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天津市津南区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中试题及答案
展开1. 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 水制冰块B. 菠萝榨汁C. 食物D. 蔗糖溶解
【答案】C
【解析】
【详解】解:A、水制冰块是水的三态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是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
B、菠萝榨汁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
C、食物腐烂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正确;
D、蔗糖溶解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
故选C.
2. 下列图示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 点燃酒精灯B. 检查装置气密性
C. 滴加液体D. 读取体积数据
【答案】B
【解析】
【详解】A、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两查、两禁、一不可”,禁止向燃着的酒精灯内添加酒精灯,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B、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把导管的一端浸没在水里,双手紧贴容器外壁,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装置不漏气;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C、用胶头滴管向容器内滴加液体时,滴管要竖直、悬空、不要把滴管伸入容器内,故错误。
D、量取液体时,视线与液体的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图中仰视刻度,操作错误。
故选B。
3.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 )
A. SiB. AlC. OD. Fe
【答案】C
【解析】
【详解】地壳中元素含量由高到低依次为氧、硅、铝、铁、钙等,因此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元素。故选C。
4. 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
A. 洁净空气B. 人呼出的气体C. 五氧化二磷D. 石灰水
【答案】C
【解析】
【详解】A.洁净的空气中含有氮气、氧气、二氧化碳等物质,属于混合物,故选项A错误;
B.人呼出的气体中含有氮气、二氧化碳、水蒸气等物质,属于混合物,故选项B错误;
C.五氧化二磷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属于纯净物,故选项C正确;
D.石灰水中含有水和氢氧化钙,属于混合物,故选项D错误。
故选C。
5. 下列有关水净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蒸馏可降低水的硬度
B. 沉降可以使硬水转化为软水
C. 净水时活性炭起过滤作用
D. 用明矾可以将天然水消毒
【答案】A
【解析】
【详解】A.蒸馏得到纯水,可降低水的硬度,故选项A说法正确;
B.沉降不能将水中钙离子、镁离子转化为沉淀除去,故选项B说法不正确;
C.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净水时活性炭起吸附作用,故选项C说法不正确;
D.明矾不能用于饮用水杀菌消毒,明矾的主要成分为十二水合硫酸铝钾,溶于水后水解产生带电的氢氧化铝胶体,会吸附水中的杂质使其沉淀,不能杀菌消毒,故选项D说法不正确。
故选A。
6. 下列对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铁丝在空气中燃烧火星四射
B. 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
C. 蜡烛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D. 氢气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
【答案】D
【解析】
【详解】A、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此选项错误;
B、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此选项错误;
C、蜡烛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是对生成物的叙述,不是实验现象描述,此选项错误;
D、氢气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此选项正确。
故选D。
7. 下列有关化学方程式C+O2CO2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该式子不仅表示反应物为碳和氧气,还表示生成物为二氧化碳
B. 该式子表示各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各种粒子的相对数量关系为1:1:1
C. 由该式子可知反应条件为点燃
D. 该式子表示反应时生成无色无味的气体
【答案】D
【解析】
【详解】A.参加反应的反应物是碳和氧气,反应条件是点燃,生成物是二氧化碳,故选项A正确;
B.由化学方程式前面的化学计量数可知,碳、氧气、二氧化碳的粒子个数比为1:1:1,故选项B正确;
C.由该式子可知反应条件为点燃,故选项C正确;
D.该式子表示反应时生成二氧化碳,不能体现生成无色无味的气体,故选项D错误。
故选D。
8. 下列有关分子、原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分子是保持物质性质的最小粒子
B. 诗句“花气袭人知骤暖,鹊声穿树喜新晴”,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
C. 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D. 化学变化是分子破裂和原子重新组合的过程
【答案】A
【解析】
【详解】A.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故选项A不正确;
B.春晴天暖,空气温度升高,花朵分泌的芳香油分子在不断地运动,从而使人可以闻到浓浓的花香,故选项B正确;
C.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故选项C正确;
D.化学变化的实质是分子破裂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的过程,故选项D正确。
故选A。
9. 著名化学家徐光宪曾获得我国最高科学技术奖,他的研究成果使稀土元素的分离变得更加简单。稀土元素包括镧(La)等17种元素,被称为当代的“工业味精”。在元素周期表中镧元素的某些信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镧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
B. 镧原子核内有57个质子
C. 镧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95.9
D. 镧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81
【答案】B
【解析】
【详解】A.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中间的汉字表示元素名称,该元素的名称是镧,带“钅”字旁,属于金属元素,故选项A说法不正确;
B.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57;根据原子中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则该元素原子的核内质子数为57,故选项说法B正确;
C.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38.9,故选项C说法不正确;
D.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57;根据原子中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则该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数为57,则故选项说法D不正确。
故选B。
【点睛】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学生灵活运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信息(原子序数、元素符号、元素名称、相对原子质量)进行分析解题的能力。
10. 在反应中,已知4.8gA完全分解生成0.9gC和2.2gD,又知C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8,则B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A. 14
B. 17
C. 32
D. 34
【答案】B
【解析】
【详解】生成B的质量为:
4.8g-0.9g-2.2g=1.7g
设B的相对分子质量为x。
x=17
故选B。
二、选择题
11. 下列物质含有氧分子的是( )
A. O2B. H2O2C. H2CO3D. H2O
【答案】A
【解析】
【详解】A.氧气由氧分子构成,含有氧分子,故选项A符合题意;
B.过氧化氢由过氧化氢分子构成,不含有氧分子,故选项B不符合题意;
C.碳酸由碳酸分子构成,不含有氧分子,故选项C不符合题意;
D.水由水分子构成,不含有氧分子,故选项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点睛】解答这类题目,分清楚哪些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物质由什么分子构成。
12. 下列关于氧气和氮气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21%
B. 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因此常用作保护气
C. 工业上常用分离液态空气方法制取氧气
D. 氧气可以支持燃烧,说明氧气具有可燃性
【答案】D
【解析】
【详解】A、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21%,此选项正确;
B、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因此常用作保护气,此选项正确;
C、工业上需要大量的氧气,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含量为21%,故常用分离液态空气的方法制取氧气,此选项正确;
D、氧气可以支持燃烧,说明氧气具有助燃性,此选项错误。
故选D。
13. 酒精灯中的燃料的主要成分是乙醇(C2H5OH),下列有关乙醇的说法正确
A. 乙醇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6克
B. 1个乙醇分子由8个原子构成
C. 乙醇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约为52.2%
D. 乙醇中H、O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5:16
【答案】C
【解析】
【详解】A.相对分子质量的单位是“1”,通常省略,而不是“g”,故错误;
B.由乙醇的化学式可知,一个乙醇分子是由2个碳原子、6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的,共9个原子,故错误;
C.乙醇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100%≈52.2%,故正确;
D.由乙醇的化学式可知,乙醇中氢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6):16=3:8,故错误。
故选C。
14. 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 )
A. 一定是纯净物B. 不一定是单质
C. 一定是混合物D. 一定不是化合物
【答案】BD
【解析】
【详解】A.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可能是混合物,例如氧气和臭氧组成的物质,红磷和白磷组成的物质,都属于混合物,故选项A错误;
B.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例如臭氧和氧气组成的混合物中含有一种元素,氧气和臭氧组成的物质不属于单质,故选项B正确;
C.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是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可能是混合物,如氧气和臭氧组成的物质,故选项C错误;
D.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可能是化合物,因为化合物至少由两种元素组成,故选项D正确;
故选BD。
15. 甲和乙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丙和丁,根据微观示意图分析,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 )
A. 该反应的前后元素种类保持不变
B. 该反应的前后分子个数发生变化
C. 该反应中生成丙与丁的质量比为22:9
D. 若7g甲与26g乙混合点燃,则生成的丙、丁质量和为33g
【答案】BD
【解析】
【详解】根据微观示意图,该反应化学方程式为:
A、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在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没有改变,数目没有增减,原子质量没有改变,正确;
B、根据化学方程式,反应前有4个分子,反应后有4个分子,没有变化,错误;
C、反应中生成丙丁的质量比为(44×2):(18×2)=22:9,正确;
D、设7g甲与乙充分反应需要乙的质量为,
所以7g甲与26g乙混合点燃,实际消耗7g甲与24g乙,设反应生成的丙、丁质量分别为、,
生成的丙、丁质量和为31g,错误。
故选BD。
三、填空题
16. 用正确的化学用语填空。
(1)碳酸根离子_____;
(2)三个氯原子_____;
(3)氟元素_____;
(4)氢氧化钙_____;
(5)氯化钠_____;
(6)空气中含量最多的物质_____。
【答案】 ①. ②. 3Cl ③. F ④. Ca(OH)2 ⑤. NaCl ⑥. N2
【解析】
【详解】(1)由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碳酸根离子表示为;
(2)由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三个氯原子表示为3Cl;
(3)氟元素表示为F;
(4)氢氧化钙由钙离子和氢氧根离子构成,钙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的个数比为1:2,表示为Ca(OH)2;
(5)氯化钠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钠离子和氯离子的个数比为1:1,表示为NaCl;
(6)空气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氮气,其化学式为N2。
17. 物质的组成和构成关系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由如图可知,A、B分别是_____、_____。
(2)下列选项中,由原子构成的物质是_____(填序号)。
A 水
B 氯化钠
C 氦气
(3)贝壳、鸡蛋壳、石灰石等物质中都含有碳、氧、钙这三种元素。这三种元素的本质区别是_____不同。
(4)硝酸铵是一种常用的化肥,能有效提高农产品产量。试写出硝酸铵的化学式_____。硝酸铵受热分解时原子的种类_____(填“改变”或“不变”)。
【答案】 ①. 离子 ②. 分子 ③. C ④. 质子数 ⑤. NH4NO3 ⑥. 不变
【解析】
【详解】(1)原子得失电子后形成离子,离子可以构成物质;在化学变化中,分子破裂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分子也可以直接构成物质;故填:离子;分子。
(2)A.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
B.氯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
C.氦气是稀有气体,氦气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
故由原子构成的物质是:C。
(3)质子数(或核电荷数)决定元素种类,所以三种元素的本质区别是质子数不同。故填:质子数。
(4))硝酸铵中硝酸根显-1价,铵根显+1价,硝酸铵的化学式为:NH4NO3;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不变,故硝酸铵受热分解时原子的种类不改变。故填:NH4NO3;不变。
18.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
(1)固体药品一般存放在广口瓶中,取用粉末状药品一般用_____(或用纸槽代替);液体药品一般存放在_____里,常用倾倒法取用。
(2)实验室取用药品要注意节约,如果没有说明用量,一般应该取用最少量,固体药品只需盖满试管底部,液体药品取用_____mL。
(3)取用一定体积的液体,常用_____量出体积。读数时,视线要与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
(4)检验氢气纯度时,如果听到尖锐的爆鸣声,说明氢气_____(填“纯净”或“不纯”)。
(5)给试管里液体加热时,试管内液体不应超过试管容积的_____。
(6)某化合物3g在足量的氧气中充分燃烧,生成8.8g二氧化碳和5.4g水。下列有关该化合物组成的判断中正确的是_____(填序号)。
A 一定含有碳、氢两种元素,一定不含氧元素
B 一定含有碳、氢两种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
C 一定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
D 该化合物中碳、氢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4:1
【答案】 ①. 药匙 ②. 细口瓶 ③. 1~2 ④. 量筒 ⑤. 不纯 ⑥. ⑦. AD
【解析】
【分析】(1)根据药品存放和药品取用规则进行分析;
(2)实验室取用药品要注意节约,如果没有说明用量,一般应该取用最少量,固体药品只需盖满试管底部,液体药品取用1~2mL;
(3)根据量筒的使用进行解答;
(4)检验氢气纯度时,如果听到尖锐的爆鸣声,说明氢气不纯,如果听到噗噗声,说明氢气纯净;
(5)给试管里液体加热时,试管内液体不应超过试管容积的;
(6)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进行分析;
【详解】(1)固体药品一般存放在广口瓶中,取用粉末状药品一般用药匙(或用纸槽代替);液体药品一般存放在细口瓶里,常用倾倒法取用;故填:药匙;细口瓶;
(2)实验室取用药品要注意节约,如果没有说明用量,一般应该取用最少量,固体药品只需盖满试管底部,液体药品取用1~2mL;故填:1~2mL;
(3)取用一定体积的液体,常用量筒量出体积,读数时,视线要与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故填:量筒;
(4)检验氢气纯度时,如果听到尖锐的爆鸣声,说明氢气不纯;故填:不纯;
(5)给试管里液体加热时,试管内液体不应超过试管容积的,防止加热时液体喷出;故填:;
(6)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合物中一定含有碳元素和氢元素;8.8g二氧化碳中碳元素质量=8.8g××100%=2.4g;5.4g水中氢元素质量=5.4g××100%=0.6g;反应后碳元素和氢元素质量和为2.4g+0.6g=3g,恰好与反应物中化合物的质量相等,说明化合物中一定没有氧元素,故选项A正确;
化合物中碳元素和氢元素质量比为2.4g:0.6g=4:1,故选项D正确;故填:AD。
四、简答题
19. 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镁条燃烧_____。
(2)铁丝在氧气中燃烧_____。
(3)硫在空气中燃烧_____。
(4)通电分解水_____。
【答案】 ①. 2Mg+O22MgO ②. 3Fe+2O2Fe3O4 ③. S+O2SO2 ④. 2H2O2H2↑+O2↑
【解析】
【详解】(1)镁条燃烧生成氧化镁,化学方程式为:2Mg+O22MgO;
(2)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化学方程式为:3Fe+2O2Fe3O4;
(3)硫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硫,化学方程式为:S+O2SO2;
(4)水通电反应生成氢气和氧气,化学方程式为:2H2O2H2↑+O2↑。
20. 生产、生活中离不开水,我们可以从不同角度认识水。
(1)区分软硬水,是把_____分别滴加到盛有等量的软水、硬水的试管中,振荡,观察两试管中产生泡沫的情况。
(2)如图所示电解水的实验中,试管a中产生的气体为_____,该实验证明水是由_____组成的。
(3)每个水分子是由_____构成的。
(4)水能与许多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将二氧化氮和氧气混合气体通入水中生成硝酸(HNO3),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属于_____。
【答案】 ①. 肥皂水 ②. 氢气 ③. 氢元素和氧元素 ④. 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 ⑤. 2H2O+O2+4NO2=4HNO3 ⑥. 化合反应
【解析】
【详解】(1)区分软硬水是把肥皂水分别滴加到盛有等量的软水、硬水的试管中振荡,观察试管中产生泡沫的情况;故填:肥皂水;
(2)电解水实验中“正氧负氢,氢二氧一”,与电源正极相连的试管收集到气体少是氧气,与电源负极相连的试管收集到气体多是氢气,所以试管a中产生的气体为氢气;该实验中产生的气体是氢气和氧气,氢气由氢元素组成,氧气由氧元素组成,说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故填:氢气;氢元素和氧元素;
(3)每个水分子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故填: 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
(4)二氧化氮和氧气混合气体通入水中生成硝酸(HNO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O2+4NO2=4HNO3;该反应符合“多变一”的特征,属于化合反应;故填:2H2O+O2+4NO2=4HNO3;化合反应。
21. 甲、乙、丙、丁、戊是初中常见的五种物质,且甲、乙、丙、丁都含有一种相同元素,丁、戊为黑色固体。甲和丁混合生成乙和丙,且丁在反应前后质量不发生改变;戊能在丙中燃烧生成的气体可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请推断:
(1)写出物质丙、丁、戊的化学式:丙_____丁_____戊_____;
(2)甲与丁混合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
【答案】 ①. O2 ②. MnO2 ③. C ④. 2H2O22H2O+O2↑
【解析】
【详解】根据甲、乙、丙、丁、戊是初中常见的五种物质,且甲、乙、丙、丁都含有一种相同元素,丁、戊为黑色固体,甲和丁混合生成乙和丙,且丁在反应前后质量不发生改变,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气,所以丁是二氧化锰,甲是过氧化氢溶液,戊能在丙中燃烧生成的气体可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所以戊是碳,乙是水,丙是氧气,然后将推出的物质进行验证即可。
【解答】(1)由上述的分析可知,物质丙、丁、戊分别是氧气、二氧化锰和碳,化学式分别是:O2、MnO2、C;故填:O2;MnO2;C;
(2)甲与丁混合反应的是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分解生成了水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2H2O+O2↑;故填:2H2O22H2O+O2↑。
【点睛】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将题中有特征的物质推出,然后结合推出的物质和题中的转化关系推导剩余的物质,最后将推出的各种物质代入转化关系中进行验证即可。
五、实验题
22. 现有实验室制取气体的部分装置,请结合所学化学知识,回答有关问题:
(1)请写出图中标有字母的仪器名称:a_____。
(2)实验室用氯酸钾制取氧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填字母序号)。该反应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实验结束时,应先_____,然后再_____,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
(3)欲使用装置F用排空气法收集氧气,则气体应从_____(填“b”或“c”)端通入。
(4)氢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本身无毒,氢气作为能源,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在实验室里,我们常用金属锌粒和稀硫酸(液)反应制取氢气。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填字母序号)。可选用的收集装置是_____(填“D”或“E”)。
【答案】 ①. 酒精灯 ②. A ③. 2KClO32KCl+3O2↑ ④. 把导管移出水面 ⑤. 熄灭酒精灯 ⑥. 防止水槽中的水倒吸入试管,使试管因骤然冷却而炸裂 ⑦. b ⑧. B ⑨. E
【解析】
【详解】(1)仪器名称:a酒精灯;
(2)氯酸钾制取氧气是固体加热反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A;氯酸钾在二氧化锰催化作用下受热分解生成氯化钾和氧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实验结束时,应先把导管移出水面,然后再熄灭酒精灯,防止水槽中的水倒吸入试管,使试管因骤然冷却而炸裂;
(3)氧气密度比空气大,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使用装置F用排空气法收集氧气,气体应从b端通入;
(4)用金属锌粒和稀硫酸(液)反应制取氢气是固液不加热反应,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B;氢气的密度比空气小,可选用的收集装置是E。
23. 质量守恒定律是一条重要规律,请利用该规律的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化学反应前后肯定没有变化的是_____(填字母)。
①原子数目②分子数目③元素种类④物质种类⑤原子种类⑥物质的总质量
A ①④⑥
B ①③⑤⑥
C ①②⑥
D ②③⑤
(2)2018年5月13日,我国首艘001A型国产航母开始海试,标志着我国在航海及军事领域取得重大突破。建造航母使用了大量的金属钛及合金,工业制钛的反应为:TiF4+2H2SO44HF+2X+TiO2,则X的化学式为_____。
(3)一个密闭容器中加入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测得数据见下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填字母)。
A x=9g
B 该反应是化合反应
C 该反应中,丙物质一定做催化剂
D 在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中,丙、丁的化学计量数比为1:1
【答案】 ①. B ②. SO3 ③. A
【解析】
【分析】(1)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原子的种类、个数不变;
(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和个数不变进行分析;
(3)根据表格,可分析甲、丙、丁三种物质反应前后的质量变化情况,确定是反应物还是生成物;然后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确定乙是反应物还是生成物,进而可以确定反应类型;
【详解】(1)反应前后原子数目不变,元素种类不变,原子种类不变,物质的总质量不变;反应前后分子数目可能改变,也可能不变,物质种类一定改变;故填:B;
(2)根据化学方程式,TiF4+2H2SO44HF+2X+TiO2,反应前Ti、F、H、S、O原子个数分别为1、4、4、2、8,反应后Ti、F、H、S、O原子个数分别为1、4、4、0、2,所以2X中含有2个硫原子,6个氧原子,每个X中含有1个硫原子,3个氧原子,则X的化学式为SO3;故填:SO3;
(3)依据质量守恒中的质量关系可知,x=(8g+23g+5g+8g)-(25g+5g+5g)=9g,在反应中甲质量减小了25g-8g=17g,是反应物;乙质量增加了23g-9=14g,是生成物;丁质量增加了8g-5g=3g,是生成物;丙的质量不变,可能是催化剂,也可能不参加反应;
A.由上分析可知,x=9g,故选项A正确;
B.由上分析可知,甲是反应物,乙、丁是生成物,符合“一变多”的特征,属于分解反应,故选项B不正确;
C.由上分析可知,丙的质量不变,可能是催化剂,也可能不参加反应,故此选项C不正确;
D.求化学计量数的计算,应需要事先知道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但条件中没有,故此选项D不正确。
故填:A。
24. 教学中红磷燃烧做过两次探究实验(如图)。结合实验回答问题。
(1)写出红磷燃烧化学方程式_____,实验中红磷需过量,其原因是_____。
(2)关于图A所示实验,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填字母)。
A 实验时,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色烟雾
B点燃红磷前,先用弹簧夹夹紧乳胶管
C 点燃红磷后,应缓慢伸入瓶中
D 可以用木炭或铁丝替代红磷完成实验
(3)图B为测定燃烧前后质量变化。观察到反应前后天平_____(填“平衡”或“不平衡”)。
(4)下列对两次实验的有关叙述正确的是_____。
A 两次实验研究的目的一致
B 两次实验均在密闭空间进行
C 两次实验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答案】 ①. 4P+5O22P2O5 ②. 使集气瓶中的氧气完全反应 ③. B ④. 平衡 ⑤. BC
【解析】
【详解】(1)红磷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P+5O22P2O5;实验中红磷需过量,其原因是:可使集气瓶中的氧气完全消耗,以达到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目的;故填:4P+5O22P2O5;使集气瓶中的氧气完全反应;
(2)A.实验时,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不是烟雾,选项A说法错误;
B.点燃红磷前,先用弹簧夹夹紧乳胶管,防止集气瓶中气体受热膨胀逸出,影响实验结果,选项B说法正确;
C.点燃红磷后,缓慢伸入瓶中,会造成集气瓶上部空气受热膨胀逸出,影响实验结果,选项C说法错误;
D.木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气体,集气瓶内压强几乎不变,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选项D说法错误。
故填B。
(3)图B为测定燃烧前后质量变化,由于反应在密闭装置中进行,可观察到反应前后天平平衡;故填:平衡;
(4)A.两次实验研究的目的不一致,分别是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验证质量守恒定律,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B.两次实验均在密闭空间进行,该选项说法正确;
C.两次实验均遵循质量守恒定律,该选项说法正确;故填:BC。
六、计算题
25. 无土栽培是一项农业高新技术,它可以显著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某品种蔬菜的无土栽培营养液中含有6%的硝酸钾(KNO3)。
(1)KNO3的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_;
(2)KNO3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_;
(3)KNO3中钾、氮、氧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
(4)某营养液需要用1000g KNO3来配制,则含氮元素_____g;
(5)120kg尿素[CO(NH2)2]中含氮元素的质量与_____kg硝酸钾中含氮元素的质量相等。
【答案】(1)101
KNO3的相对分子质量=39+14+16×3=101;
(2)47.5%
KNO3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100%≈47.5%;
(3)39:14:48
KNO3中钾、氮、氧元素=39:14:(16×3)=39:14:48;
(4)138.6g;
1000g KNO3中,氮元素质量=1000g××100%≈138.6g
(5)404
设120kg尿素中含氮元素的质量与x硝酸钾中含氮元素的质量相等;
则有:120kg××100%=x××100%
得x=404kg。
【解析】
【分析】(1)根据相对分子质量为构成分子的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之和,进行分析解答;
(2)根据化合物中某元素质量分数=×100%,进行分析解答;
(3)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质量比=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进行分析解答;
(4)根据化合物中某元素的质量=该化合物的质量×该元素的质量分数,进行分析解答。
【详解】(1)见答案;
(2)见答案;
(3)见答案;
(4)见答案。
26. 将31.6g高锰酸钾固体放入试管中,加热至完全反应,冷却后称得剩余固体质量为28.4g。求:
(1)产生氧气的质量。
(2)剩余固体中各物质的质量。
【答案】解:(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生成氧气的质量=31.6g-28.4g=3.2g;
(2)设31.6g高锰酸钾固体完全反应生成锰酸钾的质量为x,生成二氧化锰的质量为y
答:(1)生成氧气的质量=31.6g-28.4g=3.2g;
(2)剩余固体中锰酸钾的质量为19.7g,二氧化锰的质量为8.7g。
物质质量
甲
乙
丙
丁
反应前
25g
x
5g
5g
反应后
8g
23g
5g
8g
2023-2024学年天津市津南区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中试题及答案: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天津市津南区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中试题及答案,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填空题,简答题,实验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2023学年天津市津南区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末试题及答案: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天津市津南区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末试题及答案,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5 Al, 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下列描述属于物质化学性质的是, 只含一种分子的物质一定是,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人体内缺锌会引起多种疾病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2023学年天津市津南区九年级(上)期末化学试卷(含详细答案解析):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天津市津南区九年级(上)期末化学试卷(含详细答案解析),共2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填空题,推断题,实验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