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上海市普陀区九年级上学期物理12月月考试题及答案
展开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上海市普陀区九年级上学期物理12月月考试题及答案,共14页。
A. 220伏B. 5伏C. 24伏D. 1.5伏
【答案】B
【解析】
【详解】生活中手机充电器的输出电压约为5V。
故选B。
2. 菜刀的刀刃磨得锋利是为了
A. 减小压强B. 增大压强C. 减小压力D. 增大压力
【答案】B
【解析】
【详解】菜刀刀刃磨得锋利,是在压力一定时,减小受力面积来增大压强的,所以B正确,ACD错误.
3. 将在淡水中静止的液体密度计放到盐水中静止时,关于密度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浸入体积变大B. 浸入体积变小
C. 受到的浮力变大D. 排开液体的重力变小
【答案】B
【解析】
【详解】密度计的质量一定,实验过程中,密度计始终漂浮,在液体中受力平衡,受到的浮力总是等于重力,由知道,被测液体的密度越大,排开液体的体积越小,浸入液体部分也越小,所以,将在淡水中静止的液体密度计放到盐水中静止时,浸入体积变小,排开液体的重力不变,故只有B正确。
故选B。
4. 通过实验研究得出“导体中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电压关系”的科学家是( )
A. 法拉第B. 伏特C. 安培D. 欧姆
【答案】D
【解析】
【详解】A.法拉第进一步揭示了电与磁之间的关系,故A不符合题意;
B.伏特发明了伏特电池,故B不符合题意;
C.安培发现了安培定则,故C不符合题意;
D.欧姆发现了欧姆定律,即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电压成正比,与导体的电阻成反比,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5. 甲和乙是由同种材料制成的导体,当L甲>L乙,则关于甲和乙的横截面积S及电阻R的大小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若S甲>S乙,则R甲一定大于R乙B. 若S甲
【答案】D
【解析】
【详解】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属性,导体的电阻大小与导体的材料、长度和横截面积有关,同种材料长度一样时,横截面积越大电阻越小;同种材料横截面积一样时,长度越长,电阻越大。因为L甲>L乙,所以若S甲>S乙,则R甲不一定大于R乙,若S甲
6. 如图所示,底面积不同的圆柱形容器分别盛有甲、乙两种液体,液体对各自容器底部的压力相等。现分别从两容器中抽出液体,且剩余液体的液面到容器底部的距离均为h,则剩余液体对各自容器底部的压强p、压力F的关系是( )
A. p甲
F乙B. p甲=p乙;F甲 p乙;F甲>F乙 根据
【答案】C
【解析】
【详解】原来液体对各自容器底部的压力相等
F甲=F乙
液体的压力大小等于重力的大小,液体的质量相等
m甲 =m乙
由图知
V甲>V乙
所以甲与乙的密度大小关系为
ρ甲<ρ乙
现剩余液体的液面到容器底部的距离均为h,即
h甲=h乙
又因为
ρ甲<ρ乙
根据p =ρgh可知: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
p甲
h甲>h乙,m甲=m乙
可得若
h甲=h乙
时
m甲
F甲< F乙
故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
故选C。
二、填空题(共22分)请将结果填入答题纸的相应位置。
7. 家庭电路中,电视机和其它插座之间是____的,电视机遥控器电源通常将二节干电池_____使用(选填“串联”或“并联”);电视机正常工作时的电流约为____安。
【答案】 (1). 并联 (2). 串联 (3). 0.45
【解析】
【详解】[1]电视机与其它插座互不影响可以单独使用,故电视机和其它插座之间是并联的。
[2]电池只有串联时提供的电压才是各电池电压之和,所以电池要串联使用。
[3]液晶电视机的功率约为100W,所以电视机正常工作时的电流约为
8. 冰的密度为0.9×103千克/米3,表示每立方米______为0.9×103千克,当水凝固成冰,其质量将______,体积将______(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答案】 (1). 冰的质量 (2). 不变 (3). 变大
【解析】
【详解】[1]冰的密度是,其物理意义是1m3的冰的质量是0.9×103kg。
[2]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性质和物态无关,当水凝固成冰时质量不变。
[3]水凝固成冰质量不变,密度变小,根据公式,水凝固成冰时体积变大。
9. 意大利科学家_____首先通过实验测定了大气压强的数值,著名的_____实验向人们显示大气压强的存在并且是很大的; 实验表明大气压强的大小随_____、温度和湿度的变化而变化.
【答案】 (1). 托里拆利 (2). 马德堡半球 (3). 海拔高度
【解析】
意大利科学家托里拆利实验第一次测出了大气压值.
著名的马德堡半球实验证明了大气压的存在.
大气压不是固定不变的,是随着海拔的高度的增高而减小.
10. 某用电器铭牌上标有“3.8V 0.2A”字样,接在电路中正常工作时,用电器两端的电压为___V,通电10秒,通过该用电器的电荷量为_____库,若将该用电器两端电压降为3.5 V,则该用电器的电阻为____欧。
【答案】 (1). 3.8 (2). 2 (3). 19
【解析】
【详解】[1]用电器在电路中正常工作时,两端电压等于额定电压,为3.8V。
[2]在电路中正常工作时,通电10秒,通过该用电器的电荷量
[3]由可得该用电器的电阻
导体的电阻一半情况下只与导体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有关,所以将该用电器两端电压降为3.5V,则该用电器的电阻为19Ω。
11. 浸没在水中的物体,受到水对它向上、向下的压力分别为18牛、6牛,其受到浮力的大小为____牛。增大物体在水中的深度,水对物体向上的压力将_____,物体受到向上和向下的压力差将____(后两空均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答案】 (1). 12 (2). 变大 (3). 不变
【解析】
【详解】[1] 物体受到的浮力
F浮=F向上−F向下=18N−6N=12N
[2]根据p=ρgh可知,增大物体在水中的深度,液体压强增大,由p=可得F=pS,所以水对物体向上的压力变大。
[3]当物体所处的深度增加时,V排不变,由F浮=,可得物体受到的浮力不变。
12. 在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开关S断开到闭合,电压表V1示数将___;若此时将变阻器R1滑片向右移动,则电流表A的示数将____,电压表V1示数变化量与电流表A示数变化量的比值_____(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答案】 (1). 变小 (2). 变小 (3). 不变
【解析】
【详解】[1]开关S断开时,电压表测电源电压,S闭合时,电压表测滑动变阻器电压,所以闭合开关后电压表示数变小。
[2]此时为串联电路,变阻器R1滑片向右移动时,滑动变阻器R1接入阻值变大,通过电路电流变小,即电流表A的示数变小。
[3]根据串联分压以及电源电压不变,滑动变阻器R1两端电压的变化量在数值上等于定值电阻R2两端电压的变化量,由可知
故滑动变阻器滑片向右移动的过程中,电压表V1示数变化量与电流表A示数变化量的比值不变。
13. 小明在学习了相关电学知识后,做了一个小实验。他连接了如图(a)所示的电路,将A、B两个金属夹接触时,闭合开关S灯泡正常发光。接着他将C、D两个完全相同的石墨棒放置在装有纯净水的烧杯中,如图(b)所示,并把A、B两个金属夹分别夹在石墨棒上端,闭合开关S发现小灯泡不发光。当在装有适量纯净水的烧杯中放入少量盐并轻轻搅拌后灯泡发出微弱的光,请你分析:
①没有放盐时,灯泡不发光说明:________;
②写出增加灯泡亮度的方法并说明理由:_______。
【答案】 (1). 纯净水不是导体,盐水是导体 (2). 往纯净水中加入更多的盐,因为盐水的深度越大,导电性越好
【解析】
【详解】[1]石墨棒放进装有纯净水的烧杯中,接通如图(a)的电路时,灯泡不发光,是因为纯净水不能导电,在纯净水中加入少量盐并搅拌后,灯泡发光,是因为盐水可以导电。所以,这个现象说明纯净水不是导体,盐水是导体。
[2]往纯净水中添加少量盐后,灯泡即可发出微弱的光,那么增加盐水的浓度,盐水的导电性会增加,灯泡的亮度增加,所以要使灯泡的亮度增加,可往纯净水中加入更多的盐。
三、作图题(共6分)请将图直接画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作图必须使用2B铅笔。
14. 如图所示,重为6牛的小球漂浮在液面上,请在图中用力的图示法画出小球受到的浮力F浮。
【答案】
【解析】
【详解】因为重力和浮力是一对平衡力,由题可知,重力是6N,所以浮力大小是6N,方向与重力方向相反,竖直向上,且作用在同一直线上。设定标度为3N,小球受到的浮力的图示如下图所示:
15. 如图所示的电路中,有两根导线尚未连接,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补上,要求当滑片P向右移动时灯L变亮且电路连接正确.
【答案】
【解析】
按题目要求,灯泡与滑动变阻器串联,将灯泡左侧与滑动变阻器右下接线柱相连,电压表与滑动变阻器并联,连接方法如图:
四、综合题(共30分)请根据要求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作答。
16. 某物体的体积为6×10-3米3,当把物体放入水中静止时有三分之一的体积露出水面。
求∶(1)该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F浮。
(2)该物体密度ρ物。
【答案】(1)40N;(2)
【解析】
【详解】(1)物体浸入液体的体积为
物体所受的浮力为
(2)因为物体露出水面,所以物体漂浮在水面上,所以物体的重力为
物体的质量为
物体的密度为
答:(1)该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为40N。
(2)该物体的密度为。
17. 光敏电阻对光照强度十分敏感,它在强光照射下的电阻称为亮电阻,在黑暗环境下的电阻称为暗电阻,两种阻值差异可达1000倍以上。某兴趣小组为了研究光照强度对光敏电阻阻值的影响,他们把一光敏电阻R1与定值电阻R2(R2=1千欧)串联后接在6伏的电源上,电路如图(a)所示。闭合电键,当该光敏电阻处于不同环境下,电压表指针分别位于如图(b)、(c)所示的位置。请根据上述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①根据图(a)、(b)、(c)所示信息及相关条件,可得出初步结论∶光照强,光敏电阻的阻值越______(选填“大”或“小”),依据是______。
②关于对光敏电阻的讨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
A.亮电阻与暗电阻的差异越大,光敏电阻的性能越好
B.如果暗电阻接近于零,说明该光敏电阻已损坏
C.将光敏电阻与灯串联后接入照明电路可实现白天熄灭、夜间发光
【答案】 (1). 小 (2). 答案见解析 (3). AB
【解析】
【详解】①[1][2]图(b)、(c)中,光敏电阻R1与定值电阻(=1千欧)串联,电压表测光敏电阻R1的电压,分别是处在强光照射和黑暗环境下,电压表选用大量程,分度值为0.5V,电压表示数分别为3V和6V。
根据分压原理,串联电路中,一个电阻不变,另一个电阻越小,电阻两端电压越小,故光照强度越强,光敏电阻的阻值越小。
②[2] A.由题意,亮电阻与暗电阻的差异越大,光敏电阻的性能越好,故A正确;
B.由第一问知,光照强度越强,光敏电阻的阻值越小,光照强度越弱,光敏电阻的阻值越大,如果暗电阻接近于零,说明该光敏电阻已损坏,故B正确;
C.将光敏电阻与灯串联后接入照明电路中,白天光敏电阻较小,根据分压原理,光敏电阻的电压较小,灯的电压较高,故白天灯发光,夜间光敏电阻较大,灯的电压较小,灯较暗或不发光,故C错误。
故选AB。
18. 小李和小敏在完成了“探究串联电路的电流规律”实验后,想继续“探究串联电路的电压规律”,他们在原有电路中添加多个电压表,按照如图所示的电路进行了多次实验,分别测量R1两端电压U1、R2两端电压U2,以及R1和R2两端总电压U,并将实验数据记录在下表中。
表1(小李)
表2(小敏)
(1)分析比较每次实验中U1、U2和U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得的初步结论是∶________。
(2)为实现多次测量的目的,他们提出了如下两个方法。
方法一∶更换其中一个定值电阻;方法二∶改变串联电池节数。
小李采用的是_____;小敏采用的是_____(均选填“方法一”或“方法二”)
(3)两位同学分析比较表1、表2中第二列、第三列与第四列的数据发现∶两个串联导体两端的电压有时相等、有时不相等。你认为此现象产生的原因是___________。
【答案】 (1). 在串联电路中电路两端的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两端电压之和 (2). 方法二 (3). 方法一 (4). 电阻R1和R2的阻值可能相等也可能不相等
【解析】
【详解】(1)[1]由表格可得,即在串联电路中电路两端的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两端电压之和。
(2)[2]根据小李所得的数据,每次实验总电压都发生改变,即电源电压改变了,说明小李采用了方法二。
[3]根据小敏所得的数据,每次实验中总电压都不变,说明电源电压不变,即小敏是通过改变电阻规格实现多次实验,故小敏选择的是方法一。
(3)[4]因为R1和R2串联所以电流相等,根据公式,若R1和R2阻值相等则电压相等,若R1和R2不相等则电压不相等。
19. 如图所示,盛有水的轻质薄壁圆柱形容器甲和实心均匀圆柱体乙都放在水平地面上,它们的底面积分别为2×10-2米2和1×10-2米2。现将两个完全相同的物块分别放入容器甲中和叠在圆柱体乙的上方,放置前后容器甲、圆柱体乙对水平地面压强大小p甲、p乙如下表所示。
(1)求容器甲中原来水的深度h水;
(2)求圆柱体乙的质量m乙;
(3)请根据相关信息判断物块放入甲容器时,水是否溢出,并说明理由。
【答案】(1)0.2m;(2)1kg;(3)
【解析】
【详解】(1)因轻质薄壁圆柱形容器甲中水对地面的压力和水的重力相等,所以,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等于容器对地面的压强,由表格数据可知,原来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
p甲=1960Pa
由p=ρgh可得,容器甲中原来水的深度
(2)由表格数据可知,原来乙对水平地面压强
p乙=980Pa
因水平面上物体的压力和自身的重力相等,所以由
可得,圆柱体乙的质量
(3)由表格数据可知,物体叠在圆柱体乙的上方后,乙对水平面的压强
p乙′=1560Pa
则物体的重力
若物块放入甲容器后水不溢出,则轻质薄壁圆柱形容器甲对水平地面压强的增加量
因
所以假设是正确的,即物块放入甲容器时水没有溢出。
答:(1)求容器甲中原来水的深度是0.2m;
(2)求圆柱体乙的质量是1kg;
(3)物块放入甲容器时,水不会溢出。
20. 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为18伏保持不变,电阻R1阻值为10欧,滑动变阻器R2上标有“50欧1安”字样,电压表接“0~15V”量程。
(1)闭合开关S,将滑片P移到某一位置,电流表示数为0.5安,求此时电压表V的示数。
(2)若用电阻R3替换R1,在不改变电表量程,并确保电路所有元件均安全使用的情况下,要求∶在移动变阻器滑片的过程中,电路中的最大电流恰好是最小电流的3倍。求满足要求的R3的阻值。
【答案】(1) 13V;(2) 9Ω或25Ω
【解析】
【详解】由电路图知道,定值电阻R1 和滑动变阻器R2 串联,电压表测R2 两端的电压。
(1) 当电路中的电流I=0.5A时,由知道,R1 两端的电压
U1 =IR1 =0.5A×10Ω=5V
由于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各分电压之和,所以,电压表的示数(R2 两端的电压)
U2 =U-U1 =18V-5V=13V
(2)用电阻R3 来替换R1后,由滑动变阻器的铭牌知道,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为1A,则电路中的最大电流可能为1A、可能为(即变阻器接入阻值为0时),电路的最小电流可能电路的最小电流可能为
(即变阻器接入阻值最大为50Ω时)
(即电压表满偏时,R3 的电压最小,电流最小)
电路中的最大电流恰好是最小电流的3倍,则有以下几种情况:
①电路中的最大电流为1A,最小电流为,则有
解得:R3 =4Ω,则电压表的最大示数
故此种情况不可能。
②电路中的最大电流为1A,最小电流时,则有
解得R3 =9Ω,则电压表的最大示数
此种情况可能;
③电路中的最大电流,最小电流为,则有
解得R3 =25Ω,电路中的最大电流和最小电流分别
则电压表的最大示数
此种情况可能;
④电路中最大电流为,最小电流时,则
此种情况不可能。
综上可知,R3 的阻值为9Ω或25Ω。
答:(1)电路中电压表的示数为13V;
(2) R3的阻值为9Ω或25Ω。
实验序号
电流I(安)
电压U1(伏)
电压U2(伏)
电压U(伏)
1
0.10
1.0
0.5
1.5
2
0.20
2.0
1.0
3.0
3
0.30
3.0
1.5
4.5
实验序号
电流I(安)
电压U1(伏)
电压U2(伏)
电压U(伏)
4
0.20
4.0
2.0
6.0
5
0.30
3.0
3.0
6.0
6
0.15
4.5
1.5
6.0
对水平地面的压强
放置之前
放置之后
p甲(帕)
1960
2150
p乙(帕)
980
1560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上海市浦东新区九年级上学期物理9月月考试题及答案,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作图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上海市松江区九年级上学期物理12月月考试题及答案,共16页。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上海市松江区九年级上学期物理10月月考试题及答案,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作图题,计算题,实验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