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第三册 全册课件
高中物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三册3 实验:电池电动势和内阻的测量背景图ppt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物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三册3 实验:电池电动势和内阻的测量背景图ppt课件,共23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叠层电池的内阻太大,环节一实验方案设计,原理EU+Ir,环节三误差分析,电流表外接法,电流表内接法,课堂练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将电压表直接接在叠层电池的两端时,电压表的示数为6.5 V,但它无法使“3.8 V 0.3 A”字样的小灯泡发光,这是为什么呢?
电池内阻大了之后,电池为什么不能使小灯泡发光呢?
当电池内阻很大而灯泡电阻很小时,因为灯泡与电池是串联的,可知灯泡上分到的电压很小,电池就不能使灯泡发光。
怎样才能测出电池的电动势及内阻呢?
实验器材:两节1.5 V干电池、电压表、电流表、滑动变阻器、电阻箱、开关、导线等。
实验要求: (1)设计测量干电池的电动势及内阻的实验电路图。 (2)确定所需测量的物理量,设计实验记录表格。 (3)明确实验数据的处理方法——如何得到干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 (4)分析利用你的测量方案得到的测量值与真实值间的关系。 (5)思考你所设计电路的系统误差来源。
方案一:伏安法,电路图如图甲或乙所示。
测量多组数据并利用U-I图像处理数据,如图丙所示。
(1)为什么选择利用图像处理数据?利用U-I图像,可以更好地减小偶然误差。(2)图像中的U、I有什么物理意义?U代表路端电压,I代表通过电源的电流。(3)电动势和内阻怎么获得?纵轴截距——电动势E;斜率绝对值——内阻r。
方案二:使用电流表和电阻箱,电路图如图丁所示。
原理:E=IR+Ir。
测量多组数据并利用IR-I图像处理数据,如图戊所示。
方案三:电压表和电阻箱,电路图如图己所示。
还能设计什么样的图像处理实验数据,同样得到电动势和内阻呢?
提示:根据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设计图像的横、纵坐标。
环节二:学生实验、获取实验数据
实验要求:(1)确定本组两种对比实验方案。(2)电路接通前要经老师检查,确保实验电路安全。(3)断电后才能调整电路,读取数据要快、准。
考虑到电压表、电流表内阻的影响,以图甲、乙所示的两个方案为例,分析测量结果和真实值之间存在怎样的关系。
方案一:甲、乙两图中的测量对象是谁? 电流表对应的接法应该叫什么? 研究对象是电源。
(1)图甲中电流表内接(相对于电压表),内阻测量值偏小,由E测=UV+IAr测可得电动势测量值偏小。 (2)图乙中电流表外接(相对于电压表),r测=r+rA,E测=UV+IAr测,即内阻测量值偏大,电动势测量值等于真实值。
方案二:用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分析表达式E测=U+Ir测中U、I是不是真实的路端电压和通过电源的电流,从而确定误差来源。
图甲中采用电流表内接法,由于电压表的分流作用。可得:
若U1>U2,则必有IV1>IV2,所以根据上式可知:
E测=U+IAr测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3 实验:电池电动势和内阻的测量图文课件ppt,文件包含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第三册第12章3实验电池电动势和内阻的测量课件ppt、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第三册第12章3实验电池电动势和内阻的测量学案doc等2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60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三册3 实验:电池电动势和内阻的测量课文课件ppt,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实验必备·自主学习,实验过程·探究学习,实验研析·创新学习,创新评价,课堂检测·素养达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三册3 实验:电池电动势和内阻的测量课堂教学课件ppt,共2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闭合回路的组成,2表达式,路端电压,通过电源的电流,方法一解方程组法,方法二图象法,斜率增大,1电路如图所示,2主要步骤,3数据处理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