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部分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第四次月考化学试题含答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5266628/0-1705898373543/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贵州省部分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第四次月考化学试题含答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5266628/0-1705898373586/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贵州省部分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第四次月考化学试题含答案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5266628/0-1705898373596/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贵州省部分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第四次月考化学试题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贵州省部分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第四次月考化学试题含答案,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本卷命题范围,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下列除杂,开发6G技术离不开高纯度硅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密封线内项目填写清楚。
3.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4.本卷命题范围:物质及其变化、元素化合物、化学实验、化学计量。
5.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一、选择题(本题共14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42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我国始终坚持可持续发展,秉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下列关于环境问题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地球生物圈存在碳循环,故大气中的含量不会改变
B.燃烧含硫物质并直接将尾气排入大气会导致酸雨的形成
C.臭氧层是地球生物的保护伞,空气中臭氧含量越高越好
D.全球气候变暖只是偶然因素,与人类的生产活动无关
2.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基本工具,下列有关化学用语的表述正确的是( )。
A.的电子式:
B.分子的空间构型为直线形
C.基态C原子的轨道表示式:
D.中子数为10的氟原子符号:
3.下列做法合理且对应过程涉及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
A.工业上电解熔融状态制备Mg
B.用试剂洗涤试管壁上附着的S
C.利用单质Al与溶液制备
D.用稀硝酸除去试管壁上附着的Ag
4.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固体含阳离子数目为
B.气体含中子数目为
C.标准状况下,含极性键数目为
D.和反应后气体分子总数小于
5.下列操作能达到目的是( )。
A.制备氯气B.吸收二氧化氮
C,提纯乙烯D.引发红色喷泉
6.1962年,化学家NeilBartlett用与Xe首次合成了Xe的第一种化合物——-六氟合铂酸氙,实验证明是一种含有P的离子化合物,常温下很稳定,遇水强烈水解生成、HF、Xe、。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在合成的反应中Xe作氧化剂
B.水解过程中被还原的元素为Pt和Xe
C.通常情况下,Xe具有较强的还原性
D.完全水解,转移电子
7.下列除杂(括号内物质为杂质)的试剂和操作方法不能达到目的的是( )。
8.下列实验方案、现象和结论均正确的是( )。
9.开发6G技术离不开高纯度硅。工业冶炼高纯度硅的流程如图所示。
已知:中硅元素为价。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反应(1)(2)(3)均为置换反应
B.气体1、2、3分别为、、
C.标准状况下体积为的完全反应时转移电子
D.反应(1)投入石英砂、焦炭质量比越大,的转化率越高
10.下列指定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用食醋除去热水瓶中的水垢:
B.漂白粉溶液中通入少量:
C.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工业废气中的:
D.用惰性电极电解硫酸铜溶液:
11.如图是硫酸试剂瓶标签上的部分内容。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该硫酸试剂为纯净物
B.该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C.若不小心将该硫酸溅到皮肤上,应立即用溶液冲洗
D.配制稀硫酸需取该硫酸
12.下列关于钠及其化合物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氯化钠可以用于工业制取氯气和烧碱 B.钠离子具有较强的还原性
C.碳酸钠的热稳定性比碳酸氢钠强 D.钠钾合金可以用于核反应堆的导热剂
13.某溶液中可能含有、、、、、和。取该溶液,加入过量溶液,加热,得到气体,同时产生红褐色沉淀;过滤、洗涤、灼烧,得到固体;向上述滤液中加足量溶液,得到不溶于盐酸的沉淀。由此可知原溶液中( )。
A.至少存在3种离子 B.一定存在,且
C.、一定存在,不能确定 D.、一定不存在,可能存在
14.以炼铁厂锌灰(主要成分为,含少量的、、)为原料制备的工艺流程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已知:浸取工序中、分别转化为和。
A.“浸取”采用较高温度更有利于提高浸取率
B.“滤渣①”经稀盐酸溶浸、过滤可获得
C.“除杂”的主要目的是将铁元素从溶液中分离
D.“煅烧”时加入焦炭可提高的产率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8分)
15.(14分)某化学兴趣小组在实验室配制硫酸溶液。回答下列问题:
(1)在配制溶液时不需要用到的下图仪器是__________(填字母),配制上述溶液还缺少的玻璃仪器是__________(填仪器名称)。
(2)配制时,一般可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①量取 ②计算 ③稀释 ④摇匀 ⑤转移 ⑥洗涤 ⑦定容 ⑧冷却
本实验中正确的操作顺序为__________→④(填序号,用箭头连接)。
(3)在配制过程中,以下操作会导致所配溶液浓度偏高的是__________(填字母)。
A.量取浓硫酸时,仰视刻度线B.转移前,容量瓶中含有少量蒸馏水
C.转移时,有少量液体溅出D.未等溶液恢复至室温就转移到容量瓶中
(4)若定容时,加蒸馏水超过刻度线,接下来应采取的措施为__________。
(5)用配制好的的硫酸溶液测定溶液中的物质的量浓度。取该溶液,逐滴滴加的硫酸溶液,当加入硫酸的体积为时恰好完全沉淀,则该溶液中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__。
16.(15分)以软锰矿(主要含有及少量Fe、Al、Si、Ca、Mg等的氧化物)为原料制备的工艺流程如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浸取”时转化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
(2)“除Fe、Al、Si”时,需将氧化为,最适宜的氧化剂为__________(填标号)。
a.b.c.
(3)“除Ca、Mg”时,所得溶液中__________[,]。
(4)“沉锰”时不宜在较高温度下进行的原因是__________。
(5)“焙烧”时,由生成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
(6)“加热氧化”时,发生反应生成,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提高“水浸”速率可以采取的措施为__________(写两条);“系列操作”包括__________,过滤、洗涤、干燥。
17.(14分)某小组为了探究硫酸的性质,设计如下实验:
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①没有明显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__;改变一个条件,为使实验①中的反应持续发生,改变条件是__________,
(2)为了引发实验②中的反应,宜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实验后,观察产物水溶液的颜色,其操作方法是__________。
(3)实验④产生的气体是__________(填化学式),比较实验③和④可知,从氧化还原角度分析,的作用是__________;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
(4)向实验④所得溶液中加入过量溶液得到沉淀M,用元素分析仪分析,M为铜的氧化物,提纯干燥后的M在惰性气体氛围下加热,完全分解为。M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M能与稀硫酸酸化的KI溶液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碘化亚铜),在滤液中加入淀粉溶液,溶液变蓝色。写出M和稀硫酸酸化的KI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
18.(15分)二氧化氯是目前国际上公认的第四代高效、无毒的广谱消毒剂,用如图所示装置(夹持装置已省略)制备、吸收、释放,并探究其性质。(已知,实验室可用稳定剂吸收,生成,使用时加酸只释放出一种气体)。
已知:①沸点为9.9℃,可溶于水,浓度较高时易发生爆炸;
②饱和溶液低于38℃时析出,高于38℃时析出,高于60℃时分解为和。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___;仪器b的作用是__________。
(2)按图组装好仪器后,首先应该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_,实验过程中需持续通入一定量的氮气,其目的是将装置A产生的气体赶入吸收装置被充分吸收,还有__________。
(3)打开仪器a的活塞,装置A中发生反应,生成、、等,写出装置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关闭仪器a的活塞,在装置C中被稳定剂完全吸收,此时观察到装置D中溶液的颜色不变,其中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
(4)向装置C中滴加稀盐酸,反应剧烈,若将稀盐酸换成等pH的硫酸,开始反应缓慢.稍后一段时间产生气体速率迅速加快,产生气体速率迅速加快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
(5)装置F的目的是制备,装置F中加入溶液的目的有两个,其一为用作反应物,其二为_________,从装置F广口瓶内的溶液中获得晶体的操作步骤是蒸发浓缩、__________、洗涤、干燥。
(6)城市饮用水处理新技术用替代,如果以单位质量的氧化剂所得到的电子数来表示消毒效率,那么消毒杀菌剂消毒效率:__________。
顶兴学校高三年级秋季学期第四次月考·化学
参考答案、提示及评分细则
1.B
人类消耗化石燃料的增加和森林的乱砍滥伐,使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加,导致大气中含量升高,A项错误;
燃烧含硫物质可以产生大量二氧化硫,导致酸雨的形成,B项正确;
空气中臭氧含量超标,会刺激眼睛,使视觉敏感度和视力降低,还会导致上呼吸道疾病等,对人体健康不利,C项错误;
气候变暖是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加引起的温室效应,与人类生产活动有关,不是偶然因素,D项错误。
2.A
是离子化合物,电子式为,A项正确;
中心原子价层电子对数为4,空间构型为“V”形,B项错误;
画轨道表示式时,不能省略空轨道。如C的轨道表示式应为,C项错误;
中子数为10的氟原子质量数为19,所以元素符号为,D项错误。
3.D
的熔点高,工业上采用电解熔融的制备Mg,A项错误;
用试剂洗涤试管壁上附着的S是溶解过程,属于物理变化,B项错误;
单质Al与溶液反应生成,C项错误;
稀硝酸与Ag发生反应生成、NO和,发生氧化还原反应,D项正确。
4.B
,,A项错误;
D为,故气体含中子,B项正确;
,含极性键(碳氢键和碳氯键)为,C项错误;
和反应得到气体分子包括、和HI,分子总数不变,D项错误。
5.B
浓盐酸与二氧化锰反应需要加热,A项错误;
氢氧化钠溶液可以吸收,B项正确;
乙烯能与溴水反应,C项错误;
氯化氢不能使酚酞溶液变红色,D项错误。
6.B
在合成的反应中Xe的化合价升高,因此Xe作还原剂,A项错误;
水解过程中Pt和Xe的化合价均降低,因此,被还原的元素为Pt和Xe,B项正确;
通常情况下,Xe化学性质稳定,C项错误;
由反应方程式:知,水解转移电子,D项错误。
7.B
二氧化碳与饱和碳酸氢钠溶液不反应,氯化氢和饱和碳酸氢钠溶液反应产生二氧化碳,A项不符合题意;
通过灼热的铜网不能把一氧化碳中的氧气除去,因为在加热条件下,一氧化碳能和氧气反应,会把原物质除掉同时可能产生安全事故,B项符合题意;
热稳定性:,可以加热混合物,除去,C项不符合题意;
加入氢氧化钠溶液,铝反应铁不反应,然后过滤可分离开,D项不符合题意。
8.B
有机物样品中加入过量溶液后,再加入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加热后产生砖红色沉淀,该有机物不一定是醛,可能是甲酸酯,A项错误;
得到的气体为,若木条复燃,说明具有助燃性,B项正确;
没有已知和溶液的浓度,无法根据pH大小判断水解程度大小,C项错误;
不能使变红后的石蕊试液褪色,D项错误。
9.A
反应(1)是二氧化硅和碳生成硅和一氧化碳,反应(2)是硅与氯化氢生成三氯硅烷和氢气,反应(3)是三氯硅烷和氢气生成硅、氯化氢,它们均为置换反应,A项正确;
反应(1)生成CO,B项错误;
依题意,,完全反应时转移电子,C项错误;
,,投入石英砂、焦炭的质量之比越小,转化率越高,D项错误。
10.C
为弱电解质,不能拆分,A项错误;
具有强氧化性,具有还原性,与溶液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该离子方程式不符合化学反应事实,B项错误;原子守恒,电荷守恒,C项正确;电荷不守恒,D项错误。
11.D
纯净物的定义是只由一种物质组成,该硫酸试剂不纯,故不是纯净物,A项错误;
由,,B项错误;
若不小心将该硫酸溅到皮肤上,应立即用大量水冲洗,再涂上3%~5%的溶液,C项错误;
c(浓溶液)·V(浓溶液)=c(稀溶液)·V(稀溶液)代入数据,(浓溶液)得v(浓溶液),D项正确。
12.B
氯化钠可以用于工业制取氯气和烧碱,是氯碱工业的原料之一,A项制取;
钠原子最外层一个电子,易失去,所以钠原子具有较强的还原性,而钠离子只能得电子,具有弱氧化性,B项错误;
碳酸钠的热稳定性比碳酸氢钠强,C项正确;
钠钾合金的熔点低、导热性好,可以用于核反应堆的导热剂,D项正确。
13.B
加入过量溶液,加热,得到气体,可知一定存在,其物质的量为;
红褐色沉淀是,固体为,可知一定有,物质的量为;
与不能共存,则一定没有;
不溶于盐酸的沉淀,为硫酸钡沉淀,则溶液中含有,物质的量为;
由上述分析可知,溶液中一定含有、、,
溶液中、所带正电荷为,
所带负电荷为,
据电荷守恒,知溶液中必然大量存在另一种阴离子,A项错误;
由电荷守恒可知,一定存在,且,B项正确;
由上述分析可知,、、、一定存在,C项错误;
综上所述,原溶液中一定含、、和,可能含、,一定不含,D项错误。
14.B
温度太高会导致氨水挥发及分解,不利于、的生成,A项错误;
“滤渣①”的主要成分为、,溶于稀盐酸,经稀盐酸溶浸后,过滤可获得,B项正确;
加入锌粉后发生反应,可将铜元素从溶液中分离,C项错误;
煅烧生成、、,若加入焦炭,生成的能与C反应,的产率下降,D项错误。
15.(1)B;容量瓶(未写扣1分,各2分)
(2)②→①→③→⑧→⑤→⑥→⑦(3分)
(3)AD(2分)
(4)重新配制(2分)
(5)(3分)
16.(1)(2分)
(2)a(2分)
(3)100(2分)
(4)防止在较高温度下分解(2分)
(5)(2分)
(6)(2分);将固体粉碎、搅拌(或其他合理答案)(1分);蒸发浓缩、冷却结晶(2分)
17.(1)铁片表面生成一层致密保护膜;加热、将铁片粉碎等(各1分)
(2)加热(1分);将混合物倒入盛有水的烧杯中(2分)
(3)(1分);增强了的氧化性(2分);(2分)
(4);(各2分)
解析:(1)铁片与浓硫酸发生钝化,铁粉、加热条件下不能发生钝化。
(2)铜和浓硫酸反应需要加热,混合物中含浓硫酸,不能观察到蓝色硫酸铜溶液,将混合物倒入水中,观察蓝色溶液。
(3)加入稀硫酸,增强了双氧水的氧化性,使铜溶解。双氧水过量,在铜离子催化下,双氧水分解生成氧气。
(4)设M的化学式为,分解生成(黑色),根据质量计算,,。
淀粉溶液变蓝色,说明生成了,即反应物为、KI、,生成物为、、。
18.(1)恒压滴液漏斗;防止倒吸(各1分)
(2)检查装置的气密性;稀释,防止浓度过高发生爆炸(各1分)
(3);装置B除去了、混合气体中的(各2分)
(4)反应生成的对反应起催化作用(2分)
(5)防止遇酸放出(1分);在38~60℃之间趁热过滤(2分)
(6)(2分)
选项
物质
除杂试剂
操作方法
A
饱和碳酸氢钠溶液
洗气
B
铜网
加热
C
—
加热
D
氢氧化钠溶液
过滤、洗涤、干燥
选项
实验方案
现象
结论
A
向有机物样品中滴加稍过量溶液后,再加入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加热
产生砖红色沉淀
该有机物一定为醛类物质
B
常温下,向浓硝酸中加入铜片,将产生的气体收集,并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
木条复燃
具有助燃性
C
常温下,分别测定和溶液的pH
两者都大于7,且溶液的pH更大
的水解程度强于
D
向紫色石蕊试液中通入足量气体
溶液先变红后褪色
能与水生成酸性物质,且具有漂白性
硫酸 化学纯(CP)
品名:硫酸
化学式:
相对分子质量:98
密度:
质量分数:98%
序号
操作
现象
①
常温下,在铁片中加入过量的浓硫酸
没有明显现象
②
常温下,在铜片上加入过量的浓硫酸
没有明显现象
③
在铜和过量30%的混合液中加入溶液
没有明显现象
④
在铜和过量30%的混合液中加入稀硫酸
溶液变蓝色,并产生气泡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贵州省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化学试题含答案,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海南省海口市重点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第四次月考化学试题(含答案),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贵州省遵义市桐梓县荣兴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四次月考化学试题,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本试卷分第Ⅰ卷两部分,测试范围,钠元素有多种化合物,设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c2c32c447602804dcbaa70980ee6b1a1.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