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音版必修 《音乐鉴赏》第十九节 对祖国河山的礼赞说课ppt课件
展开民族乐派是指十九世纪中叶以后活跃于欧洲乐坛,与资产阶级民族主义文化运动密切联系的一批音乐家。他们中的大多数人,政治上是激进的,同情或参加本国的资产阶级革命,具有强烈的民族意识。在艺术上他们主张创造出具有鲜明民族特性的新音乐。民族乐派的音乐家经常采用本国优秀的民间音乐素材去表现具有爱国主义的英雄主题,借以激发本国人民反抗封建和外族统治。民主性、人民性、民族性,始终是他们艺术活动的鲜明标志。代表作,如:斯美塔那的《我的祖国》、西贝柳斯的《芬兰颂交响诗》等。
遭受侵略→民主运动的发展→民主意识萌芽→促使民族音乐需求→民族乐派兴起
捷克:斯美塔那 德沃夏克挪威:格里格芬兰:西贝柳斯俄国:格林卡 巴拉基列夫 鲍罗丁 穆索尔斯基 里姆斯基—科萨科夫 居伊 柴可夫斯基
斯美塔那 (1824—1884)
捷克作曲家、钢琴家和指挥家。被誉为“新捷克音乐之父”,是捷克民族乐派的奠基人。
贝多伊齐.斯美塔那(BedichSmetana,1824-1884),捷克著名的民族乐派作曲家。四岁开始学习小提琴,后又学钢琴,八岁开始作曲。1848年,亲身参加反抗异族压迫、推翻封建统治的革命运动。流亡国外期间,仍时刻想着祖国。回国后以领导捷克民族音乐事业为己任,坚持从事音乐社会活动,组织筹建民族剧院,创办“艺术家协会”,举办普及音乐会,亲任指挥,发表音乐评论等等,而且从未停止过创作,尤其是在捷克民族歌剧方面起了开路先锋的作用。
他的音乐作品同捷克民间艺术有紧密联系,具有鲜明的民族性格特征并充满了生活气息和乐观的爱国主义的精神,从广阔的角度体现了十九世纪后半期在不断高涨的民族解放运动中的捷克人民的精神面貌,传达了当时人民的情感和思想,使他成为捷克当之无愧的“音乐奠基人”。
标题交响诗套曲《我的祖国》,它像一幅富于诗意的画卷,抒发了对祖国深沉挚爱的感情。这本在立意和结构上均有创作的作品成为后来史诗性交响写作的范本。此套曲由六首独立的交响诗构成。 第四首——《捷克的原野和森林》 《捷克的原野和森林》是我的祖国里的第4乐章,曾经被引用在著名的电影《瓦尔特包围萨拉热窝》里。
简·西贝柳斯(Jean Sibelius)是芬兰著名音乐家,古典音乐民族乐派的代表人物。 其代表作有广为流传的交响诗《芬兰颂》、交响传奇曲 四首(包括著名的《图翁涅拉的天鹅》以及为莎士比亚戏剧《暴风雨》的配乐。此外还作有大量的歌曲、钢琴曲等等。
按照文学、绘画、历史故事和民间传说等构思作成的大型管弦乐曲。
19世纪90年代,芬兰遭受帝俄的统治,具有强烈爱国主义思想的西贝柳斯在这个时期的音乐作品多采用历史故事、民间传说,间接地表达渴望民族独立的心情。
一.音乐一开始的铜管合奏有力地呈现出主题,粗犷、强烈而沉重,被称为“苦难的动机”,表达出一种受禁锢的人民所蕴藏的反抗力量和对自由的强烈渴望, 二、音乐的进行突然加快,在低音弦乐器阴森森的背景的衬托下,铜管乐器和定音鼓带出的一个极其刺激的节奏型,把听者带入了充满紧张的戏剧性冲突的战斗场面,掀起了一个强有力的高潮, 三、后来,音乐在低音乐器简单反复的音型中,传出了一曲胜利的颂歌,这支旋律从铜管乐器的战斗呐喊中发展出来,但它的纯朴明朗,就像是一支具有舞蹈性节奏的欢快民歌。 四、木管乐器呈示出的充满必胜信心的斗争动机,和胜利颂歌的主题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个气势磅礴的斗争场面。 五、最后,乐曲出现了颂歌主题,曲调庄严舒缓,渗透了人民热爱祖国的崇高而神圣的感情。
必修《音乐鉴赏》问评课ppt课件: 这是一份必修《音乐鉴赏》问评课ppt课件,共12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中世纪到底有多“黑”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音版 (2019)必修《音乐鉴赏》第十单元 新音乐初放第十九节 学堂乐歌知识学堂乐歌集体备课课件ppt: 这是一份人音版 (2019)必修《音乐鉴赏》第十单元 新音乐初放第十九节 学堂乐歌知识学堂乐歌集体备课课件ppt,共23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第十九节学堂乐歌,高中音乐鉴赏,音乐先驱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音乐人音版 (2019)必修《音乐鉴赏》学堂乐歌优秀课件ppt: 这是一份高中音乐人音版 (2019)必修《音乐鉴赏》学堂乐歌优秀课件ppt,文件包含人音版2019高中必修《音乐鉴赏》1019学堂乐歌课件pptx、人音版2019必修《音乐鉴赏》1019学堂乐歌教案docx等2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22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