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第14讲 氮及其化合物(讲义)-备战2024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精品课件+讲义+练习(新教材新高考) 课件 0 次下载
- 第14讲 氮及其化合物(练习)-备战2024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精品课件+讲义+练习(新教材新高考) 课件 0 次下载
- 第15讲 碳、硅及无机非金属材料(练习)-备战2024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精品课件+讲义+练习(新教材新高考) 课件 0 次下载
- 第16讲 物质结构 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讲义)-备战2024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精品课件+讲义+练习(新教材新高考) 课件 0 次下载
- 第16讲 物质结构 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练习)-备战2024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精品课件+讲义+练习(新教材新高考) 课件 0 次下载
第15讲 碳、硅及无机非金属材料(讲义)-备战2024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精品课件+讲义+练习(新教材新高考)
展开第15讲 碳、硅及无机非金属材料目录考情分析网络构建 考点一 碳及其化合物【夯基·必备基础知识梳理】知识点1 碳单质知识点2 碳的氧化物知识点3 碳酸、碳酸盐知识点4 碳元素在自然界中的循环知识点5 CO2与碱、盐溶液的反应规律【提升·必考题型归纳】考向1 考查碳及及其化合物性质和应用考向2 考查CO2与碱反应图像分析考向3 考查碳元素在自然界中的循环考点二 硅及基化合物【夯基·必备基础知识梳理】知识点1 单质硅知识点2 二氧化硅知识点3 硅酸知识点4 硅酸盐知识点5 碳、硅及其化合物性质“反常”小结 【提升·必考题型归纳】考向1 考查硅、二氧化硅的性质及其应用考向2 考查硅的制备考向3 考查硅酸、硅酸盐的性质及其应用考点三 无机非金属材料【夯基·必备基础知识梳理】知识点1 传统无机非金属材料知识点2 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提升·必考题型归纳】考向1 考查传统无机非金属材料的分类和应用考向2 考查传统无机非金属材料的分类和应用真题感悟考点一 碳及其重要化合物知识点1 碳单质1.碳原子的结构及碳元素的存在:C元素原子结构示意图: ,在自然界以化合态和游离态形式存在。2.常见碳单质的结构和物理性质常见的碳单质有金刚石、石墨、无定形碳、足球烯、碳纳米管等,它们互为_________。3.碳单质化学性质a.与O2的反应(用化学方程式表示):①O2不足:2C+O2eq \o(=====,\s\up11(点燃),\s\do4( ))2CO;②O2充足:C+O2eq \o(=====,\s\up11(点燃),\s\do4( ))CO2。b.与氧化物反应(用化学方程式表示):①与CuO反应:__________________;②与Fe2O3反应:__________________;③与CO2反应:__________________;④与水蒸气反应:_________ _________ (制水煤气);⑤与SiO2反应:_________ _________ (制粗硅);_________ _________ (制金刚砂)c.与强氧化性酸反应①与浓硫酸反应:__________________。②与浓硝酸反应:__________________。4.碳单质的用途:①金刚石结构坚硬,作玻璃刻刀、机器钻头、装饰品等;②石墨的细鳞片状结构质软、导电性、滑腻性、耐高温 铅笔芯、电极、润滑剂、坩埚;③木炭和活性炭的疏松多孔的结构吸附性吸附食品色素、除臭、防毒面具、冰箱除味剂等;④作燃料,用于家庭取暖、做饭等;⑤作还原剂:冶炼金属,如冶炼金属铜、铁等。知识点2 碳的氧化物CO和CO21.碳的氧化物的物理性质2.碳的氧化物的化学性质①CO具有较强的还原性,可以与O2、金属氧化物等发生反应。如与Fe2O3反应:Fe2O3+3COeq \o(=====,\s\up7(高温))2Fe+3CO2。②CO2是典型的酸性氧化物,也具有氧化性。a.酸性氧化物①与水反应:CO2+H2OH2CO3②与碱反应:CO2少量:CO2+2NaOH===Na2CO3+H2O;CO2足量:CO2+NaOH===NaHCO3③与碱性氧化物反应:CO2+CaO=CaCO3④与Ca(ClO)2盐溶液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CO2少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CO2过量);b.氧化性①与C反应:CO2+C2CO;②与Mg反应:2Mg+CO22MgO+C【特别提醒】溶液中通入CO2气体产生沉淀的问题:向BaCl2或CaCl2溶液中通入CO2气体,由于盐酸的酸性比碳酸的强,不会产生BaCO3或CaCO3沉淀。3.CO、CO2气体的除杂方法【易错提醒】①澄清石灰水只用于检验CO2,不能用于除去混合气体中的CO2,应用NaOH溶液除去;②CO2、SO2通入CaCl2或BaCl2溶液均无沉淀产生。知识点3 碳酸和碳酸盐1.碳酸二元弱酸、不稳定,常用CO2+H2O代替H2CO3,但酸性比苯酚、次氯酸_________。2.碳酸的正盐和酸式盐的比较知识点4 碳元素在自然界中的循环1.CO2的主要来源:大量含碳燃料的燃烧。2.自然界消耗CO2的主要反应:a.溶于江水、海水中:CO2+H2OH2CO3;b.光合作用将CO2转化为O2;c.岩石的风化:CaCO3+H2O+CO2===Ca(HCO3)2。知识点5 CO2与碱、盐溶液的反应规律1、与碱溶液的反应(1)反应原理NaOHeq \o(――→,\s\up15(少量CO2))Na2CO3eq \o(――→,\s\up15(CO2))NaHCO3(2)反应后溶质成分的判断也可用数轴来表示:①CO2+Na2CO3+H2O===2NaHCO3②CO2+Na2SiO3+2H2O===H4SiO4↓+Na2CO3或CO2+Na2SiO3+H2O===H2SiO3↓+Na2CO3当CO2过量时,发生反应如下:2CO2+Na2SiO3+2H2O===H2SiO3↓+2NaHCO3③CO2+Ca(ClO)2+H2O===CaCO3↓+2HClO2、与盐溶液的反应(1)CO2与盐溶液的常见反应碳酸是一种弱酸,其酸性比盐酸、醋酸要弱,因此,盐酸、醋酸能与碳酸盐反应;其酸性又比硅酸、次氯酸、苯酚、偏铝酸等强,因此,将CO2气体通入Na2SiO3、NaClO、、NaAlO2等盐溶液中,均能发生反应而生成相应的弱酸和碳酸(氢)盐,这就是“强酸制弱酸”原理的应用。如:①CO2+Na2CO3+H2O===2NaHCO3②CO2+Na2SiO3+2H2O===H4SiO4↓+Na2CO3或CO2+Na2SiO3+H2O===H2SiO3↓+Na2CO3当CO2过量时,发生反应如下:2CO2+Na2SiO3+2H2O===H2SiO3↓+2NaHCO3③CO2+Ca(ClO)2+H2O===CaCO3↓+2HClO当CO2过量时,发生反应如下:2CO2+Ca(ClO)2+2H2O===Ca(HCO3)2+2HClO④CO2++H2O―→+NaHCO3⑤CO2+NaAlO2+2H2O===Al(OH)3↓+NaHCO3(CO2过量时)CO2+2NaAlO2+3H2O===2Al(OH)3↓+Na2CO3(CO2少量时)(2)注意事项①“强酸制弱酸”是一个重要的化学反应规律,但不可认为弱酸就不能“制取”强酸。在某些条件下,当弱酸的酸根阴离子被沉淀或被氧化后,H+就被“释放”出来,从而生成了强酸。如将H2S通入CuSO4溶液中或向氢硫酸中滴加氯水,均由氢硫酸这种弱酸生成了强酸:H2S+CuSO4===CuS↓+H2SO4(S2-与Cu2+结合成难溶的CuS),H2S+Cl2===S↓+2HCl(S2-被氧化)。②CO2与溶液反应的产物与CO2的用量无关,都生成NaHCO3,因为酸性H2CO3>>HCOeq \o\al(-,3)。③CO2与NaClO溶液反应的产物与CO2的量无关,也只能生成NaHCO3,不能生成Na2CO3,因为酸性H2CO3>HClO>HCOeq \o\al(-,3)。④CO2、SO2通入CaCl2或BaCl2溶液均不反应,无沉淀产生。考向1 考查碳及及其化合物性质和应用例1.(2023·广东梅州·统考二模)为了获得良好的草酸酯加氢的催化效果,通常需要保持铜催化剂中Cu0和Cu+的组成相对稳定,将C60作为电子缓冲剂,通过中性碳团簇(C60)与负离子(C)的切换可有效地稳定铜催化剂中Cu0和Cu+的比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C60是新型化合物B.当1molC60转变为C时,失去60mol电子C.当C60转变为C时,铜催化剂中Cu0和Cu+的个数比减小D.草酸酯催化加氢过程中,需要不断补充C60【变式训练1】(2023·全国·高三专题练习)科学家发现了纯碳新材料“碳纳米泡沫”,每个泡沫含有约4000个碳原子,直径约6~9nm,在低于-183℃时,泡沫具有永久磁性。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碳纳米泡沫”与石墨互为同素异形体B.把“碳纳米泡沫”分散到适当的溶剂中能产生丁达尔现象C.“碳纳米泡沫”是一种新型的碳单质D.“碳纳米泡沫”和金刚石的性质相同【变式训练2】(2023·山东济南·统考三模)下列关于“碳”的说法错误的是A.自然界中的14C来自宇宙射线(中子)撞击14N,其过程可表示为B.高压下制得的CO2共价晶体结构与SiO2晶体相似,其硬度和熔沸点均高于SiO2晶体C.石墨烯、石墨炔都是全碳二维平面结构材料,二者碳原子杂化方式完全相同D.用风能、光能等清洁能源代替煤和石油,有利于实现“双碳”目标考向2 CO2与碱反应图像分析35.(2023·陕西西安·统考二模)室温下,向VmLcmol•L-1的NaOH溶液中通入CO2气体,溶液pH与通入气体的关系如图所示(忽略反应后溶液体积的变化),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通入CO2的过程中,a,b、c三点水的电离程度a>b>cB.a点溶液中c(HCO)+c(CO)=0.05mol•L-1C.b点溶液中c(HCO)+2c(CO)+c(OH-)=c(H+)+c(Na+)D.c点一定存在c(OH-)-c(H+)<2c(H2CO3)-c(CO)【变式训练1】(2023·全国·高三专题练习)离子的摩尔电导率可用来衡量电解质溶液中离子导电能力的强弱,摩尔电导率越大,离子在溶液中的导电能力越强。已知Ca2+、OH-、HCO的摩尔电导率分别为0.60、1.98、0.45,据此判断,向饱和的澄清石灰水中通入过量的CO2[方程式为:Ca(OH)2+CO2=CaCO3↓+H2O,CaCO3+CO2+H2O=Ca(HCO3)2],溶液导电能力随CO2通入量的变化趋势正确的是A. B.C. D.【变式训练2】(2023·全国·高三专题练习)将足量的CO2不断通入KOH、Ba(OH)2、KAlO2的混合溶液中,生成沉淀的物质的量与所通入CO2的体积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关于整个反应过程中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Oa段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Ba(OH)2+CO2═BaCO3↓+H2OB.ab段与cd段所发生的反应相同C.de段沉淀减少是由于BaCO3固体消失D.bc段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2AlO2﹣+3H2O+CO2═2Al(OH)3↓+CO32﹣考向3 考查碳元素在自然界中的循环的应用例3.(2023·黑龙江哈尔滨·哈尔滨三中校考二模)海洋碳循环在整个地球气候系统中具有重要地位,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海洋酸化会导致海水吸收CO2的能力减弱B.温室效应导致的海表温度上升,会增加海洋对CO2的吸收C.该循环中涉及反应CO2+H2O+CaCO3Ca(HCO3)2,CO2排放量的增加将影响珊瑚生存D.虽然塑料颗粒中含有的碳很难降解进入海洋碳循环,但仍会造成污染【变式训练1】(2023秋·江苏盐城·高三校联考期末)我国提出争取在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实现碳中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碳达峰”和“碳中和”中的“碳”都是指碳元素B.光催化CO2和H2O合成甲醇是实现碳中和的有效手段C.在燃煤中加入生石灰是实现碳中和的重要途径D.利用火力发电产生的电能电解水制氢有利于实现碳中和【变式训练2】(2023春·上海浦东新·高三上海市实验学校校考阶段练习)CO2是自然界碳循环中的重要物质。下列过程会引起大气中CO2含量上升的是A.光合作用 B.自然降雨 C.化石燃料的燃烧 D.碳酸盐的沉积考点二 硅及其化合物 知识点1 单质硅1.硅的存在、结构与物理性质(1)存在:单质硅有_________硅和_________硅两大类,自然界中无游离态硅——单质硅,硅以化合态存在,主要以二氧化硅和硅酸盐的形式存在地壳中,含量仅次于氧,位列第二。(2)单质硅结构:硅元素原子序数为14,基态原子的简化电子排布式为[Ne]_3s23p2,核外电子的空间运动状态有8种,不成对电子数有2个;单晶硅为共价晶体,晶体中每个Si原子以sp3杂化,分别与4个相邻的Si 原子形成4个σ键,Si原子的配位数为4,晶体中最小的环是6元环,1个环中平均含有0.5 Si原子,含Si—Si键数为1。(2)物理性质:灰黑色固体,有金属光泽,熔、沸点高,硬度大,有脆性,是常见的半导体材料和合金材料。金刚石、晶体硅、碳化硅中熔点从高到低的顺序是金刚石、碳化硅、晶体硅。2.单质硅化学性质a.常温①与氢氟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Si+4HF===SiF4↑+2H2↑;②与NaOH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Si+2NaOH+H2O===Na2SiO3+2H2↑;③与F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Si+2F2===SiF4b.高温①与O2反应:Si+O2SiO2。②与Cl2反应:Si+Cl2SiCl43.单质硅的工业制法①原料:石英砂和焦炭②制备:SiO2+2Ceq \o(=====,\s\up11(高温),\s\do4( ))Si(粗)+2CO↑③提纯:Si(粗)+2Cl2SiCl4;SiCl4+2H2Si(纯)+4HCl【特别提醒】①用焦炭还原SiO2,产物是CO而不是CO2。②粗硅中含碳等杂质,与Cl2反应生成的SiCl4中含有CCl4等杂质,经过分馏提纯SiCl4后,再用H2还原,得到高纯度硅。4.单质硅的用途:半导体材料、太阳能电池、计算机芯片和耐酸设备等。知识点2 二氧化硅1.存在:硅石、石英、水晶、玛瑙、沙子等2.二氧化硅的结构特点在SiO2晶体中,每个Si周围结合4个O,Si在中心,O在4个顶角;许多这样的四面体又通过顶角的O相连接,每个O为两个四面体所共有,即每个O与2个Si相结合。实际上,SiO2晶体是由Si和O按1∶2的比例所组成的立体网状结构的晶体。由结构可知,二氧化硅的化学性质很稳定。3.物理性质:熔点高,硬度大,不溶于水4.化学性质:a.酸性氧化物①与碱反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与CaO碱性氧化物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与盐反应:SiO2+Na2CO3Na2SiO3+CO2↑;SiO2+CaCO3CaSiO3+CO2↑(工业制玻璃)b.氧化性:①与碳反应:__________________ (制粗硅);SiO2+3CSiC+2CO↑(制金刚砂);②与Mg反应:4Mg+SiO22Mg2Si+2MgO;Mg2Si+2H2O=SiH4↑+2Mg(OH)2(制硅化氢);c.特性:与氢氟酸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用途①水晶可用于电子工业的部件、光学仪器、工艺品②SiO2是制光导纤维的重要原料③较纯的石英用于制造石英玻璃④石英砂用于制玻璃的原料及建筑材料【特别提醒】(1)由于玻璃的成分中含有SiO2,故实验室盛放碱液的试剂瓶用橡皮塞而不用玻璃塞。(2)未进行磨砂处理的玻璃,在常温下是不易被强碱腐蚀的。(3)因为氢氟酸腐蚀玻璃,与玻璃中的SiO2反应,所以氢氟酸不能用玻璃瓶保存,而应保存在塑料瓶或铅皿中。(4)SiO2是H2SiO3的酸酐,但SiO2不与水反应,不能用SiO2直接与水作用制备H2SiO3。知识点3 硅酸1.物理性质:硅酸是一种_________色胶状物质,_________溶于水,能形成胶体。新制备的硅酸为透明、胶冻状,硅酸经干燥脱水形成硅酸干凝胶——“硅胶”。2.化学性质:a.弱酸性:硅酸的酸性很弱,比碳酸的酸性还弱,在与碱反应时只能与强碱反应。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不稳定性:硅酸的热稳定性很差,受热分解为SiO2和H2O:H2SiO3eq \o(=====,\s\up7(△))SiO2+H2O。3.制备:由于SiO2不溶于水,所以硅酸是通过可溶性硅酸盐与其他酸反应制得的。Na2SiO3+2HCl==H2SiO3↓+2NaCl,Na2SiO3+CO2+H2O==H2SiO3↓+Na2CO3(证明酸性:H2CO3>H2SiO3)。4.用途:硅胶可作催化剂的载体和袋装食品、瓶装药品的干燥剂。知识点4 硅酸盐1.概念:由_________和金属组成的化合物的总称,是构成地壳岩石的主要成分。2.硅酸盐的氧化物表示方法——常用氧化物的形式表示:氧化物的书写顺序:活泼金属氧化物→较活泼金属氧化物→二氧化硅→水,不同氧化物间以“·”隔开。如硅酸钠(Na2SiO3)可表示为Na2O·SiO2,长石(KAlSi3O8)可表示为K2O·Al2O3·6SiO2。【特别提醒】(1)氧化物之间以“· ”隔开;(2)计量数配置出现分数应化为整数。硅酸盐改写为氧化物形式时,各元素的化合价保持不变,且满足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各元素原子个数比符合原来的组成。当系数配置出现分数时一般应化为整数。如上例中KAlSi3O8,将eq \f(1,2)K2O·eq \f(1,2)Al2O3·3SiO2,要写成K2O·Al2O3·6SiO2。3.硅酸钠(Na2SiO3)——又称泡花碱①物理性质:白色、可溶于水的粉末状固体,其水溶液俗称_________,有黏性,水溶液显碱性。②化学性质——与酸性较硅酸强的酸反应:a.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Na2SiO3+2HCl===2NaCl+H2SiO3↓。b.与CO2水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Na2SiO3+H2O+CO2===Na2CO3+H2SiO3↓。③用途:黏合剂(矿物胶)、防腐剂和耐火阻燃材料。【特别提醒】①Na2SiO3的水溶液是一种黏合剂,是制备硅胶和木材防火剂等的原料;Na2SiO3易与空气中的CO2、H2O反应,要密封保存。②可溶性碳酸盐、硅酸盐的水溶液呈碱性,保存该溶液的试剂瓶不能用玻璃塞,应用橡胶塞。知识点5 碳、硅及其化合物性质“反常”小结1.一般情况下,非金属元素单质熔、沸点低,硬度小,但晶体硅、金刚石熔、沸点高,硬度大,其中金刚石为自然界中硬度最大的物质。2.一般情况下,非金属单质为绝缘体,但硅为半导体,石墨为电的良导体。3.Si的还原性强于C,但C在高温下能还原出Si:SiO2+2Ceq \o(=====,\s\up15(高温))Si+2CO↑。4.非金属单质与碱反应一般既作氧化剂又作还原剂,且无氢气放出,但硅与强碱溶液反应只作还原剂,且放出氢气:Si+2NaOH+H2O===Na2SiO3+2H2↑。5.非金属单质一般不与非氧化性酸反应,但硅能跟氢氟酸反应:Si+4HF===SiF4↑+2H2↑。6.一般情况下,碱性氧化物+酸―→盐+水,二氧化硅是酸性氧化物,却能与氢氟酸反应:SiO2+4HF===SiF4↑+2H2O(SiF4不属于盐,故SiO2不是两性氧化物)。7.一般情况下,无机酸能溶于水,但硅酸却难溶于水。8.一般情况下,较强酸+较弱酸的盐―→较弱酸+较强酸的盐(溶液中的反应)。因碳酸的酸性强于硅酸,所以水玻璃在空气中易变质:Na2SiO3+H2O+CO2===Na2CO3+H2SiO3(胶体)。但在高温下,可发生反应Na2CO3+SiO2eq \o(=====,\s\up15(高温))Na2SiO3+CO2↑(CO2离开反应体系促进反应的正向进行)。9.一般情况下,金属(Na、K)能置换出水中的氢,但C在高温下也能置换出H2O中的氢:C+H2O(g)eq \o(=====,\s\up15(高温))H2+CO。10.一般情况下,酸性氧化物与水反应生成相应的含氧酸,但二氧化硅不溶于水,也不与水反应。考向1 考查硅、二氧化硅的性质及其应用例1.(2023·全国·高三专题练习)下列有关硅及其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A.在粗硅的制取中发生反应,硅被还原,所以碳的还原性大于硅的B.硅酸钠属于盐,不属于碱,所以硅酸钠可以保存在带磨口玻璃塞的试剂瓶中C.用制取硅酸,应先使二氧化硅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然后通入D.由可知,硅酸的酸性大于碳酸的【变式训练】(2022·全国·高三专题练习)硅是构成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一种主要元素,下列有关硅及其化合物的叙述错误的是A.氮化硅陶瓷是一种高温结构陶瓷,其化学式为Si3N4B.高纯硅可以制成计算机、通信设备等的芯片C.硅可以用来生产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光导纤维D.二氧化硅为立体网状结构,每个硅原子结合4个氧原子考向2 考查硅的制备例2.(2023·海南海口·统考模拟预测)设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工业上制备高纯度硅的反应有:①②③已知:H、Si的电负性依次为2.1、1.8.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①中,30g氧化剂含极性键数目为 B.②中,生成1g时转移电子数为C.②和③互为可逆反应 D.②和③的目的是除去粗硅中的杂质【变式训练1】(2023·湖北·高三统考专题练习)多晶硅是单质硅的一种形态,是制造硅抛光片、太阳能电池及高纯硅制品的主要原料。已知多晶硅第三代工业制取流程如图所示。已知:SiHCl3遇水剧烈水解。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Y、Z分别为H2、Cl2B.制取粗硅过程可能发生反应:C.提纯SiHCl3可采用萃取、分液的方法D.为防止SiHCl3水解而损失及氢气燃炸,“还原”步骤在无水、无氧条件下进行【变式训练2】(2023·全国·高三专题练习)二氧化硅又称硅石,是制备硅及其含硅化合物的重要原料。部分转化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SiO2既能与HF反应,又能与NaOH反应,属于两性氧化物B.因为在高温条件下二氧化硅与碳酸钠反应放出二氧化碳,所以H2SiO3的酸性比H2CO3强C.SiO2在高温条件下能与过量的碳反应生成SiC,体现了二氧化硅的氧化性D.除Si的制取过程中涉及的反应外,图中所示其他反应都是非氧化还原反应考向3 考查硅酸、硅酸盐的性质及其应用例3.(2023·山西·校联考模拟预测)地球上的硅大部分以二氧化硅及硅酸盐的形式存在,它们的基本结构单位是硅氧四面体[](图1)。石英晶体中的硅氧四面体相连构成螺旋链(图2)。天然硅酸盐组成复杂,硅、氧原子通过共用氧原子形成各种不同的硅酸根阴离子,一种层状硅酸根阴离子结构如图3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基态Si原子的原子核外的电子有14种空间运动状态B.二氧化硅中硅原子的配位数是2C.图2中Si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是D.图3层状硅酸根阴离子结构中硅和氧的原子个数比为2∶5【变式训练1】(2023·黑龙江大庆·统考一模)北京故宫的屋顶有各种颜色的琉璃瓦,其坚实耐用,经历几百年的风雨洗礼仍能保存完整,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琉璃瓦的主要成分是硅酸盐 B.制作琉璃瓦的主要原料是黏土C.琉璃瓦坚实耐用取决于硅酸盐的结构 D.黄色和绿色琉璃瓦中分别含有、【变式训练2】(2023·全国·高三专题练习)下列关于硅单质及其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硅是构成一些岩石和矿物的基本元素 ②水泥、玻璃、水晶饰物都是硅酸盐制品 ③高纯度的硅单质广泛用于制作光导纤维 ④陶瓷是人类应用很早的硅酸盐材料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考点三 无机非金属材料知识点1 传统无机非金属材料1.含义:传统的无机非金属材料多为硅酸盐材料,如水泥、玻璃、陶瓷等硅酸盐材料。2.分类(1)陶瓷:陶瓷以__________________为主要原料,经高温烧结而成的。(2)玻璃:普通玻璃的主要成分为__________________,它是以__________________为主要原料,经混合、粉碎,在玻璃窑中熔融,发生复杂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而制得的,玻璃可用于生产建筑材料、光学仪器和各种器皿,还可制造玻璃纤维,用于高强度复合材料等。(3)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的主要原料是__________________,二者与其他辅料经混合、研磨后在水泥回转窑中煅烧,发生复杂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加入适量石膏调节水泥硬化速率,再研成细粉得到普通水泥。_________是水泥、沙子和碎石等与水混合得到的。3.传统无机非金属材料比较知识点2 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1.高纯度含硅元素的材料,如单晶硅、二氧化硅,具有特殊的光学和电学性能。2.新型陶瓷(1)含义:新型陶瓷在组成上不再限于传统的硅酸盐体系,在光学、热学、电学、磁学等方面具有很多新的特性和功能。(2)新型陶瓷的种类与用途3.碳纳米材料(1)含义:碳纳米材料是一类新型的无机非金属材料。(2)类型:富勒烯、碳纳米管、石墨烯等。(3)用途:在能源、信息、医药等领域有广阔的应用前景。考向1 考查传统无机非金属材料的分类和应用例1.(2023·全国·高三专题练习)下列关于无机非金属材料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传统无机非金属材料是指玻璃、水泥、陶瓷等硅酸盐材料B.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虽然克服了传统无机非金属材料的缺点,但强度比较差C.高温结构材料具有耐高温、耐酸碱腐蚀、硬度大、耐磨损、密度小等优点D.传统无机非金属材料和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主要成分不同【变式训练】(2023·北京·高三专题练习)陶瓷版“冰墩墩”和“雪容融”均产自中国陶瓷之乡——福建德化县。德化陶瓷早在宋元时期就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出口商品。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陶瓷、玻璃和水泥均属于传统无机非金属材料B.陶瓷版“冰墩墩”上黑色涂料的主要成分为Fe2O3C.高温结构陶瓷具有耐高温、耐氧化、耐磨蚀等优良性能D.陶瓷是以粘土及天然矿物岩为原料,经加工烧制而成考向2 考查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的分类和应用例2.(2023·辽宁葫芦岛·统考二模)近年来,我国科技迅猛发展,下列科技成果中蕴含的化学知识叙述不正确的是A.建造港珠澳大桥所采用的高强抗震螺纹钢属于合金B.中国天眼FAST用到的SiC是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C.华为麒麟芯片的主要成分是单质硅D.飞船返回舱使用氮化硅耐高温结构材料,Si3N4属于分子晶体【变式训练】(2023·安徽芜湖·统考二模)化学与生活、科技、社会发展息息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天宫”空间站使用聚乳酸材料餐具,聚乳酸是化合物B.富勒烯与石墨烯用途广泛,它们都属于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C.冬奥场馆建筑使用碲化镉发电玻璃,碲和镉均属于主族元素D.中国承建的卡塔尔首座光伏电站中的光伏材料为高纯度二氧化硅1.(2023·山东·统考高考真题)下列之物具有典型的齐鲁文化特色,据其主要化学成分不能与其他三种归为一类的是A.泰山墨玉 B.龙山黑陶 C.齐国刀币 D.淄博琉璃2.(2023·浙江·高考真题)下列物质中属于耐高温酸性氧化物的是A. B. C. D.3.(2023·湖北·统考高考真题)工业制备高纯硅的主要过程如下:石英砂粗硅高纯硅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制备粗硅的反应方程式为B.1molSi含Si-Si键的数目约为C.原料气HCl和应充分去除水和氧气D.生成的反应为熵减过程4.(2023·浙江·统考高考真题)材料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下列材料主要成分属于有机物的是A.石墨烯 B.不锈钢 C.石英光导纤维 D.聚酯纤维考点要求考题统计考情分析碳及其化合物2023浙江1月卷7题,2分2022江苏卷7题,3分2021山东卷2题,2分分析近三年高考试题,高考命题在本讲有以下规律:1.从考查题型和内容上看,高考命题以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呈现,考查内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直接考查硅及其化合物、碳及其氧化物的结构、性质。(2)以传统文化、先进科学技术为素材考查无机非金属材料的组成、性质、应用等。(3)与环境相结合考查碳循环。(4)以水煤气变换为载体,考查盖斯定律、化学平衡等化学反应原理的内容。(5)原料中涉及硅元素的工艺流程中,考查硅及其化合物的性质。2.从命题思路上看,侧重从晶体结构、物质类型、化合价等方面多角度、多层次分析、认知碳、硅两种元素的单质及其重要化合物;以无机非金属材料为载体考查化学对社会发展的重大贡献;通过二氧化碳对环境的影响的考查,树立低碳绿色可持续发展意识。根据高考命题的特点和规律,复习时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掌握C、Si单质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及应用。(2)了解无机非金属材料对社会发展的影响。注重联系生活实际。(3)有意识运用相关知识或寻求相关证据参与社会性议题的讨论。硅及其化合物2023湖北卷3题,3分2022广东卷3题,2分2021辽宁卷1题,3分无机非金属材料2023浙江6月卷1题,2分2022河北卷1题,3分2021重庆卷1题,3分色态味密度(比空气)水溶性毒性相互转化CO无色、无味、气体小难溶有(易结合血红蛋白)CO2大能溶无(温室效应)CO中混有CO2通过盛有_________溶液的洗气瓶,然后干燥气体CO2中混有CO通过盛有灼热_________的硬质玻璃管CO2中混有O2通过盛放灼热_________网的硬质玻璃管CO2中混有少量SO2通过盛有饱和_________溶液或酸性_________溶液的洗气瓶,然后干燥气体CO2中混有少量HCl通过盛有_________溶液的洗气瓶,然后干燥气体正盐(COeq \o\al(2-,3))酸式盐(HCOeq \o\al(-,3))溶解性只有钾、钠、铵盐可溶一般都可溶热稳定性正盐>酸式盐溶液pH同浓度:正盐>酸式盐相互转化COeq \o\al(2-,3)HCOeq \o\al(-,3)x=eq \f(nNaOH,nCO2)溶质成分x≤1∶1_________1∶1
第15讲 碳、硅及无机非金属材料(课件)-2024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新教材新高考): 这是一份第15讲 碳、硅及无机非金属材料(课件)-2024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新教材新高考),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复习目标,网络构建,知识梳理题型归纳,真题感悟,内容索引,考情分析,PARTONE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18讲 化学键(讲义)-备战2024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精品课件+讲义+练习(新教材新高考): 这是一份第18讲 化学键(讲义)-备战2024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精品课件+讲义+练习(新教材新高考),文件包含第18讲化学键讲义原卷版docx、第18讲化学键讲义解析版docx等2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0页, 欢迎下载使用。
第15讲 碳、硅及无机非金属材料(练习)-备战2024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精品课件+讲义+练习(新教材新高考): 这是一份第15讲 碳、硅及无机非金属材料(练习)-备战2024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精品课件+讲义+练习(新教材新高考),文件包含第15讲碳硅及无机非金属材料练习原卷版docx、第15讲碳硅及无机非金属材料练习解析版docx等2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0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