为1.25亿,占比为33.2%(比2010年下降5.6%)。流入(出)率为流入(出)人口占本省人口的比重。下表为2020年浙江、新疆、安徽、吉林四省区流入和流出人口统计表。完成下面小题。
    1. 我国省际流动人口占比下降的主要原因是( )A. 沿海产业升级放缓B. 沿海经济增速下降C. 省际产业转移增加D. 省际交通条件改善
    2. 表中甲、乙、丙、丁与各省区流动人口状况的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A. 甲——新疆B. 乙——安徽C. 丙——浙江D. 丁——吉林
    (2023·山东卷)我国地级市一般由市辖区和其他县级行政区组成。图示意我国某地级市2010年和2020年的常住人口数量。该市的常住人口变化状况在全国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完成下面小题。
    3. 图示意四种人口流动情况,与该市2010~2020年情况相符的是(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4. 与该市的其他县级行政区相比,市辖区( )A. 老年人口比重大B. 老年人口数量大C. 劳动人口比重大D. 劳动人口平均年龄大5. 具有类似常住人口变化状况的地级市,一般具有相似的( )A. 经济规模B. 经济发展趋势C. 人口规模D. 人口职业构成
    (2021·湖南卷)永久迁移是指户籍发生改变的人口迁移类型;务工迁移是指离开户籍地外出务工的人口迁移类型(不包括永久迁移)。下图示意1990~2005年我国人口迁移的数量变化。图中永久迁移人数为每五年的累积数量,务工迁移人数为当年的数量。据此完成下题。
    6.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1990~2015年的永久迁移人数持续增加B.2000年以后,永久迁移的累积人数下降C.1990~2015年的务工迁移人数呈下降趋势D.1990~1995年的务工迁移人数增速比2005~2010年的慢
    7.2010年后务工迁移人数明显下降的主要原因是( )①“三农”政策利好 ②出生人口数量减少 ③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影响 ④第二、三产业产值比重降低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相关课件

    第34讲 城市、产业与区域发展(讲义)-备战2024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精品课件+讲义+练习(新教材新高考):

    这是一份第34讲 城市、产业与区域发展(讲义)-备战2024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精品课件+讲义+练习(新教材新高考),文件包含第34讲城市产业与区域发展讲义原卷版docx、第34讲城市产业与区域发展讲义解析版docx等2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0页, 欢迎下载使用。

    第21讲 人口迁移(讲义)-备战2024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精品课件+讲义+练习(新教材新高考):

    这是一份第21讲 人口迁移(讲义)-备战2024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精品课件+讲义+练习(新教材新高考),文件包含第21讲人口迁移讲义原卷版docx、第21讲人口迁移讲义解析版docx等2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0页, 欢迎下载使用。

    第16讲 植被和土壤(讲义)-备战2024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精品课件+讲义+练习(新教材新高考):

    这是一份第16讲 植被和土壤(讲义)-备战2024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精品课件+讲义+练习(新教材新高考),文件包含第16讲植被和土壤讲义原卷版docx、第16讲植被和土壤讲义解析版docx等2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0页, 欢迎下载使用。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