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2022年广东省中考化学真题 (解析版)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2022年广东省中考化学真题 (解析版)第1页
    2022年广东省中考化学真题 (解析版)第2页
    2022年广东省中考化学真题 (解析版)第3页
    还剩13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2年广东省中考化学真题 (解析版)

    展开

    这是一份2022年广东省中考化学真题 (解析版),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S-32 Fe-56 Cu-64 Zn-65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下列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 光合作用B. 冰雪融化C. 海水蒸发D. 溪水流淌
    【答案】A
    【解析】
    【详解】A、光合作用,有氧气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B、冰雪融化,只是状态发生了改变,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C、海水蒸发,只是水的状态发生了改变,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D、溪水流淌,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故选A。
    2. 学校采购了一批含75%酒精的免洗消毒喷雾。你建议在存放处张贴的警示标识是
    A. B. C. D.
    【答案】D
    【解析】
    【详解】酒精易燃烧,常温下为液体,属于易燃液体,不具有腐蚀性、毒性,也不易发生爆炸,故选D。
    3. 下列属于纯净物的是
    A. 汽水B. 氢气C. 黄铜D. 空气
    【答案】B
    【解析】
    【详解】A、汽水是由碳酸、水等混合而成,属于混合物,不符合题意;
    B、氢气由同种物质组成,属于纯净物,符合题意;
    C、黄铜由铜、锌等混合而成,属于混合物,不符合题意;
    D、空气由氮气、氧气等混合而成,属于混合物,不符合题意。
    故选B。
    4. 我国自主研制的“极目一号”Ⅲ型浮空艇的锚泊主系缆由聚乙烯纤维制成,该材料属于
    A. 天然橡胶B. 天然纤维C. 合成材料D. 金属材料
    【答案】C
    【解析】
    【详解】A、聚乙烯纤维是合成材料,不是天然橡胶,A错,不符合题意;
    B、天然纤维指羊毛、棉花等,聚乙烯纤维是合成的,B错,不符合题意;
    C、聚乙烯是一种塑料,塑料、合成橡胶、合成纤维是有机合成材料,C对,符合题意;
    D、金属材料包括金属和合金,D错,不符合题意。
    故选C。
    5. 下列化学用语表示两个分子的是
    A. O2-B. 2O3C. SO2D. 2O
    【答案】B
    【解析】
    【详解】A、表示一个氧离子,不符合题意;
    B、化学式前加数字表示分子数目,表示2个臭氧分子,符合题意;
    C、化学式的意义可以表示二氧化硫、一个二氧化硫分子、一个二氧化硫分子由一个硫原子和2个氧原子构成、二氧化硫由硫元素和氧元素组成,不符合题意;
    D、元素符号前加数字表示原子数目,即表示2个氧原子,不符合题意。
    故选B。
    6. 科学家对人类文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 拉瓦锡编制了元素周期表B. 门捷列夫提出了近代原子学说
    C. 道尔顿确定了空气的组成D. 屠呦呦因研究青蒿素获诺贝尔奖
    【答案】D
    【解析】
    【详解】A、门捷列夫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并编制出元素周期表,不符合题意;
    B、道尔顿提出了原子学说,不符合题意;
    C、拉瓦锡用定量的方法测定了空气的成分,得出空气主要是由氮气和氧气组成,不符合题意;
    D、中国药学家屠呦呦因发现青蒿素获得诺贝尔生理医学奖,符合题意。
    故选D。
    7. 荔枝生长过程中,需要施肥为果树补充营养。下列属于复合肥的是
    A. NH4H2PO4B. CO(NH2)2C. NH4NO3D. KCl
    【答案】A
    【解析】
    【详解】A、磷酸二氢铵含有氮、磷、钾三种元素中的N、P元素,属于复合肥,符合题意;
    B、尿素含有氮、磷、钾三种元素中的氮元素,属于氮肥,不符合题意;
    C、硝酸铵含有氮、磷、钾三种元素中的氮元素,属于氮肥,不符合题意;
    D、氯化钾含有氮、磷、钾三种元素中的钾元素,属于钾肥,不符合题意。
    故选A。
    8. 我国科学家开发了一种基于二氧化钒的“冷热双吸”材料,有望助力实现“双碳”目标。钒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信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钒为金属元素B. 钒原子核外电子数为23
    C. 钒的相对原子质量为50.94gD. 二氧化钒的化学式为VO2
    【答案】C
    【解析】
    【详解】A、根据钒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信息可知,钒为金属元素,故说法正确;
    B、根据钒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信息可知,原子序数=核外电子数=质子数=核电荷数=23,故说法正确;
    C、根据钒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信息可知,钒的相对原子质量为50.94,故说法错误;
    D、根据氧化物的书写原则,氧化物中,氧在后,并在氧元素右下角标出氧原子的个数,则二氧化钒的化学式为VO2,故说法正确;
    故选C。
    9.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B. C. D.
    【答案】A
    【解析】
    【详解】A、应把橡皮塞慢慢转动着塞进容器口,且不可把试管放在桌上,再使劲塞进塞子,以免压破容器,图中操作正确,符合题意;
    B、禁止用燃着的酒精灯去点燃另一只酒精灯,防止发生火灾,不符合题意;
    C、禁止用手去拿正在加热的蒸发皿,防止烫伤,应用坩埚钳夹取,不符合题意;
    D、稀释浓硫酸:将浓硫酸沿器壁慢慢注入水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使热量尽快散发出去,不能将水注入浓硫酸中,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0. 某饼干的配料表如图所示,其中不包含的基本营养素是
    A 油脂B. 维生素C. 糖类D. 无机盐
    【答案】B
    【解析】
    【详解】A、精炼植物油中含有油脂,故A不正确;
    B、配料不含蔬菜、水果,不含维生素,故B正确;
    C、小麦粉、白砂糖中含有糖类,故C不正确;
    D、食品添加剂中含有无机盐,故D不正确。故选B。
    11. 研究发现千金藤素(C37H38N2O6)可抑制某些冠状病毒在细胞中的复制。下列关于千金藤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属于氧化物B. 含有氮分子
    C. 由四种元素组成D. 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
    【答案】C
    【解析】
    【详解】A、由化学式可知,千金藤素由C、H、N、O四种元素组成,不属于氧化物,不符合题意;
    B、千金藤素由千金藤素分子构成,不含氮分子,不符合题意;
    C、由化学式可知,千金藤素由C、H、N、O四种元素组成,符合题意;
    D、千金藤素中C、H、N、O元素的质量比为:(12×37):38:(14×2):(16×6)=222:19:14:48,故氮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2. 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pH<5.6的降雨称为酸雨B. 石油属于可再生能源
    C. PM2.5属于大气污染物D. 铝合金的硬度比纯铝大
    【答案】B
    【解析】
    【详解】A.pH<5.6的降雨称为酸雨,正确。
    B.石油形成过程非常复杂,属于不可再生能源,选项错误。
    C.PM2.5属于大气污染物,正确。
    D.合金硬度大于组成纯金属,所以铝合金的硬度比纯铝大,正确。
    故选:B。
    13. 根据下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t1℃时,50g甲能完全溶于50g水B. 乙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
    C. t2℃时,丙和丁的溶解度相同D. 加压或升温能增加戊的溶解度
    【答案】C
    【解析】
    【详解】A.t1℃时,甲物质的溶解度为80g,也就是100g水中最多能溶解80g物质甲,所以50g甲中只有40g能完全溶于50g水,选项错误。
    B.随着温度的升高,溶解后剩余固体的质量在减小,说明溶解的物质变多,所以乙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升高,选项错误。
    C.t2℃时,丙和丁的溶解度相同,正确。
    D.压强增大或者温度降低戊的溶解度在升高,所以加压或降温能增加戊的溶解度,选项错误。
    故选:C。
    14. 劳动课程标准要求学生承担家庭劳动。下列项目与所涉及的化学知识不相符的是
    A. AB. BC. CD. D
    【答案】D
    【解析】
    【详解】A、用燃气灶炒菜,是因为燃气具有可燃性,燃烧放出热量,不符合题意;
    B、用炉具清洁剂去除油污,是因为炉具清洁剂中含有氢氧化钠,氢氧化钠能与油脂反应,不符合题意;
    C、用厨余垃圾自制化肥,是因为厨余垃圾能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缓慢氧化,不符合题意;
    D、往自制净水器内放入活性炭,是因为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可以吸附水中的色素和异味,符合题意。
    故选D。
    15. 对铁生锈与燃烧条件的实验探究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对比①②可探究:接触氧气是否为铁生锈条件之一
    B. 对比②③可探究:接触水是否为铁生锈的条件之一
    C. 对比①④可探究:温度达到着火点是否为铁燃烧的条件之一
    D. 对比③④可探究:接触氧气是否为铁燃烧的条件之一
    【答案】C
    【解析】
    【详解】A.对比①②发现变量为水,所以可探究:接触水是否为铁生锈的条件之一,选项错误。
    B.无法对比②③,因为有多个变量:水和氧气和二氧化碳,选项错误。
    C.对比①④发现变量为温度是否达到着火点,所以可探究:温度达到着火点是否为铁燃烧的条件之一,正确。
    D.无法对比③④,因为有多个变量:二氧化碳和氧气,是否加热,选项错误。
    故选:C。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第16小题7分,第17小题8分,第18~21小题各10分,共55分。
    16. 炉甘石始载于《外丹本草》,主要成分为碳酸锌(ZnCO3)和碱式碳酸锌,炮制后主要成分为氧化锌(ZnO)可作为外用药使用。
    (1)锌元素属于人体必需的______(填“常量”或“微量”)元素。
    (2)碳酸锌中锌、氧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______,质量比为______。
    (3)氧化锌、碳酸锌、碱式碳酸锌都有一定的抑菌活性,说明起抑菌作用的有效成分可能是______(填字母)。
    a.锌分子 b.锌元素 c.锌单质
    (4)药效高低与有效成分的含量相关。碳酸锌的抑菌活性低于相同质量的氧化锌,可能的原因是______。
    【答案】(1)微量 (2) ①. ②.
    (3)b (4)等质量的碳酸锌中锌元素的质量小于氧化锌中锌元素的质量
    【解析】
    【小问1详解】
    含量小于0.01%属于微量,锌属于微量元素,故填微量。
    【小问2详解】
    中锌原子和氧原子个数比为 ,故填;
    元素质量比等于相对原子质量乘以个数的比值,即 ,故填。
    【小问3详解】
    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氧化锌、碳酸锌、碱式碳酸锌相同的成分是元素,即锌元素,故选b。
    【小问4详解】
    由(3)可知有效成分是锌元素,药效高低与有效成分的含量相关,故原因填等质量的碳酸锌中锌元素的质量小于氧化锌中锌元素的质量。
    17. 我国科学家研制了一种新型催化剂,实现了甲烷向重要化工原料甲醇的高效转化。反应过程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
    (1)该反应涉及______种单质。反应前后催化剂的化学性质______。
    (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3)反应物中的一种气体可供呼吸。利用下图中的电解水装置制取时,它会在______管(填字母)中产生。
    (4)我国空间站天和核心舱的再生生保系统能实现(3)中气体的100%再生。在失重条件下制得该气体后,还需通过膜分离技术将其与H2O分离,原因是______。
    (5)主要成分为CH4燃料是______(多选,填字母)。
    a.煤 b.沼气 c.天然气 d.乙醇汽油
    【答案】(1) ①. 2##二##两 ②. 不变
    (2)
    (3)B
    (4)氧气不易溶于水,且氧分子与水分子大小不同 (5)bc
    【解析】
    【小问1详解】
    由图可知,图中涉及物质为甲烷、氧气、氢气、水、甲醇,氢气是由氢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氧气是由氧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甲烷是由C、H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化合物;甲醇是由C、H、O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化合物,水是由H、O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化合物,故涉及2种单质;
    化学反应前后,催化剂的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
    【小问2详解】
    由图可知,该反应为甲烷和氧气、氢气在催化剂的作用下转化为甲醇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小问3详解】
    氧气能供给呼吸,在电解水实验中,“正氧负氢”,B管与正极相连,产生是氧气;
    【小问4详解】
    氧气不易溶于水,且氧分子和水分子的大小不同,故可通过膜分离技术将氧分子与水分子分离;
    【小问5详解】
    a、煤的主要成分是碳,不符合题意;
    b、沼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符合题意;
    c、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符合题意;
    d、乙醇汽油是由乙醇和汽油混合而成,不含甲烷,不符合题意。
    故选bc。
    18. 具备基本化学实验技能是学习化学的基础和保证。在化学实验操作考试中,小明和小英分别抽取了I、Ⅱ两组试题。可供选择的实验药品有大理石、KC1O3、MnO2、稀盐酸、NaOH溶液、H2O2溶液、酚酞溶液、石蕊溶液等,相关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I组:O2和CO2的实验室制取
    (1)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
    (2)小明想用同一套装置分别制取O2和CO2,应选用发生装置______和收集装置______(填字母)。其中,制取O2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Ⅱ组:溶液酸碱性的检验和酸、碱的化学性质
    (3)为了鉴别稀盐酸和NaOH溶液,小英要测定溶液的pH,正确的操作是______。测得pH=1的溶液为______。
    (4)稀盐酸和NaOH溶液反应无明显现象。为使该反应“可视化”,小英向NaOH溶液中滴加______溶液,再逐滴加入稀盐酸至过量,观察到溶液由______色变为无色。
    【答案】(1)试管 (2) ①. B ②. C ③.
    (3) ①. 用玻璃棒蘸取少量待测液体,滴在pH试纸上,然后将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对照,读出pH值 ②. 稀盐酸
    (4) ①. 酚酞 ②. 红
    【解析】
    【小问1详解】
    仪器a的名称是试管;
    【小问2详解】
    实验室制取O2的发生装置为固固加热型和固液不加热型,实验室制取CO2的发生装置为固液不加热型,若用用同一套装置分别制取O2和CO2,则该发生装置为固液不加热型,应选择B;
    由于氧气密度比空气大,不易溶于水,可以采用向上排空气法和排水法收集,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并与水发生反应,可以采用向上排空气法,故该收集装置为向上排空气法,应选择C;
    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固液不加热型的发生装置,该反应是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生成水和氧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小问3详解】
    为了鉴别稀盐酸和NaOH溶液,测定溶液的pH,正确的操作是用玻璃棒蘸取少量待测液体,滴在pH试纸上,然后将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对照,读出pH值;
    稀盐酸显酸性,pH小于7,氢氧化钠溶液显碱性,pH大于7,当测得pH=1的溶液为稀盐酸;
    【小问4详解】
    稀盐酸和NaOH溶液反应无明显现象,向NaOH溶液中滴加酚酞溶液,观察到溶液变为红色;再逐滴加入稀盐酸至过量,溶液显酸性,无色酚酞溶液遇酸性溶液不变色,则观察到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
    19. 侯德榜是我国制碱工业的先驱,为纯碱和氮肥工业的发展作出了杰出贡献。工业纯碱中可能混有少量NaC1,同学们对工业纯碱样品展开探究。
    探究一:确定纯碱样品中是否含有NaCI
    有同学认为该实验方案有错误,正确方案应选用______(填字母)代替稀盐酸。
    a.CaCl2溶液 b.稀硝酸 c.BaC12溶液
    探究二:测定纯碱样品中Na2CO3的质量分数
    【方案1】将样品溶解,加入过量CaC12溶液,搅拌至反应完全。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过滤、洗涤、干燥,称量沉淀的质量,计算Na2CO3的质量分数。
    【方案2】如1图所示,取样品于锥形瓶中,加入足量稀盐酸。反应结束后,根据干燥管增重计算Na2CO3的质量分数。若结果大于100%,可能的原因是______。
    【讨论】上述两个方案中,你认为方案______更优。
    【拓展】2图为Na2CO3和NaC1的溶解度曲线。为提纯含少量NaC1的纯碱样品,将其浓溶液从t1℃冷却至t2℃,t1一t2的最优范围是______(填字母)。
    a.40-10 b.60-30 c.70-40
    【答案】 ①. 有气泡 ②. 白色沉淀 ③. b ④. ⑤. 氢氧化钠固体吸收水蒸气或氯化氢气体 ⑥. 一 ⑦. a
    【解析】
    详解】纯碱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故①填有气泡;
    结论是样品中氯化钠,加入硝酸银,二者会反应生成氯化银白色沉淀和硝酸钠,故②填白色沉淀;
    因为纯碱加入稀盐酸也会产生氯化钠,故无法证明样品中是否有氯化钠,因此需用其他物质代替,a氯化钙和碳酸钠反应也产生氯化钠,不符合题意;b稀硝酸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硝酸钠,不影响,符合题意;c、氯化钡和碳酸钠反应也产生氯化钠,不符合题意;故③选b;
    氯化钙和碳酸钠反应产生碳酸钙白色沉淀和氯化钠,故④填;
    氢氧化钠吸收二氧化碳增重来测二氧化碳的质量,但这过程中二氧化碳气体逸出时会带出水蒸气,且盐酸具有挥发性,挥发出氯化氢气体被氢氧化钠吸收导致质量偏大,故⑤填氢氧化钠固体吸收水蒸气或氯化氢气体;
    综合上述分析可知方案一更优,故⑥填一;
    碳酸钠溶解度在1随温度升高,适合用降温结晶,氯化钠随温度变化不大,适合用蒸发结晶,用降温结晶提纯碳酸钠温度控制在1,故⑦选a。
    20. 《千里江山图》是我国传世名画之一,宋代画家王希孟创造性地将炭黑、赭石、孔雀石、蓝铜矿等矿物颜料用在不同的画层。
    (1)画作用水墨打底,保存千年而不变色,说明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______。
    (2)画作的青色用到蓝铜矿,其主要成分为Cu3 (OH)2(CO3)x,x=______。
    (3)画作中所用的矿物颜料也可用于治炼金属。下图为碳元素的价类转化二维图。利用图中化合物______(写化学式)的还原性治炼赭石(主要成分为Fe2O3),反应过程中碳元素的化合价______(填“升高”“降低”或“不变”)。
    (4)若反应a~d均属同一种基本反应类型,则该反应类型为______,其中属于吸热反应的是______(填字母)。
    (5)孔雀石(主要成分为Cu2 (OH)2CO3受热分解(反应e)。生成三种氧化物。其中一种为黑色固体。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答案】(1)不活泼 (2)2
    (3) ①. CO ②. 升高
    (4) ①. 化合反应 ②. d
    (5)
    【解析】
    【小问1详解】
    在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不活泼,不易与其它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故画作用水墨打底,保存千年而不变色,说明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不活泼。
    【小问2详解】
    画作的青色用到蓝铜矿,其主要成分为Cu3 (OH)2(CO3)x,铜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氢氧根离子的化合价为-1价,碳酸根离子的化合价为-2价,则,故。
    【小问3详解】
    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一氧化碳和氧化铁高温生成铁和二氧化碳,故利用图中化合物CO的还原性治炼赭石(主要成分为Fe2O3),反应前一氧化碳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设碳元素的化合价为x,,,碳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反应后二氧化碳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设碳元素的化合价为y,,,碳元素的化合价为+4价,故反应过程中碳元素的化合价升高。
    【小问4详解】
    a的反应为碳在氧气中点燃生成二氧化碳,属于化合反应,b的反应为碳在氧气中点燃生成一氧化碳,属于化合反应,c 的反应为一氧化碳在氧气中点燃生成二氧化碳,属于化合反应,d的反应为二氧化碳和碳高温生成一氧化碳,则该反应类型为化合反应,其中属于吸热反应的是d。
    【小问5详解】
    孔雀石(主要成分为Cu2 (OH)2CO3受热分解生成二氧化碳、氧化铜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1. 铁铜双金属粉末可用于生产机械零件。利用还原铁粉和CuSO4溶液制备该产品的工艺流程如图所示。
    (1)“搅拌”时发生的反应利用了铁的金属活动性比铜的______(填“强”或“弱”)。
    (2)“过滤”后滤液的主要成分是______(写化学式)。
    (3)若用该工艺制备了1000g铁铜双金属粉末产品,其中Cu单质的质量分数为19.2%。计算置换这些Cu单质所需还原铁粉的质量(写出计算过程)。
    (4)“干燥还原”可在不同的温度下进行,产品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随温度的变化如图所示。若(3)中产品是在500℃时干燥还原后得到的,则其中最多含Fe元素______g(产品中只含三种元素)。
    【答案】(1)强 (2)FeSO4
    (3)解:1000g铁铜双金属粉末中铜的质量为1000g×19.2%=192g,设需还原铁粉的质量为x;
    答:需还原铁粉的质量为168g;
    (4)804
    【解析】
    【小问1详解】
    “搅拌”时铁能与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是利用了铁的金属活动性比铜的强,故填:强;
    【小问2详解】
    由流程图可知,最终产品是铁铜双金属粉末,说明加入的铁粉过量,则“过滤”后滤液的主要成分是硫酸亚铁,故填:FeSO4;
    【小问3详解】
    见答案;
    【小问4详解】
    产品中只含有铁、铜、氧三种元素,若是含铜的氧化物,则铁元素的质量最少,要使铁元素的质量最大,混合物中只能是铁的氧化物,根据质量守恒定律,铁铜双金属粉末产品中铁元素的质量最多为1000g-192g-1000g×0.4%=804g,故填:804。【品名】××饼干
    【配料】小麦粉、精炼植物油、白砂糖、食用盐。
    食品添加剂(碳酸氢钠、硫酸钙)
    选项
    项目
    化学知识
    A
    用燃气灶炒菜
    燃气燃烧放热
    B
    用炉具清洁剂去除油污
    NaOH可与油脂反应
    C
    用厨余垃圾自制花肥
    物质发生缓慢氧化
    D
    往自制净水器内放入活性炭
    活性炭具有催化作用
    实验操作
    现象
    结论
    取样品加水溶解,加入过量稀盐酸至反应完全
    有______产生
    样品中有NaCl
    向上述溶液中继续滴加适量AgNO3溶液
    有______产生

    相关试卷

    2023年广东省广州市中考化学真题 (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3年广东省广州市中考化学真题 (含解析),共19页。

    2023年广东省中考化学真题及答案解析:

    这是一份2023年广东省中考化学真题及答案解析,文件包含精品解析2023年广东省中考化学真题解析版docx、精品解析2023年广东省中考化学真题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7页, 欢迎下载使用。

    2023年广东省深圳市中考化学真题及答案解析:

    这是一份2023年广东省深圳市中考化学真题及答案解析,文件包含精品解析2023年广东省深圳市中考化学真题解析版docx、精品解析2023年广东省深圳市中考化学真题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1页, 欢迎下载使用。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使用学贝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