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川省广安市华蓥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化学试题(Word版附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四川省广安市华蓥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化学试题(Word版附解析),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5 Fe-56, 下列关于胶体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下列物质的分类正确的是,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单选题
1. 分类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一种常用的科学方法。下列分类合理的是
A. 根据SiO2是酸性氧化物,可推知其能与NaOH溶液反应
B. Na2O2是碱性氧化物
C. 根据丁达尔现象将分散系分为胶体、溶液和浊液
D. CH3COOH是多元酸
【答案】A
【解析】
【详解】A.酸性氧化物是指能与碱反应只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所以可根据SiO2是酸性氧化物,判断其可与NaOH溶液反应,A正确;
B.Na2O2与水反应不仅生成碱还有气体生成,Na2O2为过氧化物,B错误;
C.根据分散系直径大小,将分散系分为胶体、溶液和浊液,C错误;
D.一元酸、二元酸是根据酸分子中能电离出的H+个数区分的,而不是H原子个数,D错误;
故答案为:A。
2. 下列关于胶体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 分散质粒子的直径大小:浊液Cr3+,则还原性强弱为SO2>Fe2+>Cr3+,A错误;
B.①SO2+2Fe3++2H2O=+2Fe2++4H⁺中氧化性Fe3+>SO2,②Cr2O+6Fe2++14H⁺=2Cr3++6Fe3++7H2O中氧化性Cr2O>Fe3+,所以氧化性强弱为Cr2O>Fe3+>SO2,B错误;
C.在①反应中Fe2(SO4)3作氧化剂,在②反应中Fe2(SO4)3为氧化产物,C错误;
D.重铬酸根具有氧化性,能将Fe2+氧化为Fe3+,而Fe3+的氧化性大于SO2,所以也能将SO氧化为,D正确;
故合理选项是D。
9.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由于钠比较活泼,所以钠能将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排在它后面的金属从该金属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
B. 在空气中放置后由淡黄色变为白色
C. 高压钠灯发出的黄光透雾能力强、射程远,可用于道路照明
D. 钠的活动性很强,少量的钠可保存在有机溶剂(密度比水大)中
【答案】C
【解析】
【详解】A. 由于钠比较活泼,在水溶液中常先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所以钠不能将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排在它后面的金属从该金属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故A错误;
B. 在空气中放置后由淡黄色变为白色,是由于过氧化钠与空气中的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经过一系列变化,最终变成碳酸钠,故B错误;
C. 高压钠灯发出的黄光透雾能力强、射程远,可用于道路、广场等照明,故C正确;
D. 钠的密度比水小,比煤油大,钠的活动性很强,易与空气中的水和氧气反应,少量的钠可保存在有机溶剂煤油(密度比水小)中,故D错误;
故选C。
10. 在探究氯水成分的实验中,下列根据实验现象得出的结论错误的是
A. 新制氯水的颜色呈浅黄绿色,说明新制氯水中含有Cl2
B. 向氯水中加入NaHCO3粉末,有气泡产生,说明氯水中含有H+
C. 向氯水中加入有色布条,一会儿有色布条褪色,说明氯水中有HClO
D. 向氯水中滴加盐酸酸化的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说明氯水中含有Cl-
【答案】D
【解析】
【详解】A.新制氯水的颜色呈浅黄绿色,说明新制氯水中含有Cl2,A正确;
B.向氯水中加入NaHCO3粉末,有气泡产生,说明氯水中含有H+,B正确;
C.向氯水中加入有色布条,一会儿有色布条褪色,说明氯水中有漂白性物质HClO,C正确;
D.向氯水中滴加硝酸酸化的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说明氯水中含有Cl-,用盐酸会引进氯离子,D错误。
故选D。
11. 下图是某盐酸试剂瓶标签上的内容,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HCl的摩尔质量是36.5B. 该浓盐酸中HCl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1.8ml/L
C. 工业制HCl的方法是将氯气与氢气混合并光照D. 常温常压下,2.24L HCl气体的质量为3.65g
【答案】B
【解析】
【详解】A.HCl的摩尔质量是36.5g/ml,A错误;
B.该浓盐酸中HCl的物质的量浓度为,B正确;
C.将氯气与氢气混合并光照会发生爆炸,不能用于制备HCl,C错误;
D.常温常压下,气体的摩尔体积不是,无法计算2.24L HCl气体的质量,D错误;
故选B。
12. 甲醛(HCHO)是室内污染物之一。可利用光催化氧化HCHO为CO2和H2O。设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1 ml O2含有电子数为B. HCHO的摩尔质量为30
C. 30 g HCHO中含2个氢原子D. 1 ml H2O(g)的体积为22.4 L
【答案】A
【解析】
【详解】A.氧原子核外有8个电子,1 ml O2含有16ml电子、电子数为,A正确;
B. HCHO的摩尔质量为30g/ml,B错误;
C.HCHO 摩尔质量是30g/ml,30 g HCHO为1ml,含2ml氢原子,C错误;
D.在标况下水不是气体,1 ml H2O(g)不是标况下的体积不一定为22.4 L,D错误;
答案选A。
13. 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 常温常压下,16gN2和O2的气体混合物中含有的原子数等于NA
B. 1.0ml/LNa2SO4溶液中,含有的Na+数为2NA
C. 7.1g氯气与足量NaOH溶液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0.1NA
D. 标准状况下,11.2L水含有的水分子数为0.5NA
【答案】C
【解析】
【详解】A.N2的摩尔质量为28g/ml,O2的摩尔质量为32g/ml,N2和O2的混合气体平均摩尔质量小于32g/ml,则16gN2和O2混合的物质的量小于0.5ml,都由双原子构成,则含有的原子数小于NA,故A错误;
B.没有说明溶液的体积,不能计算物质的量,故B错误;
C.7.1g氯气的物质的量为,氯气与足量NaOH溶液发生歧化反应生成NaCl和NaClO,Cl元素从0价降至-1价,故0.1ml氯气转移0.1NA个电子,故C正确;
D.标况下水不是气体,不能使用标况下的气体摩尔体积计算,故D错误;
故选:C。
14. 同温同压下,相同物质的量CO和CO2气体,下列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 两种气体中,原子数之比为2﹕3
B. 两种气体中,分子数之比为2﹕3
C. 两种气体中,质量之比为7﹕11
D. 两种气体中,体积之比为1﹕1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A.物质的量相等,根据N=n·NA可知,两种气体中,原子数之比为2﹕3,A正确;
B.物质的量相等,根据N=n·NA可知,两种气体中,分子数之比为1﹕1,B错误;
C.物质的量相等,根据m=n·M可知,两种气体中,质量之比为28:44=7:11,C正确;
D.物质的量相等,根据V=n·Vm,同温同压下,Vm相同可知,两种气体中,体积之比为1:1,D正确;
答案选B。
15. 利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的制备及性质探究实验时,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甲中反应的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4
B. 乙的作用为除去中的HCl
C. 丙中紫色石蕊试液先变红后褪色
D. 为吸收多余的,丁中可盛放NaOH溶液
【答案】A
【解析】
【详解】A.装置甲中二氧化锰和浓盐酸在加热的条件下发生反应: MnO2+4HCl(浓)MnCl2+2H2O+Cl2↑ ,该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故A错误;
B.装置甲中制备的氯气中混有HCl气体,乙中饱和NaCl溶液作用为除去中的HCl,故B正确;
C.Cl2与水反应生成HCl、HClO,且HClO具有漂白性,则使紫色石蕊试液先变红后褪色,故C正确;
D.Cl2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NaCl和NaClO,为吸收多余的,丁中可盛放NaOH溶液,故D正确;
故选A。
16. 氨基磺酸(化学式为,其中N元素化合价为―3价)可作漂白助剂,可减少或消除漂白液中重金属离子的催化作用,从而使漂白液质量得到保证。氨基磺酸在常温下稳定,高温时能完全分解: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22.4L和的混合气体中硫原子数为B. 该反应生成1ml时转移的电子数为
C. 质量相等的与所含的电子数也相等D. 该反应中S元素既被氧化,也被还原
【答案】C
【解析】
【详解】A.未给出物质状态,无法根据体积计算物质的量,A错误;
B.H2NSO3H中N为-3价、S为+6价、H为+1价,生成1mlSO2得2ml电子、生成2mlH2得4ml电子、生成1mlN2失6ml电子,则该反应生成时转移3ml电子,B错误;
C.设质量相等的SO2与SO3均为1g,则,电子数,,电子数,电子数相等,C正确;
D.H2NSO3H中S为+6价,化合价降低得电子被还原生成SO2,一部分S化合价没有变仍为+6生成SO3,D错误;
故答案为:C。
17. 某营养液中含有KAl(SO4)2、K2SO4、KCl三种溶质,实验测得部分离子的浓度如图甲表示。取200mL样品加水稀释,测得 Al3+的浓度(c)随溶液体积(V)的变化如图乙曲线表示。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A. 图甲中X离子是SO
B. 图乙中c1=8.0
C. 营养液中 KCl与K2SO4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 1
D. 营养液中K2SO4的浓度是2ml/L
【答案】D
【解析】
【分析】稀释过程中Al3+的物质的量不变,根据稀释过程中Al3+的浓度(c)随溶液体积(V)的变化曲线,c1×0.2L=1.6ml/L×1L,c1=8ml/L,营养液中Al3+的浓度为8ml/L,则X离子是 。
【详解】A.根据以上分析,营养液中Al3+的物质的量为8ml/L,所以X离子不是Al3+,X离子是SO,故A正确;
B.根据以上分析,图乙中c1=8.0 ml/L,故B正确;
C.营养液中Al3+的物质的量为8ml/L,则KAl(SO4)2的浓度为8ml/L,KAl(SO4)2提供的K+的浓度为8ml/L,KCl提供的Cl-的浓度为2ml/L,所以KCl的浓度为2ml/L,K2SO4提供的K+的浓度为(12-8-2)ml/L,则K2SO4的浓度为1ml/L,则营养液中KCl与K2SO4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故C正确;
D.结合选项C可知,K2SO4的浓度为1ml/L,故D错误;
选D。
18. 室温下,某容积固定的密闭容器由可移动的活塞隔成甲、乙两室,向甲中充入和的混合气体,向乙中充入空气,此时活塞的位置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甲室混合气体的分子总数约为
B. 甲室、的体积比为1:1
C. 甲室混合气体的密度是同温同压时密度的17倍
D. 若将甲室、的混合气体点燃引爆,恢复原室温后,最终活塞停留的位置在刻度2处
【答案】C
【解析】
【详解】A.甲、乙两室压强与温度相同,气体的物质的量之比等于其气体之比,则甲室中气体物质的量为,分子总数为,A正确;
B.设甲中和的物质的量分别为x、y,,解得,B正确;
C.甲室中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为,同温同压下气体的密度之比等于其摩尔质量之比,故该混合气体的密度是同温同压条件下氢气密度的倍,C不正确;
D.由,可知反应后氧气有剩余,剩余氧气为,恢复原温度后最终两室中压强相等,体积之比等于其物质的量之比,则A、B两室的体积之比为,则活塞停留在刻度2处,D正确;
故选C。
二、实验探究题
19. “84”消毒液是一种以NaClO为有效成分的高效消毒剂,在新冠肺炎防治中被广泛用于宾馆、旅游、医院、家庭等的卫生消毒。某“84”消毒液瓶体部分标签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工业上常用氯气与烧碱溶液在常温下制取“84”消毒液,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2)曾有报道,在清洗卫生间时,因混合使用“洁厕灵”(主要成分是稀盐酸)与“84”消毒液而发生氯气中毒事件。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
(3)该“84”消毒液中NaClO的物质的量浓度约为___________ml/L。(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4)有同学参阅此“84消毒液”的配方,欲用NaClO固体配制480mL与市售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84消毒液”。
①配制该溶液需要的仪器有:托盘天平、量筒、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其中还缺少的玻璃仪器有___________。
②下列主要操作步骤的正确顺序是___________(填字母)。
A.称取一定质量的NaClO固体于烧杯中,用适量蒸馏水溶解;
B.加水至液面离容量瓶刻度线下1~2cm时,改用胶头滴管滴加蒸馏水至凹液面与刻度线相切;
C.待恢复至室温后,将溶液转移到容量瓶中;
D.盖好瓶塞,反复上下颠倒,摇匀;
E.用少量的蒸馏水洗涤烧杯内壁和玻璃棒2~3次,洗涤液转移到容量瓶中。
③若实验遇下列情况,导致所配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偏低的是___________(填字母)。
A.容量瓶用蒸馏水洗净后,没烘干就直接使用
B.将溶液转移至容量瓶后,未洗涤烧杯和玻璃棒
C.定容时俯视刻度线
D.定容后经振荡、摇匀、静置后,发现液面下降,再加适量的蒸馏水至刻度线
【答案】19.
20.
21. 4.03 22. ①. 500 mL容量瓶 ②. ACEBD ③. BD
【解析】
【分析】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所需的步骤有计算、称量、溶解(冷却)、转移、洗涤、定容、摇匀、装瓶贴签;
【小问1详解】
氯气与烧碱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次氯酸钠、水,;
【小问2详解】
盐酸和次氯酸钠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氯气和水、氯化钠,;
【小问3详解】
由可知密度为1.20 g/cm3质量分数为25%的浓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ml/L≈4.03 ml/L
【小问4详解】
①配制480 mL与市售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84消毒液”需要使用500mL的容量,故配制该溶液需要的仪器有:托盘天平、量筒、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其中还缺少的玻璃仪器有500 mL容量瓶;
②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所需的步骤有计算、称量、溶解(冷却)、转移、洗涤、定容、摇匀、装瓶贴签; A.称取一定质量的NaClO固体于烧杯中,用适量蒸馏水溶解;C.待恢复至室温后,将溶液转移到容量瓶中;E.用少量的蒸馏水洗涤烧杯内壁和玻璃棒2~3次,洗涤液转移到容量瓶中;B.加水至液面离容量瓶刻度线下1~2 cm时,改用胶头滴管滴加蒸馏水至凹液面与刻度线相切;D.盖好瓶塞,反复上下颠倒,摇匀;故正确顺序是ACEBD。
③A.容量瓶在使用前未干燥,里面有少量蒸馏水,稀释要加水,所以没有影响
B..转移溶液时未洗涤烧杯和玻璃棒,造成溶质损失,溶质的物质的量减小,浓度偏小;
C.定容时俯视容量瓶刻度线,溶液体积变小,所以物质的量浓度偏大;
D.定容摇匀后发现液面低于容量瓶的刻度线,再用胶头滴管加水至刻度线,溶液体积增大,浓度偏小;
故选BD。
三、填空题
20. 纳米磁珠(纳米Fe3O4)颗粒中含有人体代谢生长必需的微量元素铁,不含其他有毒的金属元素,可以用于对比增强磁共振成像、免疫检测、组织修复、药物运输和细胞分离等方面。
【查阅资料】
Fe3O4为黑色固体,硬度较大,有磁性,不溶于水、碱和,纳米Fe3O4在潮湿的中容易被氧化,高温下被O2氧化成,溶于溶液中,生成和。向含有一定配比的 Fe2+和Fe3+的混合盐溶液中,加入过量的碱性物质,如,,使其达到某个pH范围,在适当的温度和高速搅拌下发生反应合成纳米Fe3O4颗粒。
(1)在上述短文标有序号的物质中,①~⑨其水溶液能导电的是___________(填编号,后同),属于非电解质的是___________; ⑤~⑨中属于强电解质的是___________。
(2)将⑤气体通入含⑨的溶液中,写出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
(3)标况下4.48L的③,约含有___________个氧原子,常温常压下③与CO2的密度之比为___________。
(4)将0.1ml·L-1FeCl3由amL稀释至bmL,稀释后溶液中Cl-的物质的量浓度是___________ml/L(用含a、b的代数式表示):若向稀释前的溶液中加入NaOH 溶液至Fe3+恰好沉淀完全, 需要NaOH的质量为___________g。 (用含a的代数式表示)
【答案】(1) ①. ⑤⑥⑦⑧⑨ ②. ② ③. ⑤⑥⑦⑧
(2)H++NH3·H2O=NH+H2O
(3) ①. 2.408×1023 ②. 8:11
(4) ①. ②. 1.2a×10-2
【解析】
小问1详解】
酸碱盐的溶液可以导电,则在上述短文标有序号的物质中,①~⑨其水溶液能导电的是⑤⑥⑦⑧⑨;属于非电解质的是②;强酸、强碱、盐属于强电解质,则⑤~⑨中,属于强电解质的是⑤⑥⑦⑧。
【小问2详解】
将⑤气体通入含⑨的溶液中,即将HCl通入氨水中,发生酸碱中和反应,离子方程式为:。
【小问3详解】
标况下4.48L的③O2,为,约含有个氧原子,常温常压下③与CO2的密度之比即相对分子质量之比,比值为32:44=8:11。
【小问4详解】
将0.1ml·L-1FeCl3由amL稀释至bmL,稀释后溶液中Cl-的物质的量浓度是的物质的量浓度是ml/L;若向稀释前的溶液中加入NaOH 溶液至Fe3+恰好沉淀完全, 需要NaOH的物质的量为,则需要NaOH的质量为g。
21. 2020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使人们认识到日常杀菌消毒的重要性。其中含氯消毒剂在生产生活中有着广泛的用途。
(1)①写出实验室中制取氯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实验室用___________除去混在氯气中的氯化氢杂质,用___________除去混在里面的水蒸气;
②写出次氯酸分解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新制氯水中使其呈现黄绿色的微粒是___________;使紫色石蕊溶液显红色的微粒是___________;能使红色布条褪色的微粒是___________。(填化学式)
(2)常温下,氯气与烧碱溶液反应得“84”消毒液,NaClO是“84”消毒液的有效成分,在此次抗击新冠病毒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①在空气中喷洒“84”消毒液可以达到对环境消毒的目的,其消毒原理为(用离子方程式表示):________;
②某温度下,将氯气通入NaOH溶液中,得到NaCl、NaClO和NaClO3的混合溶液,经测定ClO-与ClO的离子个数比为1∶3,请配平该反应_____________。
______Cl2+______OH-=______Cl-+1ClO-+3ClO+______H2O
【答案】21. ①. MnO2+4HClMnCl2+Cl2↑+2H2O ②. 饱和食盐水 ③. 浓硫酸 ④. 2HClO2HCl+O2↑ ⑤. Cl2 ⑥. H+ ⑦. HClO
22. ①. ClO-+H2O+CO2=HClO+HCO ②. 10Cl2+20OH-=16Cl-+ClO-+3ClO+10H2O
【解析】
【小问1详解】
①二氧化锰和浓盐酸在加热条件下生成氯气、氯化锰、水:;氯气中混有挥发的氯化氢气体,实验室用饱和食盐水除去混在氯气中的氯化氢杂质,用浓硫酸除去混在里面的水蒸气;
②次氯酸见光分解为氯化氢和氧气,化学反应方程式为:2HClO2HCl+O2↑,新制氯水中含有的分子为:Cl2、H2O、HClO,含有的离子为H+、Cl-以及HClO电离出来的ClO-,和水电离出来的OH-离子,氯气为黄绿色气体,故新制氯水中使其呈现黄绿色的微粒是Cl2;酸性溶液能使石蕊变红色,使紫色石蕊溶液显红色的微粒是H+;次氯酸具有漂白性,能使红色布条褪色的微粒是HClO;
【小问2详解】
①次氯酸根离子和空气转化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氢根离子和强氧化性的次氯酸,次氯酸能杀菌消毒,相关反应为:ClO-+H2O+CO2=HClO+HCO;选项
碱
酸
盐
碱性氧化物
酸性氧化物
A
Na2CO3
H2SO4
KClO3
Na2O
SO3
B
Ca(OH)2
NaHSO4
CaCO3
CuO
CO2
C
KOH
H2S
NaHCO3
CaO
SO2
D
NaOH
HNO3
CuCl2
Fe2O3
CO
盐酸
分子式:HCl
相对分子质量:36.5
密度:
HCl的质量分数:36.5%
84消毒液
【有效成分】NaClO
【规格】1000mL
【质量分数】25%
【密度】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四川省广安市华蓥中学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化学试题含答案,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5 Fe-56,24L HCl气体的质量为3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四川省广安市华蓥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月月考化学试题(Word版附答案),共6页。
这是一份四川省广安市华蓥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化学试题(Word版附答案),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5 Na-23,004 ml·L-1·s-1, 以下图像对应的叙述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