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江苏省徐州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江苏省徐州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第1页
    江苏省徐州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第2页
    还剩3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江苏省徐州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展开

    这是一份江苏省徐州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判断注音的正误或根据拼音写汉字,古诗文默写,根据语境作答,请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小语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积累与运用(28分)
    1.判断注音的正误(用“√”或“×”)或根据拼音写汉字。(8分)
    着落(zhá) 鄙薄(bó) 称职(chèn) 畏罪潜(qián)逃
    静(mì) (nüè)待 (bì)护 怪(dàn)不经
    2.古诗文默写。(10分)
    诗文不仅寄托着作者的情思和感悟,也融进了民族文化的血脉。“(1) ▲ ,(2) ▲ (《次北固山下》)借船上所见景色,抒写开阔的胸怀;“(3) ▲ ,(4) ▲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借写风雨梦境,抒发了感人至深的报国之志;“(5) ▲ ,(6) ▲ (《潼关》)把山水写活了,能让人强烈感受到那股勇往直前的冲击力;孔子面对奔涌不息的大河,发出了“(7) ▲ ,(8) ▲ ”(《十二章》)的感慨……
    为弘扬中华文化,学校组织了校园诗词大会,其中“组合飞花令”环节,请选手轮流说出包含动物和数字的诗句,如“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包含动物“马”和数字“一”,请你也写出这样的两句连续的古诗词:“(9) ▲ (10) ▲ 。”
    3.根据语境作答。(7分)
    文学是人类感情最丰富、最生动的表达。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不仅能增长人的知识,还能陶冶人的情操。 ▲ , ▲ , ▲ 。有人说,一个从不阅读文学作品的人(A)他有“硕士”“博士”甚至更高的学位,他也只能是一个高智商的野蛮人。这并不是(B)。亲近文学,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是一个文明人提高修养、丰富情感、增长知识极为重要的途径。这已经成为很多人的共识。你,开始行动了吗?
    (1)文中A、B处各留下一处空白,请选出合适的词语。(2分)
    A.既然 纵然 B.危言耸听 虚张声势
    (2)文中横线处三个短句,排列顺序正确的一项是(3分)
    ①那是不可想象的 ②却想成为一个有文化、有修养的现代文明人
    ③如果对文学一无所知
    A.①②③ B.③②① C.②①③ D.③①②
    (3)修改文中画线句子的病句。(2分)
    4.下列文学和文化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古代诗歌中有借明月抒发思乡怀人的诗句,比如:“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等。
    B.古人称谓有谦称和尊称的区别,“令堂”尊称对方的母亲,“家母”谦称自己的母亲。
    “卑职”“赐教”是谦辞,“尊驾”“拙见”是敬辞。
    C.《金色花》选自《泰戈尔诗选》,作者泰戈尔,俄国作家、诗人。主要作品有诗集《吉檀迦利》《新月集》《园丁集》《飞鸟集》等。
    D.蒲松龄,明代文学家,著有文言小说集《聊斋志异》,故事多采自民间传说和野史轶闻。鲁迅曾评价:“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
    二 阅读(49分)
    (一)阅读下面两则文言文,完成5~8题。(12分)
    [甲]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乙]
    郭假始至行部”,到西河美稷②,有童儿数百,各骑竹马,道次迎拜。假问:“儿曹何自远来?”对曰:“闻使君到喜故来奉迎。”假辞谢之。及事讫,诸儿复送至郭外,问:“使君何日当还?”假谓别驾从事,计日告之。行部既还,先期一日,假谓违信于诸儿,遂止于野亭",须期乃入。其为人若此。
    (选自《后汉书·郭假传》)
    [注]①行部:巡行所属部域,考核政绩。②美稷:地名。③别驾从事:官名。④野亭:郊外的亭子。
    5.请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断两处)(2分)
    闻 使 君 到 喜 故 来 奉 迎
    6.下列选项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3分)
    A.①使君何日当还②得一人之使
    B.①其为人若此②为人谋而不忠乎
    C.①陈太丘与友期行 ②夫君子之行
    D.①去后乃至 ②一狼径去
    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注意加点词的解释。(4分)
    (1)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2)及事讫,诸儿复送至郭外。
    8.下面对文段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甲]文中“元方入门不顾”写元方为维护父亲的尊严,不给友人解释机会,主要想表现元方不懂得尊重别人。
    B.[乙]中写郭伋为了不失信于孩子们,于是在野外停留了一天,体现了他做人诚信的优秀品质。
    C.从选材角度看,[甲]文选取的是友人“无信”“无礼”的反面例子,[乙]文选取的郭伋守信的正面例子。
    D.两文都是人物故事。从表达方式看,[甲]文侧重于人物的语言描写,而[乙]文则侧重故事情节的叙述。
    (二)阅读古代诗歌,完成第9~10题。(5分)
    秋词
    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请你补全小语和小文的对话内容。
    9.小语:这首七言 ▲ (律诗/绝句)与其他许多写秋天的诗不同,你发现了吗?
    小文:当然,刘禹锡用“ ▲ ”(用原文词句回答)形容他心中的秋日,前两句一反常情, ▲ (写作手法)用的妙!(3分)
    小语:嗯,同意!“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两句写的也精彩。小文:是的,“排”字用的好! ▲ (从词语运用角度赏析整句诗)。(2分)
    (三)阅读下面选文,完成11~13题。(8分)
    这样,皇帝就在那个富丽的华盖下游行起来了。站在街上和窗子里的人都说:“乖乖!皇上的新装真是漂亮!他上衣下面的后裙是多么美丽!这件衣服真合他的身材!”谁也不愿意让人知道自己什么也看不见,因为这样就会显出自己不称职,或是太愚蠢。皇帝所有的衣服从来没有获得过这样的称赞。
    “可是他什么衣服也没有穿啊!”一个小孩子最后叫了出来。
    “上帝哟,你听这个天真的声音!”爸爸说。于是大家把这孩子讲的话私下里低声地传播开来。
    “他并没穿什么衣服!有一个小孩子说他并没有穿什么衣服啊!”
    “他实在没有穿什么衣服啊!”最后所有的老百姓都说。皇帝有点儿发抖,因为他似乎觉得老百姓们所讲的话是真的。不过他自己心里却这样想:“我必须把这游行大典举行完毕。”因此他摆出一副更骄傲的神气。他的内臣们跟在他后面走,手中托着一条并不存在的后裙。
    11.“皇帝所有的衣服从来没有获得过这样的称赞”,“这样的称赞”指什么?(2分)
    12.“你听这个天真的声音!”句中“天真”的含义是什么?(2分)
    13.“他并没有穿什么衣服”和“他实在没有穿什么衣服啊”说话的方式上有何不同?分别刻画了人们怎样的心理?(4分)
    (四)阅读散文,完成14~17题。(14分)
    一季一动词
    孙道荣
    总算又避过一暑。
    避这个字,用在夏天,恰如其分也。不是逃,逃这个字,显得仓皇,狼狈。再说,夏天的热,是渗透在每一粒空气里的,你往哪逃,也逃不了空气,它钻入你肺腑,或焦灼地依附在你的每一寸肌肤上,逃无可逃。也不是躲,夏天你可以躲在空调房,也可以躲在大楼的阴影或树阴之下,你躲得了一时,却躲不过一夏,只要你跨出门,只要阳光能伸手够得着你,暑气就能瞬间将你笼罩,降服。
    不逃,不躲,却可以避。避是回避,不与夏天正面交锋。避虽然也有躲的意思,却比躲从容一点,雅致一点,一闪身,一回转,避过了酷暑的锋芒,像个武林高手。避还有防的意思,斗也斗不过,逃也逃不了,但避一避,防一防,总还是可以的。在烈日下行走,你撑把遮阳伞,那就是防;你手搭个小凉棚在额眉上,那一巴掌的阴凉,也是防。
    去哪里避呢?可以去深山,老林里有千年的凉气,每一片树叶,都会帮助你吸纳一点暑气。也可以去水边,水能包容一切,也能打败一切,每一滴水,都是降温的良方。整天躲在空调房的人,不是避暑,在防空洞里铺块凉席,摇着芭蕉扇,哎,这是避暑。在我乡下老家,从老井里打一桶水,摆在凉床边,里面再放一只地里刚摘的西瓜,这也是避暑。哪有那么多的深山老林让你钻,哪能时时刻刻泡在水里?普通人有普通人的避暑大法,照样可以与暑一搏。
    与避暑大不同的,是访秋。秋是收获之季,没人躲之,避之,逃之。避了一夏,心里一定憋得紧,闷得慌,你去秋天的田间地头,城郊野外,走一走,看一看,到处都是果实。秋高气爽,秋在高处等你。访,首义是寻,寻一寻夏的去处,觅一觅秋的踪迹,找一找桌实所在。访需带着诚意,怀有恭敬之心,秋才会将它的琼浆玉液,呈现给你。
    同样是访秋,有人访到的秋,是姹紫嫣红,万山红遍,硕果累累,也有人眼中是秋风瑟瑟,百花消杀,万物凋零,或喜或悲,其实都不是秋本来的样子。你经历了怎样的春天,度过了怎样的夏天,就会有怎样的秋天。我们访的不是秋,而是自己的过往和内心。
    那么,春天的动词又是什么?春天是用来踏的。踏这个字,是走,来来回回地走,是踩,一遍一遍地踩。春天,万物复苏,草木繁盛,到处绿油油,满目郁郁葱葱,一脚踩进青草地,也就是一脚踏进了春天。我小时候,最喜欢春天赤脚走路,脚板底踩在青草上,毛茸茸,痒酥酥,何其快意!既然是踏春,就别矜持地穿着鞋啦,无论是皮鞋,还是草鞋,脱了吧,光着脚丫子,你才能真正与春亲密地接触。
    踏春,实乃踏青。只有脚踩着了青,春天才会顺着你的脚丫子,钻进你的心里。别担心将小草踩坏了,一场春雨,就能将倒伏的小草们,重新搀扶起来。也别担心沾在脚丫子里的泥巴,它能让你也成为春天里的一株苗。踏这个字,还有亲临的意思,你折一朵花插在花瓶里,那不是春天,只有你将自己的身心整个踏进去,你也成为了春天的一草,一朵花,一棵苗,一点绿,你才算是这春天的一部分。
    踏春,避暑,访秋,一个动词,激活了一个季节。冬天呢?我乡下的奶奶说,又要过冬了。她用了“过”这个字。北方的人,到了冬天,像候鸟一样南下,过冬。朔风呼啸,大地白茫茫一片,一个过字,苍茫而无奈。不过,我奶奶还说了,过日子。日子就是一天天过的。冬天是一股一股的寒流,冬天是一场接一场的大雪,冬天是双手拢在袖筒里,掰着冻得通红的手指头,数过的日子。
    而过了冬天,就又是欣欣向荣的春天了。
    (选自《读者》2023年21期)
    请你完成小语和小文的对话。
    小语:考考你,小文,文中对夏天为何用了“避暑”一词而不用“逃”或“躲”?小文:这个问题难不倒我!因为 ▲ 。(3分)
    15.小文:轮到我考你啦!通常我们写四季都会按照春、夏、秋、冬的顺序,这篇文章却是按照夏、秋、春、冬的顺序写的。为什么呢?(3分)
    小语:(思考片刻……)哦!我想大概是因为 ▲ 。
    小文:我发现“只有脚踩着了青,春天才会顺着你的脚丫子,钻进你的心里”这句写得真好! ▲ (从修辞角度进行赏析)。(3分)
    小语:还有这句“在防空洞里铺块凉席,摇着芭蕉扇,哎,这是避暑”中“哎”这一语气词,表达了 ▲ 。(2分)
    小文:文中“你经历了怎样的春天,度过了怎样的夏天,就会有怎样的秋天。我们访的不是秋,而是自己的过往和内心”这句,你读懂了吗?
    小语:我是这样理解的: ▲ 。 (3分)
    (五)名著阅读。(10分)
    18.请结合《朝花夕拾》和《西游记》,补全班级阅读留言墙的相关内容。
    留言1:《朝花夕拾》和《西游记》两本经典名著读起来很有意思
    留言2:是啊,很多情节都非常有趣。比如: ① 。(2分)(任选一本书,写出一个有趣的情节)
    留言3:两本名著能经久不衰,应该不只是有趣,还因经典作品描写的人物所传达出
    来的精神品质。比如: ② 。(3分)(选择一个人物,结合情节阐述人物精神)
    留言4:没错,不朽的经典作品值得我们进行深入的探究。读完《西游记》,我发现
    书中多用“三”的结构组织故事,如: ③ 。(1分)(填故事名)
    留言5:嗯嗯,我读完《朝花夕拾》,发现书中既饱含了作者“温馨的回忆”,如:④ 。(2分)还有作者“理想的批判”,如: ⑤ 。(2分)(结合具体作品,写出相应的内容)
    留言6:阅读名著,能夯实我们的文化根基,丰富人生阅历,提升修养,浸润心灵。
    三写作(63分)
    19.(63分,含书写分3分)
    题目:冬天里最美妙的音符
    要求:
    ①以“冬天里最美妙的音符”为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记叙文,要有自己的经历、体验和感悟;②除诗歌、戏剧外,文体不限;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姓名、校名和人名;④书写正确、规范、力求美观。

    相关试卷

    江苏省徐州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语文试题+:

    这是一份江苏省徐州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语文试题+,文件包含江苏省徐州市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抽测七年级语文试题pdf、7语答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8页, 欢迎下载使用。

    江苏省徐州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语文试题+:

    这是一份江苏省徐州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语文试题+,文件包含江苏省徐州市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抽测八年级语文试题pdf、8语答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8页, 欢迎下载使用。

    江苏省徐州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语文试题:

    这是一份江苏省徐州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语文试题,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积累与运用,阅读,写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