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大连市庄河市第七初级中学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含答案)
展开(本试卷共18道题,满分70分)
考生注意:所有试题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在本试卷上作答无效
第一部分 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这是中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会制造工具,使用火,发现于云南省。”该信息是在描述( )
A.元谋人 B.北京人 C.山顶洞人 D.河姆渡人
2.下列选项中,研究北京人,山顶洞人等远古人类最可靠的证据是( )
A.传说 B.文献 C.化石 D.影像
3.孙中山先生曾在一篇祭文中这样说道:“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创造指南车,平定蚩尤乱,世界文明,唯有我先。”孙先生在这里赞扬的是( )
A.女娲 B.黄帝 C.炎帝 D.大禹
4.文明之光照耀中华大地,中国历史开始了辉煌的篇章。夏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它的建立者是( )
A.禹 B.启 C.伯益 D.桀
5.在中华民族的血脉中,一直流淌着“工匠精神”的基因。下列两件绝世青铜器体现了哪一朝代的成就( )
A.夏朝 B.商朝 C.周朝 D.秦朝
6.西周建立后,周天子分封诸侯国,其中齐国是姜尚(传说中的姜子牙)的封地,姜尚属于受封的( )
A.周天子的亲属 B.功臣 C.先代的贵族 D.归附的部落首领
7.《汉书》记载:“商君为法于秦,战斩一首赐爵一级,欲为官者五十石。”这反映了商鞅变法( )
A.重农抑商,奖励耕织 B.确立县制
C.废井田,开阡陌 D.奖励军功,按功授爵
8.“它的规模从表面上看,远不如长城宏大,却注定要稳稳当当地造福千年。”由于它的修建,使成都平原成为富饶的“天府之国”。“它”指的是( )
A.都江堰 B.郑国渠 C.灵渠 D.大运河
9.齐桓公称霸、商鞅变法等历史现象反映的时代特征是( )
A.争霸称雄与社会变革 B.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C.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D.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
10.东汉中期以后,政治黑暗最突出的表现是( )
A.中央和地方矛盾的加强 B.统治阶级内部的派系斗争
C.皇帝昏庸愚昧,不理朝政 D.外戚和宦官交替专权
11.他被誉为伟大的外交家、探险家,是“丝绸之路的开拓者”。他将中原文明传播至西域,又从西域诸地方政权引进了汗血马、葡萄、苜蓿、石榴、胡麻等物种到中原,促进了文明的交流。这里的“他”是( )
A.汉武帝 B.董仲舒 C.卫青 D.张骞
12.三顾茅庐、七擒七纵、空城计、借东风……这些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的民间故事,都与我国古代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有关,他是( )
A.曹操 B.诸葛亮 C.周瑜 D.孙权
13.下面图片为某一史实的相关信息。据此判断这一史实是( )
A.商鞅变法 B.西晋建立 C.北魏孝文帝改革 D.前秦汉化改革
14.□—战国—□—西汉—□—三国—□—东晋—□,框中朝代顺序正确的是( )
A.秦、春秋、西晋、南北朝、东汉 B.春秋、秦、南北朝、西晋、东汉
C.春秋、秦、东汉、西晋、南北朝 D.春秋、秦、东汉、南北朝、西晋
15.掌握历史时代特征是学习历史的有效方法之一。下列历史时期及相关阶段特征正确的一组是( )
①秦汉时期a.中国境内早期人类与文明的起源
②史前时期b.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
③夏商周时期c.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④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d.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A.①—b ②—a ③—c ④—d B.①—b ②—d ③—a ④—c
C.①—c ②—b ③—d ④—a D.①—c ②—a ③—b ④—d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
二、非选择题(本题3小题,16题13分,17题13分,18题14分,共40分)
16.某班布置“古代中国•异彩纷呈”主题展板,并围绕该主题进行探究性学习,请你参与完成。(13分)
(1)请按照示例,将“科技文化篇”中的选项进行分类,放入相应板块。(6分)
示例:板块一“史学著作” B 板块二“医学著作”___________
板块三“书法成就”___________ 板块四“农书典籍”___________
(2)请你从“人物篇”中任选一位人物,说明他能够入选展板的理由。(多选多答只评第一个,3分)
(3)“发明篇”中的成就是我国古代的什么发明?(2分)该发明有怎样的影响?(2分)
17.统一是一个国家发展的前提和基石,维护国家统一始终是历史发展的主题。某历史兴趣小组的同学运用列表比较归纳有关历史事件的学习方法,设计了以“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为主题的项目学习,请你和他们一起完成,(13分)
任务一【治国思想】
材料一 在秦始皇时代,军政大事和百姓日常生活,都有法律进行规范……秦法要求官吏必须精通法律,依法办事,恪尽职守,公正无私。
——摘编自马平安《中国传统政治的基因》
材料二 汉初统治者汲取秦亡教训……主张清静无为,正好适应了当时的现实要求。但是,该思想不利于统治者的治理和中央集权制的巩固,因此,汉武帝最终接受了董仲舒的建议,奉儒家思想为正统。
——摘编自成怀洋《中国古代治国经验及启示》
(1)依据材料一、材料二,分析秦始皇和汉武帝的治国思想(4分)
任务二【治国政策】
(2)请将表中的①②③④⑤内容补充完整。(5分)
任务三【民族关系】
材料三 秦始皇把这几处的长城连接起来,使之成为西起临洮,东止辽东的更大规模的长城。长城修好后,也并不能阻挡匈奴的南下……他(汉武帝) 多次派大将卫青、霍去病领兵向匈奴进行大规模出击,并迫使其远徙……
——摘编自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纲要》
(3)材料三中秦始皇和汉武帝分别采取了什么方式抵御匈奴?(4分)
18.七年级某历史小组以“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为主题进行探究性学习,请你参与探究并得出结论。(14分)
【明君仁主】
材料一 (汉文帝)曰:“夫农,天下之本,其开籍田,朕亲率耕,以给宗庙粢盛。”
——摘编自《汉书•文帝纪》
材料二 (汉景帝)曰:“农,天下之本也。黄金珠玉,饥不可食,寒不可衣……其令郡国务劝农桑……”
——摘编自《汉书•景帝纪》
(1)依据材料一、材料二分析文帝、景帝重视哪方面的发展?(1分)二者统治时期出现的盛世局面是什么?(2分)
【亡国之君】
材料三
(2)根据图片,结合所学知识,总结夏、商、西周灭亡的共同原因。(2分)
【揭竿而起】
材料四 秦为乱政虐刑,以残贼天下,数十年矣。北有长城之役,南有五岭之戌,外内骚动,百姓罢敝……财匮力尽,民不聊生。
——摘编自司马迁《史记·张耳陈馀列传》
(3)材料四中司马迁是如何评价秦朝统治的?(2分)在“财匮力尽,民不聊生”背景下引发的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是什么?(1分)
【以史为鉴】
(4)论证观点:从上述材料中任选两项,论证“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这一观点。(要求:围绕主题,选取两则史实进行论述,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6分)
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学业质量监测七年级历史试卷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30分):
ACBAB BDAAD DBCCD
二、非选择题(40分):
16.(13分)
(1)A D C(6分)
(2)评分标准:任选一位人物说明,多选多答只评第一个
孔子:孔子是春秋后期鲁国人,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1分)核心思想是“仁”,教育思想主张“有教无类”等。他的学说对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有非常重要的影响,他提出的一些道德规范对中国社会的发展也具有深远的影响。(2分)
老子:老子是春秋后期楚国人,道家学派的创始人。(1分)他认为,人们应该顺应自然;世间万物都有其对立面,对立的双方是可以互相转化的。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他的学说集中在《老子》一书中。这部书成为道家的经典。(2分)
(3)造纸术(2分)影响:纸成为人们广泛使用的书写材料,也便利了典籍的流传;世界各国的造纸术大多是从中国流传过去的,造纸术的发明是中国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之一。(2分)
17.(13分)
(1)秦始皇尊奉法家思想(2分)汉武帝尊奉儒家思想(2分)
(2)①郡县制②推恩令③货币④度量衡⑤五铢钱(5分)
(3)秦始皇:修筑长城 (2分)汉武帝:派卫青、霍去病出击匈奴(2分)
18.(14分)
(1)农业方面(1分)文景之治(2分)
(2)夏、商、西周的灭亡都是因为出现了暴君,他们的残暴统治激起了人民的反抗。(2分)
(3)秦朝实行暴政(言之有理即可)(2分)陈胜吴广起义(1分)
(4)评分标准:结构:总分总(观点+论述+结论)(1分)两则史实(1分)论述(4分)
要求:围绕主题,选取两则史实进行论述,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
论述一:
观点: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史实1:汉文帝和汉景帝注重农业生产,提倡以农为本,要求各级官吏关心农桑,并进一步减轻赋税和徭役。文帝和景帝时期,重视“以德化民”,废除了一些严刑峻法,他们还提倡勤俭治国,反对奢侈浮华。文景时期,政治清明,经济发展,人民生活安定。这一时期的统治局面,历史上称为“文景之治”
史实2:夏桀王、商纣王、周幽王统治时期,不修德行,统治残暴,残害人民,激起了人民的反抗,导致王朝的灭亡。
综上所述,可以得出“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结论。(6分)
论述二:
观点: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史实1:汉文帝和汉景帝注重农业生产,提倡以农为本,要求各级官吏关心农桑,并进一步减轻赋税和徭役。文帝和景帝时期,重视“以德化民”,废除了一些严刑峻法,他们还提倡勤俭治国,反对奢侈浮华。文景时期,政治清明,经济发展,人民生活安定。这一时期的统治局面,历史上称为“文景之治”
史实2:秦朝统治时期,赋税、徭役、兵役沉重,法律严苛,刑罚残酷,使人民陷入无法生活的境地,从而引发的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陈胜吴广起义,最终导致王朝的灭亡。
综上所述,可以得出“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结论。(6分)
“古代中国·异彩纷呈”
科技文化篇
A.《伤寒杂病论》 B.《史记》
C.《齐民要术》 D.《兰亭集序》
人物篇
发明篇
人物
秦始皇
汉武帝
治国思想
政治措施
确立中央集权制,地方上实行①
采纳主父偃的建议,实行②
经济措施
统一③和④
统一铸造⑤、盐铁专卖、平抑物价
民族关系
辽宁省大连市庄河市第七初级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期末历史试题(含解析): 这是一份辽宁省大连市庄河市第七初级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期末历史试题(含解析),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辽宁省大连市庄河市第七初级中学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这是一份辽宁省大连市庄河市第七初级中学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辽宁省大连市庄河市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辽宁省大连市庄河市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含答案),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