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天津市滨海新区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末试题及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天津市滨海新区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末试题及答案,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O 16 Na 23 Mg 24 Al 27 Cl 35.5 S 32 Fe 56 Cu 64 Zn 65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
1. 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 食物腐败B. 石蜡熔化
C. 海水晒盐D. 干冰升华
【答案】A
【解析】
【详解】A、食物腐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选项A符合题意;
B、石蜡熔化,只是状态的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选项B不符合题意;
C、海水晒盐,水由液体变成气体,食盐析出,状态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选项C不符合题意;
D、干冰升华,固体二氧化碳变化气体,状态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选项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2. 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A. 空气B. 不锈钢
C. 硝酸钾D. 澄清石灰水
【答案】C
【解析】
【详解】A、空气中含有氮气、氧气等多种物质,属于混合物,A不符合题意;
B、不锈钢中含有铁、碳等多种物质,属于混合物,B不符合题意;
C、硝酸钾中含有一种物质,属于纯净物,C符合题意;
D、澄清石灰水中含有氢氧化钙和水,属于混合物,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3. 下列物质与水混合能形成无色溶液的是( )
A. 碘粒B. 蔗糖C. 硫酸铜D. 食用油
【答案】B
【解析】
【详解】A.碘粒难溶于水,不能形成溶液,故错误;
B.蔗糖溶于水能形成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是溶液,且溶液无色,故正确;
C.硫酸铜能溶于水形成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是溶液,但溶液呈蓝色,故错误;
D.食用油难溶于水,不能形成溶液,故错误。故选B。
4. 在盛有水的烧杯中分别加入下列物质,在形成溶液的过程中温度明显降低的是( )
A. 硝酸铵B. 氯化钠C. 浓硫酸D. 氢氧化钠
【答案】A
【解析】
【详解】A、硝酸铵溶于水时吸收热量,溶液温度降低,符合题意;
B、氯化钠溶于水溶液温度基本不变,不符合题意;
C、浓硫酸溶于水放出大量的热,溶液温度升高,不符合题意;
D、氢氧化钠溶于水放出大量的热,溶液温度升高,不符合题意。故选A。
【点睛】反应吸热,温度降低,反应放热,温度升高。硝酸铵溶于水时吸收热量,溶液温度降低,氯化钠、浓硫酸、氢氧化钠等溶于水放出大量的热,溶液温度升高。
5. 如图所示的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A. 加热液体B. 滴加液体
C. 倾倒液体D. 取用固体粉末
【答案】D
【解析】
【详解】A、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试管里的液体,且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图中液体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故A不正确;
B、使用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的操作,注意胶头滴管不能伸入到试管内或接触试管内壁,应垂直悬空在试管口上方滴加液体,防止污染胶头滴管,故B不正确;
C、向试管中倾倒液体药品时,瓶塞要倒放,标签要对准手心,瓶口紧挨;图中瓶口没有紧挨、瓶塞没有倒放、标签没有向着手心,故C不正确;
D、取用粉末状药品,试管横放,用药匙或纸槽把药品送到试管底部,故D正确。故选D。
6. 将X、Y、Z三种金属分别放入稀盐酸中,X、Y溶解并有气泡产生,Z不反应;取X放入Y(NO3)2的溶液中,过一会儿,X表面没有任何变化。则X、Y、Z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A. X Y ZB. Y Z XC. Y X ZD. X Z Y
【答案】C
【解析】
【详解】将X、Y、Z三种金属分别放入稀盐酸中,X、Y溶解并有气泡产生,Z不反应;说明X、Y能与稀盐酸反应,Z与稀盐酸不反应,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X、Y排在氢前,Z排在氢后,取X放入Y(NO3)2的溶液中,过一会儿,X表面没有任何变化,说明Y比X活泼,故X、Y、Z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YXZ。故选C。
7. 下列有关燃烧和灭火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家用电器着火可以用水浇灭B. 可以通过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来灭火
C. 任何燃料完全燃烧时,一定会生成二氧化碳D. 空气中混有可燃性气体,遇明火时可能发生爆炸
【答案】D
【解析】
【详解】A. 自然界中的水中溶解很多可溶性物质,能导电,家用电器着火如果用水浇灭,易引发短路、触电、爆炸等事故,选项错误;
B. 着火点是物质固有的性质,是不能改变的,不可以通过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来灭火,选项错误;
C. 不是任何燃料完全燃烧时,一定会生成二氧化碳,如氢气燃烧生成水,磷燃烧生成 五氧化二磷,选项错误;
D. 空气中混有可燃性气体,遇明火时可能瞬间发生剧烈燃烧而爆炸,选项正确。故选D。
8. 下列清洗方法中,利用乳化原理是
A. 用自来水洗手B. 用汽油清洗油污
C. 用洗涤剂清洗餐具上的油渍D. 用盐酸清除瓶壁上的白膜
【答案】C
【解析】
【详解】A、用自来水洗手不是利用乳化原理。故选项错误;
B、用汽油清洗油污是溶解现象,不是利用乳化原理。故选项错误;
C、用洗涤剂清洗餐具上的油污是利用了洗涤剂对油污的乳化作用。故选项正确;
D、用盐酸清除瓶壁上的白膜是发生化学变化,不是利用乳化原理。故选项错误;
故选:C。
9. 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饱和溶液一定比不饱和溶液所含的溶质多
B. 不饱和溶液都可以通过降低温度的方法变成饱和溶液
C. 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增大
D. 将一定质量某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析出晶体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一定减小
【答案】D
【解析】
【详解】A、溶质质量=溶液质量×溶质质量分数,同温度下某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可能比不饱和溶液所含的溶质多,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B、绝大多数物质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的方法:增加溶质、蒸发溶剂、改变温度(有的物质是升高温度,例如氢氧化钙,有的物质是降低温度,例如硝酸钾),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C、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不一定增大,例如不饱和溶液通过降温刚好变成饱和溶液时,溶质质量和溶液质量都不变,因此溶质质量分数不变,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D、饱和溶液降温析出晶体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一定减小,该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D。
10. 现将20gA和足量B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生成16gC和11gD,则参加反应的A和B的质量比是
A. 20:11B. 20:7C. 5:4D. 16:11
【答案】B
【解析】
【详解】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物的质量总和等于生成物的质量总和,参加反应的B物质的质量为,则参加反应的A和B的质量比是,故选B。
二、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1~2个符合题意。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多选不给分;有2个选项符合题意的只选一个且符合题意的得1分;若选2个有一个不符合题意则不给分)
1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人喝下汽水后会“打嗝”,说明气体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
B. 金属锌与稀硫酸反应属于置换反应,说明金属和酸都能发生置换反应
C. 紫色的石蕊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后变红色,说明二氧化碳能使石蕊变红色
D. 黄铜片和铜片相互刻画后,铜片上明显出现划痕,说明黄铜片硬度大于铜片
【答案】AD
【解析】
【详解】A、人喝下汽水后会“打嗝”,说明气体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正确;
B、金属锌与稀硫酸反应属于置换反应,说明活泼金属和酸能发生置换反应,但不是所有金属和所有酸都能发生置换,错误;
C、紫色的石蕊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后变红色,说明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的酸性物质能使石蕊变红色,错误;
D、黄铜片和铜片相互刻画后,铜片上明显出现划痕,说明黄铜片硬度大于铜片,正确;
故选AD。
1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均一、稳定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B. 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都是单质
C. 铁制品表面的铁锈能阻碍里层的铁继续锈蚀
D. 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前后,其质量和化学性质都不发生变化
【答案】D
【解析】
【详解】A、均一、稳定的液体不一定是溶液,如水是均一、稳定的液体,但水不是溶液,选项A错误;
B、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都是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如氧气和臭氧组成的混合物,选项B错误;
C、铁制品表面的铁锈疏松多孔,不能阻碍里层的铁继续与氧气、水等反应,会继续锈蚀,选项C错误;
D、催化剂只是改变了化学反应速率,在化学反应前后,其质量和化学性质都不发生变化,选项D正确。
故选D。
13. 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下列推理得出的相关结论正确的是
A. 由于金属锌比铁活泼,所以它们与酸反应时锌产生氢气速率一定大
B. 由于金刚石和石墨中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所以它们的物理性质差别较大
C. 因为二氧化碳能使燃着木条熄灭,所以能使燃着木条熄灭的气体一定是二氧化碳
D. 因为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组成元素相同,所以它们的性质完全相同
【答案】B
【解析】
【详解】A、金属与酸反应的速率受金属活动性、金属与酸的接触面积及酸溶液的浓度等多种因素影响,虽然金属锌比铁活泼,但它们与酸反应时,锌产生氢气的速率不一定大,选项错误;
B、分子的结构能够影响物质的性质,由于金刚石和石墨中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所以它们的物理性质差别较大,选项正确;
C、虽然二氧化碳能使燃着木条熄灭,但能够使燃着木条熄灭的气体不只有二氧化碳,如氮气也能使燃着木条熄灭,所以能使燃着木条熄灭的气体不一定是二氧化碳,选项错误;
D、分子的结构能够影响物质的性质,虽然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组成元素相同,但它们的分子结构不同,所以它们的性质不完全相同,选项错误,故选B。
14. 下列实验操作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 AB. BC. CD. D
【答案】BC
【解析】
【分析】
物质鉴别一定要有区分现象。物质除杂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①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②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金属活动性强弱判断利用置换反应的原理特点可进行分析。可溶性物质提纯常见分离方法降温结晶和蒸发结晶。根据这些知识点,逐项进行解答。
【详解】A、CO2会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CO无明显现象。正确;
B、根据置换反应的原理,铜粉与FeSO4溶液、 CuSO4溶液都不发生反应,无法进行除杂。错误;
C、Cu、Ag两种金属与FeSO4溶液都不反应,只能说明Fe的活动性强,无法对Cu、Ag活动性进行判断。错误;
D、提纯含有少量NaCl的KNO3,利用两者溶解度受温度影响的特点,采用降温结晶得到KNO3晶体。正确;
故选BC。
【点睛】物质的鉴别、除杂、提纯是考查学生能力的典型题型,同时也是实验教学难点。在具体解题时要对其原理透彻理解,再根据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结合实验目的进行分析判断。
15.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相等质量的镁和铝分别与足量的稀盐酸反应,则产生氢气的质量比为3∶4
B. 要使CO2和CO中含有相等质量的氧元素,则CO2和CO质量比是1∶2
C. 某化合物1.6g与氧气恰好完全反应,生成4.4g二氧化碳和3.6g水,该化合物中只含有碳、氢两种元素
D. 将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氯化钠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增大一倍,可以加10g氯化钠或者蒸发掉50g的水
【答案】AC
【解析】
【详解】A、相等质量的镁和铝分别与足量的稀盐酸反应,设1g镁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氢气的质量为x,则:
x=g
设1g铝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氢气的质量为y,
则:
y=g
相等质量的镁和铝分别与足量的稀盐酸反应,则产生氢气的质量比为3∶4,正确;
B、要使CO2和CO中含有相等质量的氧元素,则CO2和2CO含有相等质量的氧元素,此时质量比为44:28×2=11:14,错误;
C、二氧化碳中碳元素的质量为,水中氢元素质量为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某化合物中碳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之和为1.2g+0.4g=1.6g,故该化合物中只含有碳、氢两种元素,正确;
D、将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氯化钠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增大一倍,设加入氯化钠的质量为x,, x=12.5g,可以加12.5g氯化钠,错误;
故选AC。
第II卷
三、填空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20分)
16. 化学知识与我们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请从下列物质中选择相应序号填空。
①氦气 ②干冰 ③氮气 ④金刚石 ⑤明矾 ⑥活性炭
(1)可用于人工降雨的是__________;
(2)能吸附色素和异味的是________;
(3)质地坚硬可制玻璃刀、钻头的是________;
(4)可充入霓虹灯且通电时会发出有色光的是_________;
(5)溶于水生成胶状物吸附水中杂质使之沉降的是________;
(6)空气中含量最高,能充入食品包装中用于防腐的是________。
【答案】 ①. ② ②. ⑥ ③. ④ ④. ① ⑤. ⑤ ⑥. ③
【解析】
【详解】(1)干冰升华吸热,可使水蒸气凝结成水,可用于人工降雨,故填②;
(2)活性炭具有吸附性,能吸附色素和异味,故填⑥;
(3)质地坚硬可制玻璃刀、钻头的是金刚石,金刚石是自然界存在最硬的物质,故填④;
(4)可充入霓虹灯且通电时会发出有色光的是氦气,稀有气体通电可发出不同颜色的光,故填①;
(5)明矾溶于水后,电离出铝离子与水反应生成胶状物吸附水中杂质使之沉降,故填:⑤;
(6)空气中含量最高,能充入食品包装中用于防腐的是氮气,氮气占空气体积分数的78%,化学性质稳定,故填③。
17. 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的重要思维方式。
(1)构成氢气的粒子是________(填“氢分子”或“氢原子”)。
(2)根据下列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回答问题。
① 图中粒子共表示________种元素(填数字)。
② 图中粒子中,与A的化学性质最相似的是_________(填“B”、“C”或“D”)。
(3)根据图示信息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填序号)。
A硫属于金属元素
B硫原子中的质子数为16
C硫的相对原子质量为32.06g
(4)下图为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
根据图示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答案】 ①. 氢分子 ②. 三或3 ③. C ④. B ⑤.
【解析】
【详解】(1)氢气是由氢分子构成的,则构成氢气的粒子是氢分子。
(2)① 元素是质子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的总称,A是硫元素,B是钠元素,C是氧元素,D是钠元素,则图中粒子共表示3种元素。
② 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元素化学性质相似,则图中粒子中,与A的化学性质最相似的是C。
(3)A、硫是石字旁,不属于金属元素,故A不正确;
B、在原子中,质子数=原子序数,由图示信息可知,质子数为16,则硫原子中的质子数为16,故B正确;
C、相对原子质量的单位为“1”,通常省略不写,则硫的相对原子质量为32.06,故D不正确。故选B。
(4)由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可知,反应为氧化汞加热生成汞和氧气,则反应的的化学方程式为。
18. 水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资源。
(1)硬水给人们生活和生产带来很多麻烦,生活中硬水转化为软水的方法是________。
(2)净水过程主要有沉淀、过滤、吸附、蒸馏等,单一操作相对净化程度较高的是________。
(3)写出电解水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4)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① t1℃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
② P点的含义:_______;
③ 在t3℃时,向盛有50g固体甲的烧杯中加入50g水,充分搅拌后,则所得溶液的质量为______g;
④将甲、乙和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由t3℃降温到t1℃,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_。
【答案】 ①. 煮沸 ②. 蒸馏 ③. 2H2O2H2↑+O2↑ ④. 乙甲丙 ⑤. t2℃时,甲和乙的溶解度相同都是30g ⑥. 75 ⑦. 乙甲丙
【解析】
【详解】(1)生活中硬水转化为软水的方法是煮沸,因为在煮沸过程水中的可溶性钙镁化合物会转化为难溶性钙镁化合物,从而降低水的硬度;
(2)净水过程中蒸馏是利用混合物中各物质的沸点不同将其分离,可以得到纯净的水,故单一操作相对净化程度较高的是蒸馏;
(3)电解水会生成氢气和氧气,故化学方程式为:2H2O2H2↑+O2↑;
(4)① 由溶解度曲线可知,t1℃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乙甲丙;
② 两条溶解度曲线的交点的含义表示在该点所示的温度下,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故P点的含义是t2℃时,甲和乙的溶解度相同都是30g;
③ 在t3℃时,甲的溶解度为50g,即在t3℃时,100g水中最多能够溶解50g甲,故向盛有50g固体甲的烧杯中加入50g水,充分搅拌后,只能溶解25g的甲,则所得溶液的质量为25g+50g=75g;
④将甲、乙和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由t3℃降温到t1℃,甲、乙的溶解度降低,仍为饱和溶液,t1℃时溶解度:乙>甲,根据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 ,溶解度越大,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越大,故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乙>甲;由t3℃降温到t1℃,丙的溶解度增大,故转变成不饱和溶液,溶质、溶剂的质量均不变,故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由溶解度曲线可以看出,t3℃时丙的溶解度<t1℃时的甲的溶解度,故将甲、乙和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由t3℃降温到t1℃,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为乙甲丙。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3题,共20分)
19. 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碳在氧气中充分燃烧________;
(2)铁和稀盐酸反应________;
(3)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________。
【答案】 ①. C+O2CO2 ②. Fe+2HCl=FeCl2+H2↑ ③. 2KClO32KCl +3O2↑
【解析】
【详解】(1)碳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 C+O2CO2 ;
(2)铁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化学方程式为:Fe+2HCl=FeCl2+H2↑;
(3)氯酸钾在二氧化锰催化作用下受热分解生成氯化钾和氧气,化学方程式为: 2KClO32KCl+3O2↑ 。
20. 金属材料与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密切相关。请回答:
(1)下列用品中,主要利用金属导电性的是________(填字母)。
A铂金饰品 B铝壶 C铜导线
(2)铁生锈实际上是铁与空气中的氧气和________(填名称)发生反应的结果,生活
中可以采用________(写一种方法即可)的方法防止铁器生锈。
(3)铝比铁活泼,但铝却不易腐蚀,原因是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4)在硫酸铜和硫酸亚铁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质量的锌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滤液。
①滤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_______(填化学式);
②向滤渣中滴加稀盐酸,有气泡产生,则滤渣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________(填化学式)。
(5)某钢铁厂每天需消耗4000t含氧化铁87.5%的赤铁矿石,该厂理论上可日产含铁98%的生铁的质量是______t。
【答案】 ①. C ②. 水 ③. 喷漆等 ④. 4Al+3O2=2Al2O3 ⑤. ZnSO4 ⑥. Fe 、Cu ⑦. 2500
【解析】
【详解】(1)下列用品中,主要利用金属导电性的是:C。
A、铂金饰品利用了金属的光泽和稀有,与导电性无关,不符合题意;
B、铝壶利用了金属铝导热性,与导电性无关,不符合题意;
C、铜导线利用了金属铜的导电性,符合题意。
(2)铁生锈实际上是铁与空气中的氧气和水共同作用的结果;根据生锈的条件,防止铁器生锈可以在铁制品表面覆盖保护层,使铁与水和氧气隔绝。如涂油、喷漆等。
(3)铝比铁活泼,但铝却不易腐蚀是因为铝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了致密的氧化铝薄膜,能够隔绝铝与氧气,对内层的铝起保护作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Al+3O2=2Al2O3。
(4)①锌、铁、铜的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锌、铁、铜。在硫酸铜和硫酸亚铁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质量的锌粉,锌粉先与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锌和铜,硫酸铜完全反应后,剩余的锌才能与硫酸亚铁反应生成硫酸锌和铁,所以无论加入锌粉的量是多还是少,滤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硫酸锌,其化学式为:ZnSO4;
②在硫酸铜和硫酸亚铁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质量的锌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渣中滴加稀盐酸,有气泡产生,则滤渣中一定含有能够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氢气的金属,而三种金属中能够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氢气的金属是铁和锌。因为在硫酸铜和硫酸亚铁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质量的锌粉,锌粉先与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锌和铜,硫酸铜完全反应后,剩余的锌才能与硫酸亚铁反应生成硫酸锌和铁,所以滤渣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铁和铜,其化学式分别为Fe 、Cu。
(5)解:4000t含氧化铁87.5%的赤铁矿石中氧化铁的质量=4000t×87.5%=3500t
设反应后生成铁的质量为x。
=
x=2450t
日产含铁98%的生铁的质量=2450t÷98%=2500t
答:日产含铁98%的生铁的质量为2500t。
(也可根据铁元素质量不变,利用化学式计算得出答案。)
21. 如下图所示,A~G都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物质。通常情况下,A、B、G为黑色粉末状固体,D、F为红色固体,C、E为无色气体,C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一种原料,G是目前年产量最高的金属。它们之间相互转化的关系如图所示(图中部分反应物或生成物已省略),回答:
(1)写出物质的化学式:C________;G________。
(2)写出图中标号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3)图中标号②反应中体现出物质E具有________性(填“氧化”或“还原”)。
【答案】 ①. CO2 ②. Fe ③. C+2CuO2Cu+CO2↑ ④. 还原
【解析】
【分析】根据A-G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通常情况下,A、B、G为黑色粉末状固体,D、F为红色固体,C、E为无色气体,C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一种原料,所以C是二氧化碳,G是目前年产量最高的金属,所以G是铁,E和F反应会生成二氧化碳和铁,所以E是一氧化碳,F是氧化铁,二氧化碳和碳在高温的条件下生成一氧化碳,所以A是碳,碳和B高温会转化成二氧化碳和D,所以B是氧化铜,D是铜,然后将推出的物质进行验证即可。
【详解】(1)C是二氧化碳,化学式:CO2;G是铁,化学式:Fe。
(2)标号①反应为碳和氧化铜在高温下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
(3)物质E是一氧化碳,氧化铁和碳在高温的条件下生成铁和二氧化碳,体现出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
【点睛】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将题中有特征的物质推出,然后结合推出的物质和题中的转化关系推导剩余的物质,最后将推出的各种物质代入转化关系中进行验证即可。
五、实验题(本大题共3题,共20分)
22. 下图为实验室常用的一些实验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①的名称是 ________ 。
(2)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 。若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停止加热时,应 ________ (填序号)。
①先熄灭酒精灯,再把导管移出水面 ②先把导管移出水面,再熄灭酒精灯
(3)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并收集二氧化碳,应选用的装置为 _______ (填序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 。
【答案】 ①. 长颈漏斗 ②. ③. ② ④. BE ⑤. CaCO3+2HCl=CaCl2+H2O+CO2↑
【解析】
【详解】(1)根据图示,仪器①是长颈漏斗。
(2)高锰酸钾在加热条件下,发生分解反应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若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停止加热时,应先把导管移出水面,再熄灭酒精灯,以防水倒流至试管中而引起试管炸裂,故选②。
(3)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并收集二氧化碳,应选用固液常温型发生装置B,二氧化碳能溶于水,不能用排水法收集,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故收集装置选E,因此应选用的制取装置为:BE。碳酸钙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H2O+CO2↑。
【点睛】根据反应物的状态及反应条件选择发生装置,根据气体的水溶性、密度选择收集装置。
23. 实验室准备用氯化钾固体配制100g质量分数为10%的氯化钾溶液。
(1)所需固体氯化钾的质量为________g。
(2)在用托盘天平称取所需氯化钾的过程中,发现指针偏向分度盘的右侧,接下来的操作是________(填序号)。
①增加药品 ②减少砝码 ③向左移动平衡螺母
(3)A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__。
(4)该配制过程中的正确操作顺序为________(填字母序号)。
(5)将配制好的溶液装入试剂瓶,盖好瓶塞,贴上标签。请在下图标签上写出内容。______
(6)如果改用溶质质量分数为40%的氯化钾溶液(密度为1.25g/cm3)加水稀释的方法配制该溶液,需要40%的氯化钾溶液的体积为________mL。
【答案】 ①. 10 ②. ① ③. 加快氯化钾溶解的速率 ④. CBDEA ⑤. ⑥. 20
【解析】
【详解】(1)所需固体氯化钾的质量为100g×10%=10g。
(2)用托盘天平称取固体,遵循“左物右码”,称量时先放砝码,调好游码,再在左盘加药品,若发现指针偏向分度盘的右侧,说明药品不够,接下来的操作是增加药品。
(3)A是溶解,玻璃棒的作用是加快氯化钾溶解的速率。
(4)首先计算配制溶液所需氯化钾和水的质量,再称量所需的氯化钾和量取水,最后进行溶解,正确的操作顺序是:CBDEA。
(5)将配制好的溶液装入试剂瓶,盖好瓶塞,贴上标签。标签上写溶液的名字:氯化钾,以及质量分数10%。
(6)稀释前后溶质质量不变,设需要40%的氯化钾溶液的体积为x,则, x=20cm3=20mL,故需要40%的氯化钾溶液的体积为20mL。
24. 能源利用和环境保护是人类共同关注的问题。
(1)煤、石油和天然气都是化石燃料,它们都属于_______能源(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
(2)煤燃烧时排放出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污染物,这些气体或气体在空气中发生反应后的生成物溶于雨水,会形成________。为减少环境污染,我国已大力推广使用脱硫煤。
(3)乙醇汽油通常是在汽油中加入10%的乙醇配成的。写出乙醇(C2H5OH)燃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4)在做“燃烧的条件”实验时,把同样大小的滤纸碎片和乒乓球碎片分开放在一块薄铜片的两侧,加热铜片的中部,如图所示,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先燃烧,通过此实验,说明燃烧的条件之一是________。
【答案】 ①. 不可再生 ②. 酸雨 ③. C2H5OH+3O22CO2+3H2O ④. 乒乓球碎片 ⑤. 温度达到着火点
【解析】
【详解】(1)煤、石油和天然气都是化石燃料,它们都属于不可再生能源。
(2)煤燃烧时排放出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污染物,这些气体或气体在空气中发生反应后的生成物溶于雨水,会形成酸雨。为减少环境污染,我国已大力推广使用脱硫煤。
(3)乙醇(C2H5OH)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2H5OH+3O22CO2+3H2O。
(4)可燃物燃烧需要与氧气接触、温度达到着火点。在做“燃烧的条件”实验时,把同样大小的滤纸碎片和乒乓球碎片分开放在一块薄铜片的两侧,加热铜片的中部,如图所示,观察到的现象是乒乓球碎片先燃烧,通过此实验,说明燃烧的条件之一是温度达到着火点。
六、计算题(本大题共2题,共10分)
25. 过氧乙酸是一种高效消毒剂,请根据过氧乙酸的化学式(CH3COOOH)计算:
(1)过氧乙酸由 种元素组成(填数字);
(2)过氧乙酸中碳、氢、氧原子的个数比为 ;
(3)过氧乙酸中碳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比为 (填最简比);
(4)过氧乙酸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计算结果保留至0.1%)。
【答案】(1)三或3;(2)2:4:3;(3)6:1;(4)63.2%
【解析】
【详解】(1)由过氧乙酸的化学式可知,过氧乙酸中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故填:三(或3);
(2)由过氧乙酸的化学式可知,1个过氧乙酸分子中含有2个碳原子、4个氢原子、3个氧原子,因此碳、氢、氧原子个数比为2:4:3;
(3)过氧乙酸中碳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比=(12×2):(1×4)=6:1;
(4)过氧乙酸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
26. 黄铜是铜、锌合金。取10g黄铜与100g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生成0.2g氢气。试回答:
(1)黄铜中金属锌的质量为多少克?
(2)该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多少?
(3)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多少?(计算结果保留至0.1%)
【答案】(1)6.5g(2)9.8%(3)15.1%
【解析】
【详解】解:(1)设金属锌的质量为x,H2SO4的质量为y,生成的ZnSO4质量为z;
答:黄铜中金属锌的质量为6.5g。
(2)该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答:该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9.8%。
(3)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
答: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5.1%。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操作
A
鉴别CO2和CO
分别通入澄清的石灰水
B
除去FeSO4溶液中的CuSO4
加入适量的铜粉,过滤
C
验证Fe、Ag、Cu的活动性顺序
用Cu、Ag、FeSO4溶液
D
提纯含有少量NaCl的KNO3
高温下溶解,降温结晶,过滤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1-2022学年天津市滨海新区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末试题及答案,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5 Fe 56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天津市滨海新区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中试题及答案,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下列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下列图示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是, 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天津市滨海新区汉沽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中试题及答案,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实验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