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2024北京西城区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含答案

    2024北京西城区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含答案第1页
    2024北京西城区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含答案第2页
    2024北京西城区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含答案第3页
    还剩7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4北京西城区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2024北京西城区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含答案,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0cm,g取10m/s2,5 N,20,90,82,06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本试卷共8页,100分。考试时长90分钟。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一部分
    本部分共14题,共46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意的。)
    1.下列物理量中,属于标量的是
    A.位移 B.时间 C.速度 D.加速度
    2.下列单位属于国际单位制中基本单位的是
    A.kgB.N C.cm D.m/s
    3.下图是嫦娥三号的“玉兔号”月球车在月球表面拍摄的全景照片拼接图,可以看到“玉兔号”自己的两根雷达天线、自己碾过的车辙,以及远处的水平面上的着陆器。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B
    A\
    着陆器
    O
    A. “玉兔号”从B到O的位移大小等于BAO的轨迹长度
    B. “玉兔号”从B到O,一定有加速度不为0的过程
    C. 着陆器对月球的吸引力小于月球对着陆器的吸引力
    D. 着陆器受到月球的吸引力和月面对着陆器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4.为节能,电梯在无人时会停止运行。人站到原来静止的平地电梯上,电梯带人沿水平直线前进会经历一个先加速再匀速的过程,如图所示。此过程,人手未与扶梯接触,人与电梯保持相对静止,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人不可能只受重力和支持力
    B.人受到的摩擦力一定是滑动摩擦力
    C.在匀速阶段,人受到电梯的摩擦力向前
    D.在加速阶段,人受到的支持力与重力等大
    支架


    电子秤
    导体棒
    5.为了研究磁场对通电导线的作用,采用右图所示装置。将蹄形磁铁放在水平桌面的电子秤上,导体棒水平悬挂固定在磁铁的磁极之间,但与磁铁不接触。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导体棒通电前后,电子秤示数若有变化,
    则磁铁对导体棒的作用力沿竖直方向
    B.导体棒通电前后,电子秤示数若有变化,
    则磁铁对导体棒的作用力有水平分量
    C.导体棒通电前后,电子秤示数若没有变化,
    则磁铁对导体棒的作用力没有竖直分量
    D.导体棒通电前后,电子秤示数若没有变化,
    则磁铁对导体棒的作用力没有水平分量
    6.在太空,物体完全失重,无法用天平测量质量,航天员用动力学的方法测质量。如图为我国航天员在“天宫一号”空间实验室测量自己的质量:航天员可以把自己固定在支架的一端,另一位航天员把支架拉开到与初始位置(舱壁)相距s的位置;松手后,支架能够产生一个恒定拉力F,拉着航天员从静止返回到初始位置(舱壁),不计其它外力,仪器记录下这段时间为t 。由此可测出航天员的质量为
    A.B.
    C.D.
    7.倾角为α、质量为M的斜面体静止在水平地面上,质量为m的木块静止在斜面体上。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木块受到的支持力大小是mgsin a
    B.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大小是mgcsα
    C.木块受到斜面体作用力的大小是mg
    D.地面对斜面体的摩擦力大小是mgsinαcsα
    8.如图,用三个弹簧测力计通过细线对同一个小圆环施加水平拉力作用,三个拉力的方向俯视如图所示,如果小圆环可视为质点,且其所受重力可忽略不计,小圆环平衡时三个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分别为F1、F2和F3,关于这三个力的大小关系,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F1
    F3
    37°
    F2
    53°
    A. F1>F2>F3
    B. F2>F1>F3
    C. F3>F2>F1
    D. F1>F3>F2
    9.为了测量“气垫导轨在如图所示的状态下,滑块从O点由静止释放,经过P点时瞬时速度的大小”,将光电门安放在P点,滑块从O点释放,经过光电门时,其上的遮光条将光遮住,电子计时器可自动记录遮光时间Δt,测得遮光条的宽度为Δx,用近似代表滑块经过P点时的瞬时速度大小。为使更接近瞬时速度,正确的措施是
    A.换用宽度更窄的遮光条
    B.提高测量遮光条宽度的精确度
    连接气泵
    遮光条
    光电门
    滑块
    P
    O
    D.使滑块的释放点更靠近光电门
    D.增大气垫导轨与水平面的夹角
    10.如图为餐厅暖盘车的储盘装置,其示意图如右图所示,三根完全相同的弹簧等间距竖直悬挂在水平固定圆环上,下端连接托盘。托盘上正中位置叠放若干相同的盘子,取走一个盘子,稳定后余下的正好升高补平。已知单个盘子的质量为300g,相邻两盘间距1.0cm,g取10m/s2。弹簧始终在弹性限度内,则每根弹簧的劲度系数为
    A.100N/m
    B.300N/m
    C.3N/m
    D.1N/m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每小题全部选对的得4分,
    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
    11.为了研究超重和失重现象,某同学站在力传感器上做“下蹲”和“站起”的动作,力传感器将采集到的数据输入计算机,可以绘制出压力随时间变化的图像。某次实验获得的图像如右图所示,a、b、c为图线上的三点,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a→b→c为一次“下蹲”过程
    B.a→b→c为一次先“站起”后“下蹲”的过程
    C.a→b过程,该同学处于失重状态
    D.b→c过程,该同学处于失重状态
    O
    12.如图,用一根轻质细绳将一幅重力为12 N的画框对称悬挂在墙壁上的钉子O上,画框上两个挂钉间的距离为0.6 m,两挂钉间绳子长度为1 m,则
    A.细绳对钉子O的合力大小为12 N
    B.细绳对钉子O的合力大小为10 N
    C.绳子承受的拉力大小为7.5 N
    D.绳子承受的拉力大小为10 N
    v
    v
    O
    t
    A
    v
    t
    O
    B
    v
    v
    t
    O
    C
    v
    v
    t
    O
    D
    13.物体以某一初速度冲上一个固定的粗糙斜面,物体在斜面上运动的速度-时间图像可能是
    14.甲、乙两物体的速度随时间的变化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合理的是
    A.在0.1s时,甲的加速度比乙的加速度小
    B.在00.1s的过程,甲速度减小的快慢为平均每秒减小3m/s
    C.甲、乙的速度都由0.5m/s 减小到0.2m/s的过程,甲比乙速度减小的更慢
    D.甲在速度由0.5m/s 减小到0.2m/s过程中的位移,比乙在00.4s时间内的位移大
    t/s
    v /(m·s-1)
    0
    0.1
    0.2
    0.3
    0.4
    0.5
    1.0
    0.2
    0.4
    0.6
    0.8


    第二部分
    本部分共6题,共54分。
    15.(10分)利用甲图所示的装置进行“探究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与力的关系”的实验,其中与纸带相连的小车通过细绳与托盘相连,托盘内装有砝码,小车质量约为350g,托盘自身的质量为5g。
    纸带
    小车
    打点计时器
    托盘

    托盘
    力传感器

    (1)实验中,需要保持小车 (选填“质量”或“所受作用力”)不变。平衡摩擦力的目的是 (选填“让小车所受合力等于绳子的拉力”或“让绳子的拉力大小等于托盘和砝码的重力大小”)。
    (2)下列实验操作正确且必要的有
    A.平衡摩擦力时移去纸带
    B.调整定滑轮使细线与长木板平行
    C.先接通打点计时器电源,再释放小车
    D.每次小车从同一位置释放
    (3)在一次实验中,得到如图所示的纸带。纸带上标出了连续的3个计数点A、B、C,相邻计数点之间还有4个点没有标出。打点计时器接在频率为50Hz的交流电源上。由图中数据可计算出小车的加速度a = m/s2(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A
    B
    C
    6.20
    12.90
    单位:cm
    (4)若利用力传感器将小车与细绳相连,如图乙,就可以用力传感器直接测量绳子对小车的拉力。则关于托盘中砝码的选取,正确的说法是 (选填“A”或“B”)
    A.必须选取单个质量尽量小的砝码,如5 g /个
    B.可以选取单个质量较大的砝码,如50 g /个
    16.(6分)某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小球落体运动的频闪照片(局部)测量当地的重力加速度g的值,采集到小球下落距离h与时间t的部分数据如下:
    (1)若取t=0s时小球初速度为0.00 m/s,则以 为横轴、h为纵轴来绘图以产生一条直线,该直线的斜率就是g的值。
    (2)实际上很难做到在频闪时刻释放小球,所以小球的初速度不一定为0.00 m/s。以竖直向下为正方向,将表中的数据拟合出下落距离h随时间t变化的方程为h=A t2+ B t + C,其中A=4.91ms-2,B= 0.15ms-1,C=0.00m。
    使用上述方程,计算得:g的值为 m/s2;小球下落t=0.5s时(未触地),瞬时速度的大小为 m/s。
    17.(8分)冰壶在运动员推力作用下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为1.0m/s2, 3s末撤掉推力,冰壶以大小为0.2m/s2的加速度在冰面上做匀减速直线运动至停止。
    求冰壶:
    (1)3s末速度大小;
    (2)运动的总时间。
    A
    B
    F
    θ
    C
    18.(10分)如图所示,质量为1 kg、横截面为直角三角形的物块ABC在竖直墙壁上,受到垂直于斜面BC斜向右上方的推力的作用,从静止开始沿墙壁向上做加速度大小为1 m/s2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其中θ=37°,物块与墙壁间的动摩擦因数μ=0.5, g取10 m/s2, sin 37°=0.6,cs 37°=0.8。求
    (1)1s末物体的位移大小;
    (2)推力F的大小;
    (3)物体受到墙壁的支持力大小。
    19.(10分)如图所示,总质量为500kg的热气球所受浮力大小恒为5200N,从地面开始竖直上升,上升过程中所受空气阻力f与速度v的大小关系为f=40v(f、v都取国际单位)。上升过程中热气球总质量不变, g取10m/s2。
    (1)定性描述热气球上升过程加速度和速度的变化情况;
    (2)求热气球以2.5m/s的速度上升时加速度大小;
    (3)求热气球匀速上升的速度大小。
    20.(10分)如图的滑轮装置,称作“阿特伍德机”。其中,重物A、B是由不同数量的钩码组成,A、B的质量分别为M和m(M大于m),不计轴摩擦与绳重、滑轮重,绳不可伸长。已知重力加速度g,利用“阿特伍德机”验证牛顿第二定律,结合此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1)由静止释放,重物A向下、B向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从重物开始释放计时,当运动时间为t时,其位移为x,请从运动学角度计算重物的加速度大小;
    (2)从受力角度,依据牛顿第二定律计算重物的加速度大小;
    (3)若满足什么关系式,则牛顿第二定律得到验证。
    A
    B
    t(s)
    0.04
    0.08
    0.12
    0.16
    0.20
    0.24
    0.28
    0.32
    0.36
    0.40
    h(m)
    0.014
    0.046
    0.09
    0.15
    0.23
    0.32
    0.43
    0.55
    0.69
    0.85
    北京市西城区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高一物理答案及评分参考 2024.1
    第一部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16分。每小题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
    第二部分
    15.(1)质量(2分)
    让小车所受合力等于绳子的拉力(2分)
    (2)BC(2分)
    (3)0.50(2分)
    (4)B(2分)
    16.(1)(2分)
    (2)9.82(2分)
    5.06(2分)
    17.(1)v1 = v0+a1t1 = 3m/s(4分)
    (2)减速运动时间t2 = = 15s
    t = t1+ t2 =18s(4分)
    18.(1)s =a t2 = 0.5m (3分)
    F
    x
    y
    mg
    θ
    N
    f
    (2)物块在竖直墙上受力如图所示,建立如图所示的直角坐标系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
    x方向 N=F csθ
    y方向 Fsinθ-f - mg = ma
    再由f = µN
    可得F=55N (5分)
    (3)N=F csθ = 44N (2分)
    19.(1)加速度变化情况是方向始终向上,大小是逐渐变小到趋于0;
    速度变化情况是方向始终向上,大小是先变大,后趋于稳定。
    (即热气球向上先做加速度越来越小的加速运动,然后匀速运动) (3分)
    (2)热气球受力如图所示,根据牛顿第二定律
    F浮
    f
    mg
    = 0.2 m/s2 (4分)
    (3)匀速时,有F浮 = mg + f = mg + 40 v
    v =5m/s (3分)
    20.(1)由x =a t2 得 (4分)
    (2)根据牛顿第二定律
    对A:Mg —T= M a
    对B: T — mg = m a
    可得 (4分)
    (3)若满足,则牛顿第二定律得到验证 (2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B
    A
    B
    D
    C
    C
    C
    A
    A
    A
    题号
    11
    12
    13
    14
    答案
    AC
    AC
    BC
    BC

    相关试卷

    51,北京市西城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

    这是一份51,北京市西城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北京西城区2023-2024高一上学期期末物理试卷:

    这是一份北京西城区2023-2024高一上学期期末物理试卷,共8页。

    2024北京西城区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4北京西城区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含答案,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5I0,05,55,45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