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兴文第二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月期末地理试题(Word版附解析)
展开第1卷选择题(45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2023年1月9日,太阳发生大规模耀斑爆发,这次耀斑爆发是由全新的太阳黑子引起的。4月24日,地球发生了进入第25个太阳活动周期以来最强的一次地磁暴,此次地磁暴是由太阳产生的“冲击波”引发的。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太阳黑子能够引起太阳耀斑爆发,表明( )
A. 黑子和耀斑都发生在太阳光球层B. 大多数耀斑活动与黑子活动相关
C. 黑子活动是耀斑爆发的能量源泉D. 耀斑爆发显得黑子区域更加暗淡
2. 此次特大地磁暴发生时( )
A. 西藏接受的太阳辐射量锐减B. 指南针不会出现剧烈的震动
C. 黑龙江可能会出现极光现象D. 西北内陆地区棉花减产严重
3. 下列部门中,受耀斑爆发影响较小的有( )
①电力生产和供应部门②铁路运输部门③钢铁生产部门④天气预报部门
A. ①②B. ②③C. ①③D. ②④
【答案】1. B 2. C 3. B
【解析】
【1题详解】
太阳黑子发生在光球层,太阳耀斑发生在色球层,A错误;太阳耀斑经常随着太阳黑子的增多而增多,两者几乎同时发生,表明大多数耀斑活动与黑子活动相关,B正确;耀斑是色球层某些区域出现短时间内突然增亮的现象,是色球层中激烈的能量爆发,黑子活动在光球层上,两种太阳活动区域不同,黑子活动不会是耀斑爆发的能量源泉,C错误;黑子区域的温度比周围低,在明亮的光球层衬托下,它才显得暗淡一些,与色球层上的耀斑无关,D错误。故选B。
【2题详解】
此次特大地磁暴发生时,太阳活动剧烈,太阳风也非常剧烈,极光与太阳风密切相关,原本出现在地球的高纬地区,但此次太阳活动剧烈,在许多以往看不到极光的纬度较低的地区,也能有幸看到极光,黑龙江可能在此次特大地磁暴发生时出现极光现象,C正确;地球上的太阳辐射与到达大气上界的太阳辐射、大气削弱作用有关,特大地磁暴不会导致地球上的太阳辐射减少,A错误;磁暴发生时指南针会出现剧烈的震动,B错误;磁暴发生对降水影响小,不会使西北棉花减产严重,D错误。故选C。
3题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耀斑爆发时对铁路运输部门以及钢铁生产部门几乎没有什么影响,可知②③符合题意;耀斑爆发会干扰电离层,将会给电网、无线电通信和卫星带来损失,①不符合题意;耀斑爆发时,太阳活动强烈,地球上一些区域会出现许多极端天气事件,会对天气预报部门产生一定的影响,④不符合题意。故B正确,ACD错误。故选B。
【点睛】太阳活动对地球产生的影响:影响地球气候;引起电离层扰动,影响无线电短波通信;干扰地球磁场,产生“磁暴”现象,使指南针不能正确指示方向;产生极光现象等。
据中国地震台网正式测定,北京时间2023年10月4日19时21分在菲律宾棉兰老岛附近海域发生6.4级地震,震源深度120千米,震中位于北纬5.40度,东经126.25度。下图示意地球内部圈层结构(局部),其中界面1、界面2为地球内部的两个不连续面。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 此次地震震源位于( )
A. 地壳B. 上地幔C. 下地幔D. 地核
5. 关于图中界面1及此次地震地震波从震源经过该界面时的传播情况,正确的是( )
①为古登堡界面②为莫霍界面③传播速度变快④传播速度变慢
A. ①③B. ①④C. ②③D. ②④
6. 图中字母正确表示出岩石圈范围的是( )
A. aB. bC. cD. d
【答案】4. B 5. D 6. B
【解析】
【分析】
【4题详解】
地壳为莫霍界面以上部分,全球平均厚度约为17千米;上地幔为莫霍界面至地下约1000千米,下地幔为地下约1000千米至古登堡界面(地下约2900千米);地核为古登堡界面至地心部分。由题干可知,此次地震震源深度120千米,位于上地幔,B正确,ACD错误。故选B项。
【5题详解】
由图中界面1位置可知,其为莫霍界面,海洋中平均厚度只有5∼10千米,故此次地震震源位于该界面以下,地震波由下而上经过该界面。根据所学可知,当地震波由上而下经过此界面时,横波、纵波都增大,由此推断出地震波由下而上经过此界面时,波速均会降低,结合选项D正确,ABC错误。故选D项。
【6题详解】
地壳加上软流层以上的地幔部分就是岩石圈的范围,结合图中显示位置,b表示岩石圈,B正确;a为地壳,A错误;c为地幔,C错误;d表示下地幔和一部分上地幔,D错误。故选B项。
【点睛】地球的圈层结构包括内部圈层和外部圈层,其中内部圈层包括地壳(莫霍界面以上)、地幔(莫霍界面与古登堡界面之间)、地核(古登堡界面以下);外部圈层包括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外部圈层之间相互联系,相互渗透,并没有明确的界线。另外,岩石圈表示软流层以上的部分,由地壳和上地幔顶部组成,属于地球内部圈层向外部圈层过渡的一个特殊圈层。
对流活动受地面温度影响较大,在对流层中,气温垂直分布一般为“上冷下热“,但有时会出现“上热下冷”的现象,我们称之为逆温。下图为某地某时刻对流层气温垂直分布状况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 此时,近地面空气中污染物不易扩散的主要原因是( )
A. 减弱了③层空气的水平运动B. 抑制了②层空气的水平运动
C. 增强了③层空气的垂直运动D. 抑制了②层空气的垂直运动
8. 中纬度地区对流层厚度随季节而明显变化,其平均厚度最大的季节是( )
A. 春季B. 夏季C. 秋季D. 冬季
【答案】7. D 8. B
【解析】
【7题详解】
读图可知,②层空气温度上热下冷,出现逆温,大气层结构稳定,以水平运动为主,抑制了②层空气对流上升,空气中的污染物得不到及时扩散;③层空气上冷下热,以垂直运动为主,但③层空气运动对近地面污染物扩散影响较小,D正确,ABC错误。所以选D。
【8题详解】
对流层大气的直接热源是地面,如果地面温度越高,近地面的热空气上升的高度就会越高,对流层的厚度就会越厚,夏季太阳辐射强,近地面气温高,因而对流层的厚度也是最厚的,B正确,ACD错误。所以选B。
【点睛】一般情况下,大气温度随着高度增加而下降,可是在某些天气条件下,地面上空的大气结构会出现气温随高度增加而升高的反常现象,气象学上称之为“逆温”,发生逆温现象的大气层称为“逆温层”。逆温现象一定程度上可以抑制沙尘暴的发生,对飞机的飞行也十分有利,也可应用于谷物种植,提高产量及质量,但大多数时候也会带来显著的大气污染。
2021年7月20日,郑州24小时降雨量达到624.1毫米,16时至17时,一小时降雨量达到201.9毫米。持续性强降雨造成郑州城市内涝,交通通讯、供水等系统受到严重影响。下图为水循环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9. 造成此次郑州城市内涝的原因是( )
A. ⑥较小B. ④较大C. ③较大D. ②较小
10. 能正确反映海陆间水循环过程的是( )
A. ①⑦⑥③B. ⑨⑦⑥⑤C. ⑥⑤⑨⑦D. ⑨⑦⑥④
11. 关于人类活动对水循环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
A. 修建水库可以减少环节①的水量B. 跨流域调水可以增加环节⑦的水量
C. 植树造林可以增加环节④的水量D. 目前人类对环节②施加的影响最大
【答案】9. C 10. A 11. C
【解析】
【9题详解】
根据材料信息可知,2021年7月20号,郑州24小时的降雨量较强,导致地表径流量(③)较多,无法外排,导致郑州城市内涝,C正确;郑州城市内涝时降雨量(⑥)较多,受地面硬化影响,雨水下渗量(④)较少,海上降水量(②)与此次郑州城市内涝无关,排除ABD。故选C。
【10题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海陆间循环包括蒸发(①)、水汽输送(⑦)、陆地上降水(⑥)、地表径流(③)、下渗(④)、地下径流(⑤)等过程,A正确,排除BCD。故选A。
【11题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修建水库可以调节河流径流量,但对海洋水蒸发(①)影响较小,排除A;跨流域调水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调节水资源空间分配不均,对于增加水汽输送(⑦)影响较小,排除B;植树造林可以拦蓄地表径流,增加下渗量(④),C正确;目前,人类活动对地表径流(③)影响最大,排除D。故选C。
【点睛】水循环包括三大类型:海上内循环,陆地内循环和海陆间大循环。其中,海陆间循环是促进陆地水体更新的最重要的循环类型。水循环环节包括蒸发,水汽输送,降水,下渗,地表径流,地下径流等方面,其中,受人类活动影响最明显的为地表径流和下渗。
下图为我国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2. 图示区域( )
A. 丘陵地形为主B. 平原地形为主
C 地势东南高西北低D. 地势呈三级阶梯
13. 图中①地可见的居民点是( )
A. 甲B. 乙C. 丙D. 丁
【答案】12. A 13. C
【解析】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的主要知识点为地形类型判读。图示地区海拔高度最高100米~500米之间,相对高度低,属于丘陵。故A正确,B错误;整体地势东北高西南低,因此C排除;根据等高线可得,整体地势呈两级阶梯,故D排除;因此排除B、C、D,选择A。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的主要知识点为∶等高线地形图判读。甲与①之间隔着山峰,完全不可见,故A选项错误;乙地位于悬崖下方,不可见,故B选项错误;丙位于①下方山谷,完全可见,故C选项正确;丁在①的凸坡下,完全不可见,故D错误;因此排除A、B、D,选择C。
【点睛】在等高线地形图中,我们经常会遇到“判断两点之间能否通视”的问题,做这类题的方法有两种:方法一:观察两点之间是否有障碍物(如山地或山脊)阻挡,以及判断两点之间坡的类型,如果为凹形坡(等高线先密后疏),则可以通视,如果为凸形坡(等高线先疏后密),则不能通视。
2019年1月20日22时28分在西藏日喀则市(30.1°N,87.8°E)发生5级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震中距日喀则市区约141千米,市区有明显篪感。下图示意青岛一日喀则地形起伏与相应地壳厚度变化对比剖面。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4. 关于图中地理事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①圈层厚度与距海远近成正比B. 地形起伏与①圈层厚度大致呈负相关
C. 横波经过莫霍面时突然消失D. 岩浆主要发源于②圈层上部
15. 关于本次地震,叙述正确的( )
A. 破坏最严重的地点为震源B. 日喀则高楼层比低楼层居民震感明显
C. 日喀则市与拉萨市震级不同D. 日喀则市与拉萨市遭受地震影响的破坏程度相同
【答案】14. D 15. B
【解析】
【14题详解】
根据图示信息,②圈层为地幔,在上地幔上部有个软流层,软流层一般认为可能是岩浆的主要发源地,故D正确。①圈层位于莫霍面以上,为地壳,其厚度与海拔高低成正相关,一般来说,海拔越高,地壳越厚,故A、B错误。横波经过莫霍面时突然降速,经过古登堡面时消失,故C错误。综上所述,本题的正确答案为D。
【15题详解】
地震发生时,一般高楼层比低楼层居民震感明显。故B正确。地球内部岩层破裂引起振动的地方称为震源,对应的地表破坏最严重的地点叫震中,所以破坏最严重的地点为震中,不是震源,故A错误。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所以日喀则市与拉萨市震级相同,故C错误。地震影响和破坏的程度为烈度,不同地区烈度不同,所以日喀则市与拉萨市烈度不同。故D错误。综上所述,本题的正确答案为B。
【点睛】地壳地壳是地球固体地表构造的最外圈层,整个地壳平均厚度约17千米,其中大陆地壳厚度较大,平均约为39- 41千米。高山、高原地区地壳更厚,最高可达70千米;平原、盆地地壳相对较薄。大洋地壳则远比大陆地壳薄,厚度只有几千米。
第2卷:非选择题(55分)
16. 读北半球某时刻海陆等压面示意图(图1)、我国南方某地传统民居穿堂风(穿堂风是流动于建筑物内部空间的风,在火热的夏季能取得较好的纳凉效果)示意图(图2),完成下列要求。
(1)在图1中排序①②③④间的气压值。
(2)试比较①②两地的昼夜温差大小并说明原因。
(3)分别说出图1时刻滨海地区近地面和高空的实际风向。
(4)屋前石质地面,屋后种植林木,可能明显增强夏季穿堂风,请运用热力环流原理加以解释。
【答案】(1)②①③④(从高到低排序)。
(2)①地昼夜温差小于②地。原因:①地位于海洋上,海水比热容大。
(3)西北风;南风。 (4)屋前石质地面比热容小,吸热快,升温快,形成低压区;屋后林地比热容大,吸热慢,形成高压区;
不同地表使屋前屋后的温差增大,加强了屋前屋后的气压差,加大了空气流动,可以明显增强夏季穿堂风。
【解析】
【分析】本题以穿堂风的相关图文信息为主要材料设置试题,涉及等压面判读、热力环流原理及应用等相关内容,主要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水平和应用知识的能力,蕴含综合思维、区域认知等地理学科核心素养。
【小问1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海拔越高,气压越低,故①、②的气压分别大于③、④;读图可知,①处等压面下凹,②处等压面上凸,故同一水平上的①处气压低于②处,④处等压面下凹,③处等压面上凸,故同一水平上的④处气压低于③处,综合起来,气压值大小由高到低排序应②①③④。
【小问2详解】
读图可知,①处位于海洋,②处位于陆地,由于海洋的热容量大于陆地,白天海洋气温上升速度和幅度均小于陆地,夜晚海洋气温下降速度和幅度均小于陆地,因此海洋的昼夜温差小于陆地,①地昼夜温差小于②地。
【小问3详解】
读图可知,①处等压面下凹,②处等压面上凸,故同一水平上的①处气压低于②处,近地面水平气压梯度力由②指向①,即由西指向东,近地面受摩擦力影响,气流在地转偏向力作用下向右(北半球)偏转一个锐角,应形成西北风;④处等压面下凹,③处等压面上凸,在高空的④处气压低于③处,水平气压梯度力由③指向④,即由东指向西,高空忽略摩擦力影响,气流在地转偏向力作用下向右(北半球)偏转90°,形成南风。
【小问4详解】
结合热力环流相关知识可知,屋前铺设石质路面,因为石质地面比热容小,所以吸热快,升温快,气流上升,近地面形成相对较强的低压;屋后林地比热容大吸热慢,升温慢,气流下沉,形成相对较强的高气压,不同地表使屋前屋后的温差增大,从而加强了屋前屋后的水平气压差,加大了空气流动,可以明显增强夏季穿堂风。
17. 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中国第36次南极科学考察船“雪龙2号”于2019年10月15日从深圳启航,在澳大利亚霍巴特港接受补给后,驶往中山站。下图为该考察船航行线路示意图。
(1)指出①处洋流性质及其对沿岸气候的影响。
(2)简析②洋流对“雪龙2号”航行的有利影响。
(3)说明“雪龙2号”自出发至中山站沿线海水温度的变化。
(4)指出“雪龙2号”从赤道至中山站所航行的海域海水盐度的变化规律。
【答案】(1)寒流;降温减湿。
(2)顺洋流航行,节约燃料,加快航行速度。
(3)海水温度自深圳沿海向赤道递增;随后从赤道地区向中山站递减,赤道附近温度最高。
(4)海水盐度自赤道海域向南至副热带海域呈递增趋势;从副热带海域向南至中山站附近海域盐度呈递减 趋势。
【解析】
【分析】本题考查了洋流、海水表层温度及盐度的分布规律,考查了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
【详解】(1)读图分析,①处洋流流经澳大利亚西海岸,为西澳大利亚寒流,对沿岸降温减湿。
(2)②洋流流经澳大利亚东海岸,为东澳大利亚暖流,“雪龙2号”经过时顺该洋流航行,有助于加快航行速度,节省燃料。
(3)海水表层温度由赤道向南北两极递减,读图可知,“雪龙2号”自深圳启航,向赤道航行过程中水温递增;越过赤道向中山站航行过程中水温递减,赤道附近水温最高。
(4)海水表层盐度由南北半球副热带海区向南北两侧递减,因此“雪龙2号”自赤道向南至副热带海区航行过程中盐度递增;自副热带海区向南至中山站附近海域航行过程中盐度递减。
【点睛】
18.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统筹规划、因地制宜解决“三农”问题,搞好“新农村建设”、加快新农村城市化进程是党和政府新时期的重要决策之一。
(1)说明图示地区村落分布特点。
(2)说出图中B村落所处的地形类型,并分析成因。
(3)图示区域内A村的规模最大,试分析A村发展的有利条件。
【答案】(1)多沿河谷、铁路分布。
(2)地形类型:山前冲积扇。成因:河流流出山口,流速减慢,泥沙沉积,形成山前冲积扇。
(3)位于河流汇合处,水源充足,可解决村落的生产和生活用水;地形平坦,利于村落建筑和道路布局;靠近湖泊,风景优美;有铁路经过,为村落商品交换、人员流动提供了便利;河流的运输功能会促进村落规模扩大。
【解析】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等高线的应用。
【详解】(1)根据图例,可以看出图中村落主要沿着河谷和铁路分布。
(2)B村落在河流的出山口位置,地形类型为山前冲积扇。河流上游地区,地势起伏大,流速快,河流侵蚀带来的泥沙,到了出山口位置,由于地形变得开阔,流速变慢,搬运能力减弱,泥沙堆积,形成冲积扇。
(3)从图中可以看出,A村落位于河流汇合处,水源充足,可解决村落的生产和生活用水;地形平坦,有利于村落建筑和道路布局;靠近湖泊,风景优美;有铁路经过,为村落商品交换、人员流动提供了便利;河流的运输功能同样为村落提供便利的交通,会促进村落规模扩大。
【点睛】从图中找出相关的信息,比如村落分布、河流分布及流向、铁路分布等,然后分析河流地貌冲积扇的形成原因及地形对聚落发展的影响。
19.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新疆是我国盐碱化土壤面积分布较广、土壤积盐较重的地区。盐生植物对土壤盐分具有明显的吸收积累作用,对盐碱地有明显改良作用。枸杞是盐碱地改良的先锋物种,但生长较慢,覆盖面积小。某研究团队在新疆沙湾市设置了如下实验:枸杞间作苜蓿(苜蓿是多年生草本植物,多为牲畜饲料)、枸杞间作油菜、枸杞间作碱蓬(碱蓬是一年生草本植物,耐盐,嫩苗可食用,植株可作为牲畜饲料,种子可榨油)、枸杞单作,研究盐碱地在不同耕作模式下土壤盐分含量的变化。下图为盐碱地四种种植模式下土壤盐分含量变化统计图。
(1)从气候的角度分析新疆土壤积盐较重的原因。
(2)简述与枸杞单作相比,枸杞间作苜蓿模式下土壤盐分含量的变化特点。
(3)说明使用枸杞间作模式改良盐碱地的优势。
【答案】(1)新疆深居内陆,蒸发强烈,盐分随水沿土壤孔隙上升到地表,大量盐分在土壤表层积累;降水稀少,土壤表层的盐分无法被淋洗,导致土壤积盐较重。
(2)与枸杞单作相比,枸杞间作苜蓿可使土壤盐分含量总体减小;土壤表层盐分含量减小幅度最大,下层土壤盐分含量减小幅度较小。
(3)间作耐盐植物可提高地表植被覆盖率,降雨时可增强下渗,有利于淋洗表层土壤盐分;地表植被覆盖率提高可减少土壤水分蒸发,降低土壤盐分含量;枸杞间作其他作物,可提高土壤利用率;枸杞间作其他经济作物,可提高经济效益,增加农民收入。(6分,3点即可)
【解析】
【分析】本题以盐碱地四种种植模式下土壤盐分含量变化统计图为材料,考查了盐碱化的成因及治理措施等相关知识点,考查了学生的读图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体现学生的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等学科素养。
【小问1详解】
本题要求从从气候的角度分析,结合新疆的气候特征从降水和蒸发两个角度分析即可。新疆地处于我国西北地区,深居内陆,降水少,晴天多,蒸发强烈,盐分随水沿土壤孔隙上升到地表,大量盐分在土壤表层积累;深居内陆,海洋水汽难以到达,受水汽影响小,其降水稀少,土壤表层沉积的盐分无法被淋洗,导致土壤积盐较重。
【小问2详解】
结合图示信息,从总体和不同深度土壤盐分含量两个角度分析变化特点。从图中来看,与枸杞单作相比,枸杞间作苜蓿可使土壤盐分含量总体减小;从不同的深度来看,土壤表层盐分含量减小幅度最大,下层土壤盐分含量减小幅度较小。
【小问3详解】
四川省兴文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文综地理试卷(Word版附解析): 这是一份四川省兴文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文综地理试卷(Word版附解析),文件包含四川省兴文第二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文综试题-高中地理Word版含解析docx、四川省兴文第二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文综试题-高中地理Word版无答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5页, 欢迎下载使用。
四川省兴文第二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月期末地理试题(Word版附解析): 这是一份四川省兴文第二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月期末地理试题(Word版附解析),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四川省兴文第二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月期末地理试题(Word版附解析): 这是一份四川省兴文第二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月期末地理试题(Word版附解析),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