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2024年高考化学二轮复习 微主题热练
微主题热练9 化学反应速率 质量作用定律 催化剂机理 反应循环图(含解析)-2024年高考化学二轮复习
展开这是一份微主题热练9 化学反应速率 质量作用定律 催化剂机理 反应循环图(含解析)-2024年高考化学二轮复习,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2 kJ/ml,8 kJ/ml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A. N2生成NH3是通过多步还原反应生成的
B. 过程Ⅰ、Ⅲ中能量的变化不相同
C. 适当提高N2分压,可以加快N2(g)―→*N2反应速率,提高N2(g)转化率
D. 大量氨分子吸附在催化剂表面,将降低反应速率
2. (2023·扬州宝应期末)我国科学家研究化合物M(s)催化CO2氢化机理。由化合物M(s)生成化合物N(s)过程的机理和相对能量曲线如图所示(已知1 eV=1.6×10-19J,NA约为6.02×1023 ml-1)。TS1、TS2均为过渡态。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过渡态TS1比TS2更稳定
B. 过程TS1―→P为化合物M生成化合物N的决速步骤
C. 化合物M催化CO2氢化反应过程中一定有Fe—O键的断裂
D. 该过程的热化学方程式为M(s)+CO2(g)===N(s) ΔH=-1 120.2 kJ/ml
3. 某科研小组研究臭氧氧化—碱吸收法脱除NO工艺,相关反应如下:
①NO(g)+O3(g)NO2(g)+O2(g)ΔH1=-200.9 kJ/ml
②2O3(g)3O2(g)ΔH2=-288.8 kJ/ml
③2NO(g)+O2(g)2NO2(g)ΔH3=a
已知:反应①v正=k正·c(NO)·c(O3),v逆=k逆·c(NO2)·c(O2),k正、k逆为速率常数,受温度影响。其他条件不变,每次向反应器中充入0.5 ml NO和1.0 ml O3,在不同温度下反应。测得相同时间内,体系中NO的体积分数[φ(NO)]随温度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a=+113 kJ/ml
B. 升高温度,k正、k逆增大,eq \f(k正,k逆)减小
C. 延长反应时间,可使φ(NO)由M点移到N点
D. 用碱液吸收、增大反应器的容积均可提高NO的转化率
4. (2023·扬州10月调研) 利用铜-铈氧化物(xCuO·yCeO2,Ce是活泼金属)催化氧化除去H2中少量CO的可能机理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反应(Ⅰ)中Cu、Ce化合价均升高
B. 铜的价电子排布为3d104s1,位于元素周期表d区
C. 若用18O2参与反应,一段时间后,18O不可能现在铜-铈氧化物中
D. 反应一段时间后催化剂活性下降,可能是CuO被还原成Cu所致
5. (2023·扬州中学)羧酸与醇发生酯化反应的可能机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该反应历程包括质子化、加成、消去、质子转移等过程
B. 同一个碳原子上连接两个羟基是不稳定的结构
C. 物质a中所有中心原子杂化方式相同
D. 酯化反应中增加浓硫酸的用量,一定可以提高反应物的转化率
6. (2023·靖江期末调研) 酯在碱性条件下发生水解反应的历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反应④为该反应的决速步骤
B. 若用18OH-进行标记,反应结束后醇和羧酸钠中均存在18O
C. 该反应历程中碳原子杂化方式没有发生改变
D. 反应①中OH-攻击的位置由碳和氧电负性大小决定
7. (2023·姜堰中学、如东中学、沭阳中学联考)常温下,将NO与H2的混合气体通入Ce(SO4)2与Ce2(SO4)3的混合溶液中,其物质的转化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H+为该转化过程的中间产物
B. 反应前后溶液中Ce3+和Ce4+的总数保持不变
C. 反应Ⅰ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
D. 反应Ⅱ中每生成22.4 L N2,转移的电子数目为4×6.02×1023
8. (2023·苏州中学、淮阴中学、姜堰中学、海门中学联考)MnO2催化某反应的一种催化机理如图所示(其中·OH是羟基自由基。·CHO是醛基自由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使用MnO2催化时,该反应的ΔH会发生变化
B. Oeq \\al(-,2)为中间产物之一,与Na2O2中所含阴离子种类相同
C. 总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HCHO+O2eq \(=====,\s\up7(MnO2))CO2+H2O
D. 催化过程中,所发生的反应均为氧化还原反应
9. (2022·南通如东期末)在二氧化碳合成甲醇的研究中,催化剂是研究的关键。目前国内外研究主要集中于铜基催化剂,有学者提出了 CO2的转化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基态铜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Ar]3d94s2
B. 甲酸乙酯是该过程的催化剂
C. 步骤④中有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
D. 反应过程中,催化剂参与反应,降低了反应的焓变
10. (2023·盐城中学)CO2转化可减少CO2排放并实现资源利用。CO2催化氧化乙烷制乙烯的主要反应有:
①C2H6(g)C2H4(g)+H2(g)
②CO2(g)+H2(g)CO(g)+H2O(g)
反应的能量变化如图1所示。体系中还存在其他副反应。相同时间内,乙烷的转化率、乙烯的选择性与温度的关系如图2所示。
已知:乙烯的选择性为转化的乙烷中生成乙烯的百分比。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C2H6(g)+CO2(g)C2H4(g)+CO(g)+H2O(g)ΔH=+177 kJ/ml
B. 反应②比反应①的速率小,是总反应的决速步骤
C. 在图2所画曲线的温度范围内,温度越高,乙烯的产率越低
D. 其他条件不变,适当增大投料比n(CO2)∶n(C2H6),能提高C2H6的转化率
11. (2023·如皋二模)一种计算机模拟在催化剂表面上水煤气反应CO(g)+H2O(g)CO2(g)+H2(g)的历程如图所示。吸附在催化剂表面上的物种用“*”表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水煤气反应CO(g)+H2O(g)CO2(g)+H2(g)的ΔH<0、ΔS=0
B. 决定总反应速率快慢的步骤是转化⑦
C. 1 ml CO与1 ml H2O充分反应后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是2 ml
D. 催化剂表面吸附1 ml CO会释放出0.21 eV的能量
12. (2023·如皋调研)乙酸甲酯在NaOH溶液中发生水解时物质和能量的变化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总反应为吸热反应
B. 决定总反应速率快慢的是反应物―→中间产物1的反应
C. 反应过程中碳原子的轨道杂化方式不发生变化
D. 若反应物使用,则产物中存在
13. (2022·江苏百校联考)我国科研人员提出CeO2催化合成碳酸二甲酯(DMC)需经历三步反应(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①③均为取代反应,②为加成反应
B. 1 ml DMC在碱性条件下完全水解,消耗4 ml NaOH
C. 合成DMC的总反应中CH3OH和CO2是反应物
D. ①中催化剂的作用是使O—H断裂活化
14. (2022·苏北四市期末)在过氧苯甲酰(结构简式为PhOOOOPh,—Ph表示苯基)作用下,溴化氢与丙烯加成反应的主要产物为1-溴丙烷,反应机理如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过程②中产物X的化学式为PhOOH
B. 过程③中存在非极性共价键的形成
C. 过程④可表示为CH3eq \(C,\s\up6(·))HCH2Br+HBr―→·Br+CH3CH2CH2Br
D. 上述链终止反应中存在·Br+·Br―→Br2
微主题热练9 化学反应速率 质量作用定律
催化剂机理 反应循环图
1. C 【解析】 由图可知,N2生成NH3的过程中,不断结合H原子,氮元素的化合价逐渐降低,故NH3是N2通过多步还原反应生成的,A正确;过程Ⅰ断裂的是氮氮三键中的一条键,而过程Ⅲ断裂的是氮氮双键中的一条键,两个过程断键不同,能量的变化不同,B正确;增大一种物质的投入量,可提高另外一种物质的转化率,故适当提高N2分压,不能提高N2(g)的转化率,C错误;大量氨分子吸附在催化剂表面,催化剂的活性位点减少,N2的吸附量减少,将降低反应速率,D正确。
2. B 【解析】 能量越低越稳定,相对能量:TS1
4. D 【解析】 反应(ⅰ)中CO作还原剂,铜-铈氧化物作氧化剂,氧化剂发生得电子的还原反应,则Cu、Ce化合价不可能均升高,A错误;Cu为29号元素,价电子排布式为3d104s1,位于元素周期表ds区,B错误;由图可知,反应(ⅱ)中,氧分子和铜-铈氧化物中的氧空位结合,有1个氧原子进入空位,故一段时间后,18O可能出现在铜-铈氧化物中,C错误;CO具有还原性,会把CuO还原为Cu,反应一段时间后催化剂活性下降,可能是CuO被还原成Cu所致,D正确。
5. D 【解析】 第一步是质子化,第二步是加成,第四步是消去,第五步是去质子化,A正确;从第三步和第四步分析,同一个碳原子上连接两个羟基是不稳定的结构,B正确;a分子中所有中心原子的价层电子对数均为4,杂化方式相同,C正确;酯化反应过程中,浓硫酸作催化剂和吸水剂,适当增大浓硫酸的用量,产物水的量减少,酯化反应平衡右移,可以提高酯的产率,但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浓度过大时,会氧化乙醇,使反应物的量减少,酯的产率降低,D错误。
6. D 【解析】 反应历程中,反应①最慢,是整个反应的决速步骤,A错误;由反应历程可知,若用18OH-进行标记,反应结束后18O在羧酸钠中,醇中不均存在18O,B错误;由反应①可知,酯基中的碳原子由sp2杂化转变为sp3杂化,C错误;反应①中OH-带负电,攻击的位置由碳和氧电负性大小决定,D正确。
7. D 【解析】 由图可知,总反应为2NO+2H2eq \(=====,\s\up7(Ce4+))N2+2H2O,反应物和产物中均无H+,故H+为该转化过程的中间产物,A正确;Ce4+为催化剂,故反应前后溶液中Ce3+和Ce4+的总数保持不变,B正确;反应Ⅰ为2Ce4++H2===2Ce3++2H+,Ce4+为氧化剂,H2为还原剂,故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C正确;气体所处的状态未知,进而无法计算转移电子的数目,D错误。
8. C 【解析】 催化剂只能改变反应速率,不能改变焓变,A错误;Na2O2中所含阴离子为Oeq \\al(2-,2),不是Oeq \\al(-,2),B错误;由图可知,总反应为HCHO+O2eq \(=====,\s\up7(MnO2))CO2+H2O,C正确;HCOeq \\al(-,3)与H+反应生成CO2和H2O,不是氧化还原反应,D错误。
9. C 【解析】 基态铜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Ar]3d104s1,A错误;甲酸乙酯是该反应的中间产物,B错误;由图可知,步骤④中的C—O键和H—O键均发生了断裂,生成了金属羟基化合物(H—O—M)和甲酸乙酯,C正确;催化剂可以改变反应速率,改变反应的活化能,改变反应历程,但不能改变反应的焓变,D错误。
10. C 【解析】 由图可知,C2H6(g)+CO2(g)C2H4(g)+CO(g)+H2O(g) ΔH=生成物总能量-反应物总能量=-300 kJ/ml-(-477 kJ/ml)=+177 kJ/ml,A正确;由图可知,反应①的活化能小于反应②的活化能,则反应②比反应①的速率小,速率小的步骤是总反应的决速步骤,B正确;由图可知,在图2所画曲线的温度范围内,温度越高,乙烯的选择性越低,但是乙烷的转化率越高,乙烯的产率不一定降低,C错误;其他条件不变,适当增大投料比n(CO2)∶n(C2H6),相当于增大CO2的物质的量,反应①正向移动,能提高C2H6的转化率,D正确。
11. D 【解析】 由图可知,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为放热反应,则正反应的ΔH<0,该反应是可逆反应,逆反应的ΔH>0,逆反应具有自发进行的可能性,则满足:ΔH-TΔS<0,逆反应的ΔS>0,故正反应的ΔS<0,A错误;决定总反应速率快慢的步骤是活化能较高的步骤,即转化⑤是总反应的决速步骤,B错误;可逆反应不能彻底进行,故1 ml CO与1 ml H2O充分反应后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小于2 ml,C错误;根据①可知,催化剂表面吸附1 ml CO、1 ml H2O共释放0.32 eV的能量,根据⑧可知,催化剂表面吸附1 ml H2O释放0.11 eV的能量,故催化剂表面吸附1 ml CO释放0.21 eV的能量,D正确。
12. B 【解析】 由图可知,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总反应为放热反应,A错误;决定总反应速率快慢的反应是活化能较高的反应,即反应物―→中间产物1是总反应的决速步骤,B正确;由反应物―→中间产物1可知,酯基中的碳原子由sp2杂化转变为sp3杂化,碳原子的杂化方式发生变化,C错误;由图可知,18O存在于甲醇中,产物中不存在,D错误。
13. B 【解析】 DMC中含有碳酸酯基,1分子DMC在酸性条件下水解可生成2分子CH3OH和1分子H2CO3,H2CO3和NaOH可按物质的量之比1∶2反应,故1 ml DMC在碱性条件下完全水解,最多可以消耗2 ml NaOH,B错误。
14. B 【解析】 由图可知,过程②发生的反应为与HBr生成和·Br,则X为,A正确;过程③中不存在非极性共价键的形成,B错误;过程④发生的反应可表示为CH3eq \(C,\s\up6(·))HCH2Br+HBr―→·Br+CH3CH2Br,C正确;由图可知,链终止反应中存在·Br和·Br结合形成Br2的过程,D正确。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微主题4 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 热练(含解析)—2024年高考化学二轮复习,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5 kJ·ml-1;,7 kJ·ml-1;,4 kJ·ml-1,12 ml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微主题热练6 反应热 盖斯定律(含解析)-2024年高考化学二轮复习,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已知,02×1023,0 kJ/ml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微主题热练14 反应过程曲线分析(含解析)-2024年高考化学二轮复习,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常温下,用200 mL 0, 室温下,用0, 常温下,向20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