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喀什地区第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含答案
展开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O:16 Na:23 Ca:40
一、选择题(本题共20个小题,每小题3分。在每小题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化学与社会、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明矾净水与自来水的杀菌清毒原理相同
B. 医学上常采用硫酸钡作为钡餐,因为硫酸钡难被盐酸溶解
C. 钢铁析氢腐蚀和吸氧腐蚀的速率一样快
D. 泡沫灭火剂利用了稀硫酸溶液与碳酸氢钠溶液混合发生化学反应产生CO2
【答案】B
【解析】
【详解】A.明矾净水是铝离子水解生成氢氧化铝胶体,氢氧化铝胶体吸附水中悬浮物形成沉淀,达到净水目的,但没有强氧化性,不能用于杀菌消毒;用于自来水杀菌消毒的氯气与水反应生成HClO,HClO具有强氧化性,能杀菌消毒,所以明矾净水与自来水的杀菌消毒原理不相同,故A错误;
B.硫酸钡不溶于水和盐酸,无毒,医学上常采用硫酸钡作为钡餐,故B正确;
C.自然界中钢铁的腐蚀以吸氧腐蚀为主,但影响速率的因素较多,故无法直接比较吸氧腐蚀速率和析氢腐蚀速率的大小,故B错误;
D.泡沫灭火剂的原料是硫酸铝溶液与碳酸氢钠溶液,不是稀硫酸溶液与碳酸氢钠溶液,硫酸铝溶液与碳酸氢钠发生双水解生成氢氧化铝和二氧化碳,用于灭火,故D错误;
故选:B。
2. 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中的ΔH能正确表示物质的燃烧热的是
A. 2CO(g)+O2(g)=2CO2(g) ΔH=−566.0 kJ/ml
B. C(石墨,s)+O2(g)=CO2(g) ΔH=−393.5 kJ/ml
C. H2(g)+O2(g)=H2O(g) ΔH=−241.8 kJ/ml
D. 2C8H18(l)+25O2(g)=16CO2(g)+18H2O(l) ΔH=−11 036 kJ/ml
【答案】B
【解析】
【分析】燃烧热的定义:1ml可燃物完全燃烧,且生成稳定氧化物时的反应热即为物质的燃烧热。
【详解】A.CO的系数不是1,该热化学方程式不能表示CO的燃烧热,故A不选;
B.C(石墨,s)+O2(g)=CO2(g) ΔH=−393.5 kJ/ml符合燃烧热的定义,△H能正确表示C(石墨,s)的燃烧热,故B选;
C.由热化学方程式可知,1ml氢气全燃烧生成气态水放出241.8的热量,气态水不是稳定氧化物,△H不能正确表示氢气的燃烧热,故C不选;
D.由热化学方程式可知,2ml辛烷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液态水放出11036的热量,辛烷的物质的量不是1ml,△H不能正确表示氢气的燃烧热,故D不选;
故选B。
3. 合成气(CO和H2)是目前化工常用的原料,下面是用甲烷制备合成气的两种方法:
①CH4(g)+H2O(g)CO(g)+3H2(g) ΔH1=+216 kJ·ml-1;
②2CH4(g)+O2(g)2CO(g)+4H2(g) ΔH2=−72 kJ·ml-1。
其中一个反应的反应过程与能量变化关系如图所示。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E1表示2CH4(g)+O2(g) =2CO(g)+4H2(g)的活化能
B. E2表示CH4(g)+H2O(g)CO(g)+3H2(g)的活化能
C. 该图示为反应①的反应过程与能量变化示意图,该反应为吸热反应
D. 一般情况下,加入催化剂,既能降低E1,也能降低E2,也能降低ΔH
【答案】C
【解析】
【分析】已知反应①是吸热反应,反应②是放热反应,而图象所表达的是吸热反应即反应①。
【详解】A.E1表示CH4(g)+H2O(g)CO(g)+3H2(g)的活化能,故A错误;
B.E2表示CO(g)+3H2(g)CH4(g)+H2O(g)的活化能,因此B错误;
C.该图所示为反应①的反应过程与能量变化示意图,该反应为吸热反应,故C正确;
D.加入催化剂,正逆反应的活化能都降低了,即E1、E2都降低,但二者的差值不变,ΔH不变,故D错误;
故选C。
4. 只改变一个影响因素,平衡常数K与化学平衡移动的关系叙述错误的是
A. 平衡移动,K值一定不变B. 平衡移动,K值可能变化
C. K值不变,平衡可能移动D. K值变化,平衡一定移动
【答案】A
【解析】
【分析】平衡常数K是温度的函数,只与温度有关,温度一定,平衡常数K值一定,温度发生变化,平衡常数K值也发生变化,影响化学平衡的因素主要有浓度、温度、压强等,以此解答。
【详解】A.若是改变浓度或压强使平衡发生移动,而温度不变,则K值不变,故A错误;
B.若在其他条件不变时,改变浓度或压强使平衡发生移动,K值不变,若通过改变温度使平衡发生移动,K值改变,故B正确;
C.K值只与温度有关,若在其他条件不变时,改变浓度或压强使平衡发生移动,K值不变,故C正确;
D.K值是温度的函数,K值变化,说明温度发生了改变,任何反应都有热效应,则平衡一定发生移动,故D正确;
故选A。
5. 在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m A(g)+n B(g)pC(g),达到平衡后,保持温度不变,将气体体积扩大到原来的2倍,当达到新平衡时,C的浓度为原来的0.7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m+n>pB. 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C. A的转化率提高D. C的体积分数减小
【答案】C
【解析】
【分析】反应达到平衡后,保持温度不变,将气体体积扩大到原来的2倍,C浓度变为原来的0.5倍,当达到新平衡时,C的浓度为原来的0.7倍,平衡正向移动,据此作答。
【详解】A.由分析可知,将气体体积扩大到原来2倍,平衡正向移动,故m+n<p,故A错误;
B.由分析可知,该平衡正向移动,故B错误;
C.由分析可知,该平衡正向移动,A的转化率提高,故C正确;
D.由分析可知,该平衡正向移动,C的体积分数增大,故D错误;
故选:C。
6. 将0.1ml·L-1的NH3·H2O溶液加水稀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的浓度增大B. OH-的物质的量减小
C. 的值增大D. 的值减小
【答案】C
【解析】
【详解】0.1ml·L-1的NH3·H2O溶液中存在电离平衡:NH3·H2O+OH-,
A.加水稀释促进电离,则溶液中n()增大,但溶液中铵根离子增大的量小于溶液体积增大的量,所以c()减小,故A错误;
B.加水稀释促进NH3•H2O电离,溶液中n(OH-)增大,故B错误;
C.加水稀释c(OH-)减小,电离常数Kb=是定值,则的值增大,故C正确;
D.电离常数Kb=只受温度影响,加水稀释的值不变,故D错误;
故选C。
7. 25℃时,相同pH值的两种一元弱酸HA与HB溶液分别加水稀释,溶液pH值随溶液体积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同浓度的HA与HB溶液中,c(A-) 小于c(B-)B. a点溶液的导电性大于b点溶液
C. a点的c(HA)大于b点的c(HB)D. HA的酸性强于HB
【答案】D
【解析】
【分析】pH相同的酸,稀释相同倍数时,酸性强的酸的pH的变化大,酸性较弱的酸的pH的变化小.据此得出酸性:HA>HB,以此解答。
【详解】A.酸性:HA>HB,同浓度的HA与HB溶液中,HA的电离程度大于HB,则c(A-) 大于c(B-),故A错误;
B.在这两种酸溶液中,c(H+)≈c(A-),c(H+)≈c(B-),而a点的c(H+)小于b点的c(H+),故a点的c(A-)小于b点的c(B-),即a点的离子浓度小于b点的离子浓度,故a点的导电能力小于b点,故B错误;
C.在稀释前两种酸的pH相同,而两种酸的酸性:HA>HB,故在稀释前两种酸溶液的浓度c(HA)<c(HB),故将溶液稀释相同倍数时,酸的浓度仍有:c(HA)<c(HB),故C错误;
D.pH相同的酸,稀释相同倍数时,酸性强的酸的pH的变化大,酸性较弱的酸的pH的变化小,故HA的酸性强于HB的酸性,故D正确;
故选D。
8. 100℃时,水的离子积为1×10-12 ml2·L-2,若该温度下某溶液中的H+浓度为1×10-7 ml·L-1,则该溶液是
A. 酸性B. 中性C. 碱性D. 无法判断
【答案】C
【解析】
【详解】100℃时,水的离子积为1×10-12 ml2·L-2,该温度下某溶液中的H+浓度为1×10-7 ml·L-1,则该溶液中OH—的浓度为1×10-5 ml·L-1,溶液中的氢离子浓度小于氢氧根离子的浓度,因此溶液显碱性;答案选C。
9. 已知水的电离方程式:H2OH+ + OH-。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 向水中加入少量硫酸氢钠溶液,c(H+)增大,KW增大
B. 降低温度,KW减小,pH不变
C 向水中加入氨水,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c(OH-)降低
D. 向水中加入少量NaClO固体,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c(H+)降低
【答案】D
【解析】
【详解】A.向水中加入少量硫酸氢钠,硫酸氢钠电离生成氢离子,氢离子浓度增大,但是温度不变,KW不变,A错误;
B.降低温度,水的电离程度减小,KW减小,氢离子浓度减小,pH增大,B错误;
C.向水中加入氨水,溶液呈碱性,氢氧根离子浓度增大,抑制水的电离,导致平衡逆向移动,C错误;
D.向水中加入少量NaClO固体,ClO-结合H+生成HClO,导致氢离子浓度减小,水的电离平衡正向移动,D正确;
故答案选D。
10. 在25 ℃时,FeS的Ksp=6.3×10-18,CuS的Ksp=1.3×10-36,ZnS的Ksp=1.3×10-24。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A. 25 ℃时,CuS的溶解度大于ZnS的溶解度
B. 25 ℃时,饱和CuS溶液中Cu2+的浓度为1.3×10-36ml·L-1
C. 向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FeCl2、ZnCl2的混合液中加入少量Na2S,只有FeS沉淀生成
D. 除去某溶液中的Cu2+,可以选用FeS作沉淀剂
【答案】D
【解析】
【详解】A.对于组成相似的难溶解电解质,Ksp越大,其溶解性越大,CuS的溶解小于ZnS,A错误;
B.饱和CuS溶液中,Cu2+的浓度是Ksp1/2=(1.3×10-36)1/2,B错误;
C.相同条件下,加入S2-离子,Ksp小的先沉淀,所以Zn2+先沉淀,C错误;
D.加入FeS,可以转化为Ksp小的CuS,D正确。
答案选D。
11. 用0.100 ml·L-1 AgNO3滴定50.0 mL 0.0500 ml·L-1 Cl-溶液的滴定曲线如图所示。下列有关描述错误的是
A. 根据曲线数据计算可知Ksp(AgCl)的数量级为10-10
B. 曲线上各点的溶液满足关系式c(Ag+)·c(Cl-)=Ksp(AgCl)
C. 相同实验条件下,若改为0.0400 ml·L-1 Cl-,反应终点c移到a
D. 相同实验条件下,若改为0.0500 ml·L-1 Br-,反应终点c向b方向移动
【答案】C
【解析】
【分析】本题应该从题目所给的图入手,寻找特定数据判断题目中的沉淀滴定的具体过程。注意:横坐标是加入的硝酸银溶液的体积,纵坐标是氯离子浓度的负对数。
【详解】A.选取横坐标为50mL的点,此时向50mL 0.05ml/L的Cl-溶液中,加入了50mL 0.1ml/L的AgNO3溶液,所以计算出此时溶液中过量的Ag+浓度为0.025ml/L(按照银离子和氯离子1:1沉淀,同时不要忘记溶液体积变为原来2倍),由图示得到此时Cl-约为1×10-8ml/L(实际稍小),所以KSP(AgCl)约为0.025×10-8=2.5×10-10,所以其数量级为10-10,选项A正确;
B.由于KSP(AgCl)极小,所以向溶液滴加硝酸银就会有沉淀析出,溶液一直是氯化银的饱和溶液,所以c(Ag+)·c(Cl-)=KSP(AgCl),选项B正确;
C.滴定的过程是用硝酸银滴定氯离子,所以滴定的终点应该由原溶液中氯离子的物质的量决定,将50mL 0.05ml/L的Cl-溶液改为50mL 0.04ml/L的Cl-溶液,此时溶液中的氯离子的物质的量是原来的0.8倍,所以滴定终点需要加入的硝酸银的量也是原来的0.8倍,因此应该由c点的25mL变为25×0.8=20mL,而a点对应的是15mL,选项C错误;
D.卤化银从氟化银到碘化银的溶解度应该逐渐减小,所以KSP(AgCl)应该大于KSP(AgBr),将50mL 0.05ml/L的Cl-溶液改为50mL 0.05ml/L的Br-溶液,这是将溶液中的氯离子换为等物质的量的溴离子,因为银离子和氯离子或溴离子都是1:1沉淀的,所以滴定终点的横坐标不变,但是因为溴化银更难溶,所以终点时,溴离子的浓度应该比终点时氯离子的浓度更小,所以有可能由a点变为b点。选项D正确;
故答案选C。
【点睛】本题虽然选择了一个学生不太熟悉的滴定过程——沉淀滴定,但是其内在原理实际和酸碱中和滴定是一样的。这种滴定的理论终点都应该是恰好反应的点,酸碱中和滴定是酸碱恰好中和,沉淀滴定就是恰好沉淀,这样就能判断溶液发生改变的时候,滴定终点如何变化了。
12. 298K 时,在 FeCl3酸性溶液中加少量锌粒后,Fe3+立即被还原成 Fe2+。 据此某学习小组设计如图所示的原电池装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正极反应为:Zn – 2e−=Zn2+B. 盐桥中 K+向左池移动
C. Pt 电极上有气泡出现D. 左烧杯中溶液的红色变深
【答案】B
【解析】
【分析】该装置为原电池,电池反应为Zn+2Fe3+═2Fe2++Zn2+,Pt电极为原电池的正极,电极反应为Fe3++e-=Fe2+,Zn电极为原电池的负极,电极反应为Zn -2e-=Zn2+。
【详解】A.由分析可知,Zn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为负极反应,Fe3+在正极得电子被还原为Fe2+,故A错误;
B.由分析可知,Pt电极为原电池的正极,Zn电极为原电池的负极,原电池中,电解质里的阳离子移向正极,盐桥中K+向左池移动,故B正确;
C.铂电极上Fe3+被还原为Fe2+,没有气体生成,故C错误;
D.Fe3+在正极得电子被还原为Fe2+,溶液红色变浅甚至褪去,故D错误;
故选B。
13. 通过传感器可以监测空气中甲醛的含量。一种燃料电池型甲醛气体传感器的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a为电池的正极,发生还原反应
B. b极的电极反应为HCHO+H2O-4e−=CO2+4H+
C. 传感器工作过程中,电解质溶液中H+向a极移动
D. 外电路中的电流方向为由b到a
【答案】D
【解析】
【分析】一种燃料电池型甲醛气体传感器中,电极a为正极,氧气得电子结合氢离子生成水,电极b为负极,甲醛失电子生成二氧化碳。
【详解】A.氧气得电子,a为正极,发生还原反应,故A正确;
B.b极是负极,发生失去电子的氧化反应,故电极反应为HCHO+H2O-4e-=CO2+4H+,故B正确;
C.原电池中阳离子向正极移动,则传感器工作过程中,电解质溶液中H+向a极移动,故C正确;
D.原电池中电流由正极经过导线流向负极,则外电路中的电流方向为由a到b,故D错误;
故选:D。
14. 高铁电池是一种新型可充电电池,与普通高能电池相比,该电池能长时间保持稳定的放电电压。高铁电池的总反应为3Zn+2K2FeO4+8H2O3Zn(OH)2+2Fe(OH)3+4KOH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 放电时负极反应为:Zn−2e−+2OH﹣Zn(OH)2
B. 充电时阳极反应:F e(OH)3-3e−+5OH− +4H2O
C. 放电时每转移3ml电子,正极有1ml K2FeO4被氧化
D. 该电池放电后,溶液的碱性增强
【答案】C
【解析】
【分析】根据电池的总反应可知,高铁电池放电时必定是锌在负极失去电子,电极反应式为Zn-2e-+2OH-=Zn(OH)2,高铁酸钠在正极得到电子,电极反应式为FeO+4H2O+3e-=Fe(OH)3+5OH-,根据电极反应式可判断电子转移的物质的量与反应物之间的关系,充电时,阳极上氢氧化铁转化成高铁酸钠,电极反应式为Fe(OH)3+5OH-=FeO+4H2O+3e-,阳极消耗OH-离子,碱性要减弱。
【详解】A.根据电池的总反应可知,高铁电池放电时必定是锌在负极失去电子,电极反应式为Zn-2e-+2OH-Zn(OH)2,故A正确;
B.充电时阳极发生Fe(OH)3失电子的氧化反应,即反应为:Fe(OH)3-3e-+5OH-+4H2O,故B正确;
C.放电时正极反应为+4H2O+3e-=Fe(OH)3+5OH-,每转移3ml电子,正极有1mlK2FeO4被还原,故C错误;
D.放电时正极反应为+4H2O+3e-=Fe(OH)3+5OH-,生成氢氧根离子,碱性要增强,故D正确;
故选C。
15. 下列金属防腐的措施中,属于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的是
A. 地下钢管连接锌板
B. 汽水底盘喷涂高分子膜
C. 铁件镀铜
D. 金属护拦表面涂漆
【答案】A
【解析】
【分析】金属防腐的措施中,使用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说明该装置构成原电池,被保护的金属作正极
【详解】A.地下钢管连接锌板,Zn、Fe形成原电池,Zn为负极被腐蚀,Fe作正极被保护,属于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故A正确;
B.汽车底盘喷涂高分子膜,阻止Fe与空气、水接触,从而防止金属被腐蚀,属于物理方法,故B错误;
C.铁件镀铜,阻止Fe与空气、水接触,从而防止金属被腐蚀,故C错误;
D.金属护拦表面涂漆,阻止Fe与空气、水接触,从而防止金属被腐蚀,属于物理方法,故D错误;
答案选A。
16. 下列图示实验设计或实验操作错误的是
A. 图Ⅰ探究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B. 图Ⅱ探究不同催化剂对H2O2分解速率的影响
C. 图Ⅲ除去碱式滴定管胶管中的气泡
D. 图Ⅳ用已知浓度的酸溶液滴定未知浓度的碱溶液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A.二氧化氮转化为四氧化二氮为可逆反应,图Ⅰ在不同温度下平衡发生移动,表现颜色不同,故能探究温度对平衡的影响,A正确,不符合题意;
B.图Ⅱ中过氧化氢的浓度不同,加入的催化剂不同,不能探究催化剂对速率的影响,应该使用同浓度的过氧化氢溶液,B错误,符合题意;
C.图Ⅲ除去碱式滴定管胶管中的气泡,应将尖嘴向上,轻轻挤玻璃球,C正确,不符合题意;
D.图Ⅳ为酸式滴定管,所以是用已知浓度的酸溶液滴定未知浓度的碱溶液,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7. 为了除去MgCl2酸性溶液中的Fe3+,可在加热搅拌的条件下加入一种试剂,过滤后,再向滤液中加入适量的盐酸,这种试剂是
A. NaOHB. Na2CO3C. NH3•H2OD. MgCO3
【答案】D
【解析】
【详解】A.加入NaOH,与氢离子反应,可起到调节溶液pH的作用,但同时引入新的杂质钠离子和生成氢氧化镁的沉淀, A错误;
B.加入Na2CO3,与氢离子反应,可起到调节溶液pH的作用,但引入新的杂质钠离子, B错误;
C.加入氨水混入氯化铵杂质,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C错误;
D.加入MgCO3,与氢离子反应,可起到调节溶液pH的作用,促进铁离子的水解生成氢氧化铁沉淀而除去,且不引入新的杂质, D正确;
故选D。
18. 室温下向10mL0.1 ml·L-1NaOH溶液中加入0.1 ml·L-1的一元酸HA溶液pH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点所示溶液中c(Na+) > c(A−)B. pH=7时,c(Na+)= c(A−)+ c(HA)
C. b点所示溶液中c(A−)< c(Na+)D. a、b两点所示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a < b
【答案】A
【解析】
【详解】A.a点时酸碱恰好中和,溶液pH=8.7,说明HA为弱酸,NaA溶液水解呈碱性,A-发生水解生成HA,则溶液中c(Na+) > c(A−),故A正确;
B.pH=7时,溶液呈中性:c(H+)=c(OH-),由电荷守恒c(Na+)+c(H+)=c(A-)+c(OH-)可知:c(Na+)=c(A-),则c(Na+)<c(A-)+c(HA),故B错误;
C.b点溶液中溶质为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aA、HA,混合溶液pH<7,溶液呈酸性,说明HA电离程度大于NaA水解程度,所以存在c(A-)>c(Na+),故C错误;
D.a点A-水解,促进水的电离,b点时HA过量,溶液呈酸性,HA电离出H+,抑制水的电离,a、b两点所示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a>b,故D错误;
故选A。
19. 已知pAg+=−lgc(Ag+),pX−=−lgc(X−)。某温度下,AgBr、AgCl在水中的沉淀溶解平衡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a和c两点的Kw相同
B Ksp(AgBr)=1.0×10−14
C. 向饱和AgCl溶液中加入NaCl固体,可使a点变到e点
D. AgCl(s)+Br−(aq) AgBr (s)+Cl−(aq)平衡常数K=
【答案】C
【解析】
【分析】由图可知,纵横坐标的乘积越大, Ksp(AgX)越小,则a、d点在AgCl的沉淀溶解平衡曲线上,b点在AgBr在沉淀溶解平衡曲线上,以此解答。
【详解】A. Kw只受温度的影响,a、c在相同的温度下,则 Kw相同,故A正确;
B.b点在AgBr在沉淀溶解平衡曲线上,Ksp(AgBr)= =1.0×10−14,故B正确;
C.向饱和AgCl溶液中加入NaCl固体,氯离子浓度增大,平衡逆向移动,银离子浓度减小,可使a点变到d点,故C错误;
D. AgCl(s)+Br−(aq) AgBr (s)+Cl−(aq)平衡常数 = ,故D正确;
故选C。
20. 在一定体积的密闭容器中给定物质A、B、C的量,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建立的化学平衡:aA(g)+bB(g)xC(g),符合下图所示的关系(C%表示平衡混合气中产物C的百分含量,T表示温度,P表示压强)。在图中Y轴是指
①反应物A的转化率,②平衡混合气中物质B的百分含量,
③平衡混合气的密度,④平衡混合气的平均摩尔质量
A. ①③B. ②③C. ③④D. ①④
【答案】D
【解析】
【分析】T1、P1和T1、P2的对比中,后者先达到平衡说明P2>P1,同理T1>T2,同温下,随压强的增大,C%的增大,说明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根据勒夏特列原理,a+b>x,相同压强下,随温度的升高C%降低,根据勒夏特列原理,正反应方向是放热反应。
【详解】①根据上述分析,随温度的升高,平衡向逆反应方向进行,A的转化率降低,线的走向正确,作等温线,根据上述分析,随压强的增加,平衡向正反应方向进行,符合图象,故正确;②根据上述分析,随温度升高,平衡向逆反应方向进行,B的百分含量增加,线的走向不符合图象,故错误;③ρ=m/v,因为是等容状态下,v始终不变,组分都是气体,则气体的质量不变,因此反应的始终ρ都不变,不符合图象的线走向,故错误;④M=m/n,组分都是气体,气体质量不变,随温度的升高平衡左移,气体总物质的量的增加,而M减小,因此线的走向正确,作等温线:随压强增加,平衡右移,物质的量减小,则M增大,符合图象,故正确。D符合题意。
答案选D。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40分)
21. 氮是地球上含量丰富的一种元素,氮及其化合物在工农业生产、生活中有着重要作用。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下图是1 ml NO2和1 ml CO反应生成CO2 和NO过程中的能量变化示意图,请写出NO2 和CO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2)在0.5 L的密闭容器中,一定量的氮气和氢气进行如下化学反应:N2(g)+3H2(g) 2NH3(g) ΔH<0,其化学平衡常数K与温度T的关系如下表:
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试比较K2、K1的大小,K2___________K1(填”>”“=“或”<”)。
②下列各项能作为判断该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依据是___________(填序号字母)。
a.容器内N2、H2、NH3的浓度之比为1:3:2 b.3v正(N2)=v逆(H2)
c.容器内密度保持不变 d.混合气体的压强保持不变
③400℃时,反应2NH3(g)N2(g)+3H2(g)的平衡常数K为___________。当测得NH3、N2、H2的浓度分别为3 ml • L−1、2 ml • L−1、1 ml • L−1时,则该反应的v逆(N2)___________v正(N2)(填”>” “=“或”<”)。
④要想提高氢气的转化率除了可以提高氮气的浓度,分离出氨气外还可以改变哪些条件____________。(答两条)
【答案】(1)NO2(g)+CO(g)CO2(g)+NO(g) H=E1-E2
(2) ①. < ②. bd ③. 2 ④. > ⑤. 增大压强或降低温度
【解析】
【小问1详解】
由图可知:NO2和CO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NO2(g)+CO(g)CO2(g)+NO(g) H=E1-E2。
【小问2详解】
①升高温度化学平衡向吸热反应方向移动。由于该反应的正反应是放热反应。所以升高温度化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平衡越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反应的平衡常数就越小。所以K2K1;
②a.平衡时各物质的浓度与起始加入的物质的多少有关。只要平衡时各种物质的浓度不变,反应就达到了平衡,容器内N2、H2、NH3的浓度之比为1:3:2 时,不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故a不选;
b.3v正(N2)=v逆(H2)时,说明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反应达到平衡,故b选;
c.该反应过程中气体总体积和总质量都不变,容器内混合气体密度保持不变,当容器内密度保持不变时,不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故c不选;
d.由于容器的容积不变,若反应达到平衡,各种物质的物质的量不变,容器内压强也保持不变,故d选;
故选bd;
③400℃时,2NH3(g)N2(g)+3H2(g)的化学平衡常数和反应N2(g)+3H2(g) 2NH3(g)的化学平衡常数互为倒数,即为2。由于,所以反应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即v逆(N2) >v正(N2);
④N2(g)+3H2(g) 2NH3(g) ΔH<0是气体体积减小的放热反应,要想提高氢气的转化率除了可以提高氮气的浓度,分离出氨气外还可以增大压强或降低温度。
22. 25C时对氨水进行如下操作,请填写下列空白。
(1)若向氨水中加入少量硫酸铵固体,则溶液中将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2)若向氨水中加入稀盐酸,使氨水恰好被中和,则此时溶液显___________(填“酸性”“碱性”或“中性”),用离子方程式表示其原因___________,此溶液中离子的浓度大小顺序为___________。
(3)现有浓度为0.1 ml • L−1的氨水中加入等体积0.1 ml • L−1的NH4Cl溶液,已知NH3·H2O的电离常数为1.79×10-5,此时混合溶液显___________(填“酸性”“碱性”或“中性”)此溶液中离子的浓度大小顺序为___________。电荷守恒关系为___________。
【答案】(1)增大 (2) ①. 酸性 ②. NH+H2OH++NH3•H2O ③. c(Cl-)>c(NH)>c(H+)>c(OH-)
(3) ① 碱性 ②. c(NH)>c(Cl-)>c(OH-)>c(H+) ③. c(NH)+c(H+)=c(Cl-)+c(OH-)
【解析】
小问1详解】
氨水中存在电离平衡:NH3⋅H2ONH+OH-,加入少量硫酸铵固体时c(NH)增大,溶液中=将增大,故答案为:增大。
【小问2详解】
若向氨水中加入稀盐酸,使氨水恰好被中和,得到氯化铵溶液,NH水解使溶液呈酸性,c(H+)>c(OH-),离子方程式为NH+H2OH++NH3•H2O,溶液中存在电荷守恒关系为c(NH)+c(H+)=c(Cl-)+c(OH-),则溶液中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c(Cl-)>c(NH)>c(H+)>c(OH-),故答案为:酸性;NH+H2OH++NH3•H2O;c(Cl-)>c(NH)>c(H+)>c(OH-)。
【小问3详解】
浓度为0.1ml•L-1的氨水中加入等体积0.1ml•L-1的NH4Cl溶液,Kh==≈5.69×10-10<Kb,则一水合氨的电离大于铵离子水解,溶液呈碱性,溶液中存在的电荷守恒关系为c(NH)+c(H+)=c(Cl-)+c(OH-),所以溶液中离子的浓度大小顺序为c(NH)>c(Cl-)>c(OH-)>c(H+),故答案为:碱性;c(NH4+)>c(Cl-)>c(OH-)>c(H+);c(NH)+c(H+)=c(Cl-)+c(OH-)。
23. 如图所示,某同学设计了一个燃料电池并探究氯碱工业原理和粗铜的精炼原理,其中乙装置中X为离子交换膜。请按要求回答相关问题:
(1)甲烷燃料电池负极反应式是___________。
(2)Fe电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
(3)X选择___________离子交换膜(填“阴”,“阳”)。
(4)丙模拟粗铜的精炼,那么粗铜放在___________(填“A”,“B”)极,反应结束后硫酸铜溶液的浓度___________(填“变大”,“变小”,“不变”)。
(5)若在标准状况下,有1.12 L氧气参加反应,则乙装置中铁极上生成的气体体积为___________L。
(6)写出图中电解饱和食盐水的总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
【答案】(1)CH4+10OH--8e-=CO+7H2O
(2)2H++2e-=H2↑
(3)阳 (4) ①. B ②. 变小
(5)2.24 (6)2NaCl+2H2O2NaOH+H2↑+Cl2↑
【解析】
【分析】甲装置为原电池,通氧气一极为正极,通甲烷一极为负极,B连接正极,作阳极,A为阴极,C为阳极,乙装置中Fe为阴极,其电极反应式为2H++2e-=H2↑,C为阳极,氯离子失电子生成氯气,装置丙中,粗铜的精炼,那么粗铜放在阳极,即为B极,阳极铜、锌、铁、镍失电子生成其离子,阴极溶液中的铜离子得电子生成铜。
【小问1详解】
甲中电解质为KOH溶液,碱性环境下甲烷燃料电池负极反应式为CH4+10OH--8e-=CO+7H2O,故答案为:CH4+10OH--8e-=CO+7H2O。
【小问2详解】
铁作阴极,其电极反应式为2H++2e-=H2↑,故答案为:2H++2e-=H2↑。
【小问3详解】
钠离子通过X进入阴极室,则X为阳离子交换膜,故答案为:阳。
【小问4详解】
丙模拟粗铜的精炼,那么粗铜放在阳极,即为B极,阳极铜、锌、铁、镍失电子生成其离子,阴极溶液中的铜离子得电子生成铜,则反应结束后硫酸铜溶液的浓度减小,故答案为:B;变小。
【小问5详解】
若在标准状况下,有1.12L氧气参加反应,其物质的量为0.05ml,转移电子数为0.2ml,乙装置铁电极上生成氢气的物质的量为0.1ml,其体积为2.24L,故答案为:2.24。
【小问6详解】T/℃
200
300
400
K
K1
K2
0.5
新疆喀什地区第六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新疆喀什地区第六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含答案,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答题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0,00 mL 溶液, 下列实验不能达到目的的是,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新疆喀什地区英吉沙县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新疆喀什地区英吉沙县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含答案,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的作答,非选择题的作答,0g,4g,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新疆喀什地区第六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新疆喀什地区第六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含答案,共1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