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辽宁省沈阳市第120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五次质量监测化学试题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辽宁省沈阳市第120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五次质量监测化学试题含答案,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满分:100分时间:75分钟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一、选择题(本题共15题,每题3分,共45分。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化学与生产生活、科技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将煤气化后再燃烧,可以减少碳排放
B.从海水中提取液溴和镁的生产过程都涉及氧化还原反应
C.石油分馏出来的各馏分是多种烃的混合物
D.碳纳米材料是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主要包括富勒烯、碳纳米管等
2.下列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
A.的电子式:
B.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C.基态锗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式:
D.用轨道表示式表示石墨烯中C原子的杂化:
3.用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常温常压下,和的混合气体含有的原子数为
B.将固体溶于一定浓度氨水中,溶液呈中性,溶液中数目为
C.向溶液中通入适量,当有被氧化时,共转移电子的数目为
D.中含有键的数目为
4.下列类比推理结论中正确的是( )。
A.通入溶液中无沉淀生成;推出通入溶液中无沉淀生成
B.可以改写为;推出可以改写为
C.的沸点高于;推出沸点高于
D.S与Fe反应生成;推测S与Cu反应生成
5.是一种新型的电解质锂盐,具有较高的电化学稳定性和电导率,被广泛用于目前的锂电池中。的结构如图所示,其中元素M、X、Y、Z位于同一短周期,X原子核外的s轨道与p轨道上的电子数之比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X、Y两元素组成的分子一定为极性分子
B.X、Y、Z的简单气态氢化物分子之间均能形成氢键
C.该化合物形成的晶体熔点比晶体高
D.该化合物中有极性键、非极性键、配位键和离子键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图1 图2 图3图4
A.图1装置可用于盐酸滴定氨水
B.图2装置可用于制备干燥氨气
C.图3装置可用于配制氢氧化钠溶液
D.图4装置电子由Cu电极通过导线流向Zn电极
7.下列有关物质制备的反应正确的是( )。
A.工业制备粗硅:
B.工业制备纯碱:
C.工业制备硝酸:
D.实验室制备氢氧化铝:
8.下列实验能得出相关结论的是( )。
A.AB.BC.CD.D
9.以为负极材料的新型可充电钠离子电池的工作原理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放电时,正极反应式为
B.放电时,通过离子交换膜从左室移向右室
C.充电时,a端接电源正极
D.充电时,每生成消耗
10.在起始温度均为T℃.容积均为的密闭容器A(恒温)、B(绝热)中均加入和,发生反应 。已知:、分别是正、逆反应速率常数,,,A、B容器中的转化率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曲线M、N的平衡常数大小为:
B.与浓度比为且保持不变,不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C.T℃时,
D.用CO的浓度变化表示曲线N在内的平均速率为
11.铬和钒具有广泛用途。铬钒渣中铬和钒以低价态含氧酸盐形式存在,主要杂质为铁、铝、硅等的氧化物,从铬钒渣中分离提取铬和钒的一种流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已知:①“煅烧”时铬、铝和硅的氧化物均转化为可溶性钠盐;
②。
A.“煅烧”后的含铬化合物是
B.“滤渣”中只含有
C.“沉钒”时固体可增大的浓度,有利于沉淀的生成
D.“还原”工序中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12.近期,我国研究人员报道了温和条件下实现固氮的一类三元催化剂,图为其电催化固氮的机理示意图。关于该电催化过程叙述错误的是( )。
A.反应在酸性条件下进行 B.反应过程涉及了的电化学氧化
C.反应机理的每一步均有键形成 D.每当产生,共转移
13.我国科学家研发出一种新型的锌碘单液流电池,其原理如图所示。设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放电时,B电极反应式:
B.放电时,电解质储罐中离子总浓度增大
C.充电时,A极增重时,C区增加的离子数为
D.M为阳离子交换膜,N为阴离子交换膜
14.实验室制取HF的原理为:(浓),氢氟酸可用来刻蚀玻璃,发生反应:。的立方晶胞如图所示,其晶胞参数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氢化物的稳定性:
B.、、三者的中心原子价层电子对数相等
C.晶体中与之间的最近距离为
D.晶体中和的配位数之比是
15.25℃时,用的盐酸分别滴定的氨水和碱溶液(碱性:大于),溶液的与或的关系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或
A.曲线Ⅰ对应的是滴定的曲线 B.a点对应的溶液
C.b、e点溶液中加入盐酸的体积均为 D.f点溶液满足: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5分。)
16.(13分)蛇纹石矿的主要成分为、、、、、等,现有一种利用该矿石制备高纯度工艺流程如图:
已知:,氢硫酸的两步电离常数分别为,。
(1)滤渣1的主要成分有S、、,根据滤渣成分,分析使用浓硫酸酸浸而不用盐酸的理由是__________。
(2)“氧化”时作氧化剂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鼓入空气,除可作氧化剂外,还有__________的作用。
(3)滤渣2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__。
(4)沉镍时,当镍离子恰好沉淀完全(离子浓度小于,可认为沉淀完全),要保证此时不会从溶液逸出,应控制溶液中浓度不高于__________(已知饱和浓度约为)。
(5)晶体具有型结构(如图),实验测得的晶胞参数为,则与距离最近的有__________个,该晶体密度为__________(阿伏加德罗常数用表示)。
17.(13分)硼氢化钠是一种潜在储氢剂,在有机合成中也被称为“万能还原剂”。实验室制备、提纯、分析纯度的步骤如下,请结合信息回答问题。
Ⅰ.的制备
先打开,向装置中鼓入,然后升温到110℃左右,打开搅拌器快速搅拌,将融化的Na快速分散到石蜡油中,然后升温到200℃,关闭,打开通入,充分反应后制得。然后升温到240℃,持续搅拌下通入,打开,向三颈瓶中滴入硼酸三甲酯[分子式为,沸点为68℃],充分反应后,降温后离心分离得到和的固体混合物。
(1)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___。
(2)写出与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
(3)将Na分散到石蜡油中的目的是__________。
Ⅱ.的提纯
(4)可采用索氏提取法提纯,其装置如图所示。实验时将和的固体混合物放入滤纸套筒1中,烧瓶中异丙胺(熔点:℃,沸点:33℃)受热蒸发,蒸汽沿导管2上升至球形冷凝管,冷凝后滴入滤纸套筒1中,再经导管3返回烧瓶,从而实现连续萃取。当萃取完全后,在__________(填“圆底烧瓶”或“索氏提取器”)中。
(5)分离异丙胺和并回收溶剂的方法是__________。
Ⅲ.的纯度分析[已知]
步骤1:取产品(杂质不参与反应),将产品溶于X溶液后配成溶液,取置于碘量瓶中,加入溶液充分反应。(反应为)
步骤2:向步骤1所得溶液中加入过量的KI溶液,用稀硫酸溶液调节pH,使过量转化为,冷却后暗处放置数分钟。(反应为)
步骤3:向步骤2所得溶液中加和缓冲溶液调pH约为5.0,加入几滴淀粉指示剂,用标准溶液滴定至终点,消耗标准溶液的体积为。(反应为)
(6)X溶液为__________(写化学式)。
(7)产品中的纯度为__________%。
18.(15分)有效去除大气中的是环境保护的重要课题。合理应用,在生产和生活中具有重要意义。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一种在下利用废气催化氧化苯制备苯酚的新方法为:
。
已知:6C(s,石墨)
12C(s,石墨)
则 __________。
(2)废弃中的NO是合成亚硝酰氯的常用试剂。
已知: 。在t℃、条件下,向一恒压密闭容器中按物质的量之比为通入NO和的混合气体,体系中气体的含量与时间变化关系如图所示。
①反应达到平衡,试求内的平均反应速率__________,该反应的__________(为以分压表示的平衡常数,分压=总压×物质的量分数,用含字母的式子表示)。
②若起始条件相同,在恒容容器中发生上述反应,则达到平衡时的含量最符合图中__________点(填“a”“b”“c”或“d”)。
(3)用焦炭还原法可除去废气中的,发生反应: 。
①一定温度下,向恒容密闭容器中分别加入足量活性炭和一定量的,一段时间达到平衡后,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填字母标号)。
A.高温条件下有利于该反应自发进行
B.增加活性炭的质量,平衡正向移动
C.再向容器中充入一定量的,的百分含量减小
D.混合气体颜色保持不变,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②一定温度下,向容积不等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分别加入足量活性炭和,经过相同时间,测得各容器中的转化率与容器容积的关系如下图所示。请解释容器体积在范围内,转化率随体积增大而增大的原因__________。
(4)某同学利用下图装置,既解决了CO和NO引起的环境污染问题,又实现了在铁制品上镀铜。a电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在实现铁制品上镀铜时,铜电极是__________(填“c”或“d”)电极。
19.(14分)某化学兴趣小组探究溶液与的反应历程。
Ⅰ.药品制备。
(1)实验室制备的装置如图,仪器a中的试剂是__________。
(2)实验室配制溶液的方法是__________。
Ⅱ.探究溶液与的反应
(3)兴趣小组预测,能使溶液由黄色变为浅绿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
向溶液中通入至饱和后,用橡皮塞封闭试管,观察到溶液由黄色迅速变为血红色,静置后变回黄色,静置后,变为浅绿色。
(4)探究血红色物质生成的原因
查阅资料:血红色物质可能与饱和溶液中的主要微粒:、、、、有关。
①取少量上述血红色溶液,立即滴加几滴溶液A,溶液又褪为黄色。据此推测:红色物质的产生与无关。物质A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
②向溶液中滴加溶液,溶液变为血红色,滴加几滴溶液A,褪成黄色。据此推测:红色物质的产生与和无关,主要与或有关。
③利用分光光度仪测定红色物质的浓度(吸光度越高,浓度越大),实验数据如下:
结论:溶液变血红色的主要原因是和__________发生配合反应。
(5)由以上探究结果说明该条件下,与溶液反应的活化能:配合反应__________(填“大于”“小于”“等于”)氧化还原反应。
(6)兴趣小组在某次实验中,通入后未封闭试管,发现血红色更快变回黄色。其可能原因是__________(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第五次质量监测化学答案
1.A 2.C 3.B 4.D 5.D 6.A 7.C 8.A 9.B 10.C
11.C 12.B 13.D 14.C 15.C
16.(13分)(除标注外,每空2分)
(1)浓硫酸能将硫元素氧化为硫单质除去,盐酸不能
(2)
使得溶液与充分混合,氧化更彻底
(3)、
(4)
(5)12(1分)
17.(13分)(除标注外,每空2分)
(1)球形干燥管(1分)
(2)
(3)增大Na与的接触面积,加快反应速率
(4)圆底烧瓶
(5)蒸馏
(6)
(7)76
18.(15分)(除标注外,每空2分)
(1)
(2)①②d
(3)①AD
②容积范围内,反应达到平衡,增大容器体积,压强减小,平衡正向移动,转化率增大。
(4) c(1分)
19.(14分)(每空2分)
(1)70%的硫酸
(2)将固体溶于浓盐酸,再加水稀释
(3)
(4)①或②
(5)小于
(6)
实验操作
实验结论
A
向溶液中滴加酚酞溶液,溶液变为浅红色
B
常温下将铝片投入浓硝酸中,无明显现象
铝与浓硝酸不反应
C
向溶液中加入2滴溶液,溶液显红色,再滴加2滴溶液,红色加深
和的反应是可逆反应
D
室温下,用pH计测定浓度均为的溶液和溶液的pH,溶液pH大
比的酸性弱
性质
固体,可溶于异丙胺或水,常温下与水缓慢反应,与酸剧烈反应,强碱环境下能稳定存在
固体,强还原性,与水剧烈反应产生
固体,难溶于异丙胺,常温下与水剧烈反应
吸光度
0.5
4.0
0.0
0.412
0.5
3.6
0.4
0.359
0.5
3.2
0.8
0.331
0.5
2.8
1.2
0.297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辽宁省沈阳市部分高中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教学质量监测(一)化学试题+,共8页。
这是一份辽宁省沈阳市部分高中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教学质量监测(一)化学试题,共8页。
这是一份辽宁省沈阳市第120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三次质量监测化学试题(含答案),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