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理工大学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北京理工大学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含答案,共3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废电池造成污染的问题日益受到关注,集中处理废电池的首要目的是
A.回收石墨电极
B.回收电池外壳的金属材料
C.防止电池中渗泄的电解液腐蚀其他物品
D.防止电池中汞、镉和铅等重金属离子对土壤和水源的污染
2.下列事实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
A.红棕色NO2加压后颜色先变深后变浅
B.实验室中常用排饱和食盐水的方法收集氯气
C.SO2催化氧化成SO3的反应,使用过量的空气以提高二氧化硫的利用率
D.压缩H2与I2(g)反应的平衡混合气体,颜色变深
3.反应在一密闭容器中进行,下列条件的改变对其反应速率几乎无影响的是
①增加C的量
②将容器体积缩小一倍
③保持体积不变,充入N2使体系压强增大
④保持压强不变,充入N2使体系体积增大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③④
4.在恒容密闭容器中反应该反应达平衡的标志是
①混合气颜色不随时间的变化
②数值上v(NO2生成)=2v(N2O4消耗)
③混合气体的密度不随时间的变化
④压强不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
⑤混合气的平均分子量不变
A.②⑤④B.①④⑤C.①③④D.①②③
5.生产钛的方法之一是将金红石()转化为,再进一步还原得到钛。转化为有直接氯化法和碳氯化法,相关能量示意图如下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将反应物固体粉碎可以加快直接氯化,碳氯化的反应速率
B.可推知
C.判断直接氯化反应能否自发进行需要综合考虑体系的焓变和熵变
D.对于碳氯化反应,温度升高,平衡时的产率变小
6.与在作用下发生反应的能量变化及反应历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该反应的
B.使反应的活化能减小
C.催化剂通过参与反应改变了反应历程
D.上述过程在作用下,提高了与的平衡转化率
7.H2和I2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反应:H2(g)+I2(g)2HI(g) ΔH=-akJ·ml-1,已知:a、b、c均大于零,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
B.断开2mlH—I键所需能量约为(c+b+a)kJ
C.断开1mlH—H键和1mlI—I键所需能量大于断开2mlH—I所需能量
D.向密闭容器中加入2mlH2和2mlI2,充分反应后放出的热量小于2akJ
8.下列示意图与化学用语表述内容不相符的是(水合离子用相应离子符号表示)
A.AB.BC.CD.D
9.化学小组研究金属的电化学腐蚀,实验如下: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实验I中正极的电极反应式:
B.实验Ⅱ中铁钉周边出现红色
C.实验Ⅱ中负极的电极反应式:
D.对比实验I、Ⅱ可知,生活中镀锌铁板比镀铜铁板在镀层破损后更耐腐蚀
10.升高温度时,某化学反应速率增大,主要原因是
A.分子运动速率加快,使反应物分子的碰撞机会增多
B.反应物分子的能量增加,活化分子百分数增大,有效碰撞次数增多
C.该化学反应的过程是吸热的
D.该化学反应的过程是放热的
11.高铁电池是一种新型可充电电池,与普通高能电池相比,该电池能长时间保持稳定的放电电压。高铁电池的总反应为: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放电时锌做负极
B.充电时氢氧化铁被氧化
C.充电时阳极附近溶液的碱性减弱
D.放电时每转移3mle-,有2 ml FeO被还原
12.元素铬(Cr)的几种化合物存在下列转化关系:
已知:。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A.反应①表明具有酸性氧化物的性质
B.反应②表现出还原性
C.反应①③的化合价均没有发生变化
D.反应③的颜色变化是由化学平衡移动引起的,则试剂可以是溶液
13.采用电化学方法使Fe2+与H2O2反应,可生成非常活泼的·OH(羟基自由基)中间体用于降解废水中的有机污染物,原理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X上发生的电极反应为:2H2O - 4e- =O2↑+ 4H+
B.可将X电极上产生的O2收集起来,输送到Y电极继续使用
C.根据装置推测,Y电极是阳极,·OH在该电极侧产生
D.起始时,在Y电极附近加入适量Fe2+或Fe3+,均能让装置正常工作
14.已知反应4CO+2NO2N2+4CO2在不同条件下的化学反应速率如下,其中表示反应速率最快的是
A.v(CO)=1.5ml·L-1·min-1B.v(NO2)=0.7ml·L-1·min-1
C.v(N2)=0.4ml·L-1·min-1D.v(CO2)=1.1ml·L-1·min-1
15.高温下,某反应达平衡后,平衡常数的表达式为。恒容条件下进行反应,升高温度后,H2浓度减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化学方程式为
B.该反应的焓变为正值
C.升高温度,逆反应速率减小
D.恒温恒容下,增大压强,H2浓度一定减小
16.400℃时,向容积为1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一定量的CO和H2,发生如下反应:。反应过程中测得的部分数据见下表: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反应在前10min内的平均速率为v(H2)=0.012 ml.L-1.min-1
B.400°C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数值为2.5×103
C.保持其他条件不变,升高温度,平衡时c(CH3OH)=,则反应的△H0
D.图a中反应达到平衡时,Y的转化率为37.5%
20.反应达平衡状态后,改变某一条件,下列图像与条件变化一致的是
A.AB.BC.CD.D
21.如图是温度和压强对反应影响的示意图。图中横坐标表示温度,纵坐标表示平衡混合气体中Z的体积分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上述可逆反应的正反应为放热反应
B.X、Y、Z均为气态
C.X和Y中只有一种为气态,Z为气态
D.温度升高时,Z的转化率变大
22.电解Na2SO4溶液制备NaOH和H2SO4的装置示意图如下。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I区溶液pH下降
B.Ⅲ区发生电极反应:
C.理论上,每生成1 ml NaOH,同时生成0.5mlH2SO4
D.离子交换膜a为阳离子交换膜
23.一定温度下,将1mlA(g)和1mlB(g)充入2L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A(g)+B(g)xC(g)+D(s)△H<0在t1时达到平衡。在t2、t3时刻分别改变反应的一个条件,测得容器中C(g)的浓度随时间变化如图所示。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x=1
B.t2时刻改变的条件是使用催化剂
C.t3时刻改变的条件是增大反应物的浓度或压缩容器体积
D.t1~t2、t2~t3平衡常数相等,且K=4
24.在容积不变的容器中充入CO和NO发生如下反应:。其他条件不变时,分别探究温度和催化剂的比表面积对上述反应的影响。实验测得c(CO)与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
已知:i.起始投料比n(CO):n(NO)均为2:3
ⅱ.比表面积:单位质量的物质具有的总面积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Ⅰ、Ⅱ反应温度相同,催化剂的比表面积不同
B.Ⅱ中NO的平衡转化率为75%
C.该反应正向是放热反应
D.0~t1min,Ⅲ中平均反应速率
二、填空题(52分)
25.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反应中,在高温下不能自发进行的是 (填字母)。
a.
b .
c.
d.
(2) △H”或“”“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70,北京理工大学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化学试卷,共2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北京理工大学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化学试题含答案,共3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本部分共4题,共56分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上海理工大学附属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实验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